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设备状态的方法、设备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92265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控制设备状态的方法、设备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设备状态的方法、设备和系统,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具有数据通路,且至少具有不同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该方法包括:当第一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时,获取对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当第一操作满足预定条件时,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并生成切换指令通过所述数据通路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该切换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三状态切换至所述第四状态。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包括:获取模块、处理模块和发送模块。一种第二电子设备包括:接收模块和切换模块。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本发明提高了控制电子设备状态的易用性。
【专利说明】控制设备状态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设备状态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手写笔是一种用于在电子设备中输入中文的专门工具。用户手持手写笔在电子设备特定的区域内书写文字,就可以实现在电子设备中输入中文。目前,支持手写笔的电子设备有很多种,如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等等,手写笔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例如,e人e本设备,利用手写笔提出“原笔迹”的使用场景,在市场上比较成功。
[0003]现有的手写笔在书写过程中,手写笔走过的轨迹会被记录下来,然后在设备中被识别为文字,从而轻松地实现中文输入。这种输入方式由于不需要学习输入法,因此,对于不喜欢使用键盘或者不习惯使用中文输入法的人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另外,现有的手写笔还可以用于精确制图,如用于电路设计、CAD (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图形设计、自由绘画等等。
[0004]但是,现有的手写笔在使用时,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用户先拔出手写笔,然后还需要再按一下设备的开关,设备屏幕才会亮,用户才可以进行书写;当用户使用手写笔书写完成后,屏幕也不会自动关闭,仍然处于显示状态。可见,手写笔和设备屏幕的开关之间是孤立的,用户在完成一次书写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分别操作手写笔和设备屏幕,步骤较多,不是特别方便,影响用户的体验。

【发明内容】

[0005]为了提高电子设备切换状态时的易用性,简化操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状态的方法、设备和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6]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设备状态的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具有数据通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至少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不同,所述方法包括:
[0007]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获取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
[0008]当所述第一操作满足预定条件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并生成切换指令;
[0009]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数据通路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所述切换指令;
[0010]其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有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所述第三状态和所述第四状态不同,所述切换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三状态切换至所述第四状态。[0011 ]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具有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和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关系不同;[0012]当所述第一操作满足预定条件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并生成切换指令,包括:
[0013]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第一操作是否将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的相对位置关系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切换至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关系;
[0014]如果是,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并生成所述切换指令。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组件具有第一部分,所述第二组件具有开口,所述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可沿与所述第二组件的开口的端面垂直的方向运动;
[0016]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为所述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的端面和所述第二组件的开口的端面具有第一中心距离;
[0017]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为所述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的端面和所述第二组件的开口的端面具有第二中心距离;
[0018]所述第一中心距离与所述第二中心距离不同。
[0019]优选地,当所述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的端面和所述第二组件的开口的端面的中心距离为所述第一中心距离和所述第二中心距离中的一个时,所述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为工作状态;当所述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的端面和所述第二组件的开口的端面的中心距离为所述第一中心距离和所述第二中心距离中的另一个时,所述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为非工作状态;
[0020]在所述第一部分的工作状态下,当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触时,所述第一部分被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感应,以形成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
[0021]优选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三状态对应第一功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四状态对应第二功耗,所述第一功耗和所述第二功耗不同;或者,
[0022]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三状态显示第一应用运行的结果,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四状态显示第二应用运行的结果,所述第一应用和所述第二应用不同;或者,
[0023]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三状态为第一输入模式,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四状态为第二输入模式,所述第一输入模式与所述第二输入模式不同。
[0024]优选地,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一状态为非输入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输入状态时,所述第四状态对应的第二功耗大于所述第三状态对应的第一功耗,或者,所述第四状态显示的第二应用为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输入的应用。
