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照供需信息进行两方撮合的系统与方法

文档序号:6482716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按照供需信息进行两方撮合的系统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现供需匹配的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在互网络时代,人们使用搜索的目的在很多情况下并不只是找到网页,而是通过 网页上的信息找到与自身的某种供给(“我能提供什么”)或某种需求(“我需要什么”)相 关的人或物。比如求职者搜寻工作;产品的生产商搜寻求购者;潜在消费者搜寻产品;或 是个人搜寻可与之进行技能整合、资源整合的其他个人,以组成合作团队,等等。现有的常见做法是,用户借助于基于关键词技术的检索系统进行搜寻。基于关键 词技术的检索系统虽然在技术上容易实现,但是对用户的要求比较高。为了实现较好的搜 寻效果,用户需要明了各关键词的检索效力。而大部分用户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导致选 择的关键词可能过于常见,以至于不能有效收缩搜索结果的规模,又或者该关键词不能完 全描述用户的供给或需求情况,导致一些对用户潜在有用的搜索结果的丢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按照供需信息进行两方 撮合的系统与方法,能够帮助用户寻找到与自身的供给或需求情况相关的两方信息,使用 简便、性能稳定可靠、用户体验人性化、适用范围较为广泛。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按照供需信息进行两方撮合的系统与方法 如下一种按照供需信息进行两方撮合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输入装置,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一方信息,一个所述第一方信息描述了关于某一第 一方的需求和(或)供给;数据库,存储至少一个第二方信息,一个所述第二方信息描述了 关于某一第二方的需求和(或)供给;评分装置,从数据库获取至少一个第二方信息,并计 算所述第二方信息关于所述第一方信息的相关度评分;输出装置,从经过评分的第二方信 息中根据所述评分选取一部分第二方信息,输出与这些被选取的第二方信息相对应的第二 方的标识;所述第一方信息含有语句描述。进一步地,所述按照供需信息进行两方撮合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信息 含有语句描述;所述评分计算,至少部份依赖于第一方信息与所述语句描述的相关性。又 或者,所述按照供需信息进行两方撮合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信息含有关键词描 述;所述评分计算,至少部份依赖于第一方信息与所述关键词描述的相关性。一种按照供需信息进行两方撮合的方法,含有如下步骤输入步骤,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一方信息,一个所述第一方信息描述了关于某一第 一方的需求和(或)供给;评分步骤,从数据库中选取至少一个第二方信息,并计算所述第二方信息与第一 方信息的相关度评分,一个所述第二方信息描述了关于某一第二方的需求和(或)供给;
输出步骤,从经过评分的第二方信息中根据所述评分选取一部分第二方信息,输 出与这些被选取的第二方信息相对应的第二方的标识;所述第一方的描述为语句的形式。进一步地,所述按照供需信息进行两方撮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信息 含有语句描述;所述评分计算,至少部份依赖于第一方信息与所述语句描述的相关性。又 或者,所述按照供需信息进行两方撮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信息含有关键词描 述;所述评分计算,至少部份依赖于第一方信息与所述关键词描述的相关性。所述的根据供需信息进行两方撮合的系统与方法,可以有多种应用。