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电子病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45714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牙周电子病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病历,尤其涉及一种牙周电子病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和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病历的形式经历了巨大变化,电子病历就是医疗信息化改革的产物。传统病历主要记录在纸张和胶片上,在使用中有许多不足之处, 如易变质、占地多、不易保管、查找和存取麻烦以及不能多人同时借阅等。电子病历将传统的纸质病历完全电子化,超越纸质病历的管理模式,它是一套特别设计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该系统是医疗人员对病人疾病诊疗过程进行的客观、完整、连续的数据记录,便于存储、 查询和统计。它可以提供完整、准确的病情资料。目前我国计算机用于病案管理方面虽已取得了巨大进步,但电子病历尚未普及应用,口腔医学领域的电子病历更是处在起步阶段, 只有极少数医院中的部分科室将此电子病历运用于实际医疗服务和管理,但也仅限于患者基本信息的录入。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经过精心研制和苦心钻研,提供了一种牙周电子病历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纸质病历及电子病历仅限于患者基本信息的录入,功能单一的问题,而且本实用新型使用简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设有输入器,用于输入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检查信息;设有拍摄存储器,用于拍摄并存储数字图像;设有判断器,根据上述输入器及拍摄存储器输入的信息,判断评估患者的危险因素情况及严重程度;设有处理器,接收上述输入器、拍摄存储器及判断器的信息,对上述接收的信息进行处理,自动生成诊断结果和治疗计划。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效果如下建立牙周病电子病历,有助于对牙周病患者疾病状况和进展的全面、系统掌握, 可实现医疗质量管理、临床数据记录、图表制定、临床决策支持和预后结果的判断、高级图像处理、患者教育,以及处方追踪等,能够促进牙周病医疗模式的转变和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有力的推动牙周病医疗行为规范化。并且,本实用新型提高了信息的录入速度;查找和存储病历方便、快捷;显示信息和图像清晰、准确;并提供了新的分析信息方式。其创新性如下(1)以电子病历为基础,为临床病历提出了新的概念,促进了病历形式的发展。(2)能够全面、系统的记录患者信息,避免遗漏。快速的录入信息能够提高临床工作效率。(3)自动产生诊断和治疗计划,为医生提供了参考依据,能够规范临床治疗,促进循证医学的发展。(4)对于危险因素的评估和自动得出预后结果,有助于医生更好的判断病情进展、 疗效和疾病转归,有助于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更详细的进行说明。 实施例设有输入器,用于输入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检查信息;设有拍摄存储器,用于拍摄并存储数字图像;设有判断器,根据上述输入器及拍摄存储器输入的信息,判断评估患者的危险因素情况及严重程度;设有处理器,接收上述输入器、拍摄存储器及判断器的信息,对上述接收的信息进行处理,自动生成诊断结果和治疗计划。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方法包括下述步骤登录用户登录系统;建档建立患者档案;输入患者基本信息输入患者的自然情况、口腔病史和全身病史的信息;输入患者检查信息根据检查结果录入临床牙周指标、咬合功能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信息;拍摄存储信息拍摄并存储数码照片和X光片等数字图像信息;判断评估根据上述输入的信息,判断评估患者的危险因素情况及严重程度;信息处理根据检查结果自动生成诊断结果和治疗计划,医生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最终治疗内容。牙周病诊断主要根据牙龈状况、牙周探诊和影像学检查,本实用新型对上述三项检查结果分别采用等级评分方法进行记录,并做出相应诊断。(1)牙龈状况,牙龈的色、形、质及牙龈缘位置、牙龈指数、出血指数、探诊溢脓等情况能准确说明牙龈的状况,是否存在炎症。牙龈炎是牙周病的初始阶段,如果能早期发现牙龈炎并积极治疗,就能阻断牙周病的发病因素,控制牙周病的进展。本实用新型中牙龈状况对每颗牙三项指标的检查结果进行等级评分,评分方法见表1,将三项结果加和得到每颗牙的评分结果。取所有天然牙,不包括第三磨牙,评分结果的平均值作为牙龈状况的整体评分平均值< 3为1分;平均值> 3,但< 6为2分;平均值> 6为3分。(2)牙周探诊和牙齿松动度的检查,牙周探诊能准确的评价牙周组织的状况,是衡量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牙齿松动度是衡量牙周组织情况的重要指标。本实用新型中主要对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 CAL)和牙齿松动度(tooth mobility, TM)进行等级评分。PD和CAL每个牙要测量六个位点,即近颊,颊侧中央,远颊,近舌,舌侧中央,远舌,根据测量数值分级计分,计分方法见表2。同上, 将所有牙的评分结果取平均值得出三个指标的整体评分,其中PD和CAL的评分结果平均值彡6为1分;平均值> 6,但彡12为2分;平均值> 12为3分。