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接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16675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接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接卡,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卡持部件以卡固记忆卡 的转接卡。
背釁技术
随着数码相机、PDA、 MP3、随身听等电子消费性产品的普及,记忆卡 产业也随之得以快速发展。常用的记忆卡主要有XD卡、MMSD卡、SD卡、 MMC卡、CF卡、MS卡及SM卡等。
记忆卡在进行数据传输时,通常通过卡片阅读机与读取装置实现连接。 针对于此,业界出现了一种多合一卡片阅读机以整合各种记忆卡的传输操 作,从而使不同规格记忆卡可利用同一设备进行读取操作。
随着电子消费性产品的小型化,业界出现了微型记忆卡,如Mini SD/Micro SD卡。微型记忆卡无法直接通过卡片阅读机与读取装置进行数据 传输,而必须通过一转接卡将其转换为相应的记忆卡规格,才能通过卡片阅 读机与读取装置达成资料的交换传输。然而,由于微型记忆卡的体积较小, 在将微型记忆卡插入转接卡时,微型记忆卡通常不能稳固的插装于转接卡 内,从而导致微型记忆卡与转接卡间的信号传输不稳定。
为使微型记忆卡更稳固的插装于转接卡内且提供稳定的连接,2005年9 月27日公告的中国专利第200520115131号揭示了一种转接卡装置,其本体 的一侧设置一体成型的凸杆,该凸杆的尾端形成一凸出部,通过使该凸出部 卡嵌于SD卡的缺槽中,可达成防止SD卡脱落的效果。
但是,凸杆与转接卡本体作为一体构造的设计不仅不利于增强转接卡本 体的结构强度和提升转接卡产品的可靠性,而且随着转接卡本体体积的曰益 减小,其制遗流程也将更加复杂。
实用新s内害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转接卡,该转 接卡能在防止记忆卡从转接卡脱落的同时,增强转接卡本体结构的稳定性, 提供更为可靠的电性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了一种转接卡,其包括一盖体、一 座体、 一连接机构及一侧向端子。该盖体的前部中间部分开设有一矩形空间。 该座体前部纵向设置有两平行的挡墙,两挡墙之间形成有一矩形空间,该座 体的矩形空间与该盖体的矩形空间组成一插槽以容纳外部微型记忆卡,且该 座体一側的挡墙的前部断开形成有一连通该插槽的开口。该连接机构包括一 本体及固定于本体的多个导电端子,且该连接机构固定于座体的后部。该侧 向端子包括一长条形的主体部,该侧向端子的前端形成有一自由延伸的延伸 端,该延伸端与所述主体部之间形成有一弯折部。该侧向端子固定于具开口 的挡墙外侧,且其弯折部从开口伸入到该插槽内。
通过侧向端子固定于具开口的挡墙外侧以及侧向端子的弯折部从开口 伸入到该插槽内以卡入微型记忆卡的缺槽的设计,本实用新型转接卡的侧向 端子从而可在微型记忆卡插入插槽时,抵顶于微型记忆卡的缺槽内而避免微 型记忆卡从转接卡的插槽中脱落,进而提高电性连接的稳定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转接卡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转接卡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转接卡的连接机构及恻向端子组装在座体前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转接卡的座体的一局部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转接卡的侧向端子的立体图。
图6是微型记忆卡与本实用新型转接卡插接时的立体图,为了更清楚的 显示其插接结构,转接卡移除了盖体。
图中各元件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盖体 10 凹槽 101
