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封条的插栓组装方法及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86924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电子封条的插栓组装方法及其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封条的插栓组装方法及其结构,该组装方法步骤包括:A、制备一栓本体,该栓本体具有一底端能插入栓座的杆身、一贯穿杆身底端的容孔、一设于容孔中的第一扣部;B、制备一具有控制回路的电路单元,该控制回路由一电路配线、一下接点、一RFID芯片组成;C制备一具有第二扣部的内杆,电路单元安装于内杆,安装后的电路单元及内杆由杆身底端插入容孔,第一、二扣部组合的将内杆定位,在该杆身插入栓座无法脱离时,下接点启动电路单元的控制回路。采用此方法组装的插栓,可在插栓测试不良时,直接强迫内杆及电路单元由容孔底端拉出,即可换上一组新的内杆及电路单元,此种置换方法极具便利性。
【专利说明】电子封条的插栓组装方法及其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封条的插栓组装方法及其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中国台湾专利申请第099142305号揭示了一种的电子封条,其插栓10的具体结构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有:
一栓本体11,其具有一杆身111、一径向外扩于杆身111顶端的帽头112、一沿轴向贯穿杆身111及帽头112的容孔113、一径向外扩于容孔113顶缘的沉头穴113A、一套合于杆身111外周的套环114 ;
一可挠性电路板12,其具有一控制回路,该控制回路由一印刷电路121、一下接点122、一 RFID芯片123组成;
一内杆13,电路板12安装于该内杆13,将内杆13由栓本体11的顶端插入容孔113中,该内杆13具有一限位于沉头穴113A底部的头端131、一连接头端131的轴部132,轴部132底端突出至容孔113下方,且电路板12的下接点122位于该轴部132底端的位置;
一上盖14,内杆13安装至容孔113后,该上盖14封闭沉头穴113A,上盖14底面抵接于内杆13的顶端131 ;
一塑料防水套15,其热成型而包覆于栓本体11上半部,用以气密的封闭套环114、上盖14及沉头穴113A,该防水套15底缘形成向下渐扩的密接口。
[0003]上述以栓本体11、电路板12、内杆13、上盖14及防水套15所组成的插栓10,其栓本体11下半部能插入一栓座20的轴孔21中,且栓本体11固定于轴孔21中无法脱离,该栓座20还具有一能与密接口 151对合的喇叭座22,据以使组合的插栓10、栓座20能符合防水要求;所述栓座20内部还设有一天线30,在栓本体11插入轴孔21后,该天线30能与RFID芯片123作电气连接,如此便能使海关所安装的识别主机能达到快速识别及管理货柜的功能,但,在正常出关后而欲开启该货柜时,其只须将该插栓10剪断,即可使印刷电路121形成断路,如此便能中断天线30、RFID芯片123的电气连接状态。
[0004]可是,在制造该插栓10时,发现有以下问题有待克服:
1.该插栓的电路板12及内杆13是预安装于栓本体11容孔113中,之后才于栓本体11热成型出防水套15,此种组装顺序,使得RFID芯片123会承受到防水套15于热成型的温度,造成该RFID芯片123有失效的情形发生,经本发明人实际制造发现,其RFID芯片123损坏情形高达一成左右,其不但缩减生产效率,且材料成本、工时成本无谓地减损,令人十分困扰。
[0005]2.当测试到电路板12不良失效,而须重新置换一组新的电路板12时,其须依序经拆卸防水套一拆卸上盖等程序,待更换新的电路板12后,又须重新热成型一防水套15,此种置换方式,不但因动作次数增加而累积工时,更难提经济效益的增长,此乃目前加工技术无法突破之处。
