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方法和程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40933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方法和程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方法和程序。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例如能够同时确认图像的全部和部分细节的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方法和程序。
背景技术
例如,数字相机(数字静止相机)包括长宽比为4 3或16 9的液晶面板并且能够在液晶面板上显示由数字相机拍摄的图像(例如,如照片的静止画面)。其间,在数字相机进行摇摆(或者傾斜)的同时连续地拍摄图像,ー些最近数字相机可以拍摄水平长(或者垂直长)全景图像。由于这种全景图像的长宽比与数字相机的液晶面板的长宽比不同,即由于全景图像的水平长度比长宽比为4 3或16 9的液晶面板要长,所以液晶面板上的全景图像的显示受到限制。更具体地讲,当整个全景图像要在液晶面板上进行显示吋,全景图像以縮小尺寸进行显示。另外,当全景图像以放大尺寸在液晶面板上进行显示吋,只可以显示全景图像的一部分并且不能够显示整个全景图像。鉴于上述的观点,提出了ー种图像再现装置,它能够以放大比例在整个液晶面板上显示全景图像的一部分并且提供指示全景图像的哪个部分在液晶面板上进行显示的重叠的显示(例如,见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布No. 2000-152168)。

发明内容
对于长宽比与液晶面板不同的图像(例如,全景图像),如果能够同时确认这个图像的整体和部分细节则这是便利的。基于这个原因,需要建议实现这种确认的图像显示控制的各种技木。考虑到现有技术中的以上情形,希望可以同时确认图像的整体和部分细节。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ー种显示控制装置或使得计算机发挥显示控制装置的作用的程序,该显示控制装置包括显示控制器,用于执行显示控制以在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幕上显示要进行显示并且长宽比与显示屏幕的长宽比不同的整个显示目标图像并且以与显示目标图像的重叠关系在部分图像的显示位置处显示通过对与显示目标图像的一部分对应的部分图像进行放大获得并且尺寸小于显示屏幕的部分放大图像。根据本发明的另ー个实施例,提供了ー种显示控制方法,用于执行显示控制以在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幕上显示要进行显示并且长宽比与显示屏幕的长宽比不同的整个显示目标图像并且以与显示目标图像的重叠关系在部分图像的显示位置处显示通过对与显示目标图像的一部分对应的部分图像进行放大获得并且尺寸小于显示屏幕的部分放大图像。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要进行显示并且长宽比与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幕不同的整个显示目标图像在显示屏幕上进行显示,并且通过对与显示目标图像的一部分对应的部分图像进行放大获得并且尺寸小于显示屏幕的部分放大图像以与显示目标图像的重叠关系在部分图像的显示位置处进行显示。显示控制装置可以是独立装置或者作为一个装置的部件的内部块。可以通过传输媒介进行传输或者以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形式提供程序。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同时确认图像的整体和部分细节。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数字相机的结构的例子的框图;图2A和2B是示出数字相机的外部结构的例子的透视图;图3是示出显示控制装置的功能结构的例子的框图;图4A、4B和4C示出了整体显示模式下的全景图像的显示例子;图5A、5B和5C用于解释整体显示模式下的全景图像和部分放大图像的各个显示例子;图6是解释在整体显示模式下由显示控制装置执行的显示控制过程的流程图;图7示出了滚动模式下的显示目标图像的显示例子;图8A、8B和8C示出了当靠近显示屏幕被认作用于显示部分放大图像的触发器并且接触显示屏幕被认作用于在滚动模式下显示图像的触发器的显示屏幕上的显示例子;以及图9A和图9B示出了整体显示模式下的全景图像的另一个显示例子。
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数字相机]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数字相机的结构的例子的框图。透镜单元11包括拍摄透镜、光圈、聚焦透镜、等等。入射在透镜单元11上的光进入成像装置12。成像装置12例如通过CXD (电荷耦合器件)或者CMOS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成像器构成。成像装置12对从透镜单元11进入的光执行光电转换并且将转换的模拟图像信号提供给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3。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3对来自成像装置12的图像信号执行模拟信号处理(例如, 相关双重采样过程和自动增益控制过程)并且将处理的图像信号提供给A/D (模拟/数字) 转换单元14。A/D (模拟/数字)转换单元14对来自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3的图像信号执行A/D 转换并且将所得的数字图像数据提供给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5。