凹部 11 座体 20
凸块 201 插槽 21
斜坡211
挡墙22
固定块223
卡块225
连接孔24
连接机构30
尾部32
弹性部34
止挡部39
主体部41
卡钩43
弯折部45
卡止部51
压迫面53
端子导接部212
开口221
夹槽224
矩形槽23
卡角25
导电端子31
接触部33
本体38
侧向端子40
凹口42
延伸端44
微型记忆卡50
缺槽52
具体实滩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 下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转接卡包括一盖体10、 一座体20、 一连接机 构30及一侧向端子40。其中,盖体10的前端形成一弧形的凹部11,盖体 10的底面的前部中央依微型记忆卡的形状设置一矩形空间,盖体10的左右 相对两侧分别凹陷形成若干个凹槽101。
该座体20顶面前部的中央同样依微型记忆卡的形状设置一矩形空间, 座体20的左右相对两侧处具有向上凸出的若干个凸块201。请结合参阅图2, 该座体20与盖体10通过该等凸块201嵌入凹槽101内而达成座体20与盖 体10的紧密卡合。在座体20与盖体10卡合后,该两矩形空间组合形成一 插槽21,用以收容一微型记忆卡50。微型记忆卡50大致呈矩形结构,其后 端向上凸出形成一卡止部51,其左侧于大致中部凹陷形成一缺槽52,其左 侧前端切除一部而在邻近缺槽52处形成一倾斜的压迫面53。
请参阅图3及图4,该座体20大致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其前部纵向设 置有间隔一定距离的两挡墙22。两挡墙22中间形成该插槽21 ,如图2所示。
该两挡墙22的后端各向两侧弯折延伸至该座体20的两边处,其中左侧的挡 墙22的前部断开形成一开口 221,其后端外侧拐角处形成一矩形的固定块 223,该固定块223与该侧挡墙22呈一定间隔设置,且与该侧墙22间形成 一 「L」形的夹槽224。该夹槽224于固定块223和侧墙22之间的中部设置 有一凸起的卡块225。两挡墙22于中部偏后处横向连接设置一斜坡211,从 而将该插槽21分为前后两部分。该插槽21后部并列纵向设置若干个端子导 接部212。
请继续参阅图3。为对应容纳该连接机构30,座体20的后部具有并列 纵向设置于座体20后部的若干个连接孔24及设置于座体20大致中部的一 矩形槽23,且该矩形槽23所对的座体20—侧向内凸入,并于该矩形槽23 处形成一卡角25。
请参阅图1及图3,所述连接机构30用以实现转接卡与徼型记忆卡50 的电性连接,其包括一轮廓呈矩形的本体38,该本体38的一侧边的末端向 外延伸形成一止挡部39,且本体38内插设若干导电端子31。该等导电端子 31各包括一扁平板状的尾部32及由该尾部32向一端弯折延伸而形成的接 触部33。该接触部33为细长的条形结构,其自由端呈「A」状弯折形成一 弹性部34以弹性抵触微型记忆卡50的端子模块(图未示),从而达成电性 连接。连接机构30在组装时,导电端子31插置于本体38中,尾部32均匀 分布于该本体38的一侧,接触部33集中设置于该本体38相对的另一侧。
请参阅图5,侧向端子40是由弹性金属材料制成,其大致呈「L」形。 该侧向端子40具有一前后延伸的长条形的主体部41,该主体部41后部的 下端凹陷形成一凹口 42,且主体部41末端向一侧呈直角弯折形成一卡钩43。 该侧向端子40的前端形成一自由的延伸端44,且该延伸端44与主体部41 之间向相反于该卡钩43的方向形成一弯折部45。该弯折部45的形状与微 型记忆卡50的缺槽52的形状大致相似,也呈「V」形,且该弯折部45与 延伸端44之间连接部的倾斜度与微型记忆卡50的压迫面53的倾斜度对应, 以方便微型记忆卡50的插拔操作。
请参阅图6,当连接机构30安装于座体20内时,连接机构30的本体 38设置于矩形槽23中,止挡部39与卡角25相互卡持固定,导电端子31 的尾部32对应分布于座体20底部后端相应的连接孔24处,接触部33对应 设置于两挡墙22之间相应的端子导接部212处,且接触部33的自由端与斜
坡211间隔一定距离设置。该侧向端子40固设于具开口 221之挡墙22的外 侧,其弯折部45由开口 221伸入至插槽21内,且其主体部41与延伸端44 分别挡止于开口 221两侧的挡墙22处以防止该側向端子40因过多伸入插槽 21而影响微型记忆卡50的正常插入。侧向端子40尾部的卡钩43插置于夹 槽224中,其凹口42与该卡块225相对应卡持,以将该侧向端子40稳定的 固定在夹槽224中。