TM的评分结果平均值彡3为1分;平均值> 3,但彡6为2分;平均值> 6为3分。将上述三个指标的整体评分结果取平均值,得到牙周探诊的整体评分结果平均值< 1为1分;平均值> 1,但彡2为2分;平均值> 2为3分。(3)影像学检查结果计分,影像学检查结果也是衡量牙周组织状况的重要指标,能了解牙槽骨的吸收情况。衡量标准根据每颗牙骨吸收的程度占牙根长度的比例。评分标准0分=无骨吸收1分=牙槽骨吸收在牙根的颈1 / 3以内2分=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1 / 3,但在根长2 / 3以内,或吸收达根长1 / 23分=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2 / 3将每颗牙的评分结果取平均值得到影像学检查的整体评分平均值< 3为1分; 平均值> 3,但< 6为2分;平均值> 6为3分。评分结果的计算,诊断、治疗计划的生成本实用新型中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将牙龈状况、牙周探诊和影像学检查三项指标的整体评分结果自动加和,得出患者整体牙周状况的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结果自动生成诊断结果,见表3。自动计算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位点数来判断疾病范围30%为局限型, >30%为广泛型。根据诊断结果生成相应的治疗计划。医生根据治疗计划,结合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确定最终治疗内容。危险因素的评估牙周病的预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牙周电子病历中危险因素的评估是通过问诊和临床检查,记录可能影响宿主防御机制和牙周病发病因素的情况,包括吸烟情况、年龄、个人行为、系统性疾病、家族史和服用药物情况,用柱形图和八角图描绘出每项指标的严重程度。软件系统对六项指标进行等级评分,评分标准见表4,六项结果取平均值得出患者整体危险因素情况平均值=0为预后极佳;平均值< 1为预后良好;平均值> 1,但< 2为预后一般;平均值> 2,但< 3为预后较差;平均值> 3,但< 4为预后极差。患者复诊时先进行上述检查,记录结果,评估疗效。医生根据各项指标的检查结果和危险因素变化情况决定是否对治疗计划做出调整,随即进行复诊治疗。本实用新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指标检查情况;诊断、治疗计划、预后判断的结果记录。1、患者的基本信息建立患者档案,生成病历序号,输入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自然情况、口腔病史和全身系统病史。依据病历序号可检索到患者相应信息,查询诊断结果和历次就诊的治疗内容,并在同一病历下建立多次就诊记录;2、各项临床指标检查情况将各项临床指标录入电脑,包括A、口腔卫生状况的检查,可显示菌斑效果图;B、牙龈状况的检查;C、牙周探诊;D、咬合功能检查;E、数字化图像的录入;F、几次就诊图像之间的比较;G、危险因素评估;H、个别指标历次检查变化情况统计表;3、医生可参考自动生成的诊断和治疗计划,根据需要增减治疗内容,并将自动产生的病历报告打印。两种病历的比较,软件系统稳定性的测试随机选取30名牙周病患者,进行全面的牙周检查并分别利用本实用新型牙周电子病历和纸质病历记录,比较两种病历记录信息的速度、显示信息的清晰程度、查找存储病历的情况。30份病历中随机抽取5份在牙周电子病历输入数据过程中采取冷关机或突然断电处理,测试软件系统的数据保存功能和运行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牙周电子病历记录一份完整病历的时间为31. 03士3. 49分钟,纸质病历记录需要41. 20士3. 81分钟,两者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 01),见表5。同时结果显示,牙周电子病历具有完善的临床使用功能与方便的用户界面,能够快速的查找和存储病历,显示信息清晰准确,可加入图片真实反映牙周组织情况,帮助医生更好的向患者说明治疗情况。未保存数据采用冷关机或断电处理的5份病历均有不同程度的数据丢失,其他25份病历资料信息完整,与实际病历相符。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不受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权利要求1. 一种牙周电子病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结构 设有输入器,用于输入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检查信息; 设有拍摄存储器,用于拍摄并存储数字图像;设有判断器,根据上述输入器及拍摄存储器输入的信息,判断评估患者的危险因素情况及严重程度;设有处理器,接收上述输入器、拍摄存储器及判断器的信息,对上述接收的信息进行处理,自动生成诊断结果和治疗计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牙周电子病历系统。主要包括,登录系统,新建患者档案,输入患者的自然情况、口腔病史和全身病史,根据检查结果录入临床牙周指标、咬合功能和实验室检查等结果,拍摄并存储数码照片和X光片等数字图像,评估患者危险因素情况及严重程度,软件系统根据检查结果自动生成诊断结果和治疗计划,医生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最终治疗内容。本实用新型提高了信息的录入速度;查找和存储病历方便、快捷;显示信息和图像清晰、准确;并提供了新的分析信息方式。
文档编号G06F19/00GK201965618SQ20112003250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30日
发明者潘亚萍, 赵溪达 申请人:潘亚萍, 赵溪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