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文件记录系统和数据文件记录方法

文档序号:6569284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据文件记录系统和数据文件记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与计算机连接的外部记录装置、和控制该外部记 录装置的控制程序的数据文件记录系统和数据文件记录方法,更详细 地说,涉及由控制程序切换数据能否向外部记录装置进行记录的数据
背景技术
装卸自由地与计算机连接的外部记录装置(可移动介质),能够记 录并搬运数据,如果为具有与记录介质对应的驱动器(读取装置)或 端口的计算机,则能够安装并利用,因此, 一般广泛地普及。作为这
样的外部记录装置,已开发了磁盘(软盘、HDD等)、磁带、光盘、 光磁盘、半导体存储器等多用的记录方式的介质。
近年来,这些外部记录装置大容量化进一步发展,能够在记录介 质中记录大量的数据,用户的方便性提高,另一方面,当丢失记录介 质时,大量数据泄漏的可能性高,需要注意处理。
另外,也有使用HDD、半导体存储器等记录容量高、移动性优异 的记录介质的音乐播放器、录音机等,这些音乐播放器与个人计算机 连接,从计算机存储音乐数据等,但也能够记录音乐播放器不能再现 的格式的音乐数据。
因此,为了使丢失记录介质时等,数据不向第三者泄漏,在将数 据记录在记录介质中之前,用户操作加密程序,将记录的数据加密, 将加密后的数据记录在记录介质中。这样,即使丢失记录介质时,只 要不输入正确的密码,就不能解密,能够防止信息的泄漏。
另外,当计算机检测到与自身连接的外部记录装置的弹出要求时,
将存储在该外部记录装置中的规定的数据文件加密,由此,只要按正 常的顺序卸下外部记录装置,就能够使数据文件加密(参照专利文献 1)。另外,有以下的输出控制程序在计算机中安装用于监视数据相 对于计算机的输入输出的程序,预先对每个输出目的地设定能否输出、 输出时有无加密,'由此,当检测出向记录介质输出数据时,在将输出 数据加密后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特幵2004-2973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当用户在将数据记录在记录介质中之前进行加密、将加密 后的数据记录在记录介质中时,根据基于用户判断的操作,将数据加 密,因此,当用户的意识低下时,会在不加密的状态下在记录介质中 记录数据。另外,即使唤起意识的提高,能否可靠地执行也不清楚, 因此,要求减少依赖于用户的意识的部分。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当检测到弹 出要求吋,将规定的数据文件加密,因此,能够减少依赖于用户的意 识的部分,但当强制地(不执行正常的拆卸顺序)卸下外部记录装置 时,在将记录在外部记录装置中的数据文件加密前,将外部记录装置 从计算机上卸下,因此,能够在未被加密的状态下搬运外部记录装置。 另外,当在卸下外部记录装置之前(在检测出弹出要求之前)使计算 机停止时,不会输出弹出要求,因此,可能拿走未被加密的数据文件。
另外,当监视数据相对于计算机的输入输出、在检测到输出数据 时将该输出数据加密并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情况下,总是需要安装具 有监视数据相对于计算机的输入输出的功能的程序。就该程序而言, 特别地,为了设定能否输出、输出方法等,需要利用管理者权限进行 安装或设定(当弄错能否输出的设定时,计算机不能正常起动,或者, 为了总是监视输入输出,需要在计算机起动时起动监视用处理(监视 服务),需要管理者权限),如果用户不具有管理者权限、并且用户对 计算机或该程序不熟悉,则无法进行程序的安装或设定。另外,在不 同的计算机之间(例如,工作场所的计算机与自家的计算机)通过记 录介质使用数据的情况下,需要在每个使用数据的计算机上安装该程 序,到导入为止的障碍高,实施的困难性很多。
另外,当使搭载有HDD、半导体存储器等的音乐播放器记录不能再现的格式的音乐数据的情况下,虽然存储有音乐数据,但不能再现, 因此,用户认为发生故障的也不少。另外,也能够存储音乐数据以外 的数据(例如文档数据),当如上所述丢失时,记录的数据泄漏的可能 性高,需要注意处理。
本申请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其目的是提供不但对外部记录 装置中记录的数据文件的数据格式进行转换,而且即使对计算机不熟 悉的人也能够容易地使用的数据文件记录系统和数据文件记录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发明的数据文件记录系统,其包括装 卸自由地与计算机连接的外部记录装置、和对数据文件向上述外部记 录装置的记录处理进行控制的控制程序,其特征在于,上述外部记录 装置包括记录数据文件的数据文件记录部;进行向上述数据文件记 录部的记录处理的数据文件记录处理单元;和将记录模式在能够向上 述数据文件记录部进行数据文件记录处理的第一记录模式和不能向上 述数据文件记录部进行数据文件记录处理的第二记录模式之间进行切 换,控制能否进行上述数据文件的记录处理的切换控制单元,上述控 制程序使上述计算机作为以下单元起作用将与上述外部记录装置连 接的计算机读取的第一数据文件转换为预先设定的数据格式的第二数
据文件的数据文件转换单元;将由上述数据文件转换单元转换后的第 二数据文件发送至上述外部记录装置的数据文件发送单元;和切换信 号发送单元,当上述数据文件发送单元开始发送第二数据文件时,该 切换信号发送单元发送用于切换为上述第一记录模式的第一切换信 号,并且,当由上述数据文件发送单元进行的数据发送结束时,该切 换信号发送单元发送用于切换为上述第二记录模式的第二切换信号, 上述外部记录装置所具有的上述切换控制单元,根据从上述切换信号 发送单元发送的切换信号,切换上述记录模式。
