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用户终端规划配置智能一体化操作系统技术基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37337阅读:6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互联网用户终端规划配置智能一体化操作系统技术基础的制作方法
互联网用户终端规划配置智能一体化操作系统技术基础技术领域
本项发明为申请人李宗诚于2011年9月通过电子系统正式向国家专利局提交的 600项发明专利集群(总名称为“全球价值链网络技术支持体系[DCN / IIL ( VCSE );] ” 中的第259项。
本项发明与发明专利集群(总名称为“全球价值链网络技术支持体系[DCN / IIL (VCSE );]”中的第241项、第242项、第243项、第244项、第245项、第246项、第247 项、第248项、第249项、第250项、第251项、第252项、第253项、第254项、第255项、第 256项、第257项、第258项、第260项、一起,共同构成发明专利群“互联网用户终端规划配置ICT技术支持体系(ICT-PAM / [ UEC ];)”。
本申请人提出包括本项发明在内、由600项发明专利构成的“全球价值链网络技术支持体系[DCN / IIL ( VCSE );] ”,其总体性目标在于,以互联网用户为中心,进而以全球价值链体系(GVC)为中心,以自然智能与人工智能基于计算机及其网络而进行的联结和协调作为一般智能集成系统(GIIS)升级进程的主线,建立全新的逻辑基础、数学基础、科学基础以及全新的技术基础和工程基础,为相对封闭、相对静止的“资源池”——云计算网络注入灵魂、智能和生命,建造全球智能一体化协同网络计算机体系(CS / HSN ( GII )), 将全球互联网打造成为真正具有生命及生态全息协同组织性质的技术支持体系。在此基础上,以认知系统与实践系统基于计算机辅助系统及互联网而进行的联结和协调作为高级智能集成系统(HIIS)演变进程的主线,建立基于元系统(MS)科学全新理论的智能集成科学技术体系(IIS & IIT ;),将赋予生命活力的新型全球互联网与分散在世界各地各 领域各部门的物流网、能源网、金融网和知识网融为一体,大力推行全球价值链系统工程,建立真正具有生命及生态全息协同组织性质的全球智能一体化动态汇通网络体系(DCN / HII ( GVC )),从而建造智能集成网、生命互联网和生态运行网。通过实施全球价值链系统工程技术集群开发总体战略——本发明人李宗诚称之为“开天辟地”计划,将忽悠不定的“云”计算体系改造成为汇通万物、贯通经纬的“天地”计算体系。
本项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全新的逻辑基础、数学基础、科学基础以及全新的技术基础和工程基础,为全球互联网全息协同系统提供操作系统设计基础。
本说明书中所涉及的所有数学模型均为发明人李宗诚独立建立,具有原始创新性。
本项发明属于互联网用户终端的规划配置、规划组织和规划管理领域(PA / UEC ),是面向互联网用户终端、进而面向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系统的资源配置、组织和管理技术基础,是将人们、机构和组织从忽悠不定的“云”(计算体系)引向汇通万物的“天地”(全新的计算体系)的关键。
PA / UEC乃是一种互联网用户系统工程的解决方案,借助于全新的信息科技和网络科技,将互联网用户的服务战略及运营模式导入整个以信息系统为主干的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体系之中,它不只是科技上的改变,而是牵涉到互联网用户组织内部和外部关联的所有关于人员、资金、物流、制造及互联网用户组织之跨地域或跨国际之流程的全面整合与配置。PA / UEC是针对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物质资源配置(物流)、人力资源配置(人流)、资金资源配置(财流)、信息资源配置(信息流)集成一体化的互联网用户配置软件。通过面向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规则设计商、系统集成商、模块生成商的DIM分析和李宗诚提出面向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最终消费者、社会调节机构、国内外相关者的SHF分析,描述下一代纵向关联部门、横向关联部门和价值资源规划(VRP)软件。它将包含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用户/服务系统架构, 使用图形用户接口,应用开放系统制作。除了已有的标准功能,它还包括其它特性,如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品质、过程运作配置、以及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调整报告等。特别是,PA / UEC采用的基础技术将同时给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用户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的独立性从而更加容易升级。PA / UEC的关键在于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所有用户能够裁剪其应用,因而具有天然的易用性。
背景技术
PA / UEC可以是配置者解决互联网用户组织配置问题的一种工具。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部门不要将PA / UEC当成管理本身,在PA / UEC实施前一定要认真地分析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配置问题,寻找解决途径,而不要过分地依赖PA / UEC来解决问题。正确地认识PA / UEC是什么与不是什么,就会在PA / UEC实施之前认真分析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在配置上存在的问题,了解PA / UEC 对解决这些问题的作用,充分细致地计划与落实利用PA / UEC解决这些问题的程序,为PA / UEC充分发挥效率提供基础。
近几年来,ICT产业三大网络的融合及云计算网络技术一直在国际国内大力向前推进。网格试图实现互联网上资源的全面共享,包括信息资源、数据资源、计算资源和软件资源等。因此,可以把网格看作是一台高性能的网络计算机,它比普通网络机带宽更宽、计算速 度更快、更加智能化、更能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2°]_[24]。网格采用国际统一标准,这就意味着它可以为各种不同硬件类型、不同操作系统的对象提供统一的端口服务,使人们用网格就像用水、用电一样方便快捷。由世界网格论坛提出的开放式网格服务结构OGSA ( Open Grid Services Architecture )是最有影响力的网格体系结构,它将网格技术的应用从科学领域转入商业领域。
但是,在目前,ICT产业三大网络的融合正陷入夭折的危险境地,云计算技术的创新性严重不足,云计算的应用遭遇种种限制,云计算体系的开发遭遇业内热、业外冷的尴尬局面。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随着金融创新及金融风险的日益增加,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互联网用户竞争的空间和范围进一步扩大,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也在不断向前推进。二十世纪90年代主要面向互联网用户内部资源全面配置的思想,随之逐步发展成为怎样有效利用和配置整体资源的配置思想。在此形势下,李宗诚首先提出了 NA / UEC 的概念报告。
在建立基于智能集成经济多属性测度空间的汇通集合、基于智能集成经济多规则度量矩阵的汇通算子、基于智能集成经济多因子变权综合的汇通关系和基于智能集成经济多重性代数系统的汇通函数的基础上,本发明人提出要开发并建立以信息网络为平台而将物流网络、知识网络和金融网络融为一体的全新网络体系——“全球动态汇通网络”;进而提出要开发并建立一种将云计算和网格计算囊括在内的全新计算体系——面向知识资源配置、实物资源配置和金融资源配置的“天地”计算模式;再进而提出要开发并建立一种以计算机操作系统及互联网操作系统为关键而将各种认知操作和实践操作融为一体的全新操作体系——“全息协同操作系统”(OS / HS0)。
本发明人提出要开发并建立的全球动态汇通网络及其天地计算和全息协同操作系统(简称 OS / HSO, Operating System of Holo-synergetic Oganization ),是一个完整的复杂体系。天地计算旨在通过信息网络支持下的物流、知识、金融全汇通网络,将多个成本相对较低的计算实体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完备智能集成系统,并借助信息网络内外部SaaS / HSO、PaaS / HSO、IaaS / HSO、MSP / HSO等全新的商业模式,将这种强大的计算能力分布到信息网络内外部终端用户手中。
