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中医整体辨证论治规范化临床应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41738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计算机中医整体辨证论治规范化临床应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计算机中医整体辩证论治规范化临床应用系统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医诊疗系统,具体说是一种计算机中医整体辩证论 治规范化临床应用系统。背景技术
辩证论治,是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诊疗疾病的一项基本法则,也是古 往今来一切卓有建树的中医家们,在各自的医疗实践领域中,赖以开创高水准疗效的主要法宝。辩证论治,又是数字化时代中医药科技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面向世界振兴中医 药,激育本民族传统知识经济新增长点,最快捷、最有效的热点产业课题之一。世界各发达 国家,因民族文化底蕴差异,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兴起并持续增温的中医热里,至今 未冒然涉足独特的计算机中医辩证论治领域,国外对该领域的研究及产品开发,现在还是 一片空白地。也就是上世纪的80年代里,国内曾有单位对此一度研究如火如荼,并有一批专家 专病诊疗系 统面市,但都局限在非标准的“因病列证”之单一病种局部范畴,真正从整体上 研究开发计算机中医辩证论治应用技术的几乎没有。这些诊疗系统,严重失去中医整体辩 证特色,并于面市后在许多现实临床病例面前,特别是身患多种疾病的病例面前,诊疗上显 得贫乏和无能为力。使当时由全国乡村医生自发兴起的购买中医电脑热如“昙花一现”。至 今,该领域的应用研究及开发,仍处在该误区,包括单一或某些病种系统徘徊。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计算机,结合中医中药原理和传统的诊治方法, 提供一种计算机中医整体辩证论治规范化临床应用系统。本发明人是1985年自购电脑并停薪留职而决然起步研究的。根据方药中教授 倡导的整体辩证论治思想体系;立足于临床总结及发展方教授创立的“辩证论治七步雏 议”(该雏议载《辩证论治研究七讲·第五讲》方药中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年8月第 一版);经20余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近期完成了本发明,其技术方案是1、它利用现有大 储量、高速度的计算机硬件,储存有病症数据、中成药验方数据库、中草药名数据库,运行包 括五步赋值程序核心模块和“三素证码”、“高效活化变换”支持模块的计算机软件,其中,两 个支持模块相辅相成,一分一交,对患者临诊病例现实表现的各种病证信息作准确、规范的 优化压缩处理为基本临床数据,并传输给核心模块,当核心模块接收以上临床数据后,立即 自动按中医整体辩证论治要求及理法方药一致原则,而预置于该模块的“五步赋值程序”步 骤和方法,对该输入信息予以精确鉴别、量化、运算等整体性,系列化处理,并经由计算机终 端设备输出与现实临诊病例,具有针对性、个体化的整体辩证论治治疗意见或具体药方;2、所述五步赋值程序,是根据输入计算机的病证信息和本计算机内的病症数据、 进行比较运算,由计算机输出包括病人的病位、病性的诊治方案,再根据“三素证码”和“高 效活化变换”两个支持模块的计算机软件,最后由计算机输出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及常用药 物或常用方剂方,其中所述五步是第一步定病位有心(小肠)、肝(胆)、脾(胃)、肺(大场)和肾(膀胱)五大 病位;第二步定病性有阴、阳、气、血、表、里、虚、实、风、火、湿、燥、寒、毒共14个病性;
