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中外文字编码及输入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63973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计算机中外文字编码及输入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领域,主要包括一种汉字输入法背景技术 本发明对本人2005年12月6日递交的申请号为200510128463.7的发明专利(一种计算机汉字及外文编码输入法)要求优先权,且对原发明全部文件仅作了极少的格式上的修改。
本发明的内容有不少建立在本人2005年5月5日递交的申请号为200410034989.4的发明专利的基础上,要用到原发明中的一些要素,并进行了改进、补充,请参照该文件的内容理解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加易用的大、小键盘汉字输入法。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使用“块(整体呈闭合结构的线段组、部件组合)、叶(单笔)、交(交点)、叉(多于一个的交点间呈直线方位关系)、枝(枝干与枝干之间或者说所含各含或不含拐点的各交点之间呈大于直线的结构和方位关系,且所含枝干上有叉叶等附属信息、)、蚪(头尾大小不同的笔画或部件组)、大(大子块网)、超大(超大子块网)、总体骨架”的基元(基本元素)、码元(本发明中“码元”指某类字根、基元、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特征如骨架特种的代表称呼,包括基元子工具及其组合)子工具体系,并可将它们按照专门设计的方向、形状、骨架等特征,按骨干笔势、交点、枝、块形等编码输入依据,组成多套编码输入方法,使其更加象形、人性化和符合人的自然习惯。
要点如下第一章总论本发明将文字看成多个网孔、块、枝杈组成的网状体系,比如看成3行x3列的九宫格,是由九个四方形组成,从中可提取几种典型的“枝干”(见下段)的形状,如 ,还可扩展到任意形状结构的线段组,如  等。
本发明所指“枝”是带有附属部件(如单笔、枝上的叉)的、具有一定形状结构的线段(称“枝干”)组合相交、相连(或不包括相连),一般由多于一个叉组成,枝干可是直的弯曲甚至弯过圆周呈“γ”形、S形螺旋形等(拐弯处称“角”、拐弯点称“拐点”),可有一或多条,枝干与单笔的交点称“节点”,与叉的交点称“叉点”甚至也可与块相交相组合,在这种“枝”的概念中,它所包含的一些具体信息可以被视为次要并被忽略,如所含的“ ”、“X”“、口”、“交”的具体次序、数量级、方位甚至种类等;又如本发明可将“龙”中的“尤”视为枝干,最后一笔捺视为附属部件与枝干之一的折笔相交,形成折笔上的一个节点;或按“交点的组合”将“龙”字中的第一与第二个交点之间的联线“乚”作为枝干(如一条枝干且是直的,一般被视为“叉”,在备选方案中也可规定“叉”是“多于一个的交点间呈一条直线或曲线方位关系)”,其余笔画包括第二笔撇都作为各交点上的附属信息。
关于半、部分码元问题如设“女”为含一个角、五个尾(附属单笔)的块,“又”为含两个角、附加两条尾(或半个交)的一个块,“ ”只围成不完全封闭的块,可将此类专设一种“部分块”码元,同理,直交“十”、斜交“X”乃至码元组合的部分也可单设一类并单独占用一个键位,以便使用——或也可作为完整的同样处理,不将它分离出来,在小键盘、小部件编码方案中按前者能使小部件(同理小部件组合也)取码更加精确。
同理拐角也是口(相交处不出头的“小级别块”,与块同骨)的部分,故也可在需要时(如参与组合、取大码元)视为一个块。
“块”是比较显眼的标志特征,可包括块角处为不出头拐点的框“口”、块角处出头为交点的“井”、混合型“甘”等,基于此概念,将块分别与枝(可视为小于一半的快)、半块、多于一般的块、一或以上的快的组合规定为蚪、大子块网(如友、 )、超大子块网(如臣、世),而蚪内部又可按成分、等级值、方位属性再细分。
第二章关于数学上的“分形”在输入法中的应用分形由于字有繁简之分,甚至汉字中有时一个部件也能单独成字,本发明将两种情况的取码规则统一起来、采用同一套码元工具来取码,在对较繁(如独体字以外的字)的字中各部件取码时,采用“优先从整体从大处取码,取大骨架、忽略或次要处理细节”的原则,这样可基本将编码覆盖全字、避免跳过某部件来取码引起思维中断和割裂(在小键盘方案也可如此),而在部件单独成字时或在部件较少的简字中,对细节的细小骨架就不再忽略,且与数学上的“分形”同理用与大骨架同样的结构、特征的码元子工具体系来取码——这时原被忽略的细节处的放大、详细结构可能与原骨干结构相同、相似或是具有其它结构的子工具类型。
这种分形结构也可以先总后分的取码规则,先输大骨架,再逐级补充来输入,如“ ”与“韭”是同种骨架关系(都有形骨架),作为分形的结构,从大的角度取骨架码“”后,下一码补输的细节码或分形码,则不是文字的另外一部分,而是同一部件的细部,如“韭”即“”、“丰”、“丰”。这种方法仅是本发明的一种次要方法。
关于“同种骨架”一般部分码元和全码元,部分码元组和完整码元组(在本发明中字根、部件的“等级值”大小分为“少部分<大部分<完整<多个码元”)都是同种骨架关系(它们仅等级大小、完整程度不同),多涉及线段间相交点处是否被穿透及出头,即“拐点还是交点”的忽略。
另外,“枝视谁为枝干谁为附属信息是相对的,如单笔附属于叉、叉附属于小枝、小枝附属于大枝、大枝附属于字的子块网结构,形成多级并存的结构,故对“枝”取码时所按的忽略程度也有级别大小之分、如一种分形式(即先总后分,先大体后细部,与逐部件输入不同)编码输入法“子块网结构码”,可将字库按繁简程度分级,再对各级采用不同的取码方式,对简字(甚至简词如“各自”=“块块块”)取子块网结构码一码即可、对稍繁的字取两码、稍繁的两字词每字各取总体块网结构码或首大部件码,更繁的逐级(依此类推)加输附属信息识别码或下一部件的码,掌握分级规律后,使用者会习惯这种更快的主要依词句为单位的输入方式。
关于上段所述“子块网结构码”可以是由各种块交叉枝蚪大等组成多种更复杂的结构,如唐作为一种“半包围中含双头蚪”的比“枝”、“蚪”、“大”更复杂更大的码元、骨架类型——即子工具“超大”,又如“薛”是总体为。合为一个超大码元为含“横双交点、双头蚪或双块、头朝上的蚪”的总骨干为的“组合类”码元,可由各种方向、形状、子结构的成分组成,当然,一般很繁的少量字才用到这类码元。
但本发明不以分形法为重点,但也不排除使用它。
第三章方向、位置与类别“优先从整体从大取码”,还体现在重视部件的相互方位、包含包围关系、结构信息上,同一部件、字根在作为方向方位类码元时,要考虑字中包含的方位信息,可因它与其它成分组合时的相互方位不同而映射在不同的方向键位上,如“戈”是以捺或 为枝干的斜叉,但它在字中做部件(部分)包围另一个部件时,如“或”中可对戈取码为“形枝干(注中的拐点也可是交点,符合“优先从整体取码,取大骨架、忽略细节”的原则)的枝”,在“枝交点码”中有的单笔虽然上面并未伸出一个附属的叉或笔画,但也作(视)为枝的一个枝干,多数因为它在整体结构中起了包围、骨干的作用如“龙”的第二笔等,而多数单笔被当做叉中的一部分或附属信息。
