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水产品供应链追溯系统及其方法

文档序号:6600313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水产品供应链追溯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品健康养殖的数字化范畴,特别是利用RFID提供在该领域的供应链追溯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水产行业中的散户、小作坊式企业居多,整顿过程中受到诸多现实因素 的制约,致使我国至今仍未建立起完善的水产品渔用饲料、渔药与药物残留、水产品养殖水 域及其环境的监测和管理体系,不能及时监控水产品质量问题。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我国 南方贝类中毒和其他水产品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水产养殖不合理用药现象仍较为普遍,水 产品药残超标事件屡有发生;部分渔业水域环境质量下降,导致水产品被污染或携带病毒、 细菌、寄生虫、生物毒素的几率增加,水产养殖中不合格饲料的应用与药物的滥用,轻者使 鱼虾减产,重者绝产;加工企业质量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加工过程中仍存在使用禁用物质或 监控操作不到位等行为;流通企业普遍存在“重销量、轻质量”的传统观念,原始、落后的物 流作业过程致使大量的问题水产品流入市场,危及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总之,水产行业已日 益凸显诸如种苗检疫问题、用药问题、环保问题、添加剂问题、产品质量检测问题、产品认证 问题等食品安全相关问题。目前,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实现农产品从养殖基地到屠宰场或加工厂两个供应 链环节的安全追溯,例如,通过对生猪佩戴耳标的形式实现从养殖基地到屠宰场的追溯。而 对包含流通环节在内的整条供应链追溯的研究较少;国内很多研究能够从技术层面实现对 食品供应链企业的追溯,而对食品安全信息的追溯界定不明确,还主要停留在理论研究层 面;大多数研究从消费者利益角度出发,研究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服务对象主要是消费者, 而对企业利益、政府监管效力的考虑较少;目前,RFID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主要用于标识 牲畜个体,而对水产品等个体较小的农产品如何应用RFID技术实现可追溯性管理研究较 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一种可以更加有效和 合理的追溯水产品安全供应链的系统,具体的为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水产品供应链追溯 系统及其方法。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实现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水产品供应链追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台数据库、养殖 基地视频监控模块、水产品溯源信息上传模块、水产品流向监控模块、冷链温度接收模块、 溯源信息查询模块、问题产品召回模块,其中后台数据库分别与养殖基地视频监控模块、水 产品溯源信息上传模块、水产品流向监控模块、冷链温度接收模块、溯源信息查询模块、问 题产品召回模块连接,各模块通过与后台数据库的连接,将相关信息实时的与后台数据库 进行相互之间的传输,其中各个模块的具体功能实现为
