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供电式笔记本电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87798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无线充、供电式笔记本电脑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磁共振方式实现的笔记本电脑无线充、供电方式,摆脱了笔记本电脑使用时连接电源线的繁琐,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
【专利说明】无线充、供电式笔记本电脑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的无线充、供电方法,摆脱了笔记本电脑使用时连接电源线的繁琐,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
【背景技术】
[0002]笔记本电脑又称为“便携式电脑”,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体积小、质量轻,便于携带。但是每次使用笔记本电脑都需要插上繁琐的电源线,反倒没有PC机轻轻一按电源按钮便可开机来得方便,不免让人觉得有些麻烦,而且电源线也会因为频繁的插拔导致被损坏的可能。
[0003]通过无线方式传输电力的想法并不新奇,但是长久以来人们都关注在百万瓦级(如太阳能收集)或毫瓦级(如RFID),如何将这项技术应用到各种便携式的电子设备中也已成为各大电器制造商关注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专利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笔记本电脑的无线充、供电技术,笔记本所需的电能通过电磁波传输,从而省去了连接电源线和电源插座的麻烦,更加方便了笔记本电脑的使用。
[0005]笔记本电脑的无线充、供电技术利用了磁共振现象,其原理与声音共振一样,排列好振动频率相同的音叉,一个发声,其它的也会共振发声。同样,排列在磁场中的相同振动频率的线圈,也可以由一个向另一个供电。笔记本电脑的无线充、供电设备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插在插座上的发送器,另一个是安装在笔记本内的接收器。发送器和接收器的内部装置了能够实现共振的铜线圈,即他们有着一致的谐振频率,依靠共振进行能量的传输,好处是能量损失更小、传播能量密度更高。
[0006]发送器的内部需集成直流电源输入、频率产生装置、振荡电路、整形电路、检测电路、频率干扰抑制电路、电流自动控制、无线的线圈与电容谐振组合等。其中频率产生装置是发送器上的关键零件。
[0007]接收器内部需整合接收的线圈与电容谐振组合、整流器、滤波与稳压器、直流电源输出。
[0008]为了避免发送器在没有充电目标却发射能量的情况,本专利采用了激活方式,当笔记本电脑打开时,发送传送码,此时发送器才开始给对应的笔记本电脑接收器送电。
[0009]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2 彻底摆脱了笔记本电脑的充电线缆,避免了到处找插座、接电源线的烦恼,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线
2利用磁共振原理,克服了电磁感应方式的距离和位置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图1是笔记本电脑无线充电工作示意图
发送器插在电源插座上,接收器安装在笔记本电脑中,通过磁共振现象产生电流,为笔记本所需的电能供电。
[0010]图2是笔记本电脑无线充电原理图
发送圈安装在发送器中,接收圈安装在笔记本电脑中,先将能量存储在发送端,共振频率相同的接收圈靠近时,这些能量就会通过共振效应,将电流传送到接收端,最终实现电力的无线传播。
[001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无线充、供电笔记本,其特征在于: 彻底摆脱了笔记本电脑的充电线缆,避免了到处找插座、接电源线的烦恼,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线。
2.一种无线充、供电笔记本,其特征在于: 利用磁共振原理,克服了电磁感应方式的距离和位置问题。
【文档编号】G06F1/26GK103593035SQ201210287226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4日
【发明者】徐成琦 申请人:徐成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