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87706阅读:87来源:国知局
移动通信终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终端。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用于读取二维码图像中包含的用户识别信息;存储器,存储读取的用户识别信息,其中,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中不设置SIM/UIM卡插槽,并且当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时,存储的用户识别信息被用于用户身份鉴权。
【专利说明】移动通信终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终端,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通过使用二维码来替代SIM/UIM卡,从而无需设置SM/UM卡插槽的移动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0002]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终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备。移动通信终端中设置有SIM/nM卡,用于对用户身份进行识别,以便移动通信终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
[0003]SIM卡在一个芯片上存储有用户信息、加密的密钥以及用户的电话簿等内容,可供GSM网络用户身份鉴别,并对用户通话时的语音信息进行加密。
[0004]UIM卡是应用在cdmaOne手机的一种智能卡,可插入对应的2G手机以使用移动电话服务。UM卡的标准化工作由3GPP2负责进行。
[0005]现阶段的GSM网络体系主要采用用户识别信息与移动终端分离方式,而CDMA系统中,在部分地区采用用户识别信息直接存储在移动终端中的方式,另一部分地区采用用户识别信息与移动终端分离的方式。用户识别信息与移动终端的分离方式中,都采用了 SIM卡或ΠΜ卡来存储用户识别信息。无论是SM/UIM可存储还是直接移动终端存储,都是记录用户识别信息。而用户识别信息一般都是二进制数据。现有这种形式增加了移动终端的成本,SIM/UIM卡的硬件识别模块增加了手机的体积,限定了特定网络区域。
[0006]自2004年9月摩托罗拉V3手机上市以来,人们开始追求移动通信终端的超薄设计,而苹果公司2010年上市的iPhone4手机在超薄设计上更是达到了一个极致,为了减少硬件空间,采用Micro SM卡。手机SM/HM卡的大小尺寸影响着移动通信终端设计和硬件排列,例如,节省每一毫米空间,就可以用来设置更大的容量的电池,以提高待机时间。从最初的大张IC卡尺寸,到如今普遍使用的Mini SIM/UIM卡,以及最新流行的Micro SIM卡,卡的尺寸在逐渐减小,以便节约出更多的设计空间,可预见SIM卡在未来最终将会消失。
[0007]实际上,在CDMA手机设计之初,就曾采用机卡一体设计,即将用户识别信息与手机进行绑定,实现无卡设计。然而,此种设计严重限制人们换手机不换号的需求。因此,CDMA手机借鉴SIM网络,设计并使用UM卡,因此增加了硬件设计成本。
[0008]CDMA网络的机卡一体设计需采用“烧号”,即,把用户识别信息写入移动终端内置存储介质,其中包含MS1、ESN、AKEY、AN-AAA帐号以及AN-AAA密码这五种号码。这五种码主要负责CDMA移动终端接入网络的鉴权,前三码主要用于语音和短信等CDMAlX业务的用户认证和业务鉴权,后两码主要用于3G业务鉴权。鉴于CDMA网络的机卡一体设计,从而说明GSM网络乃至3G网络亦可实现机卡一体设计,即,把特定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写入移动终端内置存储介质,从而减少卡的识别模块以及卡的存储空间,并可减少卡的制造成本。
[0009]鉴于人们对换手机不换卡的生活习惯,需寻找一种新的方式,可加密存储用户识别信息,并无需占用移动终端的设计空间。
【发明内容】

[0010]在下面的描述中将部分地阐明本发明另外的方面和/或优点,通过描述,其会变得更加清楚,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可以了解。
[0011]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用于读取二维码图像中包含的用户识别信息;存储器,存储读取的用户识别信息,其中,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中不设置SM/nM卡插槽,并且当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时,存储的用户识别信息被用于用户身份鉴权。
[0012]此外,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还可包括:相机单元,用于拍摄包含用户识别信息的二维码图像,并将拍摄的二维码图像提供给CPU。
[0013]此外,CPU可从无线通信单元获取以无线通信方式发送到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包含用户识别信息二维码图像。
[0014]此外,CPU可从USB接口获取以USB通信方式发送到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包含用户识别信息二维码图像。
[0015]此外,包含用户识别信息二维码图像可由移动通信运营商提供。
[0016]此外,每当CPU获取包含用户识别信息的二维码图像时,CPU可读取二维码图像中包含的用户识别信息,并使用读取的用户识别信息更新先前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用户识别信
