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输入中文的键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04556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输入中文的键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字符输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输入中文的键盘。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便携式电子设备而言,由于键盘体积的限制,键位的数目通常比较有限, 例如,便携式电子设备上通常有12个用于代表数字及“*”、“#”的键位,相应的,这种键盘通常被称为小键盘。在需要使用小键盘输入文字时,则需要使用有限的键位来代表字符。 例如,对于英文而言,通常是将26个英文字母分布在8个数字键位上,其中,“2”键位代表 “ abc,,、“ 3,,键位代表“ def ”等等。对于英文字母而言,由于字母的数目相对较少,因此,为了便于用户熟悉不同的字母位于小键盘的哪个键位上,现有技术在进行键位的布局时,通常仅需要将各个字母按固有顺序排列在各个键位上即可(如上述例子)。但是,对于具有更多数目的编码字符而言,如果仅将各个编码字符按照固有顺序排列,则可能并不是最佳的布局方案。例如,中文的注音符号有37个,如果将这37个注音符号按照固有顺序分布在小键盘的各个键位上,则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某些键位被频繁使用,造成这些键位在硬件上的磨损非常严重,而另一些键位则长期闲置,得不到有效地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输入中文的键盘,能够使得编码字符在键盘上的布局便于用户记忆的同时,保证了键位使用的均衡性。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种用于输入中文的键盘,具有九个注音符号键位,各注音符号键位呈三行三列分布,各键位上的声母按照以下方式分布第一列为力、夕、π、力、亡乃,第二列为 、万、厂、M、<、Τ、匚、为,第三列为虫、才、尸、卩、亏、厶、Θ ;其中,第一列中的第一小列为勺、夕、π,第二小列为力、亡、3 ;第二列中的第一小列为〈〈、万、厂,第二小列为M、<、 Τ,第三小列为C、为;第三列中的第一小列为虫、4、尸,第二小列为P、亏、厶,第三小列为 Θ ;各键位上的韵母及介母按照以下方式分布第一列为丫、乙、亡、丨、乂、U、乜,第二列为历、\、幺、儿,第三列为弓、h、尤、Δ、又;其中,第一列中的第一小列为丫、C、亡,第二小列为丨、乂、U,第三小列为乜;第二列中的第一小列为历、\、么,第二小列为儿;第三列中的第一小列为巧、h,第二小列为尤、H优选的,每个键位上的声母排列在韵母和/或介母的前面。优选的,所述注音符号键位上还按照以下方式分布有声调符号第二行第一列为
轻声符号,第二行第二列为一声符号,第二行第三列为二声符号,第三行第二列为三声符号,第三行第三列为四声符号。优选的,所述键盘上还具有两个声调符号键位。一种用于输入中文的键盘,具有九个注音符号键位,各注音符号键位呈三行三列分布各键位上的声母按照以下方式分布第一列为力、夕、π、力、亡乃,第二列为 、万、厂、M、<、Τ、匚、为,第三列为虫、才、尸、卩、亏、厶、Θ ;其中,第一列中的第一小列为勺、夕、π,第二小列为力、亡、3 ;第二列中的第一小列为〈〈、万、厂,第二小列为M、<、 Τ、为,第三小列为C ;第三列中的第一小列为虫、4、尸,第二小列为P、亏、厶,第三小列为 Θ ;各键位上的韵母及介母按照以下方式分布第一列为丨、乂、υ、^7、Δ、儿,第二列为丫、m姑,第三列为m尤、幺;其中,第一列中的第一小列为ι、乂、u,第二小列为、、人、儿;第二列中的第一小列为丫、c、亡,第二小列为又、乜;第三列中的第一小列为历、\,第二小列为巧、尤、幺。优选的,每个键位上的声母排列在韵母和/或介母的前列。优选的,所述注音符号键位上还按照以下方式分布有声调符号第二行第一列为