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5对来自A/D转换单元14的图像数据执行数字信号处理(白平衡控制过程、降噪过程和所需压缩编码过程(例如,JPEG(联合图像专家组)编码)),并且将所得的图像数据提供给输入/输出面板18 (具体地讲,它的显示单元17)和记录装置 19。输入/输出面板18由输入单元16和显示单元17组成。例如,通过具有接受(检测)从外部输入的输入的功能的装置(例如,静电型触摸面板、包括用于发光的光源的装置和用于接收在由物体反射以后的发射的光的传感器)构造输入单元16。当外部物体(例如,用户的手指或者用户掌握的触笔)靠近或接触输入单元16 时,输入单元16将表示显示单元16上的接近位置或接触位置的信号提供给CPU 23。由用于显示图像的装置(S卩,显示装置)(例如,液晶面板)构造显示单元17,并且例如根据从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5提供的图像数据显示图像。在输入/输出面板18中,上述的输入单元16和显示单元17进行彼此集成从而使得显示单元17能够显示图像并且输入单元16能够接受从外部应用到在显示单元17上显示的图像的操作输入。例如,可以采用所谓的触摸屏等等作为输入/输出面板18。例如,例如DVD (数字多功能盘)的盘、例如记忆卡的半导体存储器或者另一个可移动记录介质(未示出)能够可拆卸附连到记录装置19。记录装置19对附连的记录介质上或者来自附连的记录介质的图像数据执行用于记录或再现图像数据的控制。更具体地讲,记录装置19将来自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5的图像数据记录在记录介质上,读取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数据,并且将读取的图像数据提供给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5。执行器20是用于调整透镜单元11中的聚焦透镜和光圈的电机并且由电机驱动器 21进行驱动。电机驱动器21根据CPU(中央处理单元)23的控制驱动执行器20。TG(定时发生器)23根据CPU 23的控制向成像装置12提供用于曝光时间控制等等的定时信号。CPU 23执行存储在程序ROM(只读存储器)26中的程序,并且当需要时,执行存储在EEPROM(电擦除可编程ROM) 25内的程序,从而控制数字相机的各个块。操作单元M例如由用户操作的物理按钮进行构造,并且将与用户的操作对应的信号提供给CPU 23。EEPROM 25存储当数字相机断电时进行保持的数据和程序(例如,通过用户操作操作单元M等等设置的拍摄参数)。例如,程序ROM 26存储由CPU 23执行的程序。RAM 27临时存储CPU 23的操作中所需的数据和程序。在上述构造的数字相机中,CPU 23执行记录在程序ROM 26上的程序,从而控制数字相机的各个单元或部分。其间,入射在透镜单元11上的光在成像装置12中进行光电转换并且所得图像信号提供给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3。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3对来自成像装置12的图像信号执行模拟信号处理并且将处理的图像信号提供给A/D转换单元14。A/D转换单元14对来自模拟信号处理单元13的图像信号执行A/D转换并且将所得的数字图像数据提供给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5。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5对来自A/D转换单元14的图像数据执行数字信号处理并且将所得的图像数据提供给显示对应图像即所谓的穿透镜图像的输/输出面板18(具体地讲,它的显示单元17)。
另外,CPU 23根据来自输入/输出面板18(具体地讲,它的输入单元16)和操作单元M的信号执行预定过程。更具体地讲,例如,当输入/输出面板18或操作单元M进行操作以拍摄图像时, CPU 23控制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5从而使得来自A/D转换单元14的图像数据经历压缩编码过程并且通过记录装置19记录在记录介质上。另外,例如,当输入/输出面板18或者操作单元M进行操作以再现图像时,CPU 23控制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5从而使得通过记录装置19从记录介质读取图像数据。进一步讲,CPU 23命令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5对从记录介质读取的图像数据进行解压缩并且将解压缩的图像数据提供给输入/输出面板18以进行显示。此外,CPU 23命令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5产生用于聚焦控制的聚焦帧(AF帧)的图像并且在输入/输出面板18上显示聚焦帧。数字相机例如具有AF(自动聚焦)功能、AE(自动曝光)功能、AWB(自动白平衡) 功能、等等。由CPU 23执行对应程序实现这些功能。例如,通过AF功能执行AF帧在输入/输出面板18上的显示。能够通过在输入/ 输出面板18上进行命令AF帧的位置的移动的操作来移动在输入/输出面板18(具体地讲, 它的显示单元17的显示屏幕)上显示的AF帧的位置。进一步讲,能够通过在输入/输出面板18上执行命令改变AF帧的尺寸的操作改变在输入/输出面板18 (具体地讲,它的显示单元17的显示屏幕)上显示的AF帧的尺寸。例如,由CPU 23执行的程序能够从可移动记录介质安装到数字相机或者通过经由网络进行下载安装到数字相机内。图2A和图2B是示出图1所示的数字相机的外部结构的例子的透视图。具体地讲,图2A是观看数字相机的正侧(即,当拍摄图像时面向物体的数字相机的一侧)的透视图,图2B是观看数字相机的背侧的透视图。镜盖31安置为覆盖数字相机的正面并且可以进行上下移动。当镜盖31处于向上移动位置时,透镜单元11等等由镜盖31覆盖。另外,当镜盖 31处于向下移动位置时,透镜单元11等等被暴露并且数字相机处于能够拍摄图像的状态。在图2A中,镜盖31处于向下移动位置,并且透镜单元11被暴露。AF照明器32位于透镜单元11的左侧上。例如,当物体暗并且难于通过AF功能完成聚焦时,AF照明器32发射用于对物体进行照明的光(辅助光)。当通过使用自定时器拍摄图像时,AF照明器32还发挥向用户通知由自定时器执行的拍摄的定时的自定时器灯的作用。