全球动态汇通网络计算概念可以看作是一种以信息网络为平台而将物流网络、知识网络和金融网络汇集贯通起来的应用模式。全球动态汇通网络计算不仅面向计算机和信息网络,而且面向物流网络、知识网络和金融网络。它试图超越信息计算和信息网络计算, 将信息计算和信息网络计算与物流网络、知识网络和金融网络汇集贯通及运行紧密联系起来,实现智能集成一体化。
本发明人提出的全球价值链动态汇通网络体系DCN / IIL ( VCSE ),是指以多层级多模式的价值链系统(VCS,从产品价值链PVC、企业价值链EVC,到产业价值链IVC、区域价值链RVC,以至国民价值链NVC、全球价值链GVC)为核心,以电信网(MCN )、计算机网( Wffff )和广播电视网(BTN )三大网络融合为主要技术支持,将物流网(丽)、能流网( EN )、信息网(IN )、金融网(FN )和知识网(KN )五大 网络融为一体,提供全领域、 全系统、全过程综合集成业务服务的全球开放式网络体系。发明内容
(I)对于互联网用户终端,本发明人在其独立自主建立全新的逻辑基础、数学基础、科学基础以及全新的技术基础和工程基础上,为了将忽悠不定的“云”计算体系改造成为汇通万物、贯通经纬的“天地”计算体系,坚持以全球价值链体系为核心,以IU认知系统 (RS及其计算机辅助系统)与IU实践系统(PS及其计算机辅助系统)的联结和协调作为高级智能集成系统(HIIS)演变进程的主线,首先建立规划配置操作系统设计的一般技术要求和科学基础。
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外部系统的设备资源和信息资源都是全息协同操作系统根据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外部用户需求按一定的策略来进行分配和调度的。全息协同操作系统的存储管理就负责把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外部存储单元分配给需要存储的程序以便让它执行,在程序执行结束后将它占用的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外部存储单元收回以便再使用。对于既提供虚拟存储、又提供实体存储的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外部,全息协同操作系统还要与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外部硬件配合做好资源调度工作,根据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外部执行程序的要求分配资源,在执行中将资源调入和调出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外部以及回收资源等。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外部处理器管理或称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外部处理器调度, 是全息协同操作系统资源管理功能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在一个允许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外部多道程序同时执行的系统里,全息协同操作系统会根据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外部一定的策略将处理器交替地分配给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外部系统等待运行的程序。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外部一道等待运行的程序只有在获得了处理器后才能运行。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外部一道程序在运行中若遇到某个事件,例如启动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外部设备而暂时不能继续运行下去,或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外部一个事件的发生等等,全息协同操作系统就要来处理相应的事件,然后将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外部处理器重新分配。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功能主要是分配和回收IU规划配置内外部设备以及控制IU规划配置内外部设备按用户程序的要求进行操作等。对于IU规划配置内外部非存储型设备,如传印装置、显示设备等,它们可以直接作为IU规划配置内外部一个设备分配给一个IU规划配置内外部用户程序,在使用完毕后回收以便给另一个需求的用户使用。对于存储型的IU规划配置内外部设备,如主要存储设置、附属存储设置等,则是提供存储空间给IU规划配置内外部用户,用来存放IU规划配置内外部文件和数据。IU规划配置内外部存储型设备的管理与IU规划配置内外部信息管理是密切结合的。IU规划配置内外部信息管理是全息协同操作系统的一个 重要的功能,主要是向IU规划配置内外部用户提供一个文件系统。一般说,一个IU规划配置内外部文件系统向用户提供创建IU规划配置内外部文件,撤销IU规划配置内外部文件,读写IU规划配置内外部文件,打开和关闭IU规划配置内外部文件等功能。有了 IU规划配置内外部文件系统后,用户可按IU规划配置内外部文件名存取数据而无需知道这些数据存放在哪里。这种做法不仅便于IU规划配置内外部用户使用而且还有利于IU规划配置内外部用户共享公共数据。此外,由于IU规划配置内外部文件建立时允许创建者规定使用权限,这就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一个IU规划配置内外部用户程序的执行自始至终是在全息协同操作系统控制下进行的。一个IU规划配置内外部用户将他要解决的问题用IU规划配置内外部某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写了一个程序后就将该程序连同对它执行的要求输入到IU规划配置内外部, 全息协同操作系统就根据要求控制这个IU规划配置内外部用户程序的执行直到结束。全息协同操作系统控制IU规划配置内外部用户的执行,主要有以下一些内容调入相应的IU 规划配置内外部编译程序,将用某种IU规划配置内外部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编译成IU规划配置内外部可执行的目标程序,分配IU规划配置内外部存储等资源将程序调入 IU规划配置内外部存储并启动,按IU规划配置内外部用户指定的要求处理执行中出现的各种事件以及与操作员联系请示有关意外事件的处理等。
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的内外部人机交互功能,是决定IU规划配置内外部“友善性”的一个重要因素。IU规划配置内外部人机交互功能主要靠可输入输出的IU规划配置内外部设备和相应的软件来完成。可供IU规划配置内外部人机交互使用的设备,主要有IU规划配置内外部显示装置、IU规划配置内外部快捷操作工具、IU规划配置内外部各种模式识别设备等。与这些设备相应的软件就是全息协同操作系统提供IU规划配置内外部人机交互功能的部分。IU规划配置内外部人机交互部分的主要作用是控制 IU规划配置内外部有关设备的运行和理解并执行通过IU规划配置内外部人机交互设备传来的有关的各种命令和要求。IU规划配置内外部操作员通过键盘打入命令,全息协同操作系统接到命令后立即执行并将结果通过显示器显示。随着IU规划配置内外部技术的发展, 操作命令也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强。随着模式识别,如语音识别、汉字识别等输入设备的发展,IU规划配置内外部操作员和各种设备及工具在类似于自然语言或受限制的自然语言这一级上进行交互成为可能。此外,通过图形进行IU规划配置内外部人机交互也吸引着人们去进行研究。这些IU规划配置内外部人机交互可称为智能集成一体化的IU规划配置内外部人机交互。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开展。
