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窗体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81997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控制窗体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窗体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手机、台式计算机、平板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已得到普遍的应用。并且各种应用也越来越丰富。如通过手机或计算机观看电子书或电影等。通过移动设备查看大量的文字或者图片信息时,例如查看邮件、微博、word(—种文本格式)、excel ( 一种表格格式)、Pdf ( —种文件格式)等文件,或者通过浏览器浏览网页等,希望移动设备的屏幕能尽可能的显示更多的主体内容,即去除窗体中的标题、页眉、页脚和工具栏等信息,只显示有意义的内容,以尽可能的满足用户的阅读体验。目前,通常是文本或视频窗体中设置全屏或退出全屏的按钮。用户点击该按钮后,移动终端对窗体进行处理,以实现全屏显示或退出全屏的显示。可见,需要在窗体中提供用于控制全屏显示或退出全屏的按钮,该按钮需占用窗体内的空间。并且用户需要点击该按钮才能实现全屏显示或退出全屏显示的目的,点击范围非常小,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窗体的方法及装置,用于实现对窗体大小的灵活控制。一种控制窗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捕获在窗体内的滑动操作;判断当前窗体是否为全屏显示;若当前窗体为全屏显示时,则对窗体进行第一处理,否则对窗体进行第二处理。本实施例通过滑动操作来控制窗体的全屏显示,不再需要点击特定的按钮,操作更灵活方便。优选的,滑动操作为向窗体顶部的滑动操作。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滑动操作来控制窗体放大,以减少与其它手势操作的冲突,减少误操作。优选的,对窗体进行第二处理的步骤包括根据向窗体顶部的操作放大窗体,并向上移动窗体内的主体内容;对窗体进行第一处理的步骤包括向上移动窗体内的主体内容。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一个向上的滑动操作同时控制窗体的放大和主体内容的向上移动,即一个操作具有两个作用,简化了操作过程,也减少了设备对操作的响应和处理。优选的,滑动操作为向窗体底部的操作。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滑动操作来控制窗体缩小,以减少与其它手势操作的冲突,减少误操作。优选的,对窗体进行第一处理的步骤包括根据向窗体底部的滑动操作退出全屏显示,并向下移动窗体内的主体内容;对窗体进行第二处理的步骤包括向下移动窗体内的主体内容。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一个向下的滑动操作同时控制窗体的缩小和主体内容的向下移动,即一个操作具有两个作用,简化了操作过程,也减少了设备对操作的响应和处理。
一种控制窗体的装置,包括接口模块,用于捕获在窗体内的滑动操作;处理模块,用于判断当前窗体是否为全屏显示,若当前窗体为全屏显示时,则对窗体进行第一处理,否则对窗体进行第二处理。优选的,滑动操作为向窗体顶部的滑动操作。优选的,若当前窗体不为全屏显示,则处理模块根据向窗体顶部的操作放大窗体,并向上移动窗体内的主体内容;若当前窗体为全屏显示,则处理模块向上移动窗体内的主体内容。优选的,滑动操作为向窗体底部的操作。优选的,若当前窗体为全屏显示,则处理模块根据向窗体底部的滑动操作退出全屏显示,并向下移动窗体内的主体内容;若当前窗体不为全屏显示,则处理模块向下移动窗体内的主体内容。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窗体的主要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同时放大窗体和内容翻页时的方法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同时缩小窗体和内容翻页时的方法流程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滑动操作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窗体放大前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窗体放大后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精细控制窗体大小的方法流程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本实施例通过滑动操作来控制窗体的大小,不再需要点击特定的按钮,操作更灵活方便。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控制窗体的主要方法流程如下步骤101 :捕获在窗体内的滑动操作。本实施例中的滑动操作可以是单点或多点的滑动操作,也可以是两点的相向或相离的滑动操作。步骤102 :判断当前窗体是否为全屏显示,若当前窗体为全屏显示时,则继续步骤103,否则继续步骤104。