本人发现汉字部件甚至简单字块都具有方向属性(详见附图)——A)本发明规定部件的“头”(方向)为具有以下特征的元素、笔画(组)(按优先等级从小到大排列)——交叉笔画笔形中未被穿透的笔画或未出头的交点处<直斜基元中的直基元<一折<口<二或多折<部分块部分闭合枝全闭合枝、块(各直或斜或折线段之间的交点、拐点大致围成封闭、部分封闭区域)——“头”一般是一些较大较完整的信息;B)尾(按优先等级从小到大排列)则反之,指不拐弯、仅一次拐弯(多于一次拐弯的枝也可依某些人的喜好选择属于尾类)或开放及结构的笔画、部件组、非折部件笔画;交叉笔画笔形中被穿透的笔画或出头的交点处、直斜基元中的斜基元;小折(指与枝相比有拐弯结构,但所含附属信息较少或不含附属信息的折笔);小枝叉——“尾”一般是一些较小、较不完整、不规则的信息;另外,不全包围的框、块的方向属性按其弯曲处(可是一个或多于一个角,取整体弯曲的朝向、方向)的朝向来定——其中可包含/不包含其他部件。
当有多种判断依据且之间出现冲突时,也按“优先从整体从大处取码”的原则,按显眼的优先级大的特征归类,无大特征再依次寻找优先级较小的特征,是到小细节特征,如“头尾的方位”>“未出头的交点处为头出头的交点处为尾”>“直交为头斜交为尾”,如蚪头如是不完整框、块且朝向与蚪尾不一致时该朝向被忽略,详见附图1。
方位键盘将各种基元组合或本发明中的各种特定形状的字根,按它自身所具有的方位特征、方位属性分类,再将它们分别对应映射在代表同种方向或具有相同的相对方位关系的多个键位上——即键码一致,并可使打字符合手写的习惯,击键时手的移动方向和写字时大体一致,使本输入法更易用、打字更快——即键手一致;另外,尤其是在键位较多的大键盘上,同方向的码元可再按内部细节、大小量级分键位并相邻布置(如附图6),而在小键盘上可将同向不同级或不同细类的码元(见附图1)重叠布置在相同键位上,以单、双、三击来区别的输入它们。
关于侧重于“方向方位式”或“类别式”的编码子方案,由于无论大小键盘的信息容量都是有限的,且个人的使用偏好不同,可将各汉字部件、字根主要按其方位特征分类并分别映射在不同的键位上,或忽略字根、部件的方位属性、方形特征,而在其他特征如形状的类别上作更详细的分类,或者二者兼有,形成不同特色、可据使用者爱好进行个性化的编码子方案。简述如下一)纯交点码,这是较为低级但易学的方案,按照文字的笔画交点处的情况,如交点处有多少枝干(有几条线段相交)、枝干的方向形状结构特征、枝干间相互方位结构如何(注,拐点也可视为一种“2枝干”的交点),将它们分别映射在不同键位上(也可运用上文中“方位键盘”的方法或有规律分区布置),再依次或有规律、有选择的对汉字的不同部位(如四角号码的四个角或扩展到任意特定部位)取码输入。本编码法也可可作为查字典检字、机内码编码等用途。
二)分类码,采用较大的码元、可含有内部组合结构的各类码元,忽略其方向属性,即将不同方向的同类码元不分键位布置。
三)方向码关于一种“小键盘交点笔势枝叉方向码”的专用特殊方法、规则按照汉字(及韩文等)书写时从左向右从上到下的规则,对比笔画大的部件也同样处置,如主要以枝为单位、以各交拐节点之间的联系或连线为导向、以交点上附属或发出的叉单笔为次要补码信息,并在键位有限的小键盘中可不设逆势码元,只设具有左、左上、上以外的方向属性的码元,以类似草书的方法,依次按方向将各交拐点等重要特征信息连接起来,并将此过程一步步以相应码元映射在多方向小键盘上击键即可输入文字。
细则对于如下形式的小键盘1 2 34 5 67 8 90以1为口、块(除“女”类外,在这里还包括“文”“立”“又”这样不含折拐角的总体呈闭合结构的枝,而 久 这类笔画组组成的闭合区域的圆心角超过180度的字根也可作为一“块”,部分口则可指2、3包围)类键;2为方向起始键,又称原位键,字中的第一个交点被默认在此位置,但并不击键,从第二个交点才开始按它与前一个交点的相互方位击某相应方向键输入(即按交点组或枝为单位输入),下一交点可按书写顺序或其他特定规则、规定如跳部件取码元、选取同类、特定类信息、文字中特定区域来取本键兼可代表孤立不与其它交点连接的n笔画交于单交点或部件及单笔,在此时才击打该键;(下句为备选方案,可主要用于简字输入时,繁字时为了在相同码长时取码范围更广、离散编码,可忽略而都以单击代之)可规定单击为三笔或以下相交、双击为四笔或以上相交;3为代表下一交拐节点在右方向的键,在十键小键盘中右边没有键位,故可用双击该键代表向右连续两节(次)的情况或忽略一两、次;4同理代表左下,兼代表含有双枝干的、先左再下方向的即中点向上凸(从上面拐弯)类的那类枝;5为下;6为右下,兼代表含有双枝干的、先右再下方向的即中点向上凸(从上面拐弯)类的那类枝;7为左下两次,兼代表含有双枝干的、先下再左方向的即中点向下凹(从下面拐弯)类的那类枝;8为下两次;可选方案--大码元如“中”二级、多节、“直交斜交口块混等纵向串联”也归入此类,说明大码元可选择性加入小键盘方案;9为右下两次,兼代表含有双枝干的、先下再右方向的即中点向下凹(从下面拐弯)类的那类枝;0键代表1键的双击机即或多个口块(对于较繁的文字如汉子尤其是繁体中文较适合),或(下面是备选方案)可为学习键或代表“2”、“1和2”的双击,或者以1代表口、部分口、而以0代表块,它们各自都可双多击(见附图9中专门示例字“章”);对于相邻的散笔,按顺笔势取它们的总体相对方向、方位,如“三”、心”的前三个点都可取下两次(击8键)输入,如果多散笔中兼含有直斜这样不同种笔画(如 ),该区别可被忽略而作为同种,也采用上法处理;而如 等也含有折笔,这可视键盘大小、个人喜好、重码率在作为“右两次”或“右(3)+右一次拐向下(6)”中选择,或在码长不够时默认为(6)(忽略向右两次与“儿”等同)——但是,关于单、多折笔的取码,这种“Z”乙  或逆旋的 ㄑ 乚 ㄥ 折,精确对应的是9键(向下再向右),如九为捺——其他折同理也按所含各拐点间总体运动方向点定键位,如 ㄋ 为8键(下两次)(4)、 ;而多散笔中如有部分散笔相交,则取其交点与其他散笔的相互方向,如氵取(从不用击键的默认起点)“向下一次”即“5”键即可;但当多散笔与其它部件(如口、多次拐弯的折等)相复杂交合在一起时,如弗则也可因两个散笔“竖”上都带有交点先取弓(“1”双或三击),再取下两次(“8”)、下两次(“8”),或者将“弗”类所含折叉交、围成多个封闭(或部分、近似)块区域的部件,规定以“一块”“二块”“三块”键来代表、输入。
