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灾难恢复的装置和方法

文档序号:6611390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促进灾难恢复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促进灾难恢复的装置。
背景技术
灾难(例如计算机病毒,恐怖分子袭击建筑物,自然突害如地震等) 可能给商业运营带来重大风险。例如,数据损失,财务损失(如收入损 失),长期损失(如市场份额损失),恢复成本(如更换基础设施,计算 机硬件/软件等的成本),等等。
因此,今天很多商业组织都具有灾难恢复(DR)系统,发生灾难 时即可投入使用。
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DR系统(100)的一个例子,其中主 站点(105)(例如工厂,银行等)包括可以操作为例如典型地通过执行 写操作来处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110)。然而,应当理解,也可以执行 任何数量的其他操作,例如软件升级等。也应当理解,典型地,读操作 不需要DR。
数据代表了存储在一个或多个主存储设备上的主存储映4象(115 ), 这些主存储设备例如主站点(105)上的共享存储阵列、磁带库、磁盘 存储等。
响应于写操作,通过对主存储设备发出写操作而更新主存储设备。 DR系统还包括位于辅助站点(120)的辅助存储映像(125 )。优选
地,辅助站点(120)的位置远离主站点(105),使得在发生灾难时(例
如地震)辅助站点(120)不受影响。
辅助存储映像(125)是主存储映像(115)的副本,并且存储于一个
或多个辅助存储设备上,例如辅助站点(120)上的共享存储阵列、磁
带库、磁盘存储等。应当理解,辅助存储映像不必是主存储映像的精确 副本。例如,辅助存储映像可以包括主存储映像的一个子集(例如所述 子集中包含主存储映像最重要的数据)。所述一个或多个辅助存储设备 对应于所述一个或多个主存储设备。应当理解,不需要发生直接对应。 应当理解,所述一个或多个辅助存储设备总是在线。
响应于针对主存储映像(115)的写操作,主存储映像(115)被更
新。此外,所述写操作通过数据传送系统(130)(例如以太网,光纤信 道等)传送给辅助存储映像(125 )。
优选地,向计算机系统(110)传送一个确认,表明收到所述写操 作。响应于收到确认,计算机系统(110)的用户可以对主存储映像(115) 执行进一步操作。
响应于收到写操作,辅助存储映像(125)也通过向辅助存储设备 发出所述写操作而被更新。
在发生灾难时,确保已经对辅助存储映像(125)执行了最后一个 完成的写操作(即其中所述写操作是灾难发生前最后一个完整的写操 作)。随后辅助存储映像(125 )被用于DR目的(例如读取与辅助存储 映像'(125 )相关的数据;使用与辅助存储映像(125 )相关联的数据恢 复部分/全部主存储映像(115 )等)。
维护DR系统的相关成本可能很高;例如,向辅助站点(120)提 供能源用于为辅助站点U20)提供动力、为辅助存储设备提供动力和 冷却的相关财务成本和环境成本。在另一个例子中,财务成本与为辅助 站点(120)提供空间相关。在另一个例子中,财务成本与为辅助存储 设备提供空间相关,即由于辅助存储设备的冷却设备可能需要空间,辅 助存储设备不能密集布置。
因为即使用DR系统,使用频率也极低,商业组织可能会发现这些 成本的比例不相称。
此外,如果辅助站点(120)的辅助存储设备是低性能的存储设备, 对辅助存储映像(125)执行的写操作可能需要时间来完成。这是辅助 存储设备的性能低造成的。
需要提供一种具有成本效益、效率高和可用性高的DR系统。发明内容根据本发明的第 一 方面提供了 一种用于促进第 一计算机系统灾难 恢复的装置,其中存在于与第 一计算机系统相关的第 一存储设备上的第 一数据可以从存在于与第二计算机系统相关的第二存储设备上的第二 数据恢复,并且其中第二存储设备可以操作为具有相关的启动或关闭状态,所述装置包括接收器,用于接收用于更新第二存储设备的更新操 作;以及处理器,用于在更新第二存储设备之前,使用所述更新操作更 新非易失性存储装置,其中所述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与第二计算机系统相 关联。应当理解,所述更新操作可以包括写操作。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促进第一计算机系统灾难 恢复的方法,其中存在于与所述第 一计算机系统相关联的第 一存储设备 上的第 一数据可以从存在于与第二计算机系统相关联的第二存储设备 上的第二数据恢复,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存储设备可以操作为具有相关的 启动或关闭状态,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更新第二存储设备的更 新操作;并且在更新第二存储设备之前使用所述更新操作更新非易失性 存储装置,其中所述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与第二计算机系统相关联。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包括程序代码装置的计算机程序, 当所述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装置适于执行上文所述方 法的所有步骤。


