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文习惯地址解析方法

文档序号:6431266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中文习惯地址解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文习惯地址解析方法。
背景技术
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是因特网的一项重要服务,其分布式数据库用于记录域名和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使人不用记住能够被服务器直接处理的IP地址, 直接通过域名的方式访问互联网资源,目前,域名仅限于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信息互换标准代码)字符的子集,使很多地方语言无法正确表示他们的名字和单词,通过根据RFC3492标准制定的Pimycode编码系统,将地方语言所采用的Unicode字符串映射为有效的DNS字符集。在编排中文域名时,DNS系统默认按照英文地址的编排习惯编排,以“中国教育部网站”为例,其域名为“www. moe.edu.cn”,对应的中文习惯域名为“网站.教育部.教育.中国”,这种小地址在前、大地址在后的编排方式不符合中国地址的编排习惯,从而使用户体验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以实现对中文习惯地址进行有效解析方法,包括步骤接收查询名为中文地址顺序的查询报文;转置查询名顺序为标准地址顺序;在本地记录中查找域名信息;若本地记录中不存在域名信息,再转置查询名顺序为中文地址顺序,发送递归查询报文给下一服务器,由下一服务器完成后续解析过程;若本地记录中存在域名信息,再转置查询名顺序为中文地址顺序;发送查询结果报文给客户端。“若本地记录中不存在域名信息,再转置查询名顺序为中文地址顺序,发送递归查询报文给下一服务器,由下一服务器完成后续解析过程”具体为本地服务器查找本地记录,没有找到相关域名信息,则将查询名顺序再转置为中文地址顺序,然后发送递归查询报文给下一服务器,由下一服务器完成后续解析过程。“若本地记录中存在域名信息,再转置查询名顺序为中文地址顺序”具体为本地服务器查找本地记录,找到了相关域名信息,记录相关域名信息,然后将查询名顺序再转置为中文地址顺序。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结果本发明可以实现对中文地址习惯的网址进行有效解析,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 网址输入按域名范围从大到小排列更符合中国人的习惯,在地址栏中输入中文地址习惯的网址不仅方便,而且更容易记忆,从而加速中文域名的推广和使用。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发明中实施例的总体流程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局部流程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局部流程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局部流程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局部流程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局部流程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局部流程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局部流程图;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局部流程图;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局部流程图;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局部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中文习惯地址解析方法,采用递归查询的方式对中文习惯地址进行解析,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1、本地服务器接收来自客户端的递归查询报文,其查询名顺序为中文地址顺序。