对于交、拐、节点较多、集中且围成一定形状的部件,不宜一一全输入,我们主要采取(一)取块法,如一块 久立文、多块弓(三个“部分口”)耳,对未围成完全封闭区域的笔画组也按块处理;(二)分解法如“弗”;(三)忽略法,如“允”的第二笔,如在备选方案中“息””的第一笔、“交”、“宝”的第一笔捺与下面的部件相交,为节省码位,也可以对这些次要信息,选择忽略的方式处理对于交点组中各交点发散出不同数目的枝或单笔的情况,如果有明显的差异,可对差异的部分输补码,如采5(交点间向下一次)、1(丷)、1(八)——对于第二交点多出的“ ”,也可作为一种不连续的块以0键一次输入(见附图9的例字7);关1(丷)、5(交点间向下一次)、1(八);立1(亠)、1( )(可不补码);文2(丶)、1(口)、2(八); 6(交点间向右下一次)(其第一笔竖和第二笔撇的交点为第一交点,但如将第一笔“竖钩”的拐点忽略,则第一笔上未伸出两条枝干——枝干上必需有附属部件如枝上有节点上再伸出单笔、枝上有节点叉点上再伸出叉); 6(交点间向右下一次); 4(第一二笔为枝向左下一节)、6(第三四笔为枝向右下一节)备选方案在小键盘方案中尤其对于繁字,所含的口中的部件不多于一个或笔划笔画数不多于二时,可忽略内部,但如简字及该部件单独成字时则不忽略;小键盘取码一般按五码输字、六码输词,低级子方案尤其是不太繁的字一般可依次输入各部件,对于依次输完5码后未输完字的部件且出现重码,机器即报警提示选择或输入尾部件码(倒数第1甚至第2、3个);高级方案为打字更快,尤其即使采用交点式或大码元输入方案,对特别繁的字,仍有时会码长不够或无法对字尾部的部件取码,为了更加离散、避免重码,可对多部件或繁字采取前四末一;各部件、各字块(主要指大字块——即使它内部还可再细分)平摊码位、允许跳过某部件,可对每个大字块都依次取前几码(参见词部分)也能达到离散编码的目的,如可规定前几个字块大字块、部件各取首二码,不够二码取一码;最后一块、部件可取首、尾码,或如同已有其它输入法采用同样的规则;词为(2字词=第一字3取码+第二字取3码;3字词=2+2+2;4字词=2+2+2或1+1+1+3;多字词同理)。
关于本人的前一发明专利200410034989.4所述小键盘手机输入法,如乃至各种蚪(如块、框再附、加、组合、交合以十X枝折)“单、复基元类码元”为主、可再加块、十X、十X折、X折、十折组合(主要是相交、交合、交错夹杂相叠、混杂在一起的情况,各细类、各级的这类信息、部件也可作为码元或码元中的成分,运用在本发明各类方案如方向、分类法方案中,还可是多个混)类码元组成的方案,也可采用上述取码规则。
与上同理,“小键盘交点笔势枝叉方向码”另有一种备选方案需指出,即2键为默认起点也可改为动态起点,即上一码元的终点为下一码元的默认起点,余同理。
——“大键盘交点笔势枝叉方向码”与“小键盘交点笔势枝叉方向码”同理只是更详细,且也可将后者作为前者的一部分,构成大小兼容、一致的键盘编码输入方案。总之大键盘可将码元设置、键位分类精确到更详细的信息和信息组合。
如“小键盘交点枝叉笔势方向码”中将多于一种的相关、相似的方向码元或种类码元合并在同一个键位上,主要为了适应键位的不足,且能使使用更简单,但会使编码变长,可在较大的键盘上(如三行四列、三行五列键盘,标准101键键盘等),将它们分开、分别置于不同的、相应方向的键位上,如“小键盘交点笔势枝叉方向码”中需要单、双击区分的同键位码元、备选方案的码元、可内部再分细类的码元等,可更快更准、缩短码长;又如10键小键盘的九个键(九宫格结构)可分别对应米字形中心发散的八个发散方向键,5为中心原位键,代表n条线段交于单交点,此时每键上可重叠布置(映射)方向属性(其它类特征同理)相同相似甚至相连通、相邻近、相近似、相关的字根、码元,它们可以仅次要特征(如等级值)不同(详见附图1),并可以单、双、多击某同一键来区别的输入它们。
关于方向及类别(各自或混合综合)信息的码元设置及键位映射的细致或粗略程度本发明的子工具体系及其组合的详细程度、种类多少一般与键盘大小成正比,如在大键盘上可同时精确到各类码元的枝干数、节数,方向属性方位特征、头尾大小、内部各成分(如枝中多个枝干、叉)之间的结构形状、相互方位次序等细节——如以 ㄑ  为枝干,在枝干的两端还是拐点处夹或加有口、块,或在哪一条枝干的那一侧上附加有多少、哪种叉;又如特殊的5行5列键盘等。
四)混合码如对本发明中关于字部件的方向属性的章节所述的那几种方向码元,可对其中使用频率高或爱用的类按不同方向分键位布置,另几类则不分方向合设于同一键位,即不必全部键位都映射方向类码元,也可方向码、分类码各设一部分。
又如“纯交点码”等,可加下述规则优先取拐、交、节点的组合——“块”、然后取各种交点,再取不能与其他成分围成闭合、部分闭合结构的各种拐、节点(句中“各种”指按方向、位置、其它非方位特征如形状分类的“各种”,且句中各“各种”可不同,可掘实验效果从各种方案组合中优选),构成多种混合码子方案。
这种由方案的A部分(x种)乘以B部分(y)等于x乘以y种编码方子案的编码方案生成法,又例如主要采用“大”或“中”或“小”部件(也可兼用)部件生成不同编码方案的方法(一般内含组合的次数、数量越多,该码元越大,即大码元可由小码元组成,着重用哪种可灵活掌握),(参见第二章关于数学上的“分形”)有部分大部件可专供“大部件式编码方案”使用,而在该方案中小部件为次要码元,反之亦然——按一套方案中小码元、大码元各自设置多少、不同的组合比例,可生成多种子方案。
本发明的子工具中,小型如交点;中型如交点组、枝、笔势骨干骨架、蚪;大型如、大、超大。
输入法中各类信息也存在“相对论”,如各类信息、码元得的此消彼长,可灵活运用。
上述几种方法,都可按部件的不同种类(如不按书写顺序——即忽略字中部件的顺序输入法,而先对某种部件取码输入,再输另一种,这时,设部件分成4类,每类各自又分26种,则在键盘上重叠映射了4套键盘字根表,共4X26种字根,每一次击键采用了不同字根表——这相当于分形法的一种子方法,先后输入字的主、次要信息,但不按次序,并可跨部件取码(元)如枝块。如按次序甚至方位不相邻的两、多交点之关联、连接、组合及下文高级方案中的跨部件围成近似块、多块,这样减少了次序信息及其限制,而增加了更细致准确规范的类别码元——也可不按“键盘上重叠映射多套不同字根表”的方法,而采同一张键盘上分区布置。这时可对部件在字中的次序、及各类字根之间的击键先后次序一并忽略,即下段的多键并击法。
关于本发明支持多键并击、忽略次序,这由于本发明的各子工具代表不同的字部件字信息,并映射到不同键位,故除了依次输入式、每次击键代表不同特定类信息的编码方案,其它都可对“输入次序”进行忽略,这是每字的在字中的取码区域也可以是任意的或“非依次特定的”或跳跃的(如甚至在“小键盘交点枝叉笔势方向码”中我们也可以这样),这时如分区分类的各码元、字根中已经含有方位次序信息,则相当于没有忽略它,也可不含,则会增多所含其它信息量而得到代偿,都可作为本发明的子方案。
第四章高级阶段的方案细枝+块码方案以各信息均衡取码,细取枝杈码及组合类码元,除交点外拐折也可作为枝;粗枝+快码方案以交点为主,而拐折不再作为枝,拐点精确程度次于交点;块为主方案,参见上文“取块法”,经量都是为转为、或取块,可规定“ ”类相邻部件也可取块、多块,如“ ”围成开/不开口的共六个块,块也各种形状如n边形可再分细类,如“爱”字头可做为一种“三或不规则四边形”类块码元;围成不全封闭的“开口快”,按弯曲处朝向或开口方向(备选方案其他码元也同理!)、等再分细类,如“艮、第”的下部为向下开口的三角形块,甚至半包围码元也可作为开口块,“干”为组合多个块的开口方向为“左下右”的码元又参见附图9-(34)“剃”字;备选方案“侧”信息(也可作为码元信息中的部分)枝蚪,侧尾如“ ”也可归入头朝左上、尾朝右下的类;“ ”的附属单笔横横位于枝干的一侧,也可细分精确设置码元,它们也可作为一种枝干结构,如一枝干的同侧(或同理两侧不同位置各有)2或三侧横枝干,这类字根也不少;甚至口与单笔、交、叉的组合也可同理精确如“ ”的口在竖的右上方;方向、位置、次序可再细分精确,如“ ”,内部的口的位置(非方向)在下部;分类码及同理侧重于交点的码、侧重笔势、枝的码都可进行上述高级化,——上述方案都可采用上文“多键并击”、“跨部件取码”、“忽略或超书写顺序方位”等子方法,组合运用。