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位于用户规划配置内外部底层硬件与用户之间,是两者沟通的桥梁。IU规划配置内外部用户可以通过全息协同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输入命令。全息协同操作系统则对IU规划配置内外部命令进行解释,驱动IU规划配置内外部硬件设备,实现用户要求。以全新的观点来看,一个标准IU规划配置内外部系统的 OS / HSO应该提供以下的功能I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管理(Processing management / HSO [ IU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记忆空间管理(Memory management / HSO [ IU ])IU规划配置内外部文件系统(File system / HSO [ IU ])IU规划配置内外部通讯(Networking / HSO [ IU ])IU规划配置内外部安全机制(Security / HSO [ IU ])IU规划配置内外部使用者界面(User interface / HSO [ IU ])IU规划配置内外部驱动程序(Device drivers / HSO [ IU ])不管是IU规划配置内外部常驻程序或者IU规划配置内外部应用程序,它们都以I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为标准执行单位。I U规划配置内外部每个中央处理器不限于同时执行一个进程。全息协同操作系统,即使只拥有一个CPU / HSO [ IU ],也可以利用IU规划配置内外部多进程(multitask / HSO [ IU ])功能同时执行复杂进程。I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管理指的是全息协同操作系统调整IU规划配置内外部复杂进程的功能。在一般哲学本体范畴(Ontology)和信息科学技术本体术语(ontology)之间,本发明人由事物的整体和部分之间提出重新i全释本体范畴或概念(O / ontology,简记作0-ont), 并将本体范畴或概念作为反映事物整体与局部之协调和统一的逻辑结点,作为介于一般哲学范畴和信息科学技术术语之间的一个基本环节。
以此为基础,我们可将现代科学正在探索的各种统一性归结为三个不同层级的统一性:第一级统一性UI是逼近事物本原的本体统一性(OU )。本书将这种统一性界定为在事物的整体(W )和局部(P )之间体现的协调和统一,如

图1所示。
第二级统一性UII是面向系统内部和外部协同关系的全息统一性(HU )。本书将这种统一'I"生界定为在系统的内部全息协同关系(IHSR )和外部全息协同关系(ElHSR )之间体现的协调和统一。在此,一方面考虑系统与其子系统和基本要素之间的内部全息协同性关系,另一方面考虑系统与其周围环境和外部间接因素之间的外部全息协同性关系,如图2所示。
第三级统一性ΠΙΙ是贯穿于复杂系统整个演变过程的全息进化统一性(HEU )。本书将这种统一性界定为在复杂系统由低级(EI)到高级(EN )进化的整个过程中时时处处体现的协调和统一。在此,复杂系统的内部全息协同关系(IHSR )、外部全息协同关系(EHSR )以及内部和外部全息协同关系之间的协调性(H / IE ),正是复杂系统演变的组织因素,如图3所示。
智能集成要素间的关系是基本的智能集成语义。在面向智能集成的分析中,要素间的关系有两类一类为要素在组成智能集成系统结构上的关系;另一类为要素在完成智能集成系统功能上的关系。
要素在智能集成结构上的关系有一对一、一对多及多对多几种情况。对前二种情况如图4所示,只须标识一个关系要素,此关系要素与关系要素中多方有直接联系,而与另一方在要素生成上是一一对应的,有关联的所有要素是此关系要素的属性;关系要素至少需实现这样一些操作(A )获得所有可能与factor I联系的factor 2的操作;(B )使有关联的要素发生关系的操作;(C )使关联要素脱离关系的操作。
对于多对多的情况,如配置者与资源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5示,通过定义配置和被配置两个关系要素来实现联系。
在面向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的系统分析中,要素是数据和作用在数据上操作的封装。在面向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系统开发中,分析模型即为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系统一要素模型。这应能反映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系统的结构和行为两个方面,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系统的功能通过要素的操作来实现。从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主体需要分析中要素的标识可看出,要素操作的标识与要素的标识是同时进行的,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系统的每个功能都由相应要素的操作实现。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要素一般包括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系统中长期较稳定的信息及对这些信息处理的操作。
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过程,虽然各自有特殊的规则和特点,但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在形式上等效于“实际解 决问题”过程。这时的“问题”是一个被开拓了的抽象概念, 它表示某个给定过程的当前状态与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主体所要求的目标状态之间存在某种差异。实际解决问题就是实际消除这个差异。任何一个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过程,只要我们给出了适当的状态描述和过程描述,即建立起了正确的形式化描述,就可以被表示成一个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
系统L学习解决问题A的过程可以表示成系统S'解决问题B:初始状态系统S不会解决问题A。
目标状态系统S会解决问题A。
如果找到了解决B问题的系统S',系统L就学会了解决问题A。这里的关键是要建立解决该问题的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活动过程的某种正确的形式化描述。
一般来看,任何一个给定的问题都有多种等价的表示方法。能力强的表示法会使问题具有较强的明晰性,从而使问题变得比较容易解决。对于一个未抽象过的原始问题来说,其中往往含有许多与解决问题无关的冗余信息,只有除去这些多余的信息,保留解决这个问题所必须的有用信息,才能使问题得到简捷的表示。提取有用信息的方法不同,得到的问题表示也不同。
离散数学有同态和同构两个概念,前者可以简化问题的表示,后者可以改变问题的表示,但它们都是保持运算特性的映射。设有两个问题P =< Q, F > 和产=< Q' ,F ' >,其中^和“分别是问题/7和产中可能出现的事实的集合#和/^ '分别是^和“ 中的某种二元关系,如果存在一个满映射_h : QQ '使得对任何序偶<n >€ P-, n. € Q ,当且仅当序偶(Kqi)Mf) >e Ff ,即尸和A'之间也存在一个满映射_^h' : FF '则称产是/7的同态问题,称/7是产的原始问题,称A是从产到产的同态映射,记作 P-^F。
如果A是一个--满映射,则得到一个同构映射。同构映射是同态映射的特例,记作。原始问题有解蕴含着同态问题有解;同构问题有解等价于原始问题有解。
图6给出一个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组织的内部关系问题。在这种关系中,决策方由两个基本成员(F和M )组成,执行方由三个基本成员(B、S和J )组成。这是实际组织内部关系的一个同态变换,因为其中大量的细节被忽略了。但(a)图在一定的深度上正确描述了这个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组织的内部关系。(6 )图是这个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主体内部关系的进一步抽象,它忽略了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主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由于存在 两映射_: ( F, Μ, B, S, J )( P, P, C, C, C )使得两个系统中的二元关系有下述满映射成立_____h' ! : { a, b, b, d )( α , α , β, β) 所以)图是(a )图的同态,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组织内部的原有关系。
