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89249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发卡系统传送脱卡账号申请信息;该发卡系统根据该持卡用户的已有账户信息验证该脱卡账号申请信息;如果验证通过,则由第三方系统给予该用户脱卡账号。本发明还提供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系统。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可使用户在不携带卡的情况下,进行相关业务。
【专利说明】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网络数据处理技术,尤其涉及用户认证技术。
【背景技术】
[0003]为方便起见,人们常利用银行卡通过ATM自动取款、存款及转账。ATM的使用大致包括:用户插入银行卡,输入账户密码,随后进行需要的操作,在操作结束后将卡取回。
[0004]这种必须持卡使用的方式存在如下问题: 1.用户在?呆作完成后,可能会将卡遗忘在ATM机中。
[0005]2.个别不法分子利用非正当手段在用户插入卡片进行操作的过程中,窃取用户账号信息。
[0006]3.用户必须携带借记卡,以便需要时取钱;而且一般情况下,用户根据存款情况,需要携带多家银行的借机卡。
[0007]可见,ATM取款模式对用户而言,因必须携带卡片而不方便,因可能的遗忘或不法分子的非法行为而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提供一种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发卡系统传送脱卡账号申请信息;该发卡系统根据该持卡用户的已有账户信息验证该脱卡账号申请信息;如果验证通过,则由第三方系统给予该用户脱卡账号。
[000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向发卡系统传送脱卡账号申请信息包括:发送脱卡账号申请信息给该第三方系统,以便其根据初检条件对该脱卡账号申请信息进行初步检查,其中,该初检条件与该发卡系统有关;以及该第三方系统将初步检查通过的脱卡账号申请信息发送给该发卡系统。
[0010]根据本发明的多个示例,脱卡账号申请信息可如上所述地发送给第三方系统以由第三方系统进行初部检查后发送给发卡系统,由发卡系统进行验证并在验证通过的情况下通过第三方系统给予用户脱卡账号;但也可以直接将脱卡账号申请信息发送给发卡系统进行验证,并在验证通过的情况下通过第三方系统给予用户脱卡账号。
[0011]优选地,在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方法中,该脱卡账号申请信息包括持卡用户的卡号、卡支付密码、以及身份证信息,该发卡系统根据该持卡用户的已有账户信息验证该脱卡账号申请信息包括:根据持卡用户在发卡系统中已有的账户信息验证该持卡用户卡号、卡支付密码、以及身份证信息。
[0012]优选地,在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方法中,如果验证通过,则由第三方系统给予该用户脱卡账号包括:如果验证通过,则由第三方系统以短信的形式发送脱卡账号到该持卡用户的手机终端。
[0013]优选地,在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方法中,该脱卡账号包括无需携卡而独立使用的卡号和密码。[001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系统,该系统应用在包括发卡系统、第三方系统和用户端所构成的应用环境中,其中,该发卡系统与该第三方系统耦接,该用户端根据需要与该发卡系统或该第三方系统耦接,该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系统包括:信息传送模块,其用于向发卡系统传送脱卡账号申请信息;验证模块,其用于根据该持卡用户的已有账户信息验证该脱卡账号申请信息;脱卡账号传送模块,其在验证通过的情况下,给予该用户脱卡账号。
[001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该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系统还包括初检模块,其用于根据初检条件对该脱卡账号申请信息进行初步检查,其中,该初检条件与该发卡系统有关;在此情况下,该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系统的信息传送模块将初检过的脱卡账号申请信息传送给该发卡系统。
[0016]在本发明所述的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系统中,优选在验证通过的情况下,脱卡账号传送模块以短信方式给予该用户脱卡账号。
[0017]执行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或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系统,可使用户在无需带卡的情况下,进行取款、支付、转账等操作,避免了使用银行卡的不便以及可能潜在的危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示意了根据本发明的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方法及系统的应用环境。
