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键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46271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键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新型键盘[0001]一、所述技术领域[0002]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键盘布局及操作技术,使用本键盘布局和操作技术,使用者不但可以容易的记住键盘页面,同时在单手或者双手操作的情况下可以高速的输入字符,。二、背景技术[0003]最早键盘是1868年配套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所发明的机动打字机,当时的键盘是由26个英文字母顺序排列的按钮所组成。打字时,按下的键会引动字棒打印在纸上。经过人们熟练使用后,打字速度就会加快,机动字棒追不上打字速度,经常交叠在一起,甚至互相拍打而损坏。为解决此问题,Christopher Latham Sioles想办法减慢打字的速度,他将常用的键设计在教外边,教不常用的放在中间,这就是今日常见的键盘,即 "QWERTY"键盘。QWERTY键盘效率很低,很多人又习惯右手,而使用QWERTY键盘左手却需要肩负57%的工作,排在中间的字母,其使用率仅占整个打字工作的30%左右,因此,为了打一个字,是需要上上下下移动手指。后来又出现了速率更快的DUORAK键盘,再后来出现更加合理、高效的和MALT键盘(但需要特别的硬件才能装到电脑上,所以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到了 20世纪中期,键盘被普遍应用到了电脑和手机上。QWERTY键盘随着历史成为应用最多的键盘布局方式,实际上,这种键盘的输入效率是非常底下的。[0004]单手键盘目前也都局限在仅仅输入数字等有限字符,或者将QWERTY键盘简单的进行缩小,无法高速方便的输入所有字符。三、实用新型内容[0005]为了克服传统键盘键位置不易记忆,输入效率低,输入不方便的缺点,以及单手操作键盘无法高速输入所有字符的不足,本键盘布局和操作技术可以在双手或者单手操作键盘下,显著提高键盘字符输入效率,同时便于记忆。[0006]本键盘布局和操作技术的方案是[0007]键盘页面由非拇指手指子键盘构成,所述键盘页面可设定3-5个,由翻页键进行翻页,且每个键盘页面分为键盘左页面和键盘右页面,所述键盘页面可由左键盘和右键盘承载,也可在键盘左右页面切换键的帮助下,由左键盘或者右键盘单独承载;非拇指手指可控制M个键,4彡M彡9。[0008]进一步地,1)所述键盘页面由8列非拇指手指子键盘组成,幻键盘页面由左键盘和右键盘承载时,键盘页面依次由左小指子键盘,左无名指子键盘,左中指子键盘,左食指子键盘,右食指子键盘,右中指子键盘,右无名指子键盘,右小指子键盘组成,或按照相反次序,3)键盘页面单独由左键盘承载,即左手操作单手键盘时,键盘左页面和右页面各自分别依次由左小指子键盘,左无名指子键盘,左中指子键盘,左食指子键盘组成,或按照相反次序,4)键盘页面单独由右键盘承载,即右手操作单手键盘时,键盘左页面和右页面各自分别依次由右食指子键盘,右中指子键盘,右无名指子键盘,右小指子键盘组成,或按照相反次序,幻所有键盘页面由翻页键来控制进行切换,6)每个非拇指手指子键盘控制键个数为 4时,5个键盘页面可覆盖常用字符键及功能键,7)每个非拇指手指子键盘控制键个数为5、 6时,4个键盘页面可覆盖常用字符键及功能键,8)每个非拇指手指子键盘控制键个数为7、 8、9时,3个键盘页面可覆盖常用字符键及功能键。[0009]进一步地,1)左键盘和右键盘可以连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分开,幻左键盘和右键盘中分别包括小指子键盘,无名指子键盘,中指子键盘,食指子键盘和拇指子键盘,左键盘和右键盘都由非拇指子键盘来承载键盘页面。