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向外扩展型存储系统的存储系统群及其管理方法

文档序号:6352279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括向外扩展型存储系统的存储系统群及其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由多个存储系统构成的向外扩展型存储系统的存储系统群及其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企业活动依赖信息系统的程度增强,系统停止时的损害变得非常大。因此,即使发生了系统故障、受灾这样难以预料的情况也不使系统中断、或者使系统马上恢复的技术正受到重视。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集群存储技术。在集群存储技术中,第一存储系统所具有的第一逻辑卷内的数据被拷贝到第二存储系统所具有的第二逻辑卷。在第一存储系统中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主机计算机通过将所使用的访问路径从向第一逻辑卷的访问路径·切换为向第二逻辑卷的访问路径,能够访问第二存储系统所具有的第二逻辑卷内的数据。此外,在以后的说明中,将数据的拷贝源的逻辑卷(拷贝源卷)与作为数据的拷贝目标地的逻辑卷(拷贝目标卷)的组合称为“远程拷贝对”。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由于受灾等原因而在整个据点中系统停止的情形下使系统马上恢复的灾难恢复技术。根据灾难恢复技术,构成具有第一存储系统所具有的第一逻辑卷和在第一存储系统不能使用时而被使用的第二存储系统所具有的第二逻辑卷的远程拷贝对。由此,即使第一存储系统受灾也能够在第二存储系统中继续操作。此外,在以后的说明中,有时将在正常情况使用时运转的第一存储系统称为“主存储系统”、将代替第一存储系统使用的第二存储系统称为“辅助存储系统”。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9-32014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5-185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已知有一种由多个存储系统构成的向外扩展型存储系统(以后称为“虚拟存储系统”)。根据虚拟存储系统,通过追加存储系统能够灵活地扩展虚拟存储系统所提供的资源的容量。在此,考虑在同一虚拟存储系统中的存储系统之间组成远程拷贝对的情形。具体来说,例如设为存在下述的环境。(*) 一个虚拟存储系统由第一存储系统和第二存储系统构成。(*)存在第一和第二远程拷贝对。(*)在第一和第二存储系统中都混合有拷贝源卷和拷贝目标卷。具体来说,例如第一远程拷贝对由第一拷贝源卷和第一拷贝目标卷构成,第二远程拷贝对由第二拷贝源卷和第二拷贝目标卷构成。第一存储系统具有第一拷贝源卷和第二拷贝目标卷。第二存储系统具有第一拷贝目标卷和第二拷贝源卷。(*)由第一和第二远程拷贝对构成了一个一致性组。具体来说,向第一和第二拷贝源卷的写入数据的写入顺序(更新顺序)与向第一和第二拷贝目标卷的写入数据的拷贝顺序(反映顺序)相同。在这样的环境中,当第一存储系统受灾时,利用灾难恢复技术,使用了第一和第二拷贝源卷的操作切换为使用第一和第二拷贝目标卷的操作。但是,第二拷贝目标卷存在于受灾的第一存储系统中,因此无法恢复第二拷贝目标卷内的数据。用户必须构建远程拷贝对以避免产生这样的问题。因此,需要用户清楚虚拟存储系统与构成该虚拟存储系统的存储系统的对应关系的同时进行管理。这对于用户来说是种负担。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减轻对包括了向外扩展型存储系统的存储系统群进行管理的用户的管理负担。管理系统与包括由多个存储系统构成的向外扩展型存储系统即虚拟存储系统的存储系统群进行连接。管理系统具有存储管理信息,该存储管理信息包含有按每个存储系统表示是否为虚拟存储系统的结构要素的信息。管理系统根据存储管理信息,判断第一存储系统是否为虚拟存储系统的结构要素,在其判断的结果是肯定的情况下,根据存储管理信息,确定包括了第一存储系统的虚拟存储系统以外的存储系统即第二存储系统,仅对于该第二存储系统,允许用户进行特定的操作。能够将由多个存储系统构成的虚拟存储系统视作一台存储系统进行管理。由此,能够减轻对包括了向外扩展型存储系统的存储系统群进行管理的用户的管理负担。


图I是表示实施例I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2是表示实施例I的主或者辅助存储系统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3是表示实施例I的管理计算机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4是表示实施例I的母或者子主机计算机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I的向外扩展型存储系统的概要的图。图6是表示实施例I的存储器结构以及远程拷贝结构的一例的图。图7是表示实施例I的卷管理表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8是表示实施例I的卷集代表管理表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9是表示实施例I的卷集管理表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10是表示实施例I的拷贝对管理表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11是表示实施例I的写入数据管理表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12是表示实施例I的存储器管理表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13是表示实施例I的卷合并管理表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14是表示实施例I的卷集合并管理表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15是实施例I的写入请求处理的流程图。图16是实施例I的写入数据传送处理的流程图。图17是由实施例I的代表存储系统进行的写入数据反映处理的流程图。图18是由实施例I的非典型存储系统进行的写入数据反映处理的流程图。
图19是实施例I的虚拟卷集创建处理的流程图。图20是表示实施例I的存储器管理程序所提供的虚拟卷创建画面的图。图21是表示实施例I的远程拷贝对创建处理的一部分的流程图。图22是表示实施例I的远程拷贝对创建处理的另一部分的流程图。图23是表示实施例I的远程拷贝对创建处理时序的剩余部分的流程图。图24是表示实施例I的存储器管理程序所提供的远程拷贝对创建画面的图。
图25是实施例I的存储器追加处理的流程图。图26是表示实施例I的存储器追加画面的图。图27是实施例I的是否需要失效备援(failover)的判断处理的流程图。图28是表示实施例2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的图。图29是表示实施例2的单体管理计算机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30是实施例2的结构错误判断处理的流程图。图31是表示在实施例I中不需要失效备援的存储系统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使用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向外扩展型存储装置的管理计算机。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有时用“XXX表”的表现说明各种信息,但是各种信息也可以用表以外的数据结构表现。为了表示不依赖于数据结构,而能够将“XXX表”称为“XXX信息”。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为了确定要素而使用ID(标识符),但是作为ID,也可以使用名称、编号等。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有时将“程序”作为主语来对处理进行说明,但是也可以通过处理器(例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中央处理单元))执行程序,来在适当地使用存储资源(例如存储器)和/或通信接口装置(例如通信端口)的同时进行所决定的处理,因此处理的主语设为处理器。将程序作为主语进行说明的处理也可以是由管理系统进行的处理。另外,处理器也可以包括进行由处理器进行的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的硬件电路。计算机程序也可以从源程序安装到各计算机。源程序例如也可以是程序分配服务器或存储介质。管理系统也可以由一个以上的计算机构成。具体来说,例如在管理计算机显示信息的情况下、或者在管理计算机向远距离的计算机发送显示用信息的情况下,管理计算机就是管理系统。另外,例如在由多个计算机实现了等同于管理计算机的功能的情况下,该多个计算机(在由显示用计算机进行显示的情况下也可以包括显示用计算机)就是管理系统。实施例I图I是表示实施例I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的一例的图。计算机系统I具有主存储系统10a、辅助存储系统10b、管理计算机20、母主机计算机3、子主机计算机30b、管理网络40、以及存储网络50。母主机计算机30a和主存储系统IOa经由存储网络50相互连接。同样地,子主机计算机30b和辅助存储系统IOb也经由存储网络50相互连接。另外,主存储系统IOa和辅助存储系统IOb也经由存储网络50相互连接。母主机计算机30a、主存储系统10a、子主机计算机30b、辅助存储系统IOb经由管理网络40与管理计算机20相连接。此外,母主机计算机30a和子主机计算机30b在图I的例子中示出了多个,但是也可以分别是一个。另外,在图I的例子中,示出了一个管理计算机20,但是也可以是多个。
