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数据保护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48262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敏感数据保护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电子支付产品中敏感数据防窃取的保护,特别是敏感数据防窃保护装置的PCB保护框的安全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应用已深入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如电子支付行业的POS产品也不例外,POS产品的电子电路中往往会存储一些高敏感性的数据信息,如卡号、密码及私人密钥等,但随之而来地产生了数据信息安全的问题,如敏感数据的保护、防窃取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如何有效地保证敏感数据信息的安全,已经成为业界人士探索、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各种形式的保护装置和技术也相继出现。如图1所示,描述的是一种现有技术中敏感数据的保护装置,该保护装置包括PCB 上板1'、PCB下板2'及PCB保护框3',PCB上板1'和PCB下板2'中至少有一块板上有涉及到敏感数据的电路。电路布局时,将涉及敏感数据的电路元件放置在PCB上板1'的下方(BOTTOM层)和PCB下板2'的上方(TOP层),如此在PCB上板1 ‘和PCB下板2'及PCB 保护框3'三者所夹的空间,就形成了安全空间,需要整体保护,防止来自上下前后左右各个方位的外界攻击。再结合图2所示,现有的PCB保护框3 ‘,通常是由竖向放置的四块PCB板32 ‘ 前后相连接构成,所有的PCB板32'上均设有保护走线,相邻两块PCB板32'上的保护走线均通过焊盘34'相连接,该焊盘34' —般设置在相邻两块PCB板32'连接处的内侧,可以是单个、两个,甚至三个。由于相邻两块PCB板32'的末端均为平直面,所以两块PCB板 32'的连接处36'也为平直面,攻击人员可较容易通过攻击两板的连接处36'所形成的缝隙而直达焊盘;34',即可轻易地攻击到焊盘34',进行旁路、短接,从而使整个PCB保护框3'上的保护走线失效,如此大大降低了敏感数据保护装置的安全系数。再结合图3所示,描述的是现有技术中一种提高PCB保护框连接处安全系数的方法。其PCB仍采用竖向放置、前后相连构成,所有PCB上均设有两层保护走线,任意相邻的两块PCB板(如图中11、12)上的保护走线仍是通过焊盘连接,连接焊盘仍设置在两块PCB 板的连接处。其安全系数的提高,主要表现在PCB板11的连接处设有一阶梯槽112,该PCB 板11在阶梯槽112处的内部保护走线也呈阶梯状,而另一块PCB板12的末端IM仍为平直面,该平直面恰嵌入所述阶梯槽112并与该阶梯槽112紧密相扣;如此,使得两块PCB板 11(12)的连接处有了一个90°的拐角,外界比较难绕过连接处的这个拐角进行攻击连接焊盘。更如图4所示,其安全系数更高,它在相邻两块PCB板(如图中21、22)中在连接处均设有一阶梯槽(如图中212、222),且内部保护走线也呈阶梯状,两个阶梯槽相向设置,且紧密相扣,从而形成两个90°的拐角,使得人为攻击焊盘的难度又得到提高。更有甚者,还可将图三中所示的两种连接方式,同时在一个保护框中交叉使用,使得攻击难度又进一步提高。但在图3、图4所示的高级保护框的应用中,也仍存在着相应的弱点(如板间连接缝隙暴露、拐角单一),仍有被攻击的可能。如,阶梯槽与嵌入的PCB板之间难免存在缝隙, 且缝隙位于边缘的暴露位置,如果攻击人员了解其阶梯槽为固定的90°拐角时(可先拿一台同类机器进行攻击,即可知道其拐角形状),则可以稍微施加外力或配合一些辅助工具使其缝隙增大(矩形在外力作用下,可能形变为平行四边形),同时保证PCB不断裂、内部焊盘连接处不开路,一旦有了足够的缝隙,攻击人员就可能通过探针接触到内部的连接焊盘,并配合其它辅助工具,进行旁路或短路处理,使其保护框失效,从而可方便的进行下一步有效的攻击。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敏感数据保护框,有利于增加结构复杂性,从而提高对敏感数据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一种敏感数据保护框,包括用以构成保护框的若干竖置 PCB板边框条,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边框条的前部与相邻PCB板边框条的后部相嵌接, 所述PCB板边框条的后部与另一相邻PCB板边框条的前部相嵌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嵌接处的缝隙不暴露于边缘;嵌接形状不再单一,八种形状根据安全场合灵活应用;并且八种连接形状随机地应用于任意两板的缺口槽嵌合位置;加上任一 PCB板边框条以既有嵌入、也有被嵌入的连接方式来形成保护框;从而极大地提高了 PCB保护框的安全系数。

