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处理装置、方法以及程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63810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信息处理装置、方法以及程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信息处理装置、方法以及程序,尤其涉及可以提高内容分发服务的附加值的信息处理装置、方法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经积极地使用了基于经由网络的下载方案的内容分发服务。按照这样的内容分发服务,除了利用例如用户的移动电话等从服务器下载内容的情况之外,还存在在用户的移动终端之间发送和接收内容的情况。
另外,人们还在因特网上的留言板等上交换叫做口碑信息的信息。这种口碑信息是有关例如店铺的服务、产品的质量、内容的吸收力等的评价信息。口碑信息是有益的,因为与杂志作者或专家描述的评价信息不同,它是实际去过店铺的人们、购买过产品的人们、和观看过内容的人们等的意见,在购买产品或服务时往往
可以参考一下。另外,人们还提出了通过从观看者的无线终端收集观看者的属性(用户信息)衡量观看效果的技术(例如,参见日本待审专利申请公告第2010-41194号)。借助于这样的技术,可以更容易地收集评价信息。

发明内容
顺便说一下,例如,随着内容分发服务越来越普遍,已经免费分发包括广告的内容。随着如上所述内容分发服务的状态越来越多样化,有必要将这些服务与现有技术中用户简单地为要下载的所需内容付费的服务区分开。例如,在要分发内容的市场营销中,如果优先将内容分发给对评价信息的改善有贡献的用户,则可以提高内容分发服务的附加值。例如,近年来,作为利用所谓的口碑信息进行市场营销的方法,病毒式营销已经弓I起人们注意。在病毒式营销中,鼓励现有用户向熟人介绍原始内容或服务,以便经由现有用户间接促销原始内容或服务。由于这个原因,有关鼓励哪些用户的信息对于病毒式营销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信息。在现有技术中,难以按照因特网上的留言板上的口碑信息适当分析哪些用户有效介绍了公司想促销的所提供内容或服务。最好是容易地为病毒式营销获取有用信息。按照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包括如下的信息处理装置记录信息获取机构,用于获取代表与一种预定电子信息制品(property)的提供者有关的终端设备提供该电子信息制品的提供目的地的记录信息;比较机构,用于通过根据预定基准比较获取的记录信息,比较多个终端设备提供电子信息制品的记录;以及提供方案指定机构,用于根据比较结果指定将不同电子信息制品提供给终端设备的方案。按照该实施例,该信息处理装置可以包括计算机构,用于当根据比较结果将不同电子信息制品提供给终端设备时计算价格。按照该实施例,当根据比较结果将不同电子信息制品提供给多个移动设备当中的终端时,该提供方案指定机构可以指定优先顺序。按照该实施例,作为与电子信息制品的提供者有关的终端设备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包括设备信息接收机构,用于经由第一通信从与电子信息制品的提供目的地有关的第二终端设备接收该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和包括第二通信的地址的信息;以及电子信息制品发送机构,用于经由第二通信将电子信息制品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其中该记录信息可以包括包括在经由第一通信接收的信息中的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的标识信息和属性信肩、O 按照该实施例,该记录信息可以进一步包括与包括在经由第一通信接收的信息中的第二终端的用户验证方案和第二终端的用户验证结果有关的信息。按照该实施例,该信息处理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类别指定机构,用于根据包括在经由第一通信发送和接收的信息中的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和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指定代表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的可靠性的可靠性类别、第一终端设备的安全类别、和第二终端设备的安全类别;以及链接验证机构,用于根据指定结果指定确认在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仍然在进行第二通信的链接验证方案,并根据该方案进行与链接验证有关的处理,其中与第二终端的用户验证结果有关的信息可以包括链接验证的结果。按照该实施例,该链接验证机构可以按照指定结果进行通过利用第三通信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代表是否已经利用第二通信将利用第三通信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的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的信息确认第二终端设备的身份的评价者身份确认处理、和通过利用第三通信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代表是否已经利用第二通信将利用第三通信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的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的信息确认第一终端设备的身份的提供者身份确认处理。按照该实施例,该链接验证机构可以通过根据可靠性类别确定是否进行提供者身份确认处理指定链接验证方案。按照该实施例,该链接验证机构可以通过根据安全类别确定在评价者身份确认处理或提供者身份确认处理中是否使用了事先存储在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中的唯一密钥,或是否使用了未事先存储在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中的临时密钥指定链接验证方案。按照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包括如下步骤的信息处理方法由记录信息获取机构获取代表与一种预定电子信息制品的提供者有关的终端设备提供该电子信息制品的提供目的地的记录信息;由比较机构通过根据预定基准比较获取的记录信息,比较多个终端设备提供电子信息制品的记录;以及由提供方案指定机构根据比较结果指定将不同电子信息制品提供给终端设备的方案。按照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使计算机起包括如下的信息处理装置作用的程序记录信息获取机构,用于获取代表与一种预定电子信息制品的提供者有关的终端设备提供该电子信息制品的提供目的地的记录信息;比较机构,用于通过根据预定基准比较获取的记录信息,比较多个终端设备提供电子信息制品的记录;以及提供方案指定机构,用于根据比较结果指定将不同电子信息制品提供给终端设备的方案。按照该实施例,获取代表与一种预定电子信息制品的提供者有关的终端设备提供该电子信息制品的提供目的地的记录信息,通过根据预定基准比较获取的记录信息,比较多个终端设备提供电子信息制品的记录,并根据比较结果指定将不同电子信息制品提供给终端设备的方案。按照本公开,可以进一步提高内容分发服务的附加值。


图I是示出按照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评价信息收集系统的一个配置例子的图形;图2是示出按照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评价信息收集系统的另一个配置例子的图形; 图3是示出移动终端的配置例子的方块图;图4是示出服务器的配置例子的方块图;图5是示出终端设备信息的例子的图形;图6是图示进行链接验证以便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案的一个例子的图形;图7是图示基于图6的方案的处理的流程的箭头图;图8是图示进行链接验证以便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案的另一个例子的图形;图9是图示基于图8的方案的处理的流程的箭头图;图10是图示进行链接验证以便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案的又一个例子的图形;图11是图示基于图10的方案的处理的流程的箭头图;图12是图示进行链接验证以便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案的又一个例子的图形;图13是图示进行链接验证以便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案的又一个例子的图形;图14是图示交接(handover)消息的图形;图15是图示指定链接验证的方案的信息的图形;图16是图示评价信息收集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图17是图示情况I的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图18是图示情况2的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图19是图示情况3的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图20是图示情况3的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图21是图示情况4的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图22是图示情况4的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图23是图示情况5的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图24是图示情况5的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图25是图示提供者侧的终端设备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26是内容提供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图27是图示链接验证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28是图示提供者侧的终端设备的处理的另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29是图示链接验证处理的另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30是图示评价者侧的终端设备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31是图示第一链接验证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图32是图示第二链接验证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图33是图示内容评价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图34是图示评价者侧的终端设备的处理的另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35是图示第三链接验证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图36是图示第四链接验证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图37是示出按照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内容分发系统的一个配置例子的图形;