轻声符号,第二行第二列为一声符号,第二行第三列为二声符号,第三行第二列为三声符号,第三行第三列为四声符号。优选的,所述键盘上还具有两个声调符号键位。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第一,通过本发明提供的键盘,使得将各注音符号大致依固有顺序按列分布,因此使用户容易熟悉不同的编码字符位于小键盘的哪个键位上,便于用户记忆;同时,由于每个键位上的声母数目为两个或三个、韵母数目为一个或两个、介母数目为零个或一个,并且使用频率最高的预置数目的注音符号大致分布于不同的键位上,因此使得各个键位在使用频率上具有较好的均衡性。第二,本发明提供的键盘在均衡性的基础上,还考虑了注音分组的重码率问题,通过将组成结构比较相近的韵母大致分布于不同的键位上,降低了注音分组的重码率,有利于提高输入效率。使得在保证均衡性的同时,还具有高效性的特点。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键盘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键盘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键盘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键盘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键位布局方案,是对中文的37个注音符号在3*3键盘上进行布局,即共有9个呈三行三列分布的键位,用于分布37个注音符号。其中,这37个注音符号按其固有顺序分别为勹、夕、n、C、力、亡、3、为、〈〈、万、厂、K、 T、虫、才、尸、0、卩、亏、厶、丫、乙、亡、乜、I、乂、U、历、\、幺、又、弓、h、尤、Δ、儿。这些注音符号是中国政府作为国家标准而正式批准的普通话汉语注音字母标准,其固有顺序也是国家标准中的顺序,用罗马字符表示时分别为b、ρ、m、f、d、t、η、1、g、k、h、j、q、x、zh、 ch、sh、r、z、c、s、a、o、e、e、i、u、v、ai、ei、ao、ou、an、en、ang、eng、er。为了便于理角军,下面对照罗马字符表示的注音符号进行介绍。其中,注音符号分为声母、韵母及介母三种,声母包括勹(b)、夕(ρ)、π (m)、C (f)、力⑷、亡(t)、3 (η)、为(1)、《 (g)、万(k)、厂(h)、 M (j)、< (q)、T (χ)、虫(zh)、才(ch)、尸(sh)、Θ (r)、卩(ζ)、亏(c)、厶(s);韵母包括丫 (a)、C (ο)、亡(e)、姑(e)、历(ai)、\ (ei)、幺(ao)、又(ou)、巧(an), h (en)、尤(ang)、 L (eng)、儿(er);介母包括丨⑴、乂 (u)、U (ν)。实施例一本发明实施例考虑到在满足键盘布局的规则性的同时,还应该满足键盘使用的均衡性,即每个键位的使用频率不应相差太多,否则会造成某些键位的物理磨损比较严重。因此,在进行键位的布局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一将37个注音符号依固有顺序按列分布在9个键位上;并保证每个键位上的声母数目为两个或三个、韵母数目为一个或两个、介母数目为零个或一个。即,每个键位上不会全部都是声母、韵母或介母。具体在依固有顺序按列分布时,由于人们在阅读及记忆37个注音符号时,会自然地进行断句,即读到某个注音符号时会停顿一下。例如,对于声母,人们会自然地将勺(b)、 夕(P)、π (m)、〔 (f)作为一小组,力⑷、亡(t)、3 (η)、为(1)为第二小组,〈〈(g)、万(k)、 厂(h)为第三小组,M (j)、< (q)、T (χ)为第四小组,虫(zh), ^ (ch)、尸(s h)、0 (r)为第五小组,P (ζ)、亏(C)、厶(s)为第六小组。可以发现,每一小组中的注音符号数目为3 个或4个,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是在3*3键盘上进行布局,因此,在排列声母时,可以参照上述分组方法,进行排列,这样更加有利于人们的记忆。例如,可以将勹(b)、夕(ρ)、π (m)作为第一列的第一小列,力(d)、ir (t)、3 (η)(而不是C (f)、力(d)、ir (t))作为第一列的第二小列,〈〈(g)、万(k)、厂(h)作为第二列的第一小列,M (j)、< (q)、T (χ)作为第二列的第二小列;虫(zh), ^ (ch)、尸(sh)作为第三列的第一小列,P (ζ)、亏(C)、厶(S)作为第三列的第二小列。最后,再依据整体的布局,将第一小组中的C (f)、第二小组中的为(1)以及第五小组中的Θ (r)排列在某个键位上即可。对于韵母和介母也可以做类似处理。当然,由于在汉语拼音中多数都是由声母、韵母及介母组合而成,当然,有些是由声母+韵母的方式组合成的,还有些是由声母+介母+韵母的方式组合而成,并且都是声母在前。因此,在一个键位上,可以将声母放在韵母、介母之前。通常情况下,可以先进行声母的分布,然后再进行韵母介母的分布。
