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32740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服务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服务器,尤其涉及一种同时具有电力传输与散热布局的服务器。
技术背景
服务器为网络系统中服务各计算机的核心计算机,可提供网络用户需要的磁盘与 打印服务等功能,同时也可供各客户端彼此分享网络环境内的各项资源。服务器的基本架 构和一般的个人计算机大致相同,是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Memory)及输入/输出(I/ O)设备等部件所组成,并由总线(Bus)在内部将其连接起来,透过北桥芯片连接中央处理 器和内存,而透过南桥芯片连接输入/输出设备等。服务器按机箱结构来说大约经历了三 个演变过程从早期的塔式机箱到强调集中性能的机架式、再到高密度计算方式的刀片服 务器。
在此以机架服务器为例,机架服务器是一种外观按照统一标准设计的服务器,配 合机柜统一使用。可以说机架式是一种优化结构的塔式服务器,它的设计宗旨主要是为了 尽可能减少服务器空间的占用。很多专业网络设备都是采用机架式的结构,其多为扁平式, 就如同抽屉一般,例如交换机、路由器、硬件防火墙这些。机架服务器的宽度为19英寸,高 度以U为单位(1U =1. 75英寸=44. 45毫米),通常有1U,2U,3U,4U,5U,7U几种标准的服 务器。
现有机架内的各个设备单元如服务器、交换机、机架控制器等通常都采用各自独 立的供电模式,每个设备单元可能都各自连接一个内置或外置的电源供应器,一个机架内 的多个电源供应器如要统一管理则难度较大,各个电源供应器独自运行会造成整体功耗较闻。
再者,随着服务器的运作速度不断地提高,其内部的电子组件的发热功率亦不断 地攀升。为了预防服务器内部的电子组件过热,而导致电子组件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失 效,所以提供足够的散热效能至服务器内部的电子组件将变得非常重要。现有机架内的各 个设备单元皆是以缆线与电源供应器进行连接,而随着设备单元数量的增加,机架内的缆 线便随之而显得杂乱,如此一来,这些未经过整理配置的缆线便容易造成使用者操作或抽 换服务器单元时的障碍,并同时因阻挡气流的流动而降低服务器单元的散热效率。内置的 多个电源供应器工作时本身也会产生较大的热量,也给机柜的散热设计带来种种不便。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服务器,其机架具有较佳的布局配置以提高其操作性与散热效率。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服务器,包括一机架、至少一服务器单元、至少一通讯 交换单元、至少一机架控制单元以及一电力传输单元。机架具有多个层架式空间。服务器 单元、通讯交换单元与机架控制单元分别沿一横轴移入或移出对应的层架式空间。服务器 单元通讯连接通讯交换单元,且藉助通讯交换单元与机架控制单元通讯。电力传输单元配置在机架内且沿一纵轴跨越层架式空间。当该服器单元移入对应的层架式空间后,服务器 单元、通讯交换单元与机架控制单元分别电性连接电力传输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力传输单兀包括一基座与一供电模块。基座组 装至机架后部且沿上述的纵轴延伸。供电模块沿纵轴方向迭置在基座表面,以传送电力至 服务器单元、通讯交换单元与机架控制单元。供电模块包括依序迭置在基座上的一第一导 电板、一绝缘层、一第二导电板、插设在第一导电板的第一电源接线柱、插设在第二导电板 的第二电源接线柱以及复数个输出接脚对。绝缘层配置在第一导电板与第二导电板之间。 第一电源接线柱与第二电源接线柱用于连接电源供应单元以获取电力供应。每一输出接脚 对包括插设在第一导电板上的一第一输出接脚,以及插设在第二导电板上的一第二输出接 脚。输出接脚对用于连接到机架内的服务器单元、通讯交换单元与机架控制单元,以传送电 力至相应设备。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基座上配置有多组定位柱,每一组定位柱的位置 对应匹配上述的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上突出的一输出接脚对。