肩、O
[0017]此外,当CPU将读取的用户识别信息存储到存储器中之后,CPU可控制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以声音、振动或发光的方式通知用户。
[0018]此外,CPU可对读取的用户识别信息加密,并将加密的用户识别信息存储到存储器中。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会变得清楚和更易于理解,其中:
[0020]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通过使用二维码替代SM/nM卡的移动通信终端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现在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其中,相同的标号始终表示相同部件。下面通过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描述以解释本发明。
[0022]首先,对二维码进行解释。二维码(dimensional barcode)又称二维条码。二维条形码最早发明于日本,它使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它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等特点。
[0023]具体地讲,二维码具有以下优点。1、存储容量大:相对于一维条码极低的存储量,二维码存储大于IKB的信息,单位面积的存储量甚至可到32KB。2、信息密度高:在一个不大的图形内,可存储数字、英文、汉字、指纹、声音和图片等信息。3、采集速度快:识读速度在300MS以下。4、纠错能力强:条码50%污损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可以识读。5、误码率极低:普通条码的译码错误率约为百万分之二左右,二维码的误码率不超过千万分之一,译码可靠性极高。6、信息可加密:二维码具有多重防伪特性,它可以采用密码防伪、软件加密及利用所包含的信息如指纹、照片等进行防伪,因此具有极强的保密防伪性能。7、应用成熟广泛:二维码可用于物流、商品、防伪、运动用品商品标签等。
[0024]因此,在本发明中,使用二维码来存储用户识别信息。
[0025]以下参照图1来详细解释通过使用二维码替代SM/nM卡的移动通信终端。
[0026]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通过使用二维码替代SIM/nM卡的移动通信终端的框图。
[0027]参照图1,移动通信终端1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llO、用户接口单元120、相机单元130、广播接收单元140、存储器150、无线通信单元160、输出单元170和麦克风180。[0028]CPU 110可控制移动通信终端的整体操作,并可包括用于对音频流和视频流进行解码的解码器(未示出)。CPU 110可处理并控制通信(例如,语音通信和数据通信),对音频流和视频流进行解码和输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CPU 110可识别二维码图像,从而读取二维码图像中包含的用户识别信息。可选择地,CPU 110可包括加密模块和解密模块,分别用于对读取的用户识别信息加密和对加密的用户识别信息解密。
[0029]用户接口单元120可接收用户输入信号并可将用户输入信号发送到CPU110。用户接口单元120可包括各种类型的用户输入单元,诸如键盘、触摸板等。例如,如果用户接口单元120是键盘,则其可包括数字键0-9以及多个功能键,如菜单键、取消(删除)键、确认键、通话键、结束键、互联网连接键和导航键(▲/▼/钃/?),用于将对应于用户所按的键的键输入数据提供给CPU 110,并执行移动通信终端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操作。可选择地,如果移动通信终端100的显示器是触摸屏,则可将该触摸屏用作用户接口单元120。
[0030]相机单元130可包括镜头、成像传感器(诸如电荷耦合器件(CX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传感器)、模数(A/D)转换器等。相机单元130可通过捕捉对象的图像来获取图像信号,可将获取的图像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可将数字信号发送到CPU 110。CPU110可对由相机单元130提供的数字信号执行图像处理(诸如噪声去除和颜色处理)。CPU110可在显示器172上显示由相机单元130捕捉的对象的图像。具体地讲,当用户从移动通信运营商获得印刷有二维码的纸张时,相机单元130可摄包含用户识别信息的二维码图像,并将拍摄的二维码图像提供给CPU 110。然后,CPU 110可读取二维码图像中包含的用户识别信息,并将读取的用户信息存储到存储器150中。
[0031]广播接收单元140可通过广播频道(诸如地面广播频道、卫星广播频道或双向频道(诸如互联网))接收广播节目。在广播接收单元140通过广播频道接收广播节目的情况下,广播接收单元140可包括:1)调谐器(未示出),用于通过调谐输出传输流,并用于对输入广播信号进行解调;2)解复用器(未示出),将由调谐器输出的传输流解复用为视频流和音频流。
[0032]存储器150可存储用于控制移动通信终端100的全部操作的程序。例如,存储器106可以存储控制器100使用的各种配置程序。此外,存储器106临时存储在操作期间产生的数据以及其他数据。例如,存储器106可存储视频文件、音频恩见、文本等。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存储器106可存储CPUllO提供的用户识别信息或加密的识别信息。当存储器106中已经存储有用户识别信息时,CPU 110可使用读取的二维码图像中包含的用户识别信息来更新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用户识别信息。