比如但不限 于一种进行求职者与招聘者两方撮合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根据供需信息 进行两方撮合的系统,接收输入产生输出;所述第一方信息为简历,所述第二方信息为招聘 启事;或者,所述第一方信息为招聘启事,所述第二方信息为简历。一种进行求职者与招聘 者两方撮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根据供需信息进行两方撮合的方法,接收输入产 生输出;所述第一方信息为简历,所述第二方信息为招聘启事;或者,所述第一方信息为招 聘启事,所述第二方信息为简历。一种进行交易撮合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根据供需信息进行两方撮合的 系统,接收输入产生输出;所述第一方信息为买家的需求描述,所述第二方信息为卖家的供 应描述;或者,第一方信息为卖家的供应描述,所述第二方信息为买家的需求描述。一种进 行交易撮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根据供需信息进行两方撮合的方法,接收输入产 生输出;所述第一方信息为买家的需求描述,所述第二方信息为卖家的供应描述;或者,第 一方信息为卖家的供应描述,所述第二方信息为买家的需求描述。一种进行交友服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根据供需信息进行两方撮合的 系统,接收输入产生输出;所述第一方信息为当前用户的个人情况描述,所述第二方信息为 该系统注册用户的个人情况描述。一种进行交友服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根据供 需信息进行两方撮合的方法,接收输入产生输出;所述第一方信息为当前用户的个人情况 描述,所述第二方信息为注册用户的个人情况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按照供需信息进行两方撮合的系统功能模块组成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评分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二方信息含有语句描述,第一方信 息与第二方信息的相关性问题为两个文本的相关性问题。图3为本发明的评分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二方信息含有语句描述,第一方信 息被提取特征,第一方信息与第二方信息的相关性问题被转化为一个特征集合与一个文本 的相关性问题。图4为本发明的评分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二方信息含有语句描述,第二方信 息被提取特征,第一方信息与第二方信息的相关性问题被转化为一个特征集合与一个文本 的相关性问题。图5为本发明的评分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二方信息含有语句描述,第一方信 息与第二方信息被分别提取特征,第一方信息与第二方信息的相关性问题被转化为两个特 征集合的相关性问题。
图6为本发明的评分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二方信息含有关键词描述,第一方 信息与第二方信息的相关性问题为一个特征集合与一个文本的相关性问题。图7为本发明的评分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二方信息含有关键词描述,第一方 信息被提取特征,第一方信息与第二方信息的相关性问题被转化为一个特征集合与一个文 本的相关性问题。图8为本发明的求职者与招聘者撮合的系统功能模块组成示意图,简历信息与招 聘信息都是语句描述。图9为本发明的交易撮合的系统功能模块组成示意图,买方信息为语句描述,卖 方信息为关键词描述。图10为本发明的交友服务的系统功能模块组成示意图,所有用户的个人描述都 是语句描述。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对本发明的实施进行详细说明。首先介绍下本发明的原理。本发明基于以下事实(1)当供应方与需求方的有关信息都以文字形式(关键词或自然语言文本)进行 描述,则通过文字间的匹配,可以评估双方在供需关系上的关联强度。