存储网络50主要是在母主机计算机30a与主存储系统IOa之间进行的基于I0(Input/0utput)请求的通信、以及在子主机计算机30b与辅助存储系统IOb之间进行的基于IO请求的通信所使用的网络系统 。另外,存储网络50也用于主存储系统IOa与辅助存储系统IOb之间的基于远程拷贝的通信。作为存储网络50,例如能够采用LAN (Local Area Network :局域网)、或者SAN(Storage Area Network :存储区域网)。存储网络50也可以构成为包含网络开关、集线器等。在本实施例中,存储网络50是基于光纤通道协议的SAN(FC(Fibre Channel)-SAN)。管理网络40是在管理计算机20管理母主机计算机30a、主存储系统10a、子主机计算机30b、以及辅助存储系统IOb时使用的网络。在本实施例中,管理网络40是基于IPdnternet Protocol :网络协议)协议的LAN。但是,这并不是否定存储网络50和管理网络40被形成在一个网络上的情形。例如在存储网络50由基于IP协议的网络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存储网络50和管理网络40形成在一个网络系统上。图2是表示实施例I的主或辅助存储系统的结构的一例的图。此外,关于辅助存储系统10b,由于与主存储系统IOa是大致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说明。然而,在使用上对主存储系统IOa和辅助存储系统IOb分配了不同的作用。S卩,主存储系统IOa是在正常使用时进行工作的存储系统。另一方面,辅助存储系统IOb是作为存储主存储系统IOa的数据的拷贝、由于受灾、维护等理由而无法利用存储系统IOa时的替换设备进行工作的存储系统。主存储系统IOa具备控制器110以及磁盘装置120。磁盘装置120存储按照来自母主机计算机30a的写入请求的数据。磁盘装置120是磁盘型的物理存储设备(例如HDD (Hard Disk Drive :硬盘驱动器))。作为物理存储设备,也可以采用其他种类的物理存储设备(例如闪速存储设备)。控制器110控制主存储系统IOa整体。例如,控制器110控制向磁盘装置120的数据写入、从磁盘装置120的数据读取、以及从主存储系统IOa向辅助存储系统IOb的远程拷贝。另外,控制器110将磁盘装置120的存储区域作为一个以上的逻辑卷121提供给母主机计算机30a。此外,磁盘装置120也可以如图所示那样存在多个。另外,控制器110利用RAID (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ce Disks :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技术,也能够由多个磁盘装置120构成多个逻辑卷121。下面,有时将逻辑卷121仅称为“卷”。控制器110如该图所示那样具备处理器(例如CPU (CentralProcessingUnit)) 111、存储器(以下为控制存储器)112、闪速存储器113、数据接口(数据IF) 114、磁盘接口(磁盘IF) 115、以及管理接口(管理IF) 116。
这些组件(111、112、113、114、115、116)经由内部网络117相互连接。这些组件也可以通过冗余化结构而分别被多重化。处理器111通过执行被存储在控制存储器112中的控制程序1126来进行各种处理。在控制存储器112中,除了上述控制程序1126以外,还存储处理器111执行控制程序1126时所需的表。具体来说,在控制存储器112中例如存储卷管理表1121、卷集管理表1123、拷贝对管理表1124、以及写入数据管理表1125。此外,卷集代表管理表1122被存储在作为组的代表存储器进行定义的存储系统中。下面,将作为组的代表存储器进行定义的存储系统称为“代表存储系统”。代表存储系统在构成虚拟存储系统的存储系统中仅被登记一台。·另外,在不是虚拟存储系统的存储系统中,该存储系统被登记为代表存储系统。此夕卜,稍后记述主存储系统IOa所具备的各表。控制程序1126是控制主存储系统IOa整体的程序,进行来自母主机计算机30a的IO请求的处理、远程拷贝处理、来自管理计算机20的存储管理请求的处理等。高速缓冲存储器113暂时存储向磁盘装置120写入的数据以及从磁盘装置120读出的数据(实际的数据、进行读写的时间管理信息等)。数据接口 114是用于在经由存储网络50连接的母主机计算机30a及主存储系统IOa之间进行通信的接口。具体来说,数据接口 114在接收来自母主机计算机30a的IO请求(例如读取请求以及写入请求)、将从磁盘装置120读出的数据发送到主机计算机30a时使用。另外,也作为用于在构成同一虚拟存储系统的存储系统间进行通信的接口使用。并且,在实施远程拷贝时,也在对主存储系统IOa与辅助存储系统IOb之间交换的数据进行发送接收时使用。磁盘接口 115是用于在磁盘装置120 (经由内部网络117连接的装置)与高速缓冲存储器113之间进行通信时等使用的接口。通过磁盘接口 115,例如控制程序1126能够取出被保存在高速缓冲存储器113中的数据后保存到磁盘装置120、活着从磁盘装置120读出数据并写入到高速缓冲存储器113。管理接口 116是主存储系统IOa在与管理计算机20(经由管理网络40连接的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时使用的接口。管理接口 116在控制程序1126接收到来自管理计算机20的指示、或者将主存储系统IOa所具有的表信息发送到管理计算机20时使用。图3是表示实施例I的管理计算机的结构的一例的图。管理计算机20是用于管理主存储系统10a、辅助存储系统IOb等的计算机。管理计算机20具有存储器210、处理器(例如CPU) 220以及管理接口 230。存储器210、处理器220以及管理接口 230通过省略图示的内部网络相互连接。处理器220通过执行被存储在存储器210中的程序来进行各种处理。在存储器210中存储有存储器管理表2101、卷合并管理表2102、卷集合并管理表2103、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以及OS (OperatingSystem :操作系统)2105。存储器管理表2101、卷合并管理表2102、以及卷集合并管理表2103是由处理器220执行的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所使用的表。此外,稍后记述各表的详细说明。
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向用户提供用于管理主存储系统10a、辅助存储系统IOb的用户界面。另外,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根据用户的操作,进行针对主存储系统10a、辅助存储系统IOb的管理(例如设定、执行指示、使用状况的监视)。例如,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提供用户界面,通过该用户界面,从用户接收远程拷贝环境的构建以及拷贝对操作等的指示,将该指示发送到主存储系统10a、辅助存储系统10b。0S2105是控制由管理计算机20进行整个处理的程序。
此外,管理计算机20也可以具有未图示的显示装置以及输入装置。显示装置例如是液晶显示装置,输入装置例如是键盘或鼠标。也可以管理计算机20具有显示装置和输入装置成为一体的装置(例如触摸面板式的显示装置)。在下面的说明中,设为画面等的信息被显示在显示装置上,用户利用输入装置进行期望的操作。图4是表示实施例I的母或子主机计算机的结构的一例的图。此外,关于子主机计算机30b,由于是与母主机计算机30a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说明。然而,在使用上对母主机计算机30a、母主机计算机30b分配了不同的作用。母主机计算机30a是在正常使用时进行工作的计算机,子主机计算机30b作为由于受灾、维护等理由而无法利用母主机计算机30a时的替换设备使用。母主机计算机30a例如是形成规定的业务系统(例如银行的业务系统、飞机的座位预约业务系统等)的核心的计算机。母主机计算机30a具有存储器310、处理器320、数据接口 330、以及管理接口 340。存储器310、处理器320、数据接口 330、以及管理接口 340通过省略图示的内部网络相互连接。在存储器310中存储有应用程序3101、路径管理程序3102、以及0S3103。应用程序3101以及路径管理程序3102由处理器320执行。应用程序3101例如是管理数据库的程序,根据存储在卷121中的数据,进行针对卷121的数据写入、从卷121的数据读出等。路径管理程序3102是母主机计算机30a选择性地切换用于访问主存储系统IOa所具有的数据的路径的程序。当事先登记多个用于访问数据的路径时,即使由于故障等而一个路径无法使用也能够使用其他路径访问数据。0S3103是控制由母主机计算机30a进行的整个处理的程序。接着,说明向外扩展型存储系统的概要。向外扩展型存储系统是指多个存储系统被连接的虚拟的一台存储系统。通过调节进行连接的存储系统的数量,既能够将向外扩展型存储系统的结构形成为大规模、也能够形成为小规模。图5是表示实施例I的向外扩展型存储系统的概要的图。图5所记载的主存储系统A(IOa)是向外扩展型存储系统,由主存储系统D以及主存储系统E这两台存储系统构成。根据该图,主存储系统D具有实体卷D1。实体卷Dl与主存储系统E的虚拟卷El相对应。另外,主存储系统E具有实体卷E3。实体卷E3与主存储系统D的虚拟卷D3相对应。实体卷D1、E3、虚拟卷E1、D3分别通过母主机计算机30a进行分配。此外,“实体卷”是指一个以上的磁盘装置120 (例如RAID组)的存储空间的全部或一部分。“虚拟卷”是指不基于磁盘装置120的虚拟的逻辑卷。接着,说明在主存储系统A从母主机计算机30a接收到向卷的IO请求时进行的处理的概要。—般来说,主存储系统从母主机计算机接收到向卷的IO请求(写入请求或读取请求)时,判断该请求是向实体卷的IO请求还是向虚拟卷的IO请求。主存储系统在是向实体卷的IO请求的情况下,针对I/O目标地的实体卷进行数据的10,并结束处理。另一方面,在是向虚拟卷的IO请求的情况下,主存储系统确定与I/O目标地的虚拟卷相对应的实体卷,并将针对所确定出的实体卷的IO请求传送到具有该实体卷的存储系统。以图5的结构为例具体进行说明。在主存储系统E从母主机计算机30a接收到针对虚拟卷El的写入请求的情况下,主存储系统E经由虚拟卷El针对实体卷Dl执行写入。同样地,在主存储系统E从母主机计算机30a接收到针对虚拟卷El的读取请求的情况下,主存储系统E从实体卷Dl读出数据,并经由虚拟卷El将读出的数据发送到主机计算机30a。 另一方面,在主存储系统D从母主机计算机30a直接(不经由虚拟卷El)接收到针对实体卷Dl的写入请求的情况下,主存储系统D向实体卷Dl写入数据。同样地,在主存储系统D从母主机计算机30a直接(不经由虚拟卷El)接收到针对实体卷Dl的读取请求的情况下,主存储系统D从实体卷Dl读出数据,并将读出的数据发送到主机计算机30a。也就是说,作为母主机计算机30a访问各实体卷Dl (E3)的路径,存在直接访问各实体卷Dl (E3)的路径和经由相对应的各虚拟卷El (D3)进行访问的路径这两个。母主机计算机30a所具备的路径管理程序3102选择性地对这些路径进行切换,来访问实体卷Dl (E3)。当事先形成这样的结构时,母主机计算机30a能够选择直接访问实体卷Dl (E3)的路径以及经由虚拟卷El (D3)访问实体卷Dl (E3)的路径中的任一个路径,因此即使一方的路径发生故障,只要另一方的路径没有发生故障,也能够使系统持续工作。此外,当从母主机计算机30a看时,主存储系统D和主存储系统E看成是一个虚拟存储系统A。接着,说明在主存储系统与辅助存储系统之间实施的远程拷贝的概要。远程拷贝是指将主存储系统所具有的数据拷贝到辅助存储系统以使得即使主存储系统由于故障、维护等理由而无法使用也能够通过辅助存储系统继续使用。通过下面的动作实现远程拷贝。(*)将存储在主存储系统的卷中的所有数据拷贝到辅助存储系统的卷的“初始拷贝”。(*)在产生了向主存储系统的卷的写入请求时将写入数据(按照该写入请求的数据)传送到辅助存储系统E并利用所传送的写入数据更新辅助存储系统E的卷的“更新拷贝”。此外,将用于远程拷贝的卷对(拷贝源卷与拷贝目标卷的组合)在本实施例中称为“远程拷贝对”。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有时将由构成一个以上的远程拷贝对的一个以上的拷贝源卷构成的组称为“拷贝源卷集”或者仅称为“卷集”、将由构成一个以上的远程拷贝对的一个以上的拷贝目标卷构成的组称为“拷贝目标卷集”或仅称为“卷集”。向拷贝源卷集中的一个以上的拷贝源卷的写入数据更新顺序和向与该拷贝源卷集对应的拷贝目标卷集中的一个以上的拷贝目标卷的写入数据反映顺序相同。
