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区域中图标的移动方法及相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04283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区域中图标的移动方法及相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区域中图标的移动方法及一种显示区域中图标的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便携式移动终端通常都有一个矩形的具有触摸功能的显示屏,显示屏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以像素为尺寸单位的显示区域。当然不同厂商、不同型号的移动终端的显示区域的尺寸会有所不同,例如常见的显示区域的尺寸有240像素*320像素、800像素*480像素等等。为了方便用户通过在显示屏中直接点击就可以使用移动终端提供的应用功能,通常在显示区域中排放着各种应用程序对应的图标。对于特定型号的智能手机来说,在显示区域中显示各图标时,通过两个固定尺寸的子区域来显示,分别为停泊区域和浮动区域。widget是一种典型的应用程序,可以被设计为基于互联网的服务或者呈现互联网特定内容的客户端,例如借助于气象widget,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知道某个城市近期的天气情况。Widget可以通过SD卡、或网络下载获得,并在智能手机中安装,安装成功后,该widget对应的图标的缩略图(所有图标的缩略图都是同一尺寸的)的就会显示在显示屏中的停泊区域中,请参照附图1所示。当用户想要运行这些widget时,可以从停泊区域中选中一个widget的缩略图, 并将之拖拽到浮动区域中,这时在浮动区域中就会显示运行着的widget对应的图标。任一#(^讨图标的尺寸应为几种预定尺寸中的一种,例如可以为预定的4*1、2*2、2*1、1拉或 1*1,widget图标的尺寸单位为像素的整数倍,例如以像素来衡量,上述4*1尺寸的图标的实际尺寸为40像素(宽度)*10像素(高度),为了简明起见,在本实施例中仍以4*1、2*2、 2*1,1*2或1*1来描述widget图标的尺寸。用户可以通过拖拽浮动区域中的图标来改变图标所处位置,在浮动区域中包含多个尺寸不同的图标时,改变其中一个图标的位置会导致多个图标所处位置发生改变。请参照附图加中的箭头方向所示,可以拖拽图标2向上或向左移动,假如拖拽图标2向上移动, 则移动后的各图标所处位置如附图2b所示。然而附图2a、附图2b给出的图标移动的实例是一种最简单的情况,在浮动区域中的图标数目较多、或者空闲单元格数目较少的情况下按照上述图标移动方法会造成待移动图标移动后多个图标重叠的情况,如附图3a中有四个图标。图标4向上移动后的情况如附图北所示,图标4向上移动后会与图标1重叠。以上仅以特定型号智能手机上widget的图标的移动过程为例进行说明的,在很多情况下在终端设备的显示区域中并没有浮动区域和停泊区域的概念,因此上述浮动区域可以被广义地理解为终端设备的显示区域。当终端设备的显示区域中包含多个尺寸不同的图标或者可移动模块时,移动其中一个图标或者可移动模块后,该图标或可移动模块与另一图标或可移动模块存在重叠的问题是广泛存在的,而现有技术并没有提供一种在在移动显示区域中的不同尺寸的图标时可以避免移动后出现图标重叠现象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区域中图标的移动方法,用以避免对显示区域中不同尺寸的图标进行移动时产生的图标重叠的问题。对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区域中图标的移动装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显示区域中图标的移动方法,包括将待移动图标移动前所在区域作为移动区;根据与待移动图标移动后预期所在区域存在重叠的图标的第一方向上的位置、以及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来确定与所述移动区互不重叠的阻挡区,所述第一方向为待移动图标的移动方向,第二方向为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在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且阻挡区包含不完整图标时,根据该不完整图标所在位置来扩展阻挡区;在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时,将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一种显示区域中图标的移动方法,包括将待移动图标移动前所在区域作为移动区;根据与待移动图标移动后预期所在区域存在重叠的图标的第一方向上的位置、以及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来确定与所述移动区互不重叠的阻挡区,所述第一方向为待移动图标的移动方向,第二方向为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在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且阻挡区包含不完整图标时,根据该不完整图标所在位置来扩展阻挡区;在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时,执行以下步骤,直到阻挡区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且不包含不完整图标为止将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身份;根据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的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来扩展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以及在扩展后的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且扩展后的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中包含不完整图标、且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不包含该不完整图标时,根据该不完整图标所在位置来扩展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将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一种显示区域中图标的移动方法,包括将待移动图标移动前所在区域作为移动区;根据与待移动图标移动后预期所在区域存在重叠的图标的第一方向上的位置、以及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来确定与所述移动区互不重叠的阻挡区,所述第一方向为待移动图标的移动方向,第二方向为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在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且阻挡区包含不完整图标时,根据该不完整图标所在位置来扩展阻挡区;在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时,执行以下步骤,直到阻挡区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且阻挡区和移动区包含同一图标的不完整部分为止将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身份;根据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的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来扩展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以及在扩展后的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且扩展后的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中包含不完整图标、且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不包含该不完整图标时,根据该不完整图标所在位置来扩展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在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包含同一图标的不完整部分时,将该图标整体划归到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中;将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一种显示区域中图标的移动方法,包括将待移动图标移动前所在区域作为移动区;根据与待移动图标移动后预期所在区域存在重叠的图标的第一方向上的位置、以及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来确定与所述移动区互不重叠的阻挡区,所述第一方向为待移动图标的移动方向,第二方向为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在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且阻挡区包含不完整图标时,根据该不完整图标所在位置来扩展阻挡区;在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时,将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在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时,执行以下步骤,直到阻挡区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且不包含不完整图标,或