在数字相机的顶部上,设置了电源按钮33、再现按钮34、快门按钮(释放按钮)35 和缩放杆36,上述这些部件是图1所示的操作单元M的部件。电源按钮33进行操作以为数字相机切换电源的开启和关闭,并且再现按钮34进行操作以对记录在附连到记录装置19(图1)的记录介质上的图像数据进行再现。快门按钮(释放按钮)35进行操作以将图像数据记录在附连到记录装置19(图1) 的记录介质上,并且缩放杆36进行操作以控制缩放。输入/输出面板18设置在数字相机的背侧上。图像(例如,穿透镜图像)显示在输入/输出面板18上。另外,通过将用户的手指或触笔靠近或放在输入/输出面板18上,用户能够对数字相机给出各种(操作)输入。[显示控制装置的结构的例子]图3是示出被构造为图1中的CPU 23用于执行显示控制的显示控制装置的功能结构的例子的框图。这里,在图1的数字相机中,当输入/输出面板18或者操作单元M进行操作以对记录在附连到记录装置19的记录介质上的图像进行再现时,CPU 23控制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5并且执行用于在输入/输出面板18 (具体地讲,它的显示单元17)上显示记录在附连到记录装置19的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的显示控制。图3示出了被构造为CPU 23的用于执行上述的显示控制的显示控制装置的功能结构的例子。显示控制装置包括输入检测单元51、放大图像产生单元52、和显示控制单元53。从外部应用到输入/输出面板18的依赖于刺激(输入)的信号(下文还称作“刺激信号”)从输入/输出面板18 (具体地讲,它的输入单元16)提供给输入检测单元51。根据来自输入/输出面板18 (具体地讲,它的输入单元16)的刺激信号,输入检测单元51检测从外部应用到输入/输出面板18(具体地讲,它的输入单元16)的输入(例如,例如用户的手指或者用户掌握的触笔的靠近或接触以及用户的手指或触笔定位为靠近或接触输入单元16的位置(输入/输出面板18上))。另外,输入检测单元51将检测的输入、位置等等作为表示由用户在输入/输出面板18上执行的操作的操作信息提供给放大图像产生单元52和显示控制单元53。要在输入/输出面板18 (具体地讲,它的显示单元17)上进行显示的显示目标图像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5从附连到记录装置19的记录介质提供给放大图像产生单元 52。放大图像产生单元52根据来自输入检测单元51的操作信息对提供给放大图像产生单元52的显示目标图像的一部分即局部图像进行放大,并且将通过局部图像的放大获得的局部放大图像提供给显示控制单元53。显示目标图像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5从附连到记录装置19的记录介质进一步提供给显示控制单元53。显示控制单元53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5执行显示控制以调整提供给显示控制单元53的显示目标图像的尺寸并且在输入/输出面板18 (具体地讲,它的显示单元17)上显示在尺寸调整以后的显示目标图像的整体或一部分。进一步讲,显示控制单元53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5根据来自输入检测单元51 的操作信息执行显示控制以在输入/输出面板18 (具体地讲,它的显示单元17)上显示来自放大图像产生单元52的局部放大图像。这里,作为拍摄图像的图像拍摄模式,例如,数字相机具有以长宽比与输入/输出面板18的显示单元17的显示屏幕基本相同的长宽比拍摄图像(下文称作“普通图像”)的普通图像拍摄模式和拍摄全景图像的全景模式。在全景模式下,例如,当用户在按下快门按钮35的同时摇摆数字相机时,在按下快门按钮35的期间连续拍摄多个图像。进一步讲,在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5中,多个图像进行彼此组合从而使得它们在数字相机进行摇摆的方向上肩并肩进行位置对齐排列,从而产生如同一次性对在快门按钮35的按下期间数字相机进行摇摆的范围进行拍摄获得的水平长全景图像。还可以通过倾斜数字相机以替代摇摆数字相机执行全景图像的拍摄(产生)。当通过倾斜数字相机拍摄全景图像时,获得全景图像作为垂直长图像。当显示目标图像是普通图像时,显示控制单元53对普通图像即显示目标图像的尺寸进行调整以与显示单元17的显示屏幕的尺寸进行匹配并且在输入/输出面板18的显示单元17上显示尺寸调整后的普通图像。由于普通图像的长宽比与显示屏幕相同,所以整个普通图像显示在整个显示屏幕上。另一方面,当显示目标图像是全景图像时,全景图像的长宽比与显示屏幕不同。也就是说,例如,全景图像的水平长度比显示屏幕要长。因此,实际上很难在保持全景图像的长宽比的同时在整个显示屏幕上显示整个的全景图像。换句话说,例如,当在保持全景图像的长宽比的同时在长宽比与全景图像不同的显示屏幕上显示水平长全景图像时,通过调整全景图像的(水平或垂直)尺寸从而使得水平长全景图像的水平尺寸(即与它的水平和垂直侧的较长一个对应的长度方向上的水平长全景图像的尺寸)与显示屏幕的水平尺寸(基本上)匹配,显示整个的全景图像。或者, 通过调整全景图像的尺寸从而使得水平长全景图像的垂直尺寸(即与它的水平和垂直侧的较短一个对应的宽度方向上水平长全景图像的尺寸)与显示屏幕的垂直尺寸(基本上) 匹配,显示全景图像的一部分。这里,调整全景图像的尺寸从而使得水平长全景图像的水平(长度)尺寸与显示屏幕的水平尺寸匹配并且然后显示尺寸调整后的整个全景图像的显示模式称作整体显示模式。另外,调整全景图像的尺寸从而使得水平长全景图像的垂直(宽度)尺寸与显示屏幕的垂直尺寸匹配并且然后显示尺寸调整后的全景图像的一部分的显示模式称作部分显示模式。部分显示模式划分成用户命令要在显示屏幕上进行显示的尺寸调整后的全景图像的一部分的命令模式,和当拍摄全景图像时要在显示屏幕上进行显示的尺寸调整后的全景图像的一部分在数字相机的移动方向(例如,与全景图像的长度方向对应的摇摆方向) 上进行滚动的滚动模式。在整体显示模式下,在显示屏幕上进行显示的全景图像的水平尺寸与显示屏幕的水平尺寸匹配,但是全景图像的垂直尺寸小于显示屏幕的垂直尺寸。因此,当在显示屏幕上显示全景图像时,在上侧或下侧或这两者出现没有显示全景图像的一个区域或多个区域, 并且全景图像以缩小尺寸在显示屏幕上进行显示。