步骤二 以使用频率最高的预置数目的注音符号分布于不同的键位上为原则对各个键位上的注音符号进行调整。也就是要将使用比较频繁的注音符号布置在不同的键位上。其中,注音符号是否使用频繁,可以根据在文本中各注音符号的使用频率来进行判断。具体实现时,可以预先获取语料库(例如,可以通过从网络上抓取等方式),然后将语料库中文本的汉字转换成汉语拼音,然后记录每个注音符号的使用频率。例如,“我爱北京天安门”这句话转换为拼音:"wo' ai,bei,jing,tian' an' men”,其中,乙(ο)出现一次, 丫(a)出现3次,勹(b)出现1次,\ (ei)出现1次,弓(an)出现1次,h (en)出现1次, 等等。对于每个注音符号而言,每出现一次就将其次数增加一次,最终统计每个注音符号出现的次数,次数最多的,就代表使用最频繁。这样,通过对整个语料库的统计,就可以得出各个注音符号的使用频率的排序。例如,使用频率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丨(i)、X (U)、弓 (an), L (eng), M (j) > h (en)、U (ν)、幺(ao)、尤(ang)、为(1)、Τ (χ)、虫(zh)、\ (ei)、 尸(sh)、丫(a)、力(d)、厂(h)、勹(b)、又(ou)、〈〈 (g)、乙(ο)、< (q)、Π (m)、4 (ch)、亡 ⑴、亡(e)、历(ai)、姑(e)、C (f)、夕(p)、P (ζ)、万(k)、厶(s)、3 (η)、亏(c)、Θ (r)、儿 (er)。其中,丨(i)、乂(U)、弓(an), L (eng), M (j) > h (en)、U (ν)、幺(ao)、尤(ang)这九个注音符号是使用频率位居前列的注音符号,因此,就可以尽量将这些注音符号分布在不同的键位上。需要说明的是,在实现将使用频率最高的若干个注音符号分布在不同的键位上的过程中,可能会对第一步中的注音符号的顺序进行一些调整。但是,由于还要考虑规则性的因素,即不能将第一步中的注音符号的顺序破坏地太严重,因此,该步骤中的调整可以是微调。总之,最终的分布结果是,各注音符号大致依固有顺序按列进行排列,即大部分的注音符号是依固有顺序按列排列的;同时,使用频率最高的几个注音符号基本(可能不是全部) 分布在不同的键位上。即,本发明实施例在规则性与均衡性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在保证较高的规则性的同时,提高了键位使用的均衡性。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使用频率排列在前九位的注音符号均为韵母或介母,因此,按照使用频率进行调整时,声母的排列顺序几乎没有做任何调整,即声母保持了最好的规则性。此外,所取的使用频率最高的注音符号的数目可以不是9个,取其他数目的注音符号进行调整也是可行的。统计使用频率的方法也不限于前述方法。例如,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统计首先,针对每一个注音符号对应的拼音进行组合,得到一个全拼音列表;然后根据这个列表将会有一个相应的汉字列表,从这个汉字列表中可以得到拼音、汉字、注音相对应的信息,以及该注音符号的频率信息,然后是根据注音列表中的注音符号顺序来统计每一个注音符号出现的频率,然后将这些频率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起来即可。参见图1,其为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布局的一种键盘,其中,每个单元格代表一个键位,括号中的数字代表键位上的数字,例如(1)的单元格代表数字键1,以此类推。声母在上述键位的排列顺序如下第一列为iI (b)、夕(ρ)、Π (m)、力(d)、亡(t)、乃(η);第二列为〈〈(g)、万(k)、厂(h)、M(j)、< (q)、T (x)、C (f)、为(1);第三列为虫(zh),^ (ch)、尸(sh)、卩(ζ)、亏(c)、厶(s)、Θ (r)。由于每列只有三个键位,因此,每一列分成多个小列,其中
6