第五章补充说明可设数学上呈“凹、凸多边形结构形式”部件;关于“Z”、“S”形折从拐点的总体运动方向上看,“Z”属于逆旋、“S”是顺旋。
关于方向的顺逆及其合并,在有些编码子方案中,对一交点发散出多笔类的各种情况,可将“米”的八个方向可合并为四个,如按将各斜笔归于它顺(或逆)时针旋转45度后的那个方向上或反之,同理,四个方向还可再合并为两个;另外,与“横竖可单设一类、撇捺也是”不同,横撇可同视为“顺笔势”(书写习惯从左向右)一类,而竖捺视为“逆笔势”类。又同理书写总体笔势为左到右的Z折(见附图2-3)为顺(拐的)折,S为逆(见附图2-4;本发明其他子工具也有顺逆势的情况,如头朝左、左上的蚪、叉、枝是逆势的,与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书写习惯相反;各种朝向的“γ”也依是否符合运笔习惯分顺逆势。
下列情况的单笔在小、大键盘方案中可不被忽略多单笔等简字、与折相组、与块相连、多块之间、影响结构、一点发散如“尤”。


附图中符号■●表示与前边有较大区别的下一子类;●表示较小区别括号表示备选方案图1方向法详细(标准汉字部件表)字根部件码元表11-1按所含角的朝向(或开口朝向);1-2含块式枝干的总弯曲朝向;1-3;略1-4肀为上面的块、下面为一近似大块,共组成一种超大(超大子块网)码元(或视为一种“大子块网”);1-5为头;1-6“止”等按其双枝干呈(出头式)“”形,其突出、拐角处朝向右下, 自含拐角折笔,也可按该折笔与其它部分(枝)的组合,归为其它如向左下的蚪、高级方案中“三块”类码元;1-7“ ”等按双枝干(忽略附属信息在那部分、何位置)突出、拐角处朝向左下,“ ”也可雇于一点发散或部分框含简单内容类码元;
1-8“上”(首末笔即向下的倒T加顺旋方向的附属信息部分第二笔“横”)组合成总体呈 指向的结构,“下”“ ”同理这种情况里之中叉也可辅助决定方向,枝干、交、角的组合结构类码元的总方向也可按枝干方向+顺逆旋方向来确定,并也可部分类合并(参见“关于方向的顺逆及其合并”节)。
1-9同1-6;1-10(备选方案)可将 的折尾也视为总体上指向右下的尾;1-11、12含有内容的部分口;图2方向法详细(标准汉字部件表)字根部件码元表22-1、2示例了与附图1-8“上”同理由抽象出来的交点及拐(在备选方案中可为再将它的优先级视为低于交点)甚至节点组成的三(2同理)包围不完整块形(或三枝干的“枝”形),其各局部之间可是不同、不平衡的;2-3不全“Z”2-4不全“S”2-5有无开口的框混合组成图3方向法详细(标准汉字部件表)字根部件码元表33-1“屯”的出头中含有也可视为块的折,也可归大子网块(简称“大”)类码元;另注“中”一二级也可按穿透中央框、块的轴线的数目分一二多级;3-2“本”中的各交点间组成总体为“T”形状结构;3-3参见1-8,也可作为部分、近似“S”型结构——第二笔横上无附属信息如交点上的叉叉点上的叶、单笔,本不是枝(干),但因它在简字中从总体看明显影响总体结构、形状,而视为一个枝干;图4分类法法详细(标准汉字部件表)字根部件码元表4-1、2、3可选择的方案,各有利弊图5方位键盘中的汇聚、发散式布局;图6方位键盘一例;图7较大、详细的方位键盘的大体布局例,可用于各种键盘甚至任意特殊行列数键盘如5X5键盘,其中圆圈可表框块或枝,如2枝干 、三枝干 、薛;备选方案两、三翼(部分枝干)平衡的化为大头如 --,不平衡的不再忽略该细节而化为相应朝向的蚪如 为右下方向,这样可与蚪统一、在大键盘详细大码元中也去掉逆势类码元。可通利组成、设置含枝干交点组的数目更多、形状结构成分更复杂的码元;也可按各枝干的组合的骨架形状类别区分对待,如锐角取折处的朝向为头或作为蚪中的部分时忽略方向;直角也可同上(缺点与枝不统一)或取笔势方向为总方向;钝角取总笔势方向。该图采用了多次、直角非直角拐弯的枝等。
图8一种“小键盘交点笔势枝叉方向码”的键位布局。备选方案取枝的总交点组笔势方向(还可辅以叉拐向)也可合并、改组、分离如“向右再向下”“与“向下再向右”合为同类码元共置同一键位。
图9一种“小键盘交点笔势枝叉方向码”的各例字解释如下9-6将含简单内容的口块归于0键;9-9相当于粗枝+块码方案,对块整体取码;9-10相当于细枝+块码方案,对块的各枝、枝干依次取码且可拐点与交点同样被精确;9-11“立”为一个块;9-12由于较慢,故一般笔画较少时可逐笔取方向码,但也可用来输入任何字而成为一种低级超小码元编码方案,及内码等用途;9-13相当于细枝+块码方案;9-14忽略首笔,备选“ ”也可视为块,在小键盘中块即使当作起始“交点”,也一般不会被忽略,特殊需要除外;9-17其第二个部件中的内容较简单也可选择忽略,如在繁字中或个人爱好设置时本例中未忽略,再输完“幼”的左半边后直接跳到输为码“小”;9-20 123码取枝干,如不够可分形式加补细节码(附属叉部分);9-21、22示例了一条备选方案、规则对于单笔也可取其走向对应取码输入;9-22首笔横撇也可作为4键或本例案粗枝大码先取交点组走向,依次火杂或先骨再补细节码;9-27首部件为部分块,次部件取交点组;9-29也可首码取99-31,尾部件灬击键为55,但五码只剩一码,故只输其部分;9-38勾有时可看作交点取1,或备选方案--本字的第、5笔交点是默认起始交点也不忽略;9-34剃左下角的撇竖的简单笔画组合多于一笔,按总体方向左下;9-35第三码可跳至“米”一键输入;图10外文符号简单示例表如阿拉伯、英文字母、希腊字母、俄文字母、注音符号e 总结构方位与侧信息冲突、按总结构方位优先。
T见“上”、Fk κ Ъ见“侧信息”;2、6、9、Ъ见“大”“Ы”见“超大”及跨部件取码元。
具体实施例方式
(正文内容)关于编码方案的精简加下方法,附图所列字根有一部分可选用某些更小的部件组成,故可在主要采用较小部件式编码方案中省去或据需要任选部分码元(参上文);本发明对于汉字、词的全码长一般为4,而对小范围或少量的字、词——如拼音输入某个字的同音字(或词)一般是几十个、百余个,则同理则只需(1)按本发明补部分码如1-2个就可得出结果,补码可同前文依次或跳跃补字、词的首尾或任几处部件的码,如词可补词中某两字的首码,补弟1、2码时也可分步提示逐渐减少的结果,还可只在选用的部分键上映射补码码元;(2)或也可用本发明的各类码元工具对某字的同音字提示框中的字进行分类,便于用户更快找到需要的字。
权利要求
