一种使用手机等装置查询鉴别产品真伪的系统及方法

文档序号:6555399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使用手机等装置查询鉴别产品真伪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信息技术查询鉴别产品真伪的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使用手机等装置查询鉴别产品真伪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的防伪技术手段很多,一般防伪技术包括两部分,防伪标签和鉴别装置防伪标签一般有1、肉眼可识别编码标签,如各种数字明码、暗码。
2、肉眼不可识别编码标签,如激光、荧光、磁性、温变、射频识别、核径迹、重离子微孔、特种制版印刷、IC卡、可重写介质等,必须借助仪器装置识别。
鉴别装置也有很多。如手机及其后台查询系统、专用鉴别装置、与手机组合在一起的鉴别装置等。
随着手机用户量的剧增,把手机作为鉴别装置具有普及性高、使用方便的优势。因而相关的专利申请也很多,如公开号为CN144417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移动短信防伪方法及系统,其防伪码只能查询一次,购买前不能进行鉴别。
公开号为CN158201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借助于手机通讯的动态防伪识别方法,要求可以读写的标签,并要求购买者使用能提供读写标签数据的手机。
总之,目前的防伪技术,对购买者而言,或者要求其购买特别的手机,或者要求其能即时上网,短信息方式容易使用,但容易被造假且难以究竟责任人。
另一方面,产品的鉴真主要由购买者实施,购买者因为缺乏相应的知识和训练,一般鉴别能力有限,而鉴真能力很强的经销商则很少介入其中,甚至可能在利益的驱使下,有协助造假的可能。因而是现有技术的一大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经销商积极参与的、适合最大量购买者使用的、适用面广的鉴别产品真伪的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防伪技术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使用手机等装置查询鉴别产品真伪的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1)、对外包装上的外防伪码进行鉴别的步骤。
2)、记录拆除外包装的末端经销商相关信息到后端查询系统的步骤。
3)、把单件产品的内防伪码传送到后端查询系统进行查询的步骤。
4)、后端查询系统返回单件产品的辅助鉴别信息以帮助鉴别的步骤。
具体来说,产品按照包装规模分成几个级别,每个级别设置一防伪码系列,用防伪码生成对应的标签附加在产品的相应级别的包装上。在每个防伪码系列内,防伪码中包括至少一个系列内唯一的编号,如防伪码可以由明码(售出前能看到)、暗码(售出前是被封闭的,必须撕开或揭开才能看到)两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在系列内都是不重复的;将每一个系列的防伪码存储于后端查询系统,把相邻两级别防伪码的关联信息也存储于后端查询系统。
因为大包装与小包装的一对多关系,整个防伪码系统形成一树状(或森林状)逻辑结构。其中包装最小的一个系列为单件产品的防伪码系列,即由大部分消费型购买者鉴别产品真伪的系列;其他的防伪码系列,主要在流通过程中由各级经销商鉴别。
本发明为阐述方便,主要阐述含两个级别的包装方式,即外包装和单件产品两个级别,所述的外包装和单件产品是从销售和购买的角度而言的,例如香烟的销售,当消费者是整条整条购买时,外包装即为整箱香烟的包装,单件产品即为一条香烟;当消费者一包一包购买时,外包装即为整条香烟的包装,单件产品即为一包香烟;消费者一般没有购买一根香烟的现象。对于更多级别的包装方式,其原理类似。
在商品的流通过程中,经销商对外包装上的防伪码(本发明称“外防伪码”)进行鉴别,以确保到达末端经销商的外包装是“真”的,所述末端经销商是面向消费型购买者的经销商,其销售方式一般为零售方式。本发明不对外防伪码的防伪技术作限制,可以使用现有技术或将来开发的技术中的任一种,一般使用技术性强因而防伪功能强因而一般来说成本较高的技术手段。
末端经销商打开外包装进行销售的同时(时间上稍有先后),该经销商把以下信息外防伪码、该经销商的相关信息,传送到后端查询系统,后端查询系统把该末端经销商的信息与该外防伪码建立关联。即记录该经销商打开了此外包装进行销售这一事实。依据外防伪码采用的防伪技术的不同,信息传送的方式可以是经由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互联网、Email、无线短信、语音等现有技术实现的软件和/或硬件。
购买者只需要使用简单的防伪技术对单个产品进行鉴别。如使用短信方式,防伪码由购买者读出,输入到手机中,发送到后端查询系统进行验证。防伪码可以是明码,购买者在购买前后都可以验证,可以多次验证;也可以是暗码,购买者购买后进行一次验证,可以作为购买达成的信息保存到防伪服务器中;还可以是明码和暗码结合的方式,购买前使用明码验证,购买后用暗码再一次验证单件产品上还可以增加一种到多种不易伪造的备用防伪标签,用于产生纠纷时,送交有关部门作最后鉴别。本发明不对备用防伪标签的防伪技术作限制,可以使用现有技术或将来开发的技术中的任一种,一般选用标签成本低,检测设备成本较高的防伪功能强的防伪技术手段。