一个拷贝源卷集中的多个拷贝源卷也可以存在于不同的多个存储系统。同样地,一个拷贝目标卷集中的多个拷贝目标卷也可以存在于不同的多个存储系统。但是,在主存储系统(例如某卷)发生故障而当前正在工作的主存储系统无法使用的情况下,主机计算机30a进行将访问目标地从主存储系统切换为正常的辅助存储系统的操作。但是,存在如下问题在有故障的卷属于切换目标地的辅助存储系统的情况下,无法使系统工作。因而,如图6的例子所示那样,在组成远程拷贝对的情况下,需要由不是同一虚拟存储系统的结构要素的实体卷彼此组成远程拷贝对。图6是表示实施例I的存储器结构以及远程拷贝对结构的一例的图。在该图中,由主存储系统A及辅助存储系统C构成。主存储系统A是向外扩展型存储系统。主存储系统A由主存储系统D以及主存储 系统E构成。主存储系统B是非向外扩展型存储系统的存储系统。辅助存储系统C是向外扩展型存储系统。辅助存储系统C由辅助存储系统F、辅助存储系统G构成。主存储系统D所具有的实体卷D1、D2分别与主存储系统E所具有的虚拟卷E1、E2相对应。并且,主存储系统E所具有的实体卷E3与主存储系统D所具有的虚拟卷D3相对应。在王存储系统A中存在卷集A(setA)。卷集A(setA)由王存储系统D的卷集D(setD)以及主存储系统E的卷集E(setE)构成。此外,在主存储系统B中存在卷集B(setB)ο在辅助存储系统C中存在卷集C(setC)。卷集C(setC)由辅助存储系统F的卷集F(setF)以及辅助存储系统G的卷集G(setG)构成。在卷集D中存在卷Dl和卷D2。由卷Dl和属于卷集F的卷Fl组成一个远程拷贝对,由卷D2和属于卷集F的卷F2构成另一远程拷贝对。并且,在卷集E中存在卷E3。由卷E3和属于卷集G的卷Gl组成远程拷贝对。实体卷Dl、D2、E3属于卷集A(setA),与属于卷集C(setC)的实体卷Fl、F2、Gl组成远程拷贝对。因此,针对卷D1、D2、E3的写入数据更新顺序(写入顺序)和针对卷F1、F2、Gl的写入数据反映顺序(写入顺序)相同。例如,在针对主存储系统A的实体卷D1、D2、E3按照Dl — D2 — E3这样的顺序写入数据的情况下,在辅助存储系统C侧,以Fl — F2 — Gl这样的顺序写入数据。图7是表示实施例I的卷管理表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卷管理表1121是用于由控制程序1126 (参照图2)管理主存储系统IOa所具有的卷的表。此外,在辅助存储系统IOb中也存在卷管理表1121,由于结构大致相同,因此下面说明主存储系统IOa所具有的卷管理表1121。卷管理表1121按每个卷具有卷ID11211、卷类型11212、实体存储器ID11213、实体卷 ID11214、容量 11215、以及配对 ID11216。卷IDl 1211是用于控制程序1126唯一地识别主存储系统IOa所具有的卷的ID。卷类型11212是表示根据卷ID11211确定的卷的类型(例如卷是虚拟卷还是实体卷)的信息。卷类型11212在卷是虚拟卷的情况下是“虚拟”,在卷是实体卷的情况下是“实体”。实体存储器ID11213以及实体卷ID11214是在卷类型11212为“虚拟”的情况下被登记的信息。在卷类型11212是“虚拟”的情况下,实体卷ID11214是与虚拟卷对应的实体卷的ID。另外,实体存储器ID11213登记具有根据实体卷ID11214确定的实体卷(与虚拟卷相对应的实体卷)的实体存储系统的ID。此外,“实体存储系统”是指非虚拟存储系统的存储系统,具体来说,是构成虚拟存储系统的存储系统、或者没有包含在虚拟存储系统中的存储系统。在卷类型11212是“实体”的情况下,实体存储器IDl 1213以及实体卷IDl 1214例如是无效的值(例如“N/A”)。容量11215是表示根据卷ID11211确定的卷的容量的信息。配对IDl 1216是包含有根据卷IDl 1211确定的卷的远程拷贝对的ID。在该卷没有包含在远程拷贝对中的情况下,配对ID11216例如是无效的值(例如“N/A”)。图8是表示实施例I的卷集代表管理表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卷集代表管理表1122是用于控制程序1126 (参照图2)管理由多个卷集构成的虚拟的卷集的表。卷集代表管理表1122仅存在于代表存储系统中。控制程序1126能够根据卷集代表管理表1122进行由多个存储系统所具有的卷集构成的卷集的一并管理。在图6的例子中,主存储系统A内的代表存储系统所具备的卷集代表管理表1122具有与卷集A(setA)有关的信息。辅助存储系统C内的代表存储系统所具备的卷集代表管理表1122具有与卷集C(setC)有关的信息。卷集代表管理表1122按每个虚拟卷集具有卷集ID11221、内容时刻(containertiming) 11222、卷集数11223、实体卷集ID11224、以及实体存储器ID11225。虚拟卷集是指由多个卷集构成的虚拟的卷集。虚拟卷集例如是一致性组(维持数据的一致性的组),具体来说,例如由一个以上的拷贝源卷集和与它们对应的一个以上的拷贝目标卷集构成。卷集ID11221是用于控制程序1126唯一地识别虚拟卷集的ID。内容时刻11222是表示处理器111向构成虚拟卷集(根据卷集ID11221确定的卷集)的任一个卷最后写入数据的时刻的信息。内容时刻11222仅被登记在辅助存储系统侧的代表管理表1122中。卷集数11223是表示构成利用卷集ID11221确定的虚拟卷集的卷集的总数的信
肩、O实体卷集ID11224是构成根据卷集ID11221确定的虚拟卷集的实体卷集的ID。此外,“实体卷集”是非虚拟卷集的卷集,具体来说是构成虚拟卷集的卷集。实体存储器ID11225是具有根据实体卷集ID11224确定的卷集的存储系统的ID。实体卷集ID11224(实体存储器ID11225)的合计数与卷集数11223所表示的数量相同。图9表示实施例I的卷集管理表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卷集管理表1123为主存储系统IOa及辅助存储系统IOb所具有。卷集管理表1123是控制程序1126对主存储系统IOa及辅助存储系统IOb所具有的卷集进行管理所使用的表。卷集管理表1123的结构在存储系统IOa和辅助存储系统IOb中是相同的结构,因此下面以主存储系统IOa的卷集管理表1123的结构为中心进行说明(根据需要进行辅助存储系统IOb的说明)。卷集管理表1123按每个卷集具有卷集ID11231、卷数11232、卷ID11233、对方存储器ID11234、对方卷集ID11235、以及最新数据反映时刻11236。卷集ID11231是用于控制程序1126唯一地识别主存储系统IOa所具有的卷集的ID0卷数11232是表示构成卷集(根据卷集ID11231确定的卷集)的卷的总数的信息。卷ID11233是构成卷集(根据卷集ID11231确定的卷集)的卷的ID。作为卷ID11233而被登记的ID数与卷数11232所表示的数相等。对方存储器ID11234是形成为主存储系统的远程拷贝目标地的辅助存储系统的ID0
对方卷集IDl 1235是对作为远程拷贝目标地的卷集(利用对方存储器IDl 1234确定出的、存储系统所具有的卷集)进行识别的ID。最新数据反映时刻11236是表示处理器111最后向属于远程拷贝目标地的卷集的卷写入数据的时刻的信息。最新数据反映时刻11236仅被登记在辅助存储系统的卷集管理表1123中。图10是表示实施例I的拷贝对管理表的结构的一例的图。拷贝对管理表1124是控制程序1126对主存储系统IOa所具有的卷与辅助存储系统IOb所具有的卷之间的远程拷贝对的关系进行管理的表。辅助存储系统IOb中也存在同样的表。拷贝对管理表1124按每个远程拷贝对具有配对ID11241、卷ID11242、卷集ID11243、对方存储器ID11244、以及对方卷ID11245。配对ID11241是用于控制程序1126唯一地识别远程拷贝对的ID。卷ID11242是用于控制程序1126唯一地识别属于主存储系统的拷贝源的卷的ID。卷集IDl 1243是根据卷IDl 1242确定的卷所属的卷集的ID。对方存储器ID11244是根据卷ID11242确定的卷的远程拷贝目标地的存储系统的ID0对方卷ID11245是根据卷ID11242确定的卷的远程拷贝目标卷(根据对方存储器ID11244确定的、存储系统所具有的卷)的ID。图11是表示实施例I的写入数据管理表的一例的图。写入数据管理表1125为了对控制程序1126(参照图2)将被保存在拷贝源的卷中的写入数据传送、反映到拷贝目标地的卷的信息进行管理而使用。写入数据管理表1125按每个写入数据具有卷IDl 1251、写入目标地址11252、写入数据长度11253、写入数据高速缓冲存储指示字11254、序列号11255、写入时刻11256、以及远程拷贝要否11257。卷IDl 1251是用于控制程序1126唯一地确定写入目标卷的ID。写入目标地址11252是写入数据的写入目标区域(写入目标卷内的存储区域)的地址。写入数据长度11253是表示该写入数据的数据大小的信息。写入数据高速缓冲存储指示字11254是表示暂时地保存写入数据的高速缓冲存储区域的指示字。序列号11255是表示对属于卷集的卷写入数据的顺序的编号(序列号)。例如在一个存储系统具有第一及第二拷贝源卷集(一个以上的拷贝源卷的集)的情况下,每个拷贝源卷集具有独立的序列号。另外,例如在构成一个拷贝源卷集的多个拷贝源卷处于多个存储系统的情况下,无论向这些多个拷贝源卷的哪一个写入写入数据,都使用与该拷贝源卷集对应的序列号。写入时刻11256是表示该写入数据的写入时刻的信息。此外,写入时刻可以是能够根据从主机计算机30a与写入数据一起发送的与写入数据有关的管理信息获取的时刻(例如写入请求所具有的时间戳所表示的时刻)、也可以是接收到写入请求的时刻、还可以是按照写入请求将写入数据写入到写入目标卷(根据写入请求确定出的卷)的时刻。远程拷贝要否11257是表示有无远程拷贝对象的标识符。在需要远程拷贝的情况下,远程拷贝要否11257是“要”,在不需要远程拷贝的情况下,远程拷贝要否11257是“否”。
