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存装置的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45862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储存装置的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机构,特别涉及一种以免螺丝方式将储存装置装设于计 算机机壳的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计算机系统的硬设备大致由主机板、各种适配卡、例如软盘机(floppy disk)、硬 盘机(hard disk driver,HDD)、光驱(optical disk driver,ODD)等磁盘储存装置等所组 成,这些计算机零组件装载在计算机系统的机壳内。由于软盘机、硬盘机、光驱等设备可选 择性地拆装或是增减其数量,藉以增加了计算机系统在后续的扩充性。以目前习用的硬盘机(HDD)或是光驱(ODD)为例,其固定方式多采用螺丝在计算 机机壳内固定有一机架,再将硬盘机或是光驱置入机架中,再利用多个螺丝将硬盘机或是 光驱锁固于机架上,以达到将硬盘机或是光驱等储存装置固定在计算机机壳内的目的。然而,现有的固定方式存在有以下缺点在组装硬盘机或是光驱的程序时,组装人 员必须重复地使用螺丝起子进行螺丝锁固的动作,如此将造成生产程序繁复且费工,导致 生产效率不彰。另外,在维修更换硬盘机或是光驱等储存装置的程序中,组装人员仍必须使 用螺丝起子将螺丝逐一卸除,与组装程序同样地繁琐且不便。并且,由于螺丝的数量庞大且 体积较小,螺丝很容易遗留于计算机机壳内部,将有螺丝与电路板相互接触,进而导致电路 零组件短路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对于储存装置的现有固定方式的不便,遂研发出不同方式的固定机 构,例如于机壳内的机架上设置两滑条,并于储存装置的两侧装设有滑轨,储存装置即可 通过滑轨与滑条的配合而滑入机架;或者是,将储存装置装设于环形封闭的磁架内,再将此 一磁架固定于机架上;或者是,将储存装置放置于托盘内,藉由可转动或可扳动的卡扣装置 而将磁盘驱动器锁固。但上述现有固定机构的结构过于复杂,在机壳内必须占据较大的空间,且锁固效 果并不理想,在操作上亦十分不便,造成其组装/拆卸过程仍旧繁复费时。另外,上述的现 有固定机构所要求的组装零件较多,相对造成制造成本的提高。因此,提供一种降低计算机装置的组装与维修成本、缩短装卸储存装置的时间、更 为便利的储存装置的装卸机构是目前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研究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存装置的固定机构,藉以改 进现有储存装置的装卸过程过于繁琐且不便,以及其固定机构需要占据较大的空间,且制 造成本过高等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储存装置的固定机构,包括有一储存装置,该储存装置的至少一侧壁上设有一固定孔;一框体,该框体内部具有一容置槽,用以容置该储存装置,该框体的相对于该固定孔的侧壁具有一导引轨及一插销弹片,且该框体的侧壁具有一限位件,对应于该导引轨;以 及一掣动件,移动地设置于该框体侧壁上,该掣动件具有一压制件及一操作件,该压 制件活动连接于该导引轨上,且该操作件具有一挡止块;其中,控制该操作件移动,一并使该压制件于一压抵位置推抵该插销弹片插入该 固定孔内,且该挡止块止挡于该限位件上,以固定该储存装置;其中,按压该操作件使该挡止块脱离该限位件,控制该操作件反向移动,一并使该 压制件于一释放位置离开该插销弹片,使该插销弹片自该固定孔脱离,以抽出该储存装置。上述的储存装置的固定机构,其中,该框体的侧壁具有相对的二该导引轨,该压制 件的二侧边分别具有一凸肋,分别插置于该二导引轨内并相对滑移。上述的储存装置的固定机构,其中,该压制件的该二侧边分别悬置有一弹性按压 部,该凸肋分别设置于该弹性按压部上,且该弹性按压部的悬置端与该压制件具有一间距。上述的储存装置的固定机构,其中,该操作件具有至少一防滑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储存装置的固定机构,包括有一储存装置,该储存装置的至少一侧壁上设有一固定孔;一框体,该框体内部具有一容置槽,用以容置该储存装置,且该框体的相对于该固 定孔的侧壁具有多个扣件及一插销弹片;以及一掣动件,装设于该多个扣件内,并移动地设置于该框体侧壁上,该掣动件具有一 压制件及一操作件,该操作件具有一第一挡止块及一第二挡止块,且该第一挡止块的止挡 方向与该第二挡止块的止挡方向为相反设置;其中,控制该操作件移动,一并使该压制件于一压抵位置推抵该插销弹片插入该 固定孔内,且该第一挡止块及该第二挡止块抵靠于任二该扣件上,以固定该储存装置;其中,按压该操作件使该第一挡止块及该第二挡止块脱离该二扣件,控制该操作 件反向移动,一并使该压制件于一释放位置离开该插销弹片,使该插销弹片自该固定孔脱 离,以抽出该储存装置。上述的储存装置的固定机构,其中,该掣动件还具有二按压件,分别设置于该操作 件的二相对端,且该二按压件分别衔接于该第一挡止块与该第二挡止块。上述的储存装置的固定机构,其中,该压制件面向该框体的侧面具有一导斜面,对 应于该插销弹片。