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72988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发卡功能和卡片回收功能的发卡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发卡装置,包括读卡机,该读卡机再现磁卡等卡片的信息并将信息记录到卡上;以及发卡回收部,该发卡回收部将收容的卡片发出,并将不需要的卡片回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在专利文献I记载的发卡装置中,发卡回收部包括卡片收容部,该卡片收容部将发卡前的卡片层叠收容;以及卡片回收部,该卡片回收部对不需要的卡片进行回收。卡片收容部形成为上表面开口的长方体的箱状。卡片回收部以在上下方向上与卡片收容部重叠的方式配置在卡片收容部的下侧。此外,以往,作为将发卡前的卡片层叠收容的卡片盒,已知有一种可相对于发卡装置进行装拆的卡片盒(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2记载的卡片盒形成为长方体的箱状,其包括塞住上表面的盖板和锁定盖板而使盖板无法打开的锁。在这种卡片盒中,若不打开锁,就无法将卡片从卡片盒中取出。因此,若使用这种卡片盒,就可防止在设置发卡装置的现场进行操作的操作者从卡片盒中非法抽出卡片。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 - 165483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特开2007 - 179426号公报在专利文献I记载的发卡装置中,由于卡片收容部的上表面开口,因此卡片收容部内的卡片可能会被在设置发卡装置的现场进行操作的操作者非法抽出。为了防止上述卡片的非法抽出,只要在专利文献I记载的发卡装置的卡片收容部中使用专利文献2记载的卡片盒即可。但是,以往没有提出以卡片收容部和卡片回收部从上方起依次重叠的方式配置的、包括可装拆的卡片盒的发卡装置的具体结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以卡片收容部和卡片回收部从上方起依次重叠的方式配置的、包括可装拆的卡片盒的发卡装置的具体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发卡装置的特征是,包括卡片收容部,该卡片收容部对发卡前的卡片进行收容;以及卡片回收部,该卡片回收部以在上下方向上与卡片收容部重叠的方式配置在卡片收容部的下侧,并对卡片进行回收,卡片收容部包括收容部主体、将卡片层叠并收容且能在收容部主体上进行装拆的卡片盒以及将卡片朝卡片盒的外部送出的卡片送出机构,在将利用卡片送出机构将卡片送出的送出方向设为第一搬运方向时,卡片被朝与第一搬运方向相反的第二搬运方向搬运,并被回收到卡片回收部,卡片盒包括配直在卡片盒的底面侧,并承载被收各在卡片盒中的卡片的卡片装载部;以及在卡片的与卡片的送出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构成卡片盒的两个侧面的盒侧面部,盒侧面部包括朝卡片装载部的下侧突出的突出部,突出部为在卡片的宽度方向上对被朝卡片回收部搬运的卡片进行引导的导向部。
在本发明的发卡装置中,卡片盒包括承载被收容到卡片盒中的卡片的卡片装载部;以及在卡片的宽度方向上构成卡片盒的两个侧面的盒侧面部。此外,朝卡片装载部的下侧突出的盒侧面部的突出部为在卡片的宽度方向上对被朝卡片回收部搬运的卡片进行引导的导向部。因此,在本发明中,利用构成卡片收容部的卡片盒的下端侧,就可将卡片适当地朝卡片回收部引导,其结果是,可将卡片适当地回收到卡片回收部中。此外,在本发明中,由于突出部为在卡片的宽度方向上对卡片进行引导的导向部,因此不需要另外设置用于在卡片的宽度方向上对卡片进行引导的构件。因此,在本发明中,可使发卡装置的结构简单化,并可使发卡装置小型化。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突出部在卡片的宽度方向上的内侧面的、靠第一搬运方向一侧的端部为随着朝向第一搬运方向而朝卡片的宽度方向的外侧扩展的倾斜面。若如上所述构成,则即便突出部为在卡片的宽度方向上对卡片进行引导的导向部,也可防止卡片钩在突出部的第一搬运方向一侧的端部,从而能更适当地将卡片引导至卡片回收部。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在卡片盒的下端侧的靠第一搬运方向一侧的端部上配置有第二导向部,该第二导向部将被朝卡片回收部搬运的卡片沿朝向卡片回收部的下方引导,第二导向部形成为随着朝向第二搬运方向而朝下方倾斜。若如上所述构成,则利用第二导向部,在上下方向上,也能适当地对被朝卡片回收部搬运的卡片进行引导,从而能更适当地将卡片回收到卡片回收部中。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卡片盒包括用于将卡片装载部固定于盒侧面部的固定部,固定部与卡片装载部一体形成,并与盒侧面部平行地形成,第二导向部形成在固定部的靠第一搬运方向一侧的端部。若如上所述构成,则利用用于将卡片装载部固定于盒侧面部的固定部,就可形成第二导向部。因此,可使卡片盒的结构简单化。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在卡片回收部的底面部形成有可供卡片经过的开口部,在卡片回收部上可装拆废卡箱,该废卡箱可对所回收的卡片进行收容。