图12是表不实施例I的存储器管理表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存储器管理表2101用于处理器220 (参照图3)对由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进行管理的存储系统和各存储系统的向外扩展结构进行管理。存储器管理表2101按每个存储系统具有存储器ID2101、能否向外扩展21012、实体存储器ID21013、以及代表存储器ID21014。存储器ID21011是用于唯一地确定由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进行管理的存储系统的ID。在存储系统是由多个存储系统构成的虚拟存储系统的情况下,存储器ID21011是虚拟存储系统的ID。能否向外扩展21012是表示根据存储器ID21011确定的存储系统是否为可向外扩展的存储系统的标识符。在存储系统是向外扩展型存储器(虚拟存储系统)的情况下,能否向外扩展21012是“0N”。另一方面,在存储系统不是向外扩展型存储系统的情况下,能否向外扩展21012是“OFF”。实体存储器ID21013登记构成根据存储器ID21011确定的存储系统的存储系统的ID。在存储系统不是向外扩展型存储器的情况下,实体存储器ID21013为与存储器ID21011相同的ID。代表存储器ID21014是与作为实体存储器ID21013进行登记的一个以上的ID对应的一个以上的存储系统中的作为代表的存储系统的ID。根据图12的例子,存储系统“ StorageA ”是由存储系统“ StorageD ”及存储系统“StorageE”构成的虚拟存储系统。该虚拟存储系统中的代表存储系统是存储系统“StorageD”。图13是表示实施例I中的卷合并管理表的一例的结构的图。卷合并管理表2102对存储系统所具有的卷(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进行管理的卷)进行管理的表。卷合并管理表2102根据存储器管理表2101及卷管理表1121 (各存储系统所具备的表1121)而生成。卷合并管理表2102按每个卷具有卷ID21021、存储器ID21022、能否向外扩展21023、实体存储器ID21024、卷类型21025、实体卷ID21026、以及实体存储器ID21027。卷ID21021是用于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唯一地识别卷的ID。关于各存储系统,卷ID21021是根据在各存储系统中保持的卷管理表1121获取到的ID。存储器ID21022是具有根据卷ID21021确定的卷的存储系统的ID。
能否向外扩展21023是表示根据存储器ID21022确定的存储系统是否为可向外扩展的存储系统的标识符。实体存储器ID21024是实际具有根据卷ID21021及存储器ID21022确定的卷的存储系统的ID。卷类型21025、实体卷ID21026、实体存储器ID21027是在被登记在能否向外扩展21023中的标识符为“0N”的情况下被登记的信息。卷类型21025是表`示根据被登记在卷ID21021及存储器ID21022中的ID确定的卷的类型(该卷是虚拟卷还是实体卷)的信息。实体卷ID21026及实体存储器ID21027是在卷类型21025为“虚拟”的情况下被
登记的信息。实体卷ID21026是与根据卷ID21021确定的虚拟卷对应的实体卷的ID。实体存储器ID21027是具有根据实体卷ID21026确定的实体卷的存储系统的ID。根据图13的例子,卷“V0LD3”是存储系统“StorageA”所具有的卷。另外,存储系统“StorageA”是向外扩展型存储系统,卷“V0LD3”实际上是存储系统“StorageD”所具有。除此之外,该卷“V0LD3”是虚拟卷,存储系统“StorageE”所具有的实体卷“V0LE3”与该虚拟卷相对应。图14是表示实施例I中的卷集合并管理表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卷集合并管理表2103是在处理器220管理存储系统所具有的卷集(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进行管理的卷集)时使用的表。卷集合并管理表2103根据代表存储系统所具有的表1122所具有的信息以及各存储系统所具有的表1123所具有的信息来创建。卷集合并管理表2103按每个卷集具有卷集ID21031、存储器ID21032、对方卷集ID21033、对方存储器ID21034、卷集类型21035、结构卷集ID21036、结构状态21037、以及虚拟卷集ID21038。卷集ID21031是用于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唯一地确定卷集的ID。存储器ID21032是具有根据卷集ID21031确定的卷集的存储系统的ID。对方卷集ID21033是作为根据卷集ID21031确定的卷集的远程拷贝目标地的卷集的ID。对方存储器ID21034是对具有根据对方卷集ID21033确定的卷集的存储系统进行确定的ID。此外,对方卷集ID21033及对方存储器ID21034在还未组成远程拷贝对的情况下,分别是“未登记”。卷集类型21035是表示根据卷集ID21031确定的卷集的类型的信息。在卷集是虚拟卷集的情况下,卷集类型21035是“虚拟”,在卷集是实体卷集的情况下,卷集类型21035是“实体”。结构卷集ID21036是构成卷集类型21035为“虚拟”的卷集(即,虚拟卷集)的卷集的ID。结构状态21037是表示卷集类型21035为“实体”的卷集是否为构成虚拟卷集的卷集的标识符。在卷集是构成虚拟卷集的卷集的情况下,结构状态21037是“0N”,在不是的情况下,结构状态21037是“N/A”。虚拟卷集ID21038针对卷集类型21035为“实体”、结构状态21037为“0N的卷集进行登记。虚拟卷集ID21038是根据卷集ID21041确定的卷集所构成的虚拟卷集的ID。根据图14的例子,卷集“SetA”处于存储系统“StorageA”。该卷集与存储系统“ StorageC”所具有的卷集“ SetC”相对应。但是,卷集“SetA”是虚拟卷集。实际上,卷集“SetA”由卷集“SetD” (处于存储系统“StorageD”的卷集)和卷集“SetE”(处于存储系统“StorageE”的卷集)构成。卷集“SetD”与卷集“SetF”(处于存储系统“StorageF”的卷集)相对应。另外,卷集“SetE”与卷集“SetG” (处于存储系统“StorageG”的卷集)相对应。图15是写入请求处理的流程图。具体来说,该图表示在主存储系统IOa接收到来自母主机计算机30a的写入请求(针对远程拷贝的拷贝源卷的写入请求)的情况下的利用控制程序1126(参照图2)进行的 写入请求处理的流程。控制程序1126当从母主机计算机30a接收到写入请求时(S1501),进行该写入请求的解析。由此,控制程序1126获取写入目标卷的ID、写入地址、写入数据长度、写入时刻信息(表示写入时刻的信息)以及写入数据(S1502)。控制程序1126在S1503中进行下述的处理、即(*)通过利用写入目标卷ID并参照卷管理表1121,来获取写入目标卷的卷类型11212 ;(*)根据确定出的卷类型11212,判断写入目标地的卷是否为虚拟卷。在写入目标卷的卷类型11212是“虚拟”的情况下(S1503 是”),控制程序1126根据卷管理表1121确定与写入目标地的虚拟卷对应的实体存储器ID11213以及实体卷ID11214(也就是说,确定与写入目标虚拟卷对应的实体卷以及具有该实体卷的实体存储系统)(SI508)。并且,控制程序1126针对通过S1508确定出的实体存储系统传送指定了通过S15 O 8确定出的实体卷的写入请求,并结束该存储系统中的写入请求接收时的处理(S1509)。此外,在传送目标地的存储系统中,与图15的处理流程同样地处理写入请求。另夕卜,在所传送的写入请求中指定的写入地址(表示写入目标地的存储区域的地址)指定与通过S1502获取到的虚拟卷的写入地址对应的实体卷的地址。虚拟卷的地址和实体卷的地址通过传送源的存储系统进行管理。在写入目标卷的卷类型不是“虚拟”的情况下(S1503 否”),控制程序1126将通过S1502获取到的写入数据保存到高速缓冲存储器113(S1504)。控制程序1126通过使用写入目标卷ID并参照卷管理表1121,来检查是否在写入目标卷中登记了有效的配对ID11216。也就是说,控制程序1126检查写入目标卷是否为远程拷贝对象(SI505)。在写入目标卷是远程拷贝对象的情况下(S1505 是”),控制程序1126将通过S1502获取到的写入时刻信息与写入数据进行关联(S1506)。写入时刻信息为了在控制程序1126向远程拷贝目标卷写入写入数据时保证写入顺序而被利用。控制程序1126将通过S1502获取到的信息(写入目标卷ID、写入地址、写入数据长度、写入时刻信息)、通过步骤S1504保存了写入数据的高速缓冲存储器的保存目标地址(写入数据指示字)、以及表示从远程拷贝开始的更新顺序的序列号作为新的入口登记到写入数据管理表1125(S1507)。此外,在S1506中作为写入数据需要远程拷贝而进行了关联的情况下,控制程序1126以需要远程拷贝的形式登记在写入数据管理表1125的远程拷贝要否11257。如上述处理那样,控制程序1126事先在写入数据管理表1125中管理写入数据,在参照该表1125的同时进行从高速缓冲存储器向卷的写入数据的保存,由此能够非同步地处理来自主机计算机30a的写入请求、以及从高速缓冲存储器113向卷保存写入数据。图16是实施例I的写入数据传送处理的流程图。在此,通过主存储系统IOa的控制程序(以下为主控制程序)1126进行从主存储系统IOa向辅助存储系统IOb传送写入数据的处理。此外,虚线左侧的处理是主存储系统IOa的处理、虚线右侧的处理是辅助存储系统IOb的处理。