图1为现有技术中敏感数据防窃取保护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PCB保护框连接处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提高PCB保护框连接处安全系数的方法实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中提高PCB保护框连接处安全系数的方法实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等边三角形)的敏感数据保护框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敏感数据保护框嵌接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矩形连接方式一)的敏感数据保护框嵌接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矩形连接方式二)的敏感数据保护框嵌接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等边梯形连接方式一)的敏感数据保护框嵌接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等边梯形连接方式二)的敏感数据保护框嵌接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直角梯形连接方式一)的敏感数据保护框嵌接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直角梯形连接方式二)的敏感数据保护框嵌接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椭圆形连接)的敏感数据保护框嵌接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敏感数据保护框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敏感数据保护框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和图15,一种敏感
数据保护框,包括用以构成保护框A的若干竖置PCB板边框条Al、A2,所述PCB板边框条Al 的前部与相邻PCB板边框条A2的后部相嵌接,所述PCB板边框条Al的后部与另一相邻PCB 板边框条A3的前部相嵌接。上述PCB板边框条中至少存在一根前部与后部都设有凸块B2的PCB板边框条A2, 所述PCB板边框条A2前、后部的凸块B2与其相邻的PCB板边框条A1、A3上的凹槽Bl相嵌接。上述PCB板边框条至少存在一根前部设有凸块且后部设有凹槽的PCB板边框条, 所述PCB板边框条前部凸块与后部凹槽和其相邻的PCB板边框条上的凹槽与凸块相嵌接, 如图15所示。上述PCB板边框条上还设有至少一层保护走线C,所述保护走线C经设于PCB板边框条嵌接处的焊盘D连接。上述PCB板边框条的凸块B2截面成矩形、等边三角形、椭圆形、等边梯形或直角梯形,所述PCB板边框条的凹槽Bl截面成以利与PCB板边框条的凸块嵌接在一起的对应形状。具体实现过程如下实施例一缺口槽采用单一形状的方式连接。请参阅图5和图6所示,缺口槽以等边三角形为例,该实施例中的PCB保护框A,由竖向设置的四块PCB板边框条前后连接构成,所有PCB板边框条上均设有一层或多层保护走线(如图5中的C)、且走线方式无固定规则,任意相邻两块PCB (如图四中的Al、A2 )的保护走线通过焊盘(如图5中的D)连接,该焊盘D设置在相邻两块PCB板边框条Al和A2连接处的A5的内侧,PCB板边框条Al在连接处A5设有一个等边三角形的缺口槽(如图6中的B1),该PCB板边框条A1在缺口槽B1处的内部保护走线呈阶梯状,而另一块PCB板边框条A2的末端(如图6中的B2)也呈等边三角形状,该三角形末端B2恰嵌入PCB板边框条Al的缺口槽Bl中,并与该缺口槽Bl紧密相扣;这样两块PCB 板边框条Al和A2的连接处A5就有了一个60°的拐角,且连接的缝隙不暴露于边缘(由于 PCB板边框条Al突出部分的保护),外界攻击探针很难找到缝隙、且绕过连接处的这个拐角对焊盘D进行攻击,从而提高了该应用的安全系数。实施例一,除了采用等边三角形的方式连接外,还可以采用其它多种形状方式连接。请参阅图7至图13中的各图所示,实施方法与等边三角形方式连接完全一致,只是嵌合的形状换成矩形(两种方式连接)、等边梯形(两种方式连接)、直角梯形(两种方式连接)、 椭圆弧形等形状连接;采用矩形嵌合连接时,方式一的连接处就有了两个90°的拐角,方式二的连接处就有了六个90°的拐角;采用等边梯形嵌合连接时,方式一连接就有两个 120°和两个150°的拐角,方式二连接也有两个120°的拐角;采用直角梯形嵌合连接时(方式一和二),连接处就有两个拐角、一个90°、一个120° ;采用椭圆弧形嵌合连接时,连接处就有了一个180°长的弧度角度的拐角。