者阻挡区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且阻挡区和移动区包含同一图标的不完整部分为止将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身份;根据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的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来扩展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以及在扩展后的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且扩展后的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中包含不完整图标、且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不包含该不完整图标时,根据该不完整图标所在位置来扩展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在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包含同一图标的不完整部分时,将该图标整体划归到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或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中;将所述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一种显示区域中图标的移动装置,包括移动区创建单元,用于将待移动图标移动前所在区域作为移动区;阻挡区创建单元,用于根据与待移动图标移动后预期所在区域存在重叠的图标的第一方向上的位置、以及移动区创建单元确定的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来确定与所述移动区互不重叠的阻挡区,所述第一方向为待移动图标的移动方向,第二方向为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阻挡区扩展单元,用于在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且阻挡区包含不完整图标、且所述移动区不包含该不完整图标时,根据该不完整图标所在位置来扩展阻挡区;位置互换单元,用于在阻挡区扩展单元获得的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时,将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一种显示区域中图标的移动装置,包括移动区创建单元,用于将待移动图标移动前所在区域作为移动区;阻挡区创建单元,用于根据与待移动图标移动后预期所在区域存在重叠的图标的第一方向上的位置、以及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来确定与所述移动区互不重叠的阻挡区,所述第一方向为待移动图标的移动方向,第二方向为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阻挡区扩展单元,用于在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且阻挡区包含不完整图标、且所述移动区不包含该不完整图标时,根据该不完整图标所在位置来扩展阻挡区;身份互换单元,用于在在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时,执行以下步骤,直到阻挡区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且不包含不完整图标为止将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身份;根据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的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来扩展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以及在扩展后的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且扩展后的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中包含不完整图标、且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不包含该不完整图标时,根据该不完整图标所在位置来扩展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位置互换单元,用于将所述身份互换单元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一种显示区域中图标的移动装置,包括移动区创建单元,用于将待移动图标移动前所在区域作为移动区;阻挡区创建单元,用于根据与待移动图标移动后预期所在区域存在重叠的图标的第一方向上的位置、以及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来确定与所述移动区互不重叠的阻挡区,所述第一方向为待移动图标的移动方向,第二方向为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阻挡区扩展单元,用于在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且阻挡区包含不完整图标、且所述移动区不包含该不完整图标时,根据该不完整图标所在位置来扩展阻挡区;身份互换单元,用于在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时,执行以下步骤,直到阻挡区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且阻挡区和移动区包含同一图标的不完整部分为止将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身份;根据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的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来扩展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以及在扩展后的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且扩展后的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中包含不完整图标、且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不包含该不完整图标
10时,根据该不完整图标所在位置来扩展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不完整图标划归单元,用于在身份互换单元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包含同一图标的不完整部分时,将该图标整体划归到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或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中;位置互换单元,用于将不完整图标划归单元处理后的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标移动方案,首先将待移动图标所在区域作为移动区,根据与待移动图标移动后预期所在区域存在重叠的图标、以及移动区的尺寸来确定与移动区互不重叠的阻挡区;并以阻挡区在与移动方向垂直方向上的尺寸是否大于移动区作为移动区和阻挡区身份互换的条件,对移动区和阻挡区进行身份互换,在确定移动区和阻挡区交换位置后未超过显示区域边界范围后,整体交换移动区和阻挡区的位置,以此来实现对待移动图标进行移动的目的,从而可以避免对待移动图标进行移动后出现多个图标重叠的现象。


图1为现有特定型号的智能手机显示区域的示意图;图加为浮动区域中待移动图标移动前各图标所在位置的示意图;图2b为浮动区域中待移动图标移动后各图标所在位置的示意图;图3a为当浮动区域中包含多个不同尺寸的图标时,对其中一个图标进行移动之前各图标所在位置的示意图;图北为当浮动区域中包含多个不同尺寸的图标时,对其中一个图标进行移动之后各图标所在位置的示意图;图如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实现原理流程图;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区和阻挡区(或者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或阻挡区)交换位置的流程图;图fe为本发明实施例对待移动图标进行移动时,确定出的阻挡区的示意图;图恥为本发明实施例对待移动图标进行移动之后,各图标所在位置的示意图;图6为采用现有技术对浮动区域中的图标进行移动时,在浮动区域中划分单元格的示意图;图7a为浮动区域中待移动图标移动前所在位置的示意图7b为根据待移动图标的尺寸遍历整个浮动区域的示意图;图8为移动终端交换图标位置的流程图;图9为浮动区域中各单元格的参数集合的示意图;图IOa为本发明实施例对待移动图标进行移动时,确定出的阻挡区的示意图;图IOb为本发明实施例对待移动图标进行移动时,扩展后的阻挡区的示意图;图IOc为本发明实施例对待移动图标进行移动后各图标所在位置的示意图;图Ila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当浮动区域中包含多个不同尺寸的图标时,对其中一个图标进行移动之前各图标所在位置的示意图;图lib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对待移动图标进行移动时,确定出的阻挡区的示意图Ilc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对待移动图标进行移动时,扩展后的阻挡区的示意图;图Ild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阻挡区和移动区互换位置后,扩展后的阻挡区的示意图;图lie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将不完整图标划归到移动区后,阻挡区的示意图;图Ilf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将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后,各图标所在位置的示意图;图12a为本发明实施例在其他方向上对图标进行移动的示意图;图12b为本发明实施例将12a中的移动方向分解的第一种方案的示意图;图12c为本发明实施例将12a中的移动方向分解的第二种方案的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区域中图标的移动装置;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区域中图标的移动装置;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区域中图标的移动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由于现有技术在对显示区域中不同尺寸的图标进行移动时,特别是显示区域中包含的图标数量较多、或者空闲区域较少时,往往会出现多个图标重叠的现象。