现在参照以下附图示出的优选实施例,仅通过例子描述本发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灾难恢复系统的方框图;图2是根据优选实施例的灾难恢复系统的方框图;图3是根据优选实施例的灾难恢复装置的方框图5A是一个流程图,示出了根据优选实施例第一进程涉及的操作 步骤;图5B是一个流程图,示出了根据优选实施例第二进程涉及的操作 步骤;图5C是一个流程图,示出了根据所述实施例第三进程涉及的操作 步骤;图5D是一个流程图,示出了根据所述实施例第四进程涉及的操作 步骤;以及图5E是一个流程图,示出了根据所述实施例第五进程涉及的操作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图2 -图5E描述一个优选实施例。图2示出了 DR系统 (200)的例子,其中主站点(205 )(例如工厂、银行等)包括可操作 用于例如典型地通过执行写操作来处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210 )。写才乘作由与存储区域网(SAN)相关的主存储控制器(SC)(270) 处理。SAN是一个网络,其主要目的是在计算机系统和存储单元之间传送 数据。在SAN内,存储设备集中并且互相连接。SAN是高速网络,允 许在通信基础设置所支持的距离内在存储设备和主机之间建立直接通 信。SAN可以在服务器间共享或专属于一个服务器。SAN可以是本地 网或按地域分布。SAN允许存储器外在于服务器并且集中于其他地方。这允许在多个 服务器间共享数据。数据共享允许多个计算机平台或服务器访问公共数 据以进行处理。SAN的主服务器基础设施可以包括服务器平台的组合。存储器基础 设施包括直接连接到SAN网络的存储设备。SAN可以将存储器接口互 相连接成很多网络配置。在计算机系统(110)上处理的数据代表存储在主站点(205)处的
多个物理主存储设备(存储设备1 ( SD1 ),存储设备2 ( SD2 )和存储 设备3 (SD3))上的主存储映像。所述多个主存储设备可以是共享存储 阵列、磁带库、磁盘存储等。响应于写操作,主SC (270)通过对主存储设备发出写操作更新所 述主存〗诸设备。应当理解,主站点(205 )也可以包括主SC (270)可以访问的目 录。优选地,所述主SC (270)将数据写入目录,其中所述数据包括与 写操作相关的数据(例如"写操作已发出"或"写操作未发出")。所述DR系统(200)也包括数据传送系统(225 )(例如以太网, 光纤信道等),用于将写操作从主SC (270)传送到辅助站点(215)的 DR装置(220)。优选地,辅助站点(215)远离主站点(205 )。辅助站 点(215)是主站点(205)的副本。应当理解,所述辅助站点不需要是主 站点的^"确副本。所述DR装置(220)代表构件堆栈,其中数据流经堆栈。如图3所示,所述DR装置(220)包括可操作为相互通信的接收 器(230)和第一写处理器(235 )。所述DR装置(220)还包括可操作用于与第一写处理器(235 ) 通信的第二写处理器(240);分析器(245 )和控制器(250)。第二写 处理器(240 )也可操作用于与多个物理辅助存储设备(存储设备4( SD4 ), 存储设备5 (SD5)和存储设备6 (SD6))通信。例如,第二写处理器 (240)从多个辅助存储设备接收执行数据(即,其中所述执行数据表 明辅助存储设备是在线还是离线)。应当理解,尽管示出了两个写处理器,可以实施任何数量的写处理器。分析器(245 )可操作用于与第二写处理器(240)和控制器(250) 通信。控制器(250)可操作用于与多个辅助存储设备通信。所述DR装置(220 )也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255 )区域和日志(260 ), 所述两者在此合称为"高性能高速緩存,,(HPC) (275 )。第一写处理器 (235 )和第二写处理器(240)可以访问HPC (275 )。