(2)人们在用语句而 非单纯的关键词进行表述时,心理感受更加自然,将会提供更多的信息用语句表述,会对 自己的思维有启发效应,使得更多的相关内容被加入到表述中;用语句表述,将会有意识或 无意识地使用到一些词汇,可以提升搜寻效率从而改善撮合的效果,而这些词汇在使用关 键词进行搜寻时并不容易被想到。(3)更多的信息参与到搜寻的过程中,则搜寻结果更加准 确。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所涉及的按照供需信息进行两方撮合的系统100,包含但 不限于输入装置1,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一方信息151,一个所述第一方信息描述了关于某 一第一方的需求和(或)供给;数据库2,存储至少一个第二方信息,一个所述第二方信息描述了关于某一第二方 的需求和(或)供给;评分装置3,从数据库获取至少一个第二方信息152,并计算所述第二方信息关于 所述第一方信息的相关度评分;输出装置4,从经过评分的第二方信息153中根据所述评分选取一部分第二方信 息,输出与这些被选取的第二方信息相对应的第二方的标识154 ;所述第一方信息含有语 句描述。本发明所述第一方或第二方,是指拥有某种供给或需求的主体或主体的集合。任 意两个文档所指向的第二方可以有重合,也可以完全一致。一个主体所具有的供给是指该 主体提供某些事物的能力,该主体具有的某些属性、技能,和(或)该主体对于某些事情的 经历。一个主体所具有的需求是指该主体希望与自身需求相对应的主体所具有的供给。第一方信息与第二方信息依赖于供需而进行的匹配,有多种情况(1)第一方信息中含有关于第一方的需求的描述,第二方信息中含有关于第二方
6的需求的描述;两方有共同的需求而构成相关。(2)第一方信息中含有关于第一方的需求的描述,第二方信息中含有关于第二方 的供给的描述;两方因匹配的供应需求而构成相关。(3)第一方信息中含有关于第一方的供给的描述,第二方信息中含有关于第二方 的供给的描述;两方有共同的供给而构成相关。(4)第一方信息中含有关于第一方的供给的描述,第二方信息中含有关于第二方 的需求的描述;两方因匹配的供应需求而构成相关。(5)上述各种情况的复合。为了实现更加复杂的机能,进一步地,第一方信息与第二方信息可以按照事先规 定的结构的进行表示。这样,在结构的不同部分可以描述某一方的特定的需求或供给,从而 可以进行更加精细的匹配。比如,在工程实现上,可以用ml来描述第一方或者第二方的需 求,用不同的标记块来表示该方的某种需求或供给。图2 7示出了系统100的评分装置3的多种实施方式。其中,图2 5示出了 当第二方信息为语句描述时,评分装置3可采取的实施方式。所述语句是指以某种自然语 言所表述的句子。图6 7示出了当第二方信息为关键词描述时,评分装置3可采取的实 施方式。所述的关键词是指表征事物的词汇形式的特征。所述事物可以是通常意义上的客 观对象、动作、事件,也可以是事物的性质、状态、程度等其它概念性表述。所述的特征,是指在特定的一个或多个文本(或文档)中所包含,可以被系统用于 将该文本(或文档)与某些其它文本(或其它文档)相区分的信息。一个特征,不仅可以 是一个文本子序列(比如关键词),也可以是一个匹配了一定文本子序列的模式(比如字 符序列、关键词、字符序列的模式、关键词的模式),还可以指关于一定特征的匹配模式(比 如,语法结构、语义角色、标记语言文本中的各种标签(tag)或块(block)的布局特性)。如 果一个特征是关于一定特征的匹配模式,有两种情况(1) 一个特征匹配一定特征,比如一 个语义角色形式的特征,可以匹配某些具有该种语义角色的关键词特征;(2) —个特征匹 配一定特征构成的组合,比如一个表示主谓结构的语法特征,可以匹配由一个表示客观实 体的语义角色特征与一个表示动词的语法特征构成的特征组合。评分装置3用于计算给定的第一方信息与给定的至少一个第二方信息的相关性 评分,这将涉及评估两个文本之间的相关性问题以及评估文本与关键词集合之间的相关性 问题。对于评估两个文本之间的相关性问题,有大量现有技术可以解决之。比如但不限 于(1)利用两个文本的外部信息。比如(a)文本的外部信息为用户访问文本时所产生的交互信息,比如点击。这样,分析 用户对于各文本的点击情况统计同时点击了两个文本的用户数量,作为两个文本相关性 的指标。(b)文本的外部信息为文本之间的链接指向关系。这样,当文本为超文本形式时, 通过对于各个文本所含超链接进行分析(比如同时含有指向这两个文本的超链接的超文 本数量,或这两个文本含有的相同链接的数量,等),决定两个文本之间的相关性。(2)将两个文本作为两个字符串,来判断相似性,比如计算两个文本的编辑距离。