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盖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37737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滑盖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盖式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将滑盖动作及掀盖动作结合的滑盖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先前技术中的滑盖式电子装置包含一盖体及一本体,盖体可移动地结合本体。通常,盖体仅能相对于本体进行线性移动。而先前技术中的掀盖式电子装置也是包含一盖体及一本体,盖体枢接于本体,以使盖体可以相对于本体旋转,而与本体之间形成一夹角。同时具备滑盖动作及掀盖动作的滑盖式电子装置,已经逐渐被提出,例如美国US7, 848, 111号专利案所提出的滑盖式电子装置。于US7,848,111号专利案中,第二机体叠置于第一机体之上。当第二机体相对于第一机体移动至一特定位置时,第二机体可以相对于第一机体转动,而产生掀盖型态的作动,以使第二机体立起。第一机体(本体)及第二机体(盖体)之间,以软性电路板达成电连接。当第二机体叠置于第一机体时,软性电路板被隐藏于第一机体及第二机体之间。但是,当第二机体立起时,软性电路板就会在第二机体的背侧面外露。外露的软性电路板欠缺保护而容易破损,导致电子装置常常因为软性电路板破损而无法正常运作。

发明内容
在可执行掀盖动作的滑盖式电子装置,外露的软性电路板欠缺保护而容易破损,导致电子装置因为软性电路板破损而无法正常运作的机率提升。鉴于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滑盖式电子装置,可避免软性电路板外露,进而降低软性电路板破损的机率。本发明提供一种滑盖式电子装置,包括一本体、一盖体、至少一卡合杆及一饰板。本体具有一顶面;盖体具有一前侧面及一背侧面,且前侧面上设一显示幕。盖体可移动地设置于本体的顶面上,使背侧面朝向本体的顶面。盖体用以沿一滑动方向移动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且盖体可于第二位置相对于本体转动而与本体之间形成一夹角。卡合杆设置于盖体;饰板具有一枢接端及一卡扣端。枢接端可移动地设置于本体的顶面上,且可相对于本体进行线性移动以及转动;且当盖体位于第二位置时,卡扣端扣合于卡合杆,使饰板随盖体相对于本体的转动,而相对于本体进行线性移动以及转动。通过上述的元件组成,当盖体与本体之间形成夹角时,饰板也会被盖体带动升起,不需使用者手动操作饰板。当盖体与本体之间形成夹角时,盖体、本体及饰板之间形成一截面型态为三角形的空间。连接盖体及本体的软性电路板可以被安排于此三角形的空间中,以利用饰板保护软性电路板,减少软性电路板受损的风险。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饰板由滑盖式电子装置分离;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盖体与本体之间形成一夹角;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盖体覆盖于本体之上;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该盖体相对于本体线性移动至第一位置;图5、图6及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饰板的局部立体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盖体的立体图,揭示盖体的背侧面;图11为图10中,局部区域的放大图;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盖体的分解立体图;图13为图12中,局部区域的放大图;图14、图15、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 滑盖式电子装置110 本体112 顶面112a 凹部112b 内壁112c 滑动槽112d 第一开口120 盖体122 前侧面124 背侧面124a 第二开口124b 穿孔124c 第一狭长凹槽124d 第二狭长凹槽126 显示幕128 凸台130 卡合杆140 饰板142 枢接端144 卡扣端144a 卡勾144b 卡合缺口146 轴杆150 软性电路板160 滑轨组件162 导引轨
164延伸件166转动块N法线方向S滑动方向Pl第一位置P2第二位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揭露的一种滑盖式电子装置100,包括一本体110、一盖体120、一饰板140。如图1及图2所示,本体110具有一顶面112。盖体120具有一前侧面122及一背侧面124。如图3及图4所示,前侧面122上设一显示幕126。盖体120可移动地设置于本体110的顶面112上,且该背侧面124朝向该本体110的顶面112。如图2、图3及图4所示,盖体 120可相对于本体110进行线性位移以及转动。盖体120沿一滑动方向S移动于一第一位置Pl及一第二位置P2之间,且盖体120可于第二位置P2相对于本体110转动,而使得盖体120而与本体110之间形成一夹角。如图3所示,当盖体120于第一位置Pl时,盖体120重叠于本体110的顶面112上。如图2及图4所示,当盖体120位于第二位置P2时,盖体120与本体110之间仅部分地重叠,并且盖体120可于第二位置P2相对于本体110转动,而使盖体120与本体110之间形成一夹角。