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控产品的网络化监管方法

文档序号:6585847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特控产品的网络化监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控产品监控和管理的方法,能够对特控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
包括特控产品的生产、运输、销售、购买、储存、使用到消亡状态的各个环节和涉及到的相关 单位、有关人员进行监控和管理,确保特控产品处于受控状态。
背景技术
所谓"特控产品"是一种有形可数的、产品生命周期涉及环节较多的、管理不善将
会造成严重后果的、需要严格监管的物品,如特殊药品、特殊装置等。涉及单位、涉及人员、
涉及环节是指特控产品在生命周期全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单位、人员和环节。 特控产品的流失和不正当的使用会导致严重的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财产损失
和不良社会影响,甚至可能被恐怖分子和其他犯罪分子利用进行破坏活动。为了保障经济
建设和生命财产的安全,必须对特控产品进行严格的监控与管理。现行对特控产品的监管
系统主要是通过传统的书面责任认定的方式。存在的不足是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均有人为
操纵修改的可能,加上产品上没有任何标记,特控产品的保管和领用信息没有上网监督,所
以对相关人员使用中的违规行为无法界定和监控。 一旦发现非法收藏、滥用和私自携带特
控产品,也无法准确定位最终责任人,更没办法对特控产品的流动实施动态监控。
中国发明专利,名称为"商品批发零售物流过程监控和真假查验的方法及装置"(公
开号CN 1297209),其公开的技术内容是在生产线上对每一件商品加载不同的加密二维条
形码为信息载体的标识物,采用查验设备进行识读,经数据处理计算机和通讯网络,存储在数 据库计算机中。商品出库时用查验设备录入批发商和零售商的信息,在商品物流过程中,用查
验设备对商品上的加密二维条码信息进行识读和检验,查验商品的真伪,同时记录商品的物 流信息。该发明能实现商品物流过程监控和对真假商品进行鉴别。保护商品生产企业、流通 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该发明是针对普通商品的一种防伪措施,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是 商品所有权的转移,与特控产品监管不同的是它不涉及责任的转移,不必要记录所有与商品 流通有关的人员的信息,也不必要对商品在流通环节的滞留时间进行监控和预警;此外该发 明专利对商品的流通过程进行监控,没有对商品的使用过程、更没有对消亡状态进行监控,而 特控产品的监管则要求对产品从生产到消亡状态生命周期全过程进行监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特控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全程跟踪管理,即对
每一个特控产品从生产、销售、购买、运输、储存、使用到消亡状态进行全程监控和动态管
理,达到特控产品的严格管理,杜绝和减少流失,同时也为责任追查提供服务信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特控产品的网络化监管方法,
能够对特控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包括生产、运输、销售、购买、储存、使用到消亡状态的各
个环节及相关单位、人员进行监控和管理; 1)在生产企业制作成合格品后,在生产企业用激光编码设备对每一个特控产品按
3预定的规则进行编码,每一件合格的特控产品获得一个唯一的编码,根据该编码对其进行 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跟踪;在特控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内,所有与生产、销售、购买、运输、储 存、使用到消亡状态相关的单位、人员,都持有IC卡,利用IC卡对各环节的相关单位和人 员的静态、动态信息进行记录、转移、传递以及责任锁定,信息的转移采用双卡锁定技术在 便携式数据采集与处理装置上进行;所述特控产品每次从一个环节转移到另一个环节,所 有与转移有关的信息通过通讯网络进入监管部门的计算机,存入监管部门全程管理信息系 统,使监管部门能够在特控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内全程跟踪管理特控产品,按时限进行监 控。监控状态分为稳定、不稳定、预警、消亡四种状态,各种状态分别用绿色、黄色、红色、黑 色信号灯进行标识,直观地显示特控产品的所处状态。各级监管部门对特控产品相关信息
