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人脸识别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50113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人脸识别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人脸识别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应用无所不在,和其它的生物识别技术如指纹、虹膜等相比, 人脸识别因为具有自然友好、对用户干扰少、易被用户接受等优点而拥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如门禁系统、视频监控、机场安检等。目前,人脸识别的应用主要侧重于办公门禁,目前的解决方案是采用一个彩色摄像机,对采集到的视频进行人脸检测和人脸特征比对,相比对的是注册到系统中的用户模板特征;若比对相似度超过某一阈值,则认为是合法用户,从而控制门锁打开,允许用户进入,否则门锁关闭,不允许进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实现用户身份验证。而现有的人脸识别装置受环境影响很大,从而导致其性能不稳定,常常导致识别错误等异常现象。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克服环境光影响且性能稳定人脸识别的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人脸识别的装置,此装置能克服环境光对人脸图像稳定性的影响,成像稳定性高并实现了高识别率,从而大大扩展了人脸识别的装置应用的范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人脸识别的装置,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上方的凸台面,底板和凸台面形成一腔体,此凸台面包括第一摄像头模组基板、门铃基板和第二摄像头模组基板,此第一摄像头模组基板和第二摄像头模组基板分别与所述门铃基板上端和下端连接,且与门铃基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一摄像头模组基板,设置有两个摄像通孔,此摄像通孔四周开设有红外LED 通孔;所述第二摄像头模组基板,设置有两个摄像通孔,此摄像通孔四周开设有红外LED 通孔;所述门铃基板设供安装门铃的第一通孔和供安装感应器的第二通孔;一摄像头位于嵌入所述摄像通孔内; 一红外LED灯位于嵌入所述红外LED通孔内;图像传感器,此图像传感器位于所述摄像头后面;一红外滤光片位于所述图像传感器与摄像头之间或者位于所述摄像头的镜头表作为优选,所述凸台面两侧与底板边缘区域之间均设有一斜面。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用于人脸识别的装置,能克服环境光对人脸图像稳定性的影响,成像稳定性高并实现了高识别率,从而大大扩展了人脸识别的装置应用的范围,例如半室外环
3境、地下车库门为室外环境、公寓型住房的门禁晚上走廊灯开但是往往照度不高,白天光照度高,造成家居门禁的光照环境比较复杂,而本实用新型用于人脸识别的装置可在该领域应用时,性能稳定。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人脸识别的装置盒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盒体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附图1的左视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摄像头模组基板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图;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图。以上附图中1、凸台面;2、底板;3、腔体;4、第一摄像头模组基板;5、门铃基板; 6、第二摄像头模组基板;7、摄像通孔;8、红外LED通孔;9、第一通孔;10、第二通孔;11、斜面;12、摄像头;13、图像传感器;14、红外滤光片;15、镜头;16、遮光罩;17、红外LED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一种用于人脸识别的装置,如附图1_4、5所示,包括底板2和位于底板2上方的凸台面1,底板2和凸台面1形成一腔体3,此凸台面 1包括第一摄像头模组基板4、门铃基板5和第二摄像头模组基板6,此第一摄像头模组基板4和第二摄像头模组基板6分别与所述门铃基板5上端和下端连接,且与门铃基板5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一摄像头模组基板4,设置有两个摄像通孔7,此摄像通孔7四周开设有红外LED通孔8 ;所述第二摄像头模组基板6,设置有两个摄像通孔7,此摄像通孔7四周开设有红外LED通孔8 ;所述门铃基板5设供安装门铃的第一通孔9和供安装感应器的第二通孔10 ;一摄像头12位于嵌入所述摄像通孔7内; 一红外LED灯17位于嵌入所述红外LED通孔8内;图像传感器13,此图像传感器13位于所述摄像头12后面;一红外滤光片14位于所述图像传感器13与摄像头7之间。图像传感器13和摄像头12分别位于一遮光罩16两端;上述凸台面1两侧与底板2边缘区域之间均设有一斜面11。实施例二 一种用于人脸识别的装置,如附图1_4、6所示,包括底板2和位于底板2上方的凸台面1,底板2和凸台面1形成一腔体3,此凸台面 1包括第一摄像头模组基板4、门铃基板5和第二摄像头模组基板6,此第一摄像头模组基板4和第二摄像头模组基板6分别与所述门铃基板5上端和下端连接,且与门铃基板5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一摄像头模组基板4,设置有两个摄像通孔7,此摄像通孔7四周开设有红外LED通孔8 ;所述第二摄像头模组基板6,设置有两个摄像通孔7,此摄像通孔7四周开设有红外LED通孔8 ;所述门铃基板5设供安装门铃的第一通孔9和供安装感应器的第二通孔10 ;一摄像头12位于嵌入所述摄像通孔7内;一红外LED灯17位于嵌入所述红外LED通孔8内;图像传感器13,此图像传感器13位于所述摄像头12后面;一红外滤光片14位于所述摄像头12的镜头15表面。图像传感器13和摄像头12分别位于一遮光罩16两端;上述凸台面1两侧与底板2边缘区域之间均设有一斜面11。采用上述用于人脸识别的装置时,能克服环境光对人脸图像稳定性的影响,成像稳定性高并实现了高识别率,从而大大扩展了人脸识别的装置应用的范围,例如半室外环境、地下车库门为室外环境、公寓型住房的门禁晚上走廊灯开但是往往照度不高,白天光照度高,造成家居门禁的光照环境比较复杂,而本实用新型用于人脸识别的装置可在该领域应用时,性能稳定。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人脸识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2)和位于底板(2)上方的凸台面(1),底板(2)和凸台面(1)形成一腔体(3), 此凸台面(1)包括第一摄像头模组基板G)、门铃基板( 和第二摄像头模组基板(6),此第一摄像头模组基板(4)和第二摄像头模组基板(6)分别与所述门铃基板( 上端和下端连接,且与门铃基板( 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一摄像头模组基板G),设置有两个摄像通孔(7),此摄像通孔(7)四周开设有红外LED通孔(8);所述第二摄像头模组基板(6),设置有两个摄像通孔(7),此摄像通孔(7)四周开设有红外LED通孔(8);所述门铃基板(5)设供安装门铃的第一通孔(9)和供安装感应器的第二通孔(10); 一摄像头(1 位于嵌入所述摄像通孔(7)内; 一红外LED灯(17)位于嵌入所述红外LED通孔(8)内; 图像传感器(13),此图像传感器(1 位于所述摄像头(1 后面; 一红外滤光片(14)位于所述图像传感器(1 与摄像头(7)之间或者位于所述摄像头 (12)的镜头(15)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面⑴两侧与底板⑵边缘区域之间均设有一斜面(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人脸识别的装置,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上方的凸台面,此凸台面包括第一摄像头模组基板、门铃基板和第二摄像头模组基板,所述第一、第二摄像头模组基板,均设置有两个摄像通孔,此摄像通孔四周均开设有红外LED通孔;所述门铃基板设供安装门铃的第一通孔和供安装感应器的第二通孔;一摄像头位于嵌入所述摄像通孔内;一红外LED灯位于嵌入所述红外LED通孔内;图像传感器,此图像传感器位于所述摄像头后面;一红外滤光片位于所述图像传感器与摄像头之间或者位于所述摄像头的镜头表面。本实用新型装置能克服环境光对人脸图像稳定性的影响,成像稳定性高并实现了高识别率,从而大大扩展了人脸识别的装置应用的范围。
文档编号G06K9/00GK202196426SQ20112030919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4日
发明者张志伟, 王国田, 舒小保 申请人:苏州飞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