第三步定病因的主次,即找到主要病因,以便对症下药;第一四部治未病即找到次要病因,找出可能会引发的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第五步司所属计算机根据得出的治疗方案,开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处方或治疗 方法;3、所述三素证码设有部位证码、特点证码和影响证码;其部位证码设有部位名称 和部位范围;2个支类证码部位名称设有形体、头部、面部、眉目、耳部、鼻部、口齿部、舌 部、咽喉部、颈项部、肩背部、腰肋部、胸肋腋乳部、二阴部、四肢部和手足部共16个部位证 码,每个部位证码又设有多个具体的名称证码;所述部位范围证码又设有层次范围和方位 范围,2个支类证码,其中层次范围证码又设有内外表里四个具体层次范围证码,中其方位 范围证码,又设有上下左右前后,左侧、右侧、内侧、外侧、前沿后沿、中沿边沿、四周和附近 共16个具体方位范围证码。其中所述点征证码设有精神、神态、语声呼吸、分泌排泄、形体式态、变生物、破 损、感觉、生育孕产、色泽、舌象、脉象和指纹共12个支类证码,每个支类证码中又分为若干 个细类,每个细类中又设有多个具体的特征;其中所述影响证码,设有影响因素和影响情势支类证码,影响因素支类证码又分 设有日时、季节、气候环境、饮食饥饱、劳逸、情态、外伤和诊治8个细类证码,每个细类证码 又设有多个具体因素证码;所述影响情势支类证码又分设有起病情势、病程情势、现病情势和有关情势4个 支类证码,每个支类证码又分设有多个具体的情势证码。将上述部位的197个具体证码,特点的1361个具体证码和影响的208个具体证码 总共1766个具体证码,按一定的顺序编码存于计算机的存储中,作为病症数据库。4、所述活化变换器,是利用一些连接符号,如数学运算符号的+-X+或标点符 号、 、……将储存在计算机存储单元中的各个具体三素证码,按操作者的指令调出并组合 成一个具体的病状。该变换器有三种组合方式①共生活化器用加号(+)将一切病证意义 不确定,或不具病证意义的证码相互组合,成一项有病证意义的单元性病证信息;②串生活化器用顿号(、)、加号(+)或者连接号( )将三素证码中部位证码中 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细类级证码之间以间隔方式串连,与同时相互具有的特点证码中某 一细类级证码相互组合,以串生一项多元性病证信息;③续述活化器用标点符号的省略号(……)为标识符放于被明确预植特点证码 细类组成的汉字证素词句的后端,用以表明该词句后语意言所未尽而处在同族不同支类或 子类属下的有关细类级证码。5、所述中药验方数据库设有常用中药的常用药方和验方,其中常用中药验方有 多个,常用中药处方有多个。6、所述中药材数据库收集并储存有多种中药材名称数据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特点和进步因本发明将绝大部分的病状、病因、 绝大部分中药名方、验方和中药材名称都存于计算机内,靠程序运行,即快又全面,不会发 生漏诊、错诊和开少药、开错药的现像,因此它针对性强,准确率高,治疗的效果好,特别是
对一些疑难重症有效率高达90%。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本计算机中医整体辩证论治规范化临床应用系统包括病症数据、中成药验方数据 库、中草药名数据库,运行包括一个五步赋值程序核心模块和“三素证码”、“高效活化变换” 两个支持模块的计算机软件,根据输入计算机的病证信息和本计算机内的病症数据、进行 比较运算,由计算机输出包括病人的病位、病性的诊治方案,再根据“三素证码”和“高效活 化变换”两个支持模块的计算机软件,最后由计算机输出诊治方案或开出药方。