另外,本申请发明的数据文件记录方法,其用于控制数据文件向 装卸自由地与计算机连接的外部记录装置的记录处理,上述外部记录 装置包括记录数据文件的数据文件记录部;进行数据文件向上述数 据文件记录部的记录处理的数据文件记录处理单元;和将记录模式在 能够向上述数据文件记录部进行数据文件记录处理的第一记录模式和 不能向上述数据文件记录部进行数据文件记录处理的第二记录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控制上述数据文件记录处理单元的切换控制单元,上述 数据文件记录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将装卸自由地与上述外部记录 装置连接的计算机读取的数据文件转换为预先设定的文件格式的工 序;向上述外部记录装置发送用于将上述切换控制单元的记录模式切 换为上述第一记录模式的第一切换信号的工序;根据从上述计算机发 送的第一切换信号,将记录模式切换为第一记录模式的工序;将上述
文件格式转换后的数据文件发送至上述外部记录装置的工序;将从上 述计算机发送的数据文件记录在上述数据文件记录部中的工序;当上 述文件格式转换后的数据文件的发送结束时,向上述外部记录装置发 送用于将上述切换控制单元的记录模式切换为上述第二记录模式的第 二切换信号的工序;和根据从上述计算机发送的第二切换信号,将记 录模式切换为第二记录模式的工序。
因此,在由控制记录处理的控制程序使数据格式从第一数据文件 转换为第二数据文件后,将记录模式变更为能进行记录处理的第一记 录模式,因此不使用控制程序,不能在外部记录装置中记录数据文件。 在外部记录装置中只能记录由控制程序转换了数据格式后的数据。
另外,在第二数据文件的记录处理结束后,将记录模式转换为不 能进行记录处理的第二记录模式,因此,能够进行控制,使得在由控 制程序进行的数据文件的记录处理结束后,不能进行数据文件的记录。
另外,上述数据文件转换单元可以将上述计算机读取的第一数据 文件加密。
另外,上述外部记录装置可以包括记录上述控制程序的控制程序 记录单元,上述计算机可以执行在上述控制程序记录单元中记录的控 制程序。
另外,上述外部记录装置可以包括存储识别数据的识别数据存储 单元,上述控制程序可以包括存储记录有该控制程序自身的外部记录 装置的识别数据、并对该识别数据与上述外部记录装置中存储的识别 数据进行比较的识别数据比较单元,上述数据文件发送单元,可以只 在控制程序中存储的识别数据与外部记录装置中存储的识别数据一致 时,发送上述第二数据文件。
另外,上述控制程序可以包括将由上述数据文件转换单元转换后的第二数据文件分割为预先设定的大小的数据文件分割单元,当发送 由上述数据文件分割单元分割后的第二数据文件时,.上述切换信号发 送单元可以发送上述第一切换信号,当上述被分割的第二数据文件的 发送结束时,上述切换信号发送单元可以发送上述第二切换信号。 上述数据文件记录部可以由半导体存储器构成。
另外,上述数据文件转换单元,可以根据读取的第一数据文件的 数据内容信息和文件属性信息中的任一个或两个,将第一数据文件转 换为第二数据文件。
另外,上述控制程序可以包括程序检索控制单元,该程序检索控 制单元检索在执行该控制程序的计算机中是否记录有预先设定的程 序、并根据有无该程序而控制向上述数据文件记录部的数据记录和从 上述数据文件记录部的数据读出。
另外,上述外部记录装置可以包括检测该外部记录装置是否与计 算机连接的连接检测单元,当上述连接检测单元检测到外部记录装置 与计算机的连接时,上述切换控制单元可以将上述数据文件记录处理 单元的记录模式强制地切换为上述第二记录模式。
另外,上述外部记录装置可以包括记录由外部记录装置中记录的 数据文件的读出处理而生成的临时数据文件的临时文件记录部、和控 制向上述临时文件记录部的数据写入和从上述临时文件记录部的数据 读出的临时文件记录控制单元,上述临时文件记录控制单元只将上述 临时数据文件记录在上述临时文件记录部中。 发明效果
以上的本申请发明的数据文件记录系统和数据文件记录方法,在 由控制记录处理的控制程序将数据格式从第一数据文件转换为第二数 据文件后,将记录模式变更为能进行记录处理的第一记录模式,因此, 不使用控制程序,不能在外部记录装置中记录数据文件。另外,在外 部记录装置中只能记录数据格式由控制程序转换后的数据。另外,在 第二数据文件的记录处理结束后,将记录模式转换为不能进行记录处 理的第二记录模式,因此,能够进行控制,使得在由控制程序进行的 数据文件的记录处理结束后,不能进行数据文件的记录。
另外,记录在外部记录装置中的数据文件,是数据格式由控制程序转换后的数据文件,因此,即使在用户强制地卸下外部记录装置时、 或在连接外部记录装置的状态下使计算机停止时,也不会记录数据格
I另外了本;iS发明的数据文件记录系统和数据文件记录方法,不 需要总是监视从计算机本体输出的数据、或者设置能否进行数据输出 或输出方法,通过对装卸自由地与计算机连接的外部记录装置的记录 模式进行切换,能够控制能否进行记录处理,因此,即使是用户权限 不像管理者权限那样高的用户,也能只记录转换数据格式后的数据文 件。另外,因为不需要对各计算机本体设定能否进行数据输出或输出 方法,所以,即使不熟悉计算机的用户也能够容易地使用。
因为将计算机读取的第一数据文件加密,并且在外部记录装置中 只记录被加密后的数据文件,因此,不论用户的意识如何,都必须将 数据文件加密后搬运。因此,即使丢失外部记录装置时,数据也不会 泄漏。
另外,对数据文件向上述外部记录装置的记录处理进行控制的控 制程序被记录在外部记录装置中,因此,不需要预先在计算机中记录 该控制程序,因此,如果是能识别外部记录装置的计算机,则能够转 换数据格式进行记录。
另外,通过对存储在外部记录装置中的识别数据与记录在控制程 序中的识别数据进行比较,能够判定是否为记录有控制程序的外部装 置,因此,不但能够使外部记录装置的控制更可靠,而且不会将切换 信号发送至其它记录装置,能够防止其它记录装置的误动作。
另外,将记录在外部记录装置中的第二数据文件分割为规定的大 小,当将分割而得到的文件发送至外部记录装置时,将记录模式变更 为第一记录模式,当发送结束时,将记录模式变更为第二记录模式, 因此,能够划分能连续地进行记录处理的时间而进行记录。因此,即 使当记录大容量的第二数据文件时,也不会记录未由控制程序控制的 数据文件。
另外,因为数据文件记录部由半导体存储器构成,所以,只通过 控制向该半导体存储器的电信号,就能够切换能否进行记录处理。因 此,能够用简单的单元构成对外部记录装置的记录控制,能够使外部记录装置减小。
另外,因为根据第一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或内容信息来决定有无
决定有无从第一数据文件向第二数据文件转换,因此,熊够防在数据 文件记录部中记录病毒程序。此外,通过根据数据的内容来决定有无 转换,能够防止机密信息流出,或者能够决定数据格式能否转换。
因为在控制程序中具有程序检索控制单元,所以,能够检索有无 安装病毒检查程序、有无文件交换程序等特定的程序、OS.或应用程序 有无更新或有无设定它们的自动更新,对检索的每个程序设定条件, 控制向外部记录装置的数据写入和从外部记录装置的数据读出。因此, 能够防止将病毒程序记录在外部记录装置中、或将第一数据文件记录 在包含病毒程序的计算机中,从而能够防止病毒程序的扩散或防止由 病毒程序引起的数据流出。