优选地,非易失性存储器(255 )具有相关的高性能。优选地,非 .易失性存储器(255 )可以对与主存储映像相关的数据(即存在于全部 三个主存储设备上的数据)进行高速緩存。替代地,可提供多个非易失 性存储器(255 )。优选地,非易失性存储器(255 )总是可用。应当理 解,非易失性存储器(255 )可以存在于任何数量的计算机系统上(例 如在一个远程计算机系统中,在SC内部等)。应当理解,尽管非易失性存储器(255 )和日志(260)作为两个独 立的存储装置示出,非易失性存储器(255 )和日志(260)可以存在于 任何数量的存储装置上。DR装置(220)还包括一个用于存储规则的规则库(265 ),其中分 析器(245)可以访问规则库(265)。主存储映像的副本即辅助存储映像存储于多个物理辅助存储设备 上(存储设备4 ( SD4 ),存储设备5 ( SD5 )和存储设备6 ( SD6 ))。 所述多个物理辅助存储设备可以是共享存储阵列、磁带库、磁盘存储等。 应当理解,所述辅助存储映像不需要是主存储映像的精确副本。所述辅助存储设备与多个主存储设备相对应(分别对应于存储设备 1 ( SD1 ),存储设备2 ( SD2)和存储设备3 ( SD3 ))。应当理解,不需要发生直接对应。例如,在虚拟环境下,存储器的 逻辑视图与其物理实施分离。这允许在不改变逻辑视图的情况下而进行 物理改变。这样,例如,通过在辅助站点使用与辅助SC相关的虚拟功 能,辅助存储映像可以在不同的多个辅助存储设备上存储。在主站点的 用户不知道物理辅助存储设备的配置。应当理解,至少可以为主站点和 辅助站点之一提供虛拟化。替代地,如本文的例子所述,不需要提供虛 拟化。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应当理解,多个辅助存储设备不需要总是 在线,下文将对此做更详细的说明。现在参照图2 -图5E描述根据所述优选实施例的过程。在第一个例子中,主SC (270)将SD1映射到SD4。参照图5A,在第一个例子中,用户使用主站点(205 )的计算机系
统(210)对主存储映像执行(步骤500) —个写操作,在第一个例子中 是对存在于SD1上的主存储映像的一个子集执行所述写操作。所述写操作以主数据块表示。所述主数据块包括数据内容和与存储 主存储映像的所述子集的所述主存储设备(即SD1 )的位置相关的位置 信息。响应于所述写操作,主SC (270)通过对SD1发出所述写才喿作而更 新SD1 (步骤505 )。主SC (270)使用与主数据块相关的数据和与主数据块状态相关的 状态数据(即写操作已发出)更新目录。主SC (270)通过数据传送系统(225 )将所述写操作传送(步骤 510)给DR装置(220),在该处由接收器(230)接收(步骤515)该 数据。主SC也将与映射到主存储设备的辅助存储设备相关的映射数据 (例如所述辅助存储设备的标识符,即"SD4")传送给接收器(230)。响应于接收到所述写操作,接收器(230)可以向主站点(205 )的 计算才几系统(210)传送确认。这样,响应于4妾收到所述确认,用户就 可以执行进一 步的写操作。响应于接收到所述写操作,第一写处理器(235 )使用所述映射数 据询问第二写处理器(240),以确定(步骤520)所映射的辅助存储设 备(即SD4)是否在线。第二写处理器(240)使用所述映射数据和执 行数据确定所映射的辅助存储设备是否在线。如果SD4在线,第一写处理器(235)将所述写操作和所述映射数 据传递给第二写处理器(240)。替代地,第一写处理器(235 )在将所述写操作和所述映射数据传 递给第二写处理器(240)之前,通过向非易失性存储器(255 )发出所 述写操作而更新非易失性存储器(255 )。参照图5B,第二写处理器(240)通过向SD4发出所述写操作而更 新(步骤525 ) SD4。第二写处理器(240)使用与所述写操作相关的数 据(即所写操作已发出)更新日志(260 )。
与SD4更新相关的数据被传递给接收器(230)。响应于第二存储设 备的更新,接收器(230)可以向主站点(205 )的计算机系统(210) 传送确认。SD4中保存的辅助存储映像的子集(以及例如至少SD5和SD6之 一中保存的辅助存储映像的子集)现在可以用于DR目的。例如,所述子集可以是至少下列之一DR目的的读取;灾难发生 后如果一个或多个主存储设备可用,则对所述一个或多个主存储设备进 行写操作;向笫三个站点的一个或多个存储设备进行写操作;用于创建 一个临时主站点一在此情况下,使非易失性存储器(255 )离线并且使 每个辅助存储设备永久在线。优选地, 一旦创建了新主站点,临时主站 点就转4灸回辅助站点。一旦辅助存储设备更新,现有的关闭机制就可以关闭辅助存储设备 (和任何仍然在线的辅助存储设备)。有利地,可以节省功耗。在发生 突难的情况下,可以启动所述辅助存储设备。如果主站点(205 )发生灾难,则第二写处理器(240 )检查日志(260) 以确定与最后一个写操作相关的状态数据。最后操作可以包括灾难发生 前DR装置(220)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写操作。替代地,所述最后操作 可以包括灾难发生前DR装置(220)确认的最后一个写操作。特别地,第二写处理器(240)检查日志(260)以确定是否在辅助 存储设备上更新了所述最后写操作。如果第二写处理器(240 )确定已经对SD4更新了最后一个写操作, 则存在于SD4上的已更新的数据(以及,例如存在于至少SD5和SD6 之一上的数据)可以用于DR目的。如果第二写处理器(240)确定没有对SD4更新最后一个写操作, 在一个例子中,第二写处理器(240)通过向SD4发出写操作而更新SD4。 这样,存在于SD4上的已更新的数据(以及,例如存在于至少SD5和 SD6之一上的数据)就可以用于DR目的。替代地,在另一个例子中,所述第二写处理器(240)不更新辅助 存储设备。相反,存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255 )中的数据本身就可以
