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机制的ict技术支持设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45119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机制的ict 技术支持设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项发明为申请人李宗诚于2011年9月通过电子系统正式向国家专利局提交的600项发明专利集群(总名称为“全球价值链网络技术支持体系[DCN / IIL ( VCSE );]”中的第541项。本项发明与发明专利集群(总名称为“全球价值链网络技术支持体系[DCN / IIL(VCSE );] ”中的第542项、第543项、第544项、第545项、第546项、第547项、第548项、第549项、第550项、第551项、第552项、第553项、第554项、第555项、第556项、第557项、第558项、第559项、第560项、一起,共同构成发明专利群“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ICT 技术支持体系(ICT-NAM / [ RVC ])”。本申请人提出包括本项发明在内、由600项发明专利构成的“全球价值链网络技 术支持体系[DCN / IIL ( VCSE );] ”,其总体性目标在于,以全球价值链体系(GVC)为核心,以自然智能与人工智能基于计算机及其网络而进行的联结和协调作为一般智能集成系统(GIIS)升级进程的主线,建立全新的逻辑基础、数学基础、科学基础以及全新的技术基础和工程基础,为相对封闭、相对静止的“资源池”一云计算网络注入灵魂、智能和生命,建造全球智能一体化协同网络计算机体系(CS / HSN ( GII )),将全球互联网打造成为真正具有生命及生态全息协同组织性质的技术支持体系。在此基础上,以全球价值链体系(GVC)为核心,以认知系统与实践系统基于计算机辅助系统及互联网而进行的联结和协调作为高级智能集成系统(HIIS)演变进程的主线,建立基于元系统(MS)科学全新理论的智能集成科学技术体系(IIS & IIT ;),将赋予生命活力的新型全球互联网与分散在世界各 地各领域各部门的物流网、能源网、金融网和知识网融为一体,大力推行全球价值链系统工程,建立真正具有生命及生态全息协同组织性质的全球智能一体化动态汇通网络体系(DCN/ HII ( GVC )),从而建造智能集成网、生命互联网和生态运行网。通过实施全球价值链系统工程技术集群开发总体战略——本发明人李宗诚称之为“开天辟地”计划,将忽悠不定的“云”计算体系改造成为汇通万物、贯通经纬的“天地”计算体系。本项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全新的逻辑基础、数学基础、科学基础以及全新的技术基础和工程基础,为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提供机制设计基础。本说明书中所涉及的所有数学模型均为发明人李宗诚独立建立,具有原始创新性。本项发明属于面向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网络组织和网络管理(NA / RVC )的网络技术支持领域,是面向区域价值链、进而面向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系统的智能集成一体化技术基础,是将人们、机构和组织从忽悠不定的“云”(计算体系)引向汇通万物的“天地”(全新的计算体系)的关键。NA / RVC乃是一种区域价值链系统工程的解决方案,借助于全新的信息科技和网络科技,将区域价值链的服务战略及运营模式导入整个以信息系统为主干的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体系之中,它不只是科技上的改变,而是牵涉到区域价值链组织内部和外部关联的所有关于人员、资金、物流、制造及区域价值链组织之跨地域或跨国际之流程的全面整合与配置。
NA / RVC是针对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物质资源配置(物流)、人力资源配置(人流)、资金资源配置(财流)、信息资源配置(信息流)集成一体化的区域价值链配置软件。通过面向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规则设计商、系统集成商、模块生成商的DIM分析和李宗诚提出面向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最终消费者、社会调节机构、国内外相关者的SHF分析,描述下一代纵向关联部门、横向关联部门和价值资源网络(VRP)软件。它将包含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用户/服务系统架构,使用图形用户接口,应用开放系统制作。除了已有的标准功能,它还包括其它特性,如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品质、过程运作配置、以及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调整报告等。特别是,NA / RVC采用的基础技术将同时给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用户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的独立性从而更加容易升级。NA / RVC的关键在于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所有用户能够裁剪其应用,因而具有天然的易用性。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ICT产业三大网络的融合及云计算网络技术一直在国际国内大力向前推进。网格试图实现互联网上资源的全面共享,包括信息资源、数据资源、计算资源和软件资源等。但是,在目前,ICT产业三大网络的融合正陷入夭折的危险境地,云计算技术的创新性严重不足,云计算的应用遭遇种种限制,云计算体系的开发遭遇业内热、业外冷的尴尬局面。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随着金融创新及金融风险的日益增加,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区域价值链竞争的空间和范围进一步扩大,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也在不断向前推进。