[0010]进一步地,1)每个非拇指手指子键盘控制M个键,其中4彡9,2)拇指子键盘控制N个翻页键,其中KNS 6,在键盘页面为P个时,共需要P-I个翻页键,3)从小指子键盘到食指子键盘,键的有效接触面随着增大或不变,4)手指子键盘采用弯曲安置方式或同平面方向安置方式,幻拇指子键盘除了可以控制翻页键外,也可以控制Ctrl键,Alt键, Del键和键盘左右页面切换键。[0011]进一步地,1)所述手指子键盘的弯曲安置方式包括键盘的前倾和后勾设置,2)以下压键的有效接触平面为基准,或接触面为凹面或者凸面时,以其横截面为基准,前倾键为 X个,则每个前倾键的递增前倾角为Δ α = 90° /(Χ+l),每个前倾键的前倾角偏差ε允许在-Δ α ^ ε ^ Δ α内,3)以下压键的有效接触平面为基准,或接触面为凹面或者凸面时,以其横截面为基准,后勾键为Y个,则每个后勾键的递增后倾角为△ β =90° /(Υ+1), 每个后勾键的后倾角偏差ζ允许在-Δ β < ζ < Δ β。[0012]进一步地,所有键有效接触面在同一个平面上或相互平行,或有效接触面为凹面或者凸面时,以其横截面为准,也都同在一个平面上或相互平行。

[0013]图1是键盘页面布局[0014]图2是非拇指手指子键盘操作键个数M = 4时以字母为主的键盘页面[0015]图3是非拇指手指子键盘操作键个数M = 4时以运算符为主的键盘页面[0016]图4是非拇指手指子键盘操作键个数M = 4时以光标控制键及数字为主的键盘页[0017]图5是非拇指手指子键盘操作键个数M = 4时以功能键为主的键盘页面[0018]图6是非拇指手指子键盘操作键个数M = 5、6时以字母为主的键盘页面[0019]图7是非拇指手指子键盘操作键个数M = 5、6时以运算符和数字符为主的键盘页[0020]图8是非拇指手指子键盘操作键个数M = 5、6时以以光标控制键和功能键为主的键盘页面[0021]图9是非拇指手指子键盘操作键个数M = 7、8、9时以字母和数字及部分运算符为主的键盘页面[0022]图10是非拇指手指子键盘操作键个数M = 7、8、9时以部分运算符和光标控制键及数字键为主的键盘页面[0023]图11手指子键盘弯曲安置方式[0024]图12是左键盘拇指子键盘布局[0025]图13是右键盘拇指子键盘布局五具体实施方式
[0026]5. 1非拇指手指子键盘操作键个数M = 4时的键盘页面布局[0027]参考附图2,在非拇指手指子键盘操作键个数M = 4时,以字母为主的键盘页面。 默认键盘页面为小写字母页面,通过拇指翻页键可以切换到大写字母页面。[0028]从左上角开始第一行排列为TAB BACKSPACE SPACE ENTER, . Y Z[0029]从左上角开始第二行排列为A BCDEFGH[0030]从左上角开始第三行排列为I J K L M N 0 P[0031]从左上角开始第四行排列为Q R S T U V W X[0032]参考附图3,在非拇指手指子键盘操作键个数M = 4时,以运算符为主的键盘页面[0033]从左上角开始第一行排列为+ - * / & I !“[0034]从左上角开始第二行排列为([{<,、 [0035]从左上角开始第三行排列为)]} > ”\ ; %[0036]从左上角开始第四行排列为?=[0037]参考附图4,在非拇指手指子键盘操作键个数M = 4时,以光标控制键及数字为主的键盘页面[0038]从左上角开始第一行排列为Home End —丨丨一PgUp PgDn[0039]从左上角开始第二行排列为0 1 2 3 4 5 6 7[0040]从左上角开始第三行排列为8 9 @ # $ _[0041]参考附图5,在非拇指手指子键盘操作键个数M = 4时,以功能键为主的键盘页面[0042]从左上角开始第一行排列为Fl F2 F3 F4 PrtSc Pause ScrollLock Ins[0043]从左上角开始第二行排列为F5 F6 F7 F8 Ctrl Alt Del Shift[0044]从左上角开始第三行排列为F9 FlO Fll F12 Esc NumLock Fn Windows[0045]5. 2非拇指手指子键盘操作键个数M = 5、6时的键盘页面布局[0046]参考附图6,在非拇指手指子键盘操作键个数M= 5、6时,以字母为主的键盘页面。 默认键盘页面为小写字母页面,通过拇指翻页键可以切换到大写字母页面。