[0006]有鉴于习用插栓组装导致RFID芯片或电路板有不良率高的问题,且更换电路板有费时费力的缺点,以致插栓成本无法进一步降低,本发明人乃以多年的专业经验与心得,经不断构思、创研,研发出此本发明。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封条的插栓组装方法,以有效地增进插栓的质
量、提高生产效率。
[0008]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封条的插栓,使RFID芯片不易损坏,及容易更换电路单元。
[0009]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电子封条的插栓组装方法,步骤包含:
A、制备一栓本体:该栓本体具有一底端能插入栓座的杆身、一贯穿杆身底端的容孔、一设于容孔中的第一扣部;
B、制备一电路单元:其具有一控制回路,此控制回路由一电路配线、一连通电路配线的下接点、一安装于电路配线的RFID芯片组成;
C、制备一内杆:该内杆具有与第一扣部匹配的第二扣部,所述电路单元先行安装于内杆,然后,将安装后的电路单元及内杆由杆身底端插入容孔,第一、二扣部组合的将内杆定位,在该杆身插入栓座无法脱离时,下接点启动电路单元的控制回路。
[0010]所述栓本体于杆身上半部热成型包覆有一塑料防水套,该防水套底缘形成有一能与栓座气密组合的密接口。
[0011]所述内杆采用绝缘材质,所述电路单元的电路配线由一导电板片冲制而成,该电路配线直接安装于绝缘内杆上。
[0012]所述第一、二扣部组合后,内杆底端及电路单元下接点突出容孔底端。
[0013]一种电子封条的插栓,包含有:
一栓本体,其具有一底端能插入栓座的杆身、一贯穿杆身底端的容孔、一设于容孔中的第一扣部;
一电路单元,其具有一控制回路,此控制回路由一电路配线、一连通电路配线的下接点、一安装于电路配线的RFID芯片组成;
一内杆,其具有一供电路单元安装的轴部、一与第一扣部匹配的第二扣部,所述电路单元的下接点位于轴部底端,该电路单元、内杆整体形状由杆身底端插入容孔中,且第二扣部与第一扣部组合将内杆定位,该杆身插入栓座无法脱离时,下接点启动电路单元的控制回路。
[0014]所述轴部底端及下接点突出的定位于容孔下方。
[0015]所述栓座内部设有一天线,在杆身插入栓座无法脱离时,通过下接点使该天线与RFID芯片作电气连接;所述栓本体采用导电性材质,电路单元的控制回路具有一上接点,该上接点连通电路配线,该上接点未与栓本体电气连接,待该插栓插入栓座无法脱离时,上接点会接通栓本体,使栓本体形成与RFID芯片电气连接的外部天线,该外部天线与栓座内部的天线同时作用。
[0016]所述栓本体选用导磁性材质且另外安装有一磁铁,在该插栓插入栓座无法脱离时,该插栓通过导磁启闭一固置于该栓座外的触发装置,该触发装置相应的启动一外部电路。
[0017]所述栓本体于容孔顶缘形成有一孔径较大的沉头穴,该沉头穴形成栓本体的第一扣部,沉头穴顶缘还设有一孔径较沉头穴大的定位穴,一上盖闭合该定位穴;内杆的第二扣部设于轴部的顶端,该第二扣部由一向外弯曲衔接轴部的连接片、一突出连接片顶端的下扣片、一纵向衔接轴部的延伸片、一接设于延伸片顶端的上弹片所组成,连接片、延伸片呈分叉状设置,在连接片朝延伸片方向闭合后,电路单元及内杆由栓本体底端插入容孔中,下扣片扣入该沉头穴所形成的第一扣部中,此时上弹片顶缘抵接于上盖底面。
[0018]所述栓本体于杆身上半部包覆有一塑料防水套,该防水套底缘形成有一能与栓座气密组合的密接口。
[0019]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一种电子封条的插栓组装方法,其内杆连同电路单元的组合形状,仅能由栓本体底端插入容孔中,并令栓本体、内杆以预设的第一、二扣部定位,此种结构配置,使得栓本体在未安装内杆及电路单元前,能先行热成型防水套。此种组装方式可令本发明电路单元上的RFID芯片不会承受到防水套热成型的温度,故而可大大改善传统RFID芯片或电路单元损坏的情形,此外,在组装后之插栓有测试不良时,本发明可在不拆卸防水套及上盖下,直接强迫内杆及电路单元由容孔底端拉出,如此即可重新置换上一组新的内杆及电路单元。因此,本发明的组装方法确能去除习用组装的不良问题,有效地增进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0020]本发明电子封条的插栓,主要于内杆安装电路单元后,其整体形状足以由栓本体底端插入容孔中,该栓本体、内杆所设相匹配的第一、二扣部,用以定位内杆,此结构配置,使本发明栓本体可先行热成型防水套,再安装内杆、电路单元,藉以达到改善传统RFID芯片损坏的情形以及电路单元不容易置换的缺点。