1.一种编码输入方法,其特征是,使用“块(整体呈闭合结构的线段组、部件组合)、叶(单笔)、交(交点)、叉(多于一个的交点间呈直线方位关系)、枝(枝干与枝干之间或者说所含各含或不含拐点的各交点之间呈大于直线的结构和方位关系,且所含枝干上有叉叶等附属信息、)、蚪(头尾大小不同的笔画或部件组,可约成蝌蚪状)、大(大子块网)、超大(超大子块网)、总体骨架”的基元(基本元素)、码元子工具体系,并可将它们按照专门设计的方向、形状、骨架等特征,按骨干笔势、交点、枝、块形等编码输入依据,组成多套编码输入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输入方法,其特征是——可选用下列采用方向法详细字根部件码元表↑小~人 ↑叉~干、天夫、 ↑枝~ ↑蚪~ ↑大~ 小~入; 叉~ 枝~ 蚪~ 大~(与其它类同理)→小~(与其它类同理)→叉~(与其它类同理)→枝~(与其它类同理);→蚪~(与其它类同理);→大~(与其它类同理); 小~(与其它类同理); 叉~ 枝~ 蚪~ 大~↓小~ ↓叉~土士 ↓枝~ ↓蚪~ ↓大~缶 小~ 叉~ 枝~ 蚪~ 大 世←小~(与其它类同理);←叉~(与其它类同理);←枝~(与其它类同理);←蚪~(与其它类同理);←大~(与其它类同理); 小~ 叉; 枝~厂 爪氏斤(11)斥(12) 大;“左右、水平”类包括一( )乛横相关的交~ 部分框块开口横向右~ 卫斤(1)横向左 “上下、垂直”类包括丨J纵相关的交 “右上与左下、撇的方向”类包括丿 “左上与右下、捺的方向”类包括 “乙(口)”类包括顺折~Z乙 (3);S逆折~ (4);顺时针旋~ 逆时针旋 “口口”类包括乙乙、不完整、不规则、 完整、规则、 皿目 “中(一级)类包括忄 “中(二级)”类包括 以下9种均属“一交点多枝” 十 本(反T)(2)匕才、 大、六木;米、水 一拐(角)一交 少拐(角)多交 斤止下上七女(卫斤);多拐(角)少交 各种蚪七F4pq♂ ♀中、 “S”类包括 ——可选用下列采用分类法详细字根部件码元表“2块+附” “蚪、闭合混” F4pq♂ψ ♀中、 “多节(>2节)的直或弯串联叉(中间不夹含口块)”(辛);“双头蚪(在或不在同一直线上)或3块” “散笔及头尾相同的规则叉” “头尾不同的叉” “直向双出头或双封头的叉” “直向一端出头一端封头叉”上、土士 “斜向双出头叉”戈 “斜向一端出头一端封头叉”(可略) “枝、多叉开放发散、未全封闭组合”(无拐角块口)中又分-2枝干-[角形枝干]、升矢 “多枝不连”儿 “开放发散混(有折)”尤勺; “口 部分口折” “块及有简单内容的口” “部分包围简单内容”2枝干包围--, “散笔” “单笔”一 ——可采用方位键盘中的汇聚、发散式布局;可采用较大、较详细的方位键盘;——方位键盘一例,第一排为 大 第二排为大 小交、大米、小 第三排为大 ——采用外文符号简单示例表,与汉字同理典型代表如下,未列出的类别也可同理设置2块+”ε;“蚪 闭合混γ↓¥α “双头蚪(在或不在同一直线上)或3块”φ;“直向双出头或双封头的叉”Η;“直向一端出头一端封头叉”↑ΤΥ;“斜向一端出头一端封头叉”(可略λ “形枝干”πΠ;“交 米”χ “口 部分口 折”η↑7 “块及有简单内容的口”θoOoΔΘΞДㄖㄙ部分块;“2枝干包围”ㄝ;“3枝干包围”Ε;“2块”Л 5sΝ Ζ ιㄅζξ、ιΜㄉ ㄞ,3(→一一方向),8 B,Ⅲ叫w(J(1 I方向)6(J方向),I,rb(一I一方向)“3多块”羝;“散笔”i;“单笔”。3.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编码输入方法,其特征是——本发明将文字看成多个网孔、块、枝杈组成的网状体系,比如看成3行x3列的九宫格,是由九个四方形组成,从中可提取几种典型的“枝干”(见下段)的形状,如 还可扩展到任意形状结构的线段组,如 等——本发明所指“枝”是带有附属部件(如单笔、枝上的叉)的、具有一定形状结构的线段(称“枝干”)组合相交、相连(或不包括相连),一般由多于一个叉组成,枝干可是直的弯曲甚至弯过圆周呈“Y”形、s形螺旋形等(拐弯处称“角”、拐弯点称“拐点”),可有一或多条,枝干与单笔的交点称“节点”,与叉的交点称“叉点”甚至也可与块相交相组合,在这种“枝”的概念中,它所包含的一些具体信息可以被视为次要并被忽略,如所含的“ “X“‘、口”、“交”的具体次序、数量级、方位甚至种类等;又如本发明可将“龙”中的“尤”视为枝干,最后一笔捺视为附属部件与枝干之一的折笔相交,形成折笔上的一个节点;或按“交点的组合”将“龙押字中的第一与第二个交点之间的联线“ 作为枝干(如一条枝干且是直的,一般被视为“叉”,在备选方案中也可规定“义”是“多于一个的交点间呈一条直线或曲线方位关系)”,其余笔画包括第二笔撇都作为各交点上的附屈信息;——矢于半、部分码元。如“女”为含一个角、五个尾(附属单笔)的块,“又”为含两个角、附加两条尾(或半个交)的一个块, “ ”只围成不完全封闭的块,可将此类专设一种“部分块”码元,同理,直交“十”、斜交“x”乃至码元组合的部分也可单设一类并单独占用一个键位,以便使用——或也可作为完整的同样处理,不将它分离出来同理拐角也是口(相交处不出头的“小级别块”,与块同骨)的部分,故也可在需要时(如参与组合、取大码元)视为一个块;——“块”可包括块角处为不f{I头拐点的框“口”、块角处出头为交点的“井”、混合型“甘”等,基于此概念,将块分别与枝(可视为小于一半的快)、半块、多于一般的块、一或以卜的快的组合规定为蚪、大子块网(如友、 )、超大子块网(如臣、世),而蚪内部又可按成分、等级值、方位属性再细分;——分形,本发明将繁简字的取码规则统一起来、采用同一套码元工具来取码,在对较繁(如独体字以外的字)的字中各部件取码时,采用“优先从整体从大处取码,取大骨架、忽略或次要处理细节”的原则,可基本将编码覆盖全字、避免跳过某部件来取码(在小键盘方案也可如此),而在部件单独成字时或在部件较少的简字中,对细节的细小骨架就不再忽略,且与数学上的“分形”同理用与大骨架同样的结构、特征的码元子工具体系来取码——这种分形结构也可以先总后分的取码规则,先输大骨架,再逐级补充来输入,如“ 与“韭 ”是同种骨架关系(都有U形骨架),作为分形的结构,从大的角度取骨架码 ”后,下一码补输的细节码或分形码,则不是文字的另外一部分,而是同一部件的细部,如“韭”即“ ”、“丰”、 “丰”;;一一g同种骨架”,一般部分码元和全码元,部分码元组和完整码元组(在本发明中字根、部件的“等级值”大小分为“少部分<大部分<完整<多个码元”)都是同种骨架关系(它们仅等级大小、完整程度不同),多涉及线段间相交点处是召被穿透及出头,即“拐点还是交点”的忽略;——“枝视谁为枝干谁为附属信息是相对的,如单笔附属于叉、叉附属于小枝、小枝附属于大枝、大枝附属于字的子块网结构,形成多级并存的结构,故对“枝”取码时所按的忽略程度也有级别大小之分、如一种分形式(即先总后分,先大体后细部,与逐部件输入不同)编码输入法“子块网结构码”,可将字库按繁简程度分级,再对各级采用不同的取码方式,对简字(甚至简词如“各自”=“块块块”)取子块网结构码一码即可、对稍繁的字取两码、稍繁的两字词每字各取总体块网结构码或首大部件码,更繁的逐级(依此类推)加输附属信息识别码或下一部件的码;——上段所述“子块网结构码”可以是由各种块交叉枝蚪大等组成多种更复杂的结构,如唐作为一种“半包围中含双头蚪”的比“枝”、“蚪”、“大”更复杂更大的码元、骨架类型——即子工具“超大”,又如“薛”是总体为 合为一个超大码元为含“横双交点、双头蚪或双块、头朝上的蚪”的总骨干为 的“组合类”码元,可由各种方向、形状、子结构的成分组成,当然,一般很繁的少量字才用到这类码元;——“优先从整体从大取码”,还体现在重视部件的相互方位、包含包围关系、结构信息上,同一部件、字根在作为方向方位类码元时,要考虑字中包含的方位信息,可因它与其它成分组合时的相互方位不同而映射在不同的方向键位上,如“戈”是以捺或 为枝干的斜叉,但它在字中做部件(部分)包围另一个部件时,如“或”中可对戈取码为“ 