为了避免移动图标时出现多个图标重叠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显示区域中图标的移动方案。初始时,将待移动图标所在区域作为移动区,将与移动区互不重叠的、包含与移动图标移动后所在区域存在重叠的图标所在区域的区域作为阻挡区。将阻挡区在与移动方向的垂直方向上的尺寸是否大于移动区作为移动区和阻挡区身份互换的条件,对移动区和阻挡区进行身份互换,直到阻挡区在移动方向的垂直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为止。基于交换身份后的阻挡区和移动区整体位置互换的思路来确定移动后的各个图标所在的位置,从而可以避免出现多个图标重叠的现象。下面结合各个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主要实现原理具体实施方式
及其对应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进行详细的阐述。为了描述方面的简明起见,将待移动图标的移动方向称为第一方向,将与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称为第二方向。如图如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实现原理流程如下步骤401,初始时,将待移动图标移动前所在区域作为移动区;步骤402,将第一方向上的位置范围由与待移动图标移动后预期所在区域存在重叠的图标第一方向上的位置来确定、第二方向上的位置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位置相同的边界矩形区域作为阻挡区;步骤403,在阻挡区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且阻挡区包含不完整图标时,根据该不完整图标所在位置来扩展临时阻挡区,以使阻挡区恰好包含该不完整图标,进入步骤404 ;步骤404,判断阻挡区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是否大于移动区,若是进入步骤405, 否则进入步骤412 ;
步骤405,将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身份(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的移动方向与互换身份之前的移动区的移动方向相反),根据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的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来扩展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进入步骤407 ;步骤407,在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互换身份后移动区、且扩展后的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中包含不完整图标、且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不包含该不完整图标时,根据该不完整图标所在位置来扩展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以使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恰好包含该不完整图标;步骤408,判断步骤407确定出的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是否大于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若是进入步骤405,否则进入步骤409 (这时进入步骤409的条件、或者说步骤405、407、408构成的循环的停止条件实际上是阻挡区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且不包含不完整图标,或者阻挡区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且阻挡区和移动区包含同一图标的不完整部分);步骤409,判断以上过程中阻挡区和移动区互换身份的次数是否为奇数次,若为奇数次,则进入步骤410,否则进入步骤406 ;步骤410,将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阻挡区再次互换身份,进入步骤406 ;步骤406,确定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阻挡区是否包含同一图标的不完整部分,若是进入步骤411,否则进入步骤412 ;步骤411,将上述有不完整部分同时存在于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阻挡区的图标从阻挡区中去除,整体划归到移动区中;或者将有不完整部分同时存在于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阻挡区的图标从移动区中去除,整体划归到阻挡区中,进入步骤 412 ;步骤412,将移动区和阻挡区(或者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或阻挡区)互换位置,通过移动区和阻挡区(或者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或阻挡区)互换位置可以达到移动待移动图标的目的。较佳地,在步骤402中采用以下方式来根据与移动图标移动后所在区域存在重叠的图标的第一方向上的尺寸来确定阻挡区第一方向上的尺寸获取每个与待移动图标移动后预期所在区域存在重叠的图标在第一方向上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所组成的区间范围;将获取的各区间范围的并集作为阻挡区第一方向上的位置范围,例如请参照附图 5a所示,图标1为待移动图标,图标1在垂直方向(第一方向)上向上移动,图标1移动后的预期所在区域为坐标位置为0,2)、(3,2)的单元格,此时有图标2和图标3与图标1移动后的所在区域存在重叠。图标2在垂直方向上的最小值为和最大值组成的区间范围为 [1,2]、图标3在垂直方向上的最小值为和最大值组成的区间范围为[1,1]、那么图标2和图标3在垂直方向上的最小值和最大值组成区间范围的并集为[1,2],即为阻挡区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范围。与此同时阻挡区在第二方向上(水平方向)的位置范围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位置范围相同,根据上述两个方向上的位置范围可以确定一个边界矩形,该边界矩形所在区域即为阻挡区,如附图fe中的黑色方框所示。上述步骤403、步骤407中的根据不完整图标来扩展阻挡区的过程如下首先确定所述不完整图标在所述阻挡区之外的部分区域;再将所述阻挡区扩展到该阻挡区的边界矩形恰好能够包含所述部分区域。上述步骤405中根据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的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来扩展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具体如下确定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范围,保持阻挡区第一方向上的位置范围不变,同时将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范围作为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位置范围。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步骤408中在判断出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后,直接进入步骤406即可实现对待移动图标在移动方向进行移动的目的。进行步骤409和步骤410只是为了避免在阻挡区和移动区交换身份的次数为奇数次时,由于此时的移动区并不包含待移动图标、且移动区的移动方向与待移动图标真正需要移动的方向相反造成的概念理解上的冲突而增设的。在步骤412中移动区和阻挡区(或者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或阻挡区)交互位置后有可能出现图标、或者部分图标超出显示区域边界,无法显示图标或者无法完全显示图标的现象,这时在特定型号的智能手机中可以将无法显示图标重新放入停泊区。