[0021]综上所述,本发明电子封条的插栓组装方法及其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插栓是采用先热成型防水套,然后才安装内杆及电路单元的工序,此种组装方式与背景专利前案呈反向,此种改变可使电路单元及RFID芯片不会承受到防水套热成型的温度,故而可大大改善传统RFID芯片损坏的情形。因此,本发明组装流程确能突破改革习用质量不良、劣化的问题。
[0022]2.本发明组装后的插栓有测试不良的情形时,本发明可在不拆卸防水套上盖下,直接以尖嘴钳或老虎钳夹制突出容孔的内杆,然后向下拉动,令连接片能朝延伸片方向闭合,使下扣片脱出沉头穴所形成的第一扣部,如此即可迫动内杆及电路单元由容孔朝底端脱出,以便可重新置换上一组新的内杆及电路单元,其置换相当方便及快速。因此,本发明确能发挥革命性的高度创作与经济效益。
[0023]3.本发明电路单元的电路配线,主要由一导电板片冲制而成,该电路配线直接安装于绝缘的内杆上,即可使电路单元能产生预期控制作用,该种配置成本远较在内杆上直接安装电路板更符合成本效益,且重量更轻。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中国台湾第099142305号专利电子封条插栓的立体分解图图;
图2为中国台湾第099142305号专利电子封条插栓的立体分解图图;
图3为本发明插栓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内杆及电路单元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局部组合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内杆及电路单元刚插入栓本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插栓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插栓安装于栓座的动作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插栓、栓座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示意图一;
图1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示意图二 ;
图12为本发明内杆的另一实施例不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插栓的又一实施例不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0026]烦请参看图3至图9,本发明电子封条的插栓40组装方法包括有:
A、制备一具有导电性的栓本体41:请配合图3及图6观之,该栓本体41具有一杆身411、一径向外扩于杆身411顶端的帽头412、一沿轴向贯穿杆身411及帽头412的容孔413、一套合于杆身411外周的套环414,所述容孔413顶缘具有一孔径较大的沉头穴413A,该沉头穴413A形成第一扣部,且于沉头穴413A顶缘设有一径向外扩的定位穴413B,此定位穴413B能为一磁铁所构成的上盖415封闭,杆身411于底缘外周安装有一外径突出的扣环416 ;如图3、图5及图6所示,栓本体41上半部还热成型有一塑料防水套42,此防水套42能气密包覆套环414、上盖415,且于底缘形成向下渐扩的密接口 421 ;
B、制备一电路单元43:如图3所示,该电路单元43具有一控制回路,此控制回路由一导电板片冲制的电路配线431、一连通电路配线431的下接点432、一连通电路配线431的上接点433、一组装于电路配线431的RFID芯片434组成;