第一列中的第一小列为勹(b)、夕(Ρ)、π (m),其中勹(b)在夕(P)的上列,夕(P) 在π (m)的上列;第一列中的第二小列为力(d)、亡(t)、3 (n),其中力(d)在亡(t)的上列,亡(t) 在3 (η)的上列;第二列中的第一小列为〈〈(g)、万(k)、厂(h),其中〈〈(g)在万(k)的上列,万(k) 在厂(h)的上列;第二列中的第二小列为M (j)、< (q)、T(x),其中M (」)在< (q)的上列,< (q) 在T (X)的上列;第二列中的第三小列为C (f)、为(1),其中C (f)在为(1)的上列;第三列中的第一小列为虫(zh)、才(ch)、尸(sh),其中虫(zh)在才(ch)的上列, 才(ch)在尸(Sh)的上列;第三列中的第二小列为卩(ζ)、亏(C)、厶(S),其中卩(ζ)在亏(C)的上列,亏(C) 在厶(S)的上列;第三列中的第三小列为Θ (r)。可见,声母在各个键位上基本上都是按照固有顺序按列排列的。韵母和介母的排列顺序如下第一列为丫(a)、C(ο)、亡(e)、I ⑴、乂 (u)、U (ν)、姑(e);第二列为历(ai)、\(ei)、幺(ao)、儿(er);第三列为nJ (an)、h (en)、尤(ang)、L (eng)、^ (ou)。类似的,由于每列只有三个键位,因此,每一列分成多个小列,其中第一列中的第一小列为丫 (a) ^ (ο)、亡(e),其中丫 (a)在C (ο)的上列,C (ο) 在亡(e)的上列;第一列中的第二小列为I (i)、X (u)、U (V),其中I (i)在乂 (U)的上列,乂 (U) 在U (ν)的上列;第一列中的第三小列为乜(e);第二列中的第一小列为历(ai)、\ (ei)、幺(ao),其中历(ai)在\ (ei)的上列, \ (ei)在幺(ao)的上列;第二列中的第二小列为儿(er);可以与声母C (f)、为(1)组成一小列,其中,匸 (f)在儿(er)的上列,儿(er)在为(1)的上列;第三列中的第一小列为弓(an), h (en),其中弓(an)在、(en)的上列;该小列中还有声母中的Θ (r),h (en)在Θ (r)的上列;第三列中的第二小列为尤(ang), L (eng), ^ (ou),其中尤(ang)在Δ (eng)的上 L (eng)在又(ou)的上列。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汉语拼音还有声调的区别,因此,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声调符号也作为注音符号的一种分布在注音符号键位上,以便于选择拼音的声调。其中, 注音符号键位是指用于分布注音符号的键位,因此,上述将声调符号也作为注音符号的一种分布在注音符号键位上是指,将声调符号也分布在用于分布注音符号的键位上,即某些键位上可能既出现注音符号,又出现声调符号。具体的,可以如图2所示,同样,每个单元格代表一个键位,括号中的数字代表键位上的数字;其中,第二行第一列为轻声符号(·),第二行第二列为一声符号(),第二行第三列为二声符号(‘),第三行第二列为三声符号 Γ ),第三行第三列为四声符号(υ。注音符号的分布与图1中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声调符号也可以独立于注音符号键位存在。例如,如图3 所示,同样,每个单元格代表一个键位,括号中的数字代表键位上的数字;键盘上还具有两个声调符号键位,这两个键位位于键盘的第四行,其中,各键位上的声调符号可以是按照使用频率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例如,第四行第二列为()、(‘)、(·),第四行第三列为 Γ)、( υ。注音符号的分布与图ι中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实施例二由于在进行中文输入时,需要用户先输入编码字符串,再由输入法系统将编码字符串转换成对应的文字。例如,在使用布局有英文字母的键盘进行中文输入时,如果用户想要使用拼音输入法输入汉字“中”,则需要输入以下键序列94664 ;但是由于这些键位同时还代表其他的字母,因此,输入法给出的合理的字母组合(根据汉语拼音来确定字母组合的合理性)不仅有“zhong”,还会包括“xiong”等。用户需要先从字母组合中选择想要输入的文字的拼音“zhong”,然后再从相应的候选项中选择想要输入的汉字“中”。也就是说,在通过键序列进行转换的过程中会产生重码,如果重码率太高,将会影响用户的输入速度。可见,由于编码字符的数目多于键位的数目,一个键位上需要布置多个编码字符, 因此,一个给定的键序列在转换过程中会产生重码,这种重码的产生必然会降低用户的输入速度,影响高效性。