若防伪码为“假”,后端查询系统直接返回“假货”的信息。若防伪码不假,后端查询系统进一步将辅助鉴别信息返回给购买者,所述辅助鉴别信息中包含有末端经销商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名称,公司地址,公司组织代码;所述辅助鉴别信息中还包含末端经销商的违规记录。这样,购买者可以参考辅助鉴别信息,判别产品真伪并决定是否购买。
购买者可以在购买前进行鉴别防伪码,产品的真假直接导致购买者买和不买;单件产品增加一种不易伪造的防伪标签,用于产生纠纷时,送交有关部门作最后鉴别,从而减小了末端经销商的侥幸心理,使其确保开箱后的产品不被掉换;一旦确定末端经销商有参与造假的可能,将增加末端经销商的违规记录。以上几点,对末端经销商产生极大的约束力,促使末端经销商认真进行外防伪码的鉴别,进而促使所有的经销商认真进行外防伪码的鉴别,从而最大限度地限制了假货产生的环节,降低了假货的可能。
本发明通过在产品的外包装上附加上外防伪码,由经销商鉴别外包装上的外防伪码,并把末端经销商的信息保存到后端查询系统备查,增加了经销商的责任感,将生产商的打假和经销商、购买者参与的鉴真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共同完成打假、鉴真的任务。同时购买者可以使用最简单方便的方式进行鉴别,大大增加了可推广性。


图1是本发明基本流程示意图,但并非本发明完整的示意图,不能限定本发明。
1、生产商、包装商等对产品进行包装。在外包装上附上外防伪码、在单件产品附上内防伪码,同时将每外防伪码和内防伪码存储于后端查询系统,把外防伪码与内防伪码的一对多关联信息也存储于后端查询系统。
2、各经销商在外包装未打开前,可以鉴别外防伪码,确保外防伪码无误。末端经销商鉴别外防伪码后拆除外包装,并保存其身份信息到后端查询系统使其与该外防伪码关联。
3、购买者传送单件产品的内防伪码到后端查询系统。
4、后端查询系统返回单件产品内防伪码是否有效的信息,以及若内防伪码有效,返回此单件产品的外包装的末端经销商的信息。
5、购买者根据后端查询系统返回的信息鉴别产品。其中,第3、4、5步可以多次进行明码、暗码的鉴别,其中明码的鉴别可以在购买前和购买后,暗码的鉴别应在购买后。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网络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是本发明的一个典型实施例,但并不对本发明进行限定。
实施例1、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应用一种使用手机等装置查询鉴别产品真伪的系统及方法,实现墨盒的防伪系统。
墨盒外包装12盒一箱,内为12个单件的墨盒;外防伪码系列标签贴在外包装上,内防伪码系列标签贴在墨盒上;产品包装时,在贴标签的同时,使用录入系统(300)向后端查询系统(200)录入每一外防伪码及其对应的12个内防伪码,并确保建立了关联,,其结果是对于每一个外防伪码,后端查询系统能查出12个内防伪码;对于每一个内防伪码,后端查询系统能查出其对应的外防伪码。每个墨盒加贴一备用防伪标签,用于发生纠纷时由包装供应商鉴定。录入系统与后端查询系统之间,通过局域网或广域网或经过无线网络连接。后端查询系统连有一数据库(100)协助其进行数据管理。
外防伪码使用技术性强的核径迹防伪技术。内防伪码使用数字明码加数字暗码的技术。备用防伪标签使用激光防伪标签技术保存了生产商、包装供应商的一些信息。
外包装使用一次性开启拉环封口,确保不会出现外包装完好而内部墨盒被掉换的情况。
墨盒由厂家逐级派往各级经销商的过程中,是以整箱为单位的。各级经销商在交接时,对墨盒外包装的核径迹防伪标签使用内置扫描模块的特种手机(700)进行鉴别,并确定箱包装完好,一次性开启拉环未损坏。在此过程中,若发现未能识别出的外防伪码,或发现重复的外防伪码,将启动告警程序,通过特种手机(700)以无线方式,或通过互联网主机(600)以互联网方式,传送上家经销商的违规记录信息到后端查询系统(200),以协助追查造假者。末端经销商拆除外包装的同时,从互联网主机(600)采取网页登录等方式,把表明该经销商身份的信息(例如该经销商在系统中预先注册的门店号及密码)及该外包装的外防伪码(特征手机读取外防伪码并以文字的方式显示在手机屏幕上)经过互联网(400)传送到后端查询系统(200),后端查询系统(200)经过验证确认信息无误后,建立经销商信息和外防伪码两者之间的关联关系。
购买者在购买外包装拆开后的单个墨盒之前。使用手机(800)编辑短信,经过无线网关(500)发送明码到对应的后端查询系统(200),进行鉴别。
若后端查询系统(200)未能依此明码查到相关的产品信息,则返回此明码为“假”的信息;否则,后端查询系统(200)返回此墨盒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厂家,所属外包装的末端经销商(例如店名或公示的门店号),此末端经销商的违规记录。通过比较这些信息,购买者在购买前,就能初步确定此墨盒是否“假”货;明码可以使用多次,暗码第一次使用有效。
购买者购买单件墨盒产品后,揭开暗码的封条,使用暗码再鉴别一次。此时后端查询系统(200)将记录此单件售出的信息。经暗码鉴别后,若再使用明码或暗码鉴别时,则告知已经售出。