另外,在外部记录装置中包括检测外部记录装置是否与计算机连 接的连接检测单元,当上述连接检测单元检测到外部记录装置与计算 机的连接时,切换控制单元强制地将上述数据文件记录处理单元的记 录模式切换为上述第二记录模式,因此,能够进行控制,使得当外 部记录装置与计算机连接时,总是不能在外部记录装置中记录数据。


图1为进行记录处理时的数据文件记录系统的框图。
图2为控制程序记录单元设置在外部记录装置中时的框图。
图3为控制程序记录单元设置在计算机中时的框图。
图4为对在外部记录装置中记录数据文件时的处理进行说明的流序图。
图6为对在外部记录装置中记录数据文件时的画面进行说明的图。 图7为对外部记录装置能否记录的状态进行说明的图。 图8为进行读出处理时的数据文件记录系统的框图。程图。
图5为对在外部记录装置中记录类图9为对从外部记录装置读出数据文件时的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0为将外部记录装置中记录的数据文件删除时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 数据文件记录系统
2 外部记录装置
3 控制程序
4 第一数据文件
5 数据文件记录部
6 数据文件记录处理单元
7 切换控制单元
8 识别数据存储单元
9 控制程序记录单元
11 数据文件分割单元
12 数据文件发送单元
14 识别数据比^单元
16 保存目的地指定画面
17 以往的能否进行记录处理的状态 17a能进行记录处理的状态
18 本申请发明的能否进行记录处理的状态 18a能进行记录处理的状态
18b不能进行记录处理的状态
19 本申请发明的能否进行记录处理的状态 19a能进行记录处理的状态
19b不能进行记录处理的状态
20 程序检索控制单元
21 连接检测单元
22 临时数据记录部23 临时数据记录处理单元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申请发明的数据文件记录系统1和数据文件记录方法,如图l 4所示,由利用计算机C执行的控制程序3和外部记录装置2构成, 执行控制程序3的计算机C,读出第一数据文件4,在对第一数据文件
的数据格式进行转换后将该数据文件记录在装卸自由地与该计算机C 连接的外部记录装置2中。
图2表示记录上述控制程序3的控制程序记录单元9设置在上述 外部记录装置2中的例子,当使用外部记录装置2时、如图1所示, 计算机C将上述控制程序记录单元9中记录的控制程序3读出并执行。
另外,如图3所示,表示上述控制程序记录单元9设置在计算机C 中的例子,当使用外部记录装置2时,计算机C执行自身记录的控制 程序3。
上述外部记录装置2至少由数据文件记录部5、数据文件记录处理 单元6、切换控制单元7、识别数据存储单元8、和连接检测单元21 构成。
另外,上述控制程序3使计算机C至少作为以下单元起作用数 据文件转换单元10、数据文件分割单元11、数据文件发送单元12、切 换信号发送单元13、和识别数据比较单元14。
上述控制程序记录单元9,可以如图2所示设置在外部记录装置2 中,也可以如图3所示设置在计算机C中。当控制程序记录单元9设 置在外部记录装置2中时,即使利用未记录有控制程序3的计算机C 也能够从控制程序记录单元9读出并执行控制程序3,因此没有必要将 控制程序3记录在计算机C中,通过只搬运该外部记录装置2,就能 够利用未记录有控制程序3的计算机C进行数据的记录、读出、删除 等操作。
上述数据文件转换单元10为将转换数据格式前的第一数据文件4 转换为预先设定的数据格式的数据文件的单元。就转换的数据格式而 言,可以通过规定的加密方式将明文的第一数据文件加密,使其转换为加密数据;可以将音乐数据转换为其它数据格式(例如从wav格式 的数据文件转换为mp3格式的数据文件);可以将列表格式的数据转换
为CSV格式的数据;可以将第一数据文件4转换为压縮文件。
如后所述,当读出由数据文件转换单元io加密后的数据时,数据
文件转换单元l.O进行解密。同样,数据文件转换单元10当在记录第 一数据文件时进行压缩的情况下,在读出处理时进行解压缩处理。
另外,上述数据文件转换单元10可以根据上述第一数据文件4的 文件属性信息或数据内容信息,决定有无将第一数据文件4转换为第 二数据文件。作为上述文件属性信息,为数据文件的文件格式、文件 容量、设定的访向权信息、数据文件的时间标记等数据。作为具体的
据由数据文件转换单元IO加密,但音乐数据不被转换,不被记录在数 据文件记录部5中。另外,当第一数据文件4中包含病毒程序时,根 据来自安装在计算机C中的病毒检查程序的信号,决定有无向第二数 据文件的转换。上述的病毒程序不仅表示狭义的病毒,而且表示蠕虫、 特洛伊木马、问谍软件等恶意程序(恶意软件(malware))。另外,上 述数据文件转换单元IO也可以检索在文档数据中是否包含特定的文字 或文字列,根据其存在与否决定数据转换的有无。
这样,通过根据第一数据文件4的属性信息或内容信息来决定有 无向第二数据文件的转换,能够限制使得只转换特定的文件格式的数 据。另外,能够防止使病毒程序记录在数据文件记录部5中。另外, 通过根据数据内容来决定有无转换,还能够防止数据的流出。
上述数据文件分割单元11为将由上述数据文件转换单元10转换 后的第二数据文件分割为预先设定大小的数据文件的单元。分割的数 据的文件大小,可以以成为一定大小的数据文件的方式进行分割,但 也可以使得用户能够操作上述控制程序来变更分割的大小。另外,也 可以设定数据文件的分割数,与分割前的数据文件的大小无关地分割 成规定数目的数据文件。
如后所述,当读出被分割的数据文件时,数据文件分割单元ll将 被分割的数据文件结合。
上述数据文件发送单元12为将由上述数据文件分割单元11分割后的数据文件发送至上述外部记录装置2的单元。当未对上述第二数 据文件进行分割时,发送由上述数据文件转换单元io转换后的第二数 据文件。
另外,当从外部记录装置2读出数据时,数据文件发送单元接收 被发送的数据。
上述切换信号发送单元13为在上述数据文件发送单元12开始向 上述外部记录装置2发送数据文件之前发送第一切换信号、当数据文 件的发送结束时发送第二切换信号的单元。
上述第一切换信号为用于将上述外部记录装置2的记录模式切换 为能够进行数据文件的记录处理的第一记录模式的信号,如后所述, 通过接收该第一切换信号,能够将数据文件记录在外部记录装置2中。 另一方面,上述第二切换信号为用于将上述外部记录装置2的记录模 式切换为不能进行数据文件的记录处理的第二记录模式的信号,如后 所述,通过接收该第二切换信号,不能将数据文件记录在外部记录装 置2中'。