服务器单元/通讯交换 单元/机架控制单元上设有一对定位孔。当定位柱对应插接于服务器单元/通讯交换单元 /机架控制单元上的定位孔时,输出接脚对分别电性连接至服务器单元/通讯交换单元/机 架控制单元的一对电极,以传送电力至服务器单元/通讯交换单元/机架控制单元。其中 一组定位柱及其对应的一输出接脚对在机架中的设置位置与机架中的一层层架式空间相 匹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服务器单元/通讯交换单元/机架控制单元包括 一机箱与一电连接模块。电连接模块包括壳体、可调式限位件、电路板与至少一连接器。上 述的定位孔位在壳体上。可调式限位件将壳体连接至机箱上,并在壳体与机箱之间形成一 调节空间区域。壳体可在调节空间区域内相对机箱变动空间位置。电路板配置于壳体内且 具有对应机箱的一第一连接端及对应电源供应单元的一第二连接端。连接器位于电路板上 并且电性连接第二连接端。电极位于连接器上。当机箱进入层架式空间内时,电源供应单 元上对应的一组定位柱插接于定位孔内,而对应的输出接脚对分别电性连接至电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通讯交换单元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其包括一管理 网络交换单元和一服务网络交换单元。至少一服务器单元的数量为复数个。各服务器单元 分别具有一管理网络接口和一服务网络接口。各服务器单元的管理网络接口与管理网络交 换单元通讯连接。各服务器单元的服务网络接口与服务网络交换单元通讯连接。机架控制 单元具有一管理网络接口并藉助管理网络接口连接至管理网络交换单元,从而与各服务器 单元进行管理网络内的通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源供应单元置于层架式空间内,并位于各层架 式空间的中部。通讯交换单元位于靠近电源供应单元的层架式空间内。各电源供应单元具 有一管理网络接口并藉助此管理网络接口连接至管理网络交换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机架内前部配置有一理线结构。通讯交换单元与 服务器单元/通讯交换单元/机架控制单元之间的多条通讯缆线穿设于理线结构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机架包括一本体以及一前框架与一后框架。本体 具有上述的层架式空间。前框架与后框架集装至本体的相对两侧。前框架具有上述的入风 口,后框架具有上述的出风口。电力传输单元组装至后框架。一气流从入风口沿纵轴流入机架,并沿横轴流经服务器单元而从出风口流出机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机架还包括一门盖与至少一风扇模块。门盖可开 阖地组装至前框架。当门盖相对于前框架闭阖时,门盖、前框架与本体之间形成一第一流 道,且此第一流道平行纵轴并连接入风口。机架还具有多个第二流道,分别连接在第一流道 与出风口之间。风扇模块组装在后框架的出风口处。风扇模块将第二流道内的气流沿横轴 抽离机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以上述的横轴为法线的一平面上,电力传输单元在此平 面上的正投影不重迭于出风口与第二流道分别在此平面上的正投影。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风扇模块包括多个风扇模块,设置于后框 架的出风口处,其中这些风扇模块沿纵轴排列。各风扇模块对位于层架式空间的其中多个。 各风扇模块包括一风扇架、一活动遮板以及多个风扇单元。风扇架可拆卸地组装于后框架。 风扇架独立地电性连接至机架且适于独立地从机架拆卸。活动遮板组装至风扇架并开阖出 风口。各风扇单元分别沿横轴可拆卸地组装于风扇架且沿一水平方向排列。各风扇单元独 立地电性连接至风扇架,且适于沿横轴独立地从风扇架被拆卸或反向且独立地组装至风扇 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力传输单兀设置于风扇模块和机架的层架式空 间之间。电力传输单元还包括复数个风扇接脚对。每一风扇接脚对包括插设在第一导电板 上的一第一风扇接脚,及插设在第二导电板上的一第二风扇接脚。