[0025]优选地,当所述第一操作满足预定条件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并生成切换指令,包括:
[0026]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第一操作是否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由第三功耗切换至第四功耗,或者,从显示第三应用运行的结果切换至显示第四应用运行的结果;
[0027]如果是,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并生成切换指令;
[0028]其中,所述第三功耗和所述第四功耗不同,所述第三应用与所述第四应用不同。
[0029]优选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第三组件和第四组件,所述第三状态为所述第三组件和所述第四组件具有第三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四状态为所述第三组件和所述第四组件具有第四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三相对位置关系和所述第四相对位置关系不同;或者,
[0030]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的显示结果不同,以提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状态切换。
[0031]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状态的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第一电子设备具有数据通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有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所述第三状态和所述第四状态不同,所述方法包括:
[0032]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数据通路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切换指令,所述切换指令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一操作满足预定条件时生成的;
[0033]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从所述第三状态切换至所述第四状态;
[0034]其中,所述预定条件还用于当所述第一操作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不同。
[0035]优选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从所述第三状态切换至所述第四状态,包括:
[0036]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从第一功耗切换至第二功耗,所述第一功耗和所述第二功耗不同;或者,
[0037]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从显示第一应用运行的结果切换至显示第二应用运行的结果,所述第一应用和所述第二应用不同;或者,
[0038]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从第一输入模式切换至第二输入模式,所述第一输入模式与所述第二输入模式不同。
[0039]优选地,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一状态为非输入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输入状态时,所述第二功耗大于所述第一功耗,或者,所述第二应用为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输入的应用。
[0040]优选地,所述第一操作满足所述预定条件为:所述第一操作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由第三功耗切换至第四功耗,或者,所述第一操作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从显示第三应用运行的结果切换至显示第四应用运行的结果;所述第三功耗和所述第四功耗不同,所述第三应用与所述第四应用不同;
[0041]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从所述第三状态切换至所述第四状态,包括:
[0042]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第三组件和第四组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从所述第三组件和所述第四组件具有第三相对位置关系切换至所述第三组件和所述第四组件具有第四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三相对位置关系和所述第四相对位置关系不同;或者,
[0043]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从所述第三状态切换至显示结果不同的第四状态。
[0044]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状态的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具有相对位置关系,所述方法包括:
[0045]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检测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0046]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由第五相对位置关系切换到第六相对位置关系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五状态切换至第六状态;[0047]其中,所述第五相对位置关系与所述第六相对位置关系不同,所述第五状态和所述第六状态不同。
[0048]优选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五状态切换至第六状态,包括:
[0049]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从显示第五应用运行的结果切换至显示第六应用运行的结果,所述第五应用和所述第六应用不同;或者,
[0050]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三输入模式切换至第四输入模式,所述第三输入模式与所述第四输入模式不同。
[0051]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状态的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具有数据通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至少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不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0052]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获取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
[0053]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操作满足预定条件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并生成切换指令;
[0054]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数据通路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所述切换指令;
[0055]其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有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所述第三状态和所述第四状态不同,所述切换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三状态切换至所述第四状态。
[0056]优选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具有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和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关系不同;
[0057]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0058]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操作是否将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的相对位置关系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切换至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关系;
[0059]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的结果为是时,将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并生成所述切换指令。
[0060]优选地,所述第一组件具有第一部分,所述第二组件具有开口,所述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可沿与所述第二组件的开口的端面垂直的方向运动;
[0061]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为所述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的端面和所述第二组件的开口的端面具有第一中心距离;