[0019]图2是根据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方法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0020]图3示意了图2中步骤20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
[0021]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系统的示例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现在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意性示例,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下文描述的各实施例有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透彻理解本发明,且意在示例而非限制。除非另有限定,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科学、技术和行业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
[0023]在阐述本发明所涉及的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方法及相应系统之前,首先参考图1说明所述系统及方法的应用环境。该应用环境包括一个或多个发卡系统10、与该一个或多个发卡系统10耦接的第三方系统12、以及可分别与该第三方系统12及发卡系统10耦接以进行交互的用户端14。在一个示例的具体应用环境中,该一个或多个发卡系统10为一个或多个发卡银行的处理系统,该系统处理用户银行账户申请、认证、修改、账户相关的财务处理等一系列业务。第三方系统12可以是银联系统,其在用户和各银行之间提供了一个交易处理平台,使得用户可使用银联系统认可的银行卡通过任意一家银行的ATM进行取款、查询、转账等业务处理,可通过POS终端进行支付处理。用户端14可以是用户的手机或其他可持有电子设备,如Ipad等平板电脑。在以下说明中,以银联系统作为第三方系统12的一个具体示例,因此在某些示例中以“银联系统12”代替“第三方系统12”进行说明。用户通过用户端14向银联系统发送数据处理请求,银联系统12或直接处理该请求或将该请求转给发卡系统10处理。可替代地,用户可通过用户端14向发卡系统10发起请求,发卡系统10对该请求进行处理。[0024]图2是根据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方法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下文以该方法应用在图1的应用环境为例进行说明。在步骤20,用户通过用户端14向发卡系统10传送脱卡账号申请信息。在此,用户即为持有某银行的银行卡的持卡用户,该银行卡可以是信用卡或借记卡等,在下文的例子中,以银行卡为借记卡进行说明,但该方法及后面会阐述的系统同样适用信用卡等银行卡。脱卡账号申请信息包括持卡用户的卡号、卡支付密码、以及身份证信息,根据需要,脱卡账号申请信息也还可包括例如取款额、银行卡卡种等更多信息,这取决于发卡行的要求。用户与发卡系统或银联系统的耦接可通过因特网或电信网络或两者的结合来实现。
[0025]图3示意了图2中步骤20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如图3所示,在201,用户通过用户端14发送脱卡账号申请信息给第三方系统12,如银联系统。在步骤202,第三方系统12根据初检条件对脱卡账号申请信息进行初步检查。该初检条件的设置取决于发卡系统10,不同的发卡系统10 (即不同的发卡行)可能对用户账号设置不同的初检条件。一般而言,初检条件可包括限额、银行卡种类、授权等。在步骤203,第三方系统12将初检通过的脱卡账号申请信息传送给发卡系统,由其进行处理。可选地,对于初检未通过的脱卡账号申请信息,第三方系统12可以发送申请失败信息到用户端14。
[0026]在本文包括上文结合图1和图2介绍的方法以及后续介绍的系统所有具体示例中,用户发送脱卡账号申请信息的前提是用户拥有某银行的有效账户,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了解的,该有效账户包括用户姓名和有效证件号等个人信息,还包括账户号以及账户内财务相关情况等彳目息。
[0027]示例性地,在A银行有有效账户的用户,通过其手机将包括卡号、卡支付密码、身份证信息、以及取款额信息的脱卡账号申请信息发送到银联系统。接收到该请求之后,银联系统首先确认A银行是否提供该业务,如没有,则反馈申请失败信息到用户端,如果有,则进一步根据A银行设置的初检条件来检查脱卡账号申请信息。A银行设置的初检条件包括取款额和卡种类检查。因此,银联系统根据卡号检查该卡是否符合A银行对卡种的要求,并判断脱卡账号申请信息中的取款额是否在A银行的取款额要求范围内,如果这两个条件都满足,则脱卡账号申请信息通过了初步检查,否则没有通过。通过初步检查后,银联系统会将脱卡账号申请信息发送到发卡系统,即A银行的系统。
[0028]回到图2,在步骤22,发卡系统10在接收到脱卡账号申请信息后,利用持卡用户的已有账户对其进行验证。在此,验证是通过判断该持卡用户在该发卡系统中的已有账户信息中是否存在与其在脱卡账号信息中提供的卡号及卡支付密码两者都匹配等的账户,如果有则验证通过。如果验证通过,则发卡系统10将授权该持卡用户使用脱卡账号的信息发送给第三方系统14,由第三方系统14给予该持卡用户脱卡账号,如步骤24所示。此外,发卡系统10还同时将该持卡用户所请求的取款金额冻结,以便用户支取。第三方系统14以与用户端发送脱卡账号申请信息相同的方式发送脱卡账号给用户,或者第三方系统14以短信的方式发送脱卡账号给用户而不论用户是以何种方式发送的脱卡账号申请信息。本申请中,脱卡账号包括无需携卡而独立使用的卡号和密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到,该密码可由用户更改。