若如上所述构成,只要在卡片回收部上安装有废卡箱,就可将所回收的卡片收容在废卡箱中。此外,若在卡片回收部上没有安装废卡箱,则可将回收到卡片回收部的卡片经由开口部朝卡片回收部的下侧排出,从而可将卡片收容在设置于卡片回收部下侧的回收箱等中。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在卡片回收部的靠第二搬运方向一侧的侧面部上形成有用于取下废卡箱的第二开口部,在卡片回收部上能装拆卡片限制件,在没有安装废卡箱时,上述卡片限制件覆盖第二开口部。若如上所述构成,则利用第二开口部就可取下废卡箱,从而使废卡箱的取下作业变得容易。此外,若如上所述构成,即便在卡片回收部的靠第二搬运方向一侧的端面上形成第二开口部,在没有安装废卡箱时,也可利用卡片限制件来覆盖第二开口部。因此,即便在没有安装废卡箱的情况下,也可防止卡片从卡片回收部朝第二搬运方向一侧飞出,从而能将卡片可靠地回收到设置于卡片回收部下侧的回收箱等中。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在卡片盒及收容部主体上形成有用于安装锁的安装孔,该锁能防止卡片盒从收容部主体中拔出。通过如上所述构成,可防止在设置发卡装置的现场进行操作的操作者将卡片连同卡片盒一起非法拿走。因此,可提高发卡装置的安全性。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发卡装置中,利用构成卡片收容部的卡片盒的下端侧,就可将卡片适当地回收到卡片回收部中。此外,在本发明的发卡装置中,可使发卡装置的结构简单化,并可使发卡装置小型化。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发卡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发卡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发卡装置的仰视图。图4是用于说明图2 (A)的E部的结构中的卡片回收部及卡片送出机构的结构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废卡箱(reject stacker)的图,图5 (A)是俯视图,图5(B)是侧视图,图5 (C)是后视图。图6是用于说明图2 (A)的E部的结构中的卡片回收部及卡片盒的下端侧的结构的图。图7是图1所示的卡片盒的下端侧部分的主视图。图8是图6所示的盒底面部及板簧的侧视图。图9是图7的F — F截面的剖视图。(符号说明)I发卡装置2 卡片20卡片收容部21卡片回收部25a安装孔28收容部主体30 开口部31开口部(第二开口部)33废卡箱42卡片限制件46卡片盒47卡片送出机构62a卡片装载部62b固定部62d第二引导部63盒侧面部63a安装孔63b突出部63c倾斜面Xl卡片的送出方向、第一搬运方向X2第二搬运方向Y卡片的宽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发卡装置的示意结构)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发卡装置I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发卡装置I的侧视图。本实施方式的发卡装置I具有将收容在内部的卡片2发出的功能和回收不需要、使用完或出错的卡片2 (以下称为“不需要的卡片2”)的功能。上述发卡装置I包括读卡机3,该读卡机3将记录在卡片2上的信息再现和/或将信息记录到卡片2上;发卡回收部4,该发卡回收部4将收容的卡片2发出,并将不需要的卡片2回收;以及装载部6,该装载部6装载读卡机3,并收容发卡装置I的控制基板5。在本实施方式中,装载在装载部6上的读卡机3和发卡回收部4从图2的右侧起以相互接触的方式依次配置。在以下说明中,将彼此正交的三个方向设为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下方向与Z方向一致。此外,将Y方向设为左右方向,将X方向设为前后方向,并且将Xl方向一侧设为“前”侧,将X2方向一侧设为“后”侧。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Z方向与收容在发卡回收部4中的卡片2的厚度方向一致,Y方向与收容在发卡回收部4中的卡片2的宽度方向(短边宽度方向)一致,X方向与收容在发卡回收部4中的卡片2的长度方向(长边宽度方向)。本实施方式的卡片2例如是厚度为0. 7 0. 8mm左右的矩形的氯乙烯制的卡。在上述卡片2上例如形成有供磁信息记录的磁条。另外,也可将IC芯片固定在卡片2上。此夕卜,也可以将通信用的天线内置在卡片2中,还可以将通过感热方式进行印字的印字部形成在卡片2上。而且,卡片2既可以是厚度为0. 18 0. 36mm左右的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卡,还可以是规定厚度的纸卡等。读卡机3包括可插入、排出卡片2的卡片插入排出部7和主体部8。卡片插入排出部7固定在主体部8的前端。此外,主体部8的内部呈直线状地形成有供卡片2搬运的卡片搬运路径8。在上述卡片搬运路径中,配置有三个驱动辊9 11和垫辊12 14,上述垫辊12 14分别与驱动辊9 11相对配置,并受到朝向驱动辊9 11的施力。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辊9 11配置成从卡片搬运路径的上侧面向卡片搬运路径,垫辊12 14从驱动辊9 11的下侧与驱动辊9 11相对。