同样,(c )图又是(b )图的同态,因为存在满映射力2 : { P, C ) {N, #),使得两个系统中的二元关系有下述满映射成立_h' 2 : ( α , β)( η, η )同态映射是一个偏序关系,满足传递性,所以(c )图又是(a )图的同态。
在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逻辑中,引起状态中的某些分量发生改变,从而使问题由一个具体状态变化到另一个具体状态的作用,可称作操作(operation ),它可以是一个机械性的步骤、过程、规则或算子。操作描述了状态之间的关系。
问题的状态空间(State Space )是一个表示该问题的全部可能的状态及其相互关系的图。一般是一个赋值有向图,其中包含了以下三方面的详细说明S :问题中可能有的初始状态的集合;F :操作的集合'G :目标状态的集合;状态空间常记为三重序元{S,F,G、。
在状态空间表示法中,问题求解过程转化为在图中寻找从初始状态^ s出发到达目标状态^-的路径问题,也就是寻找操作序列α的问题。所以,状态空间中的解也常记为三重序元(Qs, α , ¢-),它包含了以下三方面的详细说明Q s :某个初始状态-’Q g :某个目标状态:把^ s变换成Q g的有限的操作序列。
如果σ = / 1,/ 2,…,,则有Q g: f Λ( / 2 ( / I ( Qs))) ...)。
有待于大力开发建立的PA / UEC,是一个面向互联网用户功效链规划运营( Planning Operation of User Efficiency Chain )的信息集成,而PA / IVC 是一个面向供需链规划运营(Planning Operation of Supply Chain)的信息集成。在PA / IVC系统的制造、供销、金融项目功能及各种支持系统和技术之外,PA / UEC将互联网用户功效链上纵向及横向关联的产品、项目和领域结合起来,具有如下一系列全新的技术第241项互联网用户终端规划配置机制设计基础第242项互联网用户终端规划配置单元设计基础第243项互联网用户终端规划配置动力基础的ICT技术支持设计第244项互联网用户终端规划配置优势比较的ICT技术支持设计第245项互联网用户终端规划配置全息协同的ICT技术支持设计第246项互联网用户终端规划配置集成函数的ICT技术支持设计第247项互联网用户终端规划配置价值计量的ICT技术支持设计第248项互联网用户终端规划配置协同组织的ICT技术支持设计第249项互联网用户终端规划配置全息对接均衡技术基础第250项互联网用户终端规划配置全息对接均衡表列技术第251项互联网用户终端规划配置主体的ICT技术支持设计第252项互联网用户终端规划配置荷载的ICT技术支持设计第253项互联网用户终端规划配置方式的ICT技术支持设计第254项互联网用户终端规划配置系统的ICT技术支持设计第255项互联网用户终端规划配置环境的ICT技术支持设计第256项互联网用户终端规划配置工程的ICT技术支持设计第257项互联网用户终端规划配置公正系统的ICT技术支持基础第258项互联网用户终端规划配置智能一体化系统计算技术基础 第259项互联网用户终端规划配置智能一体化操作系统技术基础第260项互联网用户终端规划配置智能一体化动态汇通技术基础(2)对于互联网用户终端,本发明人在其独立自主建立全新的逻辑基础、数学基础、科学基础以及全新的技术基础和工程基础上,为了将忽悠不定的“云”计算体系改造成为汇通万物、贯通经纬的“天地”计算体系,坚持以全球价值链体系为核心,以IU认知系统(RS及其计算机辅助系统)与IU实践系统(PS及其计算机辅助系统)的联结和协调作为高级智能集成系统(HIIS)演变进程的主线,建立规划配置操作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和基本构成设想。
有待于大力开发并建立的互联网用户功效链规划配置技术,是一种面向互联网用户功效链的规划运营模式、一种面向互联网用户功效链的规划信息系统和一款面向互联网用户功效链的商业软件产品。它是建立在资源配置动力学、全息组织协同学、系统功效价值论、对冲均衡经济学以及博弈组织协同学和经济系统工程智能集成配置原理基础之上,通过智能集成一体化动态汇通网络对企业功效链规划配置技术PA / EVC和业务价值链规划配置技术PA / IVC进行全面改进和拓展而形成的。本节主要阐述了互联网用户功效链规划配置的理论、项目实施方法和在现代互联网用户配置中的作用。从互联网用户软件选型、项目实施、配置方式改进、配置制度完善、流程及操作规范固化等各个方面指明互联网用户功效链规划配置在现代互联网用户配置中的应用过程和最终所达到的效果。
从广义上讲,功效链上的物料、资金、价值都是通过信息的方式对人们作出的反映。互联网用户功效链规划配置系统正是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及全球智能集成一体化的汇通网络信息技术和操作系统,对功效链上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信息流进行获取、分析和处理,达到有效控制和利用互联网用户资源,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从而使互联网用户组织在为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为自己创造利润和价值。
( 2.1 )互联网用户功效链规划配置的核心及特征互联网用户功效链规划配置是以功效链思想为核心,以资源配置动力学、系统功效价值论、对冲均衡经济学和博弈组织协同学为基础,应用现代最新信息技术及全球智能集成一体化的汇通网络信息技术和操作系统的配置方法。它是在UEC规划NA / IVC这种应用信息技术配置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信息的全息汇通和全息集成,是互联网用户功效链规划配置的最主要特征。互联网用户功效链规划配置对功效链上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所有部门、项目和环节,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和其他合作伙伴,都按照客户和市场的要求,全息协同性地开展系统工程,保证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产品和服务能够保质、保量、按时交付到客户手中;同时,互联网用户功效链规划配置将传统配置条件下条块分割的资源按照流程配置的思想重新整合,支持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项目流(运载流程) 动态模型与信息处理程序的集成或组织,运用面向对象和组件(或构件)开发技术,提供装配型的软件产品来解决专业化和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支持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各种部门、项目和环 节的配置要求,达到整个互联网用户(功效链)资源的优化配置。 因此,互联网用户功效链规划配置的核心是互联网用户配置信息的全息汇通和全息集成。
互联网用户功效链规划配置是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互联网用户的有效途径,互联网用户功效链规划配置的配置理念和思想是众多利益关联组织和个人智慧的结晶。如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配置信息的完整、准确、及时和唯一,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同步,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部和外部关联的产、 供、销的平衡协调,市场需求变化的把握等都是互联网用户领导者非常关心的问题,而依靠传统的配置方法和手段是无法做到的。
(2. 2) 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总体设计本发明人提出要开发并建立的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OS / HSO [ IU ]),是一个庞大的IU规划配置内外部管理控制程序,大致包括5个方面的管理功能I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与处理机管理、IU规划配置内外部作业管理、IU规划配置内外部存储管理、IU 规划配置内外部设备管理、IU规划配置内外部文件管理。不难将目前微机上常见的操作系统DOS、OS/2、UNIX、XENIX、LINUX、Windows、Netware等改造成为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 DOS / HSO [ IU ]、0S / 2 / HSO [ IU ] ,UNIX / HSO [ IU ] ,XENIX / HSO [ IU ],LINUX / HSO [ IU ]、Windows / HSO [ IU ]、Netware / HSO [ IU ]等。