较佳地,为了避免在上述步骤412中移动区和阻挡区(或者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或阻挡区)中互换位置后,出现图标、或者部分图标超出显示区域边界,无法显示图标或者无法完全显示图标的现象,可以用附图4b中移动区和阻挡区(或者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或阻挡区)交换位置的流程来代替附图如中的步骤412 步骤4120,确定若移动区和阻挡区(或者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或阻挡区)互换位置后,移动区或阻挡区(或者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或阻挡区)的预期位置是否超过显示区域边界,若是进入步骤4130,否则进入步骤4140 ;步骤4130,提示用户无法移动图标;步骤4140,将移动区和阻挡区(或者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或阻挡区)互换位置。下面简要介绍对两个图标互换位置的过程,在上述步骤412或4140中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的过程可参照以下对两个图标交换位置的过程,只需将其中的移动图标修改为移动区(或者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阻挡图标修改为阻挡区(或者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即可。仍以附图1中特定型号智能手机的显示区域为例,浮动区域以图标的尺寸单位被划分为若干单元格,请参照附图6所示,假定浮动区域被划分为了一个包含4*4的单元格的区域。并且为每个单元格都定义了对应的参数集合paraSet(paral,para2),例如每个单元格的参数集合都有占用状态参数paral和占用者标识参数para2两个参数,占用状态参数paral用于表明该单元格是否被占用,可以为占用和未占用两种状态;占用者标识参数 para2用于存储占用该单元格的图标的标识,在该单元格未被占用时占有者标识参数可被设置为一个与所有图标的标识都不同的预定值、或者为空。据此可以构成浮动区域对应的一个4行4列的参数集合数组。在设计实施时,上述参数集合可以为结构体的形式,例如结构体为typedef struct tagFloatingffidget{
TBool iOccupied ;COSBInstalledffidget^iffidget ;IFloatingffidget ;其中,iOccupied参数用于表明该单元格是否被占用,例如规定iOccupied为O时表明该单元格未被占用,为1时表明该单元格被占用;iWidget在该单元格被占用时表明占用该单元格的图标的标识,在该单元格未被占用时iWidget可被设置为一个与所有图标的标识都不同的预定值、或者为空。在设计实施时,iWidget可被设计为一个指针指向占用该单元格的图标的存储地址,或者用于存储占用该单元格的图标的存储地址。基于上述定义的单元格对应的参数集合,可以获得浮动区域对应的参数集合数组,该数组中的每个元素为一个单元格对应的参数集合,仍以附图6中的浮动区域为例,可以获得一个4*4的参数集合数组paraSet [](也被称为浮动区域的掩码表),该参数集合数组中的元素paraSet

是附图6中第O行第O列位置上的单元格的参数集合。在同时有多个widget处于运行状态时,多个widget的图标通常采用预定顺序在浮动区域中放置,例如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当一个widget的图标的缩略图被拖拽到浮动区域,需要确定该widget的图标的放置位置时,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 每次平移1个单元格来遍历浮动区域,查找一个足够容纳该widget的图标的由未被占用的单元格组成的空闲区域。以2 尺寸的Widget的图标在浮动区域中放置过程为例请参照附图7a中的黑框所示,首先根据参数集合数组paraSet []中的元素paraSet

, paraSet
[1]、paraSet 1]
, paraSet [1] [1],确定浮动区域中由第 O 行第 O 列、第 O 行第1列、第1行第O列和第1行第1列的单元格构成的区域是否被占用;若已被占用,则根据参数集合数组 paraSet []中的元素 paraSet
[1]、paraSet
[2]、paraSet [1] [1]、 paraSet [1] [2],检查由第0行第1列、第0行第2列、第1行第1列和第1行第2列的单元格组成的区域是否被占用,请参照附图7b中的黑框所示,依次类推,直到找到一个包含4个未被占用的单元格组成的空闲区域为止,将Widget的图标放置到找到空闲区域中。为了满足用户改变默认或现有的浮动区域中widget的图标的放置情况的需求, 现有技术通常允许用户通过在不同方向上拖拽浮动区域中的已有的图标来改变该图标的放置位置,这种操作往往会引发浮动区域中的两个图标交换位置。仍以附图加中的实例所示,浮动区域中有widgetl对应的图标(图标1)和widget2对应的图标(图标幻两个图标,如图加中的箭头方向所示,用户可以拖拽图标2向上或向左移动,假定用户拖拽图标 2(即图标2为移动图标)向上移动,那么移动结果如附图2b所示。下面请参照附图8,以图标2本次在垂直方向的移动为例,介绍移动终端完成上述图标交换位置的过程假定图标1的存储地址为0x100、图标2的存储地址为0x200,在附图9中用圆括号直观地标明了组成参数集合数组的各单元格的参数集合中的参数值,圆括号内的第一个数值为占用状态参数值,第二个数值为占用者标识参数值;占用状态参数Paral为1标明该单元格已被图标占用,为0标明该单元格未被占用,占用者标识为占用该单元格的图标的存储地址。除此之外还存储有每个图标占用的单元格的位置坐标(或者能够推算得出每个单元格占用的单元格的位置坐标的其他信息),例如图标1占用的单元格的位置坐标分别为(1,1), (2,1), (1,2), (2,2)、图标2占用的单元格的位置坐标分别为(2,3), (3,3)。步骤801,根据附图9中浮动区域的参数集合数组,确定图标2在垂直方向上向上移动一个单元格后的位置是否已被占用,若是进入步骤2,否则直接将图标2向上移动一个单元格,并改变移动之前占用的坐标位置为0,3),(3,3)的单元格的参数集合中的参数值和移动之后占用的坐标位置为0,2)、(3,2)的单元格的参数集合中的参数值即可;图标2水平方向上保持不变、垂直方向上向上移动一个单元格后占用的单元格的位置坐标分别为(2,2), (3,2),则查找?虹必讨[2][2]、?虹必讨[3][2]中的占用状态参数 paral是否为1,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坐标位置为(2,2)的单元格已被占用(该单元格对应的参数集合paraSet [2] [2]中的占用状态参数paral为1),则进入步骤802 ;步骤802,确定阻挡移动图标移动的阻挡图标;根据被占用的坐标位置为(2,2)的单元格的参数集合paraSet[2] [2]中的占用者标识参数para2确定阻挡图标2移动的阻挡图标为图标1 ;步骤803,确定阻挡图标和移动图标在移动方向上的最小坐标值和最大坐标值;根据存储的图标1、图标2占用的单元格的位置坐标,确定阻挡图标占用的单元格为(1,1),(2,1), (1,2), 0,2)、移动图标占用的单元格为0,3),(3,3),进而确定阻挡图标在移动方向(垂直方向)上的最小坐标值为1和最大坐标值为2、移动图标在移动方向上的最小坐标值和最大坐标值为3 ;步骤804,创建临时变量,用以暂时存储阻挡图标在移动方向上的最小坐标值;创建临时变量y’,并将阻挡图标在移动方向上的最小坐标值赋值给y’,y’ = 1 ;步骤805,清空阻挡图标占用的单元格,即将阻挡图标占用的单元格的占用状态参数值修改为0,即修改为未被占用状态,将占用者标识参数值修改为NULL ;将paraSet[l][1]、paraSet[2][1]、paraSet[1] [2]禾口 paraSet[2] [2]的paral修改为0,并将para2修改为NULL ;步骤806,清空移动图标占用的单元格,将移动图标占用的单元格的占用状态参数值修改为0,即修改为未被占用状态,将占用者标识参数值修改为NULL ;将图标1占用的单元格对应的paraSet[2] [3]和paraSet[3] [3]的paral修改为 0,并将para2修改为NULL ;步骤807,根据r和移动图标的尺寸,确定移动图标移动后占用的单元格的位置, 移动图标的移动相当于在水平方向上保持不变,在垂直方向上移动到最小值为y’的位置上,图标1移动之后占用的单元格为(2,1)和(3,1)位置上的单元格;步骤808,修改移动图标移动后占用的单元格的参数集合中的值,将paral修改为 1,即修改为占用状态,将para2修改为图标2的存储地址;步骤809,根据移动图标移动后的位置确定阻挡图标移动后的位置,阻挡图标的移动相当于在水平方向上保持不变,在垂直方向上移动到垂直方向最小值为移动图标移动后垂直方向上的最大值加1的位置;图标1移动后占用的单元格为(1,2)“2、2)、(1、3)和(2,3)的位置上。步骤810,修改阻挡图标移动后占用的单元格的参数集合中的值,将paral修改为 1,即修改为占用状态,将para2修改为图标1的存储地址。通过与附图8所示的交互图标位置相类似的方法,即可实现步骤414中交互移动区和阻挡区位置。
下面将依据本发明上述发明原理,以在垂直方向上对待图标进行移动为例,详细介绍几个实施例来对本发明方法的主要实现原理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说明。实施例一参照附图fe中的实例,在根据初始时的移动区确定出阻挡区后,由于阻挡区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与移动区相同,但是并没有包含不完整图标,因而不满足附图如中步骤 403的“阻挡区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且阻挡区包含不完整图标时”的条件,直接进入步骤404;由于阻挡区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进入步骤412,将将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互换后的结果如附图恥所示。较佳地,进入步骤412后还可以进行如附图4b所示的处理过程,判断若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后,移动区或阻挡区的预期位置是否超过显示区域边界,由于在本实施例中若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后,移动区或阻挡区的预期位置未超过显示区域边界,则可以直接将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实施例二参照附图3a中的实例,依照附图如的处理流程来将图标4向垂直向上的方向移动,具体过程如下初始时,移动区即为图标4移动前所在的位置,即坐标位置为(0,3)、(1,3), (2, 3)、(3,3)的单元格。