二十世纪90年代主要面向区域价值链内部资源全面配置的思想,随之逐步发展成为怎样有效利用和配置整体资源的配置思想。在此形势下,李宗诚首先提出了 NA / RVC的概念报告。在建立基于智能集成经济多属性测度空间的汇通集合、基于智能集成经济多规则度量矩阵的汇通算子、基于智能集成经济多因子变权综合的汇通关系和基于智能集成经济多重性代数系统的汇通函数的基础上,本发明人提出要开发并建立以信息网络为平台而将物流网络、知识网络和金融网络融为一体的全新网络体系一“全球动态汇通网络”;进而提出要开发并建立一种将云计算和网格计算囊括在内的全新计算体系一面向知识资源配置、实物资源配置和金融资源配置的“天地”计算模式;再进而提出要开发并建立一种以计算机操作系统及互联网操作系统为关键而将各种认知操作和实践操作融为一体的全新操作体系一“全息协同操作系统”(OS / HS0)。本发明人提出的全球价值链动态汇通网络体系DCN / IIL ( VCSE ),是指以多层级多模式的价值链系统(VCS,从产品价值链PVC、区域价值链RVC,到产业价值链IVC、区域价值链RVC,以至国民价值链NVC、全球价值链GVC)为核心,以电信网(MCN )、计算机网(WWff )和广播电视网(BTN)三大网络融合为主要技术支持,将物流网(MN)、能流网(EN )、信息网(IN )、金融网(FN )和知识网 (KN )五大网络融为一体,提供全领域、全系统、全过程综合集成业务服务的全球开放式网络体系。
本发明人提出要开发并建立的全球动态汇通网络及其天地计算和全息协同操作系统(简称 OS / HSO, Operating System of Holo-synergetic Oganization ),是一个完整的复杂体系。天地计算旨在通过信息网络支持下的物流、知识、金融全汇通网络,将多个成本相对较低的计算实体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完备智能集成系统,并借助信息网络内外部SaaS / HSO, PaaS / HSO、IaaS / HSO、MSP / HSO等全新的商业模式,将这种强大的计算能力分布到信息网络内外部终端用户手中。全球动态汇通网络计算概念可以看作是一种以信息网络为平台而将物流网络、知识网络和金融网络汇集贯通起来的应用模式。全球动态汇通网络计算不仅面向计算机和信息网络,而且面向物流网络、知识网络和金融网络。它试图超越信息计算和信息网络计算,将信息计算和信息网络计算与物流网络、知识网络和金融网络汇集贯通及运行紧密联系起来,实现智能集成一体化。作为本项发明的基础,全新的逻辑基础包括全息汇通逻辑、两极汇通逻辑、两极全息汇通逻辑;全新的数学基础包括全息汇通数学、两极汇通数学、系统变迁分析数学;全新的科学基础包括资源配置动力学、全息组织协同学、系统功效价值论、博弈组织协同学、对 冲均衡经济学、全息汇通物理学,以及由一系列全新理论的大综合而形成的贯通科学(交叉科学与横断科学)——元系统科学和智能集成科学;全新的技术基础是以价值链系统为核心、面向全息协同性的全新系统技术(集群);全新的工程基础是以价值链系统为核心、面向全息协同性的全新系统工程(集群)。

发明内容
NA / RVC是英文Netting Allocation of Enterprise Value Chain(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的简写,是一种面向区域价值链的网络运营模式、一种面向区域价值链的网络信息系统和一款面向区域价值链的商业软件产品。它在推广应用全新的经济科学技术和全新的管理科学技术下,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集成一体化操作系统及动态汇通网络基础上,以元系统科学的全息协同管理思想为指导,为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决策层及全体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配置平台。NA / RVC系统集全新的信息技术与先进的配置思想于一身,成为全新区域价值链组织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区域价值链组织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区域价值链组织在信息时代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基石。本发明人李宗诚经过二十多年艰苦探索而提出开发建立的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技术NA / RVC,是一个全新的技术系统。它建立在资源配置动力学、全息组织协同学、系统功效价值论、对冲均衡经济学以及博弈组织协同学和经济系统工程智能集成配置原理基础之上,通过智能集成一体化动态汇通网络对企业功效链网络配置技术NA / RVC及产业价值链网络配置技术NA / IVC进行全面改进和拓展而形成。在推广应用全新的经济科学技术和全新的管理科学技术下,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技术NA / RVC与区域价值链市场配置技术MA / RVC和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技术NA / RVC一起,形成相互弥补、相互替代的关系,共同实现用户运营目标。如图I所示。( I)对于区域价值链,本发明人在其独立自主建立全新的逻辑基础、数学基础、科学基础以及全新的技术基础和工程基础上,为了将忽悠不定的“云”计算体系改造成为汇通万物、贯通经纬的“天地”计算体系,坚持以全球价值链体系为核心,以RVC认知系统(RS及其计算机辅助系统)与RVC实践系统(PS及其计算机辅助系统)的联结和协调作为高级智能集成系统(HIIS)演变进程的主线,建立配置机制设计的技术构成、核心内容和动力
学基础。在复杂的当代社会经济体系中,协同性经济组织或协同型经济主体必定是与多层级的价值链、多层级的融资链和多层级的经济组织集群有密切关系。我们可以将已有的、作为波特模型改进形式的价值链咨询模型用于分析协同性经济组织的决策。按照已有的价值链咨询模型,我们可以把企业的经营管理分为三个层次决策层、管理层和运营层。决策层对企业的经营方向和资源配置进行决策;管理层主要包括了财务管理、行政、人力资源、信息服务等职能,负责对企业的效率和成本费用进行控制;而企业的运营层则涵盖了企业从采购、生产到销售和服务的诸多环节。这个层次主要应该体现各个层次的增值性,进行收 入、费用的核算和控制。NA / RVC是一个全新的全息协同性系统,它可以看作是围绕区域价值链的纵向和横向关联,通过全面拓展、改进产业价值链网络配置技术NA / IVC而形成。一个NA / RVC系统必须体现在满足技术上的需求,例如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关系数据库,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供应商的集成,可视需要制作各式报告等。