(1)养殖基地视频监控模块该模块包含一个视频摄像头,用于实时监控水产品 养殖基地及加工厂的现场情况,同时将具体的监控情况上传至后台数据库,在达不到安全 指标的情况下系统自动报警,在源头上最大程度地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2)溯源信息上传模块该模块是系统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该模块包括RFID标 签,以RFID为主要的信息读取技术,上传水产品的溯源信息,将整个鱼塘内的水产品的溯 源信息存储进RFID标签,并将RFID标签内的水产品的溯源信息上传至后台数据库,以备本 企业、下游企业、政府部门和消费者查询;(3)产品流向监控模块该模块以溯源信息上传模块为前提,通过扫描RFID标签 中的水产品的溯源信息并根据RFID标签中的水产品的溯源信息从后台数据库中读出企业 产品流向信息,达到企业监控、政府监督的目的;(4)冷链温度接收模块该模块主要用于实时或定时监控水产品在途物流的温 度,通过设定安全限值,提供系统预警功能,保证水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同时,冷 链温度接收模块将水产品在物流途中的溯源信息和温度信息存储进RFID标签后上传至后 台数据库;(5)溯源信息查询模块该模块用于消费者、企业查询水产品的溯源信息,主要包 括水产品供应链主要参与单位的回溯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指标的查询,获取当前批次水产品 的溯源信息,具体的从后台数据库当中获取当前查询的水产品的溯源信息;(6)问题产品召回模块该模块通过与后台数据库之间传输问题水产品的溯源信 息将问题水产品具体到某一特定批次的方式,并将该特定批次的问题产品召回。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实现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水产品供应链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环节、加工环 节、配送环节、零售环节四个部分。水产品供应链流程主要涵盖水产品养殖、水产品加工、成 品配送和成品零售等基本环节及贯穿于各环节内部和供应链上下游流通中的仓储、运输、 装卸、搬运等物流活动。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涉及到政府监管部门的参与。其中,水产品养 殖基地主要由当地农业局统一监管,采取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监管方式;水产品 加工厂主要由卫生局、工商局和质监局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进行协调监管;成品配送中心 及销售终端主要由当地卫生局和工商局监督管理。具体的各环节采集的数据如下(1)在产品养殖阶段,采集产品水质信息(PH值、水温、溶氧量、透明度、重金属含 量、农药含量、细菌含量、各类氟化物含量、挥发性酚含量、鱼塘换水周期和鱼塘消毒用品)、 饲料信息(饲料配方、激素含量、抗生素含量)、水产品疾病预防信息(预防时间、预防方法、 使用的药物、用药剂量、预防的疾病)、水产品疾病治疗信息(患病时间、所得疾病、具体症 状、患病鱼塘、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等信息放入数据库。在水产品养殖环节采集的信息有 RFID追溯批次、出塘时间、产品流向、净重;(2)在水产品加工环节采集的信息有加工厂信息(加工厂名称、组织机构代码、 法人代表、联系电话、加工厂地址、业务类型)、水产品加工进程基本信息(产品名称、加工 流程、关键控制点、成品入库时间、仓储环境)、加工环节水产品出库基本信息(RFID配送批 次、RFID加工批次、出库时间、产品流向、包装单位、数量、保质期、储藏环境);(3)配送中心采集的信息有配送中心产品验收基本信息(RFID配送批次、检测时间、检测指标、检测结果)、水产品检测指标(食品添加剂、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配送环节水产品出库基本信息(RFID零售批次、RFID配送批次、入库时 间、出库时间、产品流向、包装单位、配送数量);(4)在零售环节采集的基本信息超市基本信息(超市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法人 代表、联系电话、超市地址)、超市水产品验收基本信息(RFID零售批次、检测时间、检测指 标、检测结果)、消费者投诉信息(追溯码投诉时间、被投诉单位问题、食品购买时间、食后 反应、消费者联系方式)。本发明采用电子标签与条码相结合的方法,在大的产品包装上采用电子标签来标 识每一批次,在单位产品或其包装上采用条码标识,即养殖流程当中利用RFID标签标识整 个鱼塘的水产品的相关信息,在零售流程中利用条码来标识单个水产品的相关信息。所述 的条形码与RFID标签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编码表示,为了减少用户录入信息的工作量,以 及避免在录入的过程中出现一些人为错误。