的管理采用了梯阶分布式网络化监控结构。针对一级、二级、三级......监管部门的职能
以及生产企业、销售单位、使用单位的需求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机全程管理信息系统,所有系 统通过监管部门的通讯网络或IC卡进行信息的交换。 2)本发明利用IC卡对特控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内各环节涉及的单位和人员的静 态、动态信息进行记录、转移、传递以及责任锁定。所采用的IC卡包括涉及单位卡、涉及人 员卡、电子两证卡、编码管理卡。涉及单位卡是可读写卡,记录单位基本信息、年审信息、特 控产品信息,包括生产企业卡、储存单位卡、使用单位卡。涉及人员身份卡记录人员的基本 信息,是一种身份的认证,包括生产现场转运员的IC卡身份卡、库管员身份卡、库转运员身 份卡、采购员身份卡、经销人员身份卡、监督安全员身份卡、运输人员身份卡、销毁人员身份 卡。电子两证卡用于记录监管部门发放的电子运输证和购买证、记录运输、购买特控产品编 码、相关单位、人员身份信息等。编码管理卡是用于对特控产品的编码范围进行管理的IC 卡,生产企业生产特控产品,首先应该持单位卡到监管部门进行年度审查,合格后由监管部 门将允许生产的编码范围写入编码管理卡中。所有IC卡由监管部门制订颁发,每一张IC 卡设有密码。IC卡可以在装备有双卡读写器的装置上进行读写,如便携式数据采集和处理 装置。将单张IC卡插入双卡读写器中,输入密码可以阅读IC中的所有信息,但不能修改、 删除、添加、复制信息。 3)本发明采用双卡锁定信息交换技术在便携式数据采集与处理装置上进行信息
的交换。两张ic卡上的信息需要进行交换时,必须同时插入双卡读写器,输入密码确认后
才能进行,双方的卡将自动记录本次信息交换的时间、持卡人信息、交换信息的内容。在每 次需要记录特控产品编码时,双方转交人员必须同时插入ic卡,输入密码确认后,才能录 入编码,双方ic卡将自动记录本次操作的时间、相关人员信息、特控产品编码。 4)本发明采用了阶梯分布式网络化监控结构。监管部门利用已建立的通讯网络对 特控产品进行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跟踪、监控和管理。根据监管部门的组织结构特点,至少设 置四级监管部门,各级监管部门具有不同的监管权限。各级监管部门都安装有计算机全程 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全程管理信息系统包括管理程序和数据库系统。每级监管部门辖区 内的各环节的信息直接上传给上一级监管部门的计算机全程管理信息系统,上级监管部门 负责辖区内所有相关信息的监控、管理和处理特控产品预警事故,并通过部门通讯网络定 时向更高级的监管部门发送监管信息。如按地区划分进行监管,县级监管部门的权限只限 于本县。地、市级监管部门,负责对辖区内各县特控产品状态的监控和协调跨县级特控产品 责任事故的处理。省级监管部门,负责对辖区内各地、市特控产品状态的监控和协调跨地、市特控产品责任事故的处理。国家监管部门负责对各省特控产品状态的监控和协调跨省级 特控产品责任事故的处理。 本发明的装置包括数据处理计算机、数据库服务器、网络服务器、通讯网络、激光 编码设备、便携式数据采集与处理装置。激光编码设备由激光打标机、计算机系统、条形码 打印机、通讯设备组成。便携式数据采集与处理器由微处理器(CPU)、键盘、液晶显示设备、 存储器、条形码数据采集器、密钥卡、双IC卡读写器、智能底座、232输入输出口组成,其中 智能底座包括通讯设备、微型打印机、充电器。 与传统的监管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效果是能够有效地严密监控和准确地反映每
一个特控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所有相关信息;由于采用了网络化的监管方法,能够有效地
支持事故排查,为责任追查提供信息服务,调查人员可以随时通过网络登陆特控产品全程
跟踪管理信息系统,查询特控产品、相关人员、相关单位的所有涉案信息,迅速确定责任人;
能够有效地对特控产品的流通过程进行监控预警;通过IC卡的发放,可以有效、便捷地对
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资格审查、身份认证、记录相关信息,从而规范化管理。能对每一个特
控产品从生产、销售、购买、运输、储存、使用到消亡状态进行全程监控和动态管理,达到特
控产品的严格管理,杜绝和减少流失。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方案图。 附图2是便携式数据采集和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附图3是激光编码设备的结构框图。
