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识别空间动作的手指鼠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34794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识别空间动作的手指鼠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指鼠标,具体涉及一种识别空间动作的手指鼠标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鼠标的发明,改变人们使用电脑的方式。鼠标发展到现在,大致经历了机械鼠标、 光机鼠标、光电鼠标、无线鼠标等几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鼠标的实用性和功能都有大幅度的提升。上述的鼠标都只具有二维平面移动控制功能,随着3D游戏、三维电视和电影的出现,操控方式也将发生改变,直接用手与电脑互动的视觉体验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因此迫切地需要一种能三维空间全方位控制,识别空间动作的鼠标。识别空间动作的手指鼠标, 目前国内未见使用,也没有看到相关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鼠标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不使用整个手掌来操作鼠标,只用一根手指就可以在空中灵活自如操控电脑,识别空间动作的手指鼠标。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识别空间动作的手指鼠标,包括影像传感器、单片机、红外光发射控制电路和USB传输连接线,利用COMS影像传感器对三维空间手指动作成像,单片机完成基于平面的三维空间手指动作任意点空间位置的恢复算法,同时对空间实行多帧采样,分析出连续点的移动,利用三维空间距离计算得到二维空间点的移动,控制 USB上传至PC机,PC机高速运算得出空间连续动作对应的鼠标动作,最后基于VC对空间连续动作与鼠标动作的对应研究分析,构造出鼠标移动和点击控制。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COMS影像传感器采用ET21X130D芯片,所述的单片机选用ET44M210单片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CMOS影像传感器ET21X130D是一款内含160X 120的CMOS 影像传感阵列、信号处理电路和8位微控制器的集成传感芯片;内部9. 76K字节SRAM,视频编码器和1 接口 ;具有集成度高、价格低、功耗低和体积小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低分辨率图像信号采集、移动目标侦查和字图辨认等应用系统中。ET21X130D中CMOS传感阵列感光后,每个感光单元中的CMOS晶体管会发生电荷变化,形成一个模拟电压。该模拟电压经过放大以后,由A/D转换模块转换成数字信号。芯片内置的微控制器按照外接引脚电平的选择,确定芯片的参数设置、输出方式、系统复位、图像信号处理、算法处理以及1 通信协议处理等。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单片机ET44M210是ETOMS公司设计的一款8位、高速、RISC 指令、低功耗、CMOS微控制器芯片,具有42个1/0、10位ADC、SPI、2路16位P丽、USB HUB、 和2. 4GHz无线HUB。ET44M210仿真模块自带仿真开发系统。可应用于各种嵌入式应用系统,尤其是带有USB接口或无线通信的应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红外光发射控制电路控制四个红外二极管发射红外光,四个红外二极管呈边长为3cm左右的正方形分布,影像传感器安装在四个红外二极管围成的正方形两对角线的交叉点上,红外二极管发射的红外光照射到手指上面粘贴的反光纸, 反光纸反射回来的红外光经过透镜在影像传感器上成像,当手指运动时,在影像传感器上的成像就有所变化,通过单片机控制采集,对比后把数据上传至PC,由PC判断为各种鼠标动作。