C、制备一绝缘的内杆44:烦请参看图4,该内杆44具有一轴部441、一接设于轴部441顶端的第二扣部,此第二扣部由一向外弯曲衔接轴部441的连接片442、一突出连接片442顶端的下扣片443、一纵向衔接轴部的延伸片444、一接设于延伸片444顶端的上弹片445所组成,连接片442、延伸片444呈分叉状设置,使之具有可随时向外张开之势,将电路单元43的电路配线431黏贴于内杆44的轴部441,电路单元43的下接点432位于轴部441底端,而上接点433位于上弹片445,继之,如图6所示,使连接片442朝延伸片444方向闭合,安装电路单元43及内杆44,其整体形状足以由栓本体41底端插入容孔413中,如图7所示,待下扣片443到达沉头穴413A位置时即可使连接片442朝远离延伸片444方向张开,以使下扣片443能扣入沉头穴413A所形成的第一扣部中,在此同时,上弹片445顶缘能抵接于上盖415底面,如此即可将内杆44定位,使内杆44不致于由容孔413底端脱出,且轴部441底端及电路单元43下接点432突出至容孔413下方而保持有一突出量A,更控制位于上弹片445的上接点433未与上盖415作电气连接,以使插栓40在未插入栓座20时,其栓本体41不会形成与RFID芯片434电气连接的外部天线。
[0027]烦请配合图3、图8及图9观之,待本发明栓本体41下半部插入栓座20的轴孔21中,轴部441底端及电路单元43的下接点432能抵压于轴孔21底面,用以反作用的推动内杆44向上升一小段距离,此时轴部441底端仍保持突出栓本体41底端的状态,但是该突出量B较为减缩,以便提供一预设弹力,用以使下接点432、轴孔21底面能更为稳定的接触天线30,同时相应的增加上弹片445接触上盖415的面积,使位于上弹片445的上接点433恰能与上盖415作电气连接,以使栓本体41与RFID芯片434电气连接而形成一外部天线,以此同时,栓本体41的扣环416与轴孔21中的扣座23结合,以使栓本体41下半部固定于轴孔21中而无法脱离,且栓座20的喇叭座22与防水套42与密接口 421密合,据以使组合后的插栓40、栓座20能符合防水的要求,所述栓座20内部设有一天线30,该天线30在栓本体41插入轴孔21时,能通过下接点432与RFID芯片434作电气连接,以使海关所安装的识别主机能达到识别及管理货柜的功能,但,在正常出关后而欲开启该货柜时,其只须将栓本体41剪断,一并将其内部的电路配线431断路,如此便能中断天线30、RFID芯片434、栓本体41电气连接状态。
[0028]据前所述,本发明电子封条的插栓包括有:
一具导电性的栓本体41,该栓本体41具有一杆身411、一径向外扩于杆身411顶端的帽头412) —沿轴向贯穿杆身411及帽头412的容孔413、一套合于杆身411外周的套环414,所述容孔413顶缘具有一孔径较大的沉头穴413A,该沉头穴413A形成栓本体41的第一扣部,该沉头穴413A顶缘还具有一孔径较大的定位穴413B,定位穴413B被一由磁铁所构成的上盖415封闭,杆身411于底缘外周安装有一外径突出的扣环416 ;栓本体41上半部热成型有一能气密包覆套环414、上盖415的塑料防水套42,该防水套42底缘形成向下渐扩的密接口 421 ;
一电路单元43,其具有一控制回路,此控制回路由一导电板片冲制的电路配线431、一连通电路配线431的下接点432、一连通电路配线431的上接点433、一组装于电路配线431的RFID芯片434组成;以及
一绝缘的内杆44,电路单兀43安装于该内杆44,该内杆44具有一轴部441、一接设于轴部441顶端的第二扣部,此第二扣部由一向外弯曲衔接轴部441的连接片442、一突出连接片442顶端的下扣片443、一纵向衔接轴部的延伸片444、一接设于延伸片444顶端的上弹片445所组成,其连接片442、延伸片444呈分叉状设置,使之具有可随时向外张开之势,且电路单元43的下接点432设置于轴部441底端,上接点433位于上弹片445,如图6所示的使连接片442朝延伸片444方向闭合,安装电路单元43及内杆44的整体形状足以由栓本体41底端插入容孔413中,如图7所示,待下扣片443到达沉头穴413A位置时即可使连接片442朝远离延伸片444方向自动张开,以使下扣片443能扣入沉头穴413A所形成的第一扣部中,以此同时,上弹片445顶缘能抵接于上盖415底面,如此即可将内杆44定位,使内杆44不致于由容孔413中脱出;内杆44底端及电路