[0062]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为所述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的端面和所述第二组件的开口的端面具有第二中心距离;
[0063]所述第一中心距离与所述第二中心距离不同。
[0064]优选地,当所述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的端面和所述第二组件的开口的端面的中心距离为所述第一中心距离和所述第二中心距离中的一个时,所述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为工作状态;当所述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的端面和所述第二组件的开口的端面的中心距离为所述第一中心距离和所述第二中心距离中的另一个时,所述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为非工作状态;
[0065]在所述第一部分的工作状态下,当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触时,所述第一部分被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感应,以形成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
[0066]优选地,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0067]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操作是否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由第三功耗切换至第四功耗,或者,从显示第三应用运行的结果切换至显示第四应用运行的结果;
[0068]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的结果为是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并生成切换指令;
[0069]其中,所述第三功耗和所述第四功耗不同,所述第三应用与所述第四应用不同。
[0070]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状态的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第一电子设备具有数据通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有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所述第三状态和所述第四状态不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
[0071]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数据通路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切换指令,所述切换指令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一操作满足预定条件时生成的;
[0072]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切换指令,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三状态切换至所述第四状态;
[0073]其中,所述预定条件还用于当所述第一操作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不同。
[0074]优选地,所述切换模块包括:
[0075]第一切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从第一功耗切换至第二功耗,所述第一功耗和所述第二功耗不同;或者,
[0076]第二切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从显示第一应用运行的结果切换至显示第二应用运行的结果,所述第一应用和所述第二应用不同;或者,
[0077]第三切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从第一输入模式切换至第二输入模式,所述第一输入模式与所述第二输入模式不同。
[0078]优选地,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一状态为非输入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输入状态时,所述第二功耗大于所述第一功耗,或者,所述第二应用为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输入的应用。
[0079]优选地,所述第一操作满足所述预定条件为:所述第一操作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由第三功耗切换至第四功耗,或者,所述第一操作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从显示第三应用运行的结果切换至显示第四应用运行的结果;所述第三功耗和所述第四功耗不同,所述第三应用与所述第四应用不同;
[0080]所述切换模块包括:
[0081]第四切换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第三组件和第四组件时,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从所述第三组件和所述第四组件具有第三相对位置关系切换至所述第三组件和所述第四组件具有第四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三相对位置关系和所述第四相对位置关系不同;或者,
[0082]第五切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从所述第三状态切换至显示结果不同的第四状态。
[0083]第六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状态的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具有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0084]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0085]切换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由第五相对位置关系切换到第六相对位置关系时,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五状态切换至第六状态;
[0086]其中,所述第五相对位置关系与所述第六相对位置关系不同,所述第五状态和所述第六状态不同。
[0087]优选地,所述切换模块用于:
[0088]从显示第五应用运行的结果切换至显示第六应用运行的结果,所述第五应用和所述第六应用不同;或者,
[0089]从第三输入模式切换至第四输入模式,所述第三输入模式与所述第四输入模式不同。
[0090]第七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状态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第二电子设备。
[0091]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一操作满足预定条件时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并生成切换指令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使得第二电子设备根据该切换指令从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实现了第一电子设备根据自身的状态控制第二电子设备的状态切换,整个控制过程无需用户手动参与控制,简化了操作,提高了控制电子设备状态的易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9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93]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状态的方法流程图;
[0094]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状态的方法流程图;
[0095]图3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状态的方法流程图;
[0096]图4是本发明还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状态的方法流程图;
[0097]图5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状态的方法流程图;
[0098]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状态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0099]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状态的第二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0100]图8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状态的系统的结构图;
[0101]图9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状态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102]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103]本发明涉及控制设备状态的技术方案,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具有数据通路,第一电子设备至少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不同,第二电子设备具有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不同。