另一方面,在部分显示模式下,全景图像能够以非缩小尺寸在显示屏幕上进行显示。然而,仅仅全景图像的一部分能够在显示屏幕上进行显示,并且整个全景图像没有以完全尺寸在显示屏幕上进行显示。因此,在这个实施例中,显示控制单元53执行显示控制以在整体显示模式下在输入/输出面板18 (具体地讲,它的显示单元17)的显示屏幕上显示整个全景图像即显示目标图像,并且在整个图像中显示部分图像的位置处以与全部进行显示的显示目标图像的重叠关系显示部分放大图像(即通过放大与显示目标图像的一部分对应并且尺寸小于显示屏幕的部分图像获得的图像)。因此,用户能够同时确认全景图像即显示目标图像的整体和部分细节。[整体显示模式下的显示例子]图4A、图4B和图4C示出了整体显示模式下的全景图像的显示例子。图4A示出了在用户的手指没有接触输入/输出面板18的状态下的输入/输出面板18 (具体地讲,它的显示单元17)的显示屏幕上的显示例子。在用户的手指没有接触输入/输出面板18的状态下,显示控制单元53调整作为显示目标图像的例如水平长全景图像的尺寸从而使得水平长全景图像的长度或水平尺寸与显示屏幕的水平尺寸匹配,并且然后显示整个的全景图像。这里,如图4A所示的显示整个全景图像还称作“整体显示”。图4B和图4C示出了在用户的手指接触输入/输出面板18的状态下的输入/输出面板18的显示屏幕上的显示例子。在图4B中,用户的手指基本上在水平方向的中心位置处接触输入/输出面板18 的显示屏幕。在这种情况下,与图4A的情况一样,显示控制单元53执行全景图像的整体显示。进一步讲,放大图像产生单元52在水平方向(即,全景图像的长度方向)上以用户的手指的接触点为预定范围的中心选择整体显示的全景图像的预定范围作为要进行放大的部分图像,并且然后将部分图像放大成小于显示屏幕的尺寸。另外,放大图像产生单元 52将所得的部分放大图像提供给显示控制单元53。显示控制单元53以与整体显示的全景图像的重叠关系在用户的手指接触的显示屏幕上的位置即显示部分图像的位置处显示从放大图像产生单元52提供的部分放大图像。在图4C中,用户的手指在水平方向上稍微向右偏移的位置接触输入/输出面板18 的显示屏幕。在这种情况下,与图4B的情况一样,显示控制单元53同样执行全景图像的整体显示。
另外,放大图像产生单元52在水平方向上以用户的手指的接触点为预定范围的中心选择全景图像的预定范围作为要放大的部分图像并且对部分图像进行放大。另外,放大图像产生单元52将所得的部分放大图像提供给显示控制单元53。显示控制单元53在用户的手指接触的显示屏幕上的位置即显示部分图像的位置以与整体显示的全景图像的重叠关系显示从放大图像产生单元52提供的部分放大图像。因此,当用户的手指基本在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接触显示整个全景图像的显示屏幕时(如图4B所示),通过对以用户的手指的接触点为预定范围的基本中心的水平方向上的整体显示的全景图像的预定范围内的图像(部分图像)进行放大获得的部分放大图像以与整体显示的全景图像的重叠关系显示在用户的手指的接触位置。另外,例如,当用户在保持手指处于接触输入/输出面板18的状态的同时水平移动手指时,通过对以用户的手指的接触点为预定范围的基本中心的水平方向上的整体显示的全景图像的预定范围内的图像(部分图像)进行放大获得的部分放大图像以与整体显示的全景图像的重叠关系跟随手指的移动进行显示。如上所述,由于除了全景图像的整体显示以外还可以显示与整体显示的全景图像的一部分对应的部分放大图像,所以用户能够同时确认全景图像的整体和部分细节。另外,由于通过放大部分图像获得的部分放大图像以与整体显示的全景图像的重叠关系显示在全景图像中的部分图像的位置处,所以用户能够容易地掌握在部分放大图像中出现的物体相对于整体全景图像的位置。此外,仅仅通过接触整体显示的全景图像的一部分(要对其确认细节),用户能够确认那个部分的细节。换言之,能够提供直观识别和唯一界面,从而当用户的手指接触整体显示的全景图像的任意位置时,与接触点对应的部分放大图像显示在接触位置处,以及当用户在保持手指与全景图像接触的同时移动手指时,包括在手指位置处出现的物体的部分放大图像也跟随手指移动进行移动。还可以通过接触没有显示全景图像的显示全景图像的显示屏幕的一部分以替代接触在显示屏幕上整体显示的全景图像,执行部分放大图像的显示。更具体地讲,由于水平长全景图像的垂直(宽度)尺寸小于显示屏幕的垂直尺寸, 所以例如在这种类型的全景图像的整体显示中,如图4A所示,在显示屏幕的垂直方向上中心位置处显示全景图像,并且在全景图像之上和之下的显示屏幕的部分中显示所谓的黑
市ο当用户接触在显示屏幕上显示的全景图像时以及当用户接触在显示屏幕上显示的黑带之一时,均能够显示部分放大图像。换句话说,不管用户接触显示屏幕上的哪个位置,通过设置长度方向上的坐标位于距离显示屏幕上的接触位置的预定范围内的全景图像的一部分作为要放大成部分放大图像的部分图像,能够显示部分放大图像。此外,当用户的手指、触笔等等靠近显示屏幕时替代当接触显示屏幕时,也能够执行部分放大图像的显示。因此,当能够在输入/输出面板18中检测到接触和靠近显示屏幕时,均可以采用接触和靠近显示屏幕作为显示部分放大图像的触发器。作为另一种选择,可以采用靠近显示屏幕作为显示部分放大图像的触发器,并且可以采用接触显示屏幕作为执行另一个过程的触发器。图5A、5B和5C用于解释整体显示模式下的全景图像和部分放大图像的各个显示例子。在整体显示模式下,如以上参照图3和图4A到图4C所述,显示控制单元53执行调整全景图像即显示目标图像的尺寸以使得水平长全景图像的水平(长度)尺寸例如与显示屏幕的水平尺寸匹配并且然后在宽度方向上显示屏幕的中心位置处显示尺寸调整后的整体全景图像的整体显示。因此,水平长全景图像作为显示目标图像以一定尺寸进行显示以使得水平长全景图像的水平端在长度方向上与显示屏幕的对应端对齐。这里,整体显示的水平长全景图像的尺寸在垂直方向即在宽度方向上由H表示。另外,水平方向上即在作为显示目标图像的水平长全景图像的长度方向上的显示屏幕的尺寸由η进行表示,在垂直方向上即在作为显示目标图像的水平长全景图像的宽度方向上显示屏幕的尺寸由m表示。此外,在由设置在显示屏幕的左下角点的原点和设置为表示水平方向即作为显示目标图像在显示屏幕上显示的水平长全景图像的长度方向的X轴和表示垂直方向即水平长全景图像的宽度方向的Y轴的两个轴定义的二维坐标系统中,用户的手指例如接触(或者靠近)显示屏幕的指示点P的X坐标(显示目标图像的长度方向的坐标)由X进行表示。