这是最简单地判断文本相似性的方法之一,适用于文本的数量很多、文本篇幅较短(1-2 句之内)、需要快速判断但对评估的准确性要求不是很高的场合,比如在某个进行物品交易 的网上论坛,在用户的每个回帖后,给出与该用户在本回帖中所描述的供需情况相关的其 他用户,以便用户之间快速联络。(3)获取与其中一个文本有关的若干特征,构成一个特征集合,将两文本的相关性 问题转化为一个特征集合与一个文本的相关性问题。获取与一个文本有关的特征,可以是但不限于(1)从该文本中获取特征;对于如何从一个文本中获取特征,有多种方法但不限 于如果要获取的特征是词汇形式的,可以借助字符串匹配,或者词法分析的方法来识别; 如果特征是语法结构或者语义角色的形式,可以借助于文本解析的方法。(2)从与该文本有关的外部信息中获取特征。比如但不限于用户为检索到该文 本而输入的检索关键词,也可以是用户被系统所要求而为该文本所作的内容标注关键词, 或是其它为文本而人为建立的关键词集合。为了进一步提升本发明的效果,还可以对特征集合进行特征泛化,即借助于先验 知识(比如本体库、同义词表等),寻找与特征集合中某特征有关的特征,并将其作为新成 员加入该集合。这样,一些并不直接含有第一方涉及的内容,但是确有关联的第二方信息也 可以被用户所访问,这就产生了智能联想的效果。因此,文本处理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公知技术可以对文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评 估。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事先设定标准,用以计算特征的权重。一个特征的权重可以 依赖于但不限于以下这些因素(1)该特征被人为设置的数值。比如,被用户手动设置的数值,反映用户关注程度; 被系统管理员设置的值,为了调整系统的工作性能,等等。(2)体现该特征在“用户_系统”交互中的地位的信息,比如被点击的次数、在用户 查询中的出现频率等。(3)该特征在第一方信息中的分布特性,比如出现频率等。(4)该特征在第二方信息中的分布特性,比如对于第二方信息的区分能力(比如 IDF),含有该特征的第二方信息的权重和等。一个特征在一个文本中的分布特性,是指所述文本中该特征的存在性、出现次数、 各次出现位置、覆盖的文本区域大小、和(或)其它与所述特征的分布情况有关的信息。因此,文本处理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施时的具体情况,设计特征权重的计
算方法。对于如何评价一个特征集合与一个文本的相关性,也有大量现有技术可以解决。 比如但不限于(1)分析该特征集合中的成员在该文本中的出现。比如计算该文本中含有来自 该特征集合的特征的数量;如特征是带权重的,则可以计算该文本所含有该特征集合的特 征所对应的权重和,等等。(2)获取与该文本相关的特征,构成一个第二特征集合;将特征集合与文本的相 关性问题,转化为两个特征集合的相关性问题。
因此,文本处理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公知技术可以对文本与关键词的相关性进行 评估。对于如何评估两个特征集合的相关性,有多种方法,比如但不限于(1)从整体上判断两个集合的相似性,典型的做法是向量空间模型方法。将两个特 征集合转化为两个向量,向量的每个成员表示一个特征,通过余弦公式、欧式距离等方法计 算两个向量的差异。(2)分析两个集合中成员的相似性,比如计算两个集合的共有成员的数量;如果 特征是带权重的,计算两集合共有成员的权重和,等等。因此,文本处理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公知技术可以评估两个特征集合的相关性。对于如何评估两个关键词集合的相关性问题,同上,不再赘述。综上,对于评价一个以语句形式给出的第一方信息与一个以语句或关键词形式给 出的第二方信息的相关性,文本处理领域的技术人员借助于公知技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 可解决。作为完整的讨论,在实施本发明时,技术人员可以令第二方信息同时包含语句描 述与关键词描述。参照以上说明,技术人员可以将第一方信息与混合形态的第二方信息的 相关问题,分解为第一方信息与第二方信息中的语句描述的相关性以及第一方信息与第二 方信息中的关键词描述的相关性这两个技术问题进行解决。