其中所述病 位有心(小肠)、肝(胆)、脾(胃)、肺(大场)和肾(膀胱)五大部位;所述病性有阴、 阳、气、血、表、里、虚、实、风、火、湿、燥、寒、毒共14个病性;所述确定病因的主次,即找到主 要病因,以便对症下药;治未病即找到次要病因,找出可能会引发的症状,预防并发症的 发生;所述三素证码设有部位证码、特点证码和影响证码;其部位证码设有部位名称和部 位范围;2个支类证码部位名称设有形体、头部、面部、眉目、耳部、鼻部、口齿部、舌部、咽 喉部、颈项部、肩背部、腰肋部、胸肋腋乳部、二阴部、四肢部和手足部共16个部位证码,每 个部位证码又设有多个具体的名称证码;所述部位范围证码又设有层次范围和方位范围, 2个支类证码,其中层次范围证码又设有内外表里四个具体层次范围证码,中其方位范围证 码,又设有上下左右前后,左侧、右侧、内侧、外侧、前沿后沿、中沿边沿、四周和附近共16个 具体方位范围证码;所述特征证码设有精神、神态、语声呼吸、分泌排泄、形体式态、变生 物、破损、感觉、生育孕产、色泽、舌象、脉象和指纹共12个支类证码,每个支类证码中又分 为若干个细类,每个细类中又设有多个具体的特征;所述影响证码,设有影响因素和影响情 势支类证码,影响因素支类证码又分设有日时、季节、气候环境、饮食饥饱、劳逸、情态、外伤 和诊治8个细类证码,每个细类证码又设有多个具体因素证码;所述影响情势支类证码又 分设有起病情势、病程情势、现病情势和有关情势4个支类证码,每个支类证码又分设有多 个具体的情势证码。 将上述部位的197个具体证码,特点的1361个具体证码和影响的208个具体证码 总共1766个具体证码,按一定的顺序编码存于计算机的存储中,作为病症数据库。计算机中医整体辩证论治的工作过程是先将病人自述或医生认为的症状通过人 机对话输入到计算机,再通过五步赋值程序和“三素证码”、“高效活化变换”两个支持模块 的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内进行对比、运算、判断和组合,最后通过输入输出接口,输出诊疗结 果给显示器或打印机。下面介绍四个典型病例病例1 石XX,男,2岁,湖南省常德市某小区。2002年12月22日,因患重症肌 无力前来就诊。患儿父亲代述右眼上眼皮下垂近三个月,经本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被确诊 为“重症肌无力”,服西药“新斯的明”两个月,症状不能缓解,检查时发现眼脸下垂尚具有上 午减轻,下午加重,完全休息时减轻,活动时间稍多即加重的症状特点,同时伴有全身乏力, 纳差食少,吞咽无力,五心低热,自汗盗汗,呼吸气弱,咽干口燥,但不多饮,大便稀溏,小便 时黄时清等相关症状。了解既往史平时胃肠即消化吸收不好,经常食少,便溏,并极易感冒。体检症状神志清楚,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四肢乏力,右眼眼裂变小,眼脸下垂程 度几近遮蒙整个眼球,左眼脸已受轻度波及,双目有时呈不自主对视(即“对对眼”)或偏视 状态,舌嫩稍红,舌边齿痕,苔薄白中心稍黄,脉沉细弱,体温37. 5°C,余无其他异常发现。首先将上述主诉和检查的症状输入计算机,在专利程序下自动进行如下步骤 第一步,定病位,将患儿表现在眼脸、四肢、肌肉、吞咽,结合既往消化吸收不良,大便经常溏池等脾失健运的症状,输入计算机,根据眼睑属脾,脾主四肢、主肌肉、主吞咽、主运化等中 医传统理论,主因为定位为脾(胃)病,考虑患儿尚有呼吸气弱、白汗盗汗,以及对视、偏视 等症状,根据肺主气、司呼吸、合皮毛,以及肝主筋、开窍于目等理论,定位上还应考虑肺和 肝,据此,计算机输出病位即定为脾(胃),并向肺、肝波及。第二步,定病性患儿眼睑下垂的主要特点在于眼肌睁张无力,而无力在病性上列 属气虚,并有身疲乏力、呼吸气弱、自汗、苔薄、舌嫩、舌边齿痕,易感冒等一系列气虚症候为 佐证,计算机将病性定为气虚;鉴于患儿尚有潮热、盗汗、咽干、口燥,五心低热,消瘦,脉细 数以及时发双目对视、偏视等阴虚、风症症状,故计算机定病性为气阴两虚,兼夹风症。第三步,伏其主经计算机分析后,定为脾虚是主导本病发生发展最基本的因素, 至于近期出现的双目对视偏视,则属阴虚风动症状,是由脾虚肝侮,气虚而致。因此,治疗上 应以健脾补气为主,兼顾阴虚及风症。鉴于目前患儿汗出频繁,为防脱液之变,初始处方中, 宜加固涩敛汗之药,以更好地实现伏其所主的积极治疗作用。