图38是示出记录信息的例子的图形;图39是示出交接信息的另一个例子的图形;图40是示出按照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内容分发系统的另一个配置例子的图形;图41是示出将记录信息中的各个移动终端当作节点创建的网络图的例子的图形;图42是图示将用户指定成联系者的方案的图形;图43是图示按照图37的实施例的服务器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以及图44是图示按照图40的实施例的服务器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给予描述。按照本公开,例如,利用移动终端的交接功能收集评价信息。例如,配置成移动电话的移动终端在一些情况下具有像蓝牙(注册商标)、WiFi(注册商标)等那样的近场无线通信机构。在这样的情况下,移动电话可以直接(局部)相互通信。此外,当移动电话配有非接触通信(NFC :近场通信)设备时,由使移动电话相互接近(或接触)的用户通过非接触通信设备进行连接验证,从而使近场无线通信得以实现。通过非接触通信设备进行连接验证以使近场无线通信成为可能的功能被称为交接。利用这样的交接功能,用户简单地触摸移动电话就可以接收提供的服务或购买产品。当用户购买作为产品的内容时,用户简单地触摸移动电话就可以通过近场无线通信将内容的数据下载到移动终端。图I是示出按照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评价信息收集系统的配置例子的图形。在该图形的例子中,评价信息收集系统10包括服务器21、信息收集终端31 33、和移动终端41 43。服务器21被安装在收集评价信息的业务运营商的数据中心上,获取从信息收集终端31 33发送的评价信息,并对获取的评价信息进行诸如存储、修改等的处理。服务器21进行诸如将所获取信息分类成作为评价目标的产品或服务的每种类型以及将分类信息提供给经由网络访问的用户的处理。信息收集终端31 33是分别通过移动终端41 43的交接功能通信的终端,并且被配置成包括近场无线通信机构和非接触通信设备。例如,信息收集终端31被配置成提供音乐内容的试听服务的设备。例如,当用户使移动终端41接触预定区域时,信息收集终端31在非接触通信之后经由近场无线通信发送内容的一部分数据,使移动终端41进行内容的流式再现。这样的话,用户可以戴上与移动终端41连接的耳机试听内容。另外,信息收集终端32被配置成像,例如,用在餐馆中的POS终端那样的设备。当用户使移动终端42接触预定区域时,信息收集终端32在非接触通信之后经由近场无线通信发送诸如菜单、订单格式等的⑶I (图形用户界面)数据,使移动终端42显示⑶I数据。这样的话,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42订购所需菜品、或回答问卷和获取积分。信息收集终端33被配置成像安装在诸如商场、娱乐公园等的预定区域中的无线通信中枢那样的设备。当用户使移动终端43接触预定区域时,信息收集终端33在非接触通信之后,经由近场无线通信发送游戏内容的数据。这样的话,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43玩游戏。
信息收集终端31 33的每一个都配有用于与服务器21通信的宽域通信机构、以及近场无线通信机构和非接触通信设备。作为宽域通信机构,可以以与最近的无线基站进行无线通信以便经由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设备为例。可替代的是,也可应用与服务器21的连接可以经由专线作出的另一种配置。移动终端41和42被配置为例如移动电话。移动终端43被配置成例如游戏设备。移动终端41 43是分别通过交接功能通信的终端,并且配置成包括近场无线通信机构和非接触通信设备。除了它们之外,移动终端41 43还包括与最近的无线基站进行无线通信以便经由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设备。在图I的例子中,将累积在信息收集终端31中的信息(如内容的再现命令的次数、经由非接触通信获得的移动终端41的用户的属性信息等)发送给服务器21作为评价信息。例如,将累积在信息收集终端32中的信息(如每种菜品的订购次数、问卷的答案等)发送给服务器21作为评价信息。此外,例如,将累积在信息收集终端33中的信息(如游戏的操作信息等)发送给服务器21作为评价信息。如上所述,利用宽域通信机构将评价信息从信息收集终端31 33发送到服务器33。图2是示出按照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评价信息收集系统的另一个配置例子的图形。在该图形的例子中,评价信息收集系统10包括服务器21和移动终端44 47。移动终端44 47以与图I中的移动终端41和42相同的方式被分别配置成移动电话。在图2的情况下,移动终端45和47的用户分别是内容的提供者,而移动终端44和46的用户分别是内容的评价者。在图2的例子中,服务器21以相同的方式安装在收集评价信息的业务运营商的数据中心上,获取从移动终端45和47发送的评价信息,并对获取的评价信息进行诸如存储、修改等的处理。例如,假设移动终端45的用户将用户希望介绍给朋友的音乐内容的数据下载到移动终端45。当使移动终端44与移动终端45接触时,在非接触通信之后经由近场无线通信发送来自移动终端45的内容的数据,并使移动终端44进行内容的流式再现。这样的话,移动终端44的用户可以戴上耳机等试听内容。然后,移动终端44的用户经由近场无线通信将对音乐的评价(例如,短评等)发送给移动终端45。
例如,假设移动终端47的用户在玩网络游戏,并希望作为移动终端46的用户的朋友也加入这个网络游戏中来。当使移动终端46和47相互接触时,在非接触通信之后经由近场无线通信从移动终端47发送游戏的数据,并使移动终端46显示游戏的屏幕等。这样的话,移动终端46的用户可以加入移动终端47的用户在玩的网络游戏中来。另外,经由近场无线通信将像用户的简档那样的信息、游戏的操作信息等从移动终端46发送到移动终端47。在图2的情况下,例如,将累积在移动终端45中的信息(如乐评等)发送给服务器21作为评价信息。另外,例如,将累积在移动终端47中的信息(如游戏的操作信息等)发送给服务器21作为评价信息。从移动终端45和47到服务器21的评价信息利用宽域通信机构来发送。 如上所述,按照本公开的评价信息收集系统10未根据用户评论把权重加在收集的评价信息上,也可以收集像例如用户试听内容的记录那样的信息作为评价信息。图3是示出图I或2中的移动终端的配置例子的方块图。尽管该图示出了移动终端41的配置,但也可以将该图的配置应用于移动终端42到47。在图3中,移动终端41的CPU(中央处理单元)111根据存储在ROM(只读存储器)112上的程序或从存储单元123装载在RAM(随机访问存储器)113上的程序,进行各种类型的处理。RAM 113适当地存储CPU 111进行各种类型处理所需的数据。CPU 11UR0M 111和RAM 113经由总线114相互连接。输入和输出接口 120也与总线114连接。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单元121、包括IXD(液晶显示器)等的显示器、包括扬声器等的输出单元122、和由硬盘、闪速存储器等构成的存储单元123与输入和输出接口 120连接。如果有必要,也将像磁盘、光盘、磁光盘或半导体存储器那样的可移除介质126适当安装在上面的驱动器125与输入和输出接口 120连接,以及如果有必要,将从可移除介质126中读取的计算机程序安装在存储单元123上。进一步将移动通信无线通信单元131、近场通信单元132、和非接触通信单元133与输入和输出接口 120连接。移动通信无线通信单元131是与未显示在图中的无线基站进行无线通信和经由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设备。移动通信无线通信单元131使用例如2GHz的频带,不仅用于打电话应用,而且利用最大2Mbps的数据通信用于像因特网连接等那样的各种通信应用。例如,移动通信无线通信单元131的无线通信用于下载内容数据,用于与服务器21的通信等。另外,假设移动通信无线通信单元131被配置成能够根据所谓第三代移动电话的通信方案进行通信的设备等。近场通信单元132是像蓝牙(注册商标,称为BT)或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802. Ilx那样的近场无线通信设备。这里,近场无线通信指的是最大通信距离约几米到几十米的局部(窄域)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意通信标准。例如,当近场通信单元132进行BT通信,在2. 4GHz的频带上经由天线进行最大通信速率为3Mb/s的通信(2. 0+EDR版本或更高版本)。
非接触通信单元133是NFC (近场通信)设备。这里,非接触通信指的是最大通信距离约几十厘米的局部(窄域)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意通信标准。例如,非接触通信单元133经由天线使用13. 56MHz的频带,并且进行在约IOcm的极短距离上最大通信速率为424Kb/s的通信。非接触通信单元133的非接触通信用于向壳体被接触或放在附近的移动终端发送、和从壳体被接触或放在附近的移动终端接收近场通信单元132建立近场无线通信连接所需的信息、和含有可发送内容的列表等的消息。移动终端41的每个部分都受CPU 1 11控制。控制程序的可执行二进制代码存储在ROM 112或存储单元123上,并在RAM 113上扩展各种类型计算处理的堆栈和堆叠区。另外,由于信息收集终端31 33以与图3的例子相同的方式构成,所以省略对它们的详细描述。图4是示出图I或2中的服务器的配置例子的方块图。如图所示,服务器21包括以与移动终端41的情况相同的方式,经由总线204相互连接的CPU 201、ROM 202和RAM 203。另外,输入和输出接口 210与总线204连接。输入单元211、输出单元212、存储单元213、用于可移除介质216的驱动器215以与移动终端41的情况相同的方式与输入和输出接口 210连接。图4中的CPU 201、ROM 202、RAM 203、总线204、输入和输出接口 210、输入单元211、输出单元212、存储单元213、驱动器215和可移除介质216分别对应于图2中的CPU11UR0M 112,RAM 113、总线114、输入和输出接口 120、输入单元121、输出单元122、存储单元123、驱动器125和可移除介质126。服务器21还包括与输入和输出接口 210连接的通信单元214。通信单元214是经由网络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设备。例如,通信单元214经由有线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连接,用于与移动终端或信息收集终端的通信。进一步将评价信息数据库221和终端设备数据库22与输入和输出接口 210连接。评价信息数据库221存储从移动终端或信息收集终端发送的评价信息。评价信息数据库221将评价信息分类成作为评价目标的产品或服务的类型,并将信息组织成数据库,以便如果有必要的话,将产品的标识信息、评价者的标识信息、评价日期等作为关键词来搜索。终端设备数据库222为每个终端存储与移动终端或信息收集终端(适当称为终端设备)的通信功能有关的信息(终端设备信息)。图5是示出存储在终端设备数据库222上的信息的例子的图形。该图形示出了具有例如预定标识号的移动终端的终端设备信息的例子。显示在图5中的“宽域通信的类型”是例如描述像3GaMT-200)、WiMAX (全球互通微波接入)等那样的信息、指定移动终端的宽域通信机构的类型的信息。在“宽域通信地址”中,描述了指定与上述宽域通信机构的用户通信的地址的信
肩、O“近场无线通信类型”是描述像蓝牙(注册商标)、Wi_Fi等那样的信息、指定移动终端的近场无线通信机构的类型的信息。在“近场无线通信地址”中,描述了指定与上述近场无线通信机构的用户通信的地址的信息。“非接触通信方案”是指定移动终端可用于非接触通信的通信方案的信息,并描述了像“只有数据响应”、“只有数据获取”或“数据通信可用”那样的信息。“唯一密钥”是代表事先存储在移动终端上的秘密密钥的信息。当移动终端包括安全模块时,描述访问安全模块所需的密钥的信息。“提供者分类”是指定移动终端是产品还是服务的提供者的移动终端的信息或指定产品或服务的提供方案的信息,并描述代表它的信息。如上所述,可以将信息收集终端31的终端设备信息、信息收集终端32的终端设备
信息........移动终端41的终端设备信息、移动终端42的终端设备信息.......存储在 服务器21的终端设备数据库222上。也就是说,终端设备数据库222存储可以加入评价信息收集系统10中的终端设备的终端设备信息,以便与各自标识信息相对应。如上所述,按照本公开的评价信息收集系统10,利用移动终端的交接功能收集评价信息。利用交接功能收集的评价信息是在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与评价者存在极密切关系的状态下获得的评价信息。这是因为通过放在附近的移动终端的非接触通信设备进行连接验证,以便按照交接功能进行近场无线通信。如此收集的评价信息作为实际接受产品或服务的人们的意见是有益的,认为在购买产品或服务时可以参考该评价信息。这是因为与介绍产品或服务的杂志的文章不同,利用交接功能收集的评价信息被认为是实际接受产品或服务的用户的评价。另外,与写在互联网上的留言板上的信息不同,利用交接功能收集的评价信息不是从未实际接受产品或服务的人们那里收集的。但是,当利用交接功能收集评价信息时,难以证明该评价信息真正是利用交接功能收集的信息。也就是说,应该明白,利用交接功能收集的信息是有益的仅仅是因为如上所述评价信息是经由近场无线通信在产品或服务被接受之后马上收集的。例如,当服务器21根据批处理方案从移动终端或信息收集终端收集评价信息时,难以消除只发送对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有利的评价信息的疑问或评价信息是假的疑问。当然,应该认为收集评价信息的业务运营商总是试图诚实收集信息;但是,当特定产品的评价与其它产品的评价相比出奇好时,参考评价信息的人士可能认为发生了某些用词错误。此外,如果评价信息的发送失败了,或即使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不愿意这样做,但由于软件等出了问题重复发送了已经发送的评价信息,则结果是形成不正确评价。如果出现这样的状况,则与服务器21提供的评价信息的可靠性有关的评价此后将受到严重轻视。因此,本公开可以在服务器21收集评价信息时确认在提供者的移动终端或信息收集终端与评价者的移动终端之间仍然在进行近场无线通信。这样的话,可以证明在接受了产品或服务之后马上收集到评价信息。按照本公开,将提供者的移动终端或信息收集终端与评价者的移动终端之间的交接马上通知服务器21,不过其细节将在后面描述。另外,服务器21利用例如宽域通信机构访问提供者的移动终端或信息收集终端,以确认仍然在进行与同一评价者的移动终端的近场无线通信。例如,可以按如下确认仍然在进行与同一评价者的移动终端的近场无线通信。