上述的储存装置的固定机构,其中,该导斜面还具有一抵顶块,用以推抵该插销弹 片插入该容置槽内。上述的储存装置的固定机构,其中,该操作件两相对端以朝向该框体外侧的一倾 斜角度设置。上述的储存装置的固定机构,其中,该压制件具有至少一防滑条。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通过掣动件选择性的位移而推抵/释放插销弹片,进而 使插销弹片卡扣/解扣储存装置的设计,让使用者可不需任何螺丝及手工具,即可达成储 存装置的装卸作业,因而大幅简化储存装置的装卸过程及节省人力时间成本。并且,本实用 新型储存装置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组成简单,因此可降低固定机构所需占据的空间以及制造 成本。[0030]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 的限定。

[0031]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0032]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0033]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掣动件的立体示意图;[0034]图4A为本实用新型第--实施例的掣动件位于压抵位置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0035]图4B为本实用新型第--实施例的掣动件位于压抵位置的平面俯视图;[0036]图5A为本实用新型第--实施例的掣动件位于释放位置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0037]图5B为本实用新型第--实施例的掣动件位于释放位置的平面俯视图;[0038]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0039]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0040]图8A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二实施例的掣动件的立体示意图;[0041]图8B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二实施例的掣动件的立体示意图;[004 2]图9A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二实施例的掣动件位于压抵位置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0043]图9B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二实施例的掣动件位于压抵位置的平面俯视图;[0044]图10A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掣动件位于释放位置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0045]图10B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掣动件位于释放位置的平面俯视图。[0046]其中,附图标记[0047]100固定机构[0048]110框体[0049]111容置槽[0050]112导引轨[0051]113插销弹片[0052]1131卡钩[0053]114限位件[0054]1141限位孔[0055]115滑槽[0056]116开孔[0057]120掣动件[0058]121压制件[0059]122操作件[0060]123挡止块[0061]1231导斜面[0062]124凸肋[0063]125弹性按压部[0064]126防滑条[0065]200固定机构[0066]210 框体211容置槽212 扣件213插销弹片2131 卡钩214 滑槽215 开孔220掣动件221压制件2211 导斜面2212 抵顶块222操作件223第一挡止块224第二挡止块225按压件226防滑条300储存装置310固定孔320导引件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固定机构,是用于固定一储存装置,而此一储存装置包 括但不局限于软盘机(floppy disk)、硬盘机(hard disk driver, HDD)、光驱(optical disk driver, ODD)…等磁盘储存装置。以下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中,将以光驱(ODD)做 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图1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 露第一实施例的固定机构100,用于将储存装置300固设于计算机机壳内,而储存装置300 的至少一侧边上开设有一固定孔310。