另外,其双倍值小于作为显示目标图像的全景图像的长度方向上(图5A到图5C 中的X方向上)显示屏幕的尺寸η的正值由“a”进行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在图3的显示控制装置中,放大图像产生单元52基于来自输入检测单元51的操作信息识别指示点P的χ坐标X,选择全景图像即整体显示的显示目标图像的X-aXH/m到X+aXH/m的χ坐标范围作为要放大成部分放大图像的部分图像,并且然后将部分图像放大成具有加(在水平(长度)方向上)Xm(在垂直(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的部分放大图像。换句话说,放大图像产生单元52通过将部分图像的尺寸(水平和垂直)放大m/H 倍以使得在垂直方向上(即,在显示目标图像的宽度方向上)部分放大图像的尺寸与在垂直方向上(即,在显示目标图像的宽度方向上)显示屏幕的尺寸m匹配,产生尺寸为^1Xm 的部分放大图像。部分放大图像从放大图像产生单元52提供给显示控制单元53,并且显示控制单元53根据χ坐标(长度方向的坐标)在X-a到X+a的(整个)范围内的显示屏幕上显示从放大图像产生单元52提供的具有hXm的尺寸的(整个)部分放大图像。这里,由于部分放大图像的垂直(y方向)尺寸与显示屏幕的垂直尺寸m相同,所以部分放大图像在垂直方向上在根据显示屏幕的y坐标的0到m的范围内进行显示。因此,当通过对全景图像即整体显示的显示目标图像的X-aXH/m到X+aXH/m的 χ坐标范围进行放大获得并且具有^iXm的尺寸的部分放大图像在χ坐标的X-a到X+a的整个范围内进行显示时,在指示点P的χ坐标X不小于“a”并且不大于n-a的条件下具有 ^iXm的尺寸的部分放大图像的整体能够在显示屏幕上进行显示。当指示点P的χ坐标X小于“a”时,在部分放大图像的左侧部分缺失的状态下,具有^1Xm的尺寸的部分放大图像在显示屏幕上进行显示。另外,当指示点P的χ坐标X大于n-a时,在部分放大图像在右侧部分缺失的状态下,具有hXm的尺寸的部分放大图像在显示屏幕上进行显示。鉴于以上观点,当指示点P的χ坐标X大于“a”并且小于n-a时,如上所述,显示控制单元53在显示屏幕上在χ坐标的X-a到X+a的范围内显示具有^iXm的尺寸的部分放大图像。另一方面,当指示点P的χ坐标X不大于“a”时,显示控制单元53在显示屏幕上在χ坐标的0到加的范围内显示具有^iXm的尺寸的部分放大图像。另外,当指示点P 的χ坐标X不小于n-a时,显示控制单元53在显示屏幕上在χ坐标的n-加到η的范围内显示具有hXm的尺寸的部分放大图像。图5A示出了一种情形,其中,指示点P的χ坐标X大于“a”并且小于n-a,具有 2aXm的尺寸的部分放大图像在显示屏幕上在χ坐标的X_a到X+a的范围内进行显示。图5B示出了一种情形,其中,指示点P的χ坐标X不大于“a”并且具有^iXm的尺寸的部分放大图像在显示屏幕上在X坐标的0到加的范围内进行显示。另夕卜,图5C示出了一种情形,其中,指示点P的χ坐标X不小于η-a并且具有加X m 的尺寸的部分放大图像在显示屏幕上在X坐标的n-加到η的范围内进行显示。因此,当指示点P的χ坐标X大于“a”并且小于η-a时通过在显示屏幕上在χ坐标的X_a到X+a的整个范围内显示具有^iXm的尺寸的部分放大图像,以及当指示点P的χ 坐标X不大于“a”时通过将它在显示屏幕上在χ坐标的0到加的范围内进行显示以及当指示点P的χ坐标X不小于n-a时通过将它在显示屏幕上在χ坐标的n-加到η的整个范围内进行显示,能够避免部分放大图像在左侧或右侧部分缺失的状态下进行显示。如上所述,放大图像产生单元52基于来自输入检测单元51的操作信息识别指示点P的χ坐标X,选择全景图像即整体显示的显示目标图像的X_a X H/m到X+a X H/m的χ坐标范围作为要放大成部分放大图像的部分图像,然后将那个部分图像放大成具有^iXm的尺寸的部分放大图像。在这种情况下,然而,当指示点P的χ坐标X小于aXH/m或者大于 n-aXH/m时,定义部分图像的从X-aXH/m到X+aXH/m的χ坐标范围延伸到全景图像即整体显示的显示目标图像的左沿或右沿之外。当定义部分图像的X-aXH/m到X+aXH/m的χ坐标范围延伸到全景图像即整体显示的显示目标图像的左沿或右沿之外时,通过将部分图像放大成hXm的尺寸获得的部分放大图像的左侧或右侧部分显示为空白。鉴于以上观点,当指示点P的χ坐标X不大于aXH/m时,放大图像产生单元52将相关X坐标X修改成aXH/m,并且当指示点P的X坐标X不小于n-aXH/m时,放大图像产生单元52将相关χ坐标X修改成n-aXH/m。在修改指示点P的χ坐标X以后,放大图像产生单元52基于修改的χ坐标X选择全景图像即整体显示的显示目标图像的X-aXH/m到X+aXH/m的χ坐标范围作为要放大成部分放大图像的部分图像,然后将那个部分图像放大成具有hXm的尺寸的部分放大图像。通过如上所述修改指示点P的χ坐标X,可以避免定义部分图像的χ坐标延伸到左侧或右侧之外,并且由此避免空白区域部分显示在通过将部分图像放大成加Xm的尺寸获得的部分放大图像的左侧或右侧。如下执行包括指示点P的χ坐标X的上述修改的显示控制。在接触显示屏幕的手指在指示点P的X坐标X大于aXH/m并且小于n-aXH/m的范围内移动的过程中,部分放大图像(具体地讲,它上面出现的物体)根据手指位置即指示点P的χ坐标X进行变化。换句话说,在输入/输出面板18的显示屏幕上,通过对全景图像即整体显示的显示目标图像的X-aXH/m到X+aXH/m的χ坐标范围进行放大获得的部分放大图像根据指示点P的χ坐标X进行显示。当接触显示屏幕的手指例如向左移动并且指示点P的χ坐标X到达aXH/m时,通过对X-aXH/m到X+aXH/m的χ坐标范围即全景图像(即整体显示的显示目标图像)的0 到2XaXH/m的χ坐标范围进行放大获得的部分放大图像进行显示。然后,即使当手指进一步向左进行移动时,通过对全景图像即整体显示的显示目标图像的0到2XaXH/m的χ 坐标范围进行放大获得的部分放大图像连续显示。另一方面,当接触显示屏幕的手指例如向右移动并且指示点P的X坐标X到达n-aX H/m时,通过对X_aX H/m到X+aX H/m的χ坐标范围即全景图像(即整体显示的显示目标图像)的n-2XaXH/m到η的χ坐标范围进行放大获得的部分放大图像进行显示。然后, 即使当手指进一步向右移动时,通过对全景图像即整体显示的显示目标图像的n-2XaXH/ m到η的χ坐标范围进行放大获得的部分放大图像进行连续显示。在图5Α到图5C中,通过对设置为全景图像即整体显示的显示目标图像的X-aXH/ m到X+aXH/m的χ坐标范围的部分图像放大m/H倍产生部分放大图像。然而,例如,可以根据用户操作将放大部分图像的放大率设置成某其它合适值。