[0104]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中的一个可以为如手写笔类的设备,另一个可以为如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移动终端、平板电脑类的设备,本发明对此不做具体限定。所述数据通路可以为有线连接,或者为无线连接。如通过网线连接,或者通过蓝牙、红外等连接,本发明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0105]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状态的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具有数据通路,第一电子设备至少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不同,该方法包括:
[0106]101:当第一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时,获取对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
[0107]102:当第一操作满足预定条件时,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并生成切换指令。
[0108]103: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数据通路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该切换指令,所述切换指令用于控制第二电子设备从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
[0109]其中,第二电子设备具有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且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不同。
[0110]一种实施方式下,优选地,第一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在第一状态时,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在第二状态时,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具有第二相对位置关系,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和第二相对位置关系不同;
[0111]当第一操作满足预定条件时,第一电子设备将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并生成切换指令,包括:
[0112]第一电子设备判断第一操作是否将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的相对位置关系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切换至第二相对位置关系;
[0113]如果是,则第一电子设备将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并生成切换指令。
[0114]另一种实施方式下,优选地,当第一操作满足预定条件时,第一电子设备将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并生成切换指令,包括:
[0115]第一电子设备判断第一操作是否将第一电子设备由第三功耗切换至第四功耗,或者,从显示第三应用运行的结果切换至显示第四应用运行的结果;
[0116]如果是,则第一电子设备将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并生成切换指令;
[0117]其中,第三功耗和第四功耗不同,第三应用与第四应用不同。
[0118]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通过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一操作满足预定条件时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并生成切换指令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使得第二电子设备根据切换指令从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实现了第一电子设备根据自身的状态控制第二电子设备的状态切换,使得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智能联动,自动完成状态切换,整个控制过程无需用户手动参与控制,减少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控制电子设备状态的易用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0119]参见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状态的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和第一电子设备具有数据通路,第二电子设备具有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不同,该方法包括:[0120]201: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数据通路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切换指令,该切换指令为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一操作满足预定条件时生成的。
[0121]202:第二电子设备根据该切换指令,从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
[0122]其中,预定条件还用于当第一操作满足预定条件时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不同。
[0123]优选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从所述第三状态切换至所述第四状态,包括:
[0124]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从第一功耗切换至第二功耗,所述第一功耗和所述第二功耗不同;或者,
[0125]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从显示第一应用运行的结果切换至显示第二应用运行的结果,所述第一应用和所述第二应用不同;或者,
[0126]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从第一输入模式切换至第二输入模式,所述第一输入模式与所述第二输入模式不同。
[0127]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一状态为非输入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输入状态时,所述第二功耗大于所述第一功耗,或者,所述第二应用为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输入的应用。
[0128]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通过第二电子设备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一操作满足预定条件时将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并且发送的切换指令,并根据该切换指令从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实现了第一电子设备根据自身的状态控制第二电子设备的状态切换,使得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智能联动,自动完成状态切换,整个控制过程无需用户手动参与控制,减少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控制电子设备状态的易用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0129]参见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状态的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
[0130]其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具有数据通路。第一电子设备至少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不同,第二电子设备具有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不同。第一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第一组件具有第一部分,第二组件具有开口,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可沿与第二组件的开口的端面垂直的方向运动。在第一状态时,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关系,该第一相对位置关系为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的端面和第二组件的开口的端面具有第一中心距离。在第二状态时,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具有第二相对位置关系,该第二相对位置关系为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的端面和第二组件的开口的端面具有第二中心距离。该第一中心距离与第二中心距离不同。
