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条码技术的手机现场支付终端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47567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应用条码技术的手机现场支付终端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现场支付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应用条码技术的手机现场支付终端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子支付是指电子交易的当事人,包括消费者、厂商和金融机构,使用安全电子支付手段,通过网络进行的货币支付或资金流转。电子支付的业务类型按电子支付指令发起方式分为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销售点终端(以下简称POS机)交易、自动柜员机交易和其他电子支付。目前,人们使用最多的支付方式仍然是POS机交易。POS机的基本功能包括对磁条卡、IC卡、非接触卡的读(或写)功能;通过网络与上位机进行交易和管理等信息双向传输的通讯功能;对相关信息、指令的存储处理功能;用于与卡片和上位机进行相互认证,加 /解密通讯及各种密钥存放的保密功能;用于和人机交互的键盘输入、屏幕显示和票据打印功能等。在这种支付方式中,需要依赖卡片(银行卡、信用卡、IC卡等)来完成交易。而外出携带大量卡片无疑会给用户带来不便。为此,在现有技术中,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支付方式,即手机支付。在这种支付方式中,需要将信用卡或银行卡绑定到手机卡上,目前主流的技术是 NFC(近距离通信)技术。手机终端需要一种新的SIM卡,并且内置NFC芯片,植入用户信息、 银行卡号等信息,会给用户带来诸多安全隐患和办理手续的不便,比如,一旦手机丢失或被盗,则支付账号就有可能失窃,给用户造成损失;另外,如果用户更换了手机号码,则需要重新签约才能使用该支付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条码技术的手机现场支付终端及系统,无需携带卡片,也不需将账号绑定到手机卡上,简单方便地通过手机实现现场支付。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现场支付终端,包括扫描单元,用于在需要现场支付时,扫描手机中的条码;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扫描单元扫描到的条码转换为对应的号码;密码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密码;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号码及密码发送到第三方支付平台,以使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根据所述号码及密码执行支付操作;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三方支付平台返回的操作结果;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返回的操作结果。一种现场支付系统,包括通过网络连接的现场支付终端和第三方支付平台;[0016]所述现场支付终端,用于在需要现场支付时,扫描手机中的条码;将扫描到的条码转换为对应的号码;获取用户输入的密码;将所述号码及密码发送到第三方支付平台;接收并显示第三方支付平台返回的操作结果;所述条码是在所述手机的用户注册时,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下发给所述手机并存储在所述手机中与所述用户注册的帐号对应的条码;或者是在用户通过所述手机登陆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后请求现场支付时,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下发给所述手机的与所述用户注册的帐号对应的条码;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用于接收所述现场支付终端发送的号码及密码,并根据所述号码及密码完成支付操作,并向所述现场支付终端返回操作结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应用条码技术的手机支付方法、现场支付终端及系统, 将支付帐号转换成条码的电子形式显示在手机上,并应用于现场支付,从而消除了支付帐号对手机卡的依赖性,使办理手机支付更为简单;用户外出购物也无需携带各类支付卡片; 而且,以条码的形式进行现场支付,通过一般的扫描设备即可读取条码信息,操作及实现简单,方便用户的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用条码技术的手机支付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现场支付终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现场支付系统的一种组网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现场支付系统中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现场支付系统中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二维条码O-dimensional bar code)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像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它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 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等特点。目前,二维条码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电子化票据、证据、电子优惠券、电子提货券等方条形码(barcode)是将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列, 用以表达一组信息的图形标识符。常见的条形码是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条(简称条)和白条(简称空)排成的平行线图案。条形码可以标出物品的生产国、制造厂家、商品名称、 生产日期、图书分类号、邮件起止地点、类别、日期等许多信息,因而在商品流通、图书管理、 邮政管理、银行系统等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条码技术的手机现场支付终端及系统,为了满足人们购物的方便性和安全性,结合上述二维条码或条形码技术,将支付账号转换为条码形式的电子信息,应用于现场支付。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用条码技术的手机支付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在需要现场支付时,现场支付终端扫描手机中的条码。所述条码可以是预先存储在手机中的,也可以是用户在请求现场支付时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下发给所述手机的。比如,在所述手机的用户注册时,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将与所述用户注册的帐号对应的条码下发到所述手机,手机收到所述条码后将其在本地内存中。再比如,为了进一步保证所述条码的安全性,并节省手机存储空间,在用户注册时,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生成与所述用户注册的帐号对应的条码并将其保存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不下发给所述手机。