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是控制IU规划配置内外部程序运行、管理IU规划配置内外部系统资源并为IU规划配置内外部用户提供操作界面的系统软件的集合,如图7所示。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担负诸如IU规划配置内外部管理与配置内存、决定IU 规划配置内外部系统资源供需的优先次序、控制IU规划配置内外部输入与输出设备、操作 IU规划配置内外部网络与管理文件系统等基本任务。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是管理IU规划配置内外部系统的全部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及数据资源;控制IU规划配置内外部程序运行;改善IU规划配置内外部人机界面;为 IU规划配置内外部其它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等,使IU规划配置内外部系统所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为IU规划配置内外部用户提供方便的、有效的、友善的服务界面。所有的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具有IU规划配置内外部并发性、IU规划配置内外部共享性、IU规划配置内外部协同性和IU规划配置内外部不确定性四个基本特征。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的型态非常多样,不同机器安装的OS / HSO [ IU ]可从简单到复杂,可从IU规划配置内外部的嵌入式系统到IU规划配置内外部的大型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除了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管理之外,OS / HSO [ IU ]尚有担负起I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间通讯(IPC / HSO [ IU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异常终止处理以及死结(Dead lock)侦测及处理等较为艰深的问题。在I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之下尚有线程的问题,但是大部分的OS / HSO [ IU ]并不会处理IU规划配置内外部线程所遭遇的问题,通常OS / HSO [ IU ]仅止于提供一组API / HSO [ IU ]让IU规划配置内外部使用者自行操作或通过虚拟-实体设备及工具的管理机制控制IU规划配置内外部线程之间的交互。
IU规划配置内外部存储管理的另一个重点活动就是借由CPU / HSO [ IU ]的帮助来管理虚拟-实体位置。如果IU规划配置内外部同时有许多进程储存于记忆设备上,IU 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必须防止它们互相干扰对方的存储内容(除非通过某些协议在可控制的范围下操作,并限制可存取的IU规划配置内外部存储范围)。分割IU规划配置内外部存储空间可以达成目标IU规划配置内外部每个进程只会看到整个存储空间(从O到 IU规划配置内外部存储空间的最大上限)被配置给它自己(当然,有些位置被OS / HSO [ IU ]保留而禁止存取)。
有待于探索并建立的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理论,是超越信息科学及计算机科学的全新分支,而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则是IU规划配置内外部软件产业的基础与内核,如图8所示。
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理论的基本构成如下1.1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引论1.1 IU规划配置内外部硬件结构1.1.1IU规划配置内外部处理器1.1.2IU规划配置内外部存储器1.1. 3 IU规划配置内外部I / O设备1.1. 4总线1.2什么是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1.2.1 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概念1. 2. 2 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1.2.3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的地位1.3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的发展前景1. 3.1 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的形成1.3.2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的发展1. 3. 3推动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发展的动力1.4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的类型1. 4.1 IU规划配置内外部批处理系统1.4.2IU规划配置内外部分时系统1.4.3IU规划配置内外部实时系统1.4.4全息协同网络操作系统1.4.5全息协同分布式操作系统1.4.6其他IU规划配置 全息协同操作系统1.5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的特征1.6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结构设计1. 6.1整体结构1. 6. 2层次结构1.6. 3虚拟机结构1.6.4客户,服务器结构I1.1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和线程 I1.1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概念I1.1.1 IU规划配置内外部多道程序设计I1.1. 2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概念I1. 2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的状态和组成I1. 2.1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的状态及其转换I1. 2. 2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描述I1. 2. 3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队列I1. 3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管理I1. 3.1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图11. 3. 2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创建I1. 3.3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终止I1.3.4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阻塞I1.3.5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唤醒I1.4 IU规划配置内外部线程I1.4.1 IU规划配置内外部线程概念I1.4.2 IU规划配置内外部线程的实现I1.5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的同步和通信I1.5.1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的同步与互斥I1.5.2 IU规划配置内外部临界资源和临界区I1.5.3 IU规划配置内外部互斥实现方式