[0029]作为结合图3所描述的图2中步骤20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替代,步骤20的实现也可以是:用户通过用户端14直接发送脱卡账号申请信息给发卡系统10。这样的情况下,发卡系统10对脱卡账号申请信息进行验证,并在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将授权给该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信息发送给第三方系统,由第三方系统发送脱卡账号给用户。
[0030]在此特别说明的是,本文中“持卡用户”在本申请中应做广义理解,该持卡用户指的是在银行具有有效账号的用户,其可以具有实体银行卡,也可以没有实体银行卡。相应地,发卡系统指的是给予用户银行账号的银行的处理系统;而本申请中涉及的卡号可以是银行卡的卡号、者银行账户的账户号或其他可表征用户银行账户信息的号码。
[0031]在获得了脱卡账号之后,用户便可以在不携带银行卡的情况下,只是携带该脱卡账号信息(例如携带具有该脱卡账号信息的手机等电子终端)或者只要记住脱卡账号信息,便可在ATM上进行取款等操作或者通过POS终端进行支付等。发卡系统在授予用户脱卡账号信息时,为安全性考虑,可以如上文所提到的那样设定取款额,但这不是必须的。
[0032]在此举例说明获得脱卡账号的用户如何利用该脱卡账号。获得脱卡账号的用户如需取现,可将脱卡账号的卡号和密码输入任意一台接入第三方系统(在此为银联系统)的ATM机,可选地,还可根据脱卡账号发卡行的要求输入接收脱卡账号的手机的手机号。ATM机将所接收的脱卡账号的卡号和密码,如果有手机号的话亦将手机号传送给银联系统。银联系统对传送来的信息进行检验,检验包括取款金额是否在取款额内、取款期限是否在设定期限内、密码是否正确、所输入的手机号码是否为先前接收脱卡账号的手机号。如果这一系列检验表明取款金额在取款额内、取款期限在设定期限内、密码正确、所输入的手机号码为先前接收脱卡账号的手机号,则通知ATM机吐钞。与本次取钞有关的清算文件,可由常规方式生成。
[0033]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系统的示例性结构图。如图所示,该系统包括信息传送模块40、验证模块42、以及脱卡账号传送模块44。可选地,该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系统还包括初检模块46。
[0034]信息传送模块40用于向发卡系统传送脱卡账号申请信息。验证模块42用于根据持卡用户的已有账户信息验证该脱卡账号申请信息。脱卡账号传送模块44用于在验证通过的情况下,给予用户脱卡账号。
[0035]同时参考图1和图4阐述该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系统。根据一个示例,信息传递模块40可设置在第三方系统12,在该例子中,还包括设置在第三方系统12中的初检模块46。验证模块42设置在发卡系统10中,而脱卡账号传送模块44设置在第三方系统12中。根据该示例,用户通过用户端14向发卡系统10传送脱卡账号申请信息,而该账号申请信息被接收之后即由初检模块46根据初检条件对脱卡账号申请信息进行初步检查。初检条件的设置取决于发卡系统10 (即不同的发卡行),不同的发卡系统10可能对用户账号设置不同的初检条件。一般而言,初检条件可包括限额、银行卡种类、授权渠道等。在初步检查通过之后,设置在第三方系统12的信息传递模块40将经过初步检查的脱卡账号申请信息传送给发卡系统10。设置在发卡系统10的验证模块42利用持卡用户的已有账户对其进行验证。在此,验证是通过判断该持卡用户在该发卡系统中的已有账户信息中是否存在与其在脱卡账号信息中提供的卡号及卡支付密码两者都匹配等的账户,如果有则验证通过。如果验证通过,则发卡系统10将授权该持卡用户使用脱卡账号的信息发送给第三方系统12,由设置在第三方系统12中的脱卡账号传送模块44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此外,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系统还可包括存储装置,用以保存给用户的脱卡账号信息。[0036]如上文所提到的,第三方系统例如为银联系统,该脱卡账号包括无需携卡而独立使用的卡号和密码。
[0037]在获得了脱卡账号之后,用户便可以在不携带银行卡的情况下,只是携带该脱卡账号信息(例如携带具有该脱卡账号信息的手机等电子终端)或者只要记住脱卡账号信息,便可在ATM上进行取款等操作或者通过POS终端进行支付等。发卡系统在授予用户脱卡账号信息时,为安全性考虑,可以如上文所提到的那样设定取款额,但这不是必须的。根据本发明的示例,该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系统可包括业务处理模块,用于处理用户通过脱卡账号进行的业务。在此以用户通过该脱卡账号取现来说明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系统对涉及脱卡账号的业务的处理。该业务处理模块接收用户通过任意一台联网的ATM机输入的脱卡账号的卡号和密码,可选地,还可根据脱卡账号发卡行的要求输入接收脱卡账号的手机的手机号。该业务处理模块对该脱卡账号的信息进行检验,其中对信息进行检验包括取款金额是否在取款额内、取款期限是否在设定期限内、密码是否正确、所输入的手机号码是否为先前接收脱卡账号的手机号。如果这一系列检验表明取款金额在取款额内、取款期限在设定期限内、密码正确、所输入的手机号码为先前接收脱卡账号的手机号,则通知ATM机吐钞。与本次取钞有关的清算文件,可由该业务处理模块按照常规方式生成。