对于如何确定一段字符串是语 句还是关键词,可选择的方法是(1)事先确定第一方信息与第二方信息的表示格式,规定某些部分是以语句来描 述,某些部分以关键词来描述。比如,用xml来描述第一方信息与第二方信息,并指定哪一 种标记块用作语句描述,哪种标记块是用作关键词描述。(2)利用计算语言学技术来区分给定的文本是语句还是关键词。比如,用事先设定 的词汇表识别出文本中的词汇,用一种可解析自然语言的语法分析器对文本作尝试性的语 法解析,在解析结果达到预设标准后将该文本识别为语句,否则为关键词。评分装置3在实施时,还涉及如何从数据库中选取第二方信息参加评分计算的问 题。该问题有两个解决方案(1)遍历数据库中所有的第二方信息,对每个第二方信息都计算评分。对于第二方 信息数量较多时,这显然不适用。(2)利用某种启发式信息,调整候选的第二方信息的范围。所述调整的行为,可以 是从候选的第二方信息中删除一些成员;在既有的候选中加入新成员。进一步地,某个调 整动作还可以涉及对候选中成员进行的排序,以方便后续的调整动作。在实施中,启发式信息的可以有一种或多种来源,比如但不限于(1)给定的第二方信息本身的权重,可以是但不限于该第二方信息本身的长度; 该第二方信息被用户访问的频度;该第二方信息的所有者通过竞价方式为其设定的分值。(2)第二方信息涉及的各个特征的权重。特征权重的确定,参见前述内容。(3)第一方信息与第二方信息的相关性评分的中间结果。这样,一个第一方信息与 一个第二方信息的计算过程将被分解成复数个步骤,当根据某个步骤的中间结果借助于事 先设定的判别函数可以得知该第二方信息关于该第一方信息的最终相关性评分将不会很 高时,该第二方信息可以从候选中尽早去除,而不必完成关于该第二方信息的整个评分计算过程,从而节省时间。图8示出了一种进行求职者招聘者撮合的系统200。该系统的运行是这样的在输入步骤,通过输入装置1接收求职用户输入的简历251 ;在评分步骤,通过评分装置34获取简历251以及从数据库获取多个招聘信息252, 并计算相关性评分,产生多个带有相关性评分的招聘信息253 ;输出步骤,通过输出装置将招聘信息253中的各招聘信息对应的招聘者及职位的 标识254输出给求职用户。其中,评分装置34的实现方式可参考图5。实施时,可令本系统中的评分装置按如 下方式运行(1)运用特征获取装置202从简历251中提取了若干关键词特征155,并构成一个 集合Ka = <ki; k2,. .,kn>,集合中每个成员都是一个关键词特征。(2)将关键词特征被招聘用户通过竞买方式而设置的数值,作为该关键词特征的权重。(3)将特征集合依权重的降序排列。(4)从集合中获取前s个特征Kb = <k1; k2,. .,ks>,并从数据库中取出第二方信息 集合D = <di; d2,. .,dm> (图8中标号252),使得该第二方信息集合的每个成员都至少含有 一个来自Kb的成员特征。(5)对D的每个成员Cli,运用特征获取装置203从其中抽取关键词特征156,构成 一个集合Kd,,=众…!^&…人利用余弦公式计算!^与&^的差异,并作为第一方信息151 与该第二方信息Cli的相关性评分。(6)当D的所有成员都获得评分后,将这些第二方信息及其相关性评分作为评分 装置的结果253进行输出。技术人员参考这一例子,不难实现一个由招聘用户输入招聘信息,并从简历数据 库中搜寻符合招聘要求的求职者的系统。图9示出了一种进行交易撮合的系统300。该系统的运行是这样的在输入步骤,通过输入装置1接收买家用户输入的买家描述351 ;在评分步骤,通过评分装置32获取买家描述351以及从数据库获取多个卖家描述 352,并计算相关性评分,产生多个带有相关性评分的卖家描述353 ;每个卖家描述为关键 词形式,且在被读入评分装置之前,都经过特征泛化装置的泛化。输出步骤,通过输出装置将卖家描述353中的每个卖家描述对应的卖家标识354 输出给买家用户。其中,特征泛化装置可以被设计成按照如下方式运行(1)从数据库读取一个由多个关键词特征构成的卖家描述Pa = <Pl, p2,.., pm>。(2)初始化一个空集合Pb(3)依次从Pa中读取关键词特征,对于每个关键词特征Pi,从事先输入的同义词词 表中寻找与之相关的同义词集合PS1,将P1与PS1作为集合的新成员加入PB。(4)当Pa中所有成员都经过上述处理,将Pb作为关于卖家描述Pa的特征泛化结果 输出。评分装置32的实现方式可参考图3。实施时,可令本系统中的评分装置按如下方式运行(1)运用特征获取装置202从买家描述351中提取若干关键词特征155,并构成一 个集合Ka = <ki; k2,. .,kn>,集合中每个成员都是一个关键词特征。(2)初始化一个空队列L,它最多可容纳s个成员。