当用户需要通过手机进行现场支付时,登陆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请求现场支付,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收到请求后,将与所述用户注册的帐号对应的条码下发给所述手机,所述手机将该条码存储在临时存储区中,现场支付终端扫描后,即可将其删除。所述条码的形式可以是条形码、或二维条码,具体选用哪种条码形式可以根据需要由支付系统来设置;当然支付系统也可以同时支持这两种形式的现场支付,在用户注册时,将用户注册的帐号对应的条形码和二维条码都下发给所述手机,由用户在使用时根据自己或系统的需要来选用。步骤102,将扫描到的条码转换为对应的号码。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预先设置各类支付帐号与对应的条码,在用户注册时, 生成与该将用户注册的帐号对应的条码,并将该号码(已注册的账号)与条码的对应关系同步到系统内的所有现场支付终端上,以使各现场支付终端支持该用户使用条码形式的电子信息完成现场支付。在这种方式下,如果有新的帐号被注册,则需要实时将该号码与条码的对应关系同步到各现场支付终端上。当然,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也可以将所有预先设置的号码(包括已注册的账号和未注册的账号)与条码的对应关系同步到系统内的所有现场支付终端上。在这种方式下, 如果有新的帐号被注册,则无需进行实时同步。但这种方式没有上述实时同步的方式更灵活。所述现场支付终端将接收到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下发的号码与条码的对应关系存储在本地,并根据所述号码与条码的对应关系将扫描到的条码转换为对应的号码。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法,并不限定上述这些实现方式,在实际应用中,还有更多的变形。比如,为了节省现场支付终端的存储资源,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也可以不将所述对应关系同步到各现场支付终端上,而是保存在本地,在用户进行现场支付时,现场支付终端扫描得到用户手机中的条码后,不进行转换,而是直接将所述条码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由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其进行转换。另外,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也可以不将所述对应关系同步到各现场支付终端上,而是保存在一个数据库中,在所述现场支付终端需要时,从该数据库中获取相应的信息。步骤103,获取用户输入的密码。为了保证支付的安全性,可以针对每次支付请求都需要用户输入相应的密码。步骤104,将所述号码及密码发送到第三方支付平台,以使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根据所述号码及密码执行支付操作。[0041]步骤105,接收并显示第三方支付平台返回的操作结果。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用条码技术的手机支付方法,结合上述二维条码或条形码技术,将支付账号转换为条码形式的电子信息,应用于现场支付,使用户购物无需携带各种支付卡片,而且也无需将用户帐号与手机卡绑定,满足了人们购物的方便性和安全性。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由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直接完成支付操作,比如所述用户注册的帐号为第三方支付账号时,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接收所述现场支付终端发送的号码及密码;如果所述号码与用户注册的账号相匹配,并且所述密码与用户设置的账号密码相匹配,则执行支付操作;操作完成后,向所述现场支付终端返回操作结果。另外,还可以开设与各银行及其他消费结算机构的接口,使用户通过银行账户 (比如用户注册的帐号为银行帐号)或其他消息结算账户(比如用户注册的账号为支持该支付方式的会员卡号)进行现场支付。下面以用户注册的帐号为银行帐号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接收到所述现场支付终端发送的号码及密码后;需要将所述号码和密码发送给银行结算系统,以使银行结算系统执行结算操作;然后接收银行结算系统返回的操作结果,并将所述操作结果发送给所述现场支付终端。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现场支付终端和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之间、以及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和所述银行结算系统之间进行号码及密码传送时,可以采用加密方式,以充分保证网络传输过程中信息的安全性。相应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现场支付终端,如图2所示,是该现场支付终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所述现场支付终端200包括扫描单元201,用于在需要现场支付时,扫描手机中的条码;转换单元202,用于将所述扫描单元201扫描到的条码转换为对应的号码;密码获取单元203,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密码;发送单元204,用于将所述号码及密码发送到第三方支付平台,以使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根据所述号码及密码执行支付操作;接收单元205,用于接收第三方支付平台返回的操作结果;显示单元206,用于显示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返回的操作结果。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扫描单元201可以是独立的扫描设备,也可以与其他单元集成在一起。在所述现场支付终端中,所述接收单元205还可进一步用于接收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下发的号码与条码的对应关系。相应地,所述现场支付终端200还可进一步包括存储单元(未图示),用于存储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下发的号码与条码的对应关系。所述转换单元2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将扫描到的条码转换为对应的号码。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条码可以是在所述手机的用户注册时,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下发给所述手机并存储在所述手机中与所述用户注册的帐号对应的条码;还可以是在用户通过所述手机登陆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后请求现场支付时,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下发给所述手机的与所述用户注册的帐号对应的条码。其具体形式可以是条形码、和/或二维条码。用户注册的账号可以是第三方支付账号、银行帐号等。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现场支付终端,结合上述二维条码或条形码技术,将支付账号转换为条码形式的电子信息,应用于现场支付,使用户购物无需携带各种支付卡片, 而且也无需将用户帐号与手机卡绑定,满足了人们购物的方便性和安全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现场支付终端,可以应用在各种消费结算场所,可以利用现有的POS机,并配置相应的扫描设备及应用系统,实现简单,使用灵活方便。相应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现场支付系统,如图3所示,是该系统的一种组网示意图。在该系统中,包括通过网络连接的现场支付终端301和第三方支付平台302。