区域价值链配置的目的是使区域价值链更有效、更机动、更协调地运作。衡量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运作效率,目前可用的四个判断工具为
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基础信息,如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资金信息现金流量和财务比率等;
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配置信息,如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成本信息资源利用率和总体利润等;
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能力信息,如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区域价值链组织相对于竞争者的专长和弱点;
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资源信息,包括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资源和人力等。( I. I )对于区域价值链的网络配置,我们应当考虑下列不同情形
在同一区域价值链上形成的协调配置方式CDWiEVCll];
在同一区域价值链再生产各个阶段上形成的协调配置方式CT^r[£rca(i)];
在同一区域价值链再生产各个阶段的各个环节上形成的协调配置方式CDW[EFCa(Ak)]。在同一产品价值链再生产各个阶段上形成的协调配置方式,具有复杂体系的基本构成;在同一产品价值链再生产各个阶段的各个环节上形成的协调配置方式,其复杂体系的基本构成可用图2表示;在同一区域价值链再生产各个阶段的各个环节上形成的协调配置方式,其复杂体系的基本构成可用图3表示。本发明将结合区域价值链来建立多种类型的外部合作博弈的基础——网络配置机制,其中主要有I)区域价值链外部分散协调博弈的基础一分散组织网络配置机制
繼(G [ EDC / RVC ])=麗(G [ EC ],< Mbj , f [ EO ] , £J>, [ TKS, DCR/ RVC ] ) ( I. 13. 14 )
其中 y ( + I ) = f EX, Am (O, e ,, [ TKS, DCR / RVC ]),
iJ
II)区域价值链外部集散协调博弈的基础一集散组织网络配置机制
繼(G [ EMC / RVC ])=麗(G [ EC ],< Mbj , f [ EM ] , £J>, [ TKS, DCR/ RVC ] ) ( I. 13. 15 )
其中 y ( + I ) = f EX, Am (Ο, ^ [ TKS, DCR / RVC ]), Gsx = {S跟u …,S取,u^asj0s I -<|>阳 W ^ ξ稱,DCRi EVC])
!-I
III)区域价值链外部协调合作博弈的基础一集中组织网络配置机制
JW ( G [ ECC / me ] ) = JW ( G [ EC ], < M £J , f [ EC ] , £J>, [ TKS, DCR/ RVC ] )( I. 13. 16 )
其中 fi y ( + I ) = f ΕΧ, Am (O, e , [ TKS, DCR / RVC ]),
( = SX.1. ·. % 公 sx,x ',u ΒΧ,Ιu SX,n I - €T,uSXA (g) — ζ,[TKS, DCR ! EVC]}
I-I
(I. 3 )区域价值链资源配置网络可看作是由一种由一定数量(或可变数量)的结点和一定数量(或可变数量)的链条所构成的集合。我们可以将区域价值链的各种网络分为如下四个层级
区域价值链资源网络(URN ):资源结点(rn )——资源链条(rc )——资源集合(rs )
区域价值链配置网络(UDN ):配置结点(dn )—配置链条(dc ) 一一配置集合(ds )
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ON ):组织结点(on )—组织链条(oc )—组织集合(OS )
区域价值链集团网络(UGN ):集团结点(gn )——集团链条(gc )——集团集合(gs )
区域价值链资源网络可记作URN = URN ( rn, rc, rs );
区域价值链配置网络可记作UDN = URN ( udn, dc, ds );
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可记作U0N = URN ( on, oc, os );
区域价值链集团网络可记作UGN = UGN ( gn, gc, gs )。从资源配置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在区域价值链资源汇通网络UCN中,区域价值链资源配置网络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主导流MF、支持流SF、辅助流AF。大体上来看,区域价值链资源汇通网络UCN可分为如下九种子类型
UCN [ MF ( IN ) ; SF ( RN ), AF ( MN ) ],UCN [ MF ( IN ) ; SF ( MN ),AF (RN )],UCN [MF ( IN ); SF ( RN ), SF ( MN )];
UCN [ MF ( RN ) ; SF ( IN ), AF ( MN ) ],UCN [ MF ( RN ) ; SF ( MN ),AF (IN )],
UCN [MF ( RN ); SF ( IN ), SF ( MN )];
UCN [MF ( MN ) ; SF ( IN ),AF ( RN ) ],UCN [MF ( MN ) ; SF ( RN ),AF (IN )],