首先,主控制程序1126根据写入数据管理表1125确定包含有远程拷贝要否11257为“需要”的入口(行)。接着,主控制程序1126根据确定出的入口所具有的信息、写入数据管理表1125、卷集管理表1123、以及拷贝对管理表1124创建写入数据信息(S1601)。写入数据信息包含下述信息、SP(*)写入数据管理表1125中的所确定出的上述行所具有的写入目标地址11262、写入数据长度11263、以及写入时刻11266 ;(*)根据卷管理表1121、拷贝对管理表1124以及卷集管理表2103确定的对方存储器ID11244、对方卷ID11245、对方卷集ID21033。例如在被登记在写入数据管理表1125中的卷IDl 1251是“V0LD1”的情况下,从卷管理表1121检索卷ID “V0LD1”的入口。然后,利用该入口所具有的配对ID11216,从拷贝对管理表1124及卷集管理表1123中确定与“V0LD1”所属的配对结构有关的信息(对方存储器ID11244、对方卷ID11245、对方卷集ID21033)。接着,主控制程序1126将在S1601中确定出的写入数据和所创建的写入数据信息传送到辅助存储系统10b(S1602)。辅助存储系统IOb的控制程序(以下为辅助控制程序)1126当从主存储系统IOa接收到写入数据和写入数据信息时,将这些信息保存到高速缓冲存储器113(S1603)。辅助控制程序1126根据接收到的写入数据信息,在辅助存储系统IOb的写入数据管理表1125中登记新入口(S1604)。辅助控制程序1126检查包含在所接收到的写入数据信息中的写入时刻是否为最新的(S1605)。在写入时刻是最新的情况下(31605:“是”),辅助控制程序1126将写入时刻作为最新数据反映时刻11236登记到辅助存储系统IOb的卷集管理表1123 (S1606).此外,在写入时刻不是最新的情况下(S1605 否”),辅助控制程序1126进行S1607以后的处理。辅助控制程序1126向主存储系统IOa报告写入数据接收完成(S1607)。在接收到写入数据接收完成的主控制程序1126将写入数据管理表1125中的与完成报告对应的写入数据的远程拷贝要否11257更新为“不需要”,并结束处理(S1608)。此外,主控制程序1126在检查到向辅助存储系统IOb的卷(远程拷贝目标卷)写入了写入数据的情况下,能够从写入数据管理表1125删除与已经进行了远程拷贝的写入数据对应的入口。图17和图18是表示实施例I中的利用控制程序(例如辅助控制程序)1126进行的写入数据反映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具体来说,图17是由代表存储系统(例如代表辅助存储系统)进行的写入数据反映处理的流程图。图18是由非典型存储系统(例如非典型辅助存储系统)进行的写入数据反映处理的流程图。多个辅助存储系统IOb中的代表辅助存储系统控制其他辅助存储系统的反映处理的开始。由此,即使构成拷贝目标卷集的多个拷贝目标卷存在于多个辅助存储系统中,也能够保证拷贝源卷集中的写入顺序与拷贝目标卷集中的反映顺序相同。此外,非虚拟存储系统的存储系统有时具有构成虚拟卷集的卷集,在这种情况下,这一台存储系统有时起到作为代表存储系统的作用和作为非典型的存储系统的作用。代表存储系统的控制程序(以下为代表控制程序)1126根据卷集代表管理表1122确定出具有作为管理对象的卷集的存储系统的ID。另外,代表控制程序1126根据所有的非典型存储系统所具有的卷集管理表1123确定出管理对象卷集的最新数据反映时刻11236(S1701)。代表控制程序1126抽取出在S1701中确定出的所有最新数据反映时刻11236中的过去最久的时刻11236,将抽取出的时刻11236登记为卷集代表管理表1122的内容时刻11222 (S1702)o并且,代表控制程序1126指示各非典型存储系统(具有作为管理对象的卷集的非典型存储系统)将表示比该内容时刻11222更高过去的时刻的写入数据反映到拷贝目标卷,并等待来自各非典型存储系统与向拷贝目标卷的反映处理有关的报告(S1703)。代表控制程序1126从任一个非典型存储系统接收与反映处理有关的报告
(51704),检查是否从作为管理对象的所有非典型存储系统接收到写入数据的反映的完成
(51705)。在从所有的非典型存储系统接收到反映的完成的情况下(S1705是”),代表控制程序1126结束处理。在从至少一个非典型存储系统都没有接收到反映的完成的情况下(S1705 否”),返回S1704,代表控制程序1126从非典型存储系统接收与反映处理有关的 艮告。接着,使用图18说明非典型存储系统中的写入数据反映处理。非典型存储系统(例如辅助存储系统IOb)的控制程序(以下为非典型控制程序)1126从代表存储系统接收写入数据反映指示(参照S1703) (S1801)。非典型控制程序1126从写入数据管理表1125将所指示的时刻之前的写入数据按照序列号11255的顺序反映到拷贝目标卷(S1802)。非典型控制程序1126当写入数据的反映完成时,将写入数据完成报告报告给代表存储系统(S1803)。图19是实施例I的虚拟卷集创建处理的流程图。图20是表示实施例I的存储器管理程序所提供的虚拟卷集创建画面的图。下面,使用图19和图20说明虚拟卷集创建处理。在此,决定虚拟卷集和构成虚拟卷集的实体卷集。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通过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所提供的用户界面(参照图20)从用户接收虚拟卷集创建请求(S1901)。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将虚拟卷集创建画面G2000显示在管理计算机20的显示装置(未图示)上(S1902)。此时,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在存储系统栏G20001中显示被登记在存储器管理表2101中的所有存储器ID21011作为存储系统选择候选。根据图12的例子,在存储系统栏G20001中显示“StorageA”、“StorageB”、“ StorageC ”作为选择候选。接着,用户利用管理计算机20的输入装置(未图示),从显示在存储系统栏G20001中的一个以上的存储器ID中选择想要创建虚拟卷集的存储系统的ID(S1903)。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从存储器管理表2101确定与在S1903中由用户选择的存储器 ID —致的 ID21011。接着,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在S1904中进行下面的处理,即(*)从卷集合并管理表2103中确定与所确定出的存储器ID21011相同的存储器ID21032 ;(*)与确定出的存储器ID21032相对应,将对方卷集ID21033为“未登记”且没有构成虚拟卷集的实体卷集的ID作为卷集选择候选显示在追加卷集栏G20003中。用户加工新创建的虚拟卷集的ID输入到虚拟卷集栏G20002 (S1905),从追加卷集栏G20003选择登记在虚拟卷集中的卷集(S1906)。
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参照存储器管理表2101,确定构成在S1903中用户所选择的存储系统的存储系统的代表存储系统,向该代表存储系统发送卷集登记请求。接收到该请求的代表存储系统在卷集代表管理表1122中登记与新创建的卷集有关的入口(S1907)。在此,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登记虚拟卷集的ID以及构成该虚拟卷集的卷集的ID等。最后,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在卷集合并管理表21023中登记与新创建的虚拟卷集有关的入口。具体来说,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将构成虚拟卷集的卷集的结构状态21037变更为“0N”、且登记所创建的虚拟卷集的ID作为虚拟卷集ID21038(S1908)。图21 图23是表示实施例I中的远程拷贝对创建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另外,图24是表示实施例I中的远程拷贝画面的一例的图。参照图21 图24说明远程拷贝对创建处理。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通过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所提供的用户界面,从用户接收远程拷贝对创建请求(S2101)。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响应于该请求,显示远程拷贝对创建画面G2200(S2102)。此时,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将登记在存储器管理表2101中的所有存储器ID21011显示在远程拷贝源存储系统栏G22001中。用户从显示在远程拷贝源存储系统栏G22001中的存储系统中选择想要作为远程拷贝源的存储系统(S2103)。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以卷合并管理表2103为基础,将处于在S2103中用户所选择的存储系统且卷类型是“实体”的卷编入表中,并在远程拷贝源卷栏G22002中显示已编入表的所有卷的ID (卷选择候选)(S2104)。用户从显示在远程拷贝源卷栏G22002上的卷中选择想要作为远程拷贝源卷的卷(S2105)。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以卷集合并管理表2103为记住,将具有在S2105中用户所选择的卷的处于存储系统的卷集编入表中。并且,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将已编入表的卷集的ID (卷集选择候选)显示在远程拷贝源卷集栏G22003中(S2106)。用户从显示在远程拷贝源卷集栏G22003上的卷集中选择具有在S2105中所选择的卷的卷集(S2107)。例如,在用户在S2103中选择了存储系统“StorageA”的情况下,在S2104中,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将存储系统“StorageA”所具有的卷中的、卷类型是“实体”的卷的ID显示在远程拷贝源卷栏G22002中。