单元43的下接点432突出栓本体41底端而保持有一突出量A,控制位于上弹片445的上接点433未与上盖415作电气连接,使栓本体41下半部在未插入栓座20时,其栓本体41不会形成与RFID芯片434电气连接的外部天线;但,在插栓40下半部插入栓座20的轴孔21定位后,RFID芯片434能与栓座20内部的天线30作电气连接,且能反作用的推动内杆44向上升一小段距离,此时内杆44底端仍保持突出栓本体41底端的状态,以便提供一预设弹力,用以使下接点432、轴孔21底面能更为稳定的接触天线30,同时相应的增加上弹片445接触上盖415的面积,位于上弹片445的上接点433恰能与上盖415作电气连接,以使栓本体41与RFID芯片434电气连接而形成一外部天线。在此同时,栓本体41的扣环416与轴孔21中的扣座23结合,以使栓本体41下半部固定于轴孔21中而无法脱离,且栓座20的喇叭座22与防水套42的密接口 421密合,据以使组合后的插栓40、栓座20能符合防水要求。
[0029]请参看图10及图11,其说明本发明可以将货柜的锁杆50保持于栓座20、插栓40套环414之间所形成的限位空间,不论插栓40是位于栓座20上方,或者插栓40是位于栓座20下方。
[0030]烦请参看图12,其进一步说明连接片442、延伸片444呈三叉状设置,该第二扣部的形状可以作任意几何变化,只须能与栓本体41的第一扣部组合,且该第二扣部在承受朝容孔413底端脱出的一定拉力时,该第二扣部能脱离第一扣部,其即属本发明。
[0031]请配合图7及图13观之,本发明栓本体41进一步选用导磁性材料,上盖415为一磁铁,其可于栓座20或安装栓座20的载体24上,设有一触发装置60,该触发装置可选用最常见的磁簧开关,用以使该插栓40在插入栓座20无法退离时,该插栓40能透过磁铁上盖415的导磁,而额外的开启该触发装置60,令该触发装置60能相应的启动一外部电路,使外部电路能达到所需的监控功能。具体而言,此外部电路可包括:一 GPS芯片模块、一能表示状态的显示接口、一能供应GPS芯片模块及显示接口电源的电池,藉此,使触发装置60在启动该外部电路后,此外部电路能接收卫星讯号,并发射一定位讯号,以便显示该插栓40及栓座20的坐标,如此便可达到货柜防遗失、防偷的功能。相同的道理,该外部电路亦可为一能达到灯光监控功能的装置。
[0032]综上所述,本发明电子封条的插栓组装方法及其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插栓40是采用先热成型防水套,然后才安装内杆44及电路单元43的工序,此种组装方式与背景专利前案呈反向,此种改变可使电路单元43及RFID芯片434不会承受到防水套42热成型的温度,故而可大大改善传统RFID芯片损坏的情形。因此,本发明组装流程确能突破改革习用质量不良、劣化的问题。
[0033]2.本发明组装后的插栓40有测试不良的情形时,本发明可在不拆卸防水套42、上盖415下,直接以尖嘴钳或老虎钳夹制突出容孔413的内杆44,然后向下拉动,令连接片442能朝延伸片444方向闭合,使下扣片443脱出沉头穴413A所形成的第一扣部,如此即可迫动内杆44及电路单元43由容孔413朝底端脱出,以便可重新置换上一组新的内杆及电路单元,其置换相当方便及快速。因此,本发明确能发挥革命性的高度创作与经济效益。
[0034]3.本发明电路单元43的电路配线431,主要由一导电板片冲制而成,该电路配线431直接安装于绝缘的内杆44上,即可使电路单元43能产生预期控制作用,该种配置成本远较在内杆上直接安装电路板更符合成本效益,且重量更轻。
[0035]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封条的插栓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步骤: A、制备一栓本体:该栓本体具有一底端能插入栓座的杆身、一贯穿杆身底端的容孔、一设于容孔中的第一扣部; B、制备一电路单元:其具有一控制回路,此控制回路由一电路配线、一连通电路配线的下接点、一安装于电路配线的RFID芯片组成; C、制备一内杆:该内杆具有与第一扣部匹配的第二扣部,所述电路单元先行安装于内杆,然后,将安装后的电路单元及内杆由杆身底端插入容孔,第一、二扣部组合的将内杆定位,在该杆身插入栓座无法脱离时,下接点启动电路单元的控制回路。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封条的插栓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栓本体于杆身上半部热成型包覆有一塑料防水套,该防水套底缘形成有一能与栓座气密组合的密接口。