进行步骤402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类似的方法确定出的阻挡区如附图IOa中的黑框所示;此时阻挡区在第二方向(水平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并且附图IOa中的阻挡区包含图标1的下半部分(即包含不完整图标),因而满足步骤403中“阻挡区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且阻挡区包含不完整图标时”的条件,根据图标1所在位置来扩展临时阻挡区,以使阻挡区恰好包含图标1,扩展后的阻挡区如附图IOb所示,进入步骤404;由于此时阻挡区在水平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进入步骤412,将将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互换后的结果如附图IOc所示。较佳地,进入步骤412后还可以进行如附图4b所示的处理过程,判断若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后,移动区或阻挡区的预期位置是否超过显示区域边界,由于在本实施例中若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后,移动区或阻挡区的预期位置未超过显示区域边界,则可以直接将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可以看出附图如中的步骤401、402、403、404、412相结合可以单独组成一个在显示区域中图标的移动方法,该方法适用于阻挡区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因而无需对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身份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无需执行附图 4a 中的步骤 405、406、407、408、409、410 和 411。实施例三附图如提供的在显示区域中移动图标的方案同样适用于更为复杂的情况。请参照附图11a,显示区域中包括6个不同尺寸的图标,分别为2*1的图标1、1*1的图标2、1拉的图标3、1*1的图标4、2*1的图标5和2*2的图标6。其中图标1为待移动图标,图标1在垂直方向上向上移动。步骤401,初始时,移动区即为图标1移动前所在的位置,即坐标位置为(1,2)、(2, 2)的单元格。
17
进行步骤402时,采用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相类似的方法确定出的阻挡区如附图lib中的黑框所示;由于阻挡区在第二方向(水平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并且附图lib中的阻挡区包含图标2的全部、图标5的右半部分、以及图标6的左半部分(即包含不完整的图标5和图标6),因此满足步骤403中“阻挡区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且阻挡区包含不完整图标时”的条件,根据图标5、图标6所在位置来扩展临时阻挡区,以使阻挡区恰好包含图标5和图标6,扩展后的阻挡区如附图Ilc所示,进入步骤404 ;在步骤404中,由于附图Ilc中阻挡区在水平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移动区,故进入步骤 405 ;在步骤405中,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为图标1所在的区域,即坐标位置为(1,2)、 (2,2)的单元格,附图Ilc中的阻挡区成为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根据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的水平方向上的尺寸扩展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水平方向上的尺寸,扩展后的阻挡区如附图 Ild中的黑框所示,进入步骤407 ;在步骤407中,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与移动区在水平方向上的尺寸相同,包含图标3的下半部分、但是图标3同时存在于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中,因此不满足“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互换身份后移动区、且扩展后的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中包含不完整图标、且该不完整图标不存在于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时”的条件,因此不对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进行进一步扩展,进入步骤408 ;在步骤408中,由于步骤407中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在水平方向上的尺寸是不大于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无需再次进行身份互换,进入步骤409 ;在步骤409中,由于在本实施例中只进行了一次移动区和阻挡区的身份互换,即阻挡区和移动区互换身份的次数为奇数次,进入步骤410,再进行一次移动区和阻挡区的身份互换,再次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如附图Ilc中的黑框所示,进入步骤406 ;在步骤406中,确定图标3同时存在于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阻挡区中, 因此进入步骤411,将图标3从阻挡区中去除,整体划归到移动区中,此时的阻挡区如图lie 中的黑框所示,进入步骤412;在步骤412中,将将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互换后的结果如附图Ilf所示。较佳地,进入步骤412后还可以进行如附图4b所示的处理过程,进行步骤4120, 判断若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互换位置后,移动区或阻挡区的预期位置是否超过显示区域边界,在本实施例中若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后,移动区或阻挡区的预期位置未超过显示区域边界,因此进入步骤 4140,将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互换位置,如附图 Ilf所示,至此完成了图标1向上移动的过程。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附图如中步骤405、407、408构成的循环的停止条件是“阻挡区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且阻挡区和移动区包含同一图标的不完整部分”,而并非是“阻挡区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且不包含不完整图标”,因此需要执行步骤411将不完整图标划归到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或阻挡区的步骤,如果步骤405、407、408构成的循环的停止条件是“阻挡区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且不包含不完整图标”,则无需执行步骤406,411的处理,因此附图4a中步骤401、402、403、404、405、407、408、412相结合可
以单独组成一个显示区域中图标的移动方法,适用于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和移动区不包含不完整图标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是以在垂直方向上移动图标为例,介绍本发明提出的图标移动方法的,显然经过简单变通,该图标移动方法同样适用于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图标,例如将附图如中的第一方向修改为水平方向,而将第二方向修改为垂直方向。另外在其他方向上对图标进行移动的操作,请参照附图1 所示,可以被分解为先在水平方向上对图标进行移动,再在垂直方向上对图标进行移动,如附图12b所示;或者被分解为先在垂直方向上对图标进行移动,再在水平方向上对图标进行移动,如图12c所示,因此同样适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标移动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标移动方案在需要对图标进行移动时,首先将待移动图标所在区域作为移动区,并根据与待移动图标移动后预期所在区域存在重叠的图标、以及移动区的尺寸来确定与移动区互不重叠的阻挡区;并以阻挡区在与移动方向垂直方向上的尺寸是否大于移动区作为移动区和阻挡区身份互换的条件,对移动区和阻挡区进行身份互换,在移动区和阻挡区身份互换次数为奇数次时,再进行一次附加的身份互换,在确定移动区和阻挡区交换位置后未超过显示区域边界范围后,整体交换移动区和阻挡区的位置,以此来实现对待移动图标进行移动的目的,从而可以避免图标移动后出现多个图标重叠的现象。提供了一种在显示区域中包含的图标数量较多、或者空闲区域较少时的图标移动方案, 同时能够保证移动图标后不会出现多个图标重叠的现象。