当用户选择卷“V0LD1”时,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将存储系统“StorageD”所具有的卷集“SetD”显示在远程拷贝源卷集栏G22003中。此外,根据图24的例子,为了明确地表示卷集“SetD”是构成哪个虚拟卷集的卷集,而现实虚拟卷集的ID。接着,如图22所示,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参照卷集合并管理表2103来检查与在S2107中选择的卷集对应的对方卷集(拷贝目标地的卷集)是否已被登记(S2108)。例如,根据图14的例子,当在S2107中用户选择了卷集“SetD”时,获知对方卷集“SetF”已被登记。在登记了对方卷集的情况下(S2108 是”),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将对方存储器的ID显示在远程目标存储系统栏G22004上、且将对方卷集的ID显示在远程拷贝目标卷集栏 G22006 中(S2109)。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在远程目标存储系统栏G22004中的ID也可以是具有虚·拟卷集的存储系统、即虚拟存储系统的ID。该ID能够设为包含有与卷集合并管理表2103的虚拟卷集ID21038对应的卷集ID21031的入口内的存储器ID21032。接着,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将具备在S2109中显示出的卷集的存储系统所具有的卷中的未使用的卷显示在远程拷贝目标卷栏G22005中(S2110)。用户从在S2110中显示在远程拷贝目标卷栏G22002中的卷中选择想要作为远程拷贝目标卷的卷(S2111)。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针对具有远程拷贝源卷的存储系统及具有远程拷贝目标卷的存储系统发送初始拷贝开始请求(S2112)。最后,接收到初始拷贝开始请求的存储系统在S2113中进行下面的处理,即(*)向远程拷贝对管理表1124追加与新的远程拷贝对有关的入口 ;(*)更新卷集管理表1123的相应卷集的卷IDl 1233、对方存储器IDl 1234、以及对方卷集ID11235 ;(*)更新卷管理表1121的相应卷的配对IDl 1216 ;(*)在这些处理之后开始初始拷贝。在S2108中判断为没有对方卷集的情况下(S2108 :No),进行图23所示的处理。具体来说,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确定在S2106中用户所选择的卷集所构成的虚拟卷集,检查有无与该虚拟卷集对应的对方卷集的登记(S2115)。在登记了对方卷集的情况下(S2115 是”),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执行S2116 S2120的处理。在没有登记对方卷集的情况下(S2115 否”),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执行S2121 S2126的处理。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从卷集合并管理表2103确定具有在S2115中确定出的虚拟卷集的对方存储系统的ID21034。并且,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将该ID显示在远程拷贝目标存储器栏G22004中(S2116)。接着,存储器管理程序2115以卷合并管理表2102为基础,将在S2116中确定出的对方存储器所具有的卷的ID(远程拷贝目标卷的选择候选)显示在远程拷贝目标卷栏G22005 中(S2117)。用户从显示在远程拷贝目标卷栏G22002中的卷中选择想要作为远程拷贝目标卷的卷(S2118)。
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从卷集合并管理表2103确定构成在S2115中确定出的虚拟卷集的卷集的ID21036。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将确定出的卷集的ID21036中的、处于具有在S2118中用户所选择的卷的存储系统且还未形成对的卷集的ID(远程拷贝目标卷集的选择候选)显示在远程拷贝目标卷集栏G22006中(S2119)。用户从显示在远程拷贝目标卷集栏G22006中的卷集中选择想要作为远程拷贝目标卷集的卷集(S2120)。在S2115中没有登记对方卷集的情况下(S2115 否”),执行以后的处理。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将在S2103中由用户从存储器管理表2101选择的存储系统
以外的存储系统的ID (远程目标存储系统的选择候选)显示在远程目标存储系统栏G22004中(S2121)。根据图12的例子,当在S2104中选择了远程拷贝源存储系统“StorageA”时,在远程目标存储系统栏G2200中显示“StorageB”和“StorageC”作为存储系统“StorageA”以外的存储系统。用户从显示在远程拷贝源存储系统栏G22001中的存储系统中选择想要作为远程拷贝源的存储系统(S2122)。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以卷合并管理表2103为基础,将在S2122中用户所选择的存储系统所具有且卷类型是“实体”的卷的ID编入表中。存储器管理程序204已编入表的卷的ID (卷选择候选)显示在远程拷贝目标卷栏G22005中(S2123)。用户从显示在远程拷贝目标卷栏G22005中的卷中选择想要作为远程拷贝源卷的卷(S2124)。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以卷集合并管理表2103为基础,将处于具有在S2105中用户所选择的卷的存储系统的卷集编入表中。然后,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将已编入表的卷集中的还未形成对的卷集的ID(卷集选择候选)显示在远程拷贝目标卷集栏G22006中(S2125)。用户从显示在远程拷贝目标卷集栏G22006中的卷集中选择想要作为远程拷贝目标卷集的卷集(S2126)。在S2120或S2126的处理完成之后,执行以后的处理。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根据针对画面G2200的设定内容,更新卷集合并管理表2103(S2127)。具体来说,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在新确定了与各卷集对应的对方卷集、对方存储器的情况下,更新该卷集的对方卷集ID21033及对方存储器ID21034。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针对具有远程拷贝源卷的存储系统及具有远程拷贝目标卷的存储系统,发送初始拷贝开始请求(S2128)。最后,接收到初始拷贝开始请求的存储系统在S2119中进行以下处理(S2129),即(*)向远程拷贝对管理表1124追加与新的远程拷贝对有关的入口 ;(*)更新卷集管理表1123的相应卷集的卷IDl 1233、对方存储器IDl 1234、对方卷集 ID11235 ;(*)更新卷管理表1121的相应卷的配对IDl 1216 ;以及(*)在这些处理之后开始初始拷贝。此外,虽然省略了说明,但是如果在S2119等中没有登记相应卷,则可以通知错误并结束处理。在上述处理中,在更新远程目标存储系统的选择候选时(S2121),即使是与远程拷贝源存储系统不同的存储系统,构成与远程拷贝源存储系统相同的虚拟存储系统的存储系统也不作为远程目标存储系统的选择候选被编入表。因此,能够防止在构成同一虚拟存储系统的存储系统之间创建远程拷贝对。也就是说,虚拟存储系统能够作为一台存储系统进
行管理。另外,在本实施例的远程拷贝对创建处理中,在更新远程拷贝源卷的选择候选或者远程拷贝目标卷的选择候选时(S2105、S2110、S2117、S2123),仅将卷类型为“实体”的卷编入表中。因此,即使存在与实体卷相对应的虚拟卷并将虚拟卷提供给了主机计算机,也能够将远程拷贝对的结构要素仅设为实体卷。 此外,作为远程拷贝源卷的选择候选和/或远程拷贝目标卷的选择候选,也可以显示虚拟卷及实体卷中的任一个。在选择虚拟卷作为远程拷贝源卷和/或远程拷贝目标卷的情况下,能够使用卷合并管理表2102确定与虚拟卷对应的实体卷。S卩,在远程拷贝源卷和/或远程拷贝目标卷是虚拟卷的情况下,相对应的实体卷实质上成为远程拷贝源卷和/或远程拷贝目标卷。另外,在上述处理中,事先使虚拟卷集包含实体卷集是前提,在用户创建远程拷贝对时,需要识别构成虚拟卷集的实体卷集。然而,例如也可以不指定构成虚拟卷集的实体卷集而仅指定虚拟卷集自身。在这种情况下,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需要使具有远程拷贝源卷的存储系统和/或具有远程拷贝目标卷的存储系统进行下面的检查。(A)在所指定的虚拟卷集中是否包含具有所指定的卷的实体卷集。(B)包含远程拷贝源卷的卷集和包含远程拷贝目标卷的卷集是否相互对应。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如果上述(A)及(B)的至少一个检查结果是否定的,则新创建卷集,将该卷集包含在虚拟卷集中,能够创建新对(卷集的对)。通过这样,能够在创建远程拷贝对时,不使用户识别构成虚拟卷集的实体卷集。图25是实施例I的存储器追加处理的流程图。另外,图26是表示实施例I的存储器追加画面的图。参照图25和图26说明存储器追加处理。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通过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所提供的用户界面,从用户接收存储器追加请求(S2301)。然后,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响应于该请求,显示存储器追加画面G2400(S2302)。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根据存储器管理表2101,在追加目标虚拟存储器ID栏G24001中显示能否向外扩展为“0N”的存储系统的ID (虚拟存储器选择候选)。除此之外,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还根据存储器管理表2101,在所追加的存储系统栏G24002中显示能否向外扩展为“0N”且虚拟存储系统仅由一台存储系统构成的存储系统的ID。接着,用户从被显示在追加目标虚拟存储器ID栏G24001中的存储系统中选择想要追加存储系统的虚拟存储系统的ID(S2303)。此外,为了对应新创建虚拟存储器的情形,不仅从追加目标虚拟存储器ID栏G24001选择存储器ID,也可以由用户直接在追加目标虚拟存储器ID栏G24001中输入存储器ID。
并且,用户从被显示在所追加的存储系统栏G24002中的存储系统中选择想要追加到在S2303中用户所选择的虚拟存储系统的存储系统的ID(S2304)。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从存储器管理表2101确定构成在S2303中用户所选择的虚拟存储系统的存储系统的ID21013(S2305)。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根据在S2304中选择的存储系统的拷贝对管理表1124,检查有无从该存储系统向在S2305中确定出的各存储系统的远程拷贝对(S2306)。也就是说,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检查在S2304中所选择的存储系统所具有的拷贝对管理表1124中是否存在在S2305中确定出的各存储系统的ID来作为对方存储器ID。在不存在远程拷贝对的情况下(S2306 是”),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根据在S2305中获取到的各存储系统所具有的拷贝对管理表1124,检查有无从在S2304中选择的存储系统向各存储系统的远程拷贝对(S2307)。也就是说,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检查在各存储系