用于DR目的。如果(响应于步骤520),所述写处理器确定SD4离线,参照图5C, 第一写处理器(235 )通过向非易失性存储器(255 )发出写操作而更新 (步骤530)非易失性存储器(255 )。第一写处理器(235 )使用与写操作相关的数据(即写操作已发出) 更新日志(260 )。与非易失性存储器(255 )的更新相关的数据被传递给接收器(230 )。 响应于非易失性存储器(255 )的更新,接收器(230 )可以向主站点(205 ) 的计算才几系统(210)发送确认。第一写处理器(235 )将映射数据传递给第二写处理器(240)。优选地,响应于非易失性存储器(255)的更新,第二写处理器(240) 使用所述映射数据和执行数据以确定(步骤535 )被映射的辅助存储设 备(即SD4 )是否在线,例如在执行了步骤520后SD4可能已经在线。 如果SD4在线,则第一写处理器(235 )将所述写操作传递给第二写处 理器(240)并且执行上文所述的图5B的步骤525。如果SD4离线,参照图5D,第二写处理器(240)可操作用于调用 控制器(250 )。控制器(250)可操作用于使SD4在线(.步骤540 )。响应于使SD4在线,第一写处理器(235 )将写才喿作传递给第二写 处理器(240)并且执行上文所述的图5B的步骤525。在第二个例子中,主SC (270)将SD1映射到SD4。参照图5A,执行如上文所述的步骤500到520。在第二个例子中,第一写处理器(235 )确定(步骤520)SD4离线。参照图5E,在第二个例子中,响应于确定SD4离线,分析器(245) 执行(步骤545 )分析。所述分析器访问可以由管理员、系统等配置的 阈值。所述阈值与功耗相关并且其值为20W(瓦特)。应当理解,所述阈值可以与任何数量的其他参数相关联,例如已经 存在于辅助存储设备上的数据的大小;已经存在于辅助存储设备上的数 据的大小的增加率。分析器(245 )还与第二写处理器(240)通信以获得与其他辅助存
储设备(即SD5和SD6)相关的执行数据。在第二个例子中,SD5不 在线而SD6在线。分析器(245 )还确定与每个辅助存储设备在线时的相关功率消耗 值(例如其中功耗值由现有的DR机制提供)。在第二个例子中,每个 辅助存储设备在线时的相关功率消耗值为20W。分析器(245 )还确定与被映射的辅助存储设备(即SD4)以及与 其他在线的辅助存储设备(即SD6)相关的当前功率消耗值。在第二个 例子中,SD4的相关功耗值为OW (由于SD4离线)并且SD6的相关功 耗值为20W (由于SD6在线)。分析器(245)分析与在线的辅助存储设备相关的功耗值和与SD4 和SD6相关的当前功耗值,以确定使SD4在线是否会超过功耗阈值。如果分析器(245 )确定使SD4在线不会超过功耗阈值,优选地, 分析器(245 )调用控制器(250),控制器(250 )可操作用于使SD4 在线(步骤540 )。响应于使SD4在线,第一写处理器(250)将所述写操作和映射数 据传递给第二写处理器(240)。第二写处理器(240)通过向SD4发出所述写操作更新(步骤525 ) SD4。第二写处理器(240)使用与所述写操作相关的数据(即写操作已 发出)更新日志(260)。应当理解, 一旦被映射的辅助存储设备已经被更新,有利地,其(即 SD4 )(以及任何其他在线的辅助存储设备(例如SD6 ))可以被关闭以 节约功率。存在于SD4 (以及例如存在于至少SD5和SD6之一上的数据)上 的已更新的数据可以用于DR目的。然而在第二个例子中,分析器(245 )确定使SD4在线将会造成总 共40W的更大的当前功耗值(即由于SD4在线时相关的功耗值将为 20W,并且SD6的当前功耗值为20W)。这样,分析器(245 )确定该 40W的更大的当前功耗值将超过30W的功耗阈值。在第二个例子中,响应于确定使SD4在线将超过功耗阈值,分析器(245 )执行(步骤545 )进一步分析并且访问存储在规则库(265 )中 的一个或多个可预先配置的规则,例如图4示出的规则1。应当理解, 所示出的规则仅为示例。根据规则1,分析器(245 )与第二写处理器(240)通信以获得执 行数据并且确定其他的辅助存储设备在线(即SD6)。响应于SD6在线,第二写处理器(240)通过向SD6发出写操作而 更新SD6 (根据第一 "调用"子规则)。第二写处理器(240)使用与所 述写操作相关的数据(即写操作已发出)更新日志(260)(根据第一 "更 新"子规则)。所述日志的一个代表如下日志对SD6发出写操作分析器(245 )监测数据以确定(根据"确定"子规则)何时可以 使辅助存储设备在线。