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区域中图标的移动装置,如图13所示, 该装置包括移动区创建单元131、阻挡区创建单元132、阻挡区扩展单元133、和位置互换单元134,具体如下移动区创建单元131,用于将待移动图标移动前所在区域作为移动区;阻挡区创建单元132,用于根据与待移动图标移动后预期所在区域存在重叠的图标的第一方向上的位置、以及移动区创建单元131确定出的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来确定与所述移动区互不重叠的阻挡区,所述第一方向为待移动图标的移动方向,第二方向为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阻挡区扩展单元133,用于在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且阻挡区包含不完整图标、且所述移动区不包含该不完整图标时,根据该不完整图标所在位置来扩展阻挡区;位置互换单元134,用于在阻挡区扩展单元133获得的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时,将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较佳地,附图13中的位置互换单元134具体包括确定子单元和执行子单元,其中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若阻挡区扩展单元133获得的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后,移动区或阻挡区的预期位置是否超过显示区域边界;执行子单元,用于在确定子单元确定出若互换位置后,移动区和阻挡区的预期位置未超过显示边界时,将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请参照附图14,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区域中图标的移动装置,包括移动区创建单元141、阻挡区创建单元142、阻挡区扩展单元143、身份互换单元144和位置互换单元145,具体如下移动区创建单元141,用于将待移动图标移动前所在区域作为移动区;阻挡区创建单元142,用于根据与待移动图标移动后预期所在区域存在重叠的图标的第一方向上的位置、以及移动区创建单元141确定的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来确定与所述移动区互不重叠的阻挡区,所述第一方向为待移动图标的移动方向,第二方向为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阻挡区扩展单元143,用于在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且阻挡区包含不完整图标、且所述移动区不包含该不完整图标时,根据该不完整图标所在位置来扩展阻挡区;身份互换单元144,用于在在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时,执行以下步骤,直到阻挡区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 且不包含不完整图标为止将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身份;根据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的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来扩展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以及在扩展后的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且扩展后的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中包含不完整图标、且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不包含该不完整图标时,根据该不完整图标所在位置来扩展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位置互换单元145,用于将身份互换单元144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较佳地,附图14中的位置互换单元145具体包括确定子单元和执行子单元,其中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若身份互换单元144获得的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后,所述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或阻挡区的预期位置是否超过显示区域边界;执行子单元,用于在确定子单元确定出若互换位置后,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阻挡区的预期位置未超过显示边界时,将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请参照附图15,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区域中图标的移动装置,包括移动区创建单元151、阻挡区创建单元152、阻挡区扩展单元153、身份互换单元154、不完整图标划归单元巧5和位置互换单元156,其中移动区创建单元151,用于将待移动图标移动前所在区域作为移动区;阻挡区创建单元152,用于根据与待移动图标移动后预期所在区域存在重叠的图标的第一方向上的位置、以及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来确定与所述移动区互不重叠的阻挡区,所述第一方向为待移动图标的移动方向,第二方向为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阻挡区扩展单元153,用于在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且阻挡区包含不完整图标、且所述移动区不包含该不完整图标时,根据该不完整图标所在位置来扩展阻挡区;身份互换单元154,用于在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时,执行以下步骤,直到阻挡区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且阻挡区和移动区包含同一图标的不完整部分为止将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身份;根据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的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来扩展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以及在扩展后的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且扩展后的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中包含不完整图标、且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不包含该不完整图标时,根据该不完整图标所在位置来扩展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不完整图标划归单元155,用于在身份互换单元巧4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包含同一图标的不完整部分时,将该图标整体划归到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中;位置互换单元156,用于将所述不完整图标划归单元155处理后的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较佳地,附图15中的位置互换单元156具体包括确定子单元和执行子单元,其中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若不完整图标划归单元155处理后的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后,所述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或阻挡区的预期位置是否超过显示区域边界;执行子单元,用于在确定子单元确定出若互换位置后,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阻挡区的预期位置未超过显示边界时,将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如 ROM/RAM、磁碟、光盘等。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区域中图标的移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待移动图标移动前所在区域作为移动区;根据与待移动图标移动后预期所在区域存在重叠的图标的第一方向上的位置、以及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来确定与所述移动区互不重叠的阻挡区,所述第一方向为待移动图标的移动方向,第二方向为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在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且阻挡区包含不完整图标时,根据该不完整图标所在位置来扩展阻挡区;在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时,将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与待移动图标移动后预期所在区域存在重叠的图标的第一方向上的位置、以及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来确定与所述移动区互不重叠的阻挡区,具体包括获取每个与待移动图标移动后预期所在区域存在重叠的图标在第一方向上的坐标位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所组成的区间范围;将获取的各区间范围的并集所对应的区间范围作为阻挡区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置范围, 将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坐标位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组成的区间范围作为阻挡区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范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该不完整图标所在位置来扩展阻挡区,具体包括确定所述不完整图标在所述阻挡区之外的部分区域; 将所述阻挡区扩展到该阻挡区的边界矩形能够包含所述部分区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移动区和阻挡区交换位置之前,还包括确定若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后,移动区和阻挡区的预期位置未超过显示区域边界。