[0131]所述控制设备状态的方法包括:
[0132]301:当第一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时,获取对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
[0133]302:第一电子设备判断第一操作是否将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的相对位置关系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切换至第二相对位置关系;如果是,则执行303 ;否则,结束。
[0134]其中,当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的端面和第二组件的开口的端面的中心距离为第一中心距离和第二中心距离中的一个时,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为工作状态;当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的端面和第二组件的开口的端面的中心距离为第一中心距离和第二中心距离中的另一个时,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为非工作状态;
[0135]在第一部分的工作状态下,当第一部分与第二电子设备接触时,第一部分被第二电子设备感应,以形成对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
[0136]例如,第一电子设备为手写笔,第一组件为笔芯,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为笔尖,第二组件为笔杆,该笔尖可以沿着该笔杆的开口伸缩。当笔尖伸出笔杆的开口时,笔尖的端面与笔杆开口的端面具有中心距离LI,此时表明用户有书写的意图,笔尖为工作状态,当该笔尖接触到第二电子设备时,被第二电子设备感应,从而形成对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当笔尖缩回笔杆的开口时,表明用户有结束书写的意图,因此,笔尖为非工作状态。当然,本发明也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如笔尖伸出笔杆的开口具有第一长度,笔尖伸出笔杆的开口具有第二长度,第一长度与第二长度不同,从而区分出笔尖的不同状态,本发明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0137]再如,第一电子设备为手写笔,第二组件为笔杆,笔杆具有开口,第一组件为笔杆上的端部组件,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为该端部组件上的按钮,该按钮具有两种状态,按下和弹起。按钮的按下状态和弹起状态时的端面距离笔杆开口的端面具有不同的高度。当按钮被按下时,表明用户有书写的意图,此时手写笔为工作状态,用于向第二电子设备进行输入。当按钮弹起时,表明用户有结束书写的意图,此时手写笔为非工作状态,手写笔关闭书与功能。
[0138]303:第一电子设备将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并生成切换指令。
[0139]304: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数据通路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该切换指令。
[0140]305: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数据通路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切换指令。
[0141]306: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收到的该切换指令,从第一功耗切换至第二功耗,或者,从显示第一应用运行的结果切换至显示第二应用运行的结果,或者,从第一输入模式切换至第二输入模式。
[0142]本步骤包括三种实施方式,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根据需要任选其中的任一种来执行。
[0143]第一种实施方式下,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三状态对应第一功耗,第二电子设备的第四状态对应第二功耗,该第一功耗和第二功耗不同。
[0144]其中,第二电子设备的功耗通常对应于显示屏幕的亮度不同,例如,第一功耗对应屏幕为黑屏状态,第二功耗对应屏幕为具有一定亮度的显示状态,当第二电子设备从第一功耗切换至第二功耗时,用户的体验为屏幕被点亮的感觉。当然,第一功耗和第二功耗也可以对应不同的显示亮度,一个较暗,另一个较暗,也能达到状态切换的效果,本发明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0145]第二种实施方式下,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三状态显示第一应用运行的结果,第二电子设备的第四状态显示第二应用运行的结果,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不同。
[0146]例如,第一应用为书写应用,第二应用为非书写应用。所述书写应用包括但不限于:WOrd、excel、短信、通讯录等等。所述非书写应用包括但不限于:游戏、地图、天气预报、多媒体等等。
[0147]第三种实施方式下,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三状态为第一输入模式,第二电子设备的第四状态为第二输入模式,第一输入模式与第二输入模式不同。[0148]通常,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输入模式和第二输入模式是指第二电子设备中的一个应用所具有的不同输入模式。例如,第一输入模式为手写输入模式,第二输入模式为键盘输入模式或者鼠标输入模式;或者,第一输入模式为虚拟键盘输入模式,第二输入模式为手写输入模式等等。这些输入模式可以都是word中的输入模式,或者都是短信中的输入模式等等。在第一输入模式和第二输入模式下屏幕显不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例如,第一输入模式为虚拟键盘输入模式,则屏幕上显示的各种可操作的图标可以更小些,能够实现精确输入;第二输入模式为手写输入模式,则屏幕上显示的各种可操作的图标会更大些,以适合手写输入。
[0149]另外,在第三种实施方式下,可以包括两种应用场景。一种应用场景是,第二电子设备中已开启了一个应用,则在该应用下第二电子设备将输入模式从第一输入模式切换至第二输入模式。另一种应用场景是,第二电子设备还未开启应用,则第二电子设备可以记录待执行的切换操作,当该应用启动时,直接根据记录的内容执行相应的切换操作;本发明对应用场景不做具体限定。
[0150]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当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状态为非输入状态,第二状态为输入状态时,第二电子设备的第四状态对应的第二功耗大于第三状态对应的第一功耗,或者,第四状态显不的第二应用为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输入的应用,从而方便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进行输入。
[0151]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通过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一操作满足预定条件时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并生成切换指令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使得第二电子设备根据切换指令从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实现了第一电子设备根据自身的状态控制第二电子设备的状态切换,使得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智能联动,自动完成状态切换,整个控制过程无需用户手动参与控制,减少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控制电子设备状态的易用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0152]另外,当第一电子设备为手写笔时,根据笔尖的伸缩或者笔杆顶端的按钮按下、弹起来控制第二电子设备是否为书写状态,很好地匹配了人们的用笔习惯,达到了使用模式与用户习惯匹配的效果,更容易被使用者接受。而且,笔尖伸缩的手写笔在不使用手写笔时,还可以起到保护笔芯的作用,丰富了手写笔的功能。
[0153]参见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状态的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具有数据通路,第一电子设备至少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不同,第二电子设备具有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不同,该方法包括:
[0154]401:当第一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时,获取对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
[0155]402:第一电子设备判断第一操作是否将第一电子设备由第三功耗切换至第四功耗,或者,从显示第三应用运行的结果切换至显示第四应用运行的结果;如果是,则执行403 ;否则,结束。
[0156]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电子设备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