上述数据文件记录部5用于记录从计算机C发送的第二数据文件。 该数据文件记录部5可以为利用磁或光进行记录的记录介质,也可以 为半导体存储器那样利用电信号进行记录的记录介质。当数据文件记 录部5由半导体存储器构成时,通过控制(遮断)输入的电信号,能 够容易地控制能否进行记录。因此,能够用简易的单元构成向外部记 录装置的记录控制,从而能够减小外部记录装置2。
上述数据文件记录处理单元6用于进行向上述数据文件记录部5 的记录处理,在第一记录模式时,当接收从上述数据文件发送单元12 发送的数据时,将接收到的数据文件记录在数据文件记录部5中,在 第二记录模式时,即使接收到来自计算机C的数据文件,也不进行数 据文件的记录处理。
此外,如后所述,上述数据文件记录处理单元6还进行存储在上 述数据文件记录部5中的数据文件的读出处理。
上述切换控制单元7为接收从上述切换信号发送单元13发送的第 一切换信号和第二切换信号的单元。当接收到第一切换信号时,强制 地将上述数据文件记录处理单元6的记录模式切换为第一记录模式。另外,当接收到第二切换信号时,强制地将上述数据文件记录处理单 元6的记录模式切换为第二记录模式。
艮P,外部记录装置2,仅在从控制程序3接收到第一切换信号时, 能够记录数据文件,当接收到第二切换信号时,不能记录数据文件。
另外,上述连接检测单元21为检测外部记录装置2是否与计算机 C等设备连接的单元。例如,当为能够与USB (Universal Serial Bus: 通用串行总线)端口连接的记录装置时,在将计算机和该记录装置连 接吋,计算机为了识别新连接的装置而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因此, 能够通过连接检测单元21检测该信号而实现。
另外,当连接检测单元21检测到与计算机C的连接时,上述切换 控制单元7强制地将数据文件记录处理单元6的记录模式切换为第二 记录模式。这样,当与计算机C连接时,记录模式必然为第二记录模 式,即使当在第一记录模式的状态下强制地从计算机C卸下外部记录 装置2时-,在与计算机C连接时也会被强制地切换为第二记录模式, 因此,不能直接记录第一数据文件4。
上述控制程序记录单元9为记录上述控制程序3的单元。
上述识别数据存储单元8为存储在自身的外部记录装置2中设定 的识别信息的单元。作为识别数据,可以为序列号,也可以为PNP器 件ID。该序列号或PNP器件ID,可以对每个外部记录装置2设定不 同的识别数据,也可以对每种制品设定不同的识别数据。
上述控制程序3的识别数据比较单元14为对记录有自身的控制程 序3的外部记录装置2的识别数据和该控制程序3记录的识别数据进 行比较,判定是否一致的单元。
在使用PNP器件ID作为识别数据的情况下,当计算机C的OS (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为Windows (注册商标)时,即使是用 户权限最低的"User (用户)"级别,也能够取得连接的外部记录装置 2的PNP器件ID,因此,能够与用户权限的级别无关地使用。
另外,如图1 3所示,可以在上述控制程序3中设置程序检索控 制单元20,该程序检索控制单元20检索在执行该控制程序的计算机C 中是否安装(记录)有特定的程序、并根据该程序的有无而控制向上 述数据文件记录部5的数据记录和从上述数据文件记录部5的数据读出中的一个或两个。
该程序检索控制单元20例如检索有无安装病毒检査程序、有无文 件交换程序等特定的程序、OS或应用程序有无更新或有无设定它们的 自动更新、有无安装该控制程序3等,对检索的每个程序设定条件,
控制向外部记录装置2的数据写入或从外部记录装置2的数据读出。
具体地说,检索是否安装有病毒检查程序,并进行控制,使得 当安装有病毒检查程序时,执行向数据文件记录部5的数据记录处理
(写入处理)或从数据文件记录部5的数据读入处理,当没有安装病 毒检查程序时,不进行向数据文件记录部5的数据记录处理或从数据 文件记录部5的数据读入处理。另外,作为另一个例子,检索是否安 装有文件交换程序等预先设定的特定程序,并进行控制,使得当安
装有该特定程序时,不进行向数据文件记录部5的数据记录处理或从 数据文件记录部5的数据读入处理。作为另一个例子,检索OS或特定
的应用程序的更新是否已自动更新(是否设定成进行自动更新、以及 是否在预先设定的期间内进行有无更新程序的确认),当设定成进行自 动更新、并且在规定期间内进行有无更新程序的确认时,从数据文件
记录部5进行数据的读入,当未设定成进行自动更新、并且不在规定 期间内进行有无更新程序的确认时,不从数据文件记录部5进行数据 的读入。另外,当记录在外部记录装置2中的控制程序3被安装在计 算机C中时,也可以执行安装在计算机C中的控制程序3。
以下,根据图1和图4说明将第一数据文件加密并使其记录在与 计算机C连接的外部记录装置2中时的处理的流程。
首先,外部记录装置2与计算机C连接。用户操作计算机C,起 动在外部记录装置2中记录的控制程序3 (Sl)。此外,除了用户的操 作以外,也可以使得当将外部记录装置2与计算机C连接时,自动 地起动控制程序3。然后,上述识别数据比较单元14取得存储在上述 识别数据存储单元8中的识别数据(S2),并将外部记录装置2的识别 数据和存储在控制程序3中的识别数据进行比较,判定是否一致(S3)。 当不一致时,显示错误信息,结束控制程序3的处理(S4)。当上述两 个识别数据一致时,连接的外部记录装置2为正规的记录装置,因此, 进行以后的处理。当外部记录装置2为正规的记录装置时,在计算机C的显示部上 显示密码输入画面(未图示),促使用户输入密码。然后,判定用户输
入的密码与在外部记录装置2所具有的密码存储单元(未图示)中预 先设定的密码是否一致,当不一致时,转移至步骤4(S4)。当密码一 致时,转移至步骤6,进行以后的处理(S5)。
此外,除了利用密码进行的认证以外,也可以利用指纹认证、静 脉认证、声纹认证、虹膜认证等生体认证。
当密码一致时,上述程序检索控制单元20对计算机C中是否安装 有病毒检查程序进行调査,当没有安装病毒检查程序时,转移至步骤4 (S4),当安装有病毒检查程序时,转移至步骤7 (S7)。
此外,在步骤6 (S6)中,根据有无病毒检査程序来决定是否继续 以后的处理,但也可以根据有无文件交换程序等特定的程序、OS或应 用程序有无更新或有无设定这些事项的更新,来决定是否继续以后的 处理。
在步骤6 (S6)中,当安装有病毒检查程序时,计算机C在显示 部上显示图6所示的画面15。然后,用户选择记录在外部记录装置2 中的数据文件,操作保存目的地指定画面16,选择数据文件的保存目 的地。