第四步,治未病根据其他病情,计算机输出,在伏其所主的前提下,酌加柔肝滋肾 之品,以阻断肝肾乘侮,而治于未病之先。第五步,司所属计算机根据补脾益气,滋阴熄风的治疗方案,开出补中益气汤,参 麦散合方加味的处方黄芪12g 人参4g 漂白术5g 山药4g 陈皮3g当归4g 升麻2g 紫胡4g 灸甘草2g 麦冬5g制五味3g 生地5g 阿胶(烊)3g白芍4g 石决明5g (先煎)双钩 藤3g 络石藤5g 怀牛夕5g 生龙牡各IOg (先煎)麻黄根5g 浮小麦5g并开出注意事项①上药每剂水煎两次,煎时先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慢煎不少 于40分钟;每煎药液分两次服用,并宜饭前半小时服用。②忌食辛辣、厚味及不易消化吸收 或刺激性重以及生、冷、不洁等食物。③注意气温变化,及时增减、更换衣服,加强预防感冒。治疗过程服上药12剂后,病情即有好转,眼睑下垂有所减轻,双目对视、偏视及自汗、盗汗、 五心发热、咽干口燥的症状基本消失,食欲开始增强,食量亦有增加,大便开始成形,全身情 况均有改善,随即停服西药“新斯的明”,并调整处方于下黄芪15g、人参4g、漂白术5g、陈皮3g、当归4g、升麻2g、柴胡4g、淮山药5g、炒扁 豆4g、灸草2g、砂仁2g、麦冬5g、制五味3g、熟地10g、淫洋藿5g、大枣3枚。此后,即以本方为基本治疗方剂,并随证加减调整,前后共服药125剂,历时共6个 月,症状完全消失。停药后,再服大补无煎蜜丸一剂,以巩固治疗效果和防止以后复发。今 年12月12日追访,见眼裂正常大小,双目灵活,神光充足,吞咽咀嚼正常,肢体健康活泼,饮 食及大小便一切正常。病例2 胡X X,男,60岁,湖南省常德市人,2001年7月,因患尖锐湿疣前来就诊。首先将患者主诉和体检症状输入计算机,这些症状有患者面色萎黄,貌现疑忿, 精神不振,身疲乏力。见肛门后侧沿臀裂均有肿物增生,呈带状连结分布,大小共有七枚,体 积2 X 3 10 X 15mm,基底及顶沿厚度1 X 3mm,色泽紫褐稍红,质柔软,边缘不规则,形如蘑菇侧立。轻度搔痒,不痛,基底周围有乳黄色分泌物残留。并于阴茎周围发现有同类性质黄 豆大小的类园状肉质肿物散在增生。以上肿物及阴囊、双侧腹股沟潮湿粘手,舌质偏红,舌 苔黄白厚腻,舌胖,有齿印,脉弦滑稍数,按之弱,血压88-140毫米汞柱。计算机根据肝气素郁,乘脾侮肺。乘脾,则脾失健运而水湿不化,侮肺,则宜降失司而湿聚痰凝,肝郁痰结,酿湿疣形成之机。此次疣体初始发生时间,正值肝旺于春之际,肝气 夹痰湿下注,客着于足少阳胆经与督脉长强穴交会处附近的臀裂部及本经循行的外阴(阴 茎)部,具有十分鲜明的循经特点,该湿疣即以上病理产物的外在表现及症征。计算机根据 症状按如下五步输出第一步定病位为肝、脾、肺;第二步定病性为气滞、气虚、湿证、痰证、热证;第三步伏所主病位所主在肝,波及于脾、肺;病性所主在气滞,气虚、湿证、痰 证、热证均系继发证。第四步治未病今脾、肺已受波及,治当重点兼顾。第五步;司其属采用疏肝健脾化痰,清热利湿散结进行治疗。开出处方四逆散合六君子汤加味。灸柴胡10g、白芍12g、枳实10g、党参15g、白术10g、苍术10g、陈皮10g、茯苓15g、 法夏log、胆星6g、浙贝10g、苡仁30g、枝子10g、龙胆草6g、夏枯草10g、生牡厉粉15g(先 煎)、甘草4g本方投药三剂,每剂水煎两次,分四餐服完,服药中,忌食辛辣油腻及不洁或不易 消化食物,加强性格修养,少烦燥动怒。七、治疗经过服完上方复诊时,见疣体即开始有所萎缩,且蔓延之势基本遏制,未见发生新的疣 体,当服完第6剂作第三次复诊时,阴茎部疣体全部消失,臀裂部疣体进一步萎缩,并见疣 体表面,如蒙一层白霜,口苦、心烦、痰黄、尿黄、苔黄、脉稍数等诸多热证尽予消除,以上表 现出证有向寒湿方向转化的趋势,即改处方为柴、芍、六君子汤合阳和汤加减灸柴胡Sg、白芍12g、党参15g、白术12g、苍术12g、陈皮10g、制半夏10g、瑶羊藿 10g、熟地15g、肉桂粉4g(另冲)、炮姜6g、炮甲珠10g、皂刺10g、白芥子(炒)10g、灸甘草 4g、茯苓15g、麻黄3g、鹿胶12g上方服完三剂,疣体白霜尽除,体积又有缩小,此后即以此方为基本方剂随证调 整,先后共服药45剂,疣体全部消除,患处修复完好,血压降至80-122毫米汞柱,诸症尽告 痊愈。