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务关系确定设备及方法

文档序号:6574187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帐务关系确定设备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特别涉及帐务关系确定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数据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技术领域中,例如,在综合业务运营支持系统(BOSS)中,数据处理的一般实现方式为获取各用户使用各种电信业务的用户数据,根据预先设定的各种计费策略和获取的用户数据生成计费信息。同时,根据预先设定的帐务关系,确定某个用户对应的计费信息应该由哪一个或多个帐户来进行计费。这样,即可实现对不同用户使用不同电信业务的计费。其中,帐务关系为数据提供方与数据承担方,即用户与帐户之间的业务关系。
但是,随着各领域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数据处理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这使得现有的数据处理技术在应用于某些领域时,不能够满足该领域的实际要求。例如,A用户除使用a业务的费用之外的其他费用均由X帐户缴纳;A用户使用a业务的费用由X帐户缴纳,但存在限额约束;A用户的费用优先由X帐户缴纳,如果超过限额或者该帐户余额不足,则转由Y帐户缴纳;C客户的除A用户外的其他用户使用a业务的费用由X帐户缴纳;D用户群的费用由X帐户缴纳,其中每一个用户存在使用限额;A用户的费用由X、Y、Z帐户构成的帐户组缴纳;X帐户可供缴纳的费用存在限额;A用户的费用由B用户缴纳。
此时,由于确定帐户的过程是基于预先确定的帐务关系来实现的,而现有的帐务关系仅仅是数据提供方和数据承担方之间简单且固定的对应关系,而且数据提供方和数据承担方仅包括的要素也十分有限。因此,现有实现业务计费的数据处理方法在多样化计费过程中,无法确定正确的帐户进行计费。
而且,多样化计费中包括的约束条件个数和类型也会根据实际应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数据提供方和数据承担方也可能包括除用户等要素之外的其它新要素,因此,如果仅是简单地将各种约束条件和新要素添加到帐务关系中,也无法根据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实时更新帐务关系,仍然无法确定正确的帐户进行计费。
可见,现有业务计费中的数据处理技术由于其静态的单一帐务关系,从而无法实现多样化计费,进而无法有效保证业务计费的正常进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帐务关系确定设备,能够实现多样化的计费。
同时,提供一种帐务关系确定方法,能够实现多样化的计费。
一种帐务关系确定设备,包括参数存储单元、关系选择单元和关系处理单元,所述参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数据提供方与数据承担方的多个对应关系及所述每个对应关系的属性;所述关系选择单元与所述参数存储单元相连,用于从所述参数存储单元存储的所述至少两个对应关系及每个对应关系的属性中,选择所需数据提供方或所需数据承担方所在的对应关系及其属性;所述关系处理单元与所述关系选择单元相连,用于根据选择的对应关系的属性,对所述选择的对应关系进行选通、删除、计数、判断和计时的至少一种处理,得到帐务关系。
一种帐务关系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数据提供方与数据承担方的至少两个对应关系及每个对应关系的属性中,选择所需数据提供方或所需数据承担方所在的对应关系及其属性;