当发出交接通知时,将预定验证信息从服务器21发送到评价者的移动终端,并确认在交接之后在近场无线通信中从评价者的移动终端发送该验证信息。另外,将仍然在进行与同一评价者的移动终端的近场无线通信的确认称为链接验证。图6是图示在评价信息收集系统10中进行链接验证以便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案的一个例子的图形。该图形示出了在信息收集终端31与移动终端41之间进行交接,在非接触通信(NFC通信)之后经由近场无线通信(BT)发送一部分内容数据,并进行流式再现的例子。在该图形的例子中,信息收集终端31利用宽域通信将信息收集终端31与移动终端41之间的交接通知服务器21。此时,也将信息收集终端31的标识号和移动终端41的标识号发送给服务器21。然后,服务器21生成随机数,并利用移动终端41的唯一密钥加密该随机数。另外,可以通过利用移动终端41的标识号搜索终端设备数据库222来获取移动终端41的唯一密钥。服务器21将已经加密的随机数(称为加密随机数)发送到信息收集终端31的宽域通信地址。另外,可以通过利用信息收集终端31的标识号搜索终端设备数据库222来获 取信息收集终端31的宽域通信地址。信息收集终端31经由近场无线通信将从服务器21发送的加密随机数发送给移动终端41。移动终端41利用自身的唯一密钥解码加密随机数,以获取该随机数。然后,移动终端41经由近场无线通信将该随机数发送给信息收集终端31。信息收集终端31经由宽域通信将从移动终端41发送的随机数发送给服务器21。服务器21将从信息收集终端31发送的随机数与服务器21生成的随机数相比较,当两个随机数相互一致时,确认在交接时正在进行与评价者的近场无线通信。也就是说,可以确认评价者的身份。此后,经由近场无线通信从信息收集终端31发送一部分内容数据,由移动终端41进行内容的流式再现。移动终端41此时将评价信息发送给信息收集终端31。在信息收集终端31与移动终端41之间经由近场无线通信发送内容数据和评价信息的同时,服务器21以例如恒定周期,像上述那样连续(周期性地)确定评价者的身份。然后,经由宽域通信将累积在信息收集终端31中的评价信息发送给服务器21。这样的话,在评价信息收集系统10中进行链接验证,以收集评价信息。图7是图示参考图6进行上述链接验证以便收集评价信息的处理流程的箭头图。在该图形中,信息收集终端31的移动通信无线通信单元131被描述成3G131-1,而移动终端41的移动通信无线通信单元131被描述成3G131-2。另外,信息收集终端31的近场通信单元132被描述成BT132-1,而移动终端41的近场通信单元132被描述成BT132-2。此外,信息收集终端31的非接触通信单元133被描述成NFC133-1,而移动终端41的非接触通信单元133被描述成NFC133-2。另外,3G在这里基于像W-CDMA方案、CDMA2000方案等那样数字移动电话的通信方案,指的是所谓的第三代移动电话(3G)。信息收集终端31的NFC133-1在步骤Sll中发送交接消息,移动终端41的NFC133-2在步骤SlOl中接收交接消息。NFC133-2在步骤S102中发送交接消息,NFC133-1在步骤S12中接收交接消息。
通过上述处理,信息收集终端31和移动终端41交換了其它设备信息。另外,其它设备信息包括作为交接伙伴的设备的标识号、近场无线通信地址等。NFC133-1在步骤S13中将其它设备信息通知BT132-1,BT132-1在步骤S31中接收其它设备信息。另外,NFC133-2在步骤S103中将其它设备信息通知BT132-2,BT132-2在步骤S121中接收其它设备信息。实际上,其它设备信息和其它信息都是经由CPU 111通知的。在如下处理中也是如此。NFC133-1在步骤S14中将其它设备信息通知3G131-1,3G131-1在步骤S51中接收其它设备信息。
3G131-1在步骤52中通过将包括其它设备信息的信息发送给服务器21进行交接通知,服务器21在步骤S71中获取该通知。当将交接通知服务器21吋,不仅发送交接伙伴的其它设备信息,而且发送自身(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收集终端31)的其它设备信息。BT132-1在步骤S32中将BT连接请求发送给BT132-2,BT132-2在步骤S122中接收该BT连接请求。服务器21在步骤S72中生成随机数,并在步骤S73中加密该随机数。服务器21在步骤S74中发送在步骤S73的处理中获得的加密随机数作为确认请求,3G131-1在步骤S53中接收加密随机数。3G131-1在步骤S54中将在步骤S53中接收的确认请求通知BT132_1,BT132_1在步骤S33中接收该确认请求。BT132-1在步骤S34中发送在步骤S33中接收的确认请求,BT132-2在步骤S123中接收该确认请求。BT132-2在步骤S124中解码在步骤S123中接收的确认请求的加密随机数,以获取该随机数。另外,加密随机数实际上由CPU 111解码。BT132-2在步骤S125中发送在步骤S124的处理中获得的随机数作为确认请求,BT132-1在步骤S35中接收该随机数。BT132-1在步骤S36中将在步骤S35中接收的确认请求通知3G131-1,3G131-1在步骤S55中获取该确认请求。3G131-1在步骤S56中发送在步骤S55中获取的确认请求,服务器21在步骤S75中接收该确认请求。在步骤S37和步骤S126中发送和接收内容数据,在步骤S127和步骤S38中发送和接收作为评价信息的操作信息。BT132-1在步骤S39中将评价信息通知3G131-1,3G131-1在步骤S57中接收该评
价信息。3G131-1在步骤S58中发送在步骤S57中获取的评价信息,服务器21在步骤S76中接收该评价信息。周期性地进行该图形中的虚线所围的部分的处理作为确认评价者的身份的处理。如上所述,进行链接验证,并进行收集评价信息的处理。尽管如图7的说明所适当描述,在本例中将执行箭头图中的每个步骤的主体表达
成3G131-1、BT132-1、......,但这些表达只是为了方便而给出。也就是说,给出这样的表
达是为了帮助理解在每个步骤中发送或接收的信息所基于的通信方案,因为在本公开中使用了包括非接触通信、近场无线通信、和宽域通信的三种类型通信方案。于是,与每个步骤有关的处理实际上都由CPU 111等执行。在如下箭头图中也是如此。尽管在上面參考图6所述的例子中描述了移动终端41拥有唯一密钥的情况,但也存在移动终端未拥有唯一密钥的情況。在这样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像图8所示那样确认评价者的身份。图8是图示在评价信息收集系统10中进行链接验证以便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案的另ー个例子的图形。该图形示出了在信息收集终端31与移动终端41之间进行交接,在非接触通信(NFC通信)之后经由近场无线通信(BT)发送一部分内容数据,并进行流式再现的例子。在图8的例子的情况下,与图6的情况不同,移动终端41未拥有唯一密钥。在图8的例子的情况下,信息收集终端31经由宽域通信将信息收集终端31与移动终端41之间的交接通知服务器21。此时,也将信息收集终端31的标识号和移动终端41的标识号发送给服务器21。然后,服务器21生成随机数,并确认移动终端41未拥有唯一密 钥。可以通过利用移动终端41的标识号搜索终端设备数据库222来确认移动终端41未拥有唯一密钥。服务器21将随机数发送到移动终端41的宽域通信地址作为临时密钥。另外,可以通过利用移动终端41的标识号搜索终端设备数据库222来获取移动终端41的宽域通信地址。服务器21将确认请求发送到信息收集终端31的宽域地址,信息收集终端31经由近场无线通信将确认请求递送到移动终端41。移动终端41经由近场无线通信将临时密钥作为对确认请求的响应发送给信息收集終端31,信息收集终端31经由宽域通信将该响应递送到服务器21。服务器21将从信息收集终端31发送的临时密钥与服务器21生成的随机数相比较,当两者一致时,确认在交接时正在进行与评价者的近场无线通信。也就是说,可以确认评价者的身份。此后,经由近场无线通信从信息收集终端31发送一部分内容数据,移动终端41进行内容的流式再现。此时,移动终端41将评价信息发送给信息收集终端31。在如上所述在信息收集终端31与移动终端41之间经由近场无线通信发送内容数据和评价信息的同时,服务器21以例如恒定周期,像上述那样连续(周期性地)确定评价者的身份。然后,经由宽域通信将累积在信息收集终端31中的评价信息发送给服务器21。这样的话,即使移动终端41未拥有唯一密钥,也可以在评价信息收集系统10中进行链接验证,并收集评价信息。图9是图示參考图8进行上述链接验证以便收集评价信息的处理流程的箭头图。信息收集终端31的NFC133-1在步骤SI I中发送交接消息,移动终端41的NFC133-2在步骤SlOl中接收交接消息。NFC133-2在步骤S102中发送交接消息,NFC133-1在步骤S12中接收交接消息。通过上述处理,在信息收集终端31和移动终端41之间交换了其它设备信息。另夕卜,其它设备信息是像作为交接伙伴的设备的标识号、近场无线通信地址等那样的信息。另夕卜,如果有必要,其它设备信息包括服务器21的宽域通信地址。
NFC133-1在步骤S13中将其它设备信息通知BT132-1,BT132-1在步骤S31中接收其它设备信息。另外,NFC133-2在步骤S103中将其它设备信息通知BT132-2,BT132-2在步骤S121中接收其它设备信息。BT132-2在步骤S122中将在步骤S121中接收的其它设备信息通知3G131-2,3G131-2在步骤S141中接收其它设备信息。另外,可以省略步骤S122和S141的处理。NFC133-1在步骤S14中将其它设备信息通知3G131-1,3G131-1在步骤S51中接收其它设备信息。3G131-1在步骤52中通过将包括其它设备信息的信息发送给服务器21将交接通知服务器21,服务器21在步骤S71中获取该通知。当将交接通知服务器21吋,不仅发送交接伙伴的其它设备信息,而且发送自身(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收集终端31)的其它设备信
O
BT132-1在步骤S32中将BT连接请求发送给BT132-2,BT132-2在步骤S123中接收该BT连接请求。服务器21在步骤S72和S73中生成随机数作为临时密钥。服务器21在步骤S74中发送在步骤S73的处理中获得的临时密钥,3G131-2在步骤S142中接收该临时密钥。3G131-2在步骤S143中将在步骤S142中已经接收的临时密钥通知BT132-2,BT132-2在步骤S124中接收该临时密钥。服务器21在步骤S75中发送确认请求,3G131-1在步骤S53中接收该确认请求。3G131-1在步骤S54中将在步骤S53中接收的确认请求通知BT132_1,BT132_1在步骤S33中获取该确认请求。BT132-1在步骤S34中发送在步骤S33中已经获取的确认请求,BT132-2在步骤S125中接收该确认请求。BT132-2在步骤S126中发送在步骤S124中已经获取的临时密钥,作为对在步骤S125中已经接收的确认请求的响应,BT132-1在步骤S35中接收该临时密钥。BT132-1在步骤S36中将在步骤S35中已经接收的确认响应通知3G131-1,3G131-1在步骤S55中获取该确认响应。3G131-1在步骤S56中发送在步骤S55中已经获取的确认响应,服务器21在步骤S76中接收该确认响应。尽管此后发送或接收内容数据和作为评价信息的操作信息,但这样的处理与上面參考图7所述的情况相同,因此省略其详细描述。周期性地进行该图形中的虚线所围的部分中的处理作为确认评价者的身份的处理。如上所述,进行了进行链接验证以收集评价信息的处理。顺便说一下,在上面參考图6所述的例子和上面參考图8所述的例子中,根据只从信息收集终端31获取的信息进行链接验证。但是,当在管理服务器21的收集评价信息等的业务运营商与管理信息收集终端31的内容提供者之间没有足够信任关系时,在ー些情况下这样的方案不能有效地起作用。为了表示管理信息收集终端31的内容提供者是值得信任的,将“可信”的描述词加入图6和8中的信息收集终端31中。例如,当内容提供者不值得信任时,不能相信移动终端41解码和获取的随机数和移动终端经由宽域通信接收的临时密钥按原样发送给服务器21。也就是说,难以否认信息收集终端31伪造在图7的步骤S56中和在图9的步骤S56中发送的确认响应的可能性。由于这个原因,根据从提供者侧发送的信息确认评价者的身份是不够的,当在收集评价信息等的业务运营商与内容提供者之间没有足够信任关系时,有必要根据从评价者侧发送的信息确认提供者的身份。也就是说,难以否则提供者伪装成例如评价者的可能性,因此,有必要从提供者侧和评价者侧双方确定提供者和评价者在交接时仍然在进行近场无线通信。图10是图示在评价信息收集系统10中进行链接验证以便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案的又ー个例子的图形。该图形示出了在移动终端47与移动终端46之间进行交接,并且在非接触通信(NFC通信)之后经由近场无线通信(BT)发送内容(例如,游戏)数据的例子。

在图10中的例子的情况下,与图6或8的情况不同,未将“可信”的描述词加入作为内容提供者的移动终端47中。也就是说,在图10中的例子的情况下,在收集评价信息等的业务运营商与内容提供者之间没有足够信任关系。在该图形的例子中,移动终端46和移动终端47两者都拥有唯一密钥。在图10的例子中,移动终端47经由宽域通信将移动终端47与移动终端46之间的交接通知服务器21。此时,也将移动終端47的标识号和移动终端46的标识号发送给服务器21。然后,服务器21生成随机数,并利用移动终端46的唯一密钥加密该随机数。另夕卜,可以通过利用移动终端46的标识号搜索终端设备数据库222来获取移动终端46的唯