如图5、图6及图7所示,滑盖式电子装置100还包含一^^合杆130。卡合杆130设置于盖体120。如图1、图3及图8所示,饰板140具有一枢接端142及一卡扣端144。枢接端142可移动地设置于本体110,使得饰板140于顶面112上相对于该本体110进行线性移动以及转动。卡扣端144用以扣合于卡合杆130,使饰板140随盖体120相对于本体110的转动,而相对于本体110进行线性移动以及转动。如图5及图6所示,本体110的顶面112上形成一凹部112a,用以容置饰板140。当盖体120位于第一位置Pl及第二位置P2之间时,盖体120靠合于本体110,且盖体120的背侧面124朝向本体110的顶面112。此时,饰板140位于盖体120及本体110之间,且容置于前述的凹部112a中,使得饰板140不会突出于本体110的顶面112,用于使得盖体120可以紧贴于本体110。如图1、图7及图8所示,凹部112a具有相对的两内壁112b,两内壁112b的法线方向N垂直于滑动方向S。各内壁112b上形成一滑动槽112c,且各滑动槽112c的延伸方向,大致与滑动方向S平行。饰板140具有两轴杆146,设置于枢接端142,且互为反向延伸。其中,各轴杆146分别位于各滑动槽112c中,用于将枢接端142枢接于本体110,使得饰板140可相对于本体110转动。此外,枢接端142可于滑动槽112c中滑动而进行线性位移,而使得饰板140可以相对于本体110进行线性移动。如图5、图6及图7所示,当盖体120位于第二位置P2时,卡扣端144扣合于卡合杆130。其中,饰板140包含至少—^勾144a,设置于卡扣端144。卡勾144a上形成—^合缺口 144b,用以供卡合杆130嵌入。当盖体120相对于本体110转动时,卡扣端144也会被盖体120带动,使得饰板140随盖体120相对于本体110的转动,而相对于本体110进行线性移动以及转动。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态样中,滑盖式电子装置100具有两卡合杆130 ;且饰板140包含两卡勾144a,分别设置于卡扣端144的两个端点。两卡合杆130及两卡勾144a用以对饰板140平均地施力,以稳定地使饰板140随盖体120作动。如图2及图5所示,当盖体120与本体110之间形成夹角时,饰板140与本体110之间形成夹角,且饰板140与盖体120之间也形成夹角。此时,卡扣端144连接于盖体120的背侧面124,且枢接端142连接于本体110的顶面112。此时,由滑盖式电子装置100的侧面观察,本体110、盖体120及饰板140之间形成一断面型态为三角形的空间。如图1及图2所示,于滑盖式电子装置100中,本体110与盖体120之间,必须有电连接关系,以互相传递电信号。滑盖式电子装置100更包含一软性电路板150,用以电连接本体110及盖体120。如图1所示,本体110的顶面112上形成一第一开口 112d,盖体120的背侧面124上形成一第二开口 124a。软性电路板150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开口 112d及第二开口 124a,使得软性电路板150的一端穿过本体110的顶面112而固定于本体110中,另一端穿过盖体120的背侧面124而固定于盖体120,用于电连接本体110及盖体120内部的电子电路。如图2所示,当盖体120与本体110之间形成夹角时,饰板140遮挡于第一开口112d及第二开口 124a,使得软性电路板150位于本体110及盖体120之间的部分,位于前述的三角形的空间中。因此,饰板140覆盖于软性电路板150上,用于通过饰板140保护软性电路板150。参阅图9所示,当盖体120位于第二位置P2且靠合于本体110时,凹部112a的一边缘阻挡卡勾144a,使卡勾144a无法往朝向第一位置Pl的方向移动,用于当盖体120由第二位置P2朝向第一位置Pl移动时,饰板140不会随盖体120移动,而盖体120则带动卡合杆130由卡合缺口 144b脱出。如图7、图10及图11所示,盖体120的背侧面124形成一穿孔124b。如图12及图13所示,盖体120还包含两个凸台128,设置于盖体120中,且穿孔124b位于两凸台128之间。卡合杆130的两端130分别设置于该两凸台128。如图7所示,当盖体120位于第二位置P2且靠合于本体110时,卡勾144a通过穿孔124b,以使卡合杆130嵌入卡合缺口 144b。如图7、图10及图11所示,盖体120的背侧面124更形成第一狭长凹槽124c。第一狭长凹槽124c的一端连接穿孔124b。当盖体120靠合于本体110,且移动于第一位置Pl及第二位置P2之间时,卡勾144a突出于本体110的顶面112,且位于第一狭长凹槽124c中。如图11、图12及图13所示,滑盖式电子装置100更包含一滑轨组件160,用以可移动地设置盖体120至本体110上。结合参阅图14、图15及图16,滑轨组件160包含至少一导引轨162、一延伸件164及一转动块166。盖体120的背侧面124上形成至少一第二狭长凹槽124d,平行于第一狭长凹槽124c,且该导引轨162设置于该第二狭长凹槽124d中,使导引轨162设置于盖体120。延伸件164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导引轨162,另一端而突出于背侧面124,且延伸至本体110中。转动块166设置于本体110中,且枢接于延伸件164。通过延伸件164可滑动地设置于导引轨162,盖体120可相对于本体110进行线性位移;通过转动块166枢接于延伸件164,盖体120可相对于本体110进行转动。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态样中,滑轨组件160的数量为两组,且第二狭长凹槽124d的数量对应滑轨组件160的数量。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滑盖式电子装置100中,当盖体120被移动至第二位置P2,并且被使用者掀起时,饰板140的卡扣端144可以自动结合于卡合杆130,从而使得饰板可以被盖体120带动而掀起。饰板140被掀起之后,本体110、盖体120及饰板140之间的空间可供软性电路板150穿越。饰板140遮盖第一开口 112d、第二开口 124a及软性电路板150,从而降低了软性电路板受损的机率。而当盖体120再度靠合于本体110,饰板140也会靠合于本体110,并且随着盖体120朝向第一位置Pl的移动,卡扣端144与卡合杆130之间也会自动分离。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滑盖式电子装置100,使用者仅需推动盖体120相对于本体110移动,不需手动操作饰板140,使得滑盖式电子装置100具有容易操作的特性。