遂停服汤药,嘱常自购逍遥丸、补中益气丸,每次各6g,每日服两次善后。此例,随访 至今,未予复发。病例3 患者高X X,男,26岁,常德市火车站大市场一经营户。2000年10月29日,因急性阑尾炎腹痛前来急诊,首先通过键盘向计算机输入病状腹痛,痛处固定拒按,腹部拘紧,并有反跳痛,患 者满床翻滚,痛苦叫喊不断,高热、面红(体温39. 8°C ),神烦气粗,大汗口渴,喜冷饮,尿黄 便秘,舌红紫,苔黄燥,脉弦滑数。计算机随后输出为肠痈(急性阑尾炎、成脓型),根据右 下腹剧痛拒按,尿黄便秘,高热,大汗,口渴喜冷,脉弦滑数,此属阳明经腑,火炎热结,气血 壅滞,毒化咸脓之里实热证,实热内郁故神烦,热漫周身故大热,迫津外出则大汗,与肠中糟粕互结则便秘,邪热瘀毒内蕴,耗伤津液,则舌色紫红而苔黄燥,证、舌、脉互参,本证已属瘀 毒成脓阶段。开出治法方案清热泄火,解毒化瘀,急下存阴。同时开出药方大黄牡丹皮汤合白虎汤加减生大黄IOg(后下)、丹皮15g、金银花15g、蒲公英30g、地丁 30g、生石膏30g、知母 10g、桃仁10g、赤芍10g、桔梗10g、甘草10g、花粉10g、乳香10g、没药10g、皂刺10g、芒硝 6g (分冲)。上方只投一剂,嘱水煎两次,汤剂分四次服完,每3小时服一次,禁食一切非流质 性食物。并嘱如次日青晨高热不退,腹痛不止,应立即送医院住院治疗。次日上午8:30分,患者家属来告,上方汤剂服完不久,即排出恶臭燥屎,腹痛随即 减轻, 高热渐退,至转钟2点,发热消失,汗出停止,口已不渴,下腹疼痛逐渐轻微,至凌晨6 点,腹痛完全消除,并开始索食。此例即告痊愈,至今尚未见复发或留有后遗症。病例4:沈XX,男,5岁,常德市白鹤山乡人。1988年3月6日因四肢瘫痪,前来 就诊。主诉两月前因感冒发热,引起双下肢突然痿软不能站立,并迅即向双上肢发展而致 全身瘫痪,后经常德地区人民医院检查,诊断为“格林巴氏综合症”。收住该院治疗一月,经 西药抗炎和配合针灸、理疗,除双手稍能移动外,其他并无实质性进展。于1988年1月22 日出院。出院后不久,又因感冒高烧并发肺炎,于2月6日再度住院治疗。虽肺炎症状得到 控制,便全身瘫痪有增无减,食欲进一步减少,咀嚼吞咽困难,颧红低热,自汗盗汗、全身无 力加重,呼吸气短,五心烦热,咳吐稀白痰涎,口干咽燥但不多饮,大便时干时溏,小便频长 而黄。当时医院建议赴长沙湖医附二医院求治而再度出院。因治疗经费无所筹措而未予成 行。经当地医生介绍,特来我处请求中医药诊治。既往史从小即脾胃虚弱,经常疲倦乏力,食少便溏。近年来抗病能力明显低下,极
易感冒。体格检查患儿面色萎黄,神志尚清,面部微肿,形体消瘦,两颧发红,全身瘫软,丧 失活动能力。头倾项软,手足下垂、下肢肌肉萎缩、双手呈半抓握状、四肢不能自主活动;检 查肢体、指、趾关节并不僵硬,全身肌肉松驰而缺乏弹力;舌色淡红,舌边齿痕,舌苔白腻,脉 沉细数而弱滑,体温37. 5°C,余无其它异常表现。首先将主诉和体检症状输入计算机,计算机运行程序后。根据患儿痿,废症状表现的部位主要在四肢、在肌肉、在咀嚼吞咽。根据脾主四肢、 主肌肉、主吞咽的理论,应定位为脾(胃);考虑患儿尚有气短、咳痰、自汗、盗汗等症状,根 据肺主气,司呼吸、主宣降、合皮毛等理论,定位上还应同时定位于肺病;因此,第一步定病 位在脾、肺。再从患儿痿废症状表现的主要特点在无力,属气虚,并有身疲、气少、自汗、苔白, 齿痕、脉弱等一系列气虚证状;疾病定性,主要在气虚。考虑尚有低热、颧红、五心烦热、消 瘦、口干、尿黄脉细数等阴虚症状及咳吐痰涎,苔腻脉滑等痰湿内停表现,因此第二步定病 性为气阴两虚,夹湿夹痰。第三步伏所主根据患儿最早系以经常疲倦乏力,食少便溏等脾气虚证为其始 发症状。此次罹病亦系由脾病及肺,肺卫失司所形成。发病之后,由于正不胜邪,迅即入里化热,大肆耗气伤津,使宗筋顿失荣润,故痿废突发并快速扩展。