式前的第--数据;:—4 (S7)。対吁被读取的第二数据文件4, 1= 步骤6中对有无安装进行了调查的病毒检查程序,对在第一数据文件4 中有无病毒程序进行调査,当存在病毒程序时,转移至步骤4(S4), 当不存在病毒程序时,继续以后的处理(S8)。
然后,上述数据文件转换单元IO将读取的第一数据文件加密,作 成加密文件(第二数据文件)(S9)。然后,上述数据文件分割单元11 将加密文件分割为规定的大小(SIO)。当加密文件的分割结束时,上 述切换信号发送单元13将第一切换信号发送至外部记录装置2(S11)。 接收到第一切换信号的外部记录装置2的切换控制单元7,强制地将上 述数据文件记录处理单元6的记录模式切换为第--H己录模式(S12), 数据文件发送单元12将在步骤10 (S10)中分割而得到的数据文件的 1个发送至外部记录装置2,将该数据文件记录在数据文件记录部5中(S13)。当向数据文件记录部5的记录结束时,上述切换信号发送单 元13发送第二切换信号(S14),上述切换控制单元7强制地将上述数 据文件记录处理单元6的记录模式切换为第二记录模式(S15)。然后, 判定是否己将在步骤10 (S10)中分割而得到的全部数据文件记录在外 部记录装置2中,当未记录全部的分割文件时,转移至步骤ll (Sll), 记录尚未记录的分割文件(S16)。另一方面,在已记录全部的分割文 件的情况下,结束处理(S16)。
如以上这样,计算机C将第一数据文件4记录在外部记录装置2中。
接着,更详细地说明图4的从步骤11 (S11)至步骤16 (S16)的 处理。图5为对图4的从步骤11 (S11)至步骤16 (S16)的处理进行 说明的顺序图。
当加密文件的分割结束时,执行将第一个分割文件记录在外部记 录装置2中的处理。具体地说,计算机C将第一切换信号发送至外部 记录装置2 (S21)。接收到第一切换信号的外部记录装置2强制地将记 录模式切换为能够进行向上述数据文件记录部5的记录处理的第一记 录模式(S22)。当向第一记录模式的切换完成时,外部记录装置2将 记录模式切换完成的通知信号发送至计算机C (S23)。然后,当计算 机C接收到记录模式切换完成的通知时,将第一个分割文件发送至外 部记录装置2 (S24)。然后,外部记录装置2记录已发送的第一个分割 文件(S25)。当第一个分割文件的记录结束时(当第一个分割文件的 发送结束时),计算机C将第二切换信号发送至外部记录装置2 (S26)。 接收到第二切换信号的外部记录装置2强制地将记录模式切换为不能 进行向上述数据文件记录部5的记录处理的第二记录模式(S27)。当 向第二记录模式的切换完成时,外部记录装置2将记录模式切换完成 的通知信号发送至计算机C (S28)。然后,当计算机C接收到记录模 式切换完成的通知时,判定是否已将全部的分割文件发送至外部记录 装置2 (S29)。
从步骤21 (S2i)到步骤29 (S29),说明了记录第一个分割文件 时的处理,记录第N个分割文件时的处理,与第一个分割文件时的处 理同样地执行从步骤31 (S31)到歩骤39 (S39)的处理,重复进行,直至全部的分割文件向数据文件记录部5的记录结束为止。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对加密后的文件进行分割并记录,但也可以 不利用数据文件分割单元11分割数据文件,而将第二数据文件总括地
发送至外部记录装置2。在该情况下,不执行图4中的步骤10 (SIO)、 步骤16 (S16)的处理。
另外,数据文件转换单元将第一数据文件加密,但并不限定于加
接着,、对如l述的实l;那样从计算机C发送切换信号、切换外
部记录装置2的记录模式时能否记录的状态进行说明。图7的17表示 以往的外部记录装置的能否记录的状态,图7的18表示在本申请发明 中,当总括地(不分割地)记录第二数据文件时,外部记录装置2的 能否记录的状态。图7的19表示在本申请发明中,将第二数据文件分 割进行记录时,外部记录装置2的能否记录的状态。
以往的外部记录装置的能否记录的状态17,在全部时间中,能否 记录的状态为"能进行记录处理"的状态17a,在开始数据文件的记录 的时间tl以前和数据文件的记录结束的时间t2以后都能够写入,总 是能够记录用户指定的文件,也能够记录未被加密(未进行数据转换)
另一方面,本申请发明的外部记录装置2的能否记录的状态18, 在开始数据文件的记录的时间tl以前,记录模式被设定为第二记录模 式,因此,能否记录的状态18为"不能进行记录处理"的状态18b。 在进行数据文件的记录处理的时间tl t2的期间,记录模式由控制程序 3设定为第一记录模式,成为"能进行记录处理"的状态18a。在记录 处理结束的时间t2以后,记录模式由控制程序设定为第二记录模式, 成为"不能进行记录处理"的状态18b。因此,为了将数据文件记录在 外部记录装置2中,如图1和图4所示,在由上述控制程序3将数据 格式转换为第二数据文件后,能否记录的状态从"不能进行记录处理" 的状态18b切换为"能进行记录处理"的状态18a,当第二数据文件的 记录结朿时,能否记录的状态从"能进行记录处理"的状态18a切换 为"不能进行记录处理"的状态18b,因此,只记录进行数据转换(加 密)后的数据文件,不记录未进行数据转换(加密)的数据文件。另外,也不能将记录的数据删除或变更。
另外,当因为第二数据文件的文件大小很大,所以图7的能否记 录的状态IS的"能进行记录处理"的状态18a的时间(tl t2)长时(例 如为1分钟以上时),在从tl至t2的时间的期间,外部记录装置2的 记录状态成为"能进行记录处理"的状态18a,因此,理论上,也能够 直接记录文件大小比第二数据文件小的数据文件。因此,将第二数据 文件分割为多个,每当幵始各分割文件的记录时,切换为"能进行记 录处理"的状态19a,每当各分割文件的记录结束时,切换为"不能进 行记录处理"的状态1%,由此,即使要记录第二数据文件(分割文件) 以外的数据文件,也切换为"不能进行记录处理"的状态1%,不能记 录第二数据文件以外的文件。因此,即使在记录大容量的第二数据文 件时,也不记录未由控制程序控制的数据文件。
此外,图7为对外部记录装置2的能否进行记录处理的状态进行 说明的概略图,并不是对"能进行记录处理"的状态18a、 19a和"不 能进行记录处理"的状态18b、9b的时间进行限定。