[0033]无线通信单元160可执行与其他移动终端或各种服务器的无线通信。例如,当移动通信终端100通过使用存储在存储器150中的用户识别信息进行用户身份鉴权之后,移动通信终端100将接入无线网络,从而无线通信单元160可经由移动通信网络执行与其他移动终端的无线通信。无线通信单元160可被构造为支持多种通信协议,诸如蓝牙、Zigbee、WLAN、家庭RF、UWB、无线1394或者它们的组合。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无线通信单元160可从移动通信运营商接收包含用户识别信息的二维码图像,并将接收的二维码图像提供给CPU 110。
[0034]输出单元170可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器172和播放声音的扬声器174。
[0035]麦克风180可从移动通信终端100的外部接收音频信号,并可将接收的音频信号发送到CPU 110。
[0036]此外,移动通信终端100可具有USB接口(未示出),所述USB接口可(例如,连接到移动通信运营商的服务器,或者插入移动通信运营商提供的U盘)从移动通信运营商接收包含用户识别信息的二维码图像。
[0037]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由于移动通信终端可从移动通信运营商接收包含用户识别信息的二维码图像,因此在移动通信终端中不需要设置SIM/nM卡插槽。当移动通信终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时,可使用二维码图像中包含的用户识别信息来进行用户身份鉴权。当移动通信终端的用户采用新的移动通信运营商提供的移动通信服务时,移动通信终端可通过相机单元130、无线通信单元160或USB接口从新的移动通信运营商接收包含用户识别信息的二维码图像,然后CPU 110读取二维码图像中包含的用户识别信息,并使用读取的用户识别信息更新存储在存储器150中的用户识别信息。这样,移动通信终端可利用更新的用户识别信息进行用户身份鉴权,从而接入新的移动通信网络。
[0038]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当用户识别信息被存储到存储器150之后,CPU 110可控制扬声器174发出声音,或者控制内置电动机(未示出)使移动通信终端振动,或者控制显示器172发光,来通知用户已经将用户识别信息存储到存储器150中,从而用户可立即接入移动通信网络以接受移动通信服务。
[0039]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通过使用二维码替代SM/nM卡,实现了不同移动通信终端在全球市场上的通用,减少了 SM/UM卡的硬件识别模块的成本,降低SM/nM卡的单独制作成本,同时减小了移动通信终端的体积。此外,用户只需要取得移动通信运营商提供的二维码,就可以获得用户识别信息,将移动通信终端接入相应的移动通信网络。
[0040]虽然已经显示和描述了一些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包括: 中央处理单元(CPU),用于读取二维码图像中包含的用户识别信息; 存储器,存储读取的用户识别信息, 其中,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中不设置SM/nM卡插槽,并且当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时,存储的用户识别信息被用于用户身份鉴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还包括: 相机单元,用于拍摄包含用户识别信息的二维码图像,并将拍摄的二维码图像提供给CPU。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CPU从无线通信单元获取以无线通信方式发送到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包含用户识别信息二维码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CPU从USB接口获取以USB通信方式发送到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包含用户识别信息二维码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含用户识别信息二维码图像由移动通信运营商提供。
6.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每当CPU获取包含用户识别信息的二维码图像时,CPU读取二维码图像中包含的用户识别信息,并使用读取的用户识别信息更新先前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用户识别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当CPU将读取的用户识别信息存储到存储器中之后,CPU控制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以声音、振动或发光的方式通知用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CPU对读取的用户识别信息加密,并将加密的用户识别信息存储到存储器中。
【文档编号】G06K7/10GK103582178SQ201210281365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8日
【发明者】刁继群 申请人: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