在一个例子中,分析器(245 )从管理员J接收 第一数据,也就是说, 一个使SD4在线的明确命令。在另一个例子中, 分析器(245 )从管理员一1接收第二数据,也就是说, 一个重设的阈值 (例如阈值为80W),这样使SD4在线时就不会超过功耗阈值。响应于确定可以使辅助存储设备在线,分析器(245 )可操作用于 调用控制器(250)(根据第二 "调用"子规则)。控制器(250)可操作 用于使SD4在线(步骤540 )。响应于使SD4在线,第一写处理器(235 )将所述写操作和映射数 据传递给第二写处理器(240)。第二写处理器(240)通过向SD4发出写操作而更新(步骤525 )(根 据第三"调用"子规则)SD4。第二写处理器(240)使用与所述写操 作相关的数据(即写操作已发出)更新日志(260)(根据第二 "更新" 子规则)。所述日志的一个代表如下
曰志对SD6发出写操作 对SD4发出写操作一旦被映射的辅助存储设备已经被更新,其(即SD4)(以及任何 剩余在线的辅助存储设备(例如SD6))可以有利地被关闭以节约功率。存在于SD4 (以及例如存在于至少SD5和SD6之一上的数据)上 的已更新的数据可以用于DR目的。如果分析器(245)确定另一个辅助存储设备不在线,这意味着所 有的辅助存储设备都离线并且使一 个辅助存储设备在线将超过功耗阈 值。对于需要使辅助存储设备可用以用于DR目的的DR系统来说是不 希望出现的。这样,优选地,分析器(245 )向管理员(即管理员一1)传送一个 警告(根据"传送"子规则)。优选地,响应于接收到所述警告,管理 员—1重设功耗阈值,这样使一个或多个辅助存储设备在线时就不会超过 功耗阈值。在第一个和第二个例子中,响应于非易失性存储器(255 )更新而 更新辅助存储设备。也就是说,如果辅助存储设备在线,则通过向所述 辅助存储设备发出所述写操作而更新所述辅助存储设备。如果辅助存储 设备不在线,则使所述辅助存储设备在线并且更新该辅助存储设备或者 更新已经在线的另 一个辅助存储设备。替代地,可以响应于另一事件(即非易失性存储器(255 )更新以 外的事件)而更新辅助存储设备。例如,另一事件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 (255 )填满。在另一个例子中,另一事件包括一个时间值,例如与主 站点活动增加或减少相关的时间值(例如每天18: 00)。在另一个例子 中,另一事件包括发生灾难。有利地,所述优选实施例有助于降低与维护DR系统相关的成本。 例如,由于辅助存储设备不需要总是在线,与所述辅助存储设备的供电、 冷却等相关的成本降低。此外,由于冷却要求降低,辅助存储设备可以
更为密集地布置。此外,通过提供高性能的非易失性存储器(255 ),对提供高性能(因而昂贵的)辅助存储设备的要求降低。有利地,根据所述优选实施例,尽管辅助存储设备可以是低性能的辅助存储设备,当对非易失性存储器(255 )(其中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 具有相关的高性能)执行写操作时,所述写操作可以迅速完成。这样, 就可以立即向主站点发回确认并且用户可以对主存储映傳4丸4亍进一步 操作。有利地,由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255 )总是可用,并且至少非 易失性存储器(255 )和所述辅助存储设备之一可以被更新用于DR目 的,所述优选实施例提供可用性高的DR系统。有利地,所述优选实施例提供具有成本效益,高效和可用性高的 DR系统。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可以理解,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方法的部分 或全部可以适当地并且有用地在一个逻辑装置或多个逻辑装置中实施, 所述一个逻辑装置或多个逻辑装置包括布置用于执行所述方法的步骤 的逻辑元件,并且该逻辑元件可以包括硬件组件、固件组件或其组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同样可以理解,才艮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全部 或部分逻辑布置可以适当地在包括逻辑元件的逻辑装置中实施以执行定用途集成电路中的逻辑门这样的元件。该逻辑布置可以进一步实施以 允许元件在阵列或电路中使用例如虚拟硬件描述符语言临时地或永久 地建立逻辑结构,其可以使用固定的或可传输的载波介质存储和传输。 可以理解,上文描述的方法和布置也可以适当地在运^f亍于一个或多 个处理器(图中未示出)上的软件中完全地或部分地实施,并且所述软 件可以以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元件的形式提供,所述计算机程序元件 由任何适当的数据载体(图中也未示出)例如磁盘或光盘或类似载体承 载。用于传送数据的信道类似地可以包括各种描述的存储介质以及信号承载介质如有线或无线的信号承载介质。本发明可以进一 步适当地作为用于计算机系统的计算机程序产品