如上所述,根据从执行控制程序3的计算机发送的信号,切换外 部记录装置2的记录模式,由此,以在通常的状态下不能进行向外部 记录装置2的记录处理的方式进行控制,当开始记录转换数据格式后 的数据文件时,切换为能进行记录处理的第一记录模式,当该数据文 件的记录处理结束时,切换为不能进行记录处理的第二记录模式,因 此,不能记录未进行数据转换的数据文件。因此,当第一数据文件由 数据文件转换单元10加密时,只向外部记录装置2记录被加密的数据 文件,因此,即使丢失外部记录装置2时、记录的数据也已被加密, 因此,能够防止信息泄漏。
另外,当外部记录装置2为包括记录介质的音乐播放器时,只记 录转换为该音乐播放器能够再现的数据格式的数据文件,因此,能够 防止虽然记录了不能再现的音乐数据,但音乐数据不能再现,由此, 误判断音乐播放器产生故障。
另外,当将对第一数据文件的数据格式进行转换、并自动地切换 外部记录装置2的记录模式的控制程序3记录在该外部记录装置2中 时,不需要将控制程序3存储在计算机C中,因此,能够在与外部记录装置2连接的计算机上执行数据的记录处理。因此,在自家的计算 机与工作场所的计算机之间交换数据文件等时,即使在双方的计算机 中未记录有控制程序,也能在加密的状态下传送数据文件。
另外,当在外部记录装置2中记录数据时,记录转换数据格式后 的数据文件,因此,记录在外部记录装置2中的数据文件是必然进行 了加密等规定的数据转换的数据文件。
另外,不是总是监视从与外部记录装置2连接的计算机本体输出
的数据或者控制能否输出、输出方法等,而是在记录数据文件时控制
外部记录装置2,因此,也不需要监视数据相对于计算机C的输入输 出,不需要在起动时运行监视用处理,不会成为计算机C的负荷。另 外,不需要只有具有如管理者权限那样高级别的用户权限的用户能够 安装的用于执行输入输出监视用处理的应用程序,因此,即使用户权 限低的用户也能够在外部记录装置中记录数据文件。另外,用户不需 要设定输出数据能否输出、输出方法等,因此,即使对计算机不熟悉 的人,也能够容易地使用。
接着,对利用计算机C将记录在外部记录装置2中的被加密的数 据文件读出时的处理进行说明。
图8为对从外部记录装置2读出记录在数据文件记录部5中的数 据的处理进行说明的框图,图9为进行读出处理时的流程图。
数据文件记录系统l,如图8所示,由外部记录装置2和控制程序 3构成。
外部记录装置2主要由数据文件记录部5、数据文件记录处理单元
6、 切换控制单元7、识别数据存储单元8、和连接检测单元21构成。 另外,当如图2所示将上述控制程序3记录在外部记录装置2中时, 外部记录装置2中包括控制程序记录单元9。此外,如后所述,当在数 据文件的读出处理中执行读出限制等时,包括临时数据记录部22和临 时数据记录处理单元23。
上述数据文件记录部5、数据文件记录处理单元6、切换控制单元
7、 识别数据存储单元8、控制程序记录单元9、连接检测单元21为在 第一数据文件4的记录处理中进行了说明的各单元和部,省略详细的 说明。上述临时数据记录部22为在外部记录装置2中设置的记录区域,
上述临时数据记录处理单元23进行数据的记录处理或在计算机C的能
识别状态和不能识别状态中进行识别状态的控制处理。
上述临时数据记录处理单元23将数据文件记录在上述临时数据记 录部22中,读出所记录的数据文件并将该数据文件发送至上述数据文 件转换单元10或上述数据文件分割单元11,进行上述临时数据记录部 22能由计算机C识别的状态和上述临时数据记录部22不能由计算机C 识别的状态这两个识别状态的切换处理。即,临时数据记录处理单元 23通常使上述临时数据记录部22为不能识别状态,当进行记录在数据 文件记录部5中的数据的读出处理时,将该临时数据记录部22切换为 能识别状态,将由数据文件分割单元11结合后的数据文件记录在临时 数据记录部22中,或将由上述数据文件分割单元11解密后的第一数 据文件4记录在临时数据记录部22中。另外,当读出处理结束时,使 上述临时数据记录部22成为不能由计算机C识别的状态,由此,用户 不能操作计算机C直接记录数据。
艮P,只在进行记录在外部记录装置2中的数据的读出处理吋,临 时数据记录部22为能识别状态,使通过读出处理而生成的临时的数据 文件记录在临时数据记录部22中,当读出处理结束时,使该临时数据 记录部22成为不能识别状态。因此,不会使在读出处理中生成的临时 的数据文件记录在计算机C中,能够提高读出处理中的数据的机密性。
控制程序3为使计算机C作为以下单元起作用的程序上述数据 文件转换单元IO、上述数据文件分割单元11、上述数据文件发送单元 12、上述切换信号发送单元13、上述识别数据比较单元14、和上述程 序检索控制单元20。
上述数据文件转换单元10、上述数据文件分割单元U、上述数据 文件发送单元12、上述切换信号发送单元13、上述识别数据比较单元 14、和上述程序检索控制单元20为在上述的第一数据文件4的记录处 理中进行了说明的各单元,省略详细的说明。当外部记录装置2具有 临时数据记录部22和临时数据记录处理单元23时,上述数据文件分 割单元11将结合后的临时数据发送至临时数据记录处理单元23,将该 数据记录在临时数据记录部22中。同样,当外部记录装置2具有临时数据记录部22和临时数据记录 处理单元23时,数据文件转换单元IO可以将由数据文件分割单元11 结合后的数据逆转换(在加密时为解密)为转换前的第一数据文件4, 并将其记录在临时数据记录部22中,可以根据在记录处理时设定的读 出权限,将第一数据文件4记录在计算机C的记录介质中,或者可以 不将该数据记录在临时数据记录部22以外,使用应用程序读出该数据。
接着,根据图9对将记录在数据文件记录部5中的被加密的文档 数据读出时的处理进行说明。
首先,外部记录装置2与计算机C连接。用户操作计算机C,起 动记录在外部记录装置2中的控制程序3 (S")。此外,除了用户的操 作以外,也可以使得当将外部记录装置2与计算机C连接时,自动 地起动控制程序3。然后,上述识别数据比较单元14取得存储在上述 识别数据存储单元8中的识别数据(S42),并将外部记录装置2的识 别数据和存储在控制程序3中的识别数据进行比较,判定是否一致 (S43)。当不一致时,显示错误信息,结束控制程序3的处理(S44)。 当上述两个识别数据一致时,连接的外部记录装置2为正规的记录装 置,因此,:进行以后的处理。
当外部记录装置2为正规的记录装置时,在计算机C的显示部上 显示密码输入画面(未图示),促使用户输入密码。然后,判定用户输 入的密码与在外部记录装置2所具有的密码存储单元(未图示)中预 先设定的密码是否一致,当不一致时,转移至步骤44 (S44)。当密码 一致时,转移至步骤46,执行以后的处理(S45)。
此外,除了利用密码进行的认证以外,也可以利用指纹认证、静 脉认证、声纹认证、虹膜认证等生体认证。
当密码一致时,上述程序检索控制单元20对计算机C中是否安装 有病毒检査程序进行调查,当没有安装病毒检查程序时,转移至步骤 44 (S44),当安装有病毒检查程序时,转移至步骤47 (S47)。