5.一种显示区域中图标的移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待移动图标移动前所在区域作为移动区;根据与待移动图标移动后预期所在区域存在重叠的图标的第一方向上的位置、以及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来确定与所述移动区互不重叠的阻挡区,所述第一方向为待移动图标的移动方向,第二方向为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在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且阻挡区包含不完整图标时,根据该不完整图标所在位置来扩展阻挡区;在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时,执行以下步骤,直到阻挡区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且不包含不完整图标为止 将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身份;根据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的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来扩展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以及在扩展后的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 且扩展后的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中包含不完整图标、且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不包含该不完整图标时,根据该不完整图标所在位置来扩展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 将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与待移动图标移动后预期所在区域存在重叠的图标的第一方向上的位置、以及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来确定与所述移动区互不重叠的阻挡区,具体包括获取每个与待移动图标移动后预期所在区域存在重叠的图标在第一方向上的坐标位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所组成的区间范围;将获取的各区间范围的并集对应的区间范围作为阻挡区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置范围,将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坐标位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组成的区间范围作为阻挡区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范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该不完整图标所在位置来扩展阻挡区,具体包括确定所述不完整图标在所述阻挡区之外的部分区域; 将所述阻挡区扩展到该阻挡区的边界矩形能够包含所述部分区域。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之前,还包括确定若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后,所述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阻挡区的预期位置未超过显示区域边界。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若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的操作之前,还包括在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身份的次数为奇数次时,将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身份。
10.一种显示区域中图标的移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待移动图标移动前所在区域作为移动区;根据与待移动图标移动后预期所在区域存在重叠的图标的第一方向上的位置、以及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来确定与所述移动区互不重叠的阻挡区,所述第一方向为待移动图标的移动方向,第二方向为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在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且阻挡区包含不完整图标时,根据该不完整图标所在位置来扩展阻挡区;在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时,执行以下步骤,直到阻挡区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且阻挡区和移动区包含同一图标的不完整部分为止将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身份;根据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的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来扩展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以及在扩展后的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 且扩展后的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中包含不完整图标、且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不包含该不完整图标时,根据该不完整图标所在位置来扩展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在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包含同一图标的不完整部分时,将该图标整体划归到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或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中;将所述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若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的操作之前,还包括在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身份的次数为奇数次时,将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身份。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之前,还包括确定若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后,所述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阻挡区的预期位置未超过显示区域边界。
13.—种显示区域中图标的移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待移动图标移动前所在区域作为移动区;根据与待移动图标移动后预期所在区域存在重叠的图标的第一方向上的位置、以及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来确定与所述移动区互不重叠的阻挡区,所述第一方向为待移动图标的移动方向,第二方向为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在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且阻挡区包含不完整图标时,根据该不完整图标所在位置来扩展阻挡区;在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时,将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在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时,执行以下步骤,直到阻挡区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且不包含不完整图标,或者阻挡区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且阻挡区和移动区包含同一图标的不完整部分为止将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身份;根据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的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来扩展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以及在扩展后的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 且扩展后的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中包含不完整图标、且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不包含该不完整图标时,根据该不完整图标所在位置来扩展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在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包含同一图标的不完整部分时,将该图标整体划归到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或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中;将所述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