如果大于m/H的值用作放大部分图像的放大率,则通过放大部分图像获得的整个部分放大图像没有以其全部尺寸在显示屏幕上进行显示。如果大于m/H的值用作放大部分图像的放大率,则很难在显示屏幕上以完全尺寸显示通过放大部分图像获得的整个部分放大图像。例如,能够预先或者根据用户操作,将部分放大图像的水平尺寸2a( S卩,显示目标图像的长度方向上的部分放大图像的尺寸加)(或者正值“a”)设置成小于显示屏幕的水平尺寸的正值。[整体显示模式下的显示控制过程]图6是解释在整体显示模式下由图3所示的显示控制装置执行的显示控制过程的流程图。在步骤Sll中,显示控制单元53执行调整显示目标图像的尺寸以使得显示目标图像的长度尺寸与显示目标图像的长度方向上显示屏幕的尺寸匹配并且然后在输入/输出面板18的显示屏幕上显示尺寸调整后的整体显示目标图像的整体显示。然后,处理进入步马聚S12 ο在步骤S12中,显示控制单元53确定显示目标图像的长宽比是否与输入/输出面板18的显示屏幕的长宽比不同。如果在步骤S12中确定显示目标图像的长宽比不与输入/输出面板18的显示屏幕的长宽比不同,即如果显示目标图像的长宽比(基本)与输入/输出面板18的显示屏幕的长宽比相同,则过程返回步骤S11。然后,该处理以与上述类似的方式进行重复。如果在步骤S12中确定显示目标图像的长宽比与输入/输出面板18的显示屏幕的长宽比不同即如果输入/输出面板18的显示屏幕的长宽比是4 3或16 9并且显示目标图像是水平尺寸比显示屏幕的水平尺寸要长的全景图像,则处理进入步骤S13,在步骤 S13中,放大图像产生单元52基于从输入检测单元51提供的操作信息确定是否接触了输入 /输出面板18的显示屏幕。如果在步骤S13中确定没有接触输入/输出面板18的显示屏幕,则处理返回步骤 S11。如果在步骤S13中确定接触了输入/输出面板18的显示屏幕即如果输入检测单元51检测到输入/输出面板18的显示屏幕上的接触,则处理进入步骤S14,在步骤S14中, 放大图像产生单元52和显示控制单元53基于从输入检测单元51提供的操作信息识别指示点P即进行接触的显示屏幕上的位置(点)。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15。为了简化说明,这里假设在图6中,显示目标图像例如是水平长全景图像。在步骤S15中,放大图像产生单元52和显示控制单元53确定指示点P的χ坐标X(即,作为显示目标图像的水平长全景图像的长度方向上的坐标)是否大于“a”并且小于 n-aD如果在步骤S15中确定指示点P的χ坐标X大于“a”并且小于n-a,则处理进入步骤S16。在步骤S16中,放大图像产生单元52选择全景图像即整体显示的显示目标图像的X-aXH/m到X+aXH/m的χ坐标(长度坐标)范围作为要放大或部分放大图像的部分图像,然后将那个部分图像放大成具有^iXm的尺寸的部分放大图像。在放大图像产生单元52将部分放大图像提供给显示控制单元53以后,处理从步骤S16进入步骤S17。在步骤S17中,显示控制单元53在显示屏幕上在X-a到X+a的χ坐标(长度坐标)范围内以与显示目标图像的重叠关系(例如,通过盖写)显示尺寸为^iXm并且从放大图像产生单元52提供的部分放大图像。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13。如果在步骤S15中确定指示点P的χ坐标X不大于“a”或者不小于n-a,则处理进入步骤S18,在步骤S18中,放大图像产生单元52和显示控制单元53确定指示点P的χ坐标X是否不大于“a”。如果在步骤S18中确定指示点P的χ坐标X不大于“a”,则处理进入步骤S19,在步骤S19中,放大图像产生单元52确定指示点P的χ坐标X是否大于aXH/m。如果在步骤S19中确定指示点P的χ坐标X不大于aXH/m,则处理进入步骤S20, 在步骤S20中,放大图像产生单元52将指示点P的χ坐标X改变成aXH/m。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21。如果在步骤S19中确定指示点P的χ坐标X大于aXH/m,则处理跳过步骤S20并且进入步骤S21。在步骤S21中,放大图像产生单元52选择全景图像即整体显示的显示目标图像的X-aXH/m到X+aXH/m的χ坐标范围作为要放大成部分放大图像的部分图像,然后将那个部分图像放大成尺寸为^iXm的部分放大图像。在放大图像产生单元52将部分放大图像提供给显示控制单元53以后,处理从步骤S21进入步骤S22。 在步骤S22中,显示控制单元53在显示屏幕上在0到加的χ坐标范围内以与显示目标图像的重叠关系显示尺寸为hXm并且从放大图像产生单元52提供的部分放大图像。然后,处理返回步骤S13。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8中确定指示点P的χ坐标X大于“a”,则处理进入步骤 S23,在步骤S23中,放大图像产生单元52和显示控制单元53确定指示点P的χ坐标X是否不小于n-a。如果在步骤S23中确定指示点P的χ坐标X小于n-a,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13。如果在步骤S23中确定指示点P的χ坐标X不小于n-a,则处理进入步骤S24,在步骤S24中,放大图像产生单元52确定指示点P的χ坐标X是否小于n-aXH/m。如果在步骤S24中确定指示点P的χ坐标X不小于n-aXH/m,则处理进入步骤 S25,在步骤S25中,放大图像产生单元52将指示点P的χ坐标X修改成n-aXH/m。然后, 处理进入步骤S26。如果在步骤S24中确定指示点P的χ坐标X小于n-aXH/m,则处理跳过步骤S25 并且进入步骤S26。在步骤S26中,放大图像产生单元52选择全景图像即整体显示的显示目标图像的X-aXH/m到X+aXH/m的χ坐标范围作为要放大成部分放大图像的部分图像, 然后将那个部分图像放大成尺寸为hXm的部分放大图像。在放大图像产生单元52向显示控制单元53提供部分放大图像以后,处理从步骤 S26进入步骤S27。在步骤S27中,显示控制单元53在显示屏幕上在n-加到η的1坐标范围内以与显示目标图像的重叠关系显示尺寸为hXm并且从放大图像产生单元52提供的部分放大图像。然后,处理返回步骤S13。[另外显示例子]如上所述,当输入/输出面板18被设计为除了可以检测接触显示屏幕以外还可以检测靠近显示屏幕时,显示控制装置(图3)能够利用靠近显示屏幕的检测作为用于显示部分放大图像的触发器以及接触显示屏幕的检测作为用于执行一些其它处理的触发器。例如,显示控制装置(图3)可以利用靠近显示屏幕的检测作为用于显示部分放大图像的触发器以及接触显示屏幕的检测作为用于执行滚动显示的触发器。