在歩骤46 (S46)中,根据有无病毒检查程序来决定是否继续以后 的处理,但也可以根据有无文件交换程序等特定的程序、OS或应用程 序有无更新或有无设定这些事项的更新,来决定是否继续以后的处理。
在步骤46 (S46)中,当安装有病毒检查程序时,计算机C在显示部上显示文件选择画面,选择要读出的数据文件时(S47)。
当用户选择要读出的数据文件时,上述数据文件记录处理单元6 读出被指定的数据文件(S48)。当读出的数据文件由上述数据文件分 割单元11进行分割时,数据文件分割单元11将分割后的数据文件结 合(S49)。当在记录处理时不将数据文件分割进行记录时,不进行步 骤49 (S49)的处理,而进行步骤50 (S50)的处理。然后,临时数据 记录处理单元23切换状态模式,使得计算机C能识别上述临时数据记 录部22 (S50),将结合后的数据文件记录在临时数据记录部21中 (S51)。然后,将记录在临时数据记录部22中的数据文件解密(S52), 将解密后的第一数据文件记录在上述临时数据记录部22中(S53)。
然后,当在第一数据文件4的记录处理时设定有"只能读出"、"能 向其它记录介质记录"等第一数据文件的读出限制时、设定与该读出 限制对应的读出模式(S54)。当读出模式为"能向其它记录介质记录" 时,将记录在临时数据记录部22中的第一数据文件保存在计算机C中 (S55),将临时数据记录部切换为不能识别状态(S76),结束读出处 理。
此外,当在步骤54 (S54)中读出模式被设定为"只能读出"卩寸, 起动与记录在临时数据记录部22中的第一数据文件对应的应用程序, 利用该应用程序读出第一数据文件并将其显示在显示部上。
如上所述,当将使用在外部记录装置2中记录的控制程序3对第 一数据文件进行数据转换后记录的数据文件读出时,可以利用该控制 程序3读出。特别地,当使用与记录有第一数据文件4的计算机C不 同的计算机C进行第一数据文件4的读出处理时,控制程序3也与外 部记录装置2—起搬运,因此,不论有无安装控制程序3,都能够进行 读出处理。
另外,当将记录在外部记录装置2中的数据文件读出时,在确认 病毒检查程序的有无等之后,当与预先设定的条件不一致时,将读出 处理中止,因此,不能利用在安全方面性能低的计算机读出数据文件。 因此,没有数据文件通过病毒程序而流出等可能性。此外,在图9中, 以有无病毒检查程序作为一个例子,但也能够根据有无文件交换程序 等用户预先指定的程序、OS或应用程序有无更新或有无设定它们的自动更新等,来决定是否执行读出处理,从而能够防止第一数据文件4 的流出。
另外,因为将在执行读出处理时生成的临时数据文件(作业用数 据文件)记录在外部记录装置2所具有的临时数据记录部22中,所以,
不需要将临时文件记录在计算机c中。从而,在读出处理中,不需要 将临时数据文件记录在计算机c中,因此,能够防止用户在读出处理
结束后强制地使临时数据文件复原,从而能够防止第一数据文件4的
内容泄漏。
上述的读出处理,如图2所示,通过在外部记录装置2中设置有 控制程序记录单元9、从外部记录装置2读出控制程序3而执行,但也 可以如图3所示,在计算机C中设置有控制程序记录单元9、从该控 制程序记录单元9读出控制程序3而执行。另外,当在计算机C和外 部记录装置2双方中都设置有控制程序记录单元9时,可以优先执行 记录在计算机C中的控制程序3,以加快读出处理速度,也可以优先 执行用户指定的控制程序3。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将在读出处理时生成的临时数据文件 记录在临时数据记录部22中,但也可以将该临时数据文件记录在进行 读出处理的计算机C所具有的记录介质中。
接着,说明将记录在外部记录装置2中的数据文件删除时的处理。
通常,外部记录装置2被设定为第二记录模式,不能变更(记录) 数据。因此,也不能将记录在外部记录装置2中的数据删除。以下, 根据图1和图10说明由上述控制程序3将记录在外部记录装置2中的
首先,用户将外部记录装置2与计算机C连接,起动记录在外部 记录装置2中的控制程序3 (S61)。当控制程序3起动时,上述识别数 据比较单元14取得外部记录装置2的识别数据(S62)。然后,上述识 别数据比较单元14将取得的识别数据与在控制程序3中存储的识别数 据进行比较,判定是否一致(S63)。当不一致时,显示错误信息,结 束控制程序3的处理(S64),当一致时,显示图6所示的画面15,用 户选择要从外部记录装置2删除的数据文件(S65)。当选择删除对象 的数据文件时,显示用于要求用户确认的确认信息(S66)。该确认信息是包括"Yes (是)"(删除)和"No (否)"(不删除)两个按钮,要 求用户按下任一个按钮的画面。在确认信息画面中,当用户按下"No
(否)"时,转移到步骤65 (S65),当按下"Yes (是)"时,转移到步 骤68 (S68) (S67)。当按下"Yes (是)"时、上述切换信号发送单元 13发送第一切换信号(S68)。接收到第一切换信号的切换控制单元7 将记录模式变更为第一记录模式(S69),上述数据文件记录处理单元6 进行在步骤65 (S65)中选择的文件的删除处理(S70)。当文件的删除 处理结束时,上述切换信号发送单元13发送第二切换信号(S71)。接 收到第二切换信号的切换控制单元7将记录模式变更为第二记录模式
(S72)。
这样,通过将记录在外部记录装置2中的数据文件删除,能够使 得当删除处理结束时,只要不执行控制程序3,就不能记录数据文件。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只有在进行数据转换后能够将数据记录在外部记录装置中,因此, 不但能够作为加密用记录装置、压縮用记录装置,而且能够作为音乐 和图像播放器等外部记录数据用记录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数据文件记录系统,其包括装卸自由地与计算机连接的外部记录装置、和对数据文件向所述外部记录装置的记录处理进行控制的控制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记录装置包括记录数据文件的数据文件记录部;进行向所述数据文件记录部的记录处理的数据文件记录处理单元;和将记录模式在能够向所述数据文件记录部进行数据文件记录处理的第一记录模式和不能向所述数据文件记录部进行数据文件记录处理的第二记录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控制能否进行所述数据文件的记录处理的切换控制单元,所述控制程序使所述计算机作为以下单元起作用将与所述外部记录装置连接的计算机读取的第一数据文件转换为预先设定的数据格式的第二数据文件的数据文件转换单元;将由所述数据文件转换单元转换后的第二数据文件发送至所述外部记录装置的数据文件发送单元;和切换信号发送单元,当所述数据文件发送单元开始发送第二数据文件时,该切换信号发送单元发送用于切换为所述第一记录模式的第一切换信号,并且,当由所述数据文件发送单元进行的数据发送结束时,该切换信号发送单元发送用于切换为所述第二记录模式的第二切换信号,所述外部记录装置所具有的所述切换控制单元,根据从所述切换信号发送单元发送的切换信号,切换所述记录模式。