权利要求
1.一种滑盖式电子装置,包括:本体,具有一顶面;盖体,具有一前侧面及一背侧面,该前侧面上设一显示幕;该盖体可移动地设置于该本体的顶面上,使该背侧面朝向该本体的顶面,该盖体用以沿一滑动方向移动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且该盖体可于该第二位置相对于该本体转动而与该本体之间形成一夹角;至少一卡合杆,设置于该盖体 '及饰板,具有一枢接端及一卡扣端;其中,该枢接端可移动地设置于该本体,使该饰板于该顶面上相对于该本体进行线性移动以及转动;且当该盖体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卡扣端扣合于该卡合杆,使该饰板随该盖体相对于该本体的转动,而相对于该本体进行线性移动以及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盖式电子装置,还包含一软性电路板,其一端穿过该本体的顶面而固定于该本体中,另一端穿过该盖体的背侧面而固定于该盖体;且该盖体与该本体之间形成该夹角时,该饰板覆盖于该软性电路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盖式电子装置,其中该本体的顶面上形成一凹部,用以容置该饰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盖式电子装置,其中该本体的顶面上形成一第一开口,该盖体的背侧面上形成一第二开口,且该软性电路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该第一开口及该第二开□。
5.如权利要求4所 述的滑盖式电子装置,其中该盖体与该本体之间形成该夹角时,该饰板遮挡于该第一开口及该第一开口。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盖式电子装置,其中该饰板包含至少一卡勾,设置于该卡扣端;且该卡勾形成—合缺口,用以供该卡合杆嵌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盖式电子装置,其中当该盖体位于该第二位置且靠合于该本体时,该卡勾被该凹部的一边缘阻挡,用于当该盖体由该第二位置朝向该第一位置移动时,带动该卡合杆由该卡合缺口脱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滑盖式电子装置,其中:该凹部具有相对的两个内壁,该两个内壁的法线方向垂直于滑动方向,且各该内壁形成一滑动槽 '及该饰板具有两个轴杆,设置于该枢接端,且互为反向延伸,并分别位于各该滑动槽中。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盖式电子装置,其中:该盖体的背侧面形成一穿孔,该盖体还包含至少两个凸台,设置于该盖体中,且该穿孔位于该两个凸台之间;及该卡合杆的两端分别设置于该两个凸台,且该卡勾通过该穿孔,以使该卡合杆嵌入该卡合缺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滑盖式电子装置,其中该盖体的背侧面形成一第一狭长凹槽,其一端连接该穿孔,当该盖体靠合于该本体时,该卡勾突出于该本体的顶面,且位于该第一狭长凹槽中。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滑盖式电子装置,还包含一滑轨组件,用以可移动地设置该盖体至该本体上,其中该滑轨组件包含:至少一导引轨,设置于该盖体;延伸件,其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该导引轨,另一端而突出于该背侧面,且延伸至该本体中;及转动块,设置于该本体中,且枢接于该延伸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滑盖式电子装置,该盖体的背侧面上形成至少一第二狭长凹槽,平行于该第一狭长 凹槽,且该导引轨设置于该第二狭长凹槽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滑盖式电子装置,其包括一本体、一盖体、至少一卡合杆及一饰板。本体具有一顶面;盖体具有一前侧面及一背侧面,且前侧面上设一显示幕。盖体可移动地设置于顶面上,使背侧面朝向顶面。盖体用以沿一滑动方向移动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且盖体可于第二位置相对于本体转动。卡合杆设置于盖体;饰板具有一枢接端及一卡扣端。枢接端可移动地设置于顶面上,且可相对于本体进行线性移动以及转动。当盖体位于第二位置时,卡扣端扣合于卡合杆,使饰板随盖体相对于本体的转动而进行位移。
文档编号G06F1/16GK103076844SQ201110351278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6日
发明者梁振仪 申请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