第一风扇接脚与第二风 扇接脚均透过基板上的通孔向风扇模块突出而连接到风扇单元,以传送电力至风扇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风扇模块具有管理网络接口且藉助管理网络接 口连接至管理网络交换单元。机架控制单元藉助管理网络交换单元与风扇模块通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前框架具有一第一网状结构,形成上述的入风口。 上述的服务器单元具有一对第二网状结构。气流经由第二网状结构穿过层架式空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理线结构设置在前框架,且位在第一流道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前框架具有位在其内壁上的一凹槽,而理线结构 包括多个限位件,沿纵轴数组地配置在凹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限位件为一环状构件,且皆平行于以纵轴为法 线的一平面。上述的缆线穿过环状构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服务器还包括多对轨道,沿纵轴数组地组装至本 体,并形成层架式空间。服务器单元沿轨道而移入或移出层架式空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本体包括一底座与多个立设在底座上的支柱。轨 道两两相对地组装在支柱上,而各支柱的延伸方向平行纵轴。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服务器藉由机架的内部布局与相关配置,即 及配置在机架内的电力传输单元,统一给机架内的各设备单元包括通讯交换单元和机架控 制单元进行供电,从而便于有效地进行整体的管理和功耗控制,并有效地节省各设备单元 的缆线数量及其布局;此举除能让机架的内部布局化繁为简,进而提高服务器单元的操作 便利性外,配合独特设计的散热风道得以达到较佳的散热效率;进一步地集中的风扇系统 也同样便于统一管控和降低能耗。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A与图1B分别以不同视角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服务器的示意图。
图2A与图2B分别以不同视角显示图A与图1B的服务器中部分构件的示意图。
图3是图2A的服务器中部分构件的示意图。
图4A是图3中电力传输单元的前视图。
图4B是图3的电力传输单元沿A-A’的剖面图。
图4C是图3的电力传输单元沿B-B’的剖面图。
图5A是图2A中服务器单元于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5B是图5A的局部放大图。
图5C是图5A中电连接模块的爆炸图。
图6是图2A的服务器单元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1A的服务器中气体流动的示意图。
图8A与图8B分别是图2A的服务器中风扇单元于不同状态的示意图。
图8C是图8A的风扇模块于相对视角的示意图。
图9是图3的电力传输单元于相对视角的示意图。
图10是图2A的服务器中服务器单元移出层架式空间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 :服务器
110:机架
111 :理线结构
Illa:限位件
112:本体
112a:底座
11 :支柱
114:前框架
114a:第一网状结构
114b:凹槽
116:后框架
118:门盖
120 :服务器单元
121:电极
122 :机箱
123:管理网络接口
124 :定位孔
125:服务网络接口
126:电连接模块
1261 :壳体
1262:可调式限位件
1263:电路板
1264:连接器
130风扇模块
132风扇架
134活动遮板
136风扇单元
140电源供应单元
150电力传输单兀
152基座
154供电模块
156定位柱
1541:第一导电板
1543:第二导电板
1542:绝缘层
1544:第一电源接线柱
1545:第二电源接线柱
1546:输出接脚对
1546A :第一输出接脚
1546B :第二输出接脚
158风扇接脚对
1581:第一风扇接脚
1582:第二风扇接脚
160轨道
162底板
164侧板
170通讯交换单元
172管理网络交换单元
174服务网络交换单元
180机架控制单元