此外,驱动辊9 11从前侧朝向后侧按顺序以规定的间距配置。驱动辊9 11与具有电动机等驱动源以及带轮及皮带等动力传递机构的辊驱动机构15连接。另外,例如在所使用的卡片2是具有磁条的磁卡时,读卡机3包括磁头。在所使用的卡片2是具有IC芯片的接触式IC卡时,读卡机3包括IC触点,在所使用的卡片2是具有通信用天线的非接触式IC卡时,读卡机3包括通信用的天线。此外,在所使用的卡片2具有印字部时,读卡机3包括通过感热方式进行印字等的感热头。发卡回收部4包括可对发卡前的卡片2进行收容的卡片收容部20和对不需要的卡片2进行回收的卡片回收部21。卡片回收部21以在上下方向上与卡片收容部20重叠的方式配置在卡片收容部20的下侧。此外,发卡回收部4包括用于将卡片2朝着卡片回收部21引导的板簧22及限制辊23 (参照图4)。以下,对发卡回收部4的结构进行说明。(发卡回收部的结构)图3是图1所示的发卡装置I的仰视图。图4是用于说明图2 (A)的E部的结构中的卡片回收部21及卡片送出机构47的结构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废卡箱33的图,图5 (A)是俯视图,图5 (B)是侧视图,图5 (C)是后视图。图6是用于说明图2 (A)的E部的结构中的卡片回收部21及卡片盒46的下端侧的结构的图。图7是图1所示的卡片盒46的下端侧部分的主视图。图8是图6所示的盒底面部62及板簧22的侧视图。图9是图7的F — F截面的剖视图。发卡回收部4包括构成发卡回收部4的左右侧面的两个侧面部25 ;构成发卡回收部4的上端侧的前表面的前表面部26 ;以及构成发卡回收部4的上端侧的后表面的后表面部27。由侧面部25的上端侧部分、前表面部26和后表面部27来构成卡片收容部20的收容部主体28。此外,由侧面部25的下端侧部分、发卡装置I的底板29的后端侧部分来构成卡片回收部21。卡片回收部21在前后方向上配置在驱动辊11及垫辊14的后方。卡片回收部21的底面部由底板29的后端侧部分构成。如图3所示,在底板29的后端侧部分形成有开口部30。开口部30以从底板29的后端朝向前侧凹陷的方式形成在底板29的左右方向上的中间位置。此外,开口部30形成为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的形状呈大致长方形。开口部30的尺寸为在卡片回收部21没有安装后述的废卡箱33时,可使回收到卡片回收部21的卡片2朝向下侧穿过的尺寸。此外,如上所述,卡片回收部21由侧面部25的下端侧部分和底板29的后端侧部分构成,卡片回收部21的后表面开口。即,在卡片回收部21的后表面部形成有作为第二开口部的开口部31。如图4所示,在卡片回收部21的内部可将废卡箱33装上、拆下,该废卡箱33可收容被回收的不需要的卡片2。如图5所示,废卡箱33包括箱主体部34和杠杆限制件35。箱主体部34及杠杆限制件35例如通过将薄钢板等薄的金属板弯曲来形成。箱主体部34包括承载所回收的卡片2的卡片载置部34a ;构成箱主体部34的前表面部分的前表面部34b ;以及用于将废卡箱33固定于卡片回收部21的两个固定部34c。在卡片载置部34a上形成有传感器安装部34d,该传感器安装部34d可安装用于对卡片载置部34a上是否有卡片2进行检测的传感器36。前表面部34b形成为从卡片载置部34a的前端朝向上侧立起。固定部34c形成为从卡片载置部34a的左右两端分别朝下方立起。在固定部34c上形成有可与螺钉37 (参照图1)螺合的螺母34e,该螺钉37用于将废卡箱33固定在卡片回收部21上。传感器36包括与承载在卡片载置部34a上的卡片2接触并转动的杠杆构件38 ;以及将杠杆构件38保持成能转动的传感器主体39。在传感器主体39的内部配置有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例如,在杠杆构件38遮住发光元件与受光元件之间时,检测出在卡片载置部34a上存在卡片2。此外,在传感器主体39上形成有配置于左右方向上的两侧的卡合爪部39a。卡合爪部39a能在左右方向上弹性变形。传感器安装部34d配置在形成于卡片载置部34a的大致中心位置的开口部34f中。上述传感器安装部34d形成为在从开口部34f后端的边缘朝下侧延伸后朝前侧延伸。如图5 (A)所示,在传感器安装部34d上,以从传感器安装部34d的前端朝向后端侧凹陷的方式形成有可供传感器36配置的缺口部34g。此外,在传感器安装部34d上,以从缺口部34g朝向左右方向上的外侧凹陷的方式形成有与传感器36的卡合爪部39a卡合的卡合凹部34h。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传感器36的卡合爪部39a朝左右方向的内侧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将传感器36配置于缺口部34g,此后,利用卡合爪部39a的弹性力,来使卡合爪部39a与卡合凹部34h卡合,从而将传感器36安装于传感器安装部34d。因此,能容易地在传感器安装部34d上装拆传感器36。杠杆限制件35可转动地支承在固定轴40上,该固定轴40以左右方向为轴向而被固定在箱王体部34的后端侧。此外,杠杆限制件35被扭转螺旋弹黃41以固定轴40为中心朝着图5 (B)的绕顺时针的方向(顺时针方向)施力。杠杆限制件35的顺时针方向的转动范围被卡片载置部34a的后端限制。在没有作用有外力时的杠杆限制件35因扭转螺旋弹簧41的作用力而处于从卡片载置部34a的后端侧朝上方立起的状态,回收到卡片回收部21中的卡片2的后端(X2方向一端)与杠杆限制件35抵接,而使所回收的卡片2依次层叠在废卡箱33中。