形枝干(注 中的拐点也可是交点,符合“优先从整体取码,取大骨架、忽略细节”的原则)的枝”,在“枝交点码”中有的单笔虽然上面并未伸出一个附属的叉或笔画,但也作(视)为枝的一个枝干,多数因为它在整体结构中起了包围、骨干的作用如“龙”的第二笔等,而多数单笔被当做叉中的一部分或附属信息;——字部件甚至简单字块都可或部分归定以方向属性A)本发明规定部件的“头”(方向)为具有以下特征的元素、笔画(组)(按优先等级从小到大排列)——交叉笔画笔形中未被穿透的笔画或未出头的交点处<直斜基元中的直基元<一折<口<二或多折<部分块部分闭合枝全闭合枝、块(各直或斜或折线段之间的交点、拐点大致围成封闭、部分封闭区域)——“头”一般是一些较大较完整的信息;B)尾(按优先等级从小到大排列)则反之,指不拐弯、仅一次拐弯(多于一次拐弯的枝也可依某些人的喜好选择属于尾类)或开放及结构的笔画、部件组、非折部件笔画;交叉笔画笔形中被穿透的笔画或出头的交点处、直斜基元中的斜基元;小折(指与枝相比有拐弯结构,但所含附属信息较少或不含附属信息的折笔);小枝叉——“尾”一般是一些较小、较不完整、不规则的信息;另外,不全包围的框、块的方向属性按其弯曲处(可是一个或多于一个角,取整体弯曲的朝向、方向)的朝向来定——其中可包含/不包含其他部件;当有多种判断依据且之间出现冲突时,也按“优先从整体从大处取码”的原则,按显眼的优先级大的特征归类,无大特征再依次寻找优先级较小的特征,是到小细节特征,如“头尾的方位”>“未出头的交点处为头出头的交点处为尾”>“直交为头斜交为尾”,如蚪头如是不完整框、块且朝向与蚪尾不一致时该朝向被忽略;——方位键盘将各种基元组合或本发明中的各种特定形状的字根,按它自身所具有的方位特征、方位属性分类,再将它们分别对应映射在代表同种方向或具有相同的相对方位关系的多个键位上——即键码一致,并可使打字符合手写的习惯,击键时手的移动方向和写字时大体一致,使本输入法更易用、打字更快——即键手一致;另外,尤其是在键位较多的大键盘上,同方向的码元可再按内部细节、大小量级分键位并相邻布置(如附图6),而在小键盘上可将同向不同级或不同细类的码元重叠布置在相同键位上,以单、双、三击来区别的输入它们;——关于侧重于“方向方位式”或“类别式”的编码子方案,由于无论大小键盘的信息容量都是有限的,且个人的使用偏好不同,可将各汉字部件、字根主要按其方位特征分类并分别映射在不同的键位上,或忽略字根、部件的方位属性、方形特征,而在其他特征如形状的类别上作更详细的分类,或者二者兼有,形成不同特色、可据使用者爱好进行个性化的编码子方案;简述如下一)纯交点码,这是较为低级但易学的方案,按照文字的笔画交点处的情况,如交点处有多少枝干(有几条线段相交)、枝干的方向形状结构特征、枝干间相互方位结构如何(注,拐点也可视为一种“2枝干”的交点),将它们分别映射在不同键位上(也可运用上文中“方位键盘”的方法或有规律分区布置),再依次或有规律、有选择的对汉字的不同部位(如四角号码的四个角或扩展到任意特定部位)取码输入;本编码法也可可作为查字典检字、机内码编码等用途;二)分类码,采用较大的码元、可含有内部组合结构的各类码元,忽略其方向属性,即将不同方向的同类码元不分键位布置;三)方向码关于一种“小键盘交点笔势枝叉方向码”的专用特殊方法、规则按照汉字(及韩文等)书写时从左向右从上到下的规则,对比笔画大的部件也同样处置,如主要以枝为单位、以各交拐节点之间的联系或连线为导向、以交点上附属或发出的叉单笔为次要补码信息,并在键位有限的小键盘中可不设逆势码元,只设具有左、左上、上以外的方向属性的码元,以类似草书的方法,依次按方向将各交拐点等重要特征信息连接起来,并将此过程一步步以相应码元映射在多方向小键盘上击键即可输入文字对于如10键、手机小键盘以1为口、块(除“女”类外,在这里还包括“文”“立”“又”这样不含折拐角的总体呈闭合结构的枝,而 久 这类笔画组组成的闭合区域的圆心角超过180度的字根也可作为一“块”,部分口则可指2、3包围)类键;2为方向起始键,又称原位键,字中的第一个交点被默认在此位置,但并不击键,从第二个交点才开始按它与前一个交点的相互方位击某相应方向键输入(即按交点组或枝为单位输入),下一交点可按书写顺序或其他特定规则、规定如跳部件取码元、选取同类、特定类信息、文字中特定区域来取;本键兼可代表孤立不与其它交点连接的n笔画交于单交点或部件及单笔,在此时才击打该键;(下句为备选方案,可主要用于简字输入时,繁字时为了在相同码长时取码范围更广、离散编码,可忽略而都以单击代之)可规定单击为三笔或以下相交、双击为四笔或以上相交;3为代表下一交拐节点在右方向的键,在十键小键盘中右边没有键位,故可用双击该键代表向右连续两节(次)的情况或忽略一两、次;4同理代表左下,兼代表含有双枝干的、先左再下方向的即中点向上凸(从上面拐弯)类的那类枝;5为下;6为右下,兼代表含有双枝干的、先右再下方向的即中点向上凸(从上面拐弯)类的那类枝;7为左下两次,兼代表含有双枝干的、先下再左方向的即中点向下凹(从下面拐弯)类的那类枝;8为下两次;可选方案一大码元如“中”二级、多节、“直交斜交口块混等纵向串联”也归入此类,说明大码元可选择性加入小键盘方案;9为右下两次,兼代表含有双枝干的、先下再右方向的即中点向下凹(从下而拐弯)类的那类枝;0键代表1键的双击机即或多个口块,或(下面是备选方案)可为学习键或代表“2”、“1和2”的双击,或者以1代表口、部分口、而以0代表块,它们各自都可双多击;对于相邻的散笔,按顺笔势取它们的总体相对方向、方位,如“三”、心”的前三个点都可取下两次(击8键)输入,如果多散笔中兼含有直斜这样不同种笔画(如 ),该区别可被忽略而作为同种,也采用上法处理;而如 等也含有折笔,这可视键盘大小、个人喜好、重码率在作为“右两次”或“右(3)+右一次拐向下(6)”中选择,或在码长不够时默认为(6)(忽略向右两次与“儿”等同)——但是,关于单、多折笔的取码,这种“Z”乙 或逆旋的 折,精确对应的是9键(向下再向右),如九为捺——其他折同理也按所含各拐点间总体运动方向点定键位,如 为8键(下两次)(4)、 而多散笔中如有部分散笔相交,则取其交点与其他散笔的相互方向,如 取(从不用击键的默认起点)“向下一次”即“5”键即可;但当多散笔与其它部件(如口、多次拐弯的折等)相复杂交合在一起时,如弗则也可因两个散笔“竖”上都带有交点先取弓(“1”双或三击),再取下两次(“8”)、下两次(“8”),或者将“弗”类所含折叉交、围成多个封闭(或部分、近似)块区域的部件,规定以“一块”“二块”“三块”键来代表、输入;对于交、拐、节点较多、集中且围成一定形状的部件,不宜一一全输入,我们主要采取(一)取块法,如一块 久立文、多块弓(三个“部分口”)耳,对未围成完全封闭区域的笔画组也按块处理;(二)分解法如“弗”;(三)忽略法,如“允”的第二笔,如在备选方案中“息””的第一笔、“交”、“宝”的第一笔捺与下面的部件相交,为节省码位,也可以对这些次要信息,选择忽略的方式处理对于交点组中各交点发散出不同数目的枝或单笔的情况,如果有明显的差异,可对差异的部分输补码,如采5(交点间向下一次)、1(丷 )、1(八)——对于第二交点多出的“ 也可作为一种不连续的块以0键一次输入;关1(丷 )、5(交点间向下一次)、1(八);立1(亠 )、1( )(可不补码);文2(丶 )、1(口)、2(八); 