142、182 :管理网络接口
190缆线
B1:底侧
B2 :背侧
Cl :层架式空间
Dl :第一连接端
D2 :第二连接端
El :入风口
E2 :出风口
Fl:第一流道
F2:第二流道
Gl:缺口
Hl:横轴
P1、P2 :平面
Vl:纵轴具体实施方式
图1A与图1B分别以不同视角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服务器的示意图。图2A 与图2B分别以不同视角显示图A与图1B的服务器中部分构件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A、 图1B、图2A与图2B,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100包括一机架110、至少一服务器单元120、多个风扇模块130、一电源供应单元140、一电力传输单元150、至少一通讯交换单元170以及至少一机架控制单元180。机架110具有多个层架式空间Cl。
在此并未限制电源供应单元140、服务器单元120、通讯交换单元170与机架控制单元180的数量,本实施例仅显示一个电源供应单元140、两个服务器单元120、两个通讯交换单元170、两个机架控制单元180与部分层架式空间Cl作为代表。
服务器单元120、通讯交换单元170、机架控制单元180与电源供应单元140分别沿一横轴Hl移入或移出与其对应的层架式空间Cl。电力传输单元150配置在机架110内并与电源供应单元140相互电连接,且沿一纵轴Vl跨越上述这些层架式空间Cl,而在本实施例中,纵轴Vl与横轴Hl相互垂直。据此,当服务器单元120、通讯交换单元170与机架控制单元180移入对应的层架式空间Cl后,服务器单元120、通讯交换单元170与机架控制单元180便会连接至电力传输单元150,以使电源供应单元140的电力得以经由电力传输单元 150传送至服务器单元120、通讯交换单元170与机架控制单元180。
图3是图2A的服务器中部分构件的示意图。图4A是图3中电力传输单元的前视图。图4B是图3的电力传输单元沿A-A’的剖面图。图4C是图3的电力传输单元沿B-B’ 的剖面图。请同时参考图3、图4A至图4C,在本实施例中,电力传输单元150包括一基座 152与沿纵轴Vl迭置在基座152表面的一供电模块154,其中基座152组装至机架110后部且沿纵轴Vl延伸,以传送电力至上述的服务器单元120、通讯交换单元170与机架控制单元180。供电模块154包括依序迭置在基座152上的一第一导电板1541、一绝缘层1542与一第二导电板1543,其中绝缘层1542配置在第一导电板1541与第二导电板1543之间。
再者,供电模块154还包括插设在第一导电板1541的第一电源接线柱1544、插设在第二导电板1543上的第二电源接线柱1545。第一电源接线柱1544与第二电源接线柱 1545用于连接电源供应单元140以获取电力供应。此外,供电模块154还包括复数个输出接脚对1546,其中每一输出接脚对1546包括插设在第一导电板1541上的一第一输出接脚 1546A、以及插设在第二导电板1543上的一第二输出接脚1546B。这些输出接脚对1546用于连接到机架110内的服务器单元120、通讯交换单元170与机架控制单元180,以传送电力至相应设备。
图5A是图2A中服务器单兀于另一视角的不意图。请同时参考图2A至图5A,为使上述各输出接脚对1546顺利地连接到机架110内的服务器单元120、通讯交换单元170与机架控制单元180,在本实施例中,电力传输单元150的基座152上配置有多组定位柱156, 且每一组定位柱156的位置对应匹配第一导电板1541和第二导电板1543上突出的一个输 出接脚对1546,而服务器单元120、通讯交换单元170与机架控制单元180上设有与定位柱 156相对应的一对定位孔124。在此需说明的是,由于服务器单元120、通讯交换单元170与 机架控制单元180分别于其后方皆有相同的定位孔124,故而在此仅以服务器单元120为例 进行说明。
换句话说,当定位柱156对应插接于服务器单元120、通讯交换单元170与机架控 制单元180上的定位孔124时,输出接脚对1546分别电性连接至服务器单元120、通讯交 换单元170与机架控制单元180的一对电极121,以传送电力至服务器单元120、通讯交换 单元170与机架控制单元180。再者,其中一组定位柱156及其对应的一输出接脚对1546 在机架110中的设置位置与机架110中的一层层架式空间Cl相匹配,亦即作为容纳服务 器单元120、通讯交换单元170与机架控制单元180的层架式空间Cl皆存有对应供电的结 构。如此,无论是服务器单元120、通讯交换单元170或机架控制单元180移入层架式空间 Cl后,皆因上述的供电结构而形成即插即用的结构,因而提高服务器100的适用性及效率。