第一实施例的固定机构100包括有一框体110及一掣动件120,其中框体110为一 磁架构造,且框体110概略呈n字形结构,因此于框体110内部形成一容置槽111,以供储存 装置300置放于其中。在本实施例中,较佳地,框体110的其中一侧壁向内限缩,使储存装 置300可架设于其上而不致掉落或是偏离其预设位置。框体110的另一侧壁开设有一滑槽 115,此一滑槽115的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封闭端。储存装置300在相对于滑槽115的一侧边上具有一导引件320,例如为螺丝、铆钉 等零件,其导引件320与固定孔310可位于储存装置300的同侧或反侧,并不以本实施例的 态样为限。导引件320锁合或接合于储存装置300相对于滑槽115的侧边上,导引件320 藉由滑槽115的开口端进入而嵌设于框体110的滑槽115内,并沿着滑槽115移动,直至导 引件320滑至滑槽115的封闭端,以将储存装置300插入框体110的容置槽111内。由于储存装置300的导引件320可相对于滑槽115往复直线滑移,使得储存装置300藉由导引 件320而可精确的进入或退出框体110。如图1及图2所示,框体110的至少一侧壁具有一导引轨112及一插销弹片113, 且框体110的侧壁上还凸设有一限位件114,对应于导引轨112的相对位置,且限位件114 的设置方向与导引轨112水平方向相互垂直。在本实施例中,导引轨112、插销弹片113及 限位件114可与框体110呈一体不可分的型体,但不以此为限。详细而言,框体110相对于固定孔310的侧壁上弯折有平行间隔设置的二折片,并 于二折片之间设有一开孔116。二折片上分别开设有导引轨112,而此二导引轨112与一滑 移方向Ds相互平行设置。插销弹片113位于二导引轨112之间,其一端固设于框体110的 侧壁上,另一端朝向框体110的外侧弯折且悬置于框体110上,与框体110的侧壁之间于常 态时具有一夹角0 1。其中,插销弹片113还于悬置的末端处具有一朝向框体110的容置槽111内弯折 的卡钩1131,其是对应于开孔116的相对位置。限位件114自框体110的侧壁突设形成,其 与框体110之间相隔有一距离,且限位件114开设有一限位孔1141。请参阅图3,同时配合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掣动件120为一平板件结构, 其可移动地设置于框体110的侧壁上,而掣动件120与框体110侧壁的组设方式后面会详 述。由于插销弹片113常态朝向框体110的外侧弯折设置,因此掣动件120的滑移路径(沿 着Ds方向)将与插销弹片113的常态位置相互重叠,故掣动件120可推抵插销弹片113朝 向储存装置300的方向位移变形,进而达成装卸储存装置300于框体110的目的。掣动件120具有相连结的压制件121及操作件122,其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制成, 例如塑料、橡胶、或是金属等材料,其中压制件121的厚度可大于等于操作件122的厚度,但 并不以此为限。操作件122的表面突设有一挡止块123,此一挡止块123相对于限位件114 的方向具有一导斜面1231。压制件121的相对二侧边分别具有一凸肋124,分别插置于二导 引轨112内,使得压制件121活动连接于导引轨112上,且压制件121可于导引轨112中沿 着Ds方向直线滑移。此外,掣动件120与框体110侧壁之间具有一间距D (如图4B所示), 而此一间距D的尺寸大小可略大于操作件122的挡止块123的高度尺寸。并且,凸肋124可于导引轨112内沿着滑移方向Ds往复直线滑移,掣动件120藉 由压制件121的凸肋124与导引轨112的配合,而得以沿着滑移方向Ds往复滑移至一释放 位置或是一压抵位置。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3,掣动件120的压制件121的相对二侧边还悬置有一弹性按 压部125,凸肋124即是分别设置于这些弹性按压部125上。在本实施例中,压制件121的 本体中段略向内凹陷,呈沙漏状。弹性按压部125 —端与远离压制件121本体中段的末端 连接,另一端朝向压制件121本体中段延伸且悬置。压制件121各个侧边上的该些弹性按 压部125间隔设置,彼此之间存在有一间距,且弹性按压部125悬置的一端(即悬置端)与 压制件121的本体之间存在有一间距,因此各弹性按压部125在按压时不需过度的施力即 可相对于压制件121产生变形。如此一来,若要将掣动件120装设于框体110时,使用者仅 需将弹性按压部125向内按压,令弹性按压部125略为缩入压制件121的本体中段,当弹性 按压部125上的凸肋124顺利进入框体110的导引轨112内,使用者即可将按压力量释放, 让弹性按压部125回复至未受力的状态并插置于导引轨112中,压制件121即可沿着Ds方向进行直线滑移。反之,若要将掣动件120自框体110上拆卸时,仅需轻松的对压制件121的弹性按 压部125施力,而使弹性按压部125向内缩入压制件121的本体中段,即可令凸肋124自导 引轨112内脱离,进而使得掣动件120与框体110相互分离。