本发明中的编号都是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则自动 生成的具体的编码规则为 1.企业编号长度16位。编码规则字母(1位)+类型(1位)+时间(12位)+随机数(2位)。其中[1]字母为固定值E;[2]类型A为养殖基地,P为加工厂,D为配送中心,R为超市;[3]时间年月日(yyMMdd)+ 时分秒(HHmmss);[4]随机数1 10之间的数字。2.用户编号长度14位。编码规则字母(1位)+类型(1位)+时间(10位)+随机数(2位)。其中[1]字母为固定值U;[2]类型A为养殖基地,P为加工厂,D为配送中心,R为超市;[3]时间年月日(yyyyMMdd) + 时分秒(HHmmss);[4]随机数1 10之间的数字。3.鱼塘编号长度12位。编码规则字母(1位)+时间(9位)+随机数(2位)。其中[1]字母为固定值F;[2]时间时分秒毫秒(HHmmssfff);[3]随机数1 10之间的数字。4.追溯码长度I6位。编码规则时间(14位)+校验码(1位)+随机数(1位)。其中
[1]时间年月日(yyyyMMdd) + 时分秒(HHmmss);[2]校验码采用几何级数法将yyMMddHHmmss各位乘以对应的2的幂,比如个位 就乘以2的0次方,十位乘以2的1次方,累加求和,除以11取余作为校验码;[3]随机数1 10之间的数字。5.部门编码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如下(I)RFID固然有其独特的技术优势,但是对于一些个体较小、价值偏低的水产品而 言,如果对每一单位产品均采用RFID电子标签来标识,从目前的标签价格方面分析,对消 费者造成的附加成本仍然很大,所以不利于项目的推广,为了进一步提高项目的可实施性, 本项目采用电子标签与条码相结合的方法,在大的产品包装上采用电子标签来标识每一批 次,在单位产品或其零售包装上采用条码标识,但是必须要解决好编码的问题;(2)采用RFID技术作为水产品供应链追溯系统的信息采集技术,既克服了条码技 术的缺陷,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企业内部的作业效率。供应链下游企业通过扫描电子标签,可 以查询其所购买的原材料或产成品的追溯信息,上游企业通过扫描电子标签,可以实时跟 踪其产品的具体流向,真正实现了“下行跟踪、上行追溯”的管理方式,当消费者购买的水产 品存在质量安全问题时,消费者通过追溯码可以快速、准确地回溯与问题产品相关联的所 有产品的流向,相关企业可以迅速、精确地召回所有问题产品,避免危害的进一步扩大,此 夕卜,政府监管部门通过统计消费者的投诉信息,进而对相关单位采取针对性的监管措施;(3)本项目充分考虑了使用RFID技术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一系列负面影响,从两个 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一是本项目采用电子标签与条码结合应用的方案,在单件商品 包装上使用的仍然是条码,因此,在零售终端不会发生电子辐射的危害。二是本项目中电子 标签采用循环使用的方式,即供应链上游企业的产品到达下游企业时,标签随之返回上游 企业以备再次应用,既减少了标签的使用量也防止了废旧标签的大量产生。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的系统结构图;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图3所示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的实际运用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法 和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水产品供应链追溯系统,包括后台数据库、养殖 基地视频监控模块、水产品溯源信息上传模块、水产品流向监控模块、冷链温度接收模块、 溯源信息查询模块、问题产品召回模块,其中后台数据库分别与养殖基地视频监控模块、水 产品溯源信息上传模块、水产品流向监控模块、冷链温度接收模块、溯源信息查询模块、问 题产品召回模块连接。本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架构,它是随着Internet技 术的兴起,对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C/S)架构的一种改进。在B/S系统架构下, 服务器端负载绝大部分的事务逻辑,用户通过WWW浏览器访问后台服务器完成相应操作, 大大简化了客户电脑的负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用户的总体成 本。