具体的,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S111、域名解析模块采用pimycode编码方式编码,将填写在地址栏中的中文习惯地址映射成中文习惯地址DNS字符集;S112、域名解析模块发送递归查询报文至本地服务器,递归查询报文的查询名为中文习惯地址DNS字符集。以“中国.教育.教育部.网站”为例,具体的在地址栏中,用户输入中文习惯地址“中国.教育.教育部.网站”,采用pimycode 编码方式,可以映射得到与中文习惯地址对应的中文习惯地址DNS字符集“xn-fiqsSs. xn—wcvs22d. xn—wcvs22dzol. xn—5tzm5g,,。S12、本地服务器查询本地记录,确认中文地址习惯的域名信息不在本地记录中。具体的,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S121、本地服务器接收来自客户端的查询名顺序为中文地址顺序的递归查询报文;S122、本地服务器将递归查询报文的查询名顺序转置为标准地址顺序;以上述“中国.政府.教育部.网站”为例,具体的将作为递归查询报文的查询名由中文地址顺序“xn—f iqs8s. xn—wcvs22d. xn—wcvs22dzol. xn—5tzm5g,,转置为标准地址顺序"xn—5tzm5g. xn—wcvs22dzol. xn—wcvs22d. xn—fiqs8s,,。S123、本地服务器通过标准地址顺序的查询名在本地记录中进行查询,确认查询的域名信息不在本地服务器记录中;S124、本地服务器将查询名顺序再转置为中文地址顺序;具体的将作为递归查询报文的查询名由标准地址顺序“Xn--5tzm5g. xn—wcvs22dzol. xn—wcvs22d. xn—fiqs8s"转置为中文地址顺序“xn—fiqs8s.xn—wcvs22d. xn—wcvs22dzol. xn—5tzm5g,,。S125、本地服务器发送递归查询报文给根域名服务器。S13、根域名服务器接收来自本地服务器的递归查询报文,所述递归查询报文的查询名顺序为中文地址顺序,确认所述中文地址习惯的域名信息不在本地记录中。
询报文
具体的,如图4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31、根域名服务器接收来自本地服务器的查询名顺序为中文地址顺序的递归查
S132、根域名服务器将递归查询报文的查询名顺序转置为标准地址顺序; 以上述“中国.教育.教育部.网站”为例,具体的将作为递归查询报文的查询名顺序由中文地址顺序“xn—fiqs8s. xn—Wcvs22d. xn—wcvs22dzol. xn—5tzm5g,,转置为标准地址顺序"xn—5tzm5g. xn—wcvs22dzol. xn—wcvs22d. xn—fiqs8s,,。S133、根域名服务器通过标准地址顺序的查询名在本地记录中进行查询,确认查询的域名信息不在根域名服务器的管辖域中。S14、根域名服务器通过标准地址顺序的查询名获取第一域名服务器信息,并返回第一域名服务器信息至本地服务器。具体的,如图5所示,包括如下步骤S141、根域名服务器通过标准地址顺序的查询名获取第一域名服务器信息。以上述“中国.教育.教育部.网站”为例,具体的比较标准地址顺序的查询名与第一域名服务器的DNS字符集,得到与 "xn—5tzm5g. xn—wcvs22dzol. xn—wcvs22d. xn—fiqs8s” 相应的第一域名服务器的 DNS 字符集“xn-fiqsSs”,第一域名服务器的DNS字符集对应中文地址“中国”,获取第一域名服务器DNS域名和第一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作为第一域名服务器信息,DNS域名为 "h. dns. cn” 的 IP 地址为 “125. 208. 32. 1”。S142、根域名服务器将查询名顺序再转置为中文地址顺序。以上述“中国.教育.教育部.网站”为例,具体的将作为查询名的标准地址顺序“xn—5tzm5g. xn—wcvs22dzol. xn—wcvs22d. xn—fiqs8s” 转置为中文地址顺序 "xn—fiqs8s. xn—wcvs22d. xn—wcvs22dzol. xn—5tzm5g,,。S143、根域名服务器返回第一域名服务器信息至本地服务器。S15、第一域名服务器接收来自本地服务器的递归查询报文,所述递归查询报文的查询名顺序为中文地址顺序,确认所述中文地址习惯的域名信息不在本地记录中。具体的,如图6所示,包括如下步骤S151、第一域名服务器接收来自本地服务器的查询名顺序为中文地址顺序的递归查询报文。S152、第一域名服务器将递归查询报文的查询名顺序转置为标准地址顺序。以上述“中国.教育.教育部.网站”为例,具体的将作为递归查询报文的查询名顺序由中文地址顺序“xn—fiqs8s. xn—Wcvs22d. xn—wcvs22dzol. xn—5tzm5g,,转置为标准地址顺序"xn—5tzm5g. xn—wcvs22dzol. xn—wcvs22d. xn—fiqs8s,,。