当然,对于中文注音符号而言,注音符号的数目更多,如果不进行特殊处理,上述重码的现象将更加严重。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在考虑前述规则性与均衡性的同时,还考虑了用户输入的高效性。即,不仅要便于用户熟悉各个注音符号分布在哪个键位上,还要提高键位使用的均衡性,避免部分键位的过度磨损,此外,还要降低重码率,便于用户输入。为此,在进行布局时,在前述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两个步骤基础上,还可以进行以下步骤步骤三以组成结构相似的韵母分布于不同的键位上为原则对各个键位上的韵母进行调整。也就是要将组成结构相似的韵母布置在不同的键位上。在中文的拼音组合标准中,并不是每个韵母或介母都可以与声母组合的,有些组合是不合理的。例如,亡(e)与” (b)就不能组合成合理的拼音。但是,对于两个组成结构相似的韵母而言,如果能够与其中一个韵母组合成合理拼音的声母,与另一个韵母组合成合理拼音的可能性也较高。例如,巧(an)与尤(ang)就是组成结构相似的韵母,巧(an)能够与声母勺(b)组合成合理拼音勺巧(ban), X (ang)也能够与勺(b)组合成合理拼音勹尤 (bang);弓(an)能够与声母厂(h)及介母X (U)组合成合理拼音厂乂弓(huan), X (ang) 也能够与声母厂(h)及介母X (u)组合成合理拼音厂乂尤(huang)。此外,这类韵母还有 h (en)与Δ (eng)等等。显然,如果将这种韵母分布在同一键位上,则产生重码的可能性将比较高。换言之,如果将这种组成结构相似的韵母分布在不同的键位上,则针对同一按键序列的重码率会降低。因此,本发明是实施例二就是以此为原则,对韵母的分布进行进一步地调整。如图4所示,其为按照上述实施例二的方式布局的键盘,同样,每个单元格代表一个键位,括号中的数字代表键位上的数字;其中,由于仅针对韵母及介母进行调整,因此声母的排列与图1中的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对于韵母及介母,排列顺序如下第一列为I ⑴、乂 (U)、U (ν)、L7 (en)、Δ (eng)、儿(er);第二列为丫(a)、乙(O)、亡(e)、又(ou)、姑(e);第三列为历(ai)、\(ei)、巧(an)、尤(ang)、幺(ao)。类似的,由于每列只有三个键位,因此,每一列分成多个小列,其中第一列中的第一小列为I (i)、X (u)、U (V),其中I (i)在乂 (U)的上列,乂 (U) 在U (ν)的上列;第一列中的第二小列为h (en), L (eng)、儿(er),其中h (en)在Δ (eng)的上列,L (eng)在儿(er)的上列;第二列中的第一小列为为丫 (a) ^ (ο)、亡(e),其中丫 (a)在C (ο)的上列,C (ο)在亡(e)的上列;第二列中的第二小列为又(ou)、乜(e);可以与声母C (f)组成一小列,其中,C (f)在又(OU)的上列,又(OU)在姑(e)的上列;第三列中的第一小列为历(ai)、\ (ei),其中历(ai)在\ (ei)的上列;该小列中还有声母中的Θ (r),\ (ei)在Θ (r)的上列;第三列中的第二小列为弓(an)、尤(ang)、幺(ao),其中弓(an)在尤(ang)的上列,尤(ang)在幺(ao)的上列。由上述图4可见,韵母及介母在排列上仍然保证基本按列排列,同时,将巧(an)与尤(ang) ^ (en)与Δ (eng)等组成结构相似的注音符号基本分布到不同的键位上,以此来降低重码率。例如,对于图1所示的布局方案,针对一按键序列,产生的最大重码数为6,而对于该图4所示的布局方案,针对一按键序列,产生的最大重码数为4,有效地降低了重码率。当然,在该实施例二中,同样可以在注音符号键位上分布声调符号,具体的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分布第二行第一列为轻声符号(·),第二行第二列为一声符号(),第二行第三列为二声符号(‘),第三行第一列为三声符号(v),第三行第三列为四声符号 (”。或者,声调符号也可以独立于注音符号键位存在,即键盘上还具有两个声调符号键位,具体的分布方式可以参见图3所示,这里不再赘述。总之,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二,在保证分布的规则性与均衡性的同时,还提高了用户输入的高效性。