水产品供应链追溯系统涉及到多个参与方,系统采用B/S架构,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企 业的实施成本,另一方面,消费者可以通过浏览器便捷地查询所购买水产品的追溯信息。养殖基地、加工厂、配送中心、超市、消费者和政府监管部门通过Internet访问水 产品供应链追溯系统,上传追溯数据到后台数据库,或从后台数据库查询需要的追溯信息。 RFID技术和条码技术在其中作为信息采集技术。如前面一章所述,电子标签内的EPC码分 别用于标识水产品的追溯批次、加工批次、配送批次和零售批次,而条码用于负载追溯码信 息。供应链各环节的工作人员在合适的时间上传追溯信息到追溯系统,并且建立各批次之 间的对应关系。消费者通过键盘输入或扫描的形式读取零售包装上的追溯码,查询产品溯 源信息。其具体的实施方式举例如下将本发明系统分为养殖基地、加工厂、配送中心、超市、消费者、系统管理六个部门 实体,通过六个模块的信息化共享实现对产品信息的追溯管理,其中[1]养殖基地包括个人信息管理、养殖基地管理、养殖过程管理、追溯信息管理和投诉信息管 理。a.个人信息管理修改登录密码。b.养殖基地管理企业信息管理,如查看、修改企业信息;人员管理,如添加、删除 人员等操作;鱼塘信息管理,如添加、删除鱼塘等。c.养殖过程管理鱼塘水质检测,如添加、修改、删除水质监测记录;喂养饲料管 理,如添加、修改、删除喂养记录;疾病预防管理,如添加、修改、删除喂养记录;疾病治疗管 理,如添加、修改、删除治疗记录。d.追溯信息管理追溯信息上传,如添加、修改追溯信息;产品流向跟踪,如查询产品流向信息。e.投诉信息管理查看消费者投诉信息。
[2]加工厂包括个人信息管理、加工厂管理、加工过程管理、追溯信息管理和投诉信息管理。a.个人信息管理修改登录密码。 b.加工厂管理企业信息管理,如查看、修改企业信息;人员管理,如添加、删除人 员等操作。c.加工过程管理原料入库监测,如添加、修改入库产品的检测信息;RFID批次关 联,把追溯批次和加工批次进行关联;加工过程监控,添加、修改、删除产品的加工信息。d.追溯信息管理进货来源查询,如查询产品的来源信息;追溯信息上传,如添 加、修改追溯信息;产品流向跟踪,如查询产品流向信息。e.投诉信息管理查看消费者投诉信息。[3]配送中心包括个人信息管理、配送中心管理、配送过程管理、追溯信息管理和投诉信息管理。a.个人信息管理修改登录密码。b.配送中心管理企业信息管理,如查看、修改企业信息;人员管理,如添加、删除 人员等操作。c.配送过程管理原料入库监测,如添加、修改入库产品的检测信息。d.追溯信息管理进货来源查询,如查询产品的来源信息;追溯信息上传,如添 加、修改追溯信息;产品流向跟踪,如查询产品流向信息。e.投诉信息管理查看消费者投诉信息。[4]超市包括个人信息管理、零售过程管理、追溯信息管理和投诉信息管理。a.个人信息管理修改登录密码。b.零售过程管理原料入库监测,如添加、修改入库产品的检测信息。c.追溯信息管理进货来源查询,如查询产品的来源信息;追溯信息上传,如添 力口、修改追溯信息。d.投诉信息管理查看消费者投诉信息。[5]消费者包括产品信息查询、投诉、投诉信息查询。a.产品信息查询通过追溯码查询产品信息。b.投诉对购买的问题产品进行投诉。c.投诉信息查询查看投诉信息的处理情况。[6]系统管理包括个人信息管理、养殖基地管理、加工厂管理、配送中心管理、超市管理和投诉
信息管理。a.个人信息管理修改登录密码。b.养殖基地管理企业信息管理,如添加、修改、删除企业信息;人员管理,如添 力口、删除人员等操作。c.加工厂管理企业信息管理,如添加、修改、删除企业信息;人员管理,如添加、删除人员等操作。d.配送中心管理企业信息管理,如添加、修改、删除企业信息;人员管理,如添 力口、删除人员等操作。e.超市管理企业信息管理,如添加、修改、删除企业信息;人员管理,如添加、删 除人员等操作。f.投诉信息管理查看和处理消费者投诉信息。同时,该系统的数据安全性可以通过下列方式实现[1]数据库安全机制a.账号安全性访问数据库的用户必须拥有数据库账号和口令。b.对象安全性用户只能访问经对象拥有者授权的对象。c.备份和恢复作为事务处理频繁的联机事务处理系统,推荐经常进行数据备 份,并将数据存放到安全的地方妥善保管,在系统崩溃时,可利用备份信息迅速恢复数据库 数据。d.系统采用事务处理机制,防止修改和删除异常。[2]应用数据安全系统提供严格的用户管理由系统管理员注册用户名、用户ID和用户密码,将用 户登录权和系统操作权赋予用户。a.子系统操作登录系统的用户只能操作由系统管理员授权使用的子系统。b.登录安全系统对用户密码进行了加密,保证了登录用户密码的安全;同时采 用验证码技术,防止恶意登录。通信安全系统对用户在浏览器中传递的信息进行加密,确保了信息安全。