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文件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文件转换单元将所述计算机读取的第一数据文件加密。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文件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记录装置包括记录所述控制程序的控制程序记录单元,元;禾口将记录模式在能够向所述数彭 的第一记录模式和不能向所述数彭所述计算机执行在所述控制程序记录单元中记录的控制程序。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文件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记录装置包括存储识别数据的识别数据存储单元, 所述控制程序包括存储记录有该控制程序自身的外部记录装置的识别数据、并对该识别数据与所述外部记录装置中存储的识别数据进';万述数据i:发送i元,只在控制程序中存储的识别数据与外部 记录装置中存储的识别数据一致时,发送所述第二数据文件。
5. 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文件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程序包括将由所述数据文件转换单元转换后的第二数据 文件分割为预先设定的大小的数据文件分割单元,当发送由所述数据文件分割单元分割后的第二数据文件时,所述 切换信号发送单元发送所述第一切换信号,当所述被分割的第二数据 文件的发送结束时,所述切换信号发送单元发送所述第二切换信号。
6. 如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文件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文件记录部由半导体存储器构成。
7. 如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文件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文件转换单元,根据读取的第一数据文件的数据内容信 息和文件属性信息中的任一个或两个,将第一数据文件转换为第二数 据文件。
8. 如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文件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程序包括程序检索控制单元,该程序检索控制单元检索在执行该控制程序的计算机中是否记录有预先设定的程序、并根据有 无该程序而控制向所述数据文件记录部的数据记录和从所述数据文件
9. 如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文件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记录装置包括检测该外部记录装置是否与计算机连接的 连接检测单元,当所述连接检测单元检测到外部记录装置与计算机的连接时,所 述切换控制单元将所述数据文件记录处理单元的记录模式强制地切换 为所述第二记录模式。
10. —种数据文件记录方法,其用于控制数据文件向装卸自由地与 计算机连接的外部记录装置的记录处理,所述外部记录装置包括 记录数据文件的数据文件记录部;进行数据文件向所述数据文件记录部的记录处理的数据文件记录 处理单元;和将记录模式在能够向所述数据文件记录部进行数据文件记录处理 的第一记录模式和不能向所述数据文件记录部进行数据文件记录处理 的第二记录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控制所述数据文件记录处理单元的切 换控制单元,所述数据文件记录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将装卸自由地与所述外部记录装置连接的计算机读取的数据文件 转换为预先设定的文件格式的工序;向所述外部记录装置发送用于将所述切换控制单元的记录模式切 换为所述第一记录模式的第一切换信号的工序;根据从所述计算机发送的第一切换信号,将记录模式切换为第一 记录模式的工序;将所述文件格式转换后的数据文件发送至所述外部记录装置的工序;将从所述计算机发送的数据文件记录在所述数据文件记录部中的 工序;录装置发送用于将所述切:控制:元的记;:式:换为;述第二记录模式的第二切换信号的工序;和根据从所述计算机发送的第二切换信号,将记录模式切换为第二 记录模式的工序。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不但对外部记录装置中记录的数据文件的数据格式进行转换,而且即使不熟悉计算机的人也能够容易地使用的数据文件记录系统和数据文件记录方法。将计算机(C)读取的第一数据文件(4)转换为预先设定的数据格式的第二数据文件,将外部记录装置(2)的记录模式变更为能进行记录处理的第一记录模式,当第二数据文件向外部记录装置(2)的记录处理结束时,将外部记录装置(2)的记录模式变更为不能进行记录处理的第二记录模式。
文档编号G06F12/00GK101292253SQ20068003914
公开日2008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6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0日
发明者松田诚司, 石川直哉, 藤村陵 申请人:株式会社Yamato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