图5B是图5A的局部放大图。图5C是图5A中电连接模块的爆炸图。请同时参考 图3、图5A至图5C,进一步地说,服务器单元120包括一机箱122与设置其后的一电连接模 块126。机箱122用以容纳多个电子组件(未显不)。电连接模块126包括一壳体1261、一 可调式限位件1262、一电路板1263以及至少一连接器1264。
上述的定位孔124设于壳体1261上。可调式限位件1262将壳体1261连接至机 箱122上,并在壳体1261与机箱122之间形成一调节空间区域。壳体1261可在调节空间 区域内相对机箱122变动空间位置。电路板1263配置于壳体1261内,且具有对应机箱122 的一第一连接端Dl及对应电源供应单元140的一第二连接端D2。连接器1264位在电路板 1263上且电性连接第二连接端D2。电极121位于连接器1264上,其中当机箱122进入层 架式空间Cl内时,电源供应单元140上对应的一组定位柱156插接于定位孔124内,对应 的输出接脚对1546分别电性连接至电极121。同样地,由于通讯交换单元170与机架控制 单元180亦存有相同结构,故不再予以赘述。
另一方面,图6是图2A的服务器单元的局部放大图。请同时参考图2A与图6,在 本实施例中,通讯交换单元170包括一管理网络交换单元172与一服务网络交换单元174。 各服务器单元120还具有一管理网络接口 123和一服务网络接口 125。各服务器单元120 的管理网络接口 123与管理网络交换单元172通讯连接。各服务器单元120的服务网络接 口 125与服务网络交换单元174通讯连接。再者,机架控制单元180具有一管理网络接口 182并藉助此管理网络接口 182连接至管理网络交换单元172,从而与各服务器单元120进 行管理网络内的通讯。上述电源供应单元140置于多个层架式空间Cl内,并且位于各层架 式空间Cl的中部。通讯交换单元170位于靠近电源供应单元140的层架式空间Cl内。各 电源供应单元140具有一管理网络接口 142并藉助此管理网络接口 142连接至管理网络交 换单元172。
请再参考图2A与图2B,在此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服务器单元120、电源供应单元 140、通讯交换单元170与机架控制单元180彼此藉由多条缆线190而相互电连接。此时若 未对缆线190进行整理,则易因缆线190杂乱而影响上述各个单元的操作及其相关散热。据此,机架110内前部配置有一理线结构111。服务器单元120、通讯交换单元170与机架控 制单元180之间的多条缆线190穿设于理线结构111中,并沿理线结构111延伸,而从机架 110顶部的一开口 113穿出机架110并与外部装置(未显示)进行连接。
图7是图1A的服务器中气体流动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2A、图2B与图7,详细 而言,机架110包括一本体112、一前框架114与一后框架116。本体112具有上述的层架 式空间Cl。前框架114与后框架116组装在本体112的相对两侧。前框架114底侧具有一 入风口 E1,后框架116具有一出风口 E2,而电力传输单元150组装至后框架116,气流(如 图7中所显示的箭号)从入风口 El沿纵轴Vl流入机架110,并沿横轴Hl流经服务器单元 120而从出风口 E2流出机架110。前框架114还具有一第一网状结构114a,以形成入风口 El ;其中服务器单元120还具有一对第二网状结构120a,以让气流经由第二网状结构120a 穿过层架式空间Cl。
请同时参考图1A、图2A与图7,值得一提的是,机架110还包括一门盖118,其可开 阖地组装至前框架114。当门盖118相对于前框架114闭阖时,门盖118、前框架114与本 体112之间形成一第一流道F1,且第一流道Fl平行纵轴Vl并连接入风口 E1。再者,机架 110还具有多个第二流道F2,分别连接在第一流道Fl与出风口 E2之间。风扇模块130组 装至后框架116的出风口 E2处,且风扇模块130将第二流道F2内的空气沿横轴Hl抽离机 架110,进而使外部空气从入风口 El流入机架110而在机架110的内部空间中形成气流。