附图4是本发明监管部门的操作流程。 如附图l所示,本发明的装置包括数据处理计算机[A]、数据库服务器[B]、网络服 务器[C]、便携式数据采集与处理装置[D]、激光编码设备[E]、通讯网络[F]、 IC卡。通讯 网络[F]是监管部门建立的通信网络。 如附图2所示,便携式数据采集和处理装置[D]包括微处理器(CPU) [12]、键盘 [13]、液晶显示设备[14]、存储器[15]、条形码数据采集器[16]、密钥卡[17]、双IC卡读写 器[18]、智能底座[19]、232输入输出口 [20]组成,其中智能底座包括通讯设备[21]、微型 打印机[22]、充电器[23]。键盘[13]可以进行信息的输入操作,如可以手工输入特控产品 的编码。液晶显示设备[14]可以显示操作过程。条形码数据采集器[16]可以旁离扫描输 入盒码和箱码的条形编码。密钥卡[17]用于启动便携式数据采集和处理装置。双IC卡读 写器[18]可以对IC卡进行读取和写入操作,并能完成双IC卡的信息交换操作。通过232 输入输出口 [20]可以将便携式数据采集和处理装置与计算机相连,进行信息交换。通讯设 备[21]可以通过拨号的方式与通讯网络[F]连接。微型打印机[22]可以打印输出数据采 集和处理结果。充电器[23]可以提供电源。便携式数据采集与处理装置可以完成特控产 品发码、盒码箱码的人工输入和旁离激光扫描输入、对IC卡进行双卡锁定信息交换、打印 操作信息、简单的信息处理、与计算机连接通讯的功能。 如附图3激光编码设备[E]由激光打标机24、计算机系统25、条形码打印机26、通 讯设备27组成。 如附图l,本发明的监管部门,至少设置四级监管部门,本实施例以附图所述的四级监管部门为例,进行说明。特控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监管涉及一级监管部门[1]、二级 监管部门[2]、三级监管部门[3]、四级监管部门[4]以及生产[5]、运输[6]、库存[7]、销售 [S]、购买[9]、使用[10]和其最后的消亡状态[11]等环节。各级监管部门配置有数据处理 计算机[A]、数据库服务器[B]、网络服务器[C]、便携式数据采集与处理装置[D]。通讯网络 [F]是监管部门建立的通信网络。各级监管部门之间采用的是阶梯分布式网络化监控结构, 根据职责的不同安装有相应的计算机全程管理信息系统,四级监管部门安装四级监管部门 计算机全程管理信息系统,三级监管部门安装三级监管部门计算机全程管理信息系统,二 级监管部门安装二级监管部门计算机全程管理信息系统,一级监管部门安装一级监管部门 计算机全程管理信息系统。各级监管部门的网络服务器直接接入部门通信网络各环节,通 过拨号网络与通讯网络连接。上级监管部门能够享有下级监管部门计算机全程管理信息系 统内存储的监管信息,或者各级监管部门的计算机全程管理信息系统内存储的监管信息全 部共享,互相都能使用。在生产环节配置有数据处理计算机[A]、数据库服务器[B]、便携式 数据采集与处理装置[D]、激光编码设备[E];在生产企业制作成合格品后,生产企业用激 光编码设备[E]对每一个特控产品按预先编设的规则进行编码,每一件合格的特控产品获 得一个唯一的编码,根据该编码对其进行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跟踪;运输[6]、库存[7]、销售 [8]、购买[9]、使用[10]环节都安装有数据处理计算机[A]、数据库服务器[B]、便携式数据 采集与处理装置[D],消亡环节[11]由监管部门直接监控管理。各环节也安装有相应的计 算机全程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信息的处理、数据维护和数据传输到各级(或相应级别)监管 部门计算机全程管理信息系统内等工作。各相关环节之间通过IC卡利用双卡锁定信息交 换技术在便携式数据采集与处理装置上进行信息交换。各相关环节通过通讯设备拨号上网 登陆部门通信网络,与各级监管部门进行信息交换、数据传输,也可以携带IC卡直接到监 管部门上交相关信息。 本发明将监控状态分为稳定、不稳定、预警、消亡四种状态,各种状态分别用绿色、 黄色、红色、黑色信号灯进行标识,直观地显示特控产品的所处状态,具有较强的提醒作用, 提示监管部门注意。 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进行特控产品的监管的操作流程如图4所示生产企业 用激光编码设备[E]对每一个合格的特控产品按预先编设的规则进行编码,每一件合格的 特控产品获得一个唯一的编码,根据该编码对其进行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跟踪;将生产信息 以及编码信息通过部门通信网络传输到各级监管部门计算机全程管理信息系统。生产企业 将该特控产品移交到存储企业时,通过IC卡利用双卡锁定信息交换技术在便携式数据采 集与处理装置上进行信息交换,将该交换信息通过部门通信网络传输到各级监管部门计算 机全程管理信息系统。同样,存储企业将该特控产品移交到购买企业、购买企业将该特控产 品移交到使用企业、使用企业将该特控产品移交到回收企业,都通过IC卡利用双卡锁定信 息交换技术在便携式数据采集与处理装置上进行信息交换,并及时将该交换信息通过部门 通信网络传输到各级监管部门计算机全程管理信息系统。同时,在特控产品生命周期全过 程中,各级监管部门根据计算机全程管理信息系统内存储的相关信息,监管部门在特控产 品生命周期全过程内全程进行跟踪,按时限进行监控,确保特控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中都 处于受控状态;各级监管部门根据特控产品所处的稳定、不稳定、预警、消亡四种状态,分别 用绿色、黄色、红色、黑色信号灯进行标识、显示出来。