购买者在使用明码和暗码进行鉴别的过程中,若发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之一明码不存在,暗码不存在,暗码重号(即第一次鉴别暗码系统提示已经售出),末端经销商信息与实际不符等情况,将启动告警程序,包括要求购买者重新确认是否有输入错误的情况,要求购买者进一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或者生产商派人参与调查。对于确实出现假货的,除追究责任人外,增加相关末端经销商的违规记录,或者在相关网站上公布。
墨盒上激光防伪标签,一般不使用,仅仅当产生纠纷时,由厂家、包装供应商出面进行验证,用户及流通商一般没有能力鉴定。激光防伪标签强行撕开后则无效。
成本较高的核径迹防伪鉴别由各级经销商负责,购买者使用最简单、最易使用、便宜的短信防伪技术,因而具有最大的可推广性。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只用于说明的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做出各种等同的修改,如多级别的包装方式,则在每一次拆除包装时,都要记录拆除包装的经销商的信息;又如消费者可以利用智能手机上的程序,通过GPRS等方式传送防伪码到后端查询系统;再如非末端经销商也可以保存其信息到服务器中,以便发生纠纷时,协助追究责任人;再如防伪码可以进行加密处理。其工作原理类似,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
权利要求
1.一种使用手机等装置查询鉴别产品真伪的系统及方法,其特征是包含以下步骤1)、对外包装上的外防伪码进行鉴别的步骤。2)、记录拆除外包装的末端经销商相关信息到后端查询系统的步骤。3)、把单件产品的内防伪码传送到后端查询系统进行查询的步骤。4)、后端查询系统返回单件产品的辅助鉴别信息以帮助鉴别的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手机等装置查询鉴别产品真伪的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每一个所述外包装上的外防伪码,所述后端查询系统记录有该外防伪码信息,以及该外包装内全部单件产品的内防伪码的信息,以及该外防伪码与所述内防伪码的关联的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手机等装置查询鉴别产品真伪的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还包括,把所述的拆除外包装的末端经销商的相关信息与所述外包装上的外防伪码建立关联的步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手机等装置查询鉴别产品真伪的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鉴别信息,包括单件产品的内防伪码是否有效的信息。
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使用手机等装置查询鉴别产品真伪的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鉴别信息,在内防伪码有效时,还包括所述单件产品所在外包装的拆除者,末端经销商的相关信息。
6.如权利要求1、4、5所述的一种使用手机等装置查询鉴别产品真伪的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鉴别信息,还可以包括末端经销商的违规记录。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手机等装置查询鉴别产品真伪的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件产品,可以附加备用防伪标签。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手机等装置查询鉴别产品真伪的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单件产品的内防伪码传送的途径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短信、智能移动终端应用程序、语音电话、互联网、WAP网、Email、传真。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手机等装置查询鉴别产品真伪的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后端查询系统返回信息的途径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短信、智能移动终端应用程序、语音电话、互联网、WAP网、Email、传真。
全文摘要
本发明通过在产品的外包装上附加上外防伪码,由经销商鉴别外包装上的外防伪码,并把末端经销商的信息保存到后端查询系统备查,增加了经销商的责任感,将生产商的打假和经销商、购买者参与的鉴真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共同完成打假、鉴真的任务。同时购买者可以使用最简单方便的方式进行鉴别,大大增加了可推广性。
文档编号G06Q30/00GK1862589SQ20061002586
公开日2006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0日
发明者董崇军 申请人:董崇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