UCN [ MF ( MN ) ; SF ( IN ),SF ( RN )]。本发明人将区域价值链智能集成系统可以看作是区域价值链智能集成主体按照一定的智能集成目标而在一定的环境中以一定的智能集成方式对智能集成对象产生作用的过程。 按照本发明人的分析,高级智能生命系统的质能配置由主体化的配置中心(其分析面向组织结点)、配置目标(多层级的目标体系)、配置方式(其分析面向配置结点)、配置荷载(其分析面向资源结点)和配置环境因素等构成。在这里,高级智能生命系统的质能配置中心已演变成为具有复杂目标体系的高级配置主体,并具有复杂的动力基础(除了生物能量构成,还涉及产权关系、利益分配结构等)、高级智能组织(以及社会化的复杂组织形式)和复杂的决策结构;高级智能生命系统的质能配置方式涉及配置途径、工具、手段、设备、技术体系以及方法、程序、策略和战略等方面;高级智能生命系统的资源配置荷载包括自然资源配置荷载、社会资源配置荷载和生命资源配置荷载,或者包括物质资源配置荷载、信息资源配置荷载、价值资源配置荷载、人力资源配置荷载等。高级智能生命是能够从事实践活动和认知活动、并将这两种活动结合起来进行智能集成的复杂配置主体,高级智能生命信息比一般生命信息具有更为丰富的内容,具有更为高级的形式。在各种高级智能的环境中,高级智能生命系统不仅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而且具有较强的发展能力和一定的超越性。按照新的设计,区域价值链智能集成主体实际上一方面与区域价值链认知系统主体有关(或表现为区域价值链认知系统主体),另一方面与区域价值链实践系统主体有关(或表现为区域价值链实践系统主体);区域价值链智能集成目标可看作是对认知目标和实践目标进行综合的结果;区域价值链智能集成方式可看作是认知配置方式与实践配置方式的集成。本发明人主张建立的全球区域价值链智能集成一体化动态汇通网络,包括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系统配置、系统组织、系统运行以及系统管理和系统服务,其目标模式应当是
节点可增减,规模可扩展;结构可演变,功能可更新;
目标可调整,模式可转换;组织可改进,管理可提高。区域价值链智能集成一体化是一种多层级、多领域的过程,涉及组织一体化、部门一体化、区域一体化以及国家一体化和全球一体化。与此相应,全球区域价值链智能集成一体化自组织管理中心是一种多层级、多领域的资源配置中心,包括组织数据中心、部门数据中心、区域数据中心、国家数据中心以及国际数据中心和全球数据中心。现在,固定网与移动网正逐步走向融合,以至出现ICT融合——电信网、计算机网和广播电视网的三网融合,从而形成多种融合模式。通信网、互联网、物联网、传感器网、金融网、延伸和识别技术集成融合构建的动态汇通网,将成为全球发展的新兴战略产业。(I. 3 ) NA / RVC的核心内容用三句话可以进行概括一种面向区域价值链的网络运营模式;一种面向区域价值链的网络信息系统;一款面向区域价值链的商业软件产品。
从ERP的大量经验教训中可以看出,仅有软件产品而配置模式和信息系统没有跟上,都会造成最终的失败,三者缺一不可。
如图4所示,NA / RVC系统的特点及核心内容包括有·
区域价值链内部配置所需的部门应用系统,主要是指区域价值链内外部各种纵向及横向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内核模块。其中,
DIM分析模块包括·
面向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内部和外部规则设计商(D )的物流配置系统MDS / D、人流配置系统HDS / D、资金配置系统FDS / D和信息配置系统IDS / D ;
面向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内部和外部系统集成商(I )的物流配置系统MDS / I、人流配置系统HDS / I、资金配置系统FDS / I和信息配置系统IDS / I ;
面向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内部和外部模块生成商(M )的物流配置系统MDS / M、人流配置系统HDS / M、资金配置系统FDS / M和信息配置系统IDS / M。SHF分析模块包括
面向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内部和外部最终消费者(S )的物流配置系统MDS / S、人流配置系统HDS / S、资金配置系统FDS / S和信息配置系统IDS / S ;
面向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内部和外部社会调节者(H )的物流配置系统MDS / H、人流配置系统HDS / H、资金配置系统FDS / H和信息配置系统IDS / H;
面向国内外相关者(F )的物流配置系统MDS / F、人流配置系统HDS / F、资金配置系统FDS / F和信息配置系统IDS / F ;
NA / RVC系统是一个在区域价值链范围内应用全新经济科学技术和全新管理科学技术的系统,是区域价值链智能集成一体化的动态系统。数据在各部门系统之间高度共享,所有源数据只需在某一个系统中输入一次,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对区域价值链内部运载流程和配置过程进行优化,主要的运载流程实现自动化。采用计算机最新的主流技术和体系结构B / S、INTERNET体系结构\ WINDOWS界面。尤其要采用本发明人李宗诚提出开发建立的区域价值链智能集成一体化操作系统及动态汇通网络,在能通信的地方都可以方便地接入到系统中来。
NA / RVC系统的基本特征可简要概括为NA / RVC系统的区域价值链智能集成性、NA/ RVC技术的全面先进性、NA / RVC组织的全息协同性、NA / RVC资源的网络汇通性、NA /RVC运营的高度开放性。进而言之,可概括为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集成性、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先进性、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协同性、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完备性、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开放性。( I. 4 )区域价值链与网络供求均衡条件
对于ICT产业链而言,完全或局部、直接或间接进入互联网的区域价值链就是互联网用户终端的功效链,区域价值链上的产品研发部门、系统集成部门、产品制造部门、产品经销部门、运输部门以及售后服务部门和产品用户都是互联网的用户,如图5所示。Al、区域价值链与分散组织的网络均衡条件在分散组织的网络N [ DO ]中,在集中合作型的区域价值链RVC [ CC ]上,基于一定的技术知识结构[TKS ]和一定的系统配置结构[SDS ]的博弈组织0(0}
受到网络供求均衡条件的约束
RVC σ([ΓΑΤ], [-srr^], n do] / efc[cc], { } ,ι)),
s. t. PSFmgr3J[DO]J) = PD3mwsJlDOil!)