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红外光发射控制电路通过单片机采用PWM调制方式,控制红外二极管发射的红外光强度,保证在有效范围内,无论手指距离影像传感器远还是近, 反射到影像传感器上的成像光斑大小基本一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影像传感器、单片机、红外光发射控制电路和USB传输连接线,利用影像传感器对三维空间手指动作红外成像,单片机完成基于平面的三维空间手指动作任意点空间位置的恢复算法,同时对空间实行多帧采样分析出连续点的移动,利用三维空间距离计算得到二维空间点的移动,控制USB上传至PC机,PC机高速运算得出空间连续动作对应的鼠标动作,提供了一种新型人机操控方式,不使用整个手掌来操作鼠标, 只用一根手指就可以在空中灵活自如的操控电脑,适合于3D游戏、三维电视和电影的三维空间全方位控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工作过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总体结构框图;图2为本发明的模拟光学成像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红外光发射控制电路图;图4为本发明的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图;图5为本发明的COMS影像传感器应用电路图;图6为本发明的主程序流程图;图7为本发明的采集图像程序流程图;图8为本发明的鼠标控制程序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整个系统由影像传感器、微控制器、红外光发射控制电路和USB传输连接线,利用COMS影像传感器对三维空间手指动作成像,ET44M210单片机对红外成像完成基于平面的三维空间手指动作任意点空间位置的恢复算法,同时对空间实行多帧采样分析出连续点的移动,利用三维空间距离计算得到二维空间点的移动。利用ET44M210单片机控制 USB上传至PC机,PC机高速运算得出空间连续动作对应的鼠标动作,最后基于VC对空间连续动作与鼠标动作的对应研究分析,构造出鼠标移动和点击控制,可以控制鼠标在PC机整个屏幕中移动,实现鼠标左键单击、双击和鼠标右键单击等操作。图2为本发明的模拟光学成像图,此图为实际空间中的平面俯视图。图中B是影像传感器的有效感光区,C是光源,因为光源为多个,而且排放成线性,所以在图中表示成一个区间,根据光学原理可以把多个光源映射为一个D光源。红外灯的有效照射角度为30°, 得出虚拟光源D的照射范围A,实际在空间里应该为一个以D点为顶点的椎体。XI、X2、X3为空间中三维有效物体的移动,它们在像传感器中的成像为Y1、Y2、TO。X1、X2为同一水平线上不同距离的物体,它们的投影在影像传感器中感光区间为Y2 > Y1,这些感光区间的中心点基本不变,因此得出,空间物体只有相对光源距离变化时在影像传感器上表示为感光区间大小的变化;XI、X3为同一距离上的不同位置的物体,它们的投影在影像传感器中的感光区间Yl = Y3,但这些感光区间的中心点位置有偏差,因此得出,空间物体只有相对光源位置变化时在影像传感器上表示为感光区间中心位置的变化。可以想象,如果物体在同一平面上相对光源在X轴上移动,在影像传感器上表现为感光区间中心位置沿X方向变化; 同理在Y轴上移动,在影像传感器上表现为感光区间中心位置沿Y方向变化,归纳得出对应的变化如表1所示,当为多项变化时,结论满足叠加原理。表1感光区间中心位置变化表
空间物体相对光源距离X方向Y方向变化增加减少左移右移上移下移感光区间受光点增加受光点减少中心左移中心右移中心上移中心下移参见图3,红外光发射控制电路采用大功率管8050驱动,Ql工作在开关状态,基极接单片机I/O 口线,R40为限流电阻,R41是集电极偏置电阻,当LED 口信号为1时,Q2基极为低电平,红外二极管01、02、03、04不导通;当LED 口信号为0时,Q2基极为高电平,红外二极管Dl、D2、D3、D4导通。四个红外二极管Dl、D2、D3、D4呈边长为3cm左右的正方形分布,影像传感器安装在四个红外二极管围成的正方形两对角线的交叉点上,红外二极管发射的红外光照射到手指上面粘贴的反光纸,反光纸反射回来的红外光经过透镜在影像传感器上成像,当手指运动时,在影像传感器上的成像就有所变化,通过单片机控制采集,对比后把数据上传至PC,由PC判断为各种鼠标动作。单片机采用PWM调制方式,控制红外二极管发射的红外光强度,保证在有效范围内,无论手指距离影像传感器远还是近,反射到影像传感器上的成像光斑大小基本一致。参见图4,ET44M210最小系统包括晶体振荡电路、复位开关和电源部分。ET44系列微控制器是属于精简指令集的架构(RISC),几乎所有的指令都只需要一个时脉周期,外部只要接6MHz的石钟晶体,内部则可倍频到速度48MHz,是执行速度相当快的微控制器。