I1.5.4 IU规划配置内外部信号量I1.5.5 IU规划配置内外部信号量的一般应用I1.6 IU规划配置内外部经典进程同步问题I1.7 IU规划配置内外部管程I1.8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通信I1.8.1 IU规划配置内外部传递系统I1.8.2客户-服务器系统中的通信II1.1U规划配置内外部死锁II1.1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资源II1.1.1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资源使用模式II1.1.2 IU规划配置内外部可剥夺资源与不可剥夺资源II1.2 IU规划配置内外部死锁II1.2.2 IU规划配置内外部死锁的条件II1.2.3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资源分配图1V.1U规划配置内外部调度V.1U规划配置内外部存储管理V1.1U规划配置内外部文件系统VI1.1U规划配置内外部输入/输出管理VII1.1U规划配置内外部用户接口服务IX..嵌入式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X.分布式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X1.1U规划配置内外部安全性与保护机制XI1.案例研究1:UNIX / HSO [ IU ]XII1.实例研究2:Linux / HSO [ IU ]XIV.实例研究3 =Windows 2000 / HSO [ IU ]实用操作(A2)几种典型的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架构不难将现有的一些操作系统加以改进并加以拓展,形成面向整个资源汇通网络的IU 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
(a) Linux / HSO [ IU ]架构我们知道,Linux除了拥有傲人的可移植性(相较于Linux,MS-DOS只能运行在Intel CPU上),它也是一个分时多进程内核,以及良好的内存空间管理(普通的进程不能存取内核区域的内存)。想要存取任何非自己的内存空间的进程只能通过系统调用来达成。一般进程是处于使用者模式(User mode)底下,而执行系统调用时会被切换成内核模式(Kernel mode),所有的特殊指令只能在内核模式执行,此措施让内核可以完美管理系统内部与外部设备,并且拒绝无权限的进程提出的请求。因此理论上任何应用程序执行时的错误,都不可能让系统崩溃(Crash )。几乎完整的Linux / HSO [ IU ]架构如下IU规划配置内外部使用者模式IU 规划配置内外部应用程序(sh / HSO [ IU ]、vi / HSO [ IU ]、Open Office.org / HSO [ IU ]等)IU规划配置内外部复杂函数库(KDE / HSO [ IU ]、glib / HSO [ IU ]等)IU规划配置内外部简单函数库(opendbm / HSO [ IU ]、sin / HSO [ IU ]等)IU规划配置内外部C函数库(open / HSO [ IU ]、fopen / HSO [ IU ]、socket / HSO [ IU ], exec / HSO [ IU ]> calloc / HSO [ IU ]等)全息协同组织核心模式IU规划配置内外部系统中断、调用、错误等软硬件消息IU规划配置内外部核心(IU规划配置内外部驱动程序、进程、网络、内存管理等)IU规划配置内外部硬件(IU规划配置内外部处理器、内存、各种设备)(/7) Windows NT / HSO [ IU ]系统的架构在IU规划配置内外部硬件阶层之上,有一个由微内核直接接触的硬件抽象层(HAL / HSO [ IU ]),而不同的IU规划配置内外部驱动程序以模块的形式挂载在内核上执行。因此微内核可以使用诸如IU规划配置内外部输入输出、文件系统、网络、信息安全机制与虚拟内存等功能。而IU规划配置内外部系统服务层提供所有统一规格的函数调用库,可以统一所有IU规划配置内外部副系统的操作方法。例如尽管POSIX与OS / 2 / HSO [ IU ] 对于同一件服务的名称与调用方法差异甚大,它们一样可以无碍地操作于IU规划配置内外部系统服务层上。在IU规划配置内外部系统服务层之上的副系统,全都是IU规划配置内外部使用者模式,因此可以避免IU规划配置内外部使用者程序执行非法行动。
简化版本的Windows NT / HSO [ IU ]抽象架构 IU规划配置内外部使用者全息协同组织模式OS / 2 / HSO [ IU ]IU规划配置内外部应用程序Win 32 / HSO [ IU ]IU规划配置内外部应用程序DOS / HSO [ IU ]IU规划配置内外部程序Win 16 / HSO [ IU ]IU规划配置内外部应用程序POSIX / HSO [ IU ]IU规划配置内外部应用程序IU规划配置内外部其他DLL函数库DOS / HSO [ IU ]系统Windows模拟系统 OS / 2 / HSO [ IU ]副系统 Win32 副系统 POSIX · I / HSO [ IU ]副系统 IU规划配置内外部核心全息协同组织模式及系统服务层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输入输出管理IU规划配置内外部文件系统、IU规划配置内外部系统对象管理系统/ IU规划配置内外部安全管理系统/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管理/ IU规划配置内外部对象间通讯管理 /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间通讯管理/ IU规划配置内外部存储管理 IU规划配置内外部微观核心及窗口管理程序IU规划配置内外部驱动程序、硬件抽象层(HAL / HSO [ IU ])及图形驱动 IU规划配置内外部硬件(IU规划配置内外部处理器、内存、外部设备等)IU规划配置内外部副系统架构第一个IU规划配置内外部操作的副系统群为DOS / HSO [ IU ]副系统,它将每个DOS / HSO [ IU ]程序当成一个I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执行,并以个别独立的MS-DOS / HSO [IU ]虚拟机器承载其运行环境。
另外一个是Windows 3.1 / HSO [ IU ]模拟系统,实际上是在Win32副系统下执行Winl6程序。因此达到了安全掌控为MS-DOS与Windows / HSO [ IU ]系统所撰写之程序的能力。然而此架构只在Intel 80386 / HSO [ IU ]处理器及后继机型上操作。且某些会直接读取IU规划配置内外部硬件的程序,例如大部分的Win 16 / HSO [ IU ]游戏, 就无法套用这套系统,因此很多早期游戏便无法在Windows NT / HSO [ IU ]上执行。(3)对于互联网用户终端,本发明人在其独立自主建立全新的逻辑基础、数学基础、科学基础以及全新的技术基础和工程基础上,为了将忽悠不定的“云”计算体系改造成为汇通万物、贯通经纬的“天地”计算体系,坚持以全球价值链体系为核心,以IU认知系统(RS及其计算机辅助系统)与IU实践系统(PS及其计算机辅助系统)的联结和协调作为高级智能集成系统(HIIS)演变进程的主线,建立规划配置操作系统设计的工程技术方案。
基于全状态空问的强力搜索,面临着组合爆炸的严重威胁,仅能在很小型的问题中有效地合作。各种基本的启发式搜索策略,可以降低组合爆炸的速度,提高搜索效率。但在较大型的问题中,由于鳃的长度很大,组合爆炸的问题仍很严重,利用规划和多层规划, 可以进一步降低组合爆炸的速度。
规划是问题分解技术(关键状态法和关键操作法)的发展,它可以显著地减缓组合爆炸的速度。
在问题求解过程之中,规划可以使我们在深入细节之前,有一个求解问题的大致步骤,从而缓减了盲目搜索时的组合爆炸。但是在复杂问题的求解过程中,详细的规划常常不是一下子就能全部提出来的,开始时只能提出一个总的粗略的设想,然后对它逐步进行精细化,每次精细化就加入更多的细节考虑,直到得到详尽的规划为止。
这种多次规划的方法为多层规划,它产生一个规划的层次体系最粗略的规划处于最上层,最详尽的规划处于最下层。从而得到一个树,它的每一级对应于规划的一次精细化,如图9所示。
规划的每一次精细化可以用进程网络(Proedural Nets )表示。
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结果是多种因素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不论有多少,可分为五方面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主体;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中介;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对象;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基础;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环境。由此可建立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关系的层次结构模型。