一密钥。服务器21将已经加密的随机数(称为加密随机数)发送到移动终端47的宽域通信地址。另外,可以通过利用移动终端47的标识号搜索终端设备数据库222来获取移动终端47的宽域通信地址。移动终端47经由近场无线通信将从服务器21发送的加密随机数发送给移动终端46。移动终端46利用自身的唯一密钥解码加密随机数,以获取该随机数。然后,移动終端46经由近场无线通信将该随机数发送给移动终端47。移动终端47经由宽域通信将从移动终端46发送的随机数发送给服务器21。服务器21将从移动终端47发送的随机数与自身生成的随机数相比较,当两者ー致时,确认在交接时正在进行与评价者的近场无线通信。也就是说,可以根据从提供者侧发送的信息确认评价者的身份。服务器21生成另ー个随机数,并利用移动终端47的唯一密钥加密该随机数。另夕卜,可以通过利用移动终端47的标识号搜索终端设备数据库222来获取移动终端47的唯
一密钥。服务器21将已经加密的随机数(称为加密随机数)发送到移动终端46的宽域通信地址。另外,可以通过利用移动终端46的标识号搜索终端设备数据库222来获取移动终端46的宽域通信地址。移动终端46经由近场无线通信将从服务器21发送的加密随机数发送给移动终端47。移动终端47利用自身的唯一密钥解码加密随机数,以获取该随机数。然后,移动終端47经由近场无线通信将该随机数发送给移动终端46。移动终端46经由宽域通信将从移动终端47发送的随机数发送给服务器21。服务器21将从移动终端46发送的随机数与自身生成的随机数相比较,当两者ー致时,确认在交接时正在进行与提供者的近场无线通信。也就是说,可以根据从评价者侧发送的信息确认提供者的身份。此后,经由近场无线通信从移动終端47发送内容数据,并由移动终端46显示游戏屏幕等。移动终端46此时将评价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47。在如上所述在移动终端47与移动终 端41之间经由近场无线通信发送内容数据和评价信息的同时,服务器21像上述那样以例如恒定周期连续(周期性地)确定评价者的身份和提供者的身份。然后,经由宽域通信将累积在移动终端47中的评价信息发送给服务器21。这样的话,即使在在收集评价信息等的业务运营商与内容的提供者之间没有足够信任关系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评价信息收集系统10中进行链接验证,以收集评价信息。图11是图示參考图10进行上述链接验证以便收集评价信息的处理流程的箭头图。在该图形中,移动终端47的移动通信无线通信単元131被描述成3G131-3,而移动終端46的移动通信无线通信単元131被表达成3G131-4。另外,移动终端47的近场通信单元132被表达成BT132-3,而移动终端46的近场通信单元132被表达成BT132-4。而且,移动终端47的非接触通信单元133被表达成NFC133-3,而移动终端46的非接触通信单元133被表达成NFC133-4。移动终端47的NFC133-3在步骤S211中发送交接消息,移动终端46的NFC133-4在步骤S301中接收交接消息。NFC133-4在步骤S302中发送交接消息,NFC133-3在步骤S212中接收交接消息。通过上述处理,在移动终端47和移动终端46之间交换了其它设备信息。另外,其它设备信息是像作为交接伙伴的设备的标识号、近场无线通信地址等那样的信息。另外,如果有必要,其它设备信息包括服务器21的宽域通信地址。NFC133-3在步骤S213中将其它设备信息通知BT132-3,BT132-3在步骤S231中接收其它设备信息。另外,NFC133-4在步骤S303中将其它设备信息通知BT132-4,BT132-4在步骤S321中接收其它设备信息。BT132-4在步骤S322中将在步骤S321中获取的其它设备信息通知3G131-4,3G131-4在步骤S341中接收其它设备信息。实际上,其它设备信息和其它信息的通知都是经由CPU 111通知的。在如下描述中也是如此。3G131-4在步骤342中通过将包括其它设备信息的信息发送给服务器21进行交接通知,服务器21在步骤S271中接收该通知。另外,可以省略步骤S321、步骤S341和步骤S342的处理。NFC133-3在步骤S214中将其它设备信息通知3G131-3,3G131-3在步骤S251中接收其它设备信息。3G131-3在步骤252中通过将包括其它设备信息的信息发送给服务器21进行交接通知,服务器21在步骤S272中接收该通知。另外,当将交接通知服务器21吋,不仅发送交接伙伴的其它设备信息,而且发送自身(在这种情况下,移动终端47)的其它设备信息。
BT132-3在步骤S232中将BT连接请求发送给BT132-4,BT132-4在步骤S323中接收该BT连接请求。服务器21在步骤S273中生成随机数,并在步骤S274中加密该随机数。服务器21在步骤S275中发送在步骤S274的处理中获得的加密随机数作为确认请求,3G131-3在步骤S253中接收加密随机数。3G131-3在步骤S254中将在步骤S253中接收的确认请求通知BT132-3,BT132-3在步骤S233中接收这个确认请求。BT132-3在步骤S234中发送在步骤S233中已经接收的确认请求,BT132-4在步骤S234中接收该确认请求。BT132-4在步骤S325中解码在步骤S324中已经接收的作为确认请求的加密随机数,以获取该随机数。另外,加密随机数实际上由CPU 111解码。

BT132-4在步骤S326中发送在步骤S325的处理中已经获得的随机数作为确认响应,BT132-3在步骤S235中接收该随机数。BT132-3在步骤S236中将在步骤S235中已经接收的确认响应通知3G131-3,3G131-3在步骤S255中接收该确认响应。3G131-3在步骤S256中发送在步骤S255中已经获取的确认响应,服务器21在步骤S276中接收该确认响应。另外,服务器21在步骤S277中生成另ー个随机数,并在步骤S278中加密该随机数。服务器21在步骤S279中发送在步骤S278的处理中已经获得的加密随机数,3G131-4在步骤S343中接收加密随机数。3G131-4在步骤S344中将在步骤S343中已经接收的确认请求通知BT132-4,BT132-4在步骤S328中接收该确认请求。BT132-4在步骤S329中发送在步骤S328中已经获取的确认请求,BT132-3在步骤S327中接收该确认请求。BT132-3在步骤S328中解码在步骤S237中已经接收的确认请求的加密随机数,以获取该随机数。BT132-3在步骤S239中发送在步骤S238的处理中已经获得的随机数作为确认响应,BT132-4在步骤S330中接收该随机数。BT132-4在步骤S331中将在步骤S330中已经接收的确认响应通知3G131-4,3G131-4在步骤S345中接收该确认响应。3G131-4在步骤S346中发送在步骤S345中已经获取的确认响应,服务器21在步骤S280中接收该确认响应。此后,发送和接收内容数据和作为评价信息的操作信息。由于这样的处理与上面參考图7所述的情况相同,所以省略其详细描述。周期性地进行该图形中的虚线所围的部分中的处理作为确认评价者的身份和提供者的身份的处理。如上所述,进行了进行链接验证以便收集评价信息的处理。在參考图10描述的示例中,已经给出了移动终端46拥有唯一密钥的情況。但是,在一些情况下移动终端46可能未拥有唯一密钥。在这样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像图12所示那样确认评价者的身份和提供者的身份。图12是图示在评价信息收集系统10中进行链接验证以便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案的又ー个例子的图形。该图形中的例子示出了在移动终端47与移动终端46之间进行交接,并且在非接触通信(NFC通信)之后经由近场无线通信(BT)发送内容(例如,游戏)数据的情况。在图12中的例子的情况下,以与图10的情况相同的方式未将“可信”表达词加入作为内容提供者的移动终端47中,在收集评价信息等的业务运营商与内容提供者之间没有足够信任关系。另外,如图所示的例子与图10的情况不同之处在于移动终端47拥有唯ー密钥,而移动终端46未拥有唯一密钥。在图12中,移动终端47经由宽域 通信将移动终端47与移动终端46之间的交接通知服务器21。此时,也将移动終端47的标识号和移动终端46的标识号发送给服务器21。然后,服务器21生成随机数,并确认移动终端46未拥有唯一密钥。另外,可以通过利用移动终端46的标识号搜索终端设备数据库222来确认移动终端46未拥有唯一密钥。服务器21将随机数发送到移动终端46的宽域通信地址作为临时密钥。另外,可以通过利用移动终端46的标识号搜索终端设备数据库222来获取移动终端46的宽域通信地址。服务器21将确认请求发送到移动终端47的宽域地址,移动终端47经由近场无线通信将确认请求递送到移动终端46。另外,可以通过利用移动终端47的标识号捜索终端设备数据库222来获取移动终端47的宽域通信地址。移动终端46经由近场无线通信将临时密钥作为对确认请求的响应发送给移动终端47,移动终端47经由宽域通信将该响应递送到服务器21。服务器21将从移动终端47发送的临时密钥与自身生成的随机数相比较,当两者一致时,确认在交接时正在进行与评价者的近场无线通信。也就是说,可以根据从提供者侧发送的信息确认评价者的身份。服务器21生成另ー个随机数,并利用移动终端47的唯一密钥加密该随机数。另夕卜,可以通过利用移动终端47的标识号搜索终端设备数据库222来确认移动终端47的唯
一密钥。服务器21将已经加以的随机数(称为加密随机数)发送到移动终端46的宽域通信地址。可以通过利用移动终端46的标识号搜索终端设备数据库222来获取移动终端46的宽域通信地址。移动终端46经由近场无线通信将从服务器21接收的加密随机数发送给移动终端47。移动终端47利用自身的唯一密钥解码该加密随机数,以获取该随机数。然后,移动终端47经由近场无线通信将该随机数发送给移动终端46。移动终端46经由宽域通信将从移动终端47接收的随机数发送给服务器21。服务器21将从移动终端46发送的随机数与自身生成的随机数相比较,当两者ー致时,确认在交接时正在进行与提供者的近场无线通信。也就是说,可以根据从评价者侧发送的信息确认提供者的身份。此后,移动终端47经由近场无线通信发送内容数据,并由移动终端46显示游戏屏幕等。移动终端46此时将评价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47。在如上所述在移动终端47与移动终端46之间经由近场无线通信发送内容数据和评价信息的同时,服务器21像上述那样,以例如恒定周期连续(周期性地)确定评价者的身份和提供者的身份。然后,经由宽域通信将累积在移动终端47中的评价信息发送给服务器21。如上所述,即使在收集评价信息等的业务运营商与内容的提供者之间没有足够信任关系以及评价者侧未拥有唯一密钥,也可以在评价信息收集系统10中进行链接验证,以收集评价信息。上面參考图12所述的处理是上面參考图10所述的处理和上面參考图8所述的处理的综合。因此,省略參考箭头图的详细描述。此外,在一些情况下移动终端46和移动终端47两者都未拥有唯一密钥。在这样 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像图13所示那样确认评价者的身份和提供者的身份。图13是图示在评价信息收集系统10中进行链接验证以便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案的又ー个例子的图形。该图形中的例子示出了进行移动终端47与移动终端46之间的交接,并且在非接触通信(NFC通信)之后经由近场无线通信(BT)发送内容(例如,游戏)数据的情况。在图13中的例子的情况下,以与图10的情况相同的方式未将“可信”表述词加入作为内容提供者的移动终端47中,在收集评价信息等的业务运营商与内容提供者之间没有足够信任关系。在该图形的例子中,与图12的情况不同,移动终端47和移动终端46两者未拥有卩隹ー密钥。在图13中,移动终端47经由宽域通信将移动终端47与移动终端46之间的交接通知服务器21。此时,也将移动終端47的标识号和移动终端46的标识号发送给服务器21。然后,服务器21生成随机数,并确认移动终端46未拥有唯一密钥。可以通过利用移动终端46的标识号搜索终端设备数据库222来确认移动终端46未拥有卩隹ー密钥。服务器21将随机数作为临时密钥发送到移动终端46的宽域通信地址。可以通过利用移动终端46的标识号搜索终端设备数据库222来获取移动终端46的宽域通信地址。服务器21将确认请求发送到移动终端47的宽域地址,移动终端47经由近场无线通信将确认请求递送到移动终端46。另外,可以通过利用移动终端47的标识号捜索终端设备数据库222来获取移动终端47的宽域通信地址。移动终端46经由近场无线通信将临时密钥作为对确认请求的响应发送给移动终端47,移动终端47经由宽域通信将该响应递送到服务器21。服务器21将从移动终端47发送的临时密钥与自身生成的随机数相比较,当两者一致时,确认在交接时正在进行与评价者的近场无线通信。也就是说,可以根据从提供者侧发送的信息确认评价者的身份。另外,服务器21生成另ー个随机数,并确认移动终端47未拥有唯一密钥。可以通过利用移动终端47的标识号搜索终端设备数据库222来确认移动终端47未拥有唯一密钥。服务器21将随机数作为临时密钥发送到移动终端47的宽域通信地址。服务器21将确认请求发送到移动终端46的宽域地址,移动终端47经由近场无线通信将确认请求递送到移动终端47。移动终端47经由近场无线通信将临时密钥作为对确认请求的响应发送给移动终端46,移动终端46经由宽域通信将该响应递送到服务器21。服务器21将从移动终端46发送的临时密钥与自身生成的随机数相比较,当两者一致时,确认在交接时正在进行与提供者的近场无线通信。也就是说,可以根据从评价者侧发送的信息确认提供者的身份。此后,移动终端47经由近场无线通信发送内容数据,并由移动终端46显示游戏屏幕等。移动终端46此时将评价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47。在如上所述在移动终端47与移动终端46之间经由近场无线通信发送内容数据和评价信息的同时,服务器21像上述那样以例如恒定周期连续(周期性地)确定评价者的身份和提供者的身份。