这样,杠杆限制件35起到防止回收到废卡箱33中的卡片2朝废卡箱33的后侧掉落的功能。此外,只要使杠杆限制件35以固定轴40为中心朝图5 (B)的绕逆时针的方向转动,杠杆限制件35就会朝后侧倒下。一旦杠杆限制件35朝后侧倒下,就可将回收到废卡箱33中的卡片2从开口部31取出。废卡箱33以由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形成的平面与前表面部34b大致平行、且卡片载置部34a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形态固定在卡片回收部21的内部。此外,废卡箱33以固定部34c在左右方向上的外侧面与侧面部25在左右方向上的内侧面抵接的形态,且利用从侧面部25的左右方向上的外侧安装的螺钉37安装在侧面部25上。另外,当废卡箱33安装在卡片回收部21的内部时,传感器36的配线在不与被回收到废卡箱33中的卡片2接触的位置处拉绕布置。在废卡箱33上,没有安装比固定部34c在左右方向上的外侧面更朝左右方向上的外侧突出的构件。因此,只要取下螺钉37,就能容易地将废卡箱33从卡片回收部21的内部经由开口部31取下。此外,能容易地从开口部31将废卡箱33插入卡片回收部21的内部,因此,利用螺钉37,就能容易地将废卡箱33安装到卡片回收部21的内部。在本实施方式中,若废卡箱33被安装在卡片回收部21的内部,则如图2(A)所示,回收到卡片回收部21的卡片2可被废卡箱33收容。另一方面,在卡片回收部21没有安装废卡箱33时,如图2 (B)所示,回收到卡片回收部21的卡片2可经由开口部30而朝卡片回收部21的下侧排出。朝卡片回收部21下侧排出的卡片2例如被收容在设置于卡片回收部21下侧的回收箱中。如图2 (B)所示,在卡片回收部21上,覆盖开口部31的卡片限制件42可进行装拆。在卡片回收部21没有安装废卡箱33时,卡片限制件42安装在卡片回收部21的后表面侧,并固定在底板29的上表面。在卡片回收部21没有安装废卡箱33时,上述卡片限制件42起到防止回收到卡片回收部21中的卡片2朝卡片回收部21的后侧掉落的功能。此外,在卡片回收部21没有安装废卡箱33时,传感器36被从废卡箱33上取下。本实施方式的发卡装置I包括用于对从废卡箱33取下的传感器36进行保持的保持构件43(参照图1)。保持构件43例如由细长且薄的金属板形成,其容易发生塑性变形。此外,保持构件43被由橡胶等形成的保护构件覆盖。如图1所示,上述保持构件43在侧面部25的前端与装载部6的后表面之间被固定在底板29上,例如,在侧面部25的左右方向上的外侧面与保持构件43之间对从废卡箱33取下的传感器36进行保持。此时,传感器36的配线在不与朝卡片回收部21下侧排出的卡片2接触的位置处拉绕布置。另外,也可以在卡片回收部21没有安装废卡箱33时,切断传感器36的配线来取下传感器36。在本实施方式中,程序(软件)被设定成即便切断传感器36的配线也不会发生错误。如上所述,卡片收容部20包括由侧面部25的上端侧部分、前表面部26和后表面部27构成的收容部主体28。此外,卡片收容部20包括将发卡前的多张卡片2在上下方向层叠并收容的卡片盒46 ;以及将收容于卡片盒46的多张卡片2中的收容在最下面的卡片2(最下面的卡片2)朝卡片盒46的外部(具体来说朝向驱动辊11)送出的卡片送出机构47。如图4所示,卡片送出机构47包括与收容在卡片盒46中的最下面的卡片2的后端卡合,并且将卡片2从卡片盒46 —张张送出的送出爪48 ;用于固定送出爪48的链条49 ;用于架设链条49的一对链轮50、51 ;对送出爪48进行驱动的电动机52 ;将电动机52的动力传递至链轮51的一对带轮53、54以及架设在带轮53、54上的同步皮带55。此外,卡片送出机构47包括底座构件56,该底座构件56具有平板状的上表面部56a和从上表面部56a的左右两端朝下侧立起的平板状的两个侧面部56b (参照图7)。链轮50固定在转轴57上,链轮51固定在转轴58上。转轴57、58可旋转地支承于底座构件56的侧面部56b。如图4所示,链条49及链轮50、51配置在底座构件56的上表面部56a的下侧。带轮53与配置于前侧的链轮51平行地固定在链轮51的转轴57上。带轮54固定在电动机52的输出轴上。电动机52配置在装载部6上。底座构件56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为两个侧面部25间的间隔的一半左右。底座构件56在左右方向上配置在两个侧面部25之间的大致中心位置处。此外,底座构件56的上表面部56a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比形成于读卡机3内部的卡片搬运路径稍靠下方的位置处。在上表面部56a上形成有供送出爪48通过的通过槽。另外,在底座构件56上安装有传感器59,该传感器59用于对安装于收容部主体28的卡片盒46内是否存在卡片2进行检测。传感器59与传感器36同样形成。一旦链轮50、51旋转,送出爪48就会在链轮50、51之间往复。在本实施方式中,链轮50、51朝图4中的绕顺时针的方向旋转,而使送出爪48从链轮50朝向链轮51移动时,送出爪48的上端侧经过构成卡片盒46的后述卡片装载部62a及上表面部56a更上侧。一旦送出爪48的上端侧经过卡片装载部62a及上表面部56a的上侧,送出爪48就与最下面的卡片2的后端抵接,从而将最下面的卡片2朝前侧送出。此外,在送出爪48从链轮51朝向链轮50移动时,送出爪48经过链轮50、51的下侧。