在分散组织的网络N [ DO ]中,在集中竞争型的区域价值链RVC [ CK ]上,基于一定的技术知识结构[TKS ]和一定的系统配置结构[SDS ]的博弈组织
G(MU)受到网络供求均衡条件的约束
RVC GQJKSl l·观 ^ 如]/ BVO[CK],⑷,Sctmi, )), s. t. 轉_li) = PDpr啊_]J)
在分散组织的网络N [ DO ]中,在集中协调型的区域价值链RVC [ CH ]上,基于一定的技术知识结构[TKS ]和一定的系统配置结构[SDS ]的博弈组织
omu受到网络供求均衡条件的约束
RVC BVC[CH], {a} Uf),
S. ·([],尤)-],之)
在分散组织的网络N [ DO ]中,在分散合作型的区域价值链RVC [ DC ]上,基于一定的技术知识结构[TKS ]和一定的系统配置结构[SDS ]的博弈组织
(]mu受到网络供求均衡条件的约束
RVC:σ([7 :£ ,册Γ[ΖΧ7],|>},,
s. t. P这= PDmsfeJlDOlt)
在分散组织的网络N [ DO ]中,在分散竞争型的区域价值链RVC [ DK ]上,基于一定的技术知识结构[TKS ]和一定的系统配置结构[SDS ]的博弈组织
G((O)U)受到网络供求均衡条件的约束
RVC G(iTKmsm,PWO]fEV(^DKUa),ScexiX)),
s. t. 辦grsm(iD0],t) = PD rigra{[D0],t)
在分散组织的网络N [ DO ]中,在分散协调型的区域价值链RVC [ DH ]上,基于一定的技术知识结构[TKS ]和一定的系统配置结构[SDS ]的博弈组织
G((a}U受到网络供求均衡条件的约束
RVC GdTKSl [mn ^ DO) / BVC[DH ],{a}, S腿办,φ,
S. t. PSpwgmJ[D0],t) = mm,(iD0]j)
在分散组织的网络N [ DO ]中,在集散合作型的区域价值链RVC [ MC ]上,基于一定的技术知识结构[TKS ]和一定的系统配置结构[SDS ]的博弈组织G([a}U受到网络供求均衡条件的约束
RVC 0({TK2l[SDSlF{DO}iEVC[MCl{a},Seexb,t)),
s. t. jisxdDO], ) = PDfrffsril2J^DO ], t)
在分散组织的网络N [ DO ]中,在集散竞争型的区域价值链RVC [ MK ]上,基于一定的技术知识结构[TKS ]和一定的系统配置结构[SDS ]的博弈组织
G(MU)受到网络供求均衡条件的约束
RVC GdTKSl [m ], DO] / BVO[MKl 何,Sc- ; )), s. t. PSm(IDOlJ) = PDmgraJLDOli) 在分散组织的网络N [ DO ]中,在集散协调型的区域价值链RVC [ MH ]上,基于一定的技术知识结构[TKS ]和一定的系统配置结构[SDS ]的博弈组织
CKMU受到网络供求均衡条件的约束
RVC G([TKS], [SDS], F{ DOV BVC\MH ], W,,1)),
s. t. P*S^,([DO],/) = PZ^_([DO],£)
A2、区域价值链与集散组织的网络均衡条件
在集散组织的网络N [ MO ]中,在集中合作型的区域价值链RVC [ CC ]上,基于一定的技术知识结构[TKS ]和一定的系统配置结构[SDS ]的博弈组织受到网络供求均衡条件的约束
Rvc ,
s. t. PSprfisrJiMO], ) = PDmgfsJiMOlC)
在集散组织的网络N [ MO ]中,在集中竞争型的区域价值链RVC [ CK ]上,基于一定的技术知识结构[TKS ]和一定的系统配置结构[SDS ]的博弈组织
G(MU)受到网络供求均衡条件的约束
RVC {a},
s. t. PS^-^iMOXt) = PD rvim([M0]J)
在集散组织的网络N [ MO ]中,在集中协调型的区域价值链RVC [ CH ]上,基于一定的技术知识结构[TKS ]和一定的系统配置结构[SDS ]的博弈组织
G(MU)受到网络供求均衡条件的约束
RVC GilTKSl[SQ ],F\M0]iBVC[CHl {α},S識办;i)),
s. t. / -=([Μ}], )
在集散组织的网络N [ MO ]中,在分散合作型的区域价值链RVC [ DC ]上,基于一定的技术知识结构[TKS ]和一定的系统配置结构[SDS ]的博弈组织
σ( β)υ)受到网络供求均衡条件的约束RVC ,
s. t. PS^graJlMOlt) = PD^osrJiMOlC)
在集散组织的网络N [ MO ]中,在分散竞争型的区域价值链RVC [ DK ]上,基于一定的技术知识结构[TKS ]和一定的系统配置结构[SDS ]的博弈组织
G_U受到网络供求均衡条件的约束
RVC OdTKSl [m ], F[MO} / BVO[DKI [a), £; , ; )),
s. t.