请再参考图2A、图2B与图7,在本实施例中以横轴Hl为法线的一平面Pl上,电力 传输单元150在此平面Pl上的正投影不重迭于出风口 E2与第二流道F2分别在此平面Pl 上的正投影。理线结构111设置在前框架114,且位在第一流道Fl旁。进一步地说,前框架 114具有位在其内壁上的一凹槽114b,而理线结构111包括多个限位件111a,沿纵轴Vl数 组地配置在凹槽114b内。各限位件Illa为一环状构件,且皆平行于以纵轴Vl为法线的一 平面P2,缆线190穿过环状构件而被限位其中。
基于上述,电力传输单元150与缆线190便不会阻碍机架110内部气流的流道,而 使本实施例的服务器100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
图8A与图SB分别是图2A的服务器中风扇单元于不同状态的示意图。请同时参 考图2A、图8A与图8B,在本实施例中,风扇模块130设置于后框架116的出风口 E2 (标示 于图7)处,其中风扇模块130沿纵轴Vl排列且各风扇模块130对位于层架式空间Cl的其 中多个。各风扇模块130包括一风扇架132、一活动遮板134以及多个风扇单元136。在本 实施例仅以一风扇架132搭配一活动式遮板134与两个风扇单元136作为代表。
风扇架132可拆卸地组装于后框架116,其中风扇架132独立地电性连接至机架 110且适于独立地从机架110拆卸。活动遮板134组装至风扇架132并开阖出风口 E2。风 扇单元136沿横轴Hl可拆卸地组装于风扇架132且沿一水平方向H2排列,其中各风扇单 元136独立地电性连接至风扇架132,且适于沿横轴Hl独立地从风扇架132被拆卸或反向 且独立地组装至风扇架132。
再者,图8C是图8A的风扇模块于相对视角的示意图。图9是图3的电力传输单 兀于相对视角的不意图。请参考图2A、图8C与图9,电力传输单兀150设置于风扇模块130 和机架110的层架式空间Cl之间,其中电力传输单元150还包括复数个风扇接脚对158,每 一风扇接脚对158包括插设在第一导电板1541(显不于图4B)上的一第一风扇接脚1581、以及插设在第二导电板1543(显示于图4B)上的一第二风扇接脚1582,其中第一风扇接脚 1581与第二风扇接脚1582均透过基座152上的通孔向风扇模块130突出,而让风扇接脚 对158用于连接至风扇单元136,以传送电力至风扇单元136。各风扇模块130具有管理网 络接口 131且藉助管理网络接口 131连接至管理网络交换单元172,以让机架控制单元180 藉助管理网络交换单元172而与风扇模块130通讯。
图10是图2A的服务器中服务器单元移出层架式空间的示意图。请参考图2A、图 2B与图10,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100还包括多对轨道160,其沿纵轴Vl数组地组装至本体 112,并形成上述的层架式空间Cl,以让服务器单元120能沿轨道160移入或移出层架式空 间Cl。进一步地说,本体112包括一底座112a与多个立设在底座112a上的支柱112b。
轨道160两两相对地组装在支柱112b上,其中各支柱112b的延伸方向平行纵轴 VI。各轨道160具有相互垂直的一底板162与一侧板164,其例如是以板件弯折而成,亦即 各轨道160在第一平面Pl上的正投影轮廓呈L形。此外,上述的层架式空间Cl是由一对 轨道的底板162、侧板164及与其相邻的另一对轨道160的底板162所共同形成。再者,各 轨道160沿横轴Hl的外型尺寸,小于服务器单元120沿横轴Hl的外型尺寸。换句话说,轨 道160的长度小于服务器单元120的长度。如此,组装至机架110的轨道160长度无须完 全符合服务器单元120的长度,便足以支撑服务器单元120,因而得以将轨道160所占空间 更进一步地缩减,亦能藉此增加服务器单元120的可利用空间。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服务器藉由机架的内部布局与相关配置,即 及配置在机架内的电力传输单元,统一给机架内的各设备单元包括通讯交换单元和机架控 制单元进行供电,从而便于有效地进行整体的管理和功耗控制,并有效地节省各设备单元 的缆线数量及其布局;此举除能让机架的内部布局化繁为简,进而提高服务器单元的操作 便利性外,配合独特设计的散热风道得以达到较佳的散热效率;进一步地,集中的风扇系统 也同样便于统一管控和降低能耗。