权利要求
一种特控产品的网络化监管方法,能够对特控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包括生产、运输、销售、购买、储存、使用到消亡状态的各个环节及相关单位、人员进行监控和管理;其特征是在生产企业制作成合格品后,在生产企业用激光编码设备对每一个特控产品按预定的规则进行编码,每一件合格的特控产品获得一个唯一的编码,根据编码对其生命周期全过程进行跟踪;在特控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内,所有与生产、销售、购买、运输、储存、使用到消亡状态相关的单位、人员,都持有由监管部门制订颁发的IC卡,利用IC卡对各环节的相关单位和人员的静态、动态信息进行记录、转移、传递以及责任锁定,信息的转移采用双卡锁定技术在数据采集与处理装置上进行;所述特控产品每次从一个环节转移到另一个环节,所有与转移有关的信息通过通讯网络进入监管部门的计算机,存入监管部门全程管理信息系统,使监管部门能够在特控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内全程跟踪管理特控产品,按时限进行监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控产品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IC卡包括涉及单 位卡、涉及人员卡、电子两证卡、编码管理卡;涉及单位卡是可读写卡,记录单位基本信息、 年审信息、特控产品信息,包括生产企业卡、储存单位卡、使用单位卡;涉及人员卡记录人员 包括身份信息在内的基本信息,包括生产现场转运员的IC卡身份卡、库管员身份卡、库转 运员身份卡、采购员身份卡、经销人员身份卡、监督安全员身份卡、运输人员身份卡、销毁人 员身份卡;电子两证卡用于记录监管部门发放的电子运输证和购买证、记录运输、购买特控 产品编码、相关单位、人员身份信息等;编码管理卡是用于对特控产品的编码范围进行管理 的IC卡,生产企业生产特控产品,首先应该持单位卡到监管部门进行年度审查,合格后由 监管部门将允许生产的编码范围写入编码管理卡中;IC卡在装备有双卡读写器的装置上 进行读写。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特控产品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监管部门计算机全程 管理信息系统,将监控状态分为稳定、不稳定、预警、消亡四种状态,各种状态分别用绿色、 黄色、红色、黑色信号灯进行标识,直观地显示特控产品的所处状态。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特控产品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监管部门采用阶梯分布式 网络化监控结构,至少设置四级监管部门,各级监管部门具有不同的监管权限;各级监管部 门利用已建立的通讯网络对特控产品进行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跟踪、监控和管理。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控产品的监管方法,采用IC卡、便携式数据采集和处理装置、通讯网络、计算机技术,通过对每一个特控产品进行编码,根据编码对其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相关信息进行全程监控和管理;利用IC卡对各环节的相关单位和人员静态、动态信息进行记录、转移、传递以及责任锁定;采用双IC卡锁定技术进行相关信息交换;每一个环节的相关信息通过通讯网络进入计算机全程管理信息系统,对特控产品按时限进行监控。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对特控产品的全程监控和严格管理,减少流失,并为责任追查提供信息服务。
文档编号G06K19/07GK101763594SQ200910250849
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0日
发明者覃斌, 阎春平 申请人:重庆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