6(交点间向右下一次)(其第一笔竖和第二笔撇的交点为第一交点,但如将第一笔“竖钩”的拐点忽略,则第一笔上未伸出两条枝干——枝干上必需有附属部件如枝上有节点上再伸出单笔、枝上有节点叉点上再伸出叉); 6(交点间向右下一次); 4(第一二笔为枝向左下一节)、6(第三四笔为枝向右下一节);备选方案在小键盘方案中尤其对于繁字,所含的口中的部件不多于一个或笔划笔画数不多于二时,可忽略内部,但如简字及该部件单独成字时则不忽略;小键盘取码一般按五码输字、六码输词,低级子方案尤其是不太繁的字一般可依次输入各部件,对于依次输完5码后未输完字的部件且出现重码,机器即报警提示选择或输入尾部件码(倒数第1甚至第2、3个);高级方案为打字更快,尤其即使采用交点式或大码元输入方案,对特别繁的字,仍有时会码长不够或无法对字尾部的部件取码,为了更加离散、避免重码,可对多部件或繁字采取前四末一;各部件、各字块(主要指大字块——即使它内部还可再细分)平摊码位、允许跳过某部件,可对每个大字块都依次取前几码(参见词部分)也能达到离散编码的目的,如可规定前几个字块大字块、部件各取首二码,不够二码取一码;最后一块、部件可取首、尾码,或如同已有其它输入法采用同样的规则;词为(2字词=第一字3取码+第二字取3码;3字词=2+2+2;4字词=2+2+2或1+1+1+3;多字词同理);关于本人的前一发明专利200410034989.4所述小键盘手机输入法,如乃至各种蚪(如块、框再附、加、组合、交合以十X枝折) “单、复基元类码元”为主、可再加块、十X、十X折、X折、十折组合(主要是相交、交合、交错夹杂相叠、混杂在一起的情况,各细类、各级的这类信息、部件也可作为码元或码元中的成分,运用在本发明各类方案如方向、分类法方案中,还可是多个混)类码元组成的方案,也可采用上述取码规则;与上同理,“小键盘交点笔势枝叉方向码”另有一种备选方案需指出,即2键为默认起点也可改为动态起点,即上一码元的终点为下一码元的默认起点,余同理;——“大键盘交点笔势枝叉方向码”与“小键盘交点笔势枝叉方向码”同理只是更详细,且也可将后者作为前者的一部分,构成大小兼容、一致的键盘编码输入方案;总之大键盘可将码元设置、键位分类精确到更详细的信息和信息组合;如“小键盘交点枝叉笔势方向码”中将多于一种的相关、相似的方向码元或种类码元合并在同一个键位上,主要为了适应键位的不足,且能使使用更简单,但会使编码变长,可在较大的键盘上(如三行四列、三行五列键盘,标准101键键盘等),将它们分开、分别置于不同的、相应方向的键位上,如“小键盘交点笔势枝叉方向码”中需要单、双击区分的同键位码元、备选方案的码元、可内部再分细类的码元等,可更快更准、缩短码长;又如10键小键盘的九个键(九宫格结构)可分别对应米字形中心发散的八个发散方向键,5为中心原位键,代表n条线段交于单交点,此时每键上可重叠布置(映射)方向属性(其它类特征同理)相同相似甚至相连通、相邻近、相近似、相关的字根、码元,它们可以仅次要特征(如等级值)不同,并可以单、双、多击某同一键来区别的输入它们;关于方向及类别(各自或混合综合)信息的码元设置及键位映射的细致或粗略程度本发明的子工具体系及其组合的详细程度、种类多少一般与键盘大小成正比,如在大键盘上可同时精确到各类码元的枝干数、节数,方向属性方位特征、头尾大小、内部各成分(如枝中多个枝干、叉)之间的结构形状、相互方位次序等细节——如以 为枝干,在枝干的两端还是拐点处夹或加有口、块,或在哪一条枝干的那一侧上附加有多少、哪种叉;又如特殊的5行5列键盘等;四)混合码如对本发明中关于字部件的方向属性的章节所述的那几种方向码元,可对其中使用频率高或爱用的类按不同方向分键位布置,另几类则不分方向合设于同一键位,即不必全部键位都映射方向类码元,也可方向码、分类码各设一部分;又如“纯交点码”等,可加下述规则优先取拐、交、节点的组合——“块”、然后取各种交点,再取不能与其他成分围成闭合、部分闭合结构的各种拐、节点(句中“各种”指按方向、位置、其它非方位特征如形状分类的“各种”,且句中各“各种”可不同,可据实验效果从各种方案组合中优选),构成多种混合码子方案;这种由方案的A部分(x种)乘以B部分(y)等于x乘以y种编码方子案的编码方案生成法,又例如主要采用“大”或“中”或“小”部件(也可兼用)部件生成不同编码方案的方法(一般内含组合的次数、数量越多,该码元越大,即大码元可由小码元组成,着重用哪种可灵活掌握),(参见第二章关于数学上的“分形”)有部分大部件可专供“大部件式编码方案”使用,而在该方案中小部件为次要码元,反之亦然——按一套方案中小码元、大码元各自设置多少、不同的组合比例,可生成多种子方案;本发明的子工具中,小型如交点;中型如交点组、枝、笔势骨干骨架、蚪;大型如、大、超大;输入法中各类信息也存在“相对论”,如各类信息、码元得的此消彼长,可灵活运用;上述几种方法,都可按部件的不同种类(如不按书写顺序——即忽略字中部件的顺序输入法,而先对某种部件取码输入,再输另一种,这时,设部件分成4类,每类各自又分26种,则在键盘上重叠映射了4套键盘字根表,共4×26种字根,每一次击键采用了不同字根表——这相当于分形法的一种子方法,先后输入字的主、次要信息,但不按次序,并可跨部件取码(元)如枝块;如按次序甚至方位不相邻的两、多交点之关联、连接、组合及下文高级方案中的跨部件围成近似块、多块,这样减少了次序信息及其限制,而增加了更细致准确规范的类别码元——也可不按“键盘上重叠映射多套不同字根表”的方法,而采同一张键盘上分区布置;这时可对部件在字中的次序、及各类字根之间的击键先后次序一并忽略,即下段的多键并击法;关于本发明支持多键并击、忽略次序,这由于本发明的各子工具代表不同的字部件字信息,并映射到不同键位,故除了依次输入式、每次击键代表不同特定类信息的编码方案,其它都可对“输入次序”进行忽略,这是每字的在字中的取码区域也可以是任意的或“非依次特定的”或跳跃的(如甚至在“小键盘交点枝叉笔势方向码”中我们也可以这样),这时如分区分类的各码元、字根中已经含有方位次序信息,则相当于没有忽略它,也可不含,则会增多所含其它信息量而得到代偿,都可作为本发明的子方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输入方法,其特征是高级、综合运用方案如下,细枝+块码方案以各信息均衡取码,细取枝杈码及组合类码元,除交点外拐折也可作为枝;粗枝+快码方案以交点为主,而拐折不再作为枝,拐点精确程度次于交点;块为主方案,参见上文“取块法”,经量都是为转为、或取块,可规定“ ”类相邻部件也可取块、多块,如“ ”围成开/不开口的共六个块,块也各种形状如n边形可再分细类,如“爱”字头可做为一种“三或不规则四边形”类块码元;围成不全封闭的“开口快”,按弯曲处朝向或开口方向(备选方案其他码元也同理!)