如图2所示,在养殖环节,RFID电子标签在罗非鱼出塘时开始应用。为了方便管 理,我们假定同一鱼塘中的罗非鱼是来自同一批鱼苗,因此当前鱼塘中的罗非鱼具有相同 的养殖环境、饲料配方、疾病预防记录和疾病治疗记录等信息。当罗非鱼出塘将要运输到加 工厂时,工作人员扫描罗非鱼运输包装上的RFID电子标签,记录当前养殖批次相关信息和 检验报告并把数据上传到服务器。在加工环节,因为同一养殖批次的罗非鱼可能要分成几个批次的加工,因此需要 建立养殖批次和加工批次的对应关系。当罗非鱼运至加工厂时,工作人员通过扫描养殖批 次中的RFID电子标签和加工批次中的RFID电子标签,记录好养殖批次和加工批次的对应 关系。在加工过程中,还必须建立容器和加工批次的对应关系,确保同一容器中的冻罗非鱼 片来自同一个加工批次和养殖批次。当加工完成的冻罗非鱼片被送入冷库冷藏时,为了便 于产品的出入库安排,不同加工批次的冻罗非鱼片被存放在不同的库区。此时,工作人员通 过扫描加工批次的RFID电子标签,记录当前加工批次相关信息和检验报告并把数据上传 到服务器。在配送环节,RFID的应用始于水产品的入库验收环节。当水产品由加工厂运至配送中心时,入库前,配送中心工作人员首先对水产品进行安全性检测,通过扫描水产品外包 装上的用于标识当前配送批次的RFID电子标签,记录检测指标与检测结果。水产品抽检合 格,被安排入库,否则拒收当前配送批次产品。某一配送批次的水产品可能被销往多个零售 终端。配送中心按照客户订单安排产品出库时,通过扫描标识当前配送批次的电子标签和标识零售批次的电子标签建立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记录当前零售批次水产品的具体 流向等配送环节追溯信息。当某一配送批次的水产品全部被销往各个零售终端时,标识该 配送批次的电子标签可以被重复利用。在零售环节,还必须建立销售批次和加工批次的对应关系。销往同一超市的冻罗 非鱼片被视为同一销售批次。产品出库前,工作人员扫描标加工批次的RFID电子标签和当 前销售批次的RFID电子标签,建立销售批次与加工批次之间的对应关系。考虑成本关系, 在超市销售时,我们用条形码代替RFID电子标签。因此,当冻罗非鱼片运至超市进行入库 验收时,工作人员通过扫描条形码和销售批次的RFID电子标 签建立对应关系,并生成一个 追溯码。同一销售批次具有相同的追溯码。工作人员记录当前的相关信息并把数据上传到 服务器。当消费者购买冻罗非鱼片后,就可以根据产品包装上的追溯码进行查询,了解产 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运作情况。当出现问题时,也可以根据该追溯码进行投诉,企业将根 据消费者投诉提供的追溯码,在系统中进行组合查询,了解出现问题的环节,然后进行赔偿 和后期处理工作。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具体追溯流程在上文中所举例的系统上实现的方式如下1)养殖环节该环节主要包括养殖基地、养殖基地工作人员、养殖用水水质、饲料配方、养殖基 地_饲料配方、疾病预防、疾病与治疗、鱼塘、养殖环节追溯信息9张表。(1)养殖基地表该表的主键为养殖基地编号。(2)养殖基地工作人员表该表的主键为员工ID,外键为养殖基地编号。(3)养殖用水水质表该表的主键为养殖基地编号和监测时间,该表的外键为养 殖基地编号和员工ID。(4)饲料配方表该表的主键为配方编号。(5)养殖基地-饲料配方表因为养殖基地与饲料配方存在多对多的关系,所以生 成养殖基地_饲料配方表,该表的主键和外键均为养殖基地编号和饲料配方编号。(6)疾病预防表该表的主键为预防时间和养殖基地编号,外键为养殖基地编号 和员工ID。(7)疾病与治疗表该表的主键为发病时间、养殖基地编号、鱼塘编号,外键为养 殖基地编号、鱼塘编号和员工ID。(8)鱼塘表该表的主键为鱼塘编号和养殖基地编号,外键为养殖基地编号。(9)养殖环节追溯信息表该表的主键为追溯批次流水号,外键为养殖基地编号 和鱼塘编号。追溯批次流水号采用系统自动编号,以下环节的流水号均采用系统自动编号。 养殖基地可以根据养殖环节追溯信息表中的出塘时间监控某一时间段内其产品的具体流 向,或者根据养殖环节追溯信息表中的鱼塘编号查询某一鱼塘内养殖的水产品的流向、流
里等{曰息。下游水产品加工厂扫描标识当前追溯批次的RFID电子标签,通过联合检索养殖 环节追溯信息表与养殖基地表和鱼塘表可以追溯该批次活体水产品来源于哪个养殖基地 的哪个鱼塘。同时,水产品加工厂可以通过联合检索养殖环节追溯信息表与养殖用水水质 表、养殖基地_饲料配方表、饲料配方表、疾病预防表、疾病与治疗表、养殖基地工作人员表追溯当前批次活体水产品在养殖环节的安全信息及相关负责人员。2)加工环节该环节主要包括水产品加工厂、加工厂工作人员、活体水产品检测、追溯批次-加 工批次、加工过程、加工环节追溯信息6张表。为了更加清晰地表示养殖环节与加工环节表 之间的主外键关系,在此引入养殖环节追溯信息表。(1)水产品加工厂表该表的主键为加工厂编号。(2)加工厂工作人员表该表的主键为员工ID,外键为加工厂编号。