根据当前选择的所述对应关系的属性,对所述选择的对应关系进行选通、删除、计数、判断和计时的至少一种处理,得到帐务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根据帐务计费中的约束条件分别设定数据提供方与数据承担方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结合不同的约束条件对特定数据提供方对应的多个对应关系进行组合,实现了动态帐务关系的确定,使得帐务关系能够随着某一个约束条件的变更而动态变化,从而能够实现多样化计费,进而能够有效保证帐务计费的正常进行。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中的帐务关系确定设备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中的帐务关系确定方法的整体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中的帐务关系确定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可根据数据提供方与数据承担方的多个对应关系,以及每个对应关系的优先级和属性,动态确定数据提供方与数据承担方之间的多重帐务关系。确定的帐务关系还可以进行实时或周期性地更新,以适应对应关系及其约束条件和要素的变化。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帐务关系确定设备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中的帐务关系确定设备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帐务关系确定设备包括参数存储单元101、关系选择单元102和关系处理单元103。
参数存储单元101,存储数据提供方包括的要素与数据承担方包括的要素的对应关系,即数据提供方与数据承担方的多个,即至少两个对应关系,并存储所有要素的要素信息;存储多个对应关系的具有不同优先级的约束条件信息,即多个对应关系的属性且每个属性具有优先级;将存储的要素信息、对应关系及对应关系对应的属性提供(本实施方式中,较佳地,“提供”是指存储的信息被其他单元或子单元读取;也可以主动发送)给关系选择单元102。
其中,至少两个对应关系可以为至少两个数据提供方与至少一个数据承担方的对应关系,也可以为至少一个数据提供方与至少两个数据承担方的对应关系。
关系选择单元102,根据参数存储单元101中存储的对应关系、对应关系的属性和要素信息,选择包括了所需(即需要参与计费)数据提供方或数据承担方的多个对应关系及选择的每个对应关系的属性,得到与所需数据提供方或数据承担方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对应关系组。
关系处理单元103,根据得到的对应关系组、得到的对应关系组中的对应关系的属性、每个属性的优先级,依次对对应关系组中的对应关系,执行与对应关系的属性对应的处理,将执行了属性对应的处理后的对应关系组确定为帐务关系。
其中,属性可以为允许、排除、限额等,各属性分别对应相应的处理。例如,允许对应的处理为许可基于当前选择的对应关系的计费,即选通该对应关系;排除对应的处理为禁止基于当前选择的对应关系进行计费,即删除该对应关系;限额对应的处理为对当前选择的对应关系进行带有阈值的计数;数据承担方的优先级对应的处理为判断和选择;生效时间和失效时间对应的处理为带有阈值的计时。
上述设备中,参数存储单元101中存储的要素信息包括要素名称、要素类型、要素标识的索引信息。要素信息的格式可以如表1所示表1要素信息


表1中,当要素需要超过一个标识字段来表示时,要素标识2对应的数据表名称和要素标识2对应的字段名称有效。如果一个要素需要由至少三个标识来表示,则还可以在表1中增加要素标识n的数据表明称和要素标识n对应的字段名称。
参数存储单元101中存储的对应关系包括对应关系标识、该对应关系中数据提供方和数据承担方的要素信息。对应关系的格式可以如表2所示表2对应关系


如表2所示,考虑到对应关系至少由两个要素构成,则采用多要素的方式来表示,即包括几个要素,则包括几条要素类型和要素标识的记录。
例如,两个计费过程为A用户的费用由B帐户缴纳;B用户的费用由B帐户缴纳。则参数存储单元101中存储了两个对应关系的记录,即4条记录,并按照如表3所示的格式存储表3记录存储格式

上述情况以一个对应关系包括两条记录为例,一条记录表示动态的数据提供方,一条记录表示动态的数据承担方。从以上要素多重动态载入的数据存储格式可以知道,每载入一个要素就对应了该表中的一条记录。
参数存储单元101中存储的属性,即对应关系的属性包括对应关系标识、该对应关系的优先级和约束条件。
约束条件可以包括允许、排除、生效时间、失效时间、限额等。对应关系的属性的格式可以如表4所示
表4对应关系的属性

如表4所示的属性具有不同的优先级。通常来说,排除的优先级最高,允许的优先级最低;允许也可以理解为没有约束条件。
实际应用中,为了实现对要素的动态载入,以实现对对应关系的动态生成或更新,本实施例中的帐务关系确定设备还包括信息载入单元104和属性生成单元105。
信息载入单元104,以参数存储单元101存储的要素信息为索引,从外部获取多个要素的要素相关信息,并存储于参数存储单元101中,实现要素的动态化载入。