实施。该实施方法可以包括一系列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指令固定在有形介质上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如磁盘,CD-ROM, ROM或硬盘,或者 可以经由有形介质或使用无线技术的无形介质通过调制解调器或其他 接口设备传送给计算机系统,所述有形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光的或模拟的 通信线路,所述无形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微波、红外或其他传输技术。所 述一系列计算机可读指令可全部或部分地实施上文描述的功能性。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可以使用很多 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用于很多计算机体系结构或操作系统。此外,该 指令可以使用任何现有或未来的存储技术存储,所述技术包括但不限于 半导体、磁的或光的技术,或使用任何现有或未来的通信技术传输,所 述通信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光的、红外的或微波技术。可以考虑将这样的 计算机程序产品作为附带有印刷文档或电子文档的可移除介质分布,例 如紧缩套装软件,在系统ROM或硬盘上与计算机系统预装,或者通过 网络例如因特网或万维网从服务器或电子公告板分布。替代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可以采取部署 一 项服务的计算机实施 方法来实现,该方法包括部署计算机程序代码的步骤,当所述计算机程 序代码部署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上并且执行时可以操作用于促使所述计算机系统执行所述方法的所有步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范围的前提下,可 以对上文所述示例性实施例作出各种改进和更改。
权利要求
1.一种促进第一计算机系统灾难恢复的装置,其中存在于与所述第一计算机系统相关的第一存储设备上的第一数据可以从存在于与第二计算机系统相关的第二存储设备上的第二数据恢复,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存储设备可以操作为具有相关的启动或关闭状态,所述装置包括接收器,用于接收用于更新所述第二存储设备的更新操作;以及处理器,用于在更新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之前,使用所述更新操作更新非易失性存储装置,其中所述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与所述第二计算机系统相关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计算机系统远离所 述第一计算机系统。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中响应于所述第二存储设 备具有相关的启动状态,所述处理器可以操作为使用所述更新操作更新 所述第二存储设备。
4. 根据任何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可以 操作为访问与所述第二存储设备相关的状态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使用所述状态数 据以确定所述第二存储设备是启动还是关闭。
6. 根据任何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控制器, 其用于在更新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之前,响应于所述第二存储设备具有相 关的关闭状态,启动所述第二存储设备。
7. 根据任何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分析器, 其用于在更新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之前,响应于所述第二存储设备具有相 关的关闭状态,执行与启动所述第二存储设备相关的分析。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分析器将与启动所述第 二存储设备相关的一个或多个值与阔值相比较。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分析器可操作为访 问包括与启动所述第二存储设备相关的规则的规则库。