(3)活体水产品检测表该表的主键为检测流水号,外键为员工ID、加工厂编号、 追溯批次流水号。(4)追溯批次-加工批次表因为追溯批次与加工批次之间存在多对多的关系,所 以生成追溯批次_加工批次表,该表的主键和外键均为检测流水号和加工批次流水号。(5)加工过程表该表的主键为加工批次流水号,外键为加工厂编号和员工ID。(6)加工环节追溯信息表该表的主键为配送批次流水号,外键为加工厂编号和 加工批次流水号。水产品加工厂扫描标识加工批次的RFID电子标签,检索加工环节追溯信 息表,监控当前加工批次的水产品成品的具体流向、流量等信息,或者检索某一时间段的详 细出库信息。配送中心扫描标识配送批次的RFID电子标签,通过联合检索加工环节追溯信息 表、水产品加工厂表、追溯批次_加工批次表、养殖环节追溯信息表、养殖基地表、鱼塘表查 询该配送批次的水产品成品来源于哪个加工厂,哪个养殖基地的哪个鱼塘。同时,配送中心 可以通过联合检索加工环节追溯信息表、加工过程表、加工厂工作人员表追溯当前配送批 次水产品在加工环节的安全信息及相关负责人员。3)配送环节该环节主要包括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工作人员、配送中心水产品检测、配送环节追 溯信息4张表。(1)配送中心该表的主键为配送中心编号。(2)配送中心工作人员该表的主键为员工ID,外键为配送中心编号。(3)配送中心水产品检测表该表的主键为零售批次流水号,外键为员工ID、配送 中心编号、配送批次流水号。(4)配送环节追溯信息表该表的主键为零售批次流水号,外键为配送中心编号 和检测流水号。配送中心扫描标识配送批次的电子标签,通过检索配送环节追溯信息表可 以监控其产品的具体流向、流量信息,或者通过查询产品的入库、出库信息评估产品的销量 状况。超市扫描标识零售批次的电子标签,通过联合检索配送环节追溯信息表、配送中 心表、加工环节追溯信息表、水产品加工厂表、追溯批次_加工批次表、养殖环节追溯信息 表、养殖基地表、鱼塘表追溯该配送批次的水产品成品来源于哪个配送中心、哪个加工厂, 直至哪个养殖基地的哪个鱼塘。同时,超市通过联合检索配送环节追溯信息表、配送中心水 产品检测表、配送中心工作人员表可以追溯当前零售批次水产品在配送环节的安全信息及 相关负责人员。4)零售环节
该环节主要包括超市、超市工作人员、超市水产品检测、零售环节追溯信息、消费 者投诉5张表。(1)超市表该表的主键为超市编号。(2)超市工作人员表该表的主键为员工ID,外键为超市编号。
(3)超市水产品检测表该表的主键为检测流水号,外键为员工ID、超市编号、零 售批次流水号。(4)零售环节追溯信息表该表的主键为内部追溯码,外键为超市编号和检测流 水号。(5)消费者投诉表该表的主键为投诉编号,外键为超市编号和内部追溯码。消费者输入或扫描内部追溯码,通过联合检索零售环节追溯信息表、超市表、配 送环节追溯信息表、配送中心表、加工环节追溯信息表、水产品加工厂表、追溯批次_加工 批次表、养殖环节追溯信息表、养殖基地表、鱼塘表可以追溯其购买的水产品来源于哪个超 市,哪个配送中心,哪个加工厂,直至哪个养殖基地的哪个鱼塘。同时,消费者通过联合检索 零售环节追溯信息表、超市水产品检测表、超市工作人员表、配送环节追溯信息表、配送中 心水产品检测表、配送中心工作人员表、加工环节追溯信息表、加工过程表、追溯批次_加 工批次表、活体水产品检测表、加工厂工作人员表、养殖环节追溯信息表、养殖基地-饲料 配方表、饲料配方表、养殖基地工作人员表可以追溯其购买的水产品在整条供应链上的安 全fe息。在此说明书中,本发明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 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 而非限制性的。
权利要求
一种基于RFID和条码的水产品供应链追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台数据库、养殖基地视频监控模块、水产品溯源信息上传模块、水产品流向监控模块、冷链温度接收模块、溯源信息查询模块、问题产品召回模块,其中后台数据库分别与养殖基地视频监控模块、水产品溯源信息上传模块、水产品流向监控模块、冷链温度接收模块、溯源信息查询模块、问题产品召回模块连接;所述的养殖基地视频监控模块包含一个视频摄像头,用于实时监控水产品养殖基地及加工厂的现场情况,同时将具体的监控情况上传至后台数据库,并在达不到安全指标的情况下自动报警;所述的溯源信息上传模块包括将整个鱼塘内的水产品的溯源信息存储进RFID标签,并将RFID标签内的水