如图3所示,掣动件120的操作件122表面还突设有至少一防滑条126,以便于操 作者在对操作件122进行推拉动作时不致产生滑动,藉以减少误动作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所载的掣动件120的结构型态可依据实际使用需求而对 应调整,并改变导引轨112、弹性按压部125及凸肋124的设置位置或是数量,例如仅于压 制件121的任一侧边设置不等数量的弹性按压部125及凸肋124,而框体110的导引轨112 也对应弹性按压部125及凸肋124形式进行调整;或者是于压制件121的相对二侧边分别 以对称或是不对称的形式设置单一个弹性按压部125及凸肋124,而框体110的导引轨112 也对应弹性按压部125及凸肋124形式进行调整。另外,操作件122的防滑条126的数量及型态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及变化, 并不以本实施例所揭示的态样为限。请参阅图4A及图4B所载第一实施例于压抵位置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与平面俯 视图。如图所示,当欲固持储存装置300于框体110时,即控制掣动件120的操作件122 朝插销弹片113的方向位移,此时挡止块123随着滑移动作而以导斜面1231滑入框体110 的限位件114,操作件122被迫朝向储存装置300的方向变形,使得挡止块123顺利嵌合至 限位件114的限位孔1141内,此时操作件122即因受力的解除而又回复至初始状态。同时, 一并使得掣动件120的压制件121沿着导引轨112位移至压抵位置,此时压制件121与插 销弹片113相互接触,并且推抵插销弹片113,致使插销弹片113受到压制件121的施力而 被迫朝向储存装置300的方向位移变形,进而压向框体110的容置槽111内。并且,插销弹 片113的卡钩1131通过框体110上的开孔116插入储存装置300的固定孔310内,使储存 装置300稳固地装设于框体110内而不致脱落。由于挡止块123因与限位件114的限位孔1141相互干涉,使得挡止块123无法自 限位孔1141内退出,藉以避免掣动件120因外力的碰撞或是误动作而自压抵位置上脱离, 造成储存装置300于框体110内脱落。除了因挡止块123与限位孔1141相互干涉外,掣动 件120可藉压制件121上的凸肋124限位于导引轨112而稳定的保持在压抵位置,进而对 插销弹片113持续施以压力,有效保持卡钩1131与固定孔310的结合,防止插销弹片113 丧失对储存装置300的固持作用。请参阅图5A及图5B所载第一实施例于释放位置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与平面俯 视图。如图所示,当欲将储存装置300自框体110内拆卸时,此时压抵操作件122朝向储 存装置300的方向位移变形,而操作件122藉由与框体110之间的间距D(如图4B所示) 而令挡止块123自限位件114的限位孔1141内脱离,此时,控制操作件122进行反向位移, 一并使得掣动件120的压制件121位移至释放位置,此时压制件121与插销弹片113并未 相互接触。插销弹片113因压制件121的施力解除而回复至未受力状态,进而使卡钩1131 脱离固定孔310,并自框体110的容置槽111内退出,此时插销弹片113回复常态而与框体110之间呈一夹角e 1 (如图1所示),即完成掣动件120解扣状态,亦即,储存装置300可 自由地自框体110内抽出,以完成储存装置300的拆卸作业。图6至图8B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发 明概念大致相同,以下将针对二实施例之间的结构差异处加以说明。第二实施例的固定机构200包括有一框体210及一掣动件220,其中框体210为 一磁架构造,于框体210内部形成一容置槽211,以供储存装置300置放于其中。框体210 的至少一侧壁开设有一滑槽214,此一滑槽214的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封闭端。储存装 置300相对于滑槽214的侧边上锁合有一导引件320,用以于框体210的滑槽214内相对滑 移。如图6及图7所示,框体210的至少一侧壁具有多个扣件212及一插销弹片213。 各个扣件212成对设置,位在上下列的扣件212呈两两对应的关系,并且各扣件212之间间 隔排列。而本发明的上下列的扣件212也可以交错设置的方式位于框体210的侧壁上,并 不以本实施例所揭露的型态为限。插销弹片213位于各扣件212之间,其一端固设于框体 210的侧壁上,另一端朝向框体210的外侧弯折且悬置于框体210上,与框体210的侧壁之 间于常态时具有一夹角0 2。其中,插销弹片213还于悬置的末端处具有一朝向框体210的容置槽211内弯折 的卡钩2131 (如图10A所示),其对应于开孔215的相对位置。请参阅图8A及图8B,同时配合图6及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掣动件220为一平板 件结构,并可移动地设置于框体210的侧壁上,而掣动件220与框体210侧壁的组设方式后 面会详述。由于插销弹片213常态朝向框体210的外侧弯折设置,因此掣动件220的滑移 路径(沿着Ds方向)将与插销弹片213的常态位置相互重叠,故掣动件220可推抵插销弹 片213朝向储存装置300的方向位移变形,进而达成装卸储存装置300于框体210的目的。掣动件220具有相连结的压制件221及操作件222,其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制成, 例如塑料、橡胶、或是金属等材料,但并不以此为限。其中,操作件222可位于压制件221相 对应的两侧或其中一侧边。