卡片盒46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状,并形成为中空状,从而可将卡片2收容在内部。上述卡片盒46包括可承载所收容的卡片2的盒底面部62 ;构成卡片盒46的左右侧面的两个盒侧面部63 ;构成卡片盒46的前表面的卡片前表面部64 ;构成卡片盒46的后表面的盒后表面部65 ;以及构成卡片盒46的上表面的盒上表面部66。卡片盒46可在收容部主体28上进行装拆。另外,在卡片盒46的内部,在层叠的卡片2上放有重物。盒上表面部66可转动地安装在两个盒侧面部63中的一个上,并可打开、关闭。即,卡片盒46的上表面可开闭。在盒上表面部66上安装有锁67 (参照图1),该锁67用于锁定盒上表面部66,以使盒上表面部66无法打开。盒前表面部64包括可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滑门构件68 (参照图6、图7)。滑门构件68在前后方向上配置在盒侧面部63前端的后侧。此外,滑门构件68配置在盒前表面部64的下端侧。在将卡片盒46从收容部主体28取下时,在滑门构件68的下端朝盒底面部62的下表面的下侧下降的状态下,滑门构件68被锁定,从而无法朝卡片盒46的前侧取出卡片2。另一方面,一旦将卡片盒46安装到收容部主体28上时,在设于收容部主体28的前表面部26的滑门打开构件(未图示)的作用下,滑门构件68朝上侧移动。一旦滑门构件68朝上侧移动,如图6、图7所示,就会在构成盒底面部62的后述的卡片装载部62a与滑门构件68的下端之间形成出入口 69,该出入口 69可供收容于卡片盒46的卡片2朝向卡片盒46的外侧(朝向前侧)经过。出入口 69在上下方向上的间隙被设定成一张卡片2能经过但两张卡片2以重叠的状态无法经过。盒底面部62包括可承载卡片2的平板状的卡片装载部62a ;以及用于将盒底面部62固定到盒侧面部63的平板状的两个固定部62b。固定部62b以从卡片装载部62a的左右两端朝下侧立起的方式与卡片装载部62a —体形成,盒底面部62形成为大致四边形槽状。在卡片装载部62a上形成有供送出爪48通过的通过槽。此外,在卡片装载部62a上形成有用于配置传感器59的杠杆构件的配置槽。如图8所示,固定部62b的前端侧(更具体地,在从固定部62b的前端朝向后侧的规定范围内)形成为随着朝向后侧而朝下方倾斜。两个固定部62b的左右方向上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LI (参照图7)形成为比卡片2的宽度(短边方向的宽度)略小。此外,距离LI形成为比底座构件56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大。固定部62b以固定部62b在左右方向上的外侧面与盒侧面部63在左右方向上的内侧面抵接的状态,固定在盒侧面部63的下端侧。具体来说,固定部62b以构成盒侧面部63的后述突出部63b在左右方向上的内侧面与固定部62b在左右方向上的外侧面抵接的状态,固定在突出部63b。盒侧面部63形成为平板状。在盒侧面部63的上端侧形成有用于安装锁(未图示)的安装孔63a,该锁可防止卡片盒46从收容部主体28中拔出(参照图1)。安装孔63a形成在从盒侧面部63的前端朝前侧突出的部分。在构成收容部主体28的侧面部25上也形成有用于安装锁的安装孔25a,该锁可防止卡片盒46从收容部主体28中拔出。将卡片盒46安装在收容部主体28中时,盒侧面部63的安装孔63a与收容部主体28的安装孔25a在左右方向上重叠,因此,通过将锁安装到重叠的安装孔25a、63a中,就可防止卡片盒46从收容部主体28中取出。如图7所示,盒侧面部63的下端侧为朝卡片装载部62a的下侧突出的突出部63b。突出部63b以不与转轴58等接触的方式朝下方突出。突出部63b的下端与形成为平板状的卡片装载部62a大致平行。此外,突出部63b的下端配置在固定部62b下端的下侧。另夕卜,较为理想的是,突出部63b在不与转轴58等接触的范围内尽可能朝下方突出。如图9所示,突出部63b在左右方向上的内侧面的前端侧为随着朝向前侧而朝向左右方向上的外侧扩展的倾斜面63c。倾斜面63c形成在从突出部63b的前端朝向后侧的规定范围内。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突出部63b在左右方向上的内侧面的前端侧进行切削或是压塌,来形成倾斜面63c。两个突出部63b的左右方向上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L2(参照图7)形成为比卡片2的宽度略大。另外,将卡片盒46从收容部主体28取下,并放在工作台等平坦的地方,在此状态下,打开盒上表面部66,藉此,来将卡片2装填和补充到卡片盒46中。板簧22是通过在三个部位上将不锈钢的薄钢板等板状构件折曲来形成的。板簧22的后端侧固定于底座构件56的下端侧。此外,如图6等所示,板簧22以前侧较高的倾斜状态配置。具体来说,将板簧22配置成将板簧22的后端侧部分配置在链条49及链轮50,51的下侧,并将板簧22的前端侧部分配置在驱动辊11旁边。板簧22前端侧的宽度(左右方向上的宽度)随着朝向前端而变小,板簧22的前端侧部分可在驱动辊11旁边沿上下方向移动。此外,板簧22的前端侧的宽度比两个突出部63b在左右方向上的内侧面间的距离L2小。限制辊23可旋转地安装在固定于侧面部25的固定轴(未图示)上。上述限制辊23配置在卡片回收部21前端部的上侧,其起到限制板簧22的前端侧部分的上限位置的功能。此外,限制辊23在前后方向上配置在驱动辊11与出入口 69之间,并在驱动辊11的后侧与驱动辊11相邻。