3.依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封条的插栓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采用绝缘材质,所述电路单元的电路配线由一导电板片冲制而成,该电路配线直接安装于绝缘内杆上。
4.依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封条的插栓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扣部组合后,内杆底端及电路单元下接点突出容孔底端。
5.一种电子封条的插栓,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栓本体,其具有一底端能插入栓座的杆身、一贯穿杆身底端的容孔、一设于容孔中的第一扣部; 一电路单元,其具有一控制回路,此控制回路由一电路配线、一连通电路配线的下接点、一安装于电路配线的RFID芯片组成; 一内杆,其具有一供电路单元安装的轴部、一与第一扣部匹配的第二扣部,所述电路单元的下接点位于轴部底端,该电路单元、内杆整体形状由杆身底端插入容孔中,且第二扣部与第一扣部组合将内杆定位,该杆身插入栓座无法脱离时,下接点启动电路单元的控制回路。
6.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封条的插栓,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部底端及下接点突出的定位于容孔下方。
7.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封条的插栓,其特征在于:所述栓座内部设有一天线,在杆身插入栓座无法脱离时,通过下接点使该天线与RFID芯片作电气连接;所述栓本体采用导电性材质,电路单元的控制回路具有一上接点,该上接点连通电路配线,该上接点未与栓本体电气连接,待该插栓插入栓座无法脱离时,上接点会接通栓本体,使栓本体形成与RFID芯片电气连接的外部天线,该外部天线与栓座内部的天线同时作用。
8. 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封条的插栓,其特征在于:所述栓本体选用导磁性材质且另外安装有一磁铁,在该插栓插入栓座无法脱离时,该插栓通过导磁启闭一固置于该栓座外的触发装置,该触发装置相应的启动一外部电路。
9.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封条的插栓,其特征在于:所述栓本体于容孔顶缘形成有一孔径较大的沉头穴,该沉头穴形成栓本体的第一扣部,沉头穴顶缘还设有一孔径较沉头穴大的定位穴,一上盖闭合该定位穴;内杆的第二扣部设于轴部的顶端,该第二扣部由一向外弯曲衔接轴部的连接片、一突出连接片顶端的下扣片、一纵向衔接轴部的延伸片、一接设于延伸片顶端的上弹片所组成,连接片、延伸片呈分叉状设置,在连接片朝延伸片方向闭合后,电路单元及内杆由栓本体底端插入容孔中,下扣片扣入该沉头穴所形成的第一扣部中,此时上弹片顶缘抵接于上盖底面。
10.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封条的插栓,其特征在于:所述栓本体于杆身上半部包覆有一塑料防水套 ,该防水套 底缘形成有一能与栓座气密组合的密接口。
【文档编号】G06K19/07GK103538788SQ201210240738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2日
【发明者】陈志权 申请人:陈志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