其间经西药抗炎处理,其邪 热枭亢之势虽基本遏制。但重创之后,虚者更虚,故痿废扩展速度虽减缓,但侵害层次加深。 因此,脾气虚证才是主导本例痿废发生发展的本质性病理及病机。至于近期出现的阴虚、痰 证、湿证,均可以气虚致阴虚,气虚不能化湿,湿聚可致痰凝来解释。因此,第三步伏其所主, 落实在治疗上主要应以健脾益气为主,而兼顾其它各证。第四步治未病根据内经“气有余,则制已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已所不胜 侮而乘之,已所胜轻而侮之”的原则,脾虚当制肝安肾,故治疗中,须适当加入舒肝益肾药, 以预防肝肾乘侮而治于未病之先。第五步;司其属计算机输出治疗方案是健脾补气滋阴,祛湿化痰活络,开出的处 方是补中益气汤合生脉散加味黄芪30g、党参10g、白术8g、当归8g、麦冬10g、北五味6g、茯苓10g、陈皮6g、法夏 6g、升麻4g、柴胡6g、桔梗6g、灸甘草4g、灸地龙6g、淮山药12g、木瓜8g、地骨皮IOg制法上方每剂水煎两次,每日一剂,分三至四次服用,煎时宜用文火,每煎时间不 得少于四十分钟。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不易消化或不洁食物以及冰制饮品。治疗经过上方服完8剂,头部低倾及吞咽困难即见好转,四肢,指、趾均程度不同 的逐渐开始活动。其中四肢已能短时间上举或向前移动,手指握力开始增强,但双足下垂 和无力站立尚无好转,食欲及食量开始增加,其它诸证均有所减轻。鉴于低热消失,盗汗只 偶尔发现,上方撤“桔梗、地滑皮”,加“热地、牛夕”。在此后治疗过程中 ,其间虽几经感冒, 但症状轻微,方中稍加发散药,即能缓解,当服药至28剂时,患儿已能扶物走动,精神大为 好转,即以此方为基本治疗方剂,随证予以调整。共治疗六个月,服药99剂,诸症全愈。未 用任何西药或其它方法。为巩固治疗效果,另制归脾汤方蜜丸1剂善后。随访至今未见复 发现,已成长为当地一名健壮劳力。
权利要求
一种计算机中医整体辩证论治规范化临床应用系统,其特征是它利用现有大储量、高速度的计算机硬件,储存有病症数据、中成药验方数据库、中草药名数据库,运行包括五步赋值程序核心模块和“三素证码”、“高效活化变换”支持模块的计算机软件,对患者的各种病证信息作准确、规范的优化压缩处理为基本临床数据,并传输给核心模块接收以上临床数据,自动按中医整体辩证论治要求及理法方药一致原则,用预置于该模块的“五步赋值程序”步骤和方法,对该输入信息予以精确鉴别、量化、运算、整体性、系列化处理,并经计算机终端输出与现实临诊病例,具有针对性、个体化的治疗意见或药方。
2.据、进行比较运 算,由计算机输出包括病人的病位、病性的诊治方案,再根据“三素证码”和“高效活化变 换”两个支持模块的计算机软件,最后由计算机输出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及常用药物或常用 方剂;其中所述五步为第一步定病位第二步定病性;第三步定主次;第四步治未病 ’第五 步司所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计算机中医整体辩证论治规范化临床应用系统,其特征 是所述病位有心(小肠)、肝(胆)、脾(胃)、肺(大场)和肾(膀胱)五大部位;所述病 性有阴、阳、气、血、表、里、虚、实、风、火、湿、燥、寒、毒共14个病性;所述确定病因的主次, 即找到主要病因,以便对症下药;所述治未病是找到次要病因,找出可能会引发的症状,预 防并发症的发生;所述司所属是计算机根据得出的治疗方案,开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处方 或治疗方法。