现在描述用于执行滚动显示的滚动模式。图7示出了滚动模式下的显示目标图像的显示例子即用于在进行滚动的同时显示显示目标图像的滚动显示的例子。在滚动模式下,显示控制单元53 (图幻调整显示目标图像的尺寸以使得显示目标图像例如水平长全景图像的垂直(宽度)尺寸与显示屏幕的垂直尺寸匹配。另外,显示控制单元53在与当拍摄作为显示目标图像的全景图像时的数字相机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上逐渐移动要在显示屏幕上进行显示的尺寸调整后的显示目标图像(下文称作“调整后的图像”)的显示范围。例如,当数字相机从左向右进行摇摆拍摄作为显示目标图像的全景图像时,显示的范围逐渐从调整后的图像的左端处的开始点向右端处的结束点进行移动。结果,调整后的图像在显示屏幕上进行显示并且同时从头部(所示例子中的左端)向右进行滚动。因此,在滚动模式下,调整后的图像(即,显示目标图像)的滚动从调整后的图像的头部(所示例子中的左端)开始。当靠近显示屏幕被视为用于显示部分放大图像的触发器并且接触显示屏幕被视为用于执行滚动显示的触发器时,显示控制单元53 (图幻不仅能够如上所述从调整后的图像的头部开始滚动还可以从接触位置开始滚动。图8A、8B和8C示出了当靠近显示屏幕被认作用于显示部分放大图像的触发器并且接触显示屏幕被认作用于执行滚动显示的触发器时的显示屏幕上的显示例子。图8A示出了一种状态,其中,全景图像即显示目标图像在整体显示模式下进行整体显示,并且手指靠近显示屏幕,从而提供通过对与显示在显示屏幕上的手指靠近位置处的全景图像的一部分对应的部分图像进行放大而获得的部分放大图像的显示。图8B示出了刚好在接触以后的当通过已经如图8A所示靠近显示屏幕的手指接触显示屏幕时呈现的显示屏幕上的图像。当通过靠近显示屏幕的手指接触显示屏幕时,与当接触时显示的部分放大图像对应的调整后的图像的一部分现在显示在显示屏幕上作为滚动的开始图像。CN 102547115 A图8C示出了执行以使得与当接触时显示的部分放大图像对应的调整后的图像的部分显示为滚动的开始图像的滚动显示。当靠近显示屏幕被认作用于显示部分放大图像的触发器并且接触显示屏幕被认作用于执行滚动显示的触发器时,从接触位置即从与当接触时显示的部分放大图像对应的调整后的图像的部分(而不是调整后的图像的头部)开始进行滚动。在图8C中,从与当接触时显示的部分放大图像对应的调整后的图像的部分开始向右进行滚动(即,显示范围向右移动)。当显示范围到达调整后的图像的最后(所示例子中的右端)时滚动结束。在图8C中,假设当接触显示屏幕时的时间t是、时,在预定时间T内从与当接触时显示的部分放大图像对应的调整后的图像的部分向调整后的图像的最后执行滚动。然后,当时间t =、+Τ时,滚动结束。在参照图8A到图8C的以上描述中,当检测到靠近显示屏幕时,显示控制单元53 显示部分放大图像。另外,当以后检测到接触显示屏幕时,显示控制单元53从与接触点对应的调整后的图像的某位置开始在调整后的图像在显示目标图像的长度方向上进行滚动的同时开始显示调整后的图像即通过调整显示目标图像的尺寸获得的图像的滚动显示。作为另一种选择,当检测到接触显示屏幕时,显示控制单元53可以显示部分放大图像。另外, 当以后释放接触显示屏幕时,显示控制单元53可以从与释放接触的点对应的调整后的图像的某位置开始在调整后的图像在显示目标图像的长度方向上进行滚动的同时开始用于显示调整后的图像即通过调整显示目标图像的尺寸获得的图像的滚动显示。换言之,接触显示屏幕可以被认作用于显示部分放大图像的触发器,并且从显示屏幕释放接触可以被认作用于执行滚动显示的触发器。图9A和图9B示出了整体显示模式下的全景图像的另一个显示例子。尽管显示目标图像是图4A到图4C中的水平长全景图像,但是显示目标图像还可以是图9A和图9B中的垂直长全景图像。图9A示出了在用户的手指没有接触输入/输出面板18的状态下的输入/输出面板18 (具体地讲,它的显示单元17)的显示屏幕上的显示例子。在用户的手指没有接触输入/输出面板18的状态下,显示控制单元53调整作为显示目标图像的垂直长全景图像的尺寸以使得在长度方向上垂直长全景图像的垂直尺寸与显示屏幕的垂直尺寸(在全景图像的长度方向上)匹配并且然后显示整个全景图像(称作“整体显示”)。图9B示出了在用户的手指接触输入/输出面板18的状态下的输入/输出面板18 的显示屏幕上的显示例子。在图9B中,用户的手指基本上在垂直方向的中心位置处接触输入/输出面板18 的显示屏幕。在图9B的情况下,与图9A的情况一样,显示控制单元53执行全景图像的整体显
7J\ ο此外,放大图像产生单元52以用户的手指的接触点基本为预定范围的中心选择在垂直方向(即,全景图像的长度方向)上整体显示的全景图像的预定范围内的图像作为要进行放大的部分图像,然后对部分图像进行放大。放大图像产生单元52另外向显示控制单元53提供所得的部分放大图像。显示控制单元53在显示屏幕上用户的手指的接触位置处即在显示部分图像的位置处以与整体显示的全景图像的重叠关系显示从放大图像产生单元52提供的部分放大图像。注意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变型。更具体地讲,本发明还能够应用于数字相机以外的显示图像的其它装置。另外,本发明能够应用到显示静止图像和运动图像中的任何一个的情况。另外,尽管在实施例中指示点P被定义为例如用户的手指接触或靠近的显示屏幕上的点,但是还能够以某另外合适方式(例如使用如鼠标的点击装置)指示指示点P。本申请包含与在于2010年12月21日提交到日本专利局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 JP 2010-284321中公开的主题有关的主题,该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其它因子想到各种变型、组合、子组合和替代,只要它们位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即可。
权利要求