板簧22以将固定于底座构件56的后端侧部分作为支点朝下侧稍许挠曲的状态配置,并以规定的抵接力与限制辊23抵接。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朝向后侧经过驱动辊11的方式搬运的卡片2经过板簧22的下侧,并如图4等所示,回收到卡片回收部21。具体来说,朝向后侧经过驱动辊11的卡片2是在夹持于驱动辊11与垫辊14之间的状态下被搬运的,不久会与朝上方的运动受到限制辊23限制的板簧22下侧的面抵接。一旦卡片2与板簧22抵接,卡片2便会在沿着板簧22朝后方并朝下方被引导的同时被驱动辊11搬运。此外,一旦卡片2穿过驱动辊11与垫辊14之间,则卡片2例如朝废卡箱33落下。另一方面,从卡片收容部20送出的卡片2经过板簧22的上侧,并朝读卡机3侧送出。具体来说,首先,后端被送出爪48压着的卡片2的前端与板簧22的上侧的面抵接,从而使板簧22朝下侧挠曲。此后,卡片2在与板簧22的前端侧部分抵接的同时经过板簧22的上侧。这样,板簧22不会将卡片2从读卡机3搬入卡片收容部20,而允许将卡片2从卡片收容部20搬运至读卡机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卡片送出机构47将卡片2送出的送出方向即前方为卡片2的第一搬运方向。此外,与卡片2的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即后方为卡片2的第二搬运方向,将卡片2朝第二搬运方向搬运,就可将卡片2回收到卡片回收部21。在卡片盒46安装于收容部主体28的状态下,如图7所示,卡片装载部62a的下表面与底座构件56的上表面部56a的上表面抵接。具体来说,从卡片装载部62a的下表面朝下方稍微突出的压纹部62c与上表面部56a的上表面抵接。如上所述,两个固定部62b在左右方向上的内侧面间的距离LI比底座构件56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大,在卡片盒46安装于收容部主体28的状态下,盒底面部62的固定部62b及盒侧面部63的突出部63b在左右方向上配置在形成于底座构件56与侧面部25之间的空间内。此外,在卡片盒46安装于收容部主体28的状态下,如图6所示,盒侧面部63的突出部63b的前端侧在左右方向上配置在板簧22的一部分的外侧,盒底面部62的固定部62b的前端侧在前后方向上配置在板簧22的一部分的后侧。如上所述,两个突出部63b在左右方向上的内侧面间的距离L2比卡片2的宽度略大,突出部63b的前端侧起到在左右方向上对朝着卡片回收部21搬运的卡片2进行引导的功能。即,本实施方式的突出部63b为在左右方向上对朝着卡片回收部21搬运的卡片2进行引导的导向部。此外,如上所述,固定部62b的前端侧形成为随着朝向后侧而朝下方倾斜,且两个固定部62b在左右方向上的内侧面间的距离LI比卡片2的宽度略小。将朝着卡片回收部21搬运的卡片2朝后侧并朝下方引导的功能主要是由板簧22实现的,但固定部62b的前端侧也辅助地起到将朝着卡片回收部21搬运的卡片2朝后侧并朝下侧引导的功能。即,固定部62b的前端侧的倾斜部分为将朝着卡片回收部21搬运的卡片2朝向卡片回收部21的下方引导的第二引导部62d。另外,第二引导部62d的倾斜角度与板簧22的倾斜角度大致相
坐寸o(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效果)如以上所说明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卡片盒46的左右侧面的盒侧面部63的下端侧部分为朝卡片装载部62a的下侧突出的突出部63b,上述突出部63b为在左右方向上对朝着卡片回收部21搬运的卡片2进行引导的导向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卡片盒46的下端侧,就可将卡片2适当地朝卡片回收部21引导,其结果是,可将卡片2适当地回收到卡片回收部21中。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63b为在左右方向上对朝着卡片回收部21搬运的卡片2进行引导的导向部,因此,不需要另外设置用于在左右方向上对卡片2进行引导的构件。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使发卡回收部4的结构简单化,并能使发卡回收部4小型化。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盒侧面部63的下端侧部分为朝卡片装载部62a的下侧突出的突出部63b,因此,例如,在将卡片盒46从收容部主体28中取下并放在工作台等上时,卡片装载部62a不与工作台等接触。因此,通过防止构成要求上下间隙的精度的出入口 69(即以一张卡片2能经过,两张卡片2以重叠的状态无法经过的方式设定上下方向上的间隙的出入口 69)的卡片装载部62a的变形,就可维持出入口 69的间隙的精度。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63b的下端与形成为平板状的卡片装载部62a大致平行,因此,在将卡片盒46从收容部主体28中取下时,可将卡片盒46容易地放在工作台等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63b在左右方向上的内侧面的前端侧为随着朝向前侧而朝左右方向上的外侧扩展的倾斜面63c。