属性生成单元105,根据来自外部的约束条件信息、参数存储单元101中存储的数据提供方与数据承担方的对应关系,生成对应关系的属性;将生成的对应关系的属性,存储于参数存储单元101中如表4所示的属性中,实现了属性的更新。
其中,获取约束条件信息和要素相关信息可以从BOSS系统中获取。
如果参数存储单元101中存储的对应关系中不包括要素标识,则信息载入单元104可以根据如表1所示的要素信息从例如BOSS系统的计费系统中的数据表获取相应的字段,得到要素标识。
可见,如表1所示的要素信息主要作为要素实际物理意义的定义和要素标识和相关信息的索引,是多重动态载入的基础;利用要素信息,可以从BOSS系统中存储的数据表中获知不同要素之间,除对应之外的关系,例如某个用户属于某个用户组或客户、用户组包括哪些用户、计费过程中的费率和计费规则等。
基于上述情况,关系选择单元102还需要从参数存储单元101获取要素相关信息,并在提取对应关系组时,根据要素相关信息,确定与某个要素相关的要素,提取该要素和与其相关的要素对应的对应关系。例如,如果某个数据提供方对应的要素为一个用户,则还需要将与该用户所属用户组和客户对应的对应关系都提取出来,与该用户对应的对应关系一起构成对应关系组。
由此,即可确定对应关系中的用户、用户组等要素的全部信息,用于帐务关系确定后的业务计费。而且,如果约束条件和要素相关信息发生改变,只需从例如BOSS系统的计费系统中动态载入这些信息,而无须改变本实施例中的帐务关系确定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内部存储的任何信息,即可实现随应用环境的变化而动态变化。
本实施例中帐务关系确定设备的信息载入单元104和属性生成单元105还可以根据预先设置的时间间隔,周期性地接收各种相应信息;也可以实时从如BOSS系统的计费系统接收各种信息,实现帐务关系的动态实时更新。
考虑到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各种帐务关系中可能包括多重帐务关系,因此,本实施例的帐务关系确定设备中还可以包括关系判断单元106和关系迭代单元107。
参数存储单元101中存储的信息还包括最终数据承担方的相关信息,用来判断数据承担方是否为最终数据承担方。
基于上述情况,关系判断单元106根据参数存储单元101中存储的最终数据承担方的相关信息,判断确定的帐务关系中的数据承担方是否均为最终数据承担方,得到判断结果。
关系迭代单元107,如果关系判断单元106得到的判断结果为帐务关系中的数据承担方均为最终数据承担方,则将该帐务关系为最终确定的帐务关系;如果关系判断单元106得到的判断结果为帐务关系中的数据承担方至少有一个为非最终数据承担方,将判断结果为帐务关系中包括的数据承担方至少一个为非最终数据承担方对应的帐务关系,与判断结果为帐务关系中包括的数据承担方全为最终数据承担方对应的帐务关系叠加,确定叠加结果为得到的帐务关系。
本实施例中,由于判断结果为帐务关系中包括的数据承担方至少一个为非最终数据承担方时,可以表示被判断为非最终数据承担方的数据承担方作为所需数据提供方。因此,关系选择单元102即可获知关系判断单元106的判断结果,并将被判断为非最终数据承担方的数据承担方作为所需数据提供方,并按照相同的工作原理选择对应关系组,并由关系处理单元103进行相应处理,再次得到了一个帐务关系。关系判断单元106再对当前得到的帐务关系中的数据承担方进行判断。关系迭代单元107直至关系判断单元106得到的判断结果为帐务关系中包括的数据承担方全为最终数据承担方时,才停止叠加,并确定叠加结果为得到的帐务关系。即,将至少一个判断结果为帐务关系中包括的数据承担方至少一个为非最终数据承担方对应的帐务关系进行叠加,直至叠加了判断结果为帐务关系中包括的数据承担方全为最终数据承担方对应的帐务关系为止。
关系迭代单元107可将最终确定的帐务关系提供给计费系统。
这样,在帐务关系为多重的帐务关系时,即能够通过迭代的方式确定该多重帐务关系。
本实施例中,数据提供方包括的要素与数据承担方包括的要素的对应关系,即数据提供方与数据承担方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构成帐务关系的基本要素,可根据业务计费中的实际情况来设定。以下举例说明计费过程1A用户的除a业务的费用之外的其他费用由X帐户缴纳。
对于计费过程1,数据提供方包括用户和业务类型;数据承担方包括一个帐户;约束条件为排除。该计费过程可通过带有属性的用户和业务类型的组合与帐户的对应关系来表示(A用户+a业务)与X帐户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的属性为排除。
计费过程2A用户的a业务的费用由X帐户缴纳,但存在限额约束。