[0157]其中,第三功耗和第四功耗不同,第三应用与第四应用不同。具体地,第三功耗和第四功耗可以对应不同的屏幕显示亮度,第三应用和第四应用可以分别为适于书写的应用和非书写的应用,本发明对此不做具体限定。[0158]403:第一电子设备将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并生成切换指令。
[0159]404: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数据通路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该切换指令,该切换指令用于控制第二电子设备从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
[0160]405: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数据通路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切换指令。
[0161]406: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收到的该切换指令,从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
[0162]本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为手写笔等设备。优选地,第二电子设备从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可以包括以下两种实施方式中的任一种。
[0163]第一种实施方式下,第二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第三组件和第四组件,第三状态为第三组件和第四组件具有第三相对位置关系;第四状态为第三组件和第四组件具有第四相对位置关系,第三相对位置关系和第四相对位置关系不同。
[0164]例如,第二电子设备为具有笔尖伸缩功能的手写笔,第三组件和第四组件之间的第三相对位置关系和第四相对位置关系为笔尖伸出笔杆的开口和笔尖缩回笔杆的开口中的一个和另一个,或者,为笔尖伸出笔杆的开口具有第一长度和笔尖伸出笔杆的开口具有第二长度中的一个和另一个;所述第一长度和第二长度不同。再如,第二电子设备为笔杆的端部按钮可按下或弹起的手写笔,第三组件和第四组件之间的第三相对位置关系和第四相对位置关系为笔杆的端部按钮被按下和笔杆的端部按钮被弹起中的一个和另一个,本发明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0165]第二种实施方式下,第二电子设备根据第一切换指令,从第三状态切换至显示结果不同的第四状态。其中,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的显示结果不同,以提示第二电子设备进行状态切换。例如,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的显示结果不同在于,第二电子设备的灯为亮或灭,或者第二电子设备的灯显示的颜色不同,或者第二电子设备的灯为闪烁或不闪烁等等,本发明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0166]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通过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一操作满足预定条件时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并生成切换指令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使得第二电子设备根据切换指令从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实现了第一电子设备根据自身的状态控制第二电子设备的状态切换,使得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智能联动,自动完成状态切换,整个控制过程无需用户手动参与控制,减少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控制电子设备状态的易用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0167]参见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状态的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具有相对位置关系,该方法包括:
[0168]501:第一电子设备检测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0169]502:当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由第五相对位置关系切换到第六相对位置关系时,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五状态切换至第六状态。
[0170]其中,第五相对位置关系与第六相对位置关系不同,第五状态和第六状态不同。
[0171]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五状态切换至第六状态,可以具体包括:
[0172]第一电子设备从显示第五应用运行的结果切换至显示第六应用运行的结果,第五应用和第六应用不同;或者,
[0173]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三输入模式切换至第四输入模式,第三输入模式与第四输入模式不同。[0174]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通过第一电子设备在检测到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由第五相对位置关系切换到第六相对位置关系时,从第五状态切换至第六状态,实现了第一电子设备根据与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关系切换自身的状态,使得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智能联动,自动完成状态切换,整个控制过程无需用户手动参与控制,减少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控制电子设备状态的易用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0175]参见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状态的第一电子设备,该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具有数据通路,且第一电子设备至少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不同,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0176]获取模块601,用于当第一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时,获取对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
[0177]处理模块602,用于当第一操作满足预定条件时,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并生成切换指令;
[0178]发送模块603,用于通过数据通路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该切换指令;
[0179]其中,第二电子设备具有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不同,切换指令用于控制第二电子设备从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
[0180]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下,第一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在第一状态时,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在第二状态时,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具有第二相对位置关系,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和第二相对位置关系不同;
[0181 ] 相应地,处理模块602包括:
[0182]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第一操作是否将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的相对位置关系从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切换至第二相对位置关系;
[0183]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如果第一判断单元判断的结果为是时,将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并生成切换指令。
[0184]在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下,第一组件具有第一部分,第二组件具有开口,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可沿与第二组件的开口的端面垂直的方向运动;
[0185]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为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的端面和第二组件的开口的端面具有第一中心距离;
[0186]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为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的端面和第二组件的开口的端面具有第二中心距离;
[0187]第一中心距离与第二中心距离不同。