因此,即便突出部63b为在左右方向上对朝着卡片回收部21搬运的卡片2进行引导的导向部,也能防止卡片2钩在突出部63b的前端侧,从而能在左右方向上将卡片2适当地引导到卡片回收部21。此外,在回收卡片2时,可防止卡片2的后端与突出部63b的前端碰撞的情况。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可防止因卡片2的后端与突出部63b的前端碰撞而可能产生的卡片2后端的破损。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62b的前端侧的倾斜部分即第二导向部62d辅助地起到将朝着卡片回收部21搬运的卡片2朝后侧并朝下方引导的功能。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下方向上,也可利用第二导向部62d对朝着卡片回收部21搬运的卡片2进行适当引导,从而可将卡片2适当地回收到卡片回收部21中。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62b的前端侧为第二导向部62d,因此,不需要另外设置用于形成第二导向部62d的构件。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使卡片盒46的结构简单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卡片回收部21的底面部的底板29的后端侧部分形成有开口部3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卡片回收部21的内部可装拆废卡箱33。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若在卡片回收部21上安装废卡箱33,则能将所回收的卡片2收容在废卡箱33中。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若在卡片回收部21上没有安装废卡箱33,则能将所回收的卡片2经由开口部30朝卡片回收部21的下侧排出,其结果是,可将卡片2回收到设置于卡片回收部21下侧的回收箱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废卡箱33上没有安装比固定部34c在左右方向上的外侧面更朝左右方向上的外侧突出的构件,通过装拆螺钉37,就可容易地将废卡箱33经由开口部31在卡片回收部21中进行装拆。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传感器主体39的卡合爪部39a的弹性力,将传感器36安装在废卡箱33的传感器安装部34d上,可容易地在传感器安装部34d上装拆传感器36。此外,从废卡箱33取下的传感器36例如保持在侧面部25的侧面与保持构件43之间,此时的传感器36的配线在不与排出到卡片回收部21下侧的卡片2接触的位置处拉绕布置。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发卡装置I中,能容易地在将已回收的卡片2收容在废卡箱33中的情况与将已回收的卡片2经由开口部30朝卡片回收部21的下侧排出的情况之间进行切换。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卡片回收部21上,覆盖开口部31的卡片限制件42可进行装拆。因此,即便在卡片回收部21的后表面部形成有开口部31,在废卡箱33没有安装在卡片回收部21时,也可利用卡片限制件42覆盖开口部31。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便在没有安装废卡箱33的情况下,也可防止卡片2从卡片回收部21朝后方飞出,从而能将卡片2可靠地回收到设置于卡片回收部21下侧的回收箱等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收容部主体28及卡片盒46上形成有用于安装锁的安装孔25a、63a,该锁可防止卡片盒46从收容部主体28中拔出。因此,可防止在设置发卡装置I的现场进行操作的操作者将卡片2连同卡片盒46 —起非法拿走。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可提高发卡装置I的安全性。(其它实施方式)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的一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能在不改变本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实施。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对突出部63b在左右方向上的内侧面的前端侧进行切削或是压塌,来形成倾斜面63c。除此之外,例如,也可以通过将突出部63b的前端侧朝左右方向的外侧折曲,在突出部63b的左右方向上的内侧面上形成倾斜面63c。此外,根据卡片2的形状,也可以不在突出部63b的左右方向上的内侧面的前端侧形成倾斜面63c。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盒底面部62的固定部62b的前端侧为第二导向部62d,第二导向部62d与卡片装载部62a —体形成。除此之外,例如,第二导向部62d也可以与卡片装载部62a分体形成。