产品的溯源信息上传至后台数据库,以备本企业、下游企业、政府部门和消费者查询;所述的产品流向监控模块通过扫描RFID标签中的水产品的溯源信息并根据RFID标签中的水产品的溯源信息从后台数据库中读出企业产品流向信息;所述的冷链温度接收模块用于实时或定时监控水产品在物流途中的温度,通过设定安全温度限值,提供系统温度预警功能;同时,冷链温度接收模块将水产品在物流途中的溯源信息和温度信息存储进RFID标签后上传至后台数据库;所述的溯源信息查询模块用于消费者和企业查询水产品的溯源信息,从后台数据库当中获取当前查询的水产品的溯源信息;所述的问题产品召回模块通过与后台数据库之间传输问题水产品的溯源信息将问题水产品具体到某一特定批次的方式,并将该特定批次的问题产品召回。
2.一种基于RFID和条码的水产品供应链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环节、加工 环节、配送环节、零售环节四个部分,其中,所述的养殖环节采集产品水质信息、饲料信息、水产品疾病预防信息、水产品疾病治疗 信息,以及将整个鱼塘内的水产品的溯源信息存储进RFID标签,并将RFID标签内的水产品 的溯源信息上传至后台数据库,通过RFID标签追溯批次、出塘时间、产品流向和净重,以备 本企业、下游企业、政府部门和消费者查询;所述的加工环节利用RFID标签采集加工厂信息、水产品加工进程基本信息、加工环节 水产品出库基本信息;所述的配送环节利用RFID标签采集配送中心水产品验收基本信息、水产品检测指标、 配送环节水产品出库基本信息;所述的零售环节采集零售端基本信息、零售端水产品验收基本信息、消费者投诉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和条码的水产品供应链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RFID标签可回收进行重复利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和条码的水产品供应链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条码与RFID标签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编码表示,具体的编码规则为1)企业编号长度16位;编码规则字母+类型+时间+随机数; 其中[1]字母为ι位,具体为为固定值E ;[2]类型为1位,具体的A为养殖基地,P为加工厂,D为配送中心,R为零售端超市;[3]时间为12位,具体为年月日+时分秒;[4]随机数为2位,具体为1 10之间的两个随机数字;2)用户编号 长度14位;编码规则字母+类型+时间+随机数(2位); 其中[1]字母为1位,具体为固定值U;[2]类型为1位,具体的A为养殖基地,P为加工厂,D为配送中心,R为超市;[3]时间为10位,具体为年+时分秒;[4]随机数为2位,具体为1 10之间的两个随机数字;3)鱼塘编号 长度12位;编码规则字母+时间+随机数; 其中[1]字母为1位,具体为固定值F;[2]时间为9位,具体为时分秒毫秒;[3]随机数为2位,具体为1 10之间的两个随机数字;4)追溯码 长度16位;编码规则时间+校验码+随机数; 其中[1]时间为14位,具体为年月日+时分秒;[2]校验码1位,具体为利用求模取余作为校验码;[3]随机数为1位,具体为1 10之间的一个随机数字;5)部门编码具体的编号1代表养殖基地,编号2代表加工厂,编号3代表配送中心,编号4代表超 市,编号5代表系统管理。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和条码技术的水产品供应链追溯系统及其方法。具体包括后台数据库、养殖基地视频监控模块、水产品溯源信息上传模块、水产品流向监控模块、冷链温度接收模块、溯源信息查询模块以及问题产品召回模块。具体的方法包括养殖环节、加工环节、配送环节、零售环节四个部分,各流程结束后都会上传追溯信息至后台数据库,或从后台数据库中读取追溯信息,而各流程之间通过存储在RFID电子标签内的批次信息实现追溯信息在供应链上的传递。本发明通过RFID标签和条形码的有效结合,真正实现了下行跟踪、上行追溯的管理方式,为消费者和企业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文档编号G06K17/00GK101840538SQ20101014130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31日
发明者刘发贵, 廖子海, 李丹宇, 毕凌燕, 谭永权, 颜波, 黄广文 申请人:华南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