对于计费过程1,数据提供方包括用户和业务类型;数据承担方包括一个帐户;约束条件为限额。该计费过程可通过带有属性的用户和业务类型的组合与帐户的对应关系来表示(A用户+a业务)与X帐户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的属性为限额。
计费过程3A用户的费用优先由X帐户缴纳,如果超过限额或者该帐户余额不足,则转由Y帐户缴纳。
对于计费过程3,数据提供方包括用户;数据承担方包括两个帐户,即多重帐务关系;约束条件为限额和数据承担方的优先级。该计费过程可通过带有属性的用户与帐户的两个对应关系来表示A用户与X帐户的对应关系和A用户与Y帐户的对应关系,前者的优先级高于后者,且前者的属性为限额。
计费过程4C客户下的A用户除外的其它用户的a费用由X帐户缴纳。
对于计费过程4,数据提供方包括客户、用户和业务类型;数据承担方包括一个帐户;约束条件为排除。该计费过程可通过带有属性的用户和业务类型与帐户的对应关系、客户和业务类型与帐户的对应关系来表示(C客户+a业务)与X帐户的对应关系、(A用户+a业务)与X帐户的对应关系,后者的属性为排除,并由于排除属性的优先级高,因此,后者的优先级高于前者。
计费过程5D用户群的费用由X帐户缴纳,其中每一个用户存在使用限额。
对于计费过程5,数据提供方包括用户群;数据承担方包括一个帐户;约束条件为限额。该计费过程可通过带有属性的用户群与帐户的对应关系来表示D用户群与X帐户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的属性为限额。
计费过程6A用户的费用由XYZ帐户组缴纳。
对于计费过程6,数据提供方包括用户;数据承担方包括一个帐户组;没有约束条件。该计费过程可通过用户与帐户群的对应关系来表示A用户与XYZ帐户群的对应关系。
计费过程7A帐户可供缴纳的费用存在限额。
对于计费过程7,数据提供方不限;数据承担方包括一个帐户;约束条件为限额。该计费过程可通过带有属性的用户和业务类型的组合与帐户的多个对应关系来表示数据提供方与A帐户的多个对应关系,这些对应关系的属性为限额。
对比计费过程2中的限额,计费过程7中的限额还是存在区别的计费过程2中的限额附加在数据提供方,也就是说是以数据提供方为单位进行额度累积,即平均限额;计费过程7中的限额附加在数据承担方,也就是说是以数据承担方为单位进行额度累积,即总限额。
计费过程8A用户的费用由B用户缴纳。
对于计费过程8,数据提供方包括用户;数据承担方包括用户,其中,作为数据承担方的用户不是最终数据承担方;没有约束条件。该计费过程可通过用户与用户的对应关系和用户与帐户的对应关系来表示A用户与B用户的对应关系和B用户与该用户的帐户的对应关系,后者根据涉及B用户的计费过程来设定。
此计费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典型的多重帐务关系。首先看到的是A用户与B用户之间的第一重帐务关系,A用户数据提供方,B用户是数据承担方。然而这只是关系,真正要实现帐务关系的确定,还需要考虑隐含的另一重帐务关系B用户作为数据提供方的帐务关系。
如果数据提供方包括的用户还属于某用户组和/或客户,则在提取的对应关系组中,还包括该用户归属的用户组和/或客户对应的对应关系。
基于上述原理,即可根据不同的计费过程设定数据提供方与数据承担方的对应关系。对应关系可以是数据提供方包括的一个或多个要素,与数据承担方包括的一个或多个要素的对应关系。
以上是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帐务关系确定设备的说明,下面,再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帐务关系确定方法进行说明。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中的帐务关系确定方法的整体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帐务关系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01,分别设定多个数据提供方与多个数据承担方的对应关系以及每个对应关系的属性;其中,还可以为对应关系设定不同的优先级,优先级的设定可以依据不同的属性;优先级也可以依据实际的计费环境来设定;步骤202,从预先设定的对应关系及属性中,选择包括所需数据提供方或数据承担方的对应关系即所选对应关系的属性;步骤203,对选择的对应关系进行与该对应关系的属性相对应的处理,将处理后的对应关系确定为进行业务计费的帐务关系。
如果在步骤201为对应关系还设定了优先级,则本步骤中按照优先级顺序,依次对对应关系进行处理。