在本实施例中,操作件222系位于压制件221的一侧边,而操作 件222的二相对端分别延伸有一第一挡止块223及一第二挡止块224,且第一挡止块223与 第二挡止块224的止挡方向系相反设置。也就是说,二挡止块223、224的导斜面朝向相反 方向设置。掣动件220装设于各个扣件212之间,亦即,操作件222卡设于一列扣件212中, 而压制件221的侧边卡设于另一列扣件212中,让掣动件220可滑顺地在二列扣件212之 间沿着滑移方向Ds往复滑移至一释放位置或是一压抵位置。较佳地,压制件221及操作件 222还可分别具有导沟的设计,让压制件221与操作件222结合于二列扣件212上,藉以提 高掣动件220进行滑移作动的可靠度,令掣动件220更稳定地沿着滑移方向Ds往复滑移。 并且,操作件222与框体210侧壁之间具有一间距D (如图9B所示),而此一间距D为操作 件222常态未受力的状态下与框体210之间的最大距离。请继续参阅图6至图8B,本实施例的掣动件220还具有二按压件225,分别设置于 操作件222的二相对端,并且衔接于第一挡止块223与第二挡止块224。另外,掣动件220 的操作件222的两相对端朝向框体210外侧以一倾斜角度0 t设置,藉以增加掣动件220 卡扣于扣件212间的可靠度。掣动件220的压制件221表面还突设有至少一防滑条226,以
10便于操作者在对压制件221进行推压动作时不致产生滑动,藉以减少误动作的发生。另外,掣动件220的压制件221面向框体210的侧面上还具有一导斜面2211,其 中导斜面2211朝向插销弹片213的方向进行设置,亦即,压制件221的厚度朝向插销弹片 213的方向逐渐变小。另外,于导斜面2211上还突设有一抵顶块2212。请参阅图9A及图9B所载第二实施例于压抵位置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与平面俯 视图。如图所示,当欲固持储存装置300于框体210时,即控制掣动件220的操作件222 朝插销弹片213的方向位移,压抵按压件225令操作件222被迫朝向储存装置300的方向 位移变形,使得第一挡止块223与第二挡止块224未与扣件212相互抵靠。此时即可控制操 作件222位移,一并使得压制件221于二列扣件212之间位移至压抵位置,此时压制件221 以其导斜面2211与插销弹片213相互接触,并且推抵插销弹片213,致使插销弹片213受到 压制件221的抵顶块2212的施力而被迫朝向储存装置300的方向位移变形,进而压向框体 210的容置槽211内。并且,插销弹片213的卡钩2131通过框体210上的开孔215插入储 存装置300的固定孔310内,使储存装置300稳固地装设于框体210内而不致脱落。同时,操作件222上的第一挡止块223随着滑移动作而以其导斜面滑入框体210 的扣件212,第一挡止块223与第二挡止块224分别抵靠于任二扣件212上,并且通过二挡 止块223、224的止挡方向为相反设置,使得掣动件220无法沿着滑移方向Ds进行滑动,掣 动件220得以稳定的保持在压抵位置,进而对插销弹片213持续施以压力,有效保持卡钩 2131与固定孔310的结合,防止插销弹片213丧失对储存装置300的固持作用。请参阅图10A及图10B所载第二实施例于释放位置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与平面 俯视图。如图所示,当欲将储存装置300自框体210内拆卸时,此时压抵按压件225令操作 件222朝向储存装置300的方向位移变形,而操作件222藉由与框体210之间的间距D而 令第一挡止块223与第二挡止块224自扣件212上脱离,使掣动件220解除锁固状态。此时,控制操作件222进行反向位移,一并使得掣动件220的压制件221位移至释 放位置,此时压制件221与插销弹片213并未相互接触。本实施例中,较佳地,在框体210的 侧壁上还弯折有一限位片,该限位片对应于掣动件220的压制件221,用以做为掣动件220 于解扣状态时限位之用。插销弹片213因压制件221的施力解除而回复至未受力状态,进 而使卡钩2131脱离固定孔310,并自框体210的容置槽211内退出,此时插销弹片213回复 常态而与框体210之间呈一夹角e 2(如图6所示),即完成掣动件220解扣状态,亦即,储 存装置300可自由地自框体210内抽出,以完成储存装置300的拆卸作业。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通过掣动件的位移作动而选择性的推抵/释放插销弹片, 进而令插销弹片卡扣/解扣于储存装置的固定孔,使得储存装置易于装卸于计算机机壳 内。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让使用者可不需使用任何螺丝及手工具,即可对储存装置进行 快速的装卸作业,藉以大幅简化储存装置的装卸过程及节省人力时间成本。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组成简单,组装方便且省时,同时可大幅降低 固定机构所需占据的空间以及制造成本。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 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