[0188]在上述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下,当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的端面和第二组件的开口的端面的中心距离为第一中心距离和第二中心距离中的一个时,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为工作状态;当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的端面和第二组件的开口的端面的中心距离为第一中心距离和第二中心距离中的另一个时,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为非工作状态;
[0189]在第一部分的工作状态下,当第一部分与第二电子设备接触时,第一部分被第二电子设备感应,以形成对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
[0190]本实施例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下,处理模块602包括:[0191]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第一操作是否将第一电子设备由第三功耗切换至第四功耗,或者,从显示第三应用运行的结果切换至显示第四应用运行的结果;
[0192]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如果第二判断单元判断的结果为是时,第一电子设备将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并生成切换指令;
[0193]其中,第三功耗和第四功耗不同,第三应用与第四应用不同。
[0194]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在第一操作满足预定条件时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并生成切换指令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使得第二电子设备根据切换指令从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实现了第一电子设备根据自身的状态控制第二电子设备的状态切换,使得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智能联动,自动完成状态切换,整个控制过程无需用户手动参与控制,减少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控制电子设备状态的易用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0195]参见图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状态的第二电子设备,该第二电子设备和第一电子设备具有数据通路,第二电子设备具有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不同,第二电子设备包括:
[0196]接收模块701,用于通过数据通路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切换指令,切换指令为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一操作满足预定条件时生成的;
[0197]切换模块702,用于根据切换指令,将第二电子设备从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
[0198]其中,预定条件还用于当第一操作满足预定条件时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不同。
[0199]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下,切换模块702包括:
[0200]第一切换单元,用于根据切换指令,从第一功耗切换至第二功耗,第一功耗和第二功耗不同;或者,
[0201]第二切换单元,用于根据切换指令,从显示第一应用运行的结果切换至显示第二应用运行的结果,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不同;或者,
[0202]第三切换单元,用于根据切换指令,从第一输入模式切换至第二输入模式,第一输入模式与第二输入模式不同。
[0203]在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下,当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状态为非输入状态,第二状态为输入状态时,第二功耗大于第一功耗,或者,第二应用为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输入的应用。
[0204]本实施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下,第一操作满足预定条件为:第一操作将第一电子设备由第三功耗切换至第四功耗,或者,第一操作将第一电子设备从显示第三应用运行的结果切换至显示第四应用运行的结果;第三功耗和第四功耗不同,第三应用与第四应用不同;
[0205]相应地,切换模块702包括:
[0206]第四切换单元,用于当第二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第三组件和第四组件时,根据切换指令,从第三组件和第四组件具有第三相对位置关系切换至第三组件和第四组件具有第四相对位置关系,第三相对位置关系和第四相对位置关系不同;或者,
[0207]第五切换单元,用于根据切换指令,从第三状态切换至显示结果不同的第四状态。
[0208]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一操作满足预定条件时将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并且发送的切换指令,并根据该切换指令从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实现了第一电子设备根据自身的状态控制第二电子设备的状态切换,使得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智能联动,自动完成状态切换,整个控制过程无需用户手动参与控制,减少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控制电子设备状态的易用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0209]参见图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状态的系统,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第一电子设备801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第二电子设备802。其中,第一电子设备801的功能与上述第一电子设备实施例中描述的功能相同,第二电子设备802的功能与上述第二电子设备实施例中描述的功能相同,此处不赘述。
[0210]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系统可以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具体流程详见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赘述。
[0211]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系统,通过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一操作满足预定条件时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并生成切换指令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接收该切换指令并根据该切换指令从第三状态切换至第四状态,实现了第一电子设备根据自身的状态控制第二电子设备的状态切换,使得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智能联动,自动完成状态切换,整个控制过程无需用户手动参与控制,减少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控制电子设备状态的易用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0212]参见图9,本实施例提供了 一种控制设备状态的第一电子设备,该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具有相对位置关系,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0213]检测模块901,用于检测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0214]切换模块902,用于当检测模块检测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由第五相对位置关系切换到第六相对位置关系时,将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五状态切换至第六状态;
[0215]其中,第五相对位置关系与第六相对位置关系不同,第五状态和第六状态不同。
[0216]其中,切换模块802可以用于:
[0217]从显示第五应用运行的结果切换至显示第六应用运行的结果,第五应用和第六应用不同;或者,
[0218]从第三输入模式切换至第四输入模式,第三输入模式与第四输入模式不同。