其中,约束条件可以为排除、限额、数据承担方的优先级等,以上约束条件分别对应相应的处理。例如,允许对应的处理为许可基于当前选择的对应关系的计费,即选通该对应关系;排除对应的处理为禁止基于当前选择的对应关系进行计费,即删除该对应关系;限额对应的处理为对当前选择的对应关系进行带有阈值的计数;数据承担方的优先级对应的处理为判断和选择;生效时间和失效时间对应的处理为带有阈值的计时。
一个数据提供方可以对应一个用户、或用户组、或客户、或者业务类型,或者以上多个要素的组合;一个数据承担方可以对应一个用户、或者用户组、或者帐户、或者帐户组;对应关系中的某些数据承担方也可以作为其它对应关系中的数据提供方,而不会作为数据提供方的数据承担方,例如帐户、帐户组,称为最终数据承担方。
上述方法中,如果得到的帐务关系中包括的某个数据承担方不是最终数据承担方,则还需要再将该数据承担方作为数据提供方继续进行处理,实现帐务关系的迭代,直至最终得到的帐务关系中包括的数据承担方为最终数据承担方,即确定该数据承担方与最终数据承担方的帐务关系并将该帐务关系叠加到已确定的帐务关系中。
在确定帐务关系时,可以仅确定需要进行计费的数据提供方对应的帐务关系;也可以同时确定其他数据提供方与数据承担方的帐务关系。
下面,仍以确定的帐务关系为帐务关系为例,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帐务关系确定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中的帐务关系确定方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帐务关系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301,设定数据提供方与数据承担方的多个对应关系,根据业务计费中的约束条件为对应关系设定每个对应关系的属性。
本步骤中,还可以根据数据提供方和数据承担方所包含的要素信息,从例如BOSS系统的计费系统中获取各要素的相关要素信息。
其中,要素信息、对应关系和属性可以分别为如上述表1、表2和表4所示的信息;属性也可以通过从如BOSS系统等计费系统中动态获取数据来实现;每个属性自身具有优先级,即属性确定了每个对应关系的优先级。
步骤302,从对应关系中提取包括所需数据提供方或数据承担方的多个对应关系,得到与特定数据提供方或数据承担方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对应关系组。
本步骤中,通过要素表示数据提供方和数据承担方,如果一个数据提供方或数据承担方包括多个要素,在提取对应关系时,需要提取包括了这些要素对应的对应关系,如果在步骤301中获取了相关要素信息,则还需要提取包括了所需数据提供方或数据承担方中的要素的相关要素的对应关系。
例如,A用户属于E、F用户群,G客户,如果需要对A用户计费,则数据提供方包括的要素就是4个,分别为A用户、E用户群、F用户群、G客户,此时,就需要提取与A用户、E用户群、F用户群、G客户对应的对应关系,并由这些对应关系组成对应关系组。
步骤303,按照对应关系的属性的优先级,顺序排列对应关系组中各对应关系。
通常来说,具有排除类属性的对应关系的优先级要略高。例如,按照用户群可能某用户适用于某帐户,但又存在某个对应关系排除该用户适用这个帐户,则须按照排除属性的对应关系优先的原则选取,从而最终该用户不能与该帐户存在帐务关系。
步骤304,对得到的对应关系组中的对应关系进行与该对应关系属性相对应的处理。
本步骤中,按照在步骤303按照优先级顺序排列的对应关系,顺序执行各对应关系与约束条件相对应的属性对应的处理,得到数据提供方与数据承担方的帐务关系。
例如,如果对应关系的属性包括排除,则拒绝该对应关系中的数据提供方与数据承担方之间确定帐务关系,即从帐务关系中删除该数据提供方与数据承担方之间的对应关系;如果对应关系的属性包括允许,则选通该对应关系;如果对应关系的属性包括限额,则对当前选择的对应关系进行带有阈值的计数;如果对应关系的属性包括生效时间和失效时间,则进行带有阈值的计时。
步骤305,判断处理后的帐务关系中包括的数据承担方是否均为最终数据承担方,如果不是,则返回步骤302,获取该数据承担方作为数据提供方的对应关系组合,并将每一次得到的帐务关系进行叠加,直至判断帐务关系中包括的数据承担方均为最终数据承担方为止;如果是,则将此时得到的帐务关系或此时得到的帐务关系与上一次或多次得到的包括非最终数据承担方的帐务关系的叠加结果,作为最终确定的帐务关系提供给计费系统。
上述流程中,如果在步骤305返回步骤302继续求取帐务关系,直至求取成功,体现了多重帐务关系的迭代求取。
