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透光的红外触摸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45761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透光的红外触摸框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可透光的红外触摸框结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外触摸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外触摸框的结构。背景技术
红外触摸屏具有结构简单,不受电流、电压、静电的干扰可工作在某些恶劣的工作 环境,以及具有高稳定性,高分辨率等优点,使得红外触摸技术越来越受到欢迎。但是一般 的红外触摸框由于在红外管组发光的一面,将上边框与下边框设为中空,所以触摸框的结 构不稳定,容易变形。或者如图1所示,现有的红外触摸框结构一实施例,包括一下边框1,一上边框2, 一带红外管组的电路板(未图示),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下边框1与所述上边框2之间。 在所述的上边框2与下边框1之间,红外管组发光的一侧,设置为一带有一排小孔31的面 板3。所述的小孔31与所述红外管一一对应。安装的时候,将红外管组的每一个红外管对 应每一个相匹配的小孔31。但是这样既增加了触摸框本身的设计难度,又使得安装不方便。 而且对于触摸框小孔的设计要求比较高,应满足每一个孔31都能够对应装入一个红外管, 这容易造成红外管与孔不能一一对应,需要重新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透光的红外触摸框结构,它既解 决了触摸框结构不稳定的问题,又能够方便安装,不影响红外管的发射和接收。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透光的红外触摸框结构,它包括一下边框,一上边框,以及一设 置于所述下边框和上边框之间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具有一发光面,所述发光面设置一排 红外管,在所述的上边框与下边框之间,每间隔复数个红外管的位置都设置一个长形孔,相 邻两个长形孔之间是用于连接所述下边框与所述上边框的筋条。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红外管组发光一面,在所述的上边框与下边框之间,每间隔复数个 红外管的位置都设置一个长形孔,相邻的长形孔和长形孔之间的筋条用于连接所述下边框 与所述上边框,使得触摸框的上边框与下边框之间的结合更加固定,而且所述长形孔可以 保证红外管组的发光受遮挡的概率大大降低,又能够方便安装。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红外触摸框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红外触摸框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2和图3,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更详细的说明。如图2和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红外触摸框结构一实施例,它包括一下边框1,一 上边框2,一电路板5,所述电路板5设置一排红外管51。所述电路板5设置于所述下边框 1上与所述上边框2之间。在所述红外管51发光的一面,在所述的上边框2与下边框1之 间,每间隔复数个红外管51的位置都设置一个长形孔4,相邻的每两个长形孔4之间是用于 连接所述下边框1与所述上边框2的筋条41,所述筋条41起到稳定触摸框的作用。所述的 长形孔4可以每一个都设置为大小相等,因为所述长形孔4较大,不会造成设计和安装上的 不方便。所述的红外管51通过所述长形孔4发出光来,可以保证红外管51的发光受遮挡 的概率大大降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 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 型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 一种可透光的红外触摸框结构,它包括一下边框,一上边框,以及一设置于所述下边 框和上边框之间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具有一发光面,所述发光面设置一排红外管,其特征 在于在所述的上边框与下边框之间,每间隔复数个红外管的位置都设置一个长形孔,相邻 两个长形孔之间是用于连接所述下边框与所述上边框的筋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透光的红外触摸框结构,它包括一下边框,一上边框,以及一设置于所述下边框和上边框之间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具有一发光面,所述发光面设置一排红外管,在所述的上边框与下边框之间,每间隔复数个红外管的位置都设置一个长形孔,相邻两个长形孔之间是用于连接所述下边框与所述上边框的筋条。本实用新型既解决了触摸框结构不稳定的问题,又能够方便安装,而且不会遮挡红外管的发射和接收。
文档编号G06F3/042GK201828894SQ201020554869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1日
发明者丁万年, 李燕, 洪文杰, 郭宗文, 陈日良 申请人:丁万年, 福州锐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