然后,经由宽域通信将累积在移动终端47中的评价信息发送给服务器21。这样的话,即使在收集评价信息等的业务运营商与内容的提供者之间没有足够信任关系,也可以在评价信息收集系统10中进行链接验证,以收集评价信息。由于上面參考图13所述的处理也是上述处理的综合。因此,省略參考箭头图的详细描述。按照本公开,可以像上述那样进行链接验证和收集评价信息,也可以在例如内容提供者和评价者动态变化的P2P网络上获取评价信息。按照本公开,与现有技术中的情况相比,可以缩短从显示作为评价目标的产品、内容等到收集评价信息的时间,也可以及时提供评价信息。此外,没有必要安装像摄像机等那样的专用设备来确认例如评价者是否实际存在,并且可以利用简单配置实现高度可靠的评价信息收集系统。作为上面參考图6到13所述的例子的结论,当在评价信息收集系统10中进行链接验证以收集评价信息时,认为要考虑如下两点。第一点是在收集评价信息等的业务运营商与内容提供者之间是否存在足够信任关系,第二点是评价者侧和提供者侧是否拥有唯一密钥。也就是说,当在收集评价信息等的业务运营商与内容提供者之间存在足够信任关系时,可以通过根据从提供者侧发送的信息周期性地确认评价者的身份来实现链接验证。另ー方面,当在收集评价信息等的业务运营商与内容提供者之间没有足够信任关系时,可以通过根据从提供者侧发送的信息周期性地确认评价者的身份和根据从评价者侧发送的信息确认提供者的身份来实现链接验证。当评价者的移动终端拥有唯一密钥时,可以通过将利用唯一密钥加密的随机数发送给提供者侧的移动终端,根据从提供者侧发送的信息确认评价者的身份。另ー方面,当评价者的移动终端未拥有唯一密钥时,可以通过将临时密钥发送给评价者侧的移动终端,然后将确认请求发送给提供者的移动终端等,根据从提供者侧发送的信息确认评价者的身份。类似地,当提供者的移动终端等拥有唯一密钥时,可以通过将利用唯一密钥加密的随机数发送给评价者侧的移动终端,根据从评价者侧发送的信息确认提供者的身份。另一方面,当提供者的移动终端等未拥有唯一密钥时,可以通过将临时密钥发送给提供者侧的移动终端等,然后将确认请求发送给评价者的移动终端等,根据从评价者侧发送的信息确认提供者的身份。如上所述,总共根据五种类型的方案来实现通过进行链接验证的评价信息收集。本公开可以与收集评价信息等的业务运营商与内容提供者之间的信任关系无关地以及与在评价者侧和提供者侧是否存在唯一密钥无关地通过进行链接验证来收集评价信息。由于这个原因,使交接消息包括如下信息。图14是图示交接消息的格式的图形。该交接消息是移动終端或信息收集终端进行例如非接触通信(NFC)时发送和接收的信息。交接消息的格式由NFC论坛标准化,显示在图中的格式通过NFC论坛的标准来定义。
如图所示,交接消息由多个(在本例中,四个)分记录构成。“记录I”是存储像交接请求、选择等那样的信息的记录。“记录2”是存储第二载波候选者的记录,其中将“ ac (可替代载波)”作为记录类型存储在报头部分上,将每个第二载波的指针(“记录3”的标识符)存储在有效载荷部分中。“记录3”是存储与近场无线通信机构有关的信息的记录。如图所示,蓝牙技术联盟的标准定义将包括报头和有效载荷的分组存储在“记录3”中。另外,图中显示成“记录3”的分组的分组是在近场无线通信机构根据蓝牙标准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的分组。“记录4”是存储由移动终端等的制造者定义的信息的记录。在本公开中,显示在图中的分组信息被定义成包括在“记录4”中的信息。如图所示,在“记录4”上存储着包括报头和有效载荷的分组。有夫“记录类型”的信息描述在报头中,并描述代表记录4在这种情况下是存储用于收集评价信息的信息的记录的信息。有效载荷包括“服务器认可分类”、“链接验证方案”、和“宽域通信地址”。在“服务器认可分类”中,描述代表終端设备是否是服务器21认可的終端设备(例如,是/否)的信息。終端设备是服务器21认可的終端设备意味着与收集评价信息等的业务运营商存在足够信任关系。在“链接验证方案”中,描述代表进行上述评价者的身份确认或提供者的身份确认所基于的方案的信息。明确地说,描述了代表利用唯一密钥加密随机数的方案或事先从服务器21发送临时密钥的方案的信息。如果有必要,在“宽域通信地址”中,描述设备的宽域通信地址和服务器21的宽域通信地址。按照本公开的评价信息收集系统10,在交接时发送和接收如图14所示的交接消息。将显示在图14中的信息作为其它设备信息与交接的通知一起发送给服务器21。当信息收集终端或移动终端将交接通知服务器21时,服务器21分析包括在图14中的“记录4”中的信息,并进行链接验证。如上所述,在本公开的评价信息收集系统中总共根据五种类型的方案来实现通过进行链接验证的评价信息收集。当在收集评价信息等的业务运营商与提供者之间存在足够信任关系时,以及当如上面參考图6所述评价者的移动终端拥有唯一密钥时,应用第一种方案。将此称为情况I。当在收集评价信息等的业务运营商与提供者之间存在足够信任关系时,以及当如上面參考图8所述评价者的移动终端未拥有唯一密钥时,应用第二种方案。将此称为情况20当在收集评价信息等的业务运营商与提供者之间没有足够信任关系时,以及当如上面參考图10所述评价者的移动终端和提供者的移动终端两者都拥有唯一密钥时,应用第三种方案。将此称为情况3。当在收集评价信息等的业务运营商与提供者之间没有足够信任关系时,以及当如上面參考图12所述评价者的移动终端未拥有唯一密钥而提供者的移动终端拥有唯一密钥时,应用第四种方案。将此称为情况4。当在收集评价信息等的业务运营商与提供者之间没有足够信任关系时,以及当如上面參考图13所述评价者的移动终端和提供者的移动终端两者都未拥有唯一密钥时,应用第五种方案。将此称为情况5。当信息收集终端或移动终端将交接通知服务器21时,服务器21分析包括在图14中的“记录4”中的信息,指定提供者侧的属性和评价者侧的属性,并指定如图15所示的链接验证的方案。也就是说,根据如图15所示的提供者和评价者双方的交接消息的“服务器认可分类”确定与收集评价信息等的业务运营商是否存在足够信任关系。在本例中,将“可信”表达词加入与收集评价信息等的业务运营商存在足够信任关系的移动终端中(在“服务器认可分类”中,是),而将“不可信”表达词加入没有信任关系的移动终端中(在“服务器认可分类”中,否)。另外,指定根据提供者和评价者双方的交接消息的“服务器认可分类”确认评价者的身份和提供者的身份的方案。在本例中,将利用唯一密钥加密随机数的方案描述为“唯一密钥”,将事先从服务器21发送临时密钥的方案描述为“临时密钥”。如上所述,服务器21指定链接验证的方案,并进行链接验证以收集评价信息。接着,參考图16中的流程图描述服务器21进行的评价信息收集处理的例子。服务器21的CPU 201在步骤S701中确定是否从信息收集终端或移动终端接收到交接通知,并且等待接收到交接通知的确定。当在步骤S701中确定接收到交接通知时,该处理转到步骤S702。CPU 201在步骤S702中获取和分析与交接通知一起发送的有关提供者侧的设备信息,以指定提供者侧的属性。此时,分析例如包括在图14中的“记录4”中的信息,并指定提供者侧(例如,信息收集终端31、移动终端47等)的属性。也就是说,指定与收集评价信息等的业务运营商是否存在足够信任关系和方案是利用唯一密钥加密随机数的方案还是事先从服务器21发送临时密钥的方案。CPU 201在步骤S703中以与步骤S702的处理相同的方式获取和分析与交接通知一起发送的有关评价者侧的设备信息,以指定评价者侧的属性。CPU 201在步骤S704中根据在步骤S702和步骤S703中指定的属性指定链接验证的方案。也就是说,如上面參考图15所述指定情况I到情况5的方案。CPU 201在步骤S705中根据在步骤S704中指定的链接验证方案进行取决于该方案的链接验证处理。这样的话,进行与情况I到情况5的每ー种相对应的链接验证。图17是图示当在步骤S704中链接验证方案对应于情况I时作为步骤S705的处理执行的情况I的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
CPU 201在步骤S721中创建(生成)随机数。CPU 201在步骤S722中通过利用评价者侧(例如,移动终端41)的标识号搜索终端设备数据库222获取评价者侧的唯一密钥。CPU 201在步骤S723中利用在步骤S722中获取的唯一密钥加密在步骤S721中创建的随机数。CPU 201在步骤S724中通过利用提供者侧(例如,信息收集终端31)的标识号搜索終端设备数据库222获取提供者侧的宽域通信地址。CPU 201在步骤S725中将在步骤S723中创建的加密随机数作为确认请求发送到在步骤S724中获取的宽域通信地址。CPU 201在步骤S726中确认是否接收到作为对在步骤S725中发送的确认请求的响应的适当确认响应。此时,确定在步骤S721中创建的随机数是否包括在确认请求中,当 包括随机数时确定接收到适当确认响应。当在步骤S726中确定接收到适当确认响应时,该处理转到步骤S727。另ー方面,当确定未接收到适当确认响应时,该处理转到步骤S730以便进行错误处理。CPU 201在步骤S727中记录接收到适当确认响应的时刻作为链接验证的验证时间。CPU 201在步骤S728中确定是否从提供者侧发送了评价信息,当确定还未发送评价信息时转移到步骤S729。CPU 201在步骤S729中确定自在步骤S727中记录了验证时间以来是否经过了预定时段,并且等待经过预定时段的确定。当在步骤S729中确定经过了预定时段吋,该处理返回到步骤S721。这样的话,以恒定周期连续(周期性地)确定评价者的身份。另ー方面,当在步骤S728中确定已从提供者侧发送了评价信息时,结束情况I的处理。如上所述,在情况I的情况下进行了取决于该方案的链接验证处理。图18是图示当在步骤S704中链接验证方案被指定成情况2时作为步骤S705的处理执行的情况2的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CPU 201在步骤S751中创建临时密钥。CPU 201在步骤S752中通过利用评价者侧(例如,移动终端41)的标识号搜索终端设备数据库222获取评价者侧的宽域通信地址。CPU 201在步骤S753中将在步骤S751中创建的临时密钥发送到在步骤S752中获取的宽域通信地址。CPU 201在步骤S754中通过利用提供者侧(例如,信息收集终端31)的标识号搜索終端设备数据库222获取提供者侧的宽域通信地址。CPU 201在步骤S755中将确认请求发送到在步骤S754中已经获取的宽域通信地址。CPU 201在步骤S756中确认是否接收到作为对在步骤S755中发送的确认请求的响应的适当确认响应。此时,确定在步骤S751中创建的临时密钥是否包括在确认响应中,当包括临时密钥时,确定接收到适当确认响应。当在步骤S756中确定接收到适当确认响应时,该处理转到步骤S757。另ー方面,当确定未接收到适当确认响应时,该处理转到步骤S760以便进行错误处理。CPU 201在步骤S757中记录接收到适当确认响应的时间作为链接验证的验证时间。CPU 201在步骤S758中确定是否从提供者侧发送了评价信息,当确定还未发送评价信息时转移到步骤S759。CPU 201在步骤S759中确定自在步骤S757中记录了验证时间以来是否经过了预定时段,并且等待经过预定时段的确定。当在步骤S759中确定经过了预定时段吋,该处理返回到步骤S751。这样的话,以恒定周期连续( 周期性地)确定评价者的身份。另ー方面,当在步骤S758中确定已从提供者侧发送了评价信息时,结束情况2的处理。如上所述,在情况2的情况下进行了取决于该方案的链接验证处理。图19和20是图示当在步骤S704中链接验证方案对应于情况3时作为步骤S705的处理执行的情况3的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由于从步骤S781到步骤S788的处理与图17中从步骤S721到步骤S727和步骤730的处理相同,所以省略其详细描述。CPU 201在步骤S789中创建(生成)随机数。CPU 201在步骤S790中通过利用提供者侧(例如,移动终端47)的标识号搜索终端设备数据库222获取提供者侧的唯一密钥。CPU 201在步骤S791中利用在步骤S790中获取的唯一密钥加密在步骤S789中创建的随机数。CPU 201在步骤S792中通过利用评价者侧(例如,移动终端46)的标识号搜索终端设备数据库222获取评价者侧的宽域通信地址。CPU 201在步骤S793中将在步骤S791中创建的加密随机数作为确认请求发送到在步骤S792中获取的宽域通信地址。CPU 201在步骤S794中确认是否接收到作为对在步骤S793中发送的确认请求的响应的适当确认响应。此时,确定在步骤S789中创建的随机数是否包括在确认请求中,当包括随机数时确定接收到适当确认响应。当在步骤S794中确定接收到适当确认响应时,该处理转到步骤S795。另ー方面,当确定未接收到适当确认响应时,该处理转到步骤S798以便进行错误处理。CPU 201在步骤S795中记录接收到适当确认响应的时间作为链接验证的验证时间。CPU 201在步骤S796中确定是否从提供者侧发送了评价信息,当确定还未发送评价信息时转移到步骤S797。CPU 201在步骤S797中确定在步骤S795中记录了验证时间之后是否经过了预定时段,并且等待经过预定时段的确定。当在步骤S795中确定经过了预定时段吋,该处理返回到步骤S781。这样的话,周期性地确定评价者的身份和提供者的身份。另ー方面,当在步骤S796中确定已从提供者侧发送了评价信息时,结束情况3的处理。如上所述,在情况3的情况下进行了取决于该方案的链接验证处理。