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本发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提供的键盘进行汉字输入时, 可以使用如下实施方式敲击数字键一次对应该数字键的第一个注音符号,敲击数字键两次对应数字键的第二个注音符号,敲击数字键盘三次对应数字键的第三个注音符号,敲击数字键四次对应数字键的第四个注音符号,敲击数字键盘五次对应数字键的第五个注音符号。或者,也可以敲击数字键一次对应数字键的所有注音符号,产生所有音节分组与候选字。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输入中文的键盘,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输入中文的键盘,具有九个注音符号键位,各注音符号键位呈三行三列分布,其特征在于各键位上的声母按照以下方式分布第一列为勺、夕、Π、力、亡、3,第二列为〈〈、 万、厂、M、<、Τ、匚、为,第三列为虫、才、尸、卩、亏、厶、Θ ;其中,第一列中的第一小列为勹、夕、π,第二小列为力、亡、3 ;第二列中的第一小列为〈〈、万、厂,第二小列为M、<、Τ, 第三小列为C、为;第三列中的第一小列为虫、4、尸,第二小列为P、亏、厶,第三小列为 Θ ;各键位上的韵母及介母按照以下方式分布第一列为丫、乙、亡、丨、乂、U、乜,第二列为历、\、幺、儿,第三列为弓、h、尤、Δ、又;其中,第一列中的第一小列为丫、C、亡,第二小列为丨、乂、u,第三小列为姑;第二列中的第一小列为历、\、么,第二小列为儿;第三列中的第一小列为巧、h,第二小列为尤、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每个键位上的声母排列在韵母和/或介母的前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注音符号键位上还按照以下方式分布有声调符号第二行第一列为轻声符号,第二行第二列为一声符号,第二行第三列为二声符号,第三行第二列为三声符号,第三行第三列为四声符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键盘上还具有两个声调符号键位。
5.一种用于输入中文的键盘,具有九个注音符号键位,各注音符号键位呈三行三列分布,其特征在于各键位上的声母按照以下方式分布第一列为勺、夕、π、力、亡、3,第二列为〈〈、 万、厂、M、<、Τ、匚、为,第三列为虫、才、尸、卩、亏、厶、Θ ;其中,第一列中的第一小列为勹、夕、π,第二小列为力、亡、3 ;第二列中的第一小列为〈〈、万、厂,第二小列为M、<、Τ、 为,第三小列为C ;第三列中的第一小列为虫、4、尸,第二小列为P、亏、厶,第三小列为 Θ ;各键位上的韵母及介母按照以下方式分布第一列为丨、乂、u、、、/^儿,第二列为丫、m姑,第三列为m尤、幺;其中,第一列中的第一小列为ι、乂、u,第二小列为、、人、儿;第二列中的第一小列为丫、c、亡,第二小列为又、乜;第三列中的第一小列为历、\,第二小列为弓、尤、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每个键位上的声母排列在韵母和/或介母的前列。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注音符号键位上还按照以下方式分布有声调符号第二行第一列为轻声符号,第二行第二列为一声符号,第二行第三列为二声符号,第三行第二列为三声符号,第三行第三列为四声符号。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键盘上还具有两个声调符号键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输入中文的键盘,通过将各注音符号大致依固有顺序按列分布,使用户容易熟悉不同的编码字符位于小键盘的哪个键位上,便于用户记忆;同时,由于每个键位上的声母数目为两个或三个、韵母数目为一个或两个、介母数目为零个或一个,并且使用频率最高的预置数目的注音符号大致分布于不同的键位上,因此使得各个键位在使用频率上具有较好的均衡性。
文档编号G06F3/023GK102279653SQ20101020670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2日
发明者毕芳, 苏荣伟, 邹明福 申请人: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