步骤103 :对窗体进行第一处理。步骤104 :对窗体进行第二处理。具体的,滑动操作为向窗体顶部的滑动操作,即单点或多点向窗体顶部的滑动操作,或两点相离的滑动操作;则根据向窗体顶部的操作放大窗体。或者,滑动操作为向窗体底部的操作,即单点或多点向窗体底部的滑动操作,或两点相向的滑动操作;则根据向窗体底部的操作缩小窗体。对于部分窗体,向上或向下的滑动操作还用于向上或向下翻页,为了减少操作冲突,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对处理过程进行调整。根据向窗体顶部的操作放大窗体时,在这之前,判断当前窗体是否为全屏显示;若当前窗体不为全屏显示,则根据向窗体顶部的操作放大窗体,并向上移动窗体内的主体内容;若当前窗体为全屏显示,则向上移动窗体内的主体内容。根据向窗体底部的操作缩小窗体时,在这之前,判断当前窗体是否为全屏显示;若当前窗体为全屏显示,则根据向窗体底部的滑动操作退出全屏显示,并向下移动窗体内的主体内容;若当前窗体不为全屏显示,则向下移动窗体内的主体内容。另外,可以根据捕获的滑动操作将窗体放大到全屏或将窗体缩小以退出全屏。还可以有更细腻的窗体控制过程,如,滑动操作为斜向上或斜向下滑动操作;根据捕获的斜向上滑动操作的移动距离,按比例放大窗体,根据捕获的斜向下滑动操作的移动距离,按比例缩小窗体。下面通过几个典型实施例来详细介绍实现过程。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同时放大窗体和内容翻页时的方法流程如下步骤201 :捕获用户在窗体内的向上滑动操作。此处的向上是指向窗体顶部方向。步骤202 :判断当前窗体是否为全屏显示;若当前窗体不为全屏显示,则继续步骤203和204 ;若当前窗体为全屏显示,则继续步骤204。步骤203 :根据向窗体顶部的操作放大窗体。步骤204 :向上移动窗体内的主体内容。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同时缩小窗体和内容翻页时的方法流程如下步骤301 :捕获用户在窗体内的向下滑动操作。此处的向下是指向窗体底部方向。步骤302 :判断当前窗体是否为全屏显示;若当前窗体为全屏显示,则继续步骤303和304 ;若当前窗体不为全屏显示,则继续步骤304。步骤303 :根据向窗体底部的滑动操作退出全屏显示。步骤304 :向下移动窗体内的主体内容。例如,参见图4所示,滑动方向如图4中箭头所示,可以是向上或向下滑动,以实现全屏显示或退出全屏显示。下面以一个具体示例来说明,参见图5所示,以图5所示的窗体为例,为非全屏模式,窗体的上方包括了用户名newsfeed,软件名称mitalk,联系人5,信息3等,窗体的最下方包括表示写文字、插图片、刷新等常用按钮。只有中间的一小部分界面用于展示信息(即主体内容)。由此可见图5中只能展示两条主体信息。若此时对图5所示的窗体进行向上的滑动操作,该滑动操作参见图5中的箭头所示,该箭头只为示意滑动操作,实际窗体中无该箭头。根据该箭头进行全屏显示处理,并向上移动主体内容。处理后的效果参见图6所示,全屏显示后当前窗体可展示三条半的主体信息,同时隐藏了用户名、软件名等除主体内容以外的工具栏信息。本实施例不仅可以通过滑动操作来控制窗体的全屏显示或退出全屏显示,还可以通过滑动操作来精细的控制窗体的大小,参见下面的实施例。参见图7,本实施例中精细控制窗体大小的方法流程如下步骤701 :捕获用户在窗体内的滑动操作。步骤702 :确定滑动操作的距离和方向。步骤703 :根据滑动操作的距离在滑动方向上放大或缩小窗体。具体的,若滑动操作为向左上(或右上)方的滑动,则向左上(或右上)方向放大窗体。若滑动操作为向左下(或右下)方的滑动,则向左下(或右下)方向缩小窗体。通过以上介绍了解了控制窗体大小的实现过程,该过程可以由装置实现,下面对该装置的内部结构和功能进行介绍。参见图8,本实施例中控制窗体的装置包括接口模块801和处理模块802。其中,接口模块801可具体触摸屏,处理模块802可具体为CPU等可执行器件。接口模块801用于捕获在窗体内的滑动操作。处理模块802用于判断当前窗体是否为全屏显示,若当前窗体为全屏显示时,则对窗体进行第一处理,否则对窗体进行第二处理。具体的,滑动操作为向窗体顶部的滑动操作;处理模块802根据向窗体顶部的操作放大窗体。较佳的,处理模块802判断当前窗体是否为全屏显示;若当前窗体不为全屏显示,则根据向窗体顶部的操作放大窗体,并向上移动窗体内的主体内容;若当前窗体为全屏显示,则向上移动窗体内的主体内容。具体的,滑动操作为向窗体底部的操作;处理模块802根据向窗体底部的操作缩小窗体。