(3)依次获取&中的每个关键词特征从数据库中取出含有Iii的所有卖家描述, 每个卖家描述X(标号352)经过特征泛化装置902处理,得到第二特征集合156。将155与 156的共有成员数作为该卖家描述χ的相关性评分的一个中间结果fx。如果队列L中未发 现χ及其评分中间结果Fx,则将χ以及fx作为队列成员加入L ;如果队列L中发现χ及其评 分中间结果Fx,则令Fx = Fx+fx。(4)当与ki相关的所有卖家信息都经过上述步骤的处理,将队列L中成员按照评 分中间结果排序,超出容量s的成员从队列中清除。(5)重复上述步骤直到Ka所有关键词都被处理。(6)将L中的内容作为评分装置的结果353进行输出。技术人员参考这一例子,不难实现一个由卖家用户输入卖家描述,并从买家数据 库中搜寻符合交易要求的买家的系统。图10示出了一种进行交友服务的系统400。该系统的运行是这样的在输入步骤,通过输入装置1接收当前用户输入的个人描述451 ;在评分步骤,通过评分装置33获取个人描述451以及从数据库获取多个注册用户 个人描述452,并计算相关性评分,产生多个带有相关性评分的注册用户个人描述453。输出步骤,通过输出装置将注册用户个人描述453中的每个注册用户个人描述对 应的用户标识454输出给当前用户。评分装置33的实现方式可参考图4。实施时,可令本系统中的评分装置按如下方 式运行(1)获取当前用户的个人描述451(2)从数据库获取最近登录本系统的s个注册用户,并获取他们的个人描述452。(3)对于452的每个个人描述屯,运用特征获取装置203,获取第二特征集合156。(4)计算156中各成员在个人描述451中覆盖的文本区域的总和,将其作为(Ii与 个人描述451的相关性评分。(5)依次处理每个个人描述Cli,直至452中所有注册用户的描述都被处理完毕。(6)将各注册用户的个人描述Cli按相关性评分排序,输出前t个注册用户的个人 描述。本发明中所述的任何一个装置与任何一个第二装置,可以是物理上不同的计算装 置,也可以是执行不同操作序列的同一计算装置,也可以是以不同操作参数执行相同操作 序列的同一计算装置。所述操作参数为计算装置执行操作序列时需要获取的必要数据。本发明中所述的用户是指运用本发明所涉及的方法操作本发明所涉及的系统的 客体。用户可以是自然人、组织机构、或自动装置。所述本发明是指本说明书以及与本说明 书所对应的权利要求所披露的一切内容。本发明中所述计算装置,可以是但不限于计算 机、嵌入式设备、电路、集成电路芯片、人工构造的可执行计算任务的高分子结构、量子计算 机、以及其它可完成计算任务的人造物。
在此说明书中,本发明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 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 而非限制性的。尤其需要说明的是,技术人员可以依据本发明,在技术作适当变形,以改善系统性 能。比如但不限于(1)用户将第一方信息保存到计算设备可读存储介质上,然后通过向系统提交第 一方信息的标识,使得系统可以读取该第一方信息,并完成本发明的两方撮合的功能。这意 味着系统对于用户输入具有记忆能力,用户不必每次都要完整输入第一方信息。(2)系统接收外界输入的多个第一方信息与多个第二方信息并保存之,并按照技 术人员事先设定的处理逻辑,在为某个第一方选择相匹配的第二方时还考虑其它第一方的 撮合情况。这意味着系统可以对多个第一方与多个第二方的撮合情况进行全局优化。如何 实现一个全局优化的算法,在计算机科学中有大量现有技术,此次不再赘述。这些为改善系统性能而作的技术上的变形,仍然是符合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
权利要求
一种按照供需信息进行两方撮合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输入装置,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一方信息,一个所述第一方信息描述了关于某一第一方的需求和(或)供给;数据库,存储至少一个第二方信息,一个所述第二方信息描述了关于某一第二方的需求和(或)供给;评分装置,从数据库获取至少一个第二方信息,并计算所述第二方信息关于所述第一方信息的相关度评分;输出装置,从经过评分的第二方信息中根据所述评分选取一部分第二方信息,输出与这些被选取的第二方信息相对应的第二方的标识;所述第一方信息含有语句描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按照供需信息进行两方撮合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 信息含有语句描述;所述评分计算,至少部份依赖于第一方信息与所述语句描述的相关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按照供需信息进行两方撮合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 信息含有关键词描述;所述评分计算,至少部份依赖于第一方信息与所述关键词描述的相 关性。