[0038]在本文所有的示例中,虽然没有详细地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到,在第三方系统给予持卡用户的脱卡账号的相关信息可存储在一存储装置中以便后续使用。对该脱卡账号相关信息的存储可按照数据加密标准进行加密。如果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执行本发明所述的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方法,则该存储装置可设置在第三方系统中。如果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系统,则该存储装置可设置在该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系统中。
[0039]综上所述,通过执行本发明所述的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方法或采用相应的系统,则可在现有的如图1所示的这类应用环境下,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使得持卡用户可以在不携带银行卡的情况下进行取现、支付等业务,提到了方便度。使用脱卡账号,无需卡片插入ATM机等,便防止了不法分子以非正当手段通过ATM机获取用户的卡号和密码,也不会出现用户将卡遗忘在ATM机的情况。
【权利要求】
1.一种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向发卡系统传送脱卡账号申请信息; 所述发卡系统根据所述持卡用户的已有账户信息验证所述脱卡账号申请信息; 如果验证通过,则由第三方系统给予所述用户脱卡账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发卡系统传送脱卡账号申请信息包括: 发送脱卡账号申请信息给所述第三方系统,以便其根据初检条件对所述脱卡账号申请信息进行初步检查,其中,所述初检条件与所述发卡系统有关; 所述第三方系统将初步检查通过的脱卡账号申请信息发送给所述发卡系统。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卡账号申请信息包括持卡用户的卡号、卡支付密码、以及身份证信息,所述发卡系统根据所述持卡用户的已有账户信息验证所述脱卡账号申请信息包括: 根据持卡用户在发卡系统中已有的账户信息验证所述持卡用户卡号、卡支付密码、以及身份证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验证通过,则由第三方系统给予所述用户脱卡账号包括: 如果验证通过,则由第三方系统以短信的形式发送脱卡账号到所述持卡用户的手机终端。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卡账号包括无需携卡而独立使用的卡号和密码。
6.一种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应用在包括发卡系统、第三方系统和用户端所构成的应用环境中,其中,所述发卡系统与所述第三方系统耦接,所述用户端根据需要与所述发卡系统或所述第三方系统耦接,所述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系统包括: 信息传送模块,其用于向发卡系统传送脱卡账号申请信息; 验证模块,其用于根据所述持卡用户的已有账户信息验证所述脱卡账号申请信息; 脱卡账号传送模块,其用于在验证通过的情况下,给予所述用户脱卡账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系统还包括初检模块,其用于根据初检条件对所述脱卡账号申请信息进行初步检查,其中,所述初检条件与所述发卡系统有关;所述信息传送模块将初检过的脱卡账号申请信息传送给所述发卡系统。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卡账号申请信息包括持卡用户的卡号、卡支付密码、以及身份证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脱卡账号传送模块在验证通过的情况下,以短信方式给予所述用户脱卡账号。
10.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卡账号包括无需携卡而独立使用的卡号和密码。
11.一种处理涉及脱卡账号的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接收该持卡用户通过终端设备传送的脱卡账号; 验证该脱卡账号的有效性; 如果对脱卡账号的有效性验证通过,则令终端设备处理脱卡账号涉及的业务。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给予持卡用户脱卡账号是按照如权利要求I到5中任意一项所 述的方法进行。
【文档编号】G06Q40/02GK103679528SQ201210363092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6日
【发明者】徐文虎, 吕旭峰, 徐光伟, 余新泰, 冯晓 申请人: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