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计算机中医整体辩证论治规范化临床应用系统,其特征 是所述三素证码设有部位证码、特点证码和影响证码;其部位证码设有部位名称和部位 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计算机中医整体辩证论治规范化临床应用系统,其特征 是所述2个支类证码部位名称设有形体、头部、面部、眉目、耳部、鼻部、口齿部、舌部、咽 喉部、颈项部、肩背部、腰肋部、胸肋腋乳部、二阴部、四肢部和手足部共16个部位证码,每 个部位证码又设有多个具体的名称证码;所述部位范围证码又设有层次范围和方位范围, 2个支类证码,其中层次范围证码又设有内外表里四个具体层次范围证码,中其方位范围证 码,又设有上下左右前后,左侧、右侧、内侧、外侧、前沿后沿、中沿边沿、四周和附近共16个 具体方位范围证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计算机中医整体辩证论治规范化临床应用系统,其特征 是所述特点证码设有精神、神态、语声呼吸、分泌排泄、形体式态、变生物、破损、感觉、生 育孕产、色泽、舌象、脉象和指纹共12个支类证码,每个支类证码中又分为若干个细类,每 个细类中又设有多个具体的特征;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计算机中医整体辩证论治规范化临床应用系统,其特征 是所述影响证码,设有影响因素和影响情势支类证码,影响因素支类证码又分设有日时、 季节、气候环境、饮食饥饱、劳逸、情态、外伤和诊治8个细类证码,每个细类证码又设有多 个具体因素证码;
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计算机中医整体辩证论治规范化临床应用系统,其特征 是所述影响情势支类证码又分起病情势、病程情势、现病情势和有关情势4个支类证码,每个支类证码又分设有多个具体的情势证码。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计算机中医整体辩证论治规范化临床应用系统,其 特征是所述活化变换器,是利用一些连接符号,如数学运算符号的+-X+或标点符 号、 、……将储存在计算机存储单元中的各个具体三素证码,按操作者的指令调出并组合 成一个具体的病状;该变换器有三种组合方式即共生活化器用加号(+)将一切病证意义 不确定,或不具病证意义的证码相互组合成一项有病证意义的单元性病证信息;串生活化 器用顿号(、)、加号(+)或者连接号( )将三素证码中部位证码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不 同细类级证码之间以间隔方式串连,与同时相互具有的特点证码中某一细类级证码相互组 合,以串生一项多元性病证信息;续述活化器用标点符号的省略号(……)为标识存放于 被明确预置特点证码细类组成的汉字证素词句的后端,用以表明该词句后语意言所未尽而 处在同族不同支类或子类属下的有关细类级证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中医整体辩证论治规范化临床应用系统,其特征是 所述中药验方数据库有常用中药的常用药方和验方,所述中药材数据库收集并储存有 多种中药材名称数据库。
全文摘要
一种计算机中医整体辨证论治规范化临床应用系统,它利用现有大储量、高速度的计算机硬件,储存有病症数据、中成药验方数据库、中草药名数据库,运行包括五步赋值程序核心模块和“三素证码”、“高效活化变换”支持模块的计算机软件,对患者的各种病证信息作准确、规范的优化压缩处理为基本临床数据,并传输给核心模块接收以上临床数据,自动按中医整体辨证论治要求及理法方药一致原则,用预置于该模块的“五步赋值程序”步骤和方法,对该输入信息予以精确鉴别、量化、运算、整体性、系列化处理,并经计算机终端输出与现实临诊病例,具有针对性、个体化的治疗意见或具体药方;它针对性强,准确率高,治疗效果好,尤其对一些疑难重症有效率高达90%。
文档编号G06F19/00GK101866398SQ201010211578
公开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5日
发明者熊承均 申请人:熊承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