假设一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系统有/7个作用因素(可归结为五方面)。通过对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结果影响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并根据它们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我们可列出nXn阶矩阵,这个矩阵为如下形式的判断矩阵
权利要求
1.独立权利要求一互联网用户终端规划配置智能一体化操作系统技术基础,是本申请人在建立全新的逻辑基础、数学基础、科学基础以及全新的技术基础和工程基础上,为了将忽悠不定的“云”计算体系改造成为汇通万物、贯通经纬的“天地”计算体系,以互联网用户为中心,进而以全球价值链体系(GVC)为中心,以自然智能与人工智能基于计算机及其网络而进行的联结和协调作为一般智能集成系统(HS)升级进程的主线,通过建立网络配置动力学基本模型和范式而提出来的一项新技术,本项权利的特征在于 A、对于互联网用户终端规划配置智能一体化操作系统技术,全新的逻辑基础包括全息汇通逻辑、两极汇通逻辑、两极全息汇通逻辑;全新的数学基础包括全息汇通数学、两极汇通数学、系统变迁分析数学;全新的科学基础包括资源配置动力学、全息组织协同学、系统功效价值论、博弈组织协同学、对冲均衡经济学、全息汇通物理学,以及由一系列全新理论的大综合而形成的贯通科学(交叉科学与横断科学)——元系统科学和智能集成科学;全新的技术基础是以价值链系统为核心、面向全息协同性的全新系统技术(集群);全新的工程基础是以价值链系统为核心、面向全息协同性的全新系统工程(集群);B、对于互联网用户终端规划配置智能一体化操作系统技术,“天地”计算本身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具有十分复杂的全息协同组织结构,在这里,一方面,各种计算机及其基础设施、附属设备和网络设备(包括服务器、浏览器)以全息协同组织模式(包括ICC、ICK、ICH、IDC、IDK、IDH、IMC, IMK, ΜΗ、ECC、ECK、ECH、EDC、EDK、EDH、EMC、EMK、EMH)连接起来而形成计算机互联网络组织;另一方面,各种用户及其功效链以全息协同组织模式(包括ICC、ICK、ICH、IDC、IDK、IDH、IMC, IMK, IMH, ECC、ECK、ECH、EDC、EDK、EDH、EMC、EMK、EMH)连接起来而形成自然智能社会化组织,这种自然智能社会化组织与计算机互联网络组织共同形成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发明所指称的“天地”计算体系 CS / HSN ( GII ); C、对于互联网用户终端规划配置智能一体化操作系统技术,建立规划配置操作系统设计的一般技术要求和科学基础,进而建立规划配置操作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和基本构成设相. D、对于互联网用户终端规划配置智能一体化操作系统技术,引入适当的、用于分别反映一般复杂适应系统基本动力、基本荷载、基本功效、基本消耗、内部合作和竞争及外部合作和竞争的各种基本协同变量,建立规划配置操作系统设计的工程技术方案。
2.从属权利要求——对于互联网用户终端,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发明首先建立规划配置操作系统设计的一般技术要求,本项权利的特征在于 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外部系统的设备资源和信息资源都是全息协同操作系统根据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外部用户需求按一定的策略来进行分配和调度的;全息协同操作系统的存储管理就负责把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外部存储单元分配给需要存储的程序以便让它执行,在程序执行结束后将它占用的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外部存储单元收回以便再使用;对于既提供虚拟存储、又提供实体存储的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外部,全息协同操作系统还要与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外部硬件配合做好资源调度工作,根据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外部执行程序的要求分配资源,在执行中将资源调入和调出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内外部以及回收资源等; IU规划配置内外部信息管理是全息协同操作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功能,主要是向IU规划配置内外部用户提供一个文件系统;一般说,一个IU规划配置内外部文件系统向用户提供创建IU规划配置内外部文件,撤销IU规划配置内外部文件,读写IU规划配置内外部文件,打开和关闭IU规划配置内外部文件等功能;有了 IU规划配置内外部文件系统后,用户可按IU规划配置内外部文件名存取数据而无需知道这些数据存放在哪里;这种做法不仅便于IU规划配置内外部用户使用而且还有利于IU规划配置内外部用户共享公共数据;此夕卜,由于IU规划配置内外部文件建立时允许创建者规定使用权限,这就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以全新的观点来看,一个标准IU规划配置内外部系统的OS / HSO应该提供以下的功倉泛:1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管理(Processing management / HSO [ IU ])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记忆空间管理(Memory management / HSO [ IU ]) IU规划配置内外部文件系统(File system / HSO [ IU ]) IU规划配置内外部通讯(Networking / HSO [ IU ]) IU规划配置内外部安全机制(Security / HSO [ IU ]) IU规划配置内外部使用者界面(User interface / HSO [ IU ]) IU规划配置内外部驱动程序(Device drivers / HSO [ IU ])。
3.从属权利要求对于互联网用户终端,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发明首先建立规划配置操作系统设计的科学基础,本项权利的特征在于 在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逻辑中,引起状态中的某些分量发生改变,从而使问题由一个具体状态变化到另一个具体状态的作用,可称作操作(operation ),它可以是一个机械性的步骤、过程、规则或算子;操作描述了状态之间的关系;问题的状态空间(State Space )是一个表示该问题的全部可能的状态及其相互关系的图;一般是一个赋值有向图,其中包含了以下三方面的详细说明 S:问题中可能有的初始状态的集合; F :操作的集合'G :目标状态的集合;状态空间常记为三重序元{ S,F,G在状态空间表示法中,问题求解过程转化为在图中寻找从初始状态^ s出发到达目标状态^ -的路径问题,也就是寻找操作序列a的问题;所以,状态空间中的解也常记为三重序元(0S,a,¢-),它包含了以下三方面的详细说明 Q s:某个初始状态'Q g :某个目标状态;《■:把^ s变换成Q g的有限的操作序列; 如果0· = / I,f 2 ,…,,则有 Q g: f Λ( / 2 ( / I ( Qs))) ...)。
4.从属权利要求一一对于互联网用户终端的规划配置,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发明建立规划配置操作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本项权利的特征在于 互联网用户功效链规划配置是以功效链思想为核心,以资源配置动力学(李宗诚,1996 )、系统功效价值论(李宗诚,1996 )、对冲均衡经济学(李宗诚,2008 )和博弈组织协同学(李宗诚,2005)为基础,应用现代最新信息技术及全球智能集成一体化的汇通网络信息技术(李宗诚,2010)和操作系统(李宗诚,2010)的配置方法;它是在UEC规划NA / IVC这种应用信息技术配置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发明提出要开发并建立的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OS / HSO [ IU ]),是一个庞大的IU规划配置内外部管理控制程序,大致包括5个方面的管理功能I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与处理机管理、IU规划配置内外部作业管理、IU规划配置内外部存储管理、IU规划配置内外部设备管理、IU规划配置内外部文件管理;不难将目前微机上常见的操作系统DOS、OS/2、UNIX、XENIX、LINUX、Windows、Netware等改造成为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DOS / HSO [ IU ]、OS / 2 / HSO [ IU ]、UNIX / HSO [IU ]、XENIX / HSO [ IU ],LINUX / HSO [ IU !,Windows / HSO [ IU !,Netware / HSO[IU ]等。