请结合参阅图2及图6,当微型记忆卡50沿箭头A所示方向插置于本 实用新型转接卡的插槽21内时,其压迫面53接触并挤压侧向端子40的弯 折部45,使该侧向端子40的延伸端44及弯折部45向一侧弹性弯折,从而 该微型记忆卡50可插入该插槽21中,其卡止部51卡于转接卡盖体10的凹 部11,微型记忆卡50的端子模块电性连接该连接机构30的导电端子31。 此时,侧向端子40弹性回复使其弯折部45卡嵌于微型记忆卡50的缺槽52 处,因而可有效防止微型记忆卡50从本实用新型转接卡中脱落。退卡时, 通过施力于卡止部51而将微型记忆卡50沿箭头B所示方向抽出,该微型 记忆卡50的缺槽52则从后侧压迫侧向端子40的弯折部45,使侧向端子40 向外侧弹性弯折,从而其弯折部45脱离微型记忆卡50的缺槽52,即可实 现微型记忆卡50的退出。在微型记忆卡50插入插槽21的过程中,由于导 电端子31的接触部33顶端设置于斜坡211的后面,所以可有效保护导电端 子31,避免因直接与微型记忆卡50发生抵顶挤压而造成的折损,延长本实 用新型转接卡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电性连接的稳定性。
权利要求1.一种转接卡,包括一盖体、一座体及一连接机构,其中,该盖体的前部中间开设有一矩形空间,该座体的前部纵向设置有两平行的挡墙,两挡墙之间形成一矩形空间,该矩形空间与该盖体的矩形空间组成一插槽,该连接机构固定于该座体的后部,具有一本体及固定于该本体的多个导电端子;其特征是该插槽一侧的挡墙的前部断开形成有一开口,该开口与所述插槽连通;该转接卡还包括一侧向端子,该侧向端子包括一长条形的主体部,且该侧向端子的前端形成有一自由延伸的延伸端,该延伸端与主体部之间形成有一弯折部,该侧向端子固定于具开口的挡墙外侧,且其弯折部从开口伸入到该插槽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卡,其特征是所述座体的两挡墙后端各 向座体两侧弯折延伸至该座体的两边处,该具开口的挡墙的后端外侧拐角处 具有一矩形的固定块,该固定块与该侧挡墙间形成一 「L」形的夹槽;该侧 向端子之主体部的末端向外弯折形成一卡钩,该主体部的一部分和卡钩卡嵌 于该座体的夹槽内。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卡,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块与对应挡墙间 的夹槽底部中央处凸设有一卡块,该侧向端子的主体部的后部下端凹陷形成 有一凹口,该卡块卡置于所述凹口内。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卡,其特征是所述座体的两挡墙之间设 置一凸起的斜坡,该斜坡位于所述连接机构的导电端子的前方。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接卡,其特征是所述斜坡横向连接于两挡 墙的中部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接卡,包括一盖体、一座体、一连接机构及一侧向端子。该盖体与座体之间形成一插槽。座体的前部纵向设置两平行的挡墙,其一挡墙的前部断开形成一连通该插槽的开口。该连接机构固定于座体上。该侧向端子固设于具开口的挡墙外侧,包括一长形的主体部及一自由延伸的延伸端,该延伸端与主体部之间形成一可伸入到该插槽中的弯折部。该侧向端子在外部微型记忆卡插入插槽时,抵顶于微型记忆卡的缺槽内而避免该微型记忆卡从转接卡的插槽中脱落,进而提高微型记忆卡与转接卡之间电性连接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G06K7/00GK201072556SQ20072005261
公开日2008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8日
发明者洪培樵 申请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