图21和22是图示当在步骤S704中链接验证方案被指定成情况4时作为步骤S705的处理执行的情况4的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由于从步骤S811到步骤S818的处理与图18中从步骤S751到步骤S757和步骤760的处理相同,所以省略其详细描述。由于从步骤S819到步骤S828的处理与图20中从步骤S789到步骤S798的处理相同,所以省略其详细描述。这样,在情况4的情况下进行了取决于该方案的链接验证处理。图23和24是图示当在步骤S704中链接验证方案被指定成情况5时作为步骤S705中的处理执行的情况5的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由于从步骤S831到步骤S838的处理与图21中从步骤S811到步骤S818的处理相同,所以省略其详细描述。 CPU 201在步骤S839中创建临时密钥。CPU 201在步骤S840中通过利用提供者侧(例如,移动终端47)的标识号搜索终端设备数据库222获取提供者侧的宽域通信地址。CPU 201在步骤S841中将在步骤S839中创建的临时密钥发送到在步骤S840中获取的宽域通信地址。CPU 201在步骤S842中通过利用评价者侧(例如,移动终端46)的标识号搜索终端设备数据库222获取评价者侧的宽域通信地址。CPU 201在步骤S843中将确认请求发送到在步骤S842中获取的宽域通信地址。CPU 201在步骤S844中确认是否接收到作为对在步骤S843中发送的确认请求的响应的适当确认响应。此时,确定在步骤S839中创建的临时密钥是否包括在确认响应中,当包括临时密钥时确定接收到适当确认响应。当在步骤S844中确定接收到适当确认响应时,该处理转到步骤S845。另ー方面,当确定未接收到适当确认响应时,该处理转到步骤S848以便进行错误处理。CPU 201在步骤S845中记录接收到适当确认响应的时间作为链接验证的验证时间。CPU 201在步骤S846中确定是否从提供者侧发送了评价信息,当确定还未发送评价信息时转移到步骤S847。CPU 201在步骤S847中确定自在步骤S845中记录了验证时间以来是否经过了预定时段,并且等待经过预定时段的确定。当在步骤S847中确定经过了预定时段吋,该处理返回到步骤S831。这样的话,周期性地确定评价者的身份和提供者的身份。另ー方面,当在步骤S846中确定已从提供者侧发送了评价信息时,结束情况5的处理。如上所述,在情况5的情况下进行了取决于该方案的链接验证处理。进行了包括这样取决于方案的链接验证处理的评价信息收集处理。接着,參考图25中的流程图描述提供者侧的终端设备(例如,信息收集终端31、移动终端47等)的处理例子。该处理是在拥有唯一密钥的提供者侧的终端设备中进行的,在本例中提供者侧的終端设备提供音乐内容等。信息收集终端或移动终端的CPU 111在步骤S901中确定是否进行了交接,并等待进行了交接的确定。CPU 111在步骤S902中经由宽域通信将交接通知服务器21。此时,将其它设备信息与交接通知一起发送。CPU 111在步骤S903中确定是否接收到经由宽域通信的确认请求。当在步骤S903中确定接收到确认请求吋,该处理转到步骤S905。当确定未接收到确认请求吋,该处理转到步骤S904。这里,将參考图26中的流程图描述图25中的步骤S904中的内容提供处理的例子。CPU 111在步骤S921中经由近场无线通信将内容数据发送到评价者侧。CPU 111在步骤S922中经由近场无线通信接收来自评价者侧的评价信息。 CPU 111在步骤S923中确定在步骤S921的处理中是否发送了预定数据量,当确定还没有发送预定数据量时,该处理返回到步骤S921。另ー方面,当确定已发送了预定数据量时,该处理转到图25中的步骤S906。这里,将參考图27中的流程图描述图25中的步骤S905中的链接验证确认处理的例子。CPU 111在步骤S941中经由近场无线通信将在步骤S903中确定接收到的确认请求发送到评价者侧。CPU 111在步骤S942中确定是否经由近场无线通信接收到对在步骤S941中发送的确认请求的确认响应,并等待接收到确认响应的确定。当在步骤S942中确定接收到确认响应时,该处理转到步骤S943。CPU 111在步骤S943中经由宽域通信将在步骤S942中确定接收到的确认响应发送给服务器21。CPU 111在步骤S944中确定是否经由近场无线通信接收到确认请求,并等待接收到确认请求的确定。当在步骤S944中确定接收到确认请求吋,该处理转到步骤S945。CPU 111在步骤S945中利用自身唯一密钥解码包括在在步骤S944中确定接收的确认请求中的加密随机数。CPU 111在步骤S946中经由近场无线通信将通过步骤S945中的解码获得的随机数作为确认响应发送到评价者侧。如上所述,进行了链接确认处理。回头參照图25,在步骤S904或步骤S905的处理之后该处理转到步骤S906,CPU111确定内容提供是否已结束。例如,当评价者指示停止内容再现时,在步骤S906中确定内容提供已结束。当在步骤S906中确定内容提供还未结束吋,该处理返回到步骤S903。当在步骤S906中确定内容提供已结束时,该处理转到步骤S907。CPU 111在步骤S907中经由宽域通信将在步骤S904中的处理中接收的评估信息发送到服务器21.如上所述,进行了提供者侧的終端设备的处理。接着,參考图28中的流程图描述提供者侧的终端设备的另ー个处理例子。该处理是在未拥有唯一密钥的提供者侧的终端设备中进行的,在本例中提供者侧的终端设备提供音乐内容等。
信息收集终端或移动终端的CPU 111在步骤S961中确定是否进行了交接,并等待进行了交接的确定。CPU 111在步骤S962中经由宽域通信将交接通知服务器21。此时,将其它设备信息与交接通知一起发送。CPU 111在步骤S963中确定是否接收到经由宽域通信的确认请求或临时密钥。当在步骤S963中确定接收到确认请求或临时密钥时,该处理转到步骤S965。当确定未接收到确认请求时,该处理转到步骤S964。这里,将參考图29中的流程图描述 图28中的步骤S965中的链接验证确认处理的例子。CPU 111在步骤S981中确定CPU 111在步骤S963中确定接收的东西是否是确认请求。当确定接收到确认请求时,该处理转到步骤S982。CPU 111在步骤S982中经由近场无线通信将在步骤S963中确定接收的确认请求发送到评价者侧。CPU 111在步骤S983中确定是否经由近场无线通信接收到对在步骤S982中发送的确认请求的确认响应,并等待接收到确认响应的确定。当在步骤S983中确定接收到确认响应时,该处理转到步骤S984。CPU 111在步骤S984中经由宽域通信将在步骤S983中确定接收到的确认响应发送给服务器21。另ー方面,当在步骤S981中确定CPU 111在步骤S963中确定接收的东西不是确认请求时,该处理转到步骤S988。这意味着接收到临时密钥。CPU 111在步骤S988中存储在步骤S963中确定接收的临时密钥。在步骤S984或S988的处理之后,该处理转到步骤S985。CPU 111在步骤S985中确定是否经由近场无线通信接收到确认请求,并等待接收到确认请求的确定。当在步骤S985中确定接收到确认请求吋,该处理转到步骤S986。CPU 111在步骤S986中读取在步骤S988中存储的临时密钥。CPU 111在步骤S987中经由近场无线通信将在步骤S986中读取的临时密钥作为确认响应发送到评价者侧。如上所述,进行了链接验证确认处理。由于图28中的步骤S964的内容提供处理与上面參考图26所述的处理相同,所以省略其详细描述。此外,由于图28中的步骤S966和步骤S67的处理分别与图25中的步骤S906和步骤S907的处理相同,所以省略其详细描述。如上所述,进行了提供者侧的终端设备的处理。接着,參考图30中的流程图描述评价者侧的终端设备(例如,移动终端41、移动终端46等)的处理例子。该处理是在拥有唯一密钥的评价者侧的终端设备中进行的,在本例中提供者侧的终端设备提供音乐内容等并对内容加以评价。移动终端的CPU 111在步骤S1001中确定是否进行了交接,并等待进行了交接的确定。CPU 111在步骤S1002中经由宽域通信将交接通知服务器21。此时,将其它设备信息与交接通知一起发送。可以省略步骤S1002的处理。
CPU 111在步骤S1003中确定是否接收到经由宽域通信的确认请求。当在步骤S1003中确定接收到确认请求时,该处理转到步骤S1004。这里,将參考图31中的流程图描述图30中的步骤S1004中的第一链接验证处理的例子。CPU 111在步骤S1021中经由近场无线通信将在步骤S1003中确定接收到的确认请求发送到提供者侧。CPU 111在步骤S1022中确定是否经由近场无线通信接收到对在步骤S1021中发送的确认请求的确认响应,并等待接收到确认响应的确定。当在步骤S1022中确定接收到确认响应时,该处理转到步骤S1023。CPU 111在步骤S1023中经由宽域通信将在步骤S1022中确定接收到的确认响应发送给服务器21。 如上所述,进行了第一链接验证处理。回头參照图30,在步骤S1004的处理之后,或当在步骤S1003中确定未接收到确认请求时,该处理转到步骤S1005。CPU 111在步骤S1005中确定是否接收到经由近场无线通信的确认请求。当在步骤S1005中确定接收到确认请求时,该处理转到步骤S1007。这里,将參考图32中的流程图描述图30中的步骤S1007的第二链接验证处理的例子。CPU 111在步骤S1041中利用自身唯一密钥解码包括在在步骤S1005中确定接收到的确认请求中的加密随机数。CPU 111在步骤S1042中经由近场无线通信将通过步骤S1041中的解码获得的随机数作为确认响应发送到评价者侧。如上所述,进行了第二链接确认处理。回头參照图30,当在步骤S1005中确定未接收到确认请求时,该处理转到步骤S1006。这里,将參考图33中的流程图描述图30中的步骤S1006的内容评估处理的例子。CPU 111在步骤S1061中经由近场无线通信接收来自提供者侧的数据。CPU 111在步骤S1062中经由近场无线通信将评价信息发送到提供者侧。CPU 111在步骤S1063中确定在步骤1061的处理中是否已发送了预定数据量,当确定还没有发送预定数据量时,该处理返回到步骤S1061。另ー方面,当确定已发送了预定数据量时,该处理转到图30中的步骤S1008。如上所述,进行了内容评价处理。回头參照图30,在步骤S1006或步骤S1007的处理之后,该处理转到步骤S1008。CPU 111在步骤S1008中确定从提供者侧接收的内容的评价是否已结束,当确定该评价还未结束时,该处理返回到步骤S1003。另ー方面,当在步骤S1008中确定该评价已结束时,,就结束该处理。 如上所述,进行了评价者侧的終端设备的处理。接着,參考图34中的流程图描述评价者侧的终端设备的另ー个处理例子。该处理是在未拥有唯一密钥的评价者侧的终端设备中进行的,在本例中提供者侧的终端设备提供音乐内容等并对内容加以评价。移动终端的CPU 111在步骤S1081中确定是否进行了交接,并等待进行了交接的确定。CPU 111在步骤S1082中经由宽域通信将交接通知服务器21。此时,将其它设备信息与交接通知一起发送。可以省略步骤S1082的处理。CPU 111在步骤S1083中确定是否接收到经由宽域通信的确认请求。当在步骤S1083中确定接收到确认请求时,该处理转到步骤S1084。这里,将參考图35中的流程图描述图34中的步骤S1084的第三链接验证处理的例子。

CPU 111在步骤S2001中确定在步骤S1083中确定接收到的东西是否是确认请求。当确定接收到确认请求时,该处理转到步骤S2002。CPU 111在步骤S2002中经由近场无线通信将在步骤S1083中确定接收到的确认请求发送到提供者侧。CPU 111在步骤S2003中确定是否经由近场无线通信接收到对在步骤S2002中发送的确认请求的确认响应,并等待接收到确认响应的确定。当在步骤S2003中确定接收到确认响应时,该处理转到步骤S2004。CPU 111在步骤S2004中经由宽域通信将在步骤S2003中确定接收到的确认响应发送给服务器21。另ー方面,当在步骤S2001中确定在步骤S1083中确定接收到的东西不是确认请求时,该处理转到步骤S2005。这意味着接收到临时密钥。CPU 111在步骤S2005中记录在步骤S1083中确定接收到的临时密钥。如上所述,进行了第三链接验证处理。回头參照图34,在步骤S1084的处理之后,或当在步骤S1083中确定未接收到经由宽域通信的确认请求吋,该处理转到步骤S1085。CPU 111在步骤S1085中确定是否接收到经由近场无线通信的确认请求。当在步骤S1085中确定接收到确认请求时,该处理转到步骤S1087。这里,将參考图36中的流程图描述图34中的步骤S1087的第四链接验证处理的例子。CPU 111在步骤S2021中读取在步骤S2005中存储的临时密钥。CPU 111在步骤S2022中经由近场无线通信将在步骤S2021中读取的临时密钥作为确认响应发送到评价者侧。如上所述,进行了第四链接确认处理。回头參照图34,另ー方面,在步骤S1085中,当确定未接收到确认请求吋,该处理转到步骤S1086。由于步骤S1086的内容评价处理与上面參考图33中的流程图所述的处理相同,所以省略其详细描述。在步骤S1086或步骤S1087的处理之后,该处理转到步骤S1088。CPU 111在步骤S1088中确定提供者侧提供的内容的评价是否已结束,当确定该评价还未结束时,该处理返回到步骤S1083。另ー方面,当在步骤S1088中确定该评价已结束时,就结束该处理。
如上所述,进行了评价者侧的終端设备的处理。顺便说一下,上面主要描述了收集像所谓口碑信息那样的评价信息作为购买产品或服务时參考的信息的例子。但是,可以从不同观点收集该信息。图37图示了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图形。该图形示出了根据与每个终端设备的内容提供有关的记录分发内容的内容分发系统11的配置系统。在本例中,内容分发系统11包括服务器22、移动终端51 53、和移动终端55 57。在本例中将内容发送(分发)给移动终端51和移动终端55。将内容从移动终端51供应给移动终端52和53。另外,将内容从移动终端55供应给移动终端56和57。通过使移动终端52,53,56和57分别进行音乐内容等的流式再现将内容提供给移动终端52,53,56和57的每ー个。将服务器22安装在例如收集记录信息的业务运营商的数据中心上,以便获取从 信息收集终端51或55发送的记录信息,并对获取的记录信息进行诸如存储、修改等的处理。服务器22根据获取的记录信息将内容分发给移动终端51或移动终端55。将上面參考图4所述的配置应用于服务器22。这里,采用利用移动电话的交接依次提供内容的方案。例如,设想为了促销在发表之后马上将音乐家的新歌分发给歌迷会成员的移动电话的情況。在发表之后马上将新歌的内容分发给作为歌迷会成员的移动电话51的用户和移动电话55的用户。此时,移动终端51和55分别从服务器22下载内容数据并将内容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123中。然后,移动终端51的用户进行移动终端51与朋友的移动终端52之间的交接,使移动终端52利用近场无线通信进行内容的流式再现。另外,移动终端51的用户进行移动終端51与另ー个朋友的移动终端53之间的交接,使移动终端53利用近场无线通信进行内容的流式再现。移动终端55的用户以相同方式使朋友的移动终端56和57进行内容的流式再现。尽管也可应用移动终端52或53从移动終端51下载内容数据的另ー种配置,但这里假设只进行内容的流式再现。尽管本文只将移动終端51和55描述成作为歌迷会成员的用户的移动终端,但实际上更多的成员分别拥有移动终端。此外,尽管本文描述了每个成员将内容提供给两个成员的例子,但提供给内容的人员的数量随成员而异。如上所述,按照内容分发系统11,由歌迷会的成员依次提供内容。如上所述接收到内容的一些用户实际上购买和下载音乐内容或新加入歌迷会。在内容分发系统11中,移动终端51和55发送记录信息。该记录信息是例如代表移动终端51和55分别将内容提供给谁的信息。图38是示出记录信息的例子的图形。该图形示出了例如从移动終端51发送到服务器22的记录信息,在本例中该记录信息包括与“内容提供目的地”有关的信息、和与“细节”有关的信息。与“内容提供目的地”有关的信息包括“用户ID”和“用户属性”。“用户ID”是指定用户的标识信息。在本例中,描述了 “A010001”和“B020003”,它们是移动终端52和53的用户的标识信息。另外,根据预定编号规则将用户ID分配给每个用户,以便在内容分发系统11中唯一地指定每个用户。图38中的“用户属性”包括“年龄”、“性別”、“地址”和“兴趣”,它们描述代表“用户ID”指定的用户的“年龄”、“性別”、“地址”和“兴趣”的信息。作为“兴趣”例如可以描述代表像“观看体育比赛”、“读书”等那样用户的爱好的信息,或可以描述代表像“摇滚乐”、“爵士乐”等那样对音乐内容的特别偏爱的信息。在记录信息中描述成“用户ID”和“用户属性”的信息如后面所述包括在交接消息中,并且例如当在移动终端51与移动终端52或53之间进行交接时获取。与“细节”有关的信息包括“提供开始时间”、“提供结束时间”、“内容ID”和“证书”。“提供开始时间”和“提供结束时间”分别是代表开始向“用户ID”指定的用户提供内容的时刻的信息、和代表内容提供结束的时刻的信息。“内容ID”是指定所提供内容的信息。