其中所述现场支付终端301,用于在需要现场支付时,扫描手机中的条码;将扫描到的条码转换为对应的号码;获取用户输入的密码;将所述号码及密码发送到第三方支付平台 302 ;接收并显示第三方支付平台302返回的操作结果;所述条码是在所述手机的用户注册时,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下发给所述手机并存储在所述手机中与所述用户注册的帐号对应的条码;或者是在用户通过所述手机登陆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后请求现场支付时,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下发给所述手机的与所述用户注册的帐号对应的条码;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302,用于接收所述现场支付终端301发送的号码及密码,并根据所述号码及密码完成支付操作,并向所述现场支付终端301返回操作结果。所述所述现场支付终端301的具体结构可参照前面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现场支付系统,可以独立完成用户消费结算,也可以与银行或其他结算系统连网,实现用户银行或其他结算帐户的支付,对此下面分别举列说明。如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现场支付系统中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假设用户注册的帐号为第三方支付账号。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400包括信息接收单元401,用于接收所述现场支付终端发送的号码及密码;第一判断单元402,用于判断所述号码与用户注册的账号是否相匹配,以及所述密码与用户设置的账号密码是否相匹配;执行单元403,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单元402判断所述号码与用户注册的账号相匹配,并且所述密码与用户设置的账号密码相匹配后,执行支付操作;结果发送单元404,用于在所述执行单元403执行支付操作完成后,向所述现场支付终端返回操作结果。如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现场支付系统中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假设用户注册的帐号为银行账号。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500包括信息接收单元501,用于接收所述现场支付终端发送的号码及密码;第二判断单元502,用于判断所述号码与用户注册的账号是否相匹配;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单元502判断所述号码与用户注册的账号相匹配后,将所述号码和密码发送给银行结算系统,以使银行结算系统执行结算操作;结果接收单元503,用于接收银行结算系统返回的操作结果;结果发送单元504,用于将所述操作结果发送给所述现场支付终端。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并不仅限于上述所示的结构,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有其他变形,比如,同时支持本系统帐户结算及银行帐户结算。相应地, 上述图4和图5中所示的各单元只是逻辑功能上的划分,在实际实现中,各单元可以物理上分开的,也可以是集成在一起的,对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限定。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设备;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现场支付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扫描单元,用于在需要现场支付时,扫描手机中的条码; 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扫描单元扫描到的条码转换为对应的号码; 密码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密码;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号码及密码发送到第三方支付平台,以使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根据所述号码及密码执行支付操作;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三方支付平台返回的操作结果;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返回的操作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支付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下发的号码与条码的对应关系; 所述现场支付终端还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下发的号码与条码的对应关系; 所述转换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将扫描到的条码转换为对应的号码。
3.一种现场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网络连接的现场支付终端和第三方支付平台;所述现场支付终端,用于在需要现场支付时,扫描手机中的条码;将扫描到的条码转换为对应的号码;获取用户输入的密码;将所述号码及密码发送到第三方支付平台;接收并显示第三方支付平台返回的操作结果;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用于接收所述现场支付终端发送的号码及密码,并根据所述号码及密码完成支付操作,并向所述现场支付终端返回操作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现场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注册的帐号为第三方支付账号;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包括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现场支付终端发送的号码及密码;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号码与用户注册的账号是否相匹配,以及所述密码与用户设置的账号密码是否相匹配;执行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所述号码与用户注册的账号相匹配,并且所述密码与用户设置的账号密码相匹配后,执行支付操作;结果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执行单元执行支付操作完成后,向所述现场支付终端返回操作结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现场支付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应用条码技术的手机现场支付终端及系统,在需要现场支付时,现场支付终端扫描手机中的条码;将扫描到的条码转换为对应的号码;获取用户输入的密码;将所述号码及密码发送到第三方支付平台,以使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根据所述号码及密码执行支付操作;接收并显示第三方支付平台返回的操作结果。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用户无需携带卡片,也不需将账号绑定到手机卡上,简单方便地通过手机实现现场支付。
文档编号G06Q20/00GK202102499SQ20102067153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1日
发明者谭宁 申请人:广东铭鸿数据处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