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企业员工与岗位适配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文档序号:6359539阅读:10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企业员工与岗位适配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才评价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企业员工与岗位适配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背景技术
市场竞争使得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获得持续发展的优势。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归根结底是一方面员工满足从业要求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将员工放入适合的岗位以促进其能力的最大化发挥。但是,企业管理者们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定制了比较完备管理体系和明晰的岗位设置 ,但是接下来却发现在员工的选择上遇到了困难。首先遇到的挑战就是如何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和员工们的能力素质。其次,就是如何可以更加准确的将员工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因此,正确评价员工与岗位的适配程度,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日趋重要。然而,由于不同员工能力素质的差异性和不同岗位能力素质需求的特殊性,使得即使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百年企业,迄今为止尚还没有形成员工与岗位是否匹配的评价体系。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对员工是否适合岗位的评判都是通过主观的、模糊的言语进行评价,难以用准确的数字进行量化,从而影响了评价的准确性,削弱了员工与岗位匹配的合理性,影响了员工能力的充分发挥。

发明内容
为了量化员工岗位适配度的评价,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层次分析的员工岗位适配度综合评判方法,创建评价体系,以期引导企业管理者正确的进行员工岗位设置,提高员工与岗位匹配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层次分析的企业员工岗位适配度综合评判方法,具体步骤是步骤一选择岗位适配主观评价方法选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岗位适配评价;模糊数学是研究模糊不确定性问题的数学方法;按确定的标准,对某个或某类对象中的某个因素或某个部分进行评价,称为单一评判从众多的单一评判中获得对某个或某类对象的整体评价,称为综合评判;综合评判的目的,通常是希望能对若干对象,按一定的意义进行排序,从中挑选出最优和最劣对象;因此,模糊综合评判是岗位适配度评价的良好途径;常用的综合评判函数有加权平均型、几何平均型、单因素决定型和主因素突出型。因岗位的适配效果由多方面因素综合而定,本发明采用的是加权平均型的综合评判函数步骤二 建立岗位适配评判因素集通过资料调研和对企业管理人员、职能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员、辅助人员访谈,建立岗位适配评判因素集U = (U1, U2,…,un),其中U1 Un为评判因素;
步骤三建立岗位适配评判评语集不同的岗位在不同的职责需求下,其岗位适配程度要求不同,因此建立由岗位适配程度组成的评判评语集,并采用专家评分法对各岗位适配评价等级打分,得到评价等级的取值,评判评语集V= Iv1, V2,…,VnI ,其中V1 Vn为评判评语;步骤四确定从评判因素集到评判评语集的模糊关系建立不同岗位职责需求下从岗位适配评判因素集U到评判评语集V的模糊关系矩阵;首先确定评判因素集U中的每个评判因素Ui对评判评语'的隶属度ru,其中i = 1,2,, n, j = 1,2,…,m ;每个评判因素Ui的评判评语集为I^ij = {rn, ri2, .“,rj;将所有评判因素的评判评语集构成一个mXn阶的评价矩阵R,即
权利要求
1.一种企业员工与岗位适配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选择岗位适配主观评价方法 选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岗位适配评价; 步骤二 建立岗位适配评判因素集 通过资料调研和对企业管理人员、职能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员、辅助人员访谈,建立岗位适配评判因素集U= {Ul,U2,…,Uj,其中U1 Un为评判因素; 步骤三建立岗位适配评判评语集 不同的岗位在不同的职责需求下,其岗位适配程度要求不同,因此建立由岗位适配程度组成的评判评语集,并采用专家评分法对各岗位适配评价等级打分,得到评价等级的取值,评判评语集V= (V1, V2,…,Vj,其中V1 Vn为评判评语; 步骤四确定从评判因素集到评判评语集的模糊关系 建立不同岗位职责需求下从岗位适配评判因素集U到评判评语集V的模糊关系矩阵;首先确定评判因素集U中的每个评判因素Ui对评判评语'的隶属度ru,其中i = 1,2,…,n, j = 1,2,…,m ;每个评判因素Ui的评判评语集为= {rn, ri2,…,rin};将所有评判因素的评判评语集构成一个mXn阶的评价矩阵R,即
全文摘要
一种企业员工与岗位适配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选择岗位适配主观评价方法;步骤二建立岗位适配评判因素集;步骤三建立岗位适配评判评语集;步骤四确定从评判因素集到评判评语集的模糊关系;步骤五建立岗位适配评判因素的权重集;步骤六建立岗位适配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本发明方法的技术效果是可以基于岗位适配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根据创建的岗位适配评价体系,迅速量化员工与岗位的适配度,填补了企业岗位适配评价领域理论空白,能够引导企业各级管理者客观、准确、合理的进行员工岗位配置,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文档编号G06Q10/06GK102646229SQ20121004432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6日
发明者张林山, 曲聪, 杨晴, 田野, 郑庚伟 申请人: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力研究院, 云南电网公司, 昆明能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