[0047]从左上角开始第一行排列为TAB BACKSPACE SPACE ENTER, . Y Z[0048]从左上角开始第二行排列为A BCDEFGH[0049]从左上角开始第三行排列为I J K L M N 0 P[0050]从左上角开始第四行排列为Q R S T U V W X[0051]从左上角开始第五行排列为@ # $ _[0052]参考附图7,在非拇指手指子键盘操作键个数M = 5、6时,以运算符和数字为主的键盘页面[0053]从左上角开始第一行排列为+ - * / & I !“[0054]从左上角开始第二行排列为([{<,、 [0055]从左上角开始第三行排列为)]} > ” \ ; %[0056]从左上角开始第四行排列为0 1 2 3 4 5 6 7[0057]从左上角开始第五行排列为8 9 ?=[0058]参考附图8,在非拇指手指子键盘操作键个数M = 5、6时,以光标控制键及功能键为主的键盘页面[0059]从左上角开始第一行排列为Home End —丨丨一PgUp PgDn[0060]从左上角开始第二行排列为Fl F2 F3 F4 PrtSc Pause ScrollLock Ins[0061]从左上角开始第三行排列为F5 F6 F7 F8 Ctrl Alt Del Shift[0062]从左上角开始第四行排列为F9 FlO Fll F12 Esc NumLock Fn Windows[0063]5. 3非拇指手指子键盘操作键个数M = 7、8、9时的键盘页面布局[0064]参考附图9,在非拇指手指子键盘操作键个数M = 7、8、9时,以字母和数字及部分运算符为主的键盘页面。默认键盘页面为小写字母页面,通过拇指翻页键可以切换到大写字母页面。[0065]从左上角开始第一行排列为TAB BACKSPACE SPACE ENTER, . Y Z[0066]从左上角开始第二行排列为A BCDEFGH[0067]从左上角开始第三行排列为I J K L M N 0 P[0068]从左上角开始第四行排列为QRSTUVWX[0069]从左上角开始第五行排列为O 1 2 3 4 5 6 7[0070]从左上角开始第六行排列为8 9 ? = @ # $ _[0071]从左上角开始第七行排列为+ - * / &| !“[0072]参考附图10,在非拇指手指子键盘操作键个数M= 7、8、9时,以部分运算符和光标控制键及功能键为主的键盘页面[0073]从左上角开始第一行排列为([{<, [0074]从左上角开始第二行排列为)]} > ”\ ; %[0075]从左上角开始第三行排列为Home End —丨丨一PgUp PgDn[0076]从左上角开始第四行排列为Fl F2 F3 F4 PrtSc Pause ScrollLock Ins[0077]从左上角开始第五行排列为F5 F6 F7 F8 Ctrl Alt Del Shift[0078]从左上角开始第六行排列为F9 FlO Fll F12 Esc NumLock Fn Windows[0079]5. 4手指子键盘操作键安置方式[0080]参看附图11,手指子键盘弯曲安置方式为键有效接触面无需前倾或者后勾按压的,称为手指下压键;键有效接触面需要手指前倾按压的,称为手指前倾键,键有效接触面需要手指后勾按压的,称为手指后勾键。前倾键为X个,则每个前倾键的递增前倾角为Δ α =90° /(Χ+l),每个前倾键的前倾角偏差ε允许在-Δ α < ε < Δα内。后勾键为Y 个,则每个后勾键的递增后倾角为Δ β = 90° /(Y+l),每个后勾键的后倾角偏差ζ允许在-Δβ彡ζ彡Δβ内。[0081]5. 5拇指操作键盘布局[0082]参考附图12,键盘页面有5个,左手操作左键盘时,拇指控制键盘页面翻页键和 Ctrl、Alt功能键,同时拇指侧面按压用来控制键盘左右页面切换。TPl翻页键控制切换到大写字母为主的键盘页面,TP2控制切换到功能键为主的键盘页面,TP3控制切换到数字及光标控制键为主的键盘页面,TP4控制切换到运算符为主的键盘页面。双手操作左右键盘时,左键盘和右键盘上可以分别控制一组从TPl到TP4的翻页键。在操作单手键盘时,单手键盘上只需设置一套从TPl到TP4的翻页键。单手键盘上需要设置键盘左右页面切换键。TPl到TP4翻页键,Ctrl、Alt键可以通过拇指前倾,下压和后勾来操作,这些键可以使用弯曲安置方式或同平面方向安置方式。TPl到TP4的键的意义可根据需要重新设定。键盘左右页面切换键可通过拇指侧面来按压。[0083] 参考附图13,键盘页面有5个时,右手操作右键盘时,拇指控制键盘页面翻页键和 Ctrl、Alt功能键,同时拇指侧面按压用来控制键盘左右页面切换。