例如,先得到的帐务关系中,用户A的费用计到用户B,但用户B不为最终数据承担方,则进入步骤302开始求取帐户B作为数据提供方的帐务关系,得到用户B的费用计到帐户B,将帐户B作为数据提供方得到的帐务关系叠加到帐户A。叠加得到的帐务关系中,用户A的费用通过用户B计到帐户B,作为数据承担方的帐户B为最终数据承担方,则将叠加后得到的该帐务关系作为最终确定的帐务关系。
在步骤305中,如果数处理后的帐务关系中包括的据承担方不全为最终数据承担方,也可以不进行迭代,而是直接从帐务关系放弃不为最终数据承担方的该数据承担方,并结束流程。
对于复杂的帐务,本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通过分层的方式来进行简化,多个、多重帐务关系叠加实现化繁为简。在设定的一个或多个对应关系中,数据承担方可能为其他对应关系中的数据提供方,因此,通过迭代的方式,将该数据承担方对应的帐务关系叠加到其它帐务关系中,实现了多重帐务关系的确定。
由上述设备和方法可见,本实施方式完全实现了对多重动态帐务关系的求取,能够准确无误的获得最终数据承担方,确定正确的帐务关系,即本实施方式中的帐务关系。
可见,上述实施方式中根据业务计费中的约束条件分别设定数据提供方与数据承担方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结合不同的约束条件对特定数据提供方对应的多个对应关系进行组合,实现了动态帐务关系的确定,从而使得帐务关系能够随着某一个约束条件的变更而动态变化。
而且,数据提供方可以为用户、用户组、客户等多种要素,也适用于其它扩展要素,从而使得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是可扩展的,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在设定的一个或多个对应关系中,数据承担方可能为其他对应关系中的数据提供方,这样,可通过迭代的方式,将该数据承担方对应的帐务关系叠加到其它帐务关系中,实现了多重帐务关系的确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以及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帐务关系确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账务关系确定设备包括参数存储单元、关系选择单元和关系处理单元,其中,所述参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数据提供方与数据承担方的至少两个对应关系及每个对应关系的属性;所述关系选择单元与所述参数存储单元相连,用于从所述参数存储单元存储的所述至少两个对应关系及每个对应关系的属性中,选择所需数据提供方或所需数据承担方所在的对应关系及其属性;所述关系处理单元与所述关系选择单元相连,用于根据选择的对应关系的属性,对所述选择的对应关系进行选通、删除、计数、判断和计时的至少一种处理,得到帐务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务关系确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帐务关系确定设备进一步包括信息载入单元,所述信息载入单元从外部获取要素相关信息,存储于参数存储单元中;所述关系选择单元进一步根据参数存储单元中所存储的要素相关信息,确定与所需数据提供方或所需数据承担方中包括的每个要素对应的相关要素,并从参数存储单元中选择包括所确定相关要素的对应关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帐务关系确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帐务关系确定设备进一步包括属性生成单元,所述属性生成单元与所述参数存储单元相连,用于根据来自外部的约束条件信息,生成对应关系的属性,存储于所述参数存储单元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帐务关系确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生成单元周期性地或者实时地从帐务运营支撑系统BOSS中获取所述约束条件信息。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帐务关系确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信息还包括最终数据承担方的相关信息;所述帐务关系确定设备进一步包括关系判断单元和关系迭代单元,其中,所述关系判断单元与所述关系处理单元相连、与所述参数存储单元相连,用于根据最终数据承担方的相关信息,判断所述关系处理单元得到的帐务关系中的数据承担方是否均为最终数据承担方,得到判断结果;所述判断结果为帐务关系中的数据承担方至少一个为非最终数据承担方时,将被判断为非最终数据承担方的数据承担方作为所需数据提供方;所述关系迭代单元分别与所述关系判断单元和所述关系处理单元相连,用于将判断结果为帐务关系中的数据承担方至少一个为非最终数据承担方对应的帐务关系,与判断结果为帐务关系中的数据承担方全为最终数据承担方对应的帐务关系叠加,确定叠加结果为得到的帐务关系。