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 中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服务器,包括 一机架,具有多个层架式空间; 至少一服务器单元,沿一横轴移入或移出对应的该层架式空间; 至少一通讯交换单元,沿该横轴移入或移出对应的该层架式空间,该服务器单元通讯连接于该通讯交换单元上; 至少一机架控制单元,沿该横轴移入或移出对应的该层架式空间,该服务器单元藉助该通讯交换单元与该机架控制单元通讯;以及 一电力传输单元,配置在该机架内且沿一纵轴跨越该些层架式空间,当该服务器单元/该通讯交换单元/该机架控制单元移入对应的该层架式空间后,该服务器单元/该通讯交换单元/该机架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该电力传输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包括一设于机架内的电源供应单元,其中该电力传输单元包括 一基座,组装至该机架后部且沿该纵轴延伸; 一供电模块,沿纵轴方向叠置在该基座表面,以传送电力至该服务器单元/该通讯交换单元/该机架控制单元,该供电模块包括 依序叠置在基座上的的一第一导电板、一绝缘层与一第二导电板,该绝缘层配置在该第一导电板与该第二导电板之间; 插设在该第一导电板的第一电源接线柱、以及插设在该第二导电板上的第二电源接线柱,该第一电源接线柱与该第二电源接线柱用于连接该电源供应单元以获取电力供应;复数个输出接脚对,每一输出接脚对包括插设在该第一导电板上的一第一输出接脚、以及插设在该第二导电板上的一第二输出接脚,该复数个输出接脚对用于连接到该机架内的该服务器单元/该通讯交换单元/该机架控制单元,以传送电力至相应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务器,其中该基座上配置有多组定位柱,每一组定位柱的位置对应匹配该第一导电板和该第二导电板上突出的一输出接脚对,其中该服务器单元/该通讯交换单元/该机架控制单元上设有一对定位孔,当该组定位柱对应插接于该服务器单元/该通讯交换单元/该机架控制单元上的该对定位孔时,该输出接脚对分别电性连接至该服务器单元/该通讯交换单元/该机架控制单元的一对电极,以传送电力至该服务器单元/该通讯交换单元/该机架控制单元,其中一组定位柱及其对应的一输出接脚对在该机架中的设置位置与该机架中的一层层架式空间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服务器,其中该服务器单元/该通讯交换单元/该机架控制单元包括 一机箱; 一电连接模块,该电连接模块包括 一壳体,该对定位孔设于该壳体上; 一可调式限位件,将该壳体连接至该机箱上,并在该壳体与该机箱之间形成一调节空间区域,该壳体可在该调节空间区域内相对该机箱变动空间位置; 一电路板,配置于该壳体内,且具有对应该机箱的一第一连接端及对应该电源供应单元的一第二连接端;以及 至少一连接器,位于该电路板上并且电性连接该第二连接端,该对电极位于该连接器上,其中当该机箱进入该层架式空间内时,该电源供应单元上对应的一组定位柱插接于该对定位孔内,对应的输出接脚对分别电性连接至该对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务器,其中该至少一通讯交换单元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包括一管理网络交换单元和一服务网络交换单元;其中该至少一服务器单元的数量为复数个,各该服务器单元分别具有一管理网络接口和一服务网络接口,各该服务器单元的该管理网络接口与该管理网络交换单元通讯连接,各该服务器单元的该服务网络接口与该服务网络交换单元通讯连接;其中该机架控制单元具有一管理网络接口并藉助该管理网络接口连接至该管理网络交换单元,从而与各该服务器单元进行管理网络内的通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服务器,其中该些电源供应单元置于该多个层架式空间内,并且位于各该层架式空间的中部,该通讯交换单元位于靠近该些电源供应单元的该些层架式空间内,各该电源供应单元具有一管理网络接口并藉助该管理网络接口连接至该管理网络交换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服务器,其中该机架内前部配置有一理线结构,该些通讯交换单元与该些服务器单元/通讯交换单元/机架控制单元之间的多条缆线穿设于该理线结构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服务器,其中该机架包括 