、等再分细类,如“艮、第”的下部为向下开口的三角形块,甚至半包围码元也可作为开口块,“干”为组合多个块的开口方向为“左下右”的码元;又如“剃”字;备选方案“侧”信息(也可作为码元信息中的部分)枝蚪,侧尾如“ ”也可归入头朝左上、尾朝右下的类;“ ”的附属单笔横横位于枝干的一侧,也可细分精确设置码元,它们也可作为一种枝干结构,如一枝干的同侧(或同理两侧不同位置各有)2或三侧横枝干,这类字根也不少;甚至口与单笔、交、叉的组合也可同理精确如“ ”的口在竖的右上方;方向、位置、次序可再细分精确,如“ ”,内部的口的位置(非方向)在下部;分类码及同理侧重于交点的码、侧重笔势、枝的码都可进行上述高级化,——上述方案都可采用上文“多键并击”、“跨部件取码”、“忽略或超书写顺序方位”等子方法,组合运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输入方法,其特征是补充规则如下,——可设数学上呈“凹、凸多边形结构形式”部件;——关于“Z”、“S”形折从拐点的总体运动方向上看,“Z”属于逆旋、“S”是顺旋;——关于方向的顺逆及其合并,在有些编码子方案中,对一交点发散出多笔类的各种情况,可将“米”的八个方向可合并为四个,如按将各斜笔归于它顺(或逆)时针旋转45度后的那个方向上或反之,同理,四个方向还可再合并为两个;另外,与“横竖可单设一类、撇捺也是”不同,横撇可同视为“顺笔势”(书写习惯从左向右)一类,而竖捺视为“逆笔势”类;又同理书写总体笔势为左到右的Z折为顺(拐的)折,S为逆(本发明其他子工具也有顺逆势的情况,如头朝左、左上的蚪、叉、枝是逆势的,与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书写习惯相反;各种朝向的“γ”也依是否符合运笔习惯分顺逆势;——下列情况的单笔在小、大键盘方案中可不被忽略多单笔等简字、与折相组、与块相连、多块之间、影响结构、一点发散如“尤”;——按所含角的朝向(或开口朝向);含块式枝干的总弯曲朝向;“止”等按其双枝干呈(出头式)“ ”形,其突出、拐角处朝向右下, 自含拐角折笔,也可按该折笔与其它部分(枝)的组合,归为其它如向左下的蚪、高级方案中“三块”类码元;“ ”等按双枝干(忽略附属信息在那部分、何位置)突出、拐角处朝向左下,“ ”也可雇于一点发散或部分框含简单内容类码元;“上”(首末笔即向下的倒T加顺旋方向的附属信息部分第二笔“横”)组合成总体呈 指向的结构,“下”“ ”同理;这种情况里之中叉也可辅助决定方向,枝干、交、角的组合结构类码元的总方向也可按枝干方向+顺逆旋方向来确定,并也可部分类合并;(备选方案)可将 的折尾也视为总体上指向右下的尾;——与“上”同理由抽象出来的交点及拐(在备选方案中可不再将它的优先级视为低于交点)甚至节点组成的三(2同理)包围不完整块形(或三枝干的“枝”形),其各局部之间可是不同、不平衡的;不全“Z”、不全“S”;有无开口的框混合组成多框;“屯”的出头中含有也可视为块的折,也可归大子网块(简称“大”)类码元;另注“中”一二级也可按穿透中央框、块的轴线的数目分一二多级;交点间可组成总体为“T”形状结构;可作为部分、近似“S”型结构——第二笔横上无附属信息如交点上的叉叉点上的叶、单笔,本不是枝(干),但因它在简字中从总体看明显影响总体结构、形状,而视为一个枝干;——较大、详细的方位键盘的大体布局,可用于各种键盘甚至任意特殊行列数键盘如5X5键盘,其中圆圈可表框块或枝,如2枝干 三枝干 薛;备选方案两、三翼(部分枝干)平衡的化为大头如--, 不平衡的不再忽略该细节而化为相应朝向的蚪如 为右下方向,这样可与蚪统一、在大键盘详细大码元中也去掉逆势类码元;可通利组成、设置含枝干交点组的数目更多、形状结构成分更复杂的码元;也可按各枝干的组合的骨架形状类别区分对待,如锐角取折处的朝向为头或作为蚪中的部分时忽略方向;直角也可同上(缺点与枝不统一)或取笔势方向为总方向;钝角取总笔势方向;可采用多次、直角非直角拐弯的枝;——一种“小键盘交点笔势枝叉方向码”的备选方案如下取枝的总交点组笔势方向(还可辅以叉拐向)也可合并、改组、分离如“向右再向下”与“向下再向右”合为同类码元共置同一键位;——一种“小键盘交点笔势枝叉方向码”例字中可将含简单内容的口块归于0键;可相当于粗枝+块码方案,对块整体取码;可相当于细枝+块码方案,对块的各枝、枝干依次取码且可拐点与交点同样被精确;——一种“小键盘交点笔势枝叉方向码”的例字的输入步骤需保护,(9-9)相当于粗枝+块码方案,对块整体取码;(9-10)相当于细枝+块码方案,对块的各枝、枝干依次取码且可拐点与交点同样被精确;(9-11)“立”为一个块;(9-12)一般笔画较少时可逐笔取方向码,但也可用来输入任何字及内码等用途;(9-13)相当于细枝+块码方案;(9-14)忽略首笔,备选“ ”也可视为块,在小键盘中块即使当作起始“交点”,也一般不会被忽略,特殊需要除外;(9-17)其第二个部件中的内容较简单也可选择忽略,如在繁字中或个人爱好设置时本例中未忽略,再输完“幼”的左半边后直接跳到输为码“小”;(9-20)123码取枝干,如不够可分形式加补细节码(附属叉部分);(9-21)、(9-22)示例了一条备选方案、规则对于单笔也可取其走向对应取码输入;(9-22)首笔横撇也可作为4键或本例案粗枝大码先取交点组走向,依次夹杂或先骨再补细节码;(9-27)首部件为部分块,次部件取交点组;(9-29)也可首码取9;(9-31尾部件灬 击键为55,但五码只剩一码,故只输其部分;(9-38)勾有时可看作交点取1,或备选方案--本字的第、5笔交点是默认起始交点也不忽略;(9-34)剃左下角的撇竖的简单笔画组合多于一笔,按总体方向左下;(9-35)第三码可跳至“米”一键输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输入方法,其特征是外文符号简单示例表中以如阿拉伯、英文字母、希腊字母、俄文字母、注音符号代表一切文字;e 总结构方位与侧信息冲突、按总结构方位优先;T为“上”、Fk къ 为“侧信息”;2、6、9、Ь 为“大”“Ы ”为“超大”及跨部件取码元。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输入方法,其特征是关于编码方案的精简加工方法,本发明所列字根有一部分可选用某些更小的部件组成,故可在主要采用较小部件式编码方案中省去或据需要任选部分码元;可将原专利内容同理作为拼音输入时同音字的补码码元,补部分码如1-2个就可得出结果,补码可同原发明依次或跳跃补字、词的首尾或任两处部件的码,词可补词中某两字的首码,补第1、2码时也可分步提示逐渐减少的结果、还可只在选用的部分键上映射补码码元;也可用原发明的各类码元工具对某字的同音字提示框中的字进行分类。
全文摘要
一种编码输入方法,使用“块(整体呈闭合结构的线段组、部件组合)、叶(单笔)、交(交点)、叉(多于一个的交点间呈直线方位关系)、枝(枝干与枝干之间或者说所含各含或不含拐点的各交点之间呈大于直线的结构和方位关系,且所含枝干上有叉叶等附属信息、)、蚪(头尾大小不同的笔画或部件组,可约成蝌蚪状)、大(大子块网)、超大(超大子块网)、总体骨架”的基元(基本元素)、码元子工具体系,并可将它们按照专门设计的方向、形状、骨架等特征,按骨干笔势、交点、枝、块形等编码输入依据,组成多套大小键盘编码输入方法,尤如利用了交点组、笔势、枝的小键盘输入法很有特色,并可与大键盘在键盘布局、取码规则上一致。
文档编号G06F3/023GK1983248SQ20061016268
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6日
发明者宗刚 申请人:宗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