S153、第一域名服务器通过标准地址顺序的查询名在本地记录中进行查询,确认查询的域名信息不在第一域名服务器的管辖域中。S16、第一域名服务器通过标准地址顺序的查询名获取第二域名服务器信息,并返回第二域名服务器信息至本地服务器。具体的,如图7所示,包括如下步骤S161、第一域名服务器通过标准地址顺序的查询名获取第二域名服务器信息。以上述“中国.教育.教育部.网站”为例,具体的比较标准地址顺序的查询名与第二域名服务器的DNS字符集,得到与 "xn—5tzm5g. xn—wcvs22dzol. xn—wcvs22d. xn—fiqs8s” 相应的第二域名服务器的 DNS 字符集“xn-WCVS22d. xn-fiqsSs”,第二域名服务器的DNS字符集对应中文地址“教育.中国”,获取第二域名服务器DNS域名和IP地址作为第二域名服务器信息,获取到的DNS域名为 “ns2. cernet. net” IP 地址为 “202. 112. 0. 33”,DNS 域名为 “dns. edu. cn” 的 IP 地址为 “202. 112. 0. 35”。”S162、第一域名服务器将查询名顺序再转置为中文地址顺序。以上述“中国.教育.教育部.网站”为例,具体的将作为查询名的标准地址顺序“xn—5tzm5g. xn—wcvs22dzol. xn—wcvs22d. xn—fiqs8s” 转置为中文地址顺序 "xn—fiqs8s. xn—wcvs22d. xn—wcvs22dzol. xn—5tzm5g,,。S163、第一域名服务器返回第二域名服务器信息至本地服务器。S17、第二域名服务器接收来自本地服务器的递归查询报文,所述递归查询报文的查询名顺序为中文地址顺序,确认所述中文地址习惯的域名信息不在本地记录中。具体的,如图8所示,包括如下步骤S171、第二域名服务器接收来自本地服务器的查询名顺序为中文地址顺序的递归查询报文。S172、第二域名服务器将递归查询报文的查询名顺序转置为标准地址顺序。以上述“中国.教育.教育部.网站”为例,具体的将作为递归查询报文的查询名顺序由中文地址顺序“xn—fiqs8s. xn—Wcvs22d. xn—wcvs22dzol. xn—5tzm5g,,转置为标准地址顺序"xn—5tzm5g. xn—wcvs22dzol. xn—wcvs22d. xn—fiqs8s,,。S173、第二域名服务器通过标准地址顺序的查询名在本地记录中进行查询,确认查询的域名信息不在第二域名服务器的管辖域中。S18、第二域名服务器通过标准地址顺序的查询名获取第三域名服务器信息,并返回第三域名服务器信息至本地服务器。具体的,如图9所示,包括如下步骤S181、第二域名服务器通过标准地址顺序的查询名获取第三域名服务器信息;以上述“中国.教育.教育部.网站”为例,具体的比较标准地址顺序的查询名与第三域名服务器的DNS字符集,得到与 "xn—5tzm5g. xn—wcvs22dzol. xn—wcvs22d. xn—fiqs8s” 相应的第三域名服务器的 DNS 字符集“xn—wcvs22dzol. xn—wcvs22d. xn—fiqs8s”,第三域名服务器的DNS字符集对应中文地址“教育部.教育.中国”,获取第三域名服务器信息,域名为“DNSSEC.moe.edu.cn”,IP 地址为 “202. 205. 177. 4” ;域名为 “DNSPRIM. moe. edu. cn,,,IP 地址为 “202. 205. 177. 3”。S182、第二域名服务器将查询名顺序再转置为中文地址顺序;以上述“中国.教育.教育部.网站”为例,具体的将作为查询名的标准地址顺序“xn—5tzm5g. xn—wcvs22dzol. xn—wcvs22d. xn—fiqs8s” 转置为中文地址顺序 “xn—fiqs8s. xn—wcvs22d. xn—wcvs22dzol. xn—5tzm5g,,。S183、第二域名服务器返回第三域名服务器信息至本地服务器。S19、第三域名服务器接收来自本地服务器的递归查询报文,所述递归查询报文的查询名顺序为中文地址顺序,确认所述标准地址习惯的域名信息在本地记录中。