统所具有的拷贝对管理表1124中是否存在在S2304中选择的存储系统的ID来作为对方存储器ID。在不存在远程拷贝对的情况下(S2307 是”),设为允许存储器追加,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更新存储器管理表2101并结束处理(S2308)。在S2306和S2307中存在远程拷贝对的情况下(S2306 否”、S2307 否”),不允许存储器的追加,因此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向用户通知错误并结束处理(S2309)。此外,一旦存储器的追加成功,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就进行代表存储系统的重新定义以使虚拟存储系统的代表存储系统为一台。另外,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将在追加存储系统之前追加对象存储系统一直拥有的卷集代表管理表与追加之前的虚拟存储系统的代表存储系统所拥有的卷集代表管理表合并。如上述处理的S2306、S2307那样检查是否满足特定的条件(在S2306、S2307中,检查在构成虚拟存储系统的存储系统与新追加的存储系统之间是否存在远程拷贝对),仅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允许存储器追加。由此,能够防止形成有问题的结构。根据上述的实施例I,仅在已经构成虚拟存储系统的存储系统与新追加的存储系统之间不存在远程拷贝对的情况下,允许存储器追加。由此,能够防止在同一虚拟存储系统中形成远程拷贝对。图27是实施例I的失效备援要否判断处理的流程图。失效备援要否判断处理是指用于在构成主侧的虚拟存储系统的主存储系统受灾时判断是否需要将操作切换至辅助存储系统的处理。在受灾的存储系统是构成虚拟存储系统的存储系统中的一部分的情况下,存在只要具有保存有实际的数据的卷的存储系统没有受灾就不需要失效备援的情况。图31是表示在实施例I中不需要失效备援的存储系统的结构的一例的图。根据图31的例子,是构成主存储系统V的存储系统中的虚拟存储系统Z受灾的状态。但是,具有属于卷集V的实体卷的存储系统Y、X没有受灾,能够正常地访问数据。因此,不需要执行失效备援。在由具有实体卷的主存储系统Y以及主存储系统X构成的主存储系统V中稍后追加具有虚拟卷的主存储系统Z,在经由具有虚拟卷的主存储系统Z追加到达主存储系统V的路径的情况等下形成这样的状态。
在存储系统受灾时,如果存储器管理程序2101事先具备执行失效备援要否判断处理的功能,则能够判断是否需要失效备援,并将其结果提示给用户。通过该功能,用户能够检查存储系统是否受灾以及由于该受灾是否需要执行失效备援。下面,使用图27的流程图进行说明。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当检测到存储系统已受灾时(S2501),根据存储器管理表2101,确定包括受灾的存储系统的虚拟存储系统。此外,关于存储系统是否受灾,通过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定期地检查与存储系统进行通信并能够进行通信的情形,由此能够检测到。并且,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根据卷集合并管理表2103,确定该虚拟存储系统所具有的虚拟卷集以及构成虚拟卷集的卷集(S 2502)。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从具有各卷集的存储系统的卷集管理表1123确定分配给构成在S2502中确定出的虚拟卷集的各卷集的卷(S2503)。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根据卷合并管理表2102中的与在S2503中确定出的卷对应的实体存储器ID21024,检查是否存在S2503中确定出的卷中的属于已受灾的存储系统的卷(S2504)。在S2504中存在属于受灾存储器的卷的情况下(S2504 是”),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向用户提示需要失效备援要并结束处理(S2508)。在S2504中不存在属于受灾存储器的卷的情况下(S2504 否”),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向用户提示不需要失效备援并结束处理(S2509)。用户按照提示指示失效备援。以上,根据实施例1,构成同一虚拟存储器的存储系统能够作为一台存储系统进行管理。根据实施例1,能够防止在构成同一虚拟存储系统的存储系统间组成远程拷贝对。另外,即使跨越构成同一虚拟存储系统的存储系统定义了卷集,也能够保证向主侦_卷的写入更新顺序与向辅助侧的卷的写入反映顺序相同。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具备控制向辅助侧卷的写入数据反映处理开始的代表存储系统,即使跨越多个存储系统定义了卷集,也能够保证向主侧的卷的写入更新顺序与向辅助侧的卷的写入反映顺序相同。也就是说,虚拟存储系统(向外扩展型存储系统)也能够将任意的卷登记到同一卷集。然而,通过将在同一卷集定义的卷全部配置在同一存储系统中,也可以保证写入更新顺序与写入反映顺序相同。即,使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具备发出将某卷的数据转移到其他卷的指示的功能,使一台存储系统具有所有远程拷贝源卷(远程拷贝目标卷)。这样,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在从用户接收到远程拷贝对创建指示时,能够在将初始拷贝执行指示发送给控制程序之前,向控制程序发出向特定的存储系统转移卷数据的指示,因此能够使写入更新顺序和写入反映顺序相同。实施例2在实施例2中,在各存储系统10a、10b中以一对一的关系具备单体管理计算机60。各存储系统10a、10b由管理计算机20以及各单体管理计算机60管理(参照图28)。这样,在存在仅管理一台存储系统的单体管理计算机60的情况下,有时由于单体管理计算机60执行不合法的存储器管理等而导致在计算机系统I中生成不合法的结构。下面,说明检测到包含这种不合法的结构的情形并通知给用户的处理。在此所说的不合法的存储器管理、不合法的结构实质在构成同一虚拟存储系统的存储系统间组成了远程拷贝对。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仅说明与实施例I的差异。图28表示实施例2的计算机系统I的结构的一例。
与实施例I的不同点在于如上所述那样在各存储系统10a、10b中具备单体管理计算机60。实施例2的计算机系统I同时具有管理计算机20和单体管理计算机60。管理计算机20主要管理多个存储系统10a、10b等。单体管理计算机60主要管理单体的存储系统10a、IOb0图29表示实施例2的单体管理计算机60的结构的一例。单体管理计算机60的硬件结构与实施例I的管理计算机20大致相同,但是保存在存储器610中的程序不同。保存在存储器610中的程序是管理单体的存储系统的单体存储器管理程序6101以及控制单体存储器管理程序6101的0S6102。单体存储器管理程序6101是用户通过单体存储器管理程序所提供的用户界面对管理对象存储系统的控制程序1126指示远程拷贝对创建等的程序。例如当向控制程序1126指示从管理对象存储系统所具有的卷向与该存储系统连接的存储系统所具有的卷的远程拷贝对创建请求时,控制程序1126根据所指示的配对信息更新卷管理表1121、卷集管理表1123以及集拷贝对管理表1124,并开始远程拷贝。但是,单体管理计算机60无法将多个存储系统统一进行管理,从而没有对与虚拟存储系统以及构成虚拟存储系统的存储系统等的向外扩展有关的存储器结构进行管理。因此,有时在构成同一虚拟存储系统的存储器之间组成了远程拷贝对。图30是实施例2的结构错误判断处理的流程图。结构错误判断处理是指判断在构成同一虚拟存储系统的存储器之间是否不存在远程拷贝对的处理。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根据存储器管理表2101确定构成虚拟存储系统的存储系统(S2801)。接着,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针对在S2801中获取到的所有存储系统,检查是否获取到拷贝对管理表1124所具有的信息(S2802)。如果没有针对所有的存储系统获取到拷贝对管理表1124所具有的信息(S2802 “否”),则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从未获取的存储系统获取拷贝对管理表1124所具有的信息(S2803)。在针对所有的存储系统获取到了拷贝对管理表1124所具有的信息的情况下(S2802 是”),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进行S2805以后的处理。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按每个对(登记在S2803中获取到的拷贝对管理表1124中的每个对),获取被登记在作为拷贝目标地的对方存储器ID11243中的ID。接着,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根据存储器管理表2101判断在S2803中获取到了拷贝对管理表1124的存储系统与根据获取到的ID确定的存储系统是否为构成同一虚拟存储器的存储器,如果相同,则将配对信息保持为结构错误(S2804)。在S2802中判断为从所有的存储系统获得了拷贝对管理表的情况下(S2802 “是”),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检查有无在S2804中被登记为存在结构错误的对(S2805)。在存在被登记为存在结构错误的对的情况下(S2805 是”),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将该对以存在结构错误的形式提示给用户并结束处理。在S2805中不存在被登记为存在结构错误的对的情况下(S2805 否”),直接结束处理。在上述处理中,存储器管理程序2104检查有无满足特定条件的结构(S2804),如果发现符合条件的结构,则一结构错误的形式提示给用户(S2806)。通过本处理,用户能够检查计算机系统I的特定的结构状态,并能够判断是否需要修改结构。以上,根据实施例2,即使在构成同一虚拟存储器的存储系统之间组成远程拷贝对等在计算机系统中包含了不合法的结构,也能够检测到该结构并提示给用户。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但是这些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例示,并不是将本发明的范围仅限定为这些实施例的宗旨。本发明也能够在其它各种方式中实施。例如也可以避免在具有拷贝目标卷的虚拟存储系统中存在与该拷贝目标卷构成远程拷贝对的拷贝源卷。附图标记的i兑明 I计算机系统IOa主存储系统IOb辅助存储系统20管理计算机