5.从属权利要求——对于互联网用户终端的规划配置,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发明建立规划配置操作系统的基本构成设想,本项权利的特征在于 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理论(李宗诚,2011)的基本构成如下1.1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引论1.1 IU规划配置内外部硬件结构 · 1.1.1IU规划配置内外部处理器 · 1.1.2IU规划配置内外部存储器1.1. 3 IU规划配置内外部I / O设备1.1. 4总线 ·1.2什么是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1.2.1 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概念1.2. 2 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1.2. 3 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的地位1.3 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的发展前景1.3.1 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的形成1.3. 2 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的发展1.3. 3推动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发展的动力 · 1.4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的类型1.4.1 IU规划配置内外部批处理系统 · 1.4.2IU规划配置内外部分时系统 ·1.4.3IU规划配置内外部实时系统 · 1.4.4全息协同网络操作系统 ·1.4.5全息协同分布式操作系统 ·1.4.6其他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 ·1.5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的特征 ·1.6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结构设计1.6.1整体结构1.6. 2层次结构1.6. 3虚拟机结构1.6.4客户,服务器结构 ·I1.1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和线程I1.1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概念I1.1.1 IU规划配置内外部多道程序设计I1.1. 2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概念I1.2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的状态和组成I1.2.1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的状态及其转换I1.2. 2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描述I1.2. 3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队列I1.3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管理I1.3.1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图11.3. 2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创建I1.3.3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终止I1.3.4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阻塞I1.3.5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唤醒I1.4 IU规划配置内外部线程I1.4.1 IU规划配置内外部线程概念I1.4.2 IU规划配置内外部线程的实现I1.5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的同步和通信I1.5.1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的同步与互斥I1.5.2 IU规划配置内外部临界资源和临界区I1.5.3 IU规划配置内外部互斥实现方式I1.5.4 IU规划配置内外部信号量I1.5.5 IU规划配置内外部信号量的一般应用I1.6 IU规划配置内外部经典进程同步问题I1.7 IU规划配置内外部管程I1.8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进程通信I1.8.1 IU规划配置内外部传递系统I1.8.2客户-服务器系统中的通信II1.1U规划配置内外部死锁II1.1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资源II1. 1.1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资源使用模式II1.1.2 IU规划配置内外部可剥夺资源与不可剥夺资源II1.2 IU规划配置内外部死锁II1.2.2 IU规划配置内外部死锁的条件II1.2.3 IU规划配置内外部资源分配图1V.1U规划配置内外部调度V.1U规划配置内外部 存储管理V1.1U规划配置内外部文件系统VI1.1U规划配置内外部输入/输出管理VII1.1U规划配置内外部用户接口服务 IX..嵌入式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 X.分布式IU规划配置全息协同操作系统 X1.1U规划配置内外部安全性与保护机制 XI1.案例研究1:UNIX / HSO [ IU ] XII1.实例研究2:Linux / HSO [ IU ] XIV.实例研究3 =Windows 2000 / HSO [ IU ]。
6.从属权利要求一一对于互联网用户终端,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发明建立规划配置操作系统设计的问题求解基础,本项权利的特征在于 假设一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系统有个作用因素(可归结为五方面);通过对互联网用户规划配置结果影响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并根据它们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我们可列出X η阶矩阵,这个矩阵为如下形式的判断矩阵
7.从属权利要求一一对于互联网用户终端,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发明建立规划配置操作系统设计的技术方案。
全文摘要
互联网用户终端规划配置智能一体化操作系统技术基础,是在建立全新的逻辑基础、数学基础和科学基础上,为了将“云”计算体系改造成为汇通万物的“天地”计算体系,以互联网用户为中心,进而以多层级的价值链(GVC)为中心,以认知系统与实践系统基于计算机辅助系统及互联网而进行的联结和协调作为高级智能集成系统(HIIS)演变进程的主线,通过建立网络配置动力学基本模型、范式和方程体系以及全息组织协同学基本模型、范式和方程体系而建立的新技术。本项发明为申请人李宗诚于2011年9月通过电子系统正式向国家专利局提交的600项发明专利集群(总名称为“价值链系统工程网络技术支持体系[DCN/IIL(VC)]”中的第259项。
文档编号G06Q10/00GK103023953SQ20111034230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3日
发明者李宗诚 申请人:李宗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