1.ー种显示控制装置,包括显示控制器,执行显示控制以在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幕上显示要显示并且长宽比与显示屏幕的长宽比不同的整个显示目标图像,并且以与显示目标图像的重叠关系, 在与显示目标图像的一部分对应的部分图像的显示位置处,显示通过对所述部分图像进行放大获得的、尺寸小于显示屏幕的部分放大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还包括检测器,所述检测器用于检测从外部应用到显示屏幕的输入,其中,当检测到靠近或接触显示屏幕吋,显示控制器显示通过对在与显示屏幕上的检测到靠近或接触的指示点对应的位置显示的部分图像进行放大而获得的部分放大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当检测到靠近显示屏幕吋,显示控制器显示部分放大图像,以及当之后检测到接触显示屏幕吋,显示控制器从通过调整显示目标图像的尺寸以使得显示目标图像在由显示目标图像的水平尺寸和垂直尺寸中的较短ー个限定的方向上的端部与显示屏幕的对应的端部匹配而获得的调整后的图像中的与检测到接触的点对应的位置起,开始滚动显示,在所述滚动显示中,在调整后的图像在与显示屏幕的水平端和垂直端中的较长ー个对应的方向上进行滚动的同吋,显示调整后的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当检测到接触显示屏幕吋,显示控制器显示部分放大图像,以及当之后释放接触显示屏幕吋,显示控制器从通过调整显示目标图像的尺寸以使得显示目标图像在由显示目标图像的水平尺寸和垂直尺寸中的较短ー个限定的方向上的端部与显示屏幕的对应的端部匹配而获得的调整后的图像中的与释放接触的点对应的位置起,开始滚动显示,在所述滚动显示中,在调整后的图像在与显示屏幕的水平端和垂直端中的较长ー个对应的方向上进行滚动的同吋,显示调整后的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显示控制器以一定尺寸显示所述显示目标图像,使得所述显示目标图像在由显示目标图像的水平尺寸和垂直尺寸中的较长ー个限定的方向上的端部与显示屏幕的端部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如果显示屏幕上显示的显示目标图像在与显示目标图像的水平尺寸和垂直尺寸中的较短ー个对应的方向上的尺寸由H表示,显示屏幕在显示目标图像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由η表示,显示屏幕在显示目标图像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由m表示,在由设置在显示屏幕的左下角点的原点和在显示屏幕上显示的显示目标图像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的两个轴定义的ニ维坐标系中,指示点在长度方向上的坐标由X表示, 以及其双倍值小于η的正值由a表示,显示控制器在Χ-a到X+a的长度方向坐标范围内显示通过将显示目标图像的长度方向坐标位于X-aXH/m到X+aXH/m的范围内的部分放大成长度方向为^iX宽度方向为m的尺寸而获得的部分放大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当指示点在长度方向上的坐标X大于a 并且小于n-a吋,显示控制器在X_a到X+a的长度方向坐标范围内,显示通过将显示目标图像的长度方向坐标在X-aXH/m到X+aXH/m的范围内的部分放大成长度方向为加ズ宽度方向为m的尺寸而获得的部分放大图像,当指示点在长度方向上的坐标X不大于a吋,显示控制器在0到加的长度方向坐标范围内,显示通过将显示目标图像的长度方向坐标位于X_aXH/m到X+aXH/m的范围内的部分放大成长度方向为^iX宽度方向为m的尺寸而获得的部分放大图像,以及当指示点在长度方向上的坐标X不小于n-a吋,显示控制器在n-加到η的长度方向坐标范围内,显示通过将显示目标图像的长度方向坐标位于X-aXH/m到X+aXH/m的范围内的部分放大成长度方向为^iX宽度方向为m的尺寸而获得的部分放大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当指示点在长度方向上的坐标X不大于 a吋,在指示点在长度方向上的坐标X不大于aXH/m的情况下,将坐标X修改成aXH/m,以及当指示点在长度方向上的坐标X不小于n-a吋,在指示点在长度方向上的坐标X不小于n-aXH/m的情况下,将坐标X修改成n-aXH/m。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当检测到接触或靠近显示屏幕吋,显示控制器从通过调整显示目标图像的尺寸以使得显示目标图像在由显示目标图像的水平尺寸和垂直尺寸中的较短ー个限定的方向上的端部与显示屏幕的对应的端部匹配而获得的调整后的图像的头部起,开始滚动显示,在所述滚动显示中,在调整后的图像在与显示屏幕的水平端和垂直端中的较长ー个对应的方向上进行滚动的同吋,显示调整后的图像。
10.ー种显示控制方法,包括执行显示控制以在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幕上显示要显示并且长宽比与显示屏幕的长宽比不同的整个显示目标图像,并且以与显示目标图像的重叠关系,在与显示目标图像的一部分对应的部分图像的显示位置处,显示通过对所述部分图像进行放大获得的、尺寸小于显示屏幕的部分放大图像。
11.一种使得计算机发挥显示控制器的作用的程序,显示控制器执行显示控制以在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幕上显示要进行显示并且长宽比与显示屏幕的长宽比不同的整个显示目标图像并且以与显示目标图像的重叠关系在部分图像的显示位置处显示通过对与显示目标图像的一部分对应的部分图像进行放大获得并且尺寸小于显示屏幕的部分放大图像。
全文摘要
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包括显示控制器,用于执行显示控制以在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幕上显示要进行显示并且长宽比与显示屏幕的长宽比不同的整个显示目标图像并且以与显示目标图像的重叠关系在部分图像的显示位置处显示通过对与显示目标图像的一部分对应的部分图像进行放大获得并且尺寸小于显示屏幕的部分放大图像。
文档编号G06F3/048GK102547115SQ201110412928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1日
发明者天野绫子, 布卷崇, 成田智也, 笠原俊一, 西川宪三, 金野律子, 高冈绫 申请人:索尼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