ET44 系列微控制器其内部还整合了 USB、16位模拟数字转换(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 串行外围控制接口(SPI)、脉波频宽调变(PWM)以及2. 4GHz的无线控制功能。参见图5,ET21X130D最小系统包括晶体振荡电路、电源和滤波部分。ET21X130D 是一款内含160X 120的CMOS影像传感阵列、信号处理电路和8位微控制器的集成传感芯片;内部9. 76K字节SRAM,视频编码器和1 接口 ;具有集成度高、价格低、功耗低和体积小的优点;ET21X130D中CMOS传感阵列感光后,每个感光单元中的CMOS晶体管会发生电荷变化,形成一个模拟电压。该模拟电压经过放大以后,由A/D转换模块转换成数字信号。芯片内置的微控制器按照外接引脚电平的选择,确定芯片的参数设置、输出方式、系统复位、图像信号处理、算法处理以及1 通信协议处理等工作。图6是主程序流程图,在程序中先进行传感器的设置,比如增益、平滑方式、曝光像素、有效像素等。设置好后ET21X130D就能正常工作,此时ET44M210只需等待ET21X130D 传来的帧信号,随后进行图像采集。当采集成功后ET44M210通过SPI传送给通讯芯片,通讯芯片进行USB上传处理,这样一帧图像采集、判断、计算和输出就完成了。图7是采集图像程序流程图,程序中引入监测机制,因为ET21X130D配置后能自行工作,并且每一点数据输出的时间已经确定,所以ET44M210采集的时间由ET21X130D决定。 监测机制能防止发生下列错误当ET21X130D出现故障或者配置出错时ET44M210将陷入无限循环,也就是系统出现假死状态,但监测机制检测到时将自动跳出采集,复位ET21X130D ; 当ET44M210采集某点时间溢出时,监测机制强制使程序采集下一点,而不会因为时间溢出使以后所有点错位。图8是鼠标控制程序流程图,鼠标控制程序在每Ims接收一次USB传输过来的数据,把它进行译码,计算后分析数据中包含的点数,按表2所示的数据分析表,算出对应到屏幕上鼠标的位置,最后响应鼠标函数。表2数据分析表
权利要求
1.一种识别空间动作的手指鼠标,其特征在于包括影像传感器、单片机、红外光发射控制电路和USB传输连接线,利用COMS影像传感器对三维空间手指动作成像,单片机完成基于平面的三维空间手指动作任意点空间位置的恢复算法,同时对空间实行多帧采样,分析出连续点的移动,利用三维空间距离计算得到二维空间点的移动,控制USB上传至PC机, PC机高速运算得出空间连续动作对应的鼠标动作,最后基于VC对空间连续动作与鼠标动作的对应研究分析,构造出鼠标移动和点击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识别空间动作的手指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OMS影像传感器采用ET21X130D芯片,所述的单片机选用ET44M210单片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识别空间动作的手指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光发射控制电路控制四个红外二极管发射红外光,四个红外二极管呈边长为3cm左右的正方形分布,影像传感器安装在四个红外二极管围成的正方形两对角线的交叉点上,红外二极管发射的红外光照射到手指上面粘贴的反光纸,反光纸反射回来的红外光经过透镜在影像传感器上成像,当手指运动时,在影像传感器上的成像就有所变化,通过单片机控制采集, 对比后把数据上传至PC,由PC判断为各种鼠标动作。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识别空间动作的手指鼠标实现方法,该手指鼠标包括影像传感器、单片机、红外光发射控制电路和USB传输连接线,利用影像传感器对三维空间手指动作红外成像,单片机完成基于平面的三维空间手指动作任意点空间位置的恢复算法,对空间实行多帧采样,分析出连续点的移动,利用三维空间距离计算得到二维空间点的移动,控制USB上传至PC机,PC机高速运算得出空间连续动作对应的鼠标移动和点击控制。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人机操控方式,不使用整个手掌来操作鼠标,只用一根手指就可以在空中灵活自如的操控电脑,适合于3D游戏、三维电视和电影的三维空间全方位控制。
文档编号G06F3/01GK102360247SQ20111030028
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9日
发明者刘辉, 周志英, 朱宗铭, 梁亮, 谢双 申请人:长沙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