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发卡装置I包括读卡机3。除此之外,例如,发卡装置I也可以包括对卡片2的搬运方向进行切换的切换装置、在卡片2的表面进行印字的打印机、读取卡片2表面的印字等的图像传感器或是仅进行卡片2搬运的搬运路径,以代替读卡机3。此夕卜,发卡回收部4也可以包括相当于驱动辊11的搬运辊。此时,也可以由发卡回收部4来构成发卡装置I。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卡片收容部20没有包括对卡片盒46是否安装在收容部主体28上进行检测的传感器,但卡片收容部20也可以包括这种传感器。此时,例如,将这种传感器安装在收容部主体28上。此外,在卡片回收部21没有安装废卡箱33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传感器36来对卡片盒46是否安装在收容部主体28上进行检测。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卡片收容部,该卡片收容部对发卡前的卡片进行收容;以及卡片回收部,该卡片回收部以在上下方向上与所述卡片收容部重叠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卡片收容部的下侧,并对所述卡片进行回收, 所述卡片收容部包括收容部主体、将所述卡片层叠并收容且能在所述收容部主体上进行装拆的卡片盒以及将所述卡片朝所述卡片盒的外部送出的卡片送出机构, 在将利用所述卡片送出机构将所述卡片送出的送出方向设为第一搬运方向时,所述卡片被朝与所述第一搬运方向相反的第二搬运方向搬运,并被回收到所述卡片回收部, 所述卡片盒包括配置在所述卡片盒的底面侧,并承载被收容在所述卡片盒中的卡片的卡片装载部;以及在所述卡片的与所述卡片的送出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构成所述卡片盒的两个侧面的盒侧面部, 所述盒侧面部包括朝所述卡片装载部的下侧突出的突出部, 所述突出部为在所述卡片的宽度方向上对被朝所述卡片回收部搬运的所述卡片进行引导的导向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在所述卡片的宽度方向上的内侧面的、靠所述第一搬运方向一侧的端部为随着朝向所述第一搬运方向而朝所述卡片的宽度方向的外侧扩展的倾斜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卡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卡片盒的下端侧的靠所述第一搬运方向一侧的端部配置有第二导向部,该第二导向部将被朝所述卡片回收部搬运的所述卡片沿着朝向所述卡片回收部的下方引导, 所述第二导向部形成为随着朝向所述第二搬运方向而朝下方倾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片盒包括用于将所述卡片装载部固定于所述盒侧面部的固定部, 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卡片装载部一体形成,并与所述盒侧面部平行地形成, 所述第二导向部形成在所述固定部的靠所述第一搬运方向一侧的端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卡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卡片回收部的底面部形成有能供所述卡片经过的开口部, 在所述卡片回收部上能装拆废卡箱,该废卡箱能对所回收的所述卡片进行收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卡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卡片回收部的靠所述第二搬运方向一侧的侧面部上形成有用于取下所述废卡箱的第二开口部, 在所述卡片回收部上能装拆卡片限制件,在没有安装所述废卡箱时,所述卡片限制件覆盖所述第二开口部。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卡片盒及所述收容部主体上形成有用于安装锁的安装孔,该锁能防止所述卡片盒从所述收容部主体中拔出。
全文摘要
一种发卡装置,其是以卡片收容部和卡片回收部从上方起依次重叠的方式配置的包括可装拆的卡片盒的发卡装置。发卡装置包括收容发卡前的卡片(2)的卡片收容部(20);以及配置在卡片收容部(20)下侧并回收卡片(2)的卡片回收部(21),卡片收容部(20)包括将卡片(2)层叠并收容、且可在收容部主体上装拆的卡片盒(46)。卡片盒(46)包括承载所收容的卡片(2)的卡片装载部(62a)和构成卡片盒(46)在卡片(2)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侧面的盒侧面部(63),盒侧面部(63)包括朝卡片装载部(62a)下侧突出的突出部(63b)。突出部(63b)为在卡片(2)的宽度方向上对朝卡片回收部(21)搬运的卡片(2)引导的导向部。
文档编号G06K13/14GK103020659SQ201210234298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7日
发明者小口茂贵, 田多井俊男 申请人: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