14.一种显示区域中图标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区创建单元,用于将待移动图标移动前所在区域作为移动区;阻挡区创建单元,用于根据与待移动图标移动后预期所在区域存在重叠的图标的第一方向上的位置、以及移动区创建单元确定的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来确定与所述移动区互不重叠的阻挡区,所述第一方向为待移动图标的移动方向,第二方向为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阻挡区扩展单元,用于在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且阻挡区包含不完整图标、且所述移动区不包含该不完整图标时,根据该不完整图标所在位置来扩展阻挡区;位置互换单元,用于在阻挡区扩展单元获得的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时,将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互换单元具体包括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若阻挡区扩展单元获得的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后,移动区或阻挡区的预期位置是否超过显示区域边界;执行子单元,用于在确定子单元确定出若互换位置后,移动区和阻挡区的预期位置未超过显示边界时,将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
16.一种显示区域中图标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区创建单元,用于将待移动图标移动前所在区域作为移动区;阻挡区创建单元,用于根据与待移动图标移动后预期所在区域存在重叠的图标的第一方向上的位置、以及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来确定与所述移动区互不重叠的阻挡区,所述第一方向为待移动图标的移动方向,第二方向为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阻挡区扩展单元,用于在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且阻挡区包含不完整图标、且所述移动区不包含该不完整图标时,根据该不完整图标所在位置来扩展阻挡区;身份互换单元,用于在在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时, 执行以下步骤,直到阻挡区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且不包含不完整图标为止将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身份;根据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的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来扩展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以及在扩展后的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且扩展后的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中包含不完整图标、且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不包含该不完整图标时,根据该不完整图标所在位置来扩展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位置互换单元,用于将所述身份互换单元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互换单元具体包括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若身份互换单元获得的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后,所述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或阻挡区的预期位置是否超过显示区域边界;执行子单元,用于在确定子单元确定出若互换位置后,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阻挡区的预期位置未超过显示边界时,将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
18.—种显示区域中图标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区创建单元,用于将待移动图标移动前所在区域作为移动区;阻挡区创建单元,用于根据与待移动图标移动后预期所在区域存在重叠的图标的第一方向上的位置、以及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来确定与所述移动区互不重叠的阻挡区,所述第一方向为待移动图标的移动方向,第二方向为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阻挡区扩展单元,用于在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且阻挡区包含不完整图标、且所述移动区不包含该不完整图标时,根据该不完整图标所在位置来扩展阻挡区;身份互换单元,用于在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时,执行以下步骤,直到阻挡区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且阻挡区和移动区包含同一图标的不完整部分为止将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身份;根据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的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来扩展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以及在扩展后的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且扩展后的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中包含不完整图标、且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不包含该不完整图标时, 根据该不完整图标所在位置来扩展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不完整图标划归单元,用于在身份互换单元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包含同一图标的不完整部分时,将该图标整体划归到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或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阻挡区中;位置互换单元,用于将不完整图标划归单元处理后的最后一次互换身份后的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区域中图标的移动方法及相关装置,以避免对显示区域中不同尺寸的图标移动时产生图标重叠。该方法包括将待移动图标移动前所在区域作为移动区;根据与待移动图标移动后预期所在区域存在重叠的图标的第一方向上的位置、以及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位置确定与移动区互不重叠的阻挡区,该第一方向为待移动图标的移动方向,第二方向为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在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且阻挡区包含不完整图标时,根据该不完整图标所在位置扩展阻挡区;在阻挡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移动区第二方向上的尺寸时,将移动区和阻挡区互换位置。
文档编号G06F3/048GK102279695SQ201010201630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9日
发明者刘阳, 杨志超, 王庚, 田冲, 赵志军 申请人: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