在集散组织的网络N [ MO ]中,在分散协调型的区域价值链RVC [ DH ] 上,基于一定的技术知识结构[TKS ]和一定的系统配置结构[SDS ]的博弈组织
G(Ia)U受到网络供求均衡条件的约束
RVC σ([ΓΑ^],[^], F{MOV EVC[DHl {a),Sc^ ,t'f},
s. t. PB^psJiMO],i) = PDmsrsM{[MO],i)
在集散组织的网络N [ MO ]中,在集散合作型的区域价值链RVC [ MC ]上,基于一定的技术知识结构[TKS ]和一定的系统配置结构[SDS ]的博弈组织
σ((α)υ受到网络供求均衡条件的约束
RVC nMOyEVCiMCl{a),,
S · t. P^pngram ([姐3 ) = ^^praptm ([滅。]’
在集散组织的网络N [ MO ]中,在集散竞争型的区域价值链RVC [ MK ]上,基于一定的技术知识结构[TKS ]和一定的系统配置结构[SDS ]的博弈组织
(]mu受到网络供求均衡条件的约束
S. ·尸bρτΦPfISM([pyffgmx、[
在集散组织的网络N [ MO ]中,在集散协调型的区域价值链RVC [ MH ]上,基于一定的技术知识结构[TKS ]和一定的系统配置结构[SDS ]的博弈组织
Gmu受到网络供求均衡条件的约束
RVC CHiTKS',[SD3],P[MO]i EVC[MH], {α},3纖$ J)),
s. t. !',.-,([MO]』)=
A3、区域价值链与集中组织的网络均衡条件
在集中组织的网络N [ CO ]中,在集中合作型的区域价值链RVC [ CC ]上,基于一定的技术知识结构[TKS ]和一定的系统配置结构[SDS ]的博弈组织σ({^,&_; ))受到网络供求均衡条件的约束
权利要求
1.独立权利要求一一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机制的ICT技术支持设计,是本发明人在其独立自主建立全新的逻辑基础、数学基础、科学基础以及全新的技术基础和工程基础上,为了将忽悠不定的“云”计算体系改造成为汇通万物、贯通经纬的“天地”计算体系,以互联网用户为中心,进而以全球价值链体系(GVC)为中心,以自然智能与人工智能基于计算机及其网络而进行的联结和协调作为一般智能集成系统(HS)升级进程的主线,通过建立网络配置动力学基本模型和范式而提出来的一项新技术,本项权利的特征在于 A、对于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机制的ICT技术支持,全新的逻辑基础包括全息汇通逻辑、两极汇通逻辑、两极全息汇通逻辑;全新的数学基础包括全息汇通数学、两极汇通数学、系统变迁分析数学;全新的科学基础包括资源配置动力学、全息组织协同学、系统功效价值论、博弈组织协同学、对冲均衡经济学、全息汇通物理学,以及由一系列全新理论的大综合而形成的贯通科学(交叉科学与横断科学)——元系统科学和智能集成科学;全新的技术基础是以价值链系统为核心、面向全息协同性的全新系统技术(集群);全新的工程基础是以价值链系统为核心、面向全息协同性的全新系统工程(集群);B、对于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机制的ICT技术支持,“天地”计算本身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具有十分复杂的全息协同组织结构,在这里,一方面,各种计算机及其基础设施、附属设备和网络设备(包括服务器、浏览器)以全息协同组织模式(包括ICC、ICK、ICH、IDC、IDK、IDH、IMC, IMK, MH、ECC、ECK、ECH、EDC、EDK、EDH、EMC、EMK、EMH)连接起来而形成计算机互联网络组织;另一方面,各种用户及其功效链以全息协同组织模式(包括ICC、ICK、ICH、IDC、IDK、IDH、IMC, IMK, IMH, ECC、ECK、ECH、EDC、EDK、EDH、EMC、EMK, EMH)连接起来而形成自然智能社会化组织,这种自然智能社会化组织与计算机互联网络组织共同形成本发明人所指称的“天地”计算体系CS / HSN ( GII ); C、对于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机制的ICT技术支持,建立网络配置机制设计的技术构成、核心内容和动力学基础,进而提出确定区域价值链动力统一性及其度量的方法,建立网络配置机制设计的技术原理; D、对于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机制的ICT技术支持,引入适当的、用于分别反映一般复杂适应系统基本动力、基本荷载、基本功效、基本消耗、内部合作和竞争及外部合作和竞争的各种基本协同变量,建立网络配置机制设计的工程理念和技术方案。
2.从属权利要求——根据独立权利要求I所述的本发明将区域价值链配置体系看作是由一种由一定数量(或可变数量)的结点和一定数量(或可变数量)的链条所构成、具有多种层级和多种模式的集合,建立基本技术构成和网络配置动力学范式,本项权利的特征在于 有待于大力开发建立的NA / RVC,是一个面向区域价值链网络运营(NettingOperation of Enterprise Value Chain )的信息集成,而NA / IVC是一个面向供需链网络运营(Netting Operation of Supply Chain)的信息集成;在NA / IVC系统的制造、供销、金融项目功能及各种支持系统和技术之外,NA / RVC将区域价值链上纵向及横向关联的产品、项目和领域结合起来,具有如下一系列全新的技术; 根据独立权利要求I所述的本发明将结合区域价值链来建立多种类型的外部合作博弈的基础一网络配置机制,其中主要有 I)区域价值链外部分散协调博弈的基础一分散组织网络配置机制JW ( G [ EOC / me ] ) = Mi ( G [ EC ], < M £J , f [ EO ] , £J>, [ TKS, DCR/ RVC ] ) ( I. 13. 14 ) 其中 y ( i + I ) = f EX, Am ( t ), e,, [ TKS, DCR / RVC ]),Gsx = {Sex,u'--'Smx, '^sx,u"^usx^ 丨—⑷-DCRiEFC]} i-l II)区域价值链外部集散协调博弈的基础一集散组织网络配置机制 繼(G [ EMC / RVC ])=麗(G [ EC ],< Mbj , f [ EM ] , £J>, [ TKS, DCR/ RVC ] ) ( I. 13. 