具体的,如图10所示,包括如下步骤S191、第三域名服务器接收来自本地服务器的查询名顺序为中文地址顺序的递归查询报文;S192、第三域名服务器将递归查询报文的查询名顺序转置为标准地址顺序;以上述“中国.教育.教育部.网站”为例,具体的将作为递归查询报文的查询名顺序由中文地址顺序“xn—fiqs8s. xn—Wcvs22d. xn—wcvs22dzol. xn—5tzm5g,,转置为标准地址顺序"xn—5tzm5g. xn—wcvs22dzol. xn—wcvs22d. xn—fiqs8s,,。S193、第三域名服务器通过标准地址顺序的查询名在本地记录中进行查询,确认查询的域名信息在第三域名服务器的管辖域中。S20、第三域名服务器通过标准地址顺序的查询名获取目标域名服务器信息,并返回目标域名服务器信息至本地服务器。具体的,如图1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S201、第三域名服务器通过标准地址顺序的查询名获取目标服务器信息;以上述“中国.教育.教育部.网站”为例,具体的比较标准地址顺序的查询名与第四域名服务器的DNS字符集,得到与 "xn—5tzm5g. xn—wcvs22dzol. xn—wcvs22d. xn—fiqs8s” 相同目标服务器的 DNS 字符集 "xn—5tzm5g. xn—wcvs22dzol. xn—wcvs22d. xn—fiqs8s”,目标服务器对应中文地址“网站.教育部.教育.中国”,保存目标服务器DNS域名和IP地址作为目标服务器信息,域名为 “DNSSEC. moe. edu. cn", IP 地址为 “202. 205. 177. 4” ;域名为 “DNSPRIM. moe. edu. cn”,IP 地址为 “202. 205. 177. 3”。S202、第三域名服务器将查询名顺序再转置为中文地址顺序;以上述“中国.教育.教育部.网站”为例,具体的将作为查询名的标准地址顺序“xn—5tzm5g. xn—wcvs22dzol. xn—wcvs22d. xn—fiqs8s” 转置为中文地址顺序 "xn—fiqs8s. xn—wcvs22d. xn—wcvs22dzol. xn—5tzm5g,,。S203、第三域名服务器返回中文地址为“网站.教育部.教育.中国”的服务器信息至本地服务器。
权利要求
1.一种中文习惯地址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接收查询名为中文地址顺序的查询报文;转置查询名顺序为标准地址顺序;在本地记录中查找域名信息;若本地记录中不存在域名信息,再转置查询名顺序为中文地址顺序,发送递归查询报文给下一服务器,由下一服务器完成后续解析过程;若本地记录中存在域名信息,再转置查询名顺序为中文地址顺序;发送查询结果报文给客户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本地记录中不存在域名信息,再转置查询名顺序为中文地址顺序,发送递归查询报文给下一服务器,由下一服务器完成后续解析过程”具体为本地服务器查找本地记录,没有找到相关域名信息,则将查询名顺序再转置为中文地址顺序,然后发送递归查询报文给下一服务器,由下一服务器完成后续解析过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本地记录中存在域名信息,再转置查询名顺序为中文地址顺序”具体为本地服务器查找本地记录,找到了相关域名信息,记录相关域名信息,然后将查询名顺序再转置为中文地址顺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中文习惯地址解析方法,包括步骤接收查询名为中文地址顺序的查询报文;转置查询名顺序为标准地址顺序;在本地记录中查找域名信息;若本地记录中不存在域名信息,再转置查询名顺序为中文地址顺序,发送递归查询报文给下一服务器,由下一服务器完成后续解析过程;若本地记录中存在域名信息,再转置查询名顺序为中文地址顺序;发送查询结果报文给客户端。本发明可实现对中文习惯的网址进行有效解析,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网址输入按域名范围从大到小排列更符合中国人的习惯,在地址栏中输入中文习惯的网址不仅方便,而且更容易记忆,从而加速中文域名的推广和应用。
文档编号G06F17/30GK102325198SQ201110242408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3日
发明者宫敏, 彭志航, 彭朝然 申请人:北京凝思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