11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储存装置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储存装置,该储存装置的至少一侧壁上设有一固定孔;一框体,该框体内部具有一容置槽,用以容置该储存装置,该框体的相对于该固定孔的侧壁具有一导引轨及一插销弹片,且该框体的侧壁具有一限位件,对应于该导引轨;以及一掣动件,移动地设置于该框体侧壁上,该掣动件具有一压制件及一操作件,该压制件活动连接于该导引轨上,且该操作件具有一挡止块;其中,控制该操作件移动,一并使该压制件于一压抵位置推抵该插销弹片插入该固定孔内,且该挡止块止挡于该限位件上,以固定该储存装置;其中,按压该操作件使该挡止块脱离该限位件,控制该操作件反向移动,一并使该压制件于一释放位置离开该插销弹片,使该插销弹片自该固定孔脱离,以抽出该储存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存装置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框体的侧壁具有相对 的二该导引轨,该压制件的二侧边分别具有一凸肋,分别插置于该二导引轨内并相对滑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存装置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压制件的该二侧边分 别悬置有一弹性按压部,该凸肋分别设置于该弹性按压部上,且该弹性按压部的悬置端与 该压制件具有一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存装置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操作件具有至少一防 滑条。
5.一种储存装置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储存装置,该储存装置的至少一侧壁上设有一固定孔;一框体,该框体内部具有一容置槽,用以容置该储存装置,且该框体的相对于该固定孔 的侧壁具有多个扣件及一插销弹片;以及一掣动件,装设于该多个扣件内,并移动地设置于该框体侧壁上,该掣动件具有一压制 件及一操作件,该操作件具有一第一挡止块及一第二挡止块,且该第一挡止块的止挡方向 与该第二挡止块的止挡方向为相反设置;其中,控制该操作件移动,一并使该压制件于一压抵位置推抵该插销弹片插入该固定 孔内,且该第一挡止块及该第二挡止块抵靠于任二该扣件上,以固定该储存装置;其中,按压该操作件使该第一挡止块及该第二挡止块脱离该二扣件,控制该操作件反 向移动,一并使该压制件于一释放位置离开该插销弹片,使该插销弹片自该固定孔脱离,以 抽出该储存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存装置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掣动件还具有二按压 件,分别设置于该操作件的二相对端,且该二按压件分别衔接于该第一挡止块与该第二挡 止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存装置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压制件面向该框体的 侧面具有一导斜面,对应于该插销弹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存装置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导斜面还具有一抵顶 块,用以推抵该插销弹片插入该容置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存装置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操作件两相对端以朝 向该框体外侧的一倾斜角度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存装置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压制件具有至少一防滑条。
专利摘要一种储存装置的固定机构,包括有一储存装置、一框体及一掣动件,其中框体的侧壁上具有一插销弹片,掣动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框体侧壁上,且掣动件具有一压制件及一操作件,于操作件上设有至少一挡止块。当控制操作件相对于框体移动至压抵位置时,一并使压制件推抵插销弹片插入储存装置的固定孔内,并且挡止块嵌合于框体上,令掣动件保持在压制位置,藉以达到不需使用任何螺丝即可快速固定储存装置,大幅简化操作程序,并且降低固定机构所需占据的空间及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G06F1/18GK201765546SQ20102056162
公开日2011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7日
发明者刘智立, 刘永隆, 曾傅捷, 郭博修 申请人:旭丽电子(广州)有限公司;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