4.一种按照供需信息进行两方撮合的方法,含有如下步骤输入步骤,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一方信息,一个所述第一方信息描述了关于某一第一方 的需求和(或)供给;评分步骤,从数据库中选取至少一个第二方信息,并计算所述第二方信息与第一方信 息的相关度评分,一个所述第二方信息描述了关于某一第二方的需求和(或)供给;输出步骤,从经过评分的第二方信息中根据所述评分选取一部分第二方信息,输出与 这些被选取的第二方信息相对应的第二方的标识;所述第一方的描述为语句的形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按照供需信息进行两方撮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 信息含有语句描述;所述评分计算,至少部份依赖于第一方信息与所述语句描述的相关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按照供需信息进行两方撮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 信息含有关键词描述;所述评分计算,至少部份依赖于第一方信息与所述关键词描述的相 关性。
7.一种进行求职者与招聘者两方撮合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 统,接收输入产生输出;所述第一方信息为简历,所述第二方信息为招聘启事;或者,所述 第一方信息为招聘启事,所述第二方信息为简历。
8.一种进行求职者与招聘者两方撮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 法,接收输入产生输出;所述第一方信息为简历,所述第二方信息为招聘启事;或者,所述 第一方信息为招聘启事,所述第二方信息为简历。
9.一种进行交易撮合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接收输入产生 输出;所述第一方信息为买家的需求描述,所述第二方信息为卖家的供应描述;或者,第一 方信息为卖家的供应描述,所述第二方信息为买家的需求描述。
10.一种进行交易撮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接收输入产 生输出;所述第一方信息为买家的需求描述,所述第二方信息为卖家的供应描述;或者,第 一方信息为卖家的供应描述,所述第二方信息为买家的需求描述。
11.一种进行交友服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接收输入产生输出;所述第一方信息为当前用户的个人情况描述,所述第二方信息为该系统注册用户 的个人情况描述。
12. 一种进行交友服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接收输入产 生输出;所述第一方信息为当前用户的个人情况描述,所述第二方信息为注册用户的个人 情况描述。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供需信息进行两方撮合的系统与方法。利用该系统与方法,用户可以寻找到与自己描述的供应或需求情况相关的第二方,由于用户提供的描述为自然语言,用户体验更加自然,搜寻的效果更好。这一系统与方法,应用广泛,可以用于求职招聘、交友、网上交易等各领域。
文档编号G06Q30/00GK101937432SQ200910054090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9日
发明者刘健 申请人:刘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