15 ) 其中 y ( + I ) = f EX, Am (Ο, ^ [ TKS, DCR / RVC ]),σ£γ =这I(S) < ξ,[ΤΚ3,DCRf EFCD i-l III)区域价值链外部协调合作博弈的基础一集中组织网络配置机制JW ( G [ ECC / me ] ) = JW ( G [ EC ], < M £J , f [ EC ] , £J>, [ TKS, DCR/ RVC ] )( I. 13. 16 ) 其中 y ( + I ) = f ΕΧ, Am (O, e , [ TKS, DCR / RVC ]),GW = {β,--,SSx^s;a£Yj,-",u[ -ζ ', Βχ. (β) — ξ,[ΤΚ3,DCRiEFC}} !-I 我们可以将区域价值链的各种网络分为如下四个层级 区域价值链资源网络(URN ):资源结点(rn )——资源链条(rc )——资源集合(rs ) 区域价值链配置网络(UDN ):配置结点(dn )—配置链条(dc ) 一一配置集合(ds ) 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ON ):组织结点(on ) 一一组织链条(oc )—组织集合(OS ) 区域价值链集团网络(UGN ):集团结点(gn )——集团链条(gc )——集团集合(gs ) 从资源配置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在区域价值链资源汇通网络UCN中,区域价值链资源配置网络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主导流MF、支持流SF、辅助流AF ; 大体上来看,区域价值链资源汇通网络UCN可分为如下九种子类型 UCN [MF ( IN ) ; SF ( RN ),AF ( MN ) ],UCN [ MF ( IN ) ; SF ( MN ),AF (RN )], UCN [MF ( IN ); SF ( RN ), SF ( MN )];UCN [ MF ( RN ) ; SF ( IN ), AF ( MN ) ],UCN [ MF ( RN ) ; SF ( MN ),AF (IN )],UCN [ MF ( RN ); SF ( IN ), SF ( MN )]; UCN [MF ( MN ) ; SF ( IN ),AF ( RN ) ],UCN [MF ( MN ) ; SF ( RN ),AF (IN )], UCN [ MF ( MN ) ; SF ( IN ),SF ( RN )]。
3.从属权利要求一一对于区域价值链的网络配置,根据独立权利要求I所述的本发明以RVC认知系统(RS及其计算机辅助系统)与RVC实践系统(PS及其计算机辅助系统)的联结和协调作为高级智能集成系统(HIIS)演变进程的主线,建立核心内容和智能集成配置动力学基本模型和一体化度量基础,本项权利的特征在于 NA / RVC的核心内容用三句话可以进行概括一种面向区域价值链的网络运营模式;一种面向区域价值链的网络信息系统;一款面向区域价值链的商业软件产品; NA / RVC系统的特点及核心内容包括有 区域价值链内部配置所需的部门应用系统,主要是指区域价值链内外部各种纵向及横向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内核模块;其中, DIM分析模块包括 面向区域价值链内部和外部规则设计商(D )的物流配置系统MDS / D、人流配置系统HDS / D、资金配置系统FDS / D和信息配置系统IDS / D ;面向区域价值链内部和外部系统集成商(I )的物流配置系统MDS / I、人流配置系统HDS / I、资金配置系统FDS/ I和信息配置系统IDS / I ;面向区域价值链内部和外部模块生成商(M )的物流配置系统MDS / M、人流配置系统HDS / M、资金配置系统FDS / M和信息配置系统IDS / M;SHF分析模块包括 面向区域价值链内部和外部最终消费者(S )的物流配置系统MDS / S、人流配置系统HDS / S、资金配置系统FDS / S和信息配置系统IDS / S ;面向区域价值链内部和外部社会调节者(H )的物流配置系统MDS / H、人流配置系统HDS / H、资金配置系统FDS /H和信息配置系统IDS / H;面向国内外相关者(F )的物流配置系统MDS / F、人流配置系统HDS / F、资金配置系统FDS / F和信息配置系统IDS / F ; NA / RVC系统是一个在区域价值链范围内应用全新经济科学技术和全新管理科学技术的系统,是智能集成一体化的动态系统;数据在各部门系统之间高度共享,所有源数据只需在某一个系统中输入一次,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对于如下微分方程所描述的配置力
4.从属权利要求——对于区域价值链,NA / RVC网络配置是以区域价值链为其核心,以信息的全息汇通和全息集成为其最主要特征,本项权利的特征在于 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对功效链上区域价值链内部和外部关联的所有部门、项目和环节,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和其他合作伙伴,都按照客户和市场的要求,全息协同性地开展系统工程,保证区域价值链内部和外部关联产品和服务能够保质、保量、按时交付到客户手中;同时,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将传统配置条件下条块分割的资源按照流程配置的思想重新整合,支持区域价值链内部和外部关联的项目流(运载流程)动态模型与信息处理程序的集成或组织,运用面向对象和组件(或构件)开发技术,提供装配型的软件产品来解决专业化和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支持区域价值链内部和外部关联的各种部门、项目和环节的配置要求,达到整个区域价值链(功效链)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的核心是区域价值链配置信息的全息汇通和全息集成。
5.从属权利要求——对于区域价值链的网络配置,根据独立权利要求I所述的本发明以RVC认知系统(RS及其计算机辅助系统)与RVC实践系统(PS及其计算机辅助系统)的联结和协调作为高级智能集成系统(HIIS)演变进程的主线,建立了全息协同分析设计基础,将区域价值链内部、外部的全息协同性以及区域价值链内部和外部全息协同性之间的协调性和统一性作为总体性问题加以解决,本项权利的特征在于 不变替代弹性型区域价值链智能集成配置作用(简称CES型区域价值链智能集成配置力)可写作