较佳的,处理模块802判断当前窗体是否为全屏显示;若当前窗体为全屏显示,则根据向窗体底部的滑动操作退出全屏显示,并向下移动窗体内的主体内容;若当前窗体不为全屏显示,则向下移动窗体内的主体内容。具体的,滑动操作为斜向上或斜向下滑动操作;处理模块802根据捕获的斜向上滑动操作的移动距离,按比例放大窗体,根据捕获的斜向下滑动操作的移动距离,按比例缩小窗体;或者,根据捕获的滑动操作将窗体放大到全屏或将窗体缩小以退出全屏。本实施例通过滑动操作来控制窗体的大小,不再需要点击特定的按钮,操作更灵活方便。较佳的,本实施例可通过滑动操作控制窗体的全屏显示或退出全屏显示,也可以通过滑动操作较精细的控制窗体的大小。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 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 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 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 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 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 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 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 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 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 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 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控制窗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捕获在窗体内的滑动操作; 判断当前窗体是否为全屏显示; 若当前窗体为全屏显示时,则对窗体进行第一处理,否则对窗体进行第二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滑动操作为向窗体顶部的滑动操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窗体进行第二处理的步骤包括根据向窗体顶部的操作放大窗体,并向上移动窗体内的主体内容; 对窗体进行第一处理的步骤包括向上移动窗体内的主体内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滑动操作为向窗体底部的操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窗体进行第一处理的步骤包括根据向窗体底部的滑动操作退出全屏显示,并向下移动窗体内的主体内容; 对窗体进行第二处理的步骤包括向下移动窗体内的主体内容。
6.—种控制窗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口模块,用于捕获在窗体内的滑动操作; 处理模块,用于判断当前窗体是否为全屏显示,若当前窗体为全屏显示时,则对窗体进行第一处理,否则对窗体进行第二处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操作为向窗体顶部的滑动操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当前窗体不为全屏显示,则处理模块根据向窗体顶部的操作放大窗体,并向上移动窗体内的主体内容;若当前窗体为全屏显示,则处理模块向上移动窗体内的主体内容。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操作为向窗体底部的操作。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当前窗体为全屏显示,则处理模块根据向窗体底部的滑动操作退出全屏显示,并向下移动窗体内的主体内容;若当前窗体不为全屏显示,则处理模块向下移动窗体内的主体内容。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窗体的方法,用于实现对窗体大小的灵活控制。所述方法包括捕获在窗体内的滑动操作;判断当前窗体是否为全屏显示;若是,则对窗体进行第一处理,否则对窗体进行第二处理。本发明还公开了用于实现所述方法的装置和系统。
文档编号G06F3/0481GK103019510SQ201210477639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1日
发明者程亮, 李政, 徐丽娜 申请人: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