“证书”是作为通过安装在移动终端52或53上的应用程序对照用户ID“A010001”和用户ID “B020003”对用户加以验证的结果发放的。另外,如后面所述,链接验证的结果也可以包括在“证书”中。为了在移动终端52或53中进行内容的流式再现例如有必要事先登录到再现内容的应用程序中,并且在登录时通过输入口令来验证用户。例如,开发应用程序的软件公司拥有秘密密钥和公开密钥,将秘密密钥与应用程序一起安装在移动终端上。再现内容的应用程序创建当输入与事先登记的ロ令一致的ロ令时,利用自身的秘密密钥加密对用户的用户ID进行预定计算获得的数值获得的证书。当从移动終端51发送记录信息时,服务器22可以作为利用服务器22中的公开密钥解码证书的结果来验证用户。例如,当为了促销在发表之后马上分发音乐家的新歌的内容吋,“内容提供”意味着使用户可以经由移动终端收听。由于这个原因,可以通过将用户验证结果加入每个移动终端中作为证书创建更可靠的记录信息。上述证书的创建仅仅是ー个例子,可以根据另ー种方案创建证书。另外,未必为记录信息提供证书,并且例如当用户未得到移动终端52或53验证时,可以在记录信息的“证书”中描述代表用户未得到验证的信息。将指定证书类型的信息与包括构成证书的数值的信息一起存储在记录信息的“证书”中。于是,接收到记录信息的服务器22识别应用程序验证用户的结果是否包括在记录信息中,或如后所述,链接验证的结果是否包括在记录信息中。服务器22从移动終端51和55接收如上所述构成的记录信息。然后,服务器22分析该记录信息,指定移动终端51和55提供内容的时间和将内容提供给谁,井指定例如单位时间将内容提供给更多用户的移动终端。如上所述,服务器22分析记录信息井指定例如在内容提供方面拥有最佳记录的移动终端。提供记录好的事实可能意味着移动终端単位时间将内容提供给更多用户,或移动终端将内容提供给例如年龄、性別、地址、兴趣符号促销目标的用户。当促销的目的是增加年轻一代歌迷的数量吋,利用与“内容提供目的地”有关的信息中的“年龄”过滤记录信息,并且认为将内容提供给年龄小于阈值的更多用户的移动终端的提供记录是好的。在记录信息的分析中,可以确定证书的有效性,以及作出应用程序的用户验证结果是否包括在记录信息的“证书”中或链接验证结果是否包括在“证书”中的确定。这里,获取证书的有效性是为了例如当与用户验证结果一起包括链接验证结果时或当证书创建日期满足预定基准时确定有效性。记录信息可以根据包括在证书中的信息(用户验证結果、链接验证结果、或两者)的内容及其有效性来过滤。这样的话,可以考虑到记录信息的可靠性必须达到的程度地指定在内容提供方面拥有良好记录的移动终端。服务器22将例如后续新歌的内容优先分发给如上所述指定的、拥有良好提供记录的移动终端。例如,当服务器22确定移动终端51的提供记录良好时,服务器22允许移动终端51免费下载后续新歌的内容。可替代的是,服务器22可以允许已确认提供记录好于预置基准的多个移动終端免费下载后续新歌的内容,或服务器22可以允许移动终端有时间差地从拥有最佳提供记录的移动终端开始依次免费下载后续新歌的内容。
可替代的是,可以给予拥有最佳提供记录的移动终端像音乐会门票等那样的奖励。这样的话,可以促进例如内容的销售,从而可以使提供内容的录音公司等实现更有效的内容分发。本公开的内容分发系统11可以进行上述记录信息的收集。因此,在交接消息中包括如下信息。图39是图示交接消息的格式的图形。如上面參考图14所述,交接消息是移动终端或信息收集终端进行非接触通信(NFC通信)时发送和接收的信息。交接消息的格式由NFC论坛标准化,该图形中的格式通过NFC论坛的标准来定义。该图形中的“记录I”到“记录4”与上面參考图14所述的那些相同。因此,省略其详细描述。“记录5”是以与“记录4”相同的方式存储移动终端等的制造者定义的信息信息。按照本公开,如图所示的分组信息被定义成包括在“记录5”中的信息。如图所示,将包括报头和有效载荷的分组存储在“记录5”中。在报头中描述“记录类型”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描述代表记录5是存储要用于收集记录信息的信息的记录的信息。有效载荷包括“用户ID”、“用户属性”、“用户验证方案”和“用户验证信息”。“用户验证方案”是指定与“用户验证信息”有关的验证方案的信息。考虑如上所述在移动终端52或53中进行用户验证的情況。例如,当移动终端52等进行内容的流式再现时,有必要事先登录到再现内容的应用程序中,并且在登录时通过输入口令来验证用户。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利用开发应用程序的软件公司的秘密密钥加密对用户ID进行预定计算获得的数值创建证书。在这样的情况下,例如将代表对用户ID进行的上述预定计算的信息、指定软件公司的信息等存储在“用户验证信息”中,并存储上述证书。例如,当用户未得到移动终端52或53验证时,将代表用户未得到验证的信息存储在“用户验证方案”中,并将零值存储在“用户验证信息”中。移动终端51根据如上所述描述在交接消息中的“记录5”的信息创建上述记录信息,并将记录信息发送给服务器22。这里,为了进一步提高记录信息的可靠性,可以进行上述链接验证,并且使链接验证结果包括在证书中。也就是说,可以加入链接验证结果作为证明记录信息不是假的信息。例如,当图37中的服务器22可以以与图I中的服务器21相同的方式进行链接验证时,服务器22创建链接验证的证书。在这样的情况下,服务器22以与上面參考图16所述的处理相同的方式对提供者侧(例如,移动终端51)与用户(例如,移动终端52或53)之间的通信进行链接验证。然后,服务器22通过加密例如代表从移动终端51到移动终端52或53的内容提供结束之前进行链接验证的信息创建证书。利用服务器22的唯一密钥加密结合移动终端52或53的用户的用户ID和链接验证的时刻获得的数值获得的信息被当作证书。当内容提供结束时,服务器22将加密证书发送到移动终端51。服务器22利用自身的唯一密钥解码存储在从移动終端51发送的记录信息的“证书”中的信息。这样的话,服务器22获得了移动终端52或53的用户的用户ID和链接验证的时间点,并且将该用户ID和该时间点与记录信息的内容相比较,以确认记录信息不是假 的。可替代的是,当图37中的服务器22不能以与图I中的服务器21相同的方式进行链接验证时,服务器21像上述那样创建链接验证的证书。此时,服务器21拥有秘密密钥和公开密钥。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利用服务器21的唯一密钥加密结合移动终端52或53的用户的用户ID和链接验证的时间点获得的数值获得的信息被当作证书。在内容提供结束的时候,服务器21将加密证书发送到移动终端51。服务器22利用服务器21的公开密钥解码存储在从移动終端51发送的记录信息的“证书”中的信息。这样的话,服务器22获得了移动终端52或53的用户的用户ID和链接验证的时间点,并且将该用户ID和该时间点与记录信息的内容相比较,以确认记录信息不是假的。除了加密证书本身的上述方法之外,也可以选择将内容文本和秘密密钥(或唯一密钥)输入散列(hash)函数中并将输出值作为数字符号加入证书中的另ー种方法。在这样的情况下,服务器22可以通过利用与移动终端等相对应的公开密钥(或唯一密钥)核实该符号检测证书的真假。如上所述,通过使链接验证结果包括在证书中可以进ー步提高证书的可靠性。另外,如上所述获得的记录信息不仅用于内容的有效分发,而且用于各种目的。例如,采用如图40所示将内容依次从用户的移动终端下载到另一个用户的移动终端的内容分发系统12。在图40的例子中,移动终端61和65从服务器下载内容数据。另外,将上面參考图4所述的配置也应用于服务器23。移动终端62和66分别从移动终端61和65下载内容数据。此外,移动终端63和67分别从移动终端62和66下载内容数据。然后,移动终端61,62,65和66将记录信息发送给服务器23。在这样的内容分发系统12中,可以根据记录信息将用户指定成内容提供的核心。服务器23可以根据记录信息识别每个移动终端将内容数据提供给哪个移动终端。图41是示出将记录信息中的各个移动終端当作节点创建的网络图的例子的图形。该图形中的圆圈代表节点,与较多节点连接的节点被表示成较大圆圏。
可以认为将内容提供给较多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是内容分发系统12中很重要的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的用户的内容评价极大地影响内容的销售。因此,服务器23根据记录信息将该用户指定成核心。尽管服务器23可以简单地确定将内容提供给最大量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的用户,但也可以根据记录信息指定有效变成核心的用户。例如,服务器23可以通过计算与用户向其提供内容的用户的数量相对应的评价值并比较评价值将用户指定成核心。此时,如下所述,通过加权来计算评价值。例如,服务器23根据例如记录信息中的“用户ID”获取代表各个移动終端向其提供内容的用户的数量的信息。然后,服务器23根据例如记录信息中的“内容ID”指定所提供内容的类型和范畴,井根据指定结果对提供内容的用户进行加权。这样的话,可以为例如音乐内容或游戏内容指定作为核心的用户。 另外,服务器23根据例如记录信息中的“提供开始时间”或“提供结束时间”对提供内容的用户进行加权。例如,可以较重地加权最后提供内容的用户。这样的话,可以考虑到记录信息的及时性地将用户指定成核心。服务器23可以在例如从服务器21接收到评价信息之后进ー步对用户进行加权。例如,服务器23可以根据记录信息的用户ID获取用户的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服务器23根据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从服务器21获取评价信息。然后,较重地加权从中获得包括较长评论的评价信息的移动终端的用户。如上所述,可以考虑到例如是否将内容提供给对内容感兴趣的用户地将用户指定成核心。服务器23计算例如如上所述的每个移动终端的用户的评价值。当将第η用户Usern的评价值表示成V(Usern)时,根据方程(I)计算该用户的评价值。[方程I]
MV(Usern) = Σ Catj-Timei-Eval j* * * (1)
i=0在方程⑴中,变量i是指示包括在从作为评价的目标的第η用户(称为目标用户)的移动终端发送的记录信息中的用户ID的变量,这里包括M个用户ID。也就是说,第η目标用户将内容提供给M个用户。另外,目标用户向其提供内容的用户在这里被称为提供目的地用户。另外,方程(I)中的Cati指示根据记录信息中的“内容ID”计算的提供目的地用户的权重。Timei指示根据记录信息中的“提供开始时间”或“提供结束时间”计算的提供目的地用户的权重。Evali指示根据评价信息计算的提供目的地用户的权重。除此之外,也可以进行基于提供目的地用户的年龄和性别的加权。通过上面參考方程(I)所述的评价值指定的用户可以被认为是作为提供内容的起点的用户,即,所谓的中枢用户。但是,也可以从另一个观点指定在提供内容方面很重要的用户。例如,当用户形成一个群体,在许多情况下都在该群体内进行内容提供。例如,考虑在作为学生的用户之间依次下载内容的情況。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相对容易地在属于相同団体的用户之间下载内容。但是,在少数情况下内容可以被属于另ー个团体的用户下载。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认为用户是否将内容提供给另ー个团体中的用户的观点变得比用户将内容提供给多少用户的观点重要,以便将用户指定成核心。也就是说,由于认为可以在各个团体内容易地下载内容,所以作为将ー个团体与另ー个団体相联系的联系者的用户是重要的。例如,服务器23可以通过分析记录信息为每个移动终端的每个用户获取过去内容提供的历史。例如,可以创建过去三个月提供内容的用户的列表作为每个移动终端的每个用户的过去内容提供的历史。服务器23可以根据这样的内容提供历史将用户指定成联系者。图42是图示将用户指定成联系者的方案的图形。在该图形中,每个用户被显示成具有Ul,U2等的相应标号的圆圈所代表的节点。现在,确定作为该图中Ul所示的节点的用户是否是作为联系者的用