所以,采用实施例一中的各种形状方式连接,可以配置一至六个拐角,拐角度数可以有60°、90°、120°、150°、弧度等多种选择,且连接缝隙不暴露于边缘,从而大大提高了 PCB保护框的安全系数;由于每种形状连接后呈现不同的拐角,所以每种形状的安全系数也就不同,其中矩形连接方式二的嵌合拐角数最多,等边梯形连接方式一的嵌合拐角数最复杂,等边三角形的嵌合拐角数最少、最简单,如此一来,就可以根据产品应用场合的安全系数的级别,而采用不同形状的嵌合连接方式,达到安全、灵活的应用目的。实施例二为进一步提高保护框的安全系数,缺口槽的形状还可采用多种形状、随机连接的方式,即采用实施例一中所描述的几种形状,随机地应用到任意的缺口槽中。请参阅图14 所示,实施方法与实施例一也完全一致,只是在嵌合连接时,不再采用单一的形状,而是将实施例一中所描述的八种形状随机地应用到任意一个嵌合连接处;如此一来,就有了 70种 (8取4的组合,8!/4! X (8-4) !=70)组合方式,再加上使用同一种组合时,若排列顺序不同的话,对攻击人员来说,也将必须采取不同的攻击方式,从而又增大了攻击难度,所以再考虑组合顺序的话,就有1680种(8取4的排列,8!/(8-4) !=1680)排列方式;所以,其攻击难度可想而知,其安全系数也就不言而喻了。实施例三为了使得的保护框的应用更加灵活,还可以将PCB板边框条做成一头凸块截面、 一头为凹槽截面,再以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述的方式嵌合连接,任一 PCB板边框条的凸块截面嵌接相邻的PCB板边框条的凹槽截面,形成保护框。请参阅图15所示,这样连接的攻击难度会比实施例二再稍难一些,因为每一个PCB板边框条不是单纯的嵌入或被嵌入的连接,而是单板上既有嵌入、也有被嵌入的连接方式,对攻击人员来说,就必须采取与实施例二所不同方式进行攻击,这样使得整个保护框的应用更加的安全、灵活。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四个主要的特征为一、保护框任意两板的嵌合后的缝隙不暴露于边缘;二、嵌合连接形状不再单一,八种形状根据安全场合灵活应用;三、八种连接形状随机地应用于任意两板的缺口槽嵌合位置;四、任一 PCB板边框条以既有嵌入、也有被嵌入的连接方式来形成保护框;从而极大地提高了 PCB保护框的安全系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敏感数据保护框,包括用以构成保护框的若干竖置PCB板边框条,其特征在于 所述PCB板边框条的前部与相邻PCB板边框条的后部相嵌接,所述PCB板边框条的后部与另一相邻PCB板边框条的前部相嵌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敏感数据保护框,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边框条中至少存在一根前部与后部都设有凸块的PCB板边框条,所述PCB板边框条前、后部的凸块与其相邻的PCB板边框条上的凹槽相嵌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敏感数据保护框,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边框条至少存在一根前部设有凸块且后部设有凹槽的PCB板边框条,所述PCB板边框条前部凸块与后部凹槽和其相邻的PCB板边框条上的凹槽与凸块相嵌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敏感数据保护框,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边框条上还设有至少一层保护走线,所述保护走线经设于PCB板边框条嵌接处的焊盘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敏感数据保护框,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边框条的凸块截面成矩形、等边三角形、椭圆形、等边梯形或直角梯形,所述PCB板边框条的凹槽截面成以利与PCB板边框条的凸块嵌接在一起的对应形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敏感数据保护框,包括用以构成保护框的若干竖置PCB板边框条,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边框条的前部与相邻PCB板边框条的后部相嵌接,所述PCB板边框条的后部与另一相邻PCB板边框条的前部相嵌接。本实用新型嵌接处的缝隙不暴露于边缘;嵌接形状不再单一,八种形状根据安全场合灵活应用;并且八种连接形状随机地应用于任意两板的缺口槽嵌合位置;加上任一PCB板边框条以既有嵌入、也有被嵌入的连接方式来形成保护框;从而极大地提高了PCB保护框的安全系数。
文档编号G06F21/00GK202075744SQ201120193739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0日
发明者华山, 江健琦, 陈敏 申请人:福建实达电脑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