除了方便右手操作外, 其他定义和解释与附图12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键盘,左右键盘独立操作,其特征是键盘页面由非拇指手指子键盘构成, 所述键盘页面可设定3-5个,由翻页键进行翻页,且每个键盘页面分为键盘左页面和键盘右页面,所述键盘页面可由左键盘和右键盘承载,也可在键盘左右页面切换键的帮助下,由左键盘或者右键盘单独承载;非拇指手指可控制M个键,4 < M < 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键盘,其特征是1)所述键盘页面由8列非拇指手指子键盘组成,2)键盘页面由左键盘和右键盘承载时,键盘页面依次由左小指子键盘,左无名指子键盘,左中指子键盘,左食指子键盘,右食指子键盘,右中指子键盘,右无名指子键盘,右小指子键盘组成,或按照相反次序,3)键盘页面单独由左键盘承载,即左手操作单手键盘时,键盘左页面和右页面各自分别依次由左小指子键盘,左无名指子键盘,左中指子键盘,左食指子键盘组成,或按照相反次序,4)键盘页面单独由右键盘承载,即右手操作单手键盘时,键盘左页面和右页面各自分别依次由右食指子键盘,右中指子键盘,右无名指子键盘,右小指子键盘组成,或按照相反次序,5)所有键盘页面由翻页键来控制进行切换,6)每个非拇指手指子键盘控制键个数为4时,5个键盘页面可覆盖常用字符键及功能键,7)每个非拇指手指子键盘控制键个数为5、6时,4个键盘页面可覆盖常用字符键及功能键,8)每个非拇指手指子键盘控制键个数为7、8、9时,3个键盘页面可覆盖常用字符键及功能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键盘,其特征是1)左键盘和右键盘可以连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分开,2)左键盘和右键盘中分别包括小指子键盘,无名指子键盘,中指子键盘,食指子键盘和拇指子键盘,左键盘和右键盘都由非拇指子键盘来承载键盘页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键盘,其特征是1)每个非拇指手指子键盘控制M个键,其中4< M < 9,2)拇指子键盘控制N个翻页键,其中16,在键盘页面为P个时,共需要P-I个翻页键,3)从小指子键盘到食指子键盘,键的有效接触面随着增大或不变,4)手指子键盘采用弯曲安置方式或同平面方向安置方式,5)拇指子键盘除了可以控制翻页键外,也可以控制Ctrl键,Alt键,Del键和键盘左右页面切换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键盘,其特征是1)所述手指子键盘的弯曲安置方式包括键盘的前倾和后勾设置2)以下压键的有效接触平面为基准,或接触面为凹面或者凸面时,以其横截面为基准, 前倾键为X个,则每个前倾键的递增前倾角为Δ α =90° /(Χ+l),每个前倾键的前倾角偏差ε允许在- Δα彡ε彡Δα内,3)以下压键的有效接触平面为基准,或接触面为凹面或者凸面时,以其横截面为基准,后勾键为Y个,则每个后勾键的递增后倾角为Δ β =90° /(Y+l),每个后勾键的后倾角偏差ζ允许在- Δ β≤ζ≤Δ β。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键盘,其特征是所有键有效接触面在同一个平面上或相互平行,或有效接触面为凹面或者凸面时,以其横截面为准,也都同在一个平面上或相互平行。
专利摘要一种方便键盘页面记忆,左右键盘独立操作,支持双手或者单手高速输入的新的键盘布局和操作技术。主要技术为键盘页面分为键盘左页面和键盘右页面,可分别由左右手进行控制。在键盘左右页面切换键的帮助下,左手或右手可以单独操作键盘左右页面。根据非拇指手指可控制字符的多少,键盘页面可设定多个,由拇指手指子键盘页面翻页键进行翻页。
文档编号G06F3/023GK202275359SQ20102058735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8日
发明者张凤娟 申请人:张凤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