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收、付双重功能的手机钱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35850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收、付双重功能的手机钱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钱包。
背景技术
继卡类支付、网络支付,手机钱包支付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商务支付手段,但目前手机钱包仍然处于“刷卡”的层面上,除手机钱包可为用户进行各种缴费外,用户必须依靠商家的POS机进行“刷卡”来完成付款业务,更无法利用手机钱包进行收款业务,因此,目前的手机钱包还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电子钱包。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收、付双重功能的手机钱包,即用手机对手机进行的银行账户转移支付业务的手机钱包。发明内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有收、付双重功能的手机钱包由手机、非接触型信息读入装置、装有用户信息的电子标签组成,用户信息可以是手机号或银行帐号等识别码,且该手机号在银行办理了与银行账户绑定的业务。付款方用非接触型信息读入装置读取收款方电子标签中的信息(这方面已有很多成熟的技术),连同本方用户信息、本方账户密码及付款金额一起通过手机经移动运营商发送给银行,银行根据所传信息核实无误并经双方确认后,将付款方账号中的指定金额转入收款方账户中,并用短信告知收付双方交易成功。有益效果使用该手机钱包后,手机与手机之间可方便的对银行卡账户进行转移支付操作,每一个手机既是一个POS机又是一个银行卡的持有者,这就大大的拓展了手机钱包的使用范围。另外,由于交易过程是付款方主动操作,类似于在银行的ATM机上进行转账的操作,避免了信息的泄露,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发明具有收、付双重功能的手机钱包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具有收、付双重功能的手机钱包具体的操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具有收、付双重功能的手机钱包由手机1、非接触型信息读入装置2、装有用户信息的电子标签3组成。其中,装有用户信息的电子标签3由银行发放,该用户信息可以是手机号或银行帐号等识别码,且手机号与银行账号绑定,当该银行账户的资金发生变更时,银行将通过移动运营商通知绑定的手机用户。图2给出了本发明具体的操作流程图,图中箭头标记为流程序号。例如甲向乙购买东西,首先,甲在甲方手机I中输入付款金额及账户密码;甲方手机I利用非接触型信息读入装置2读取乙方手机4的装有用户信息的电子标签3,见①;甲方手机I将甲手机号、甲账号、甲方账户密码、付款金额、通过读取乙方的电子标签3获得的乙方手机号或银行帐号等信息通过电信运营商传送至银行,见②③;银行根据传送来的信息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银行通过电信运营商,告知乙方付款金额并通知乙方手机4确认,见④⑤;乙方手机4经电信运营商向银行发出确认信息,见⑥⑦;银行收到确认信息后,将甲方账户的指定金额转入乙方账户中,见⑧;银行通过电信运营商分别用短信通知甲方手机I和乙方手机4,见⑨⑩,双方交易成功;若银行核对信息不对或乙方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对交易进行确认时,银行将通知双方交易不成功。可将商家的POS机上安装装有商家信息的电子标签,并对其系统进行一定的改 造,就可实现该电子钱包在POS机上的付款业务。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收、付双重功能的手机钱包由手机(I)、非接触型信息读入装置(2)、装有用户信息的电子标签(3)组成,并且该手机号在银行办理了与银行账户绑定的业务,其特征在于付款方用非接触型信息读入装置(2)读取收款方装有用户信息的电子标签(3),连同本方用户信息、本方账户密码及付款金额一起通过本方手机(I)经移动运营商发送给银行,银行根据所传信息核实无误并经双方确认后,将付款方账号中的指定金额转入收款方账户中并用短信告知收、付双方交易成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收、付双重功能的手机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信息可以是用户手机号或银行账号等识别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手机1、非接触型信息读入装置2、装有用户信息的电子标签3组成的具有收、付双重功能的手机钱包。其中,该手机号在银行办理了与银行账户绑定的业务。付款方用非接触型信息读入装置读取收款方装有用户信息的电子标签,连同本方用户信息、本方账户密码及付款金额一起通过手机经移动运营商发送给银行,银行根据所传信息核实无误并经双方确认后,将付款方账号中的指定金额转入收款方账户中并用短信告知收、付双方交易成功。使用该手机钱包后,手机与手机之间可方便的对银行卡账户进行转移支付操作,这就大大的拓展了手机钱包的使用范围。另外,由于交易过程是付款方主动操作,避免了信息的泄露,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G06Q20/32GK103065243SQ20111031824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9日
发明者王晓辰 申请人:王晓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