权利要求
1.一种管理系统,与存储系统群相连接,该存储系统群包括由多个存储系统构成的向外扩展型存储系统、即虚拟存储系统, 该管理系统具有 存储资源;以及 处理器,其与上述存储资源相连接, 其中,上述存储资源存储针对每个存储系统表示是否为虚拟存储系统的结构要素的存储管理信息, 上述处理器具有如下功能,即 (a)根据上述存储管理信息,判断第一存储系统是否为虚拟存储系统的结构要素, (b)在上述(a)的判断结果是肯定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存储管理信息,确定出包含上述第一存储系统的虚拟存储系统以外的存储系统、即第二存储系统, (C)仅对于上述第二存储系统,允许用户进行特定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特定的操作是将上述第二存储系统所具有的逻辑卷构成作为拷贝源卷或拷贝目标卷的远程拷贝对的操作, 上述远程拷贝对是指存储系统所具有的逻辑卷与其他的存储系统所具有的逻辑卷组成的对, 上述第一存储系统所具有的逻辑卷是拷贝目标卷或拷贝源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C)是如下的处理,即以上述用户能够将表示上述第二存储系统所具有的逻辑卷的信息作为表示拷贝源卷或拷贝目标卷的信息来选择的方式进行显示,且不显示表示包含上述第一存储系统的虚拟存储系统内的逻辑卷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存储资源存储拷贝对管理信息,该拷贝对管理信息按每个远程拷贝对包含有表示拷贝源卷和具有该拷贝源卷的存储系统、以及拷贝目标卷和具有该拷贝目标卷的存储系统的信息, 上述处理器具有如下功能,即 (f)接受使上述虚拟存储系统包含第三存储系统的请求、即存储器追加请求, (g)根据上述拷贝对管理信息,判断是否满足下述的(gl)及(g2)这两方的条件, (gl)构成将上述第三存储系统所具有的逻辑卷设为拷贝源的远程拷贝对的拷贝目标卷不存在于上述虚拟存储系统, (g2)构成将上述第三存储系统所具有的逻辑卷设为拷贝目标地的远程拷贝对的拷贝源卷不存在于上述虚拟存储系统, (h)如果上述(g)的判断结果是否定的,则不进行更新上述存储管理信息以使上述虚拟存储系统包含上述第三存储系统的处理;如果上述(g)的判断结果是肯定的,则更新上述存储管理信息以使上述虚拟存储系统包含上述第三存储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存储资源存储卷管理信息,该卷管理信息包含有表示哪个存储系统所具有的哪个实体卷对应于哪个存储系统所具有的哪个虚拟卷的信息,虚拟卷是虚拟的逻辑卷, 实体卷是根据存储系统所具有的一个以上的物理存储设备形成的逻辑卷, 在具有上述虚拟卷的存储系统接收到指定了该虚拟卷的访问请求的情况下,向具有与该虚拟卷相对应的实体卷的存储系统发送指定了该实体卷的访问请求, 上述处理器具有如下功能,即 (j)根据上述卷管理信息,显示表示实体卷的信息作为表示拷贝源卷的候选及拷贝目标卷的候选的信息,且不显示表示虚拟卷的信息, (k)用由上述用户指定的信息所表示的拷贝源卷和拷贝目标卷形成新的远程拷贝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存在由多个拷贝源卷构成的卷集以及由多个拷贝目标卷构成的卷集,在这些卷集之间进行远程拷贝, 上述处理器在检测到在某个存储系统中产生了故障的情况下,进行如下动作 (P)根据上述存储管理信息,确定包含上述某个存储系统的虚拟存储系统, (q)确定上述虚拟存储系统所具有的卷集, (r)判断所确定出的某一个卷集内的实体卷是否存在于上述某个存储系统中, (S)如果上述(r)的判断结果是肯定的,则输出表示需要失效备援的信息,如果上述(r)的判断结果是否定的,则输出表示不需要失效备援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有分别与多个存储系统相连接的多个本地管理系统、以及与上述多个本地管理系统相连接的全局管理系统, 上述全局管理系统具有上述存储资源以及上述处理器, 各本地管理系统具有本地的拷贝对管理信息,该本地的拷贝对管理信息与包含有连接在该本地管理系统上的存储系统的逻辑卷的远程拷贝对相关, 上述处理器进行如下动作 (U)从各本地管理系统获取本地的拷贝对管理信息, (v)根据各拷贝对管理信息和上述存储管理信息,判断是否存在拷贝源卷和拷贝目标卷存在于同一虚拟存储系统的远程拷贝对, (W)在上述(V)的判断结果是肯定的情况下,输出结构错误。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处理器进行如下动作 (f)接受使上述虚拟存储系统包含第三存储系统的请求、即存储器追加请求, (g)判断上述第三存储系统是否满足规定的条件, (h)如果上述(g)的判断结果是否定的,则不进行更新上述存储管理信息以使上述虚拟存储系统包含上述第三存储系统的处理,如果上述(g)的判断结果是肯定的,则更新上述存储管理信息以使上述虚拟存储系统包含上述第三存储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特定的操作是将上述第二存储系统所具有的逻辑卷构成作为拷贝源卷或拷贝目标卷的远程拷贝对的操作, 上述远程拷贝对是指存储系统所具有的逻辑卷与其他的存储系统所具有的逻辑卷组成的对, 上述第一存储系统所具有的逻辑卷是拷贝目标卷或拷贝源卷, 上述(g)根据上述拷贝对管理信息,判断是否满足了下述的(gl)及(g2)这两方的条件, (gl)构成将上述第三存储系统所具有的逻辑卷设为拷贝源的远程拷贝对的拷贝目标卷不存在于上述虚拟存储系统, (g2)构成将上述第三存储系统所具有的逻辑卷设为拷贝目标地的远程拷贝对的拷贝源卷不存在于上述虚拟存储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存储资源存储卷管理信息,该卷管理信息包含表示哪个存储系统所具有的哪个实体卷对应于哪个存储系统所具有的哪个虚拟卷的信息, 虚拟卷是虚拟的逻辑卷, 实体卷是根据存储系统所具有的一个以上的物理存储设备形成的逻辑卷, 具有上述虚拟卷的存储系统在接收到指定了该虚拟卷的访问请求的情况下,向具有与该虚拟卷相对应的实体卷的存储系统发送指定了该实体卷的访问请求, 上述处理器进行如下动作 (j)根据上述卷管理信息,显示表示实体卷的信息且不显示表示虚拟卷的信息作为表示拷贝源卷的候选及拷贝目标卷的候选的信息, (k)用由上述用户指定的信息所表示的拷贝源卷及拷贝目标卷形成新的远程拷贝对。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存在由多个拷贝源卷构成的卷集以及由多个拷贝目标卷构成的卷集,在这些卷集之间进行远程拷贝, 上述处理器在检测到某个存储系统中产生了故障的情况下,进行如下动作 (P)根据上述存储管理信息,确定包含上述某个存储系统的虚拟存储系统, (q)确定上述虚拟存储系统所具有的卷集, (r)判断确定出的某一个卷集内的实体卷是否存在于上述某个存储系统, (S)如果上述(r)的判断结果是肯定的,则输出表示需要失效备援的信息,如果上述(r)的判断结果是否定的,则输出表示不需要失效备援的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有分别与多个存储系统相连接的多个本地管理系统、以及与上述多个本地管理系统相连接的全局管理系统, 上述全局管理系统具有上述存储资源以及上述处理器, 各本地管理系统具有本地的拷贝对管理信息,该本地的拷贝对管理信息按每个远程拷贝对包含表示拷贝源卷和拷贝目标卷的信息, 上述处理器进行如下的动作 (U)从各本地管理系统获取本地的拷贝对管理信息, (v)根据各拷贝对管理信息和上述存储管理信息,判断是否具有拷贝源卷与拷贝目标卷存在于同一虚拟存储系统的远程拷贝对, (W)在上述(V)的判断结果是肯定的情况下,输出结构错误。
13.一种存储系统群的管理方法,该存储系统群包括由多个存储系统构成的向外扩展型存储系统、即虚拟存储系统, 该管理方法进行如下动作 (a)根据针对每个存储系统表示是否为虚拟存储系统的结构要素的存储管理信息,判断第一存储系统是否为虚拟存储系统的结构要素, (b)在上述(a)的判断结果是肯定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存储管理信息,确定包含上述第一存储系统的虚拟存储系统以外的存储系统、即第二存储系统, (C)仅对于上述第二存储系统,允许用户进行特定的操作。
14.一种计算机程序,其用于管理包括由多个存储系统构成的向外扩展型存储系统、即虚拟存储系统的存储系统群,该计算机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如下动作 (a)根据针对每个存储系统表示是否为虚拟存储系统的结构要素的存储管理信息,判断第一存储系统是否为虚拟存储系统的结构要素, (b)在上述(a)的判断结果是肯定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存储管理信息,确定包含上述第一存储系统的虚拟存储系统以外的存储系统、即第二存储系统, (C)仅对于上述第二存储系统,允许用户进行特定的操作。
全文摘要
管理系统与包括向外扩展型存储系统(虚拟存储系统)的存储系统群连接。管理系统具有存储管理信息,该存储管理信息包含有按存储系统表示是否为虚拟存储系统的结构要素的信息。管理系统根据存储管理信息,判断第一存储系统是否为虚拟存储系统的结构要素,在该判断的结果是肯定的情况下,根据存储管理信息,确定作为包括第一存储系统的虚拟存储系统以外的存储系统的第二存储系统,仅针对该第二存储系统,允许用户进行特定的操作。
文档编号G06F3/06GK102959498SQ20108006746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7日
发明者三轮京子, 原纯一, 浅野正靖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