6.从属权利要求——对于区域价值链,根据独立权利要求I所述的本发明引入适当的、用于分别反映一般复杂适应系统基本动力、基本荷载、基本功效、基本消耗、内部合作和竞争及外部合作和竞争的各种基本协同变量,建立了 NA / RVC的配置理念及核心思想,本项权利的特征在于 NA / RVC的配置理念 Cl、体现对整个RVC功效链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思想; C2、体现利益共同体安排、同步工程和相机抉择型运行的思想; C3、体现事先规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 C4、体现运载流程配置的思想,为提高区域价值链内部和外部关联的竞争优势、合作优势和协调优势,必然带来区域价值链内部和外部关联运载流程的改革,而区域价值链内部和外部关联系统应用程序的使用也必须随运载流程的变化而相应调整; NA / RVC的核心配置思想就是实现对整个区域价值链的有效配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Cl、体现对整个区域价值链资源进行配置的思想 C2、体现精益流程、同步工程和敏捷生成的思想 C3、体现事先规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 此外,网络、部门处理、控制与决策功能都在整个区域价值链的部门处理流程中实现,要求在每个流程处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流程与流程之间则强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精神,以便在有机组织中充分发挥每个参与者的能动性与潜能;实现区域价值链配置从“高耸式”组织结构向“扁平式”组织机构的转变,提高区域价值链对市场动态变化的响应速度。
7.从属权利要求——对于区域价值链,根据独立权利要求I所述的本发明引入适当的、用于分别反映一般复杂适应系统基本动力、基本荷载、基本功效、基本消耗、内部合作和竞争及外部合作和竞争的各种基本协同变量,建立了网络配置机制设计的技术方案,本项权利的特征在于 从内部协同组织关系来看,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系统可分为如下9种子类型 内部集中合作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 on, oc, os , [ ICC ])的网络配置系统 内部集中竞争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 on, oc, os , [ ICK ])的网络配置系统 内部集中协调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 on, oc, os , [ ICH ])的网络配置系统内部分散合作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on, oc, os , [ IDC ])的网络配置系统内部分散竞争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on, oc, os , [ IDK ])的网络配置系统内部分散协调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on, oc, os , [ IDH ])的网络配置系统内部集散合作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on, oc, os , [ IMC ])的网络配置系统内部集散竞争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on, oc, os , [ IMK ])的网络配置系统内部集散协调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on, oc, os , [ IMH ])的网络配置系统 从外部协同组织关系来看,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系统可分为如下9种子类型外部集中合作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on, oc, os , [ ECC ])的网络配置系统外部集中竞争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on, oc, os , [ ECK ])的网络配置系统外部集中协调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on, oc, os , [ ECH ])的网络配置系统外部分散合作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on, oc, os , [ EDC ])的网络配置系统外部分散竞争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on, oc, os , [ EDK ])的网络配置系统外部分散协调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on, oc, os , [ EDH ])的网络配置系统外部集散合作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on, oc, os , [ EMC ])的网络配置系统外部集散竞争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on, oc, os , [ EMK ])的网络配置系统 外部集散协调类型区域价值链组织网络URN( on, oc, os , [ EMH ])的网络配置系统。
全文摘要
区域价值链网络配置机制的ICT技术支持设计,是在建立全新的逻辑基础、数学基础和科学基础上,为了将“云”计算体系改造成为汇通万物的“天地”计算体系,以互联网用户为中心,进而以多层级的价值链(GVC)为中心,以认知系统与实践系统基于计算机辅助系统及互联网而进行的联结和协调作为高级智能集成系统(HIIS)演变进程的主线,通过建立网络配置动力学基本模型、范式和方程体系以及博弈组织协同学基本模型、范式和方程体系而建立的新技术。
文档编号G06Q10/00GK102882915SQ201110341390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3日
发明者李宗诚 申请人:李宗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