户。 服务器23根据已经累积的记录信息创建用户Ul过去三个月向其提供内容的用户的列表。在这种情况下,用户Ul过去将内容提供给用户U9和U10。服务器23根据已经累积的记录信息创建用户U9和UlO过去三个月向其提供内容的用户的列表。在这种情况下,用户U9将内容提供给用户Ull,U5和U12。另外,用户UlO将内容提供给用户U8和U13。如上所述,指定了用户Ul的指定群体。服务器23根据从用户Ul的移动终端新发送的记录信息确定用户Ul将内容提供给用户U2。服务器23以与上述情况相同的方式根据已经累积的记录信息指定用户U2的指定群体(称为提供目的地群体)。然后,服务器23计数在指定群体与提供目的地群体之间重复的用户的数量。在本例中,用户U5和U8是重复的,所以重复用户的数量是两个。另外,服务器23计数在指定群体与提供目的地群体之间不重复的用户(称为唯一用户)的数量。在本例中,唯一用户的数量在指定群体和提供目的地群体的每ー个中都是五个。服务器23累计例如指定群体中唯一用户的数量和提供目的地群体中唯一用户的数量,以计算作为联系者的用户的评价值。然后,根据计算的评价值指定作为联系者的用户。上面描述了指定群体和提供目的地群体的群体深度都是3的图42的例子。也就是说,指定群体和提供目的地群体是根据从作为起点的用户Ul和用户U2开始三个级的内容提供历史形成的。将用户指定成联系者的群体深度实际上可以任意设置。如上所述,服务器23可以指定作为中枢的用户或作为联系者的用户。这样的用户信息对于例如病毒式营销来说是重要的。服务器23的运营商可以提供像将与如上所述指定的作为中枢或联系者的用户有关的信息提供给像游戏软件开发者等那样的内容业务运营商那样的服务。接着,參考图43中的流程图描述服务器22的处理。这种处理是在例如指示基于记录信息的内容分发时进行的。服务器22在步骤S3011中接收记录信息。此时例如接收从图37中的移动终端51和55发送记录信息。
服务器22在步骤S3012中分析在步骤S3011中接收的记录信息。此时例如进行指定在内容提供方面拥有最佳记录的移动终端的分析。提供记录好的事实可能意味着移动终端单位时间将内容提供给更多用户,或移动终端将内容提供给例如年龄、性別、地址、兴趣符号促销目标的用户。当促销的目的是增加年轻一代歌迷的数量吋,利用与“内容提供目的地”有关的信息中的“年龄”过滤记录信息,并且认为将内容提供给年龄小于阈值的更多用户的移动终端的提供记录是好的。记录信息可以根据包括在证书中的信息(用户验证結果、链接验证结果、或两者)的内容及其有效性来过滤。在步骤S3013中,服务器22根据步骤S30 12的处理结果量化每个移动终端的提供记录的级别。在步骤S3014中,服务器22根据步骤S3013的处理结果优先分发后续新歌的内容。此时,例如通过相互比较作为步骤S3013的处理结果获得的移动终端的数值或通过将该数值与预置阈值相比较,指定拥有良好提供记录的移动终端。然后,当服务器22确定移动終端51的提供记录良好时,服务器22允许移动終端51免费下载后续新歌的内容。可替代的是,服务器22可以允许已确认提供记录好于预置基准的多个移动終端免费下载后续新歌的内容,或服务器22可以允许移动终端有时间差地从拥有最佳提供记录的移动終端开始依次免费下载后续新歌的内容。此外,当服务器22确定例如移动终端51的提供记录良好时,服务器22可以允许移动终端51折价下载后续新歌的内容。例如,可以取决于提供记录的级别计算内容的价格。可替代的是,可以给予拥有最佳提供记录的移动终端像音乐会门票等那样的奖励。如上所述,进行了服务器22的处理。接着,參考图44中的流程图描述服务器23的处理。这种处理是在例如指示基于记录信息的中枢用户或联系者用户指定时进行的。服务器23在步骤S3031中接收记录信息。此时例如接收从图40中的移动终端62和67发送记录信息。服务器23在步骤S3032中分析在步骤S3031中接收的记录信息。此时,服务器23根据例如记录信息中的用户ID获取代表各个移动终端将内容提供给多少用户的信息。然后,服务器23根据记录信息中的“内容ID”指定所提供内容的类型、范畴等,并根据指定结果对提供内容的用户进行加权。可替代的是,服务器23可以根据例如记录信息中的“提供开始时间”或“提供结束时间”对提供内容的用户进行加权。而且,服务器23根据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从服务器21获取文评价信息。然后,较重地加权从中获得包括较长评论的评价信息的移动终端的用户。该分析结果用在如后所述的中枢用户指定处理中。另外,服务器23此时创建例如过去三个月提供内容的用户的列表,以便创建过去内容提供的历史。这样的分析结果用在如后所述的联系者用户指定处理中。
服务器23在步骤S3033中进行中枢用户指定处理。这里,根据例如步骤S3032的处理结果计算每个移动终端的评价值。根据上述方程(I)计算用户评价值。如上所述,指定了中枢用户。服务器23在步骤S3034中进行联系者用户指定处理。这里,根据例如步骤S3032的处理结果像上面參考图42所述那样计数在指定群体与提供目的地群体之间重复的用户的数量。计数在指定群体与提供目的地群体之间不重复的唯一用户的数量,然后累计指定群体中唯一用户的数量和提供目的地群体中唯一用户的数量,以计算作为联系者的用户的评价值。如上所述,指定了联系者用户。在步骤S3035中,服务器23输出在步骤S3033的处理中指定的中枢用户的用户ID或在步骤S3034的处理中指定的联系者用户的用户ID。

如上所述,进行了服务器23的处理。作为服务器22根据与移动终端利用交接功能的内容提供有关的记录信息更有效地分发内容或服务器22指定中枢用户或联系者用户的例子,已经描述了上面參考图37到44所述的实施例。但是,服务器22或23处理的记录信息不局限干与移动终端利用交接功能的内容提供有关的记录信息。例如,可以处理与经由有线通信提供内容的终端的内容提供有关的记录信息。另外,作为管理与内容提供有关的记录信息的例子,已经描述了上面參考图37到44所述的实施例。但是,本公开可以应用于例如管理与非内容的电子信息制品的提供有关的记录信息的情況。尽管上面描述了在交接时进行非接触通信,然后进行近场无线通信的情况,但本公开可以应用的实施例不局限此。例如,可以使用使終端接触的接触式通信来取代像NFC等那样的非接触通信,或可以使用普通有线LAN来近场无线通信。尽管上面描述了将移动通信网络的无线通信用于在服务器与移动终端等之间进行的宽域通信,但本公开可以应用的实施例不局限此。例如,可以使用利用固定通信网络或唯一网络的通信来取代移动通信网络的无线通信。上述一系列处理可以由硬件或软件来执行。当上述一系列处理由软件来执行时,将构成软件的程序从网络或记录介质安装在内置在专用硬件中的计算机上。可替代的是,将各种程序从网络或记录介质安装在能够执行各种功能的通用计算机上。当上述一系列处理由软件来执行时,从像互联网等那样的网络或像可移除介质等那样的记录介质安装构成软件的程序。当然,本说明书中的上述一系列处理未必按时序执行,而是可以包括并行或单独执行的处理。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可以在本公开的范围内作出各种修改。本公开包含与公开在2011年I月31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 2011-018632中的主题有关的主题,特此通过引用并入其全部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含 记录信息获取机构,用于获取代表与一种预定电子信息制品的提供者有关的终端设备提供该电子信息制品的提供目的地的记录信息; 比较机构,用于通过根据预定基准比较获取的记录信息,比较多个终端设备提供电子信息制品的记录;以及 提供方案指定机构,用于根据比较结果指定将不同电子信息制品提供给终端设备的方案。
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包含 计算机构,用于当根据比较结果将不同电子信息制品提供给终端设备时计算价格。
3.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 其中当根据比较结果将不同电子信息制品提供给多个终端设备当中的终端设备时,该提供方案指定机构指定优先顺序。
4.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 其中作为与电子信息制品的提供者有关的终端设备的第一终端设备包括 设备信息接收机构,用于经由第一通信从与电子信息制品的提供目的地有关的第二终端设备接收该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和包括第二通信的地址的信息;以及 电子信息制品发送机构,用于经由第二通信将电子信息制品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其中该记录信息包括在经由第一通信接收的信息中包括的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的标识信息和属性信息。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 其中该记录信息进一步包括与在经由第一通信接收的信息中包括的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验证方案和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验证结果有关的信息。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进一步包含 类别指定机构,用于根据包括在经由第一通信发送和接收的信息中的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和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指定代表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的可靠性的可靠性类另IJ、第一终端设备的安全类别、和第二终端设备的安全类别;以及 链接验证机构,用于根据指定结果指定其中确认在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正在持续进行第二通信的链接验证方案,并根据该方案进行与链接验证有关的处理, 其中与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验证结果有关的信息包括链接验证的结果。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 其中该链接验证机构按照指定结果进行 评价者身份确认处理,其中通过利用第三通信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代表是否已经利用第二通信将利用第三通信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的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的信息,确认第二终端设备的身份;以及 提供者身份确认处理,其中通过利用第三通信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代表是否已经利用第二通信将利用第三通信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的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的信息,确认第一终端设备的身份。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 其中该链接验证机构通过根据可靠性类别确定是否进行提供者身份确认处理,指定链接验证方案。
9.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 其中该链接验证机构通过根据安全类别,确定在评价者身份确认处理或提供者身份确认处理中是否使用了事先存储在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中的唯一密钥,或是否使用了未事先存储在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中的临时密钥,指定链接验证方案。
10.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含 由记录信息获取机构获取代表与一种预定电子信息制品的提供者有关的终端设备提供该电子信息制品的提供目的地的记录信息; 由比较机构通过根据预定基准比较获取的记录信息,比较多个终端设备提供电子信息制品的记录;以及 由提供方案指定机构根据比较结果指定将不同电子信息制品提供给终端设备的方案。
11.一种使计算机起信息处理装置作用的程序,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含 记录信息获取机构,用于获取代表与一种预定电子信息制品的提供者有关的终端设备提供该电子信息制品的提供目的地的记录信息; 比较机构,用于通过根据预定基准比较获取的记录信息,比较多个终端设备提供电子信息制品的记录;以及 提供方案指定机构,用于根据比较结果指定将不同电子信息制品提供给终端设备的方案。
全文摘要
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记录信息获取机构,用于获取代表与一种预定电子信息制品的提供者有关的终端设备提供该电子信息制品的提供目的地的记录信息;比较机构,用于通过根据预定基准比较获取的记录信息,比较多个终端设备提供电子信息制品的记录;以及提供方案指定机构,用于根据比较结果指定将不同电子信息制品提供给终端设备的方案。
文档编号G06Q30/02GK102682392SQ201210021269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31日
发明者宫林直树, 末吉正弘 申请人:索尼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