10. 根据权利要求7到9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响应于执行分 析,所述分析器调用所述控制器以启动所述第二存储设备。
11. 根据任何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用于在灾难恢复前同 步所述非易失性存储装置和所述第二存储设备。
12. —种促进第一计算机系统灾难恢复的方法,其中存在于与第一 计算机系统相关的第 一存储设备上的第 一数据可以从存在于与第二计算机系统相关的第二存储设备上的第二数据恢复,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存 储设备可以操作为具有相关的启动或关闭状态,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接收用于更新所述笫二存储设备的更新操作;以及 在更新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之前,使用所述更新才喿作更新非易失性存 储装置,其中所述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与所述第二计算机系统相关联。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计算机系统远离所述第一计算机系统。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响 应于所述第二存储设备具有相关的启动状态,使用更新操作更新所述第 二存储设备。
15. 根据权利要求12到14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 步骤访问与所述第二存储设备相关的状态数据。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使用所 述状态数据确定所述第二存储设备是启动还是关闭。
17. 4艮据卄又利要求12到16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 步骤在更新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之前,响应于所述第二存储设备具有相 关的关闭状态,启动所述第二存储设备。
18. 根据权利要求12到17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 步骤在更新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之前,响应于所述第二存储设备具有相 关的关闭状态,执行与启动所述第二存储设备相关的分析。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将与启 动所述第二存储设备相关的一个或多个值与阈值相比较。
20. 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访 问包括与启动所述第二存储设备相关联的规则的规则库。
21. 根据权利要求18到20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 步骤响应于执行分析的步骤,调用所述第二存储设备的启动。
22. 根据权利要求12到21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 步骤在灾难恢复前同步所述非易失性存储装置和所述第二存储设备。
23. —种包括程序代码装置的计算机程序,当所述程序在计算机上 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装置适于执行权利要求12到22任何一项的全部 步骤。
全文摘要
一种促进第一计算机系统灾难恢复的装置,其中存在于与第一计算机系统相关的第一存储设备上的第一数据可以从存在于与第二计算机系统相关的第二存储设备上的第二数据恢复,并且其中该第二存储设备可以操作为具有相关的启动或关闭状态,所述装置包括接收器,用于接收用于更新该第二存储设备的更新操作,以及处理器,用于在更新该第二存储设备之前使用更新操作更新非易失性存储装置,其中所述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与该第二计算机系统相关联。
文档编号G06F11/14GK101127000SQ20071013901
公开日2008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17日
发明者C·B·比肯, C·F·富恩特, J·P·阿戈姆巴, S·沃尔什, S·马克莱特 申请人: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