6.一种帐务关系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数据提供方与数据承担方的至少两个对应关系及每个对应关系的属性中,选择所需数据提供方或所需数据承担方所在的对应关系及其属性;及根据当前选择的所述对应关系的属性,对所述选择的对应关系进行选通、删除、计数、判断和计时的至少一种处理,得到帐务关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帐务关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对应关系分别具有不同的优先级;所述进行选通、删除、计数、判断和计时的至少一种处理为按照选择的对应关系的优先级,依次对当前选择的对应关系进行处理。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帐务关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处理之后,并在得到帐务关系之前,所述帐务关系确定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判断得到的对应关系中包括的数据承担方是否均为最终数据承担方;若判断结果为帐务关系中包括的数据承担方均为最终数据承担方,将所述得到的对应关系确定为帐务关系;及若判断结果为帐务关系中包括的数据承担方至少一个为非最终数据承担方,将被判断为非最终数据承担方的数据承担方作为所需数据提供方,继续执行所述的选择所需数据提供方所在的对应关系直至判断结果为帐务关系中包括的数据承担方均为最终数据承担方,并将判断结果为帐务关系中包括的数据承担方至少一个为非最终数据承担方对应的帐务关系,与判断结果为帐务关系中包括的数据承担方全为最终数据承担方对应的帐务关系叠加,确定叠加结果为得到的帐务关系。
9.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帐务关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提供方中的要素包括用户、和/或用户组、和/或客户;所述数据承担方中的要素包括用户、和/或用户组、和/或客户、和/或帐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帐务关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所需数据提供方或所需数据承担方所在的对应关系及其属性为根据所需数据提供方或者所需数据承担方包括的要素、以及每个要素的相关要素,从所述对应关系中选择包括所述要素和该要素的相关要素的对应关系及其属性。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帐务关系确定设备和一种帐务关系确定方法。本发明根据帐务计费中的约束条件分别设定数据提供方与数据承担方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结合不同的约束条件对特定数据提供方对应的多个对应关系进行组合,实现了动态帐务关系的确定,使得帐务关系能够随着某一个约束条件的变更而动态变化,从而能够实现多样化计费,进而能够有效保证帐务计费的正常进行。而且,数据提供方可以为其它扩展要素,从而使得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可扩展的,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在设定的一个或多个对应关系中,数据承担方可能为其他对应关系中的数据提供方,这样,可通过叠代的方式,将该数据承担方对应的帐务关系叠加到其它帐务关系中,实现了多重帐务关系的确定。
文档编号G06Q50/00GK101021931SQ20071007941
公开日2007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5日
发明者刘晓明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