一本体,具有该些层架式空间;以及 一前框架与一后框架,组装至该本体的相对两侧,该前框架底侧具有一入风口,该后框架具有一出风口,而该电力传输单元组装至该后框架,一气流从该入风口沿该纵轴流入该机架,并沿该横轴流经该服务器单元而从该出风口流出该机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服务器,其中该机架还包括 一门盖,可开阖地组装至该前框架,当该门盖相对于该前框架闭阖时,该门盖、该前框架与该本体之间形成一第一流道,且该第一流道平行该纵轴并连接该入风口 ; 其中该机架还具有多个第二流道,分别连接在该第一流道与该出风口之间; 至少一风扇模块,组装至该后框架的该出风口处,该风扇模块将该些第二流道内的该气流沿该横轴抽离该机架,其中在以该横轴为法线的一平面上,该电力传输单元在该平面上的正投影不重迭于该出风口与该第二流道分别在该平面上的正投影。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服务器,该至少一风扇模块包括 多个风扇模块,设置于该后框架的该出风口处,其中该些风扇模块沿该纵轴排列,各该风扇模块对位于该些层架式空间的其中多个,且各该风扇模块包括 一风扇架,可拆卸地组装于该后框架,其中该风扇架独立地电性连接至该机架且适于独立地从该机架拆卸; 一活动遮板,组装至该风扇架并开阖该出风口 ;以及 多个风扇单元,分别沿该横轴可拆卸地组装于该风扇架且沿一水平方向排列,其中各该风扇单元适于沿该横轴独立地从该风扇架被拆卸或反向且独立地组装至该风扇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服务器,其中该电力传输单元设置于该风扇模块和该机架的层架式空间之间,其中该电力传输单元还包括 复数个风扇接脚对,每一风扇接脚对包括插设在第一导电板上的一第一风扇接脚、以及插设在第二导电板上的一第二风扇接脚,其中该第一风扇接脚与该第二风扇接脚均透过基座上的通孔向该风扇模块突出; 该复数个风扇接脚对用于连接到该风扇单元,以传送电力至该风扇单元。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服务器,其中各该风扇模块具有管理网络接口且藉助该管理网络接口连接至该管理网络交换单元,该机架控制单元藉助该管理网络交换单元与该风扇模块通讯。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服务器,其中该前框架具有一第一网状结构,以形成该入风口 ;其中该服务器单元具有一对第二网状结构,该气流经由该对第二网状结构穿过该些层架式空间。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服务器,其中该理线结构设置在该前框架,且位在该第一流道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服务器,其中该前框架具有位在其内壁上的一凹槽,而该理线结构包括 多个限位件,沿该纵轴数组地配置在该凹槽内,其中各该限位件为一环状构件,且皆平行于以该纵轴为法线的一平面,该些缆线穿过该些环状构件。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服务器,还包括 多对轨道,沿该纵轴数组地组装至该本体,并形成该些层架式空间,该服务器单元沿该对轨道而移入或移出该层架式空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服务器,包括机架、至少一服务器单元、至少一通讯交换单元、至少一机架控制单元以及电力传输单元。机架具有多个层架式空间。服务器单元、通讯交换单元与机架控制单元分别沿横轴移入或移出对应的层架式空间。服务器单元通讯连接通讯交换单元,并藉通讯交换单元与机架控制单元通讯。电力传输单元配置在机架内且沿纵轴跨越层架式空间。当服务器单元、通讯交换单元与机架控制单元移入对应的层架式空间后,服务器单元、通讯交换单元与机架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电力传输单元。
文档编号G06F1/16GK102999089SQ20111026600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8日
发明者王世锋 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