[0219]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在检测到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由第五相对位置关系切换到第六相对位置关系时,从第五状态切换至第六状态,实现了第一电子设备根据与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关系切换自身的状态,使得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智能联动,自动完成状态切换,整个控制过程无需用户手动参与控制,减少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控制电子设备状态的易用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0220]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0221 ]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控制设备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具有数据通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至少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不同,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获取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当所述第一操作满足预定条件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并生成切换指令;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数据通路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所述切换指令; 其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有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所述第三状态和所述第四状态不同,所述切换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三状态切换至所述第四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具有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和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关系不同; 当所述第一操作满足预定条件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并生成切换指令,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第一操作是否将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的相对位置关系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切换至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关系; 如果是,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并生成所述切换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件具有第一部分,所述第二组件具有开口,所述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可沿与所述第二组件的开口的端面垂直的方向运动; 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为所述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的端面和所述第二组件的开口的端面具有第一中心距离; 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为所述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的端面和所述第二组件的开口的端面具有第二中心距离; 所述第一中心距离与所述第二中心距离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的端面和所述第二组件的开口的端面的中心距离为所述第一中心距离和所述第二中心距离中的一个时,所述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为工作状态;当所述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的端面和所述第二组件的开口的端面的中心距离为所述第一中心距离和所述第二中心距离中的另一个时,所述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为非工作状态; 在所述第一部分的工作状态下,当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触时,所述第一部分被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感应,以形成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三状态对应第一功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四状态对应第二功耗,所述第一功耗和所述第二功耗不同;或者,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三状态显示第一应用运行的结果,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四状态显示第二应用运行的结果,所述第一应用和所述第二应用不同;或者,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三状态为第一输入模式,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四状态为第二输入模式,所述第一输入模式与所述第二输入模式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一状态为非输入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输入状态时,所述第四状态对应的第二功耗大于所述第三状态对应的第一功耗,或者,所述第四状态显示的第二应用为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输入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操作满足预定条件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并生成切换指令,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第一操作是否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由第三功耗切换至第四功耗,或者,从显示第三应用运行的结果切换至显示第四应用运行的结果; 如果是,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并生成切换指令; 其中,所述第三功耗和所述第四功耗不同,所述第三应用与所述第四应用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第三组件和第四组件,所述第三状态为所述第三组件和所述第四组件具有第三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四状态为所述第三组件和所述第四组件具有第四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三相对位置关系和所述第四相对位置关系不同;或者,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的显示结果不同,以提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状态切换。·
9.一种控制设备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第一电子设备具有数据通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有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所述第三状态和所述第四状态不同,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数据通路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切换指令,所述切换指令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一操作满足预定条件时生成的;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从所述第三状态切换至所述第四状态; 其中,所述预定条件还用于当所述第一操作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从所述第三状态切换至所述第四状态,包括: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从第一功耗切换至第二功耗,所述第一功耗和所述第二功耗不同;或者,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从显示第一应用运行的结果切换至显示第二应用运行的结果,所述第一应用和所述第二应用不同;或者,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从第一输入模式切换至第二输入模式,所述第一输入模式与所述第二输入模式不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一状态为非输入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输入状态时,所述第二功耗大于所述第一功耗,或者,所述第二应用为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输入的应用。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满足所述预定条件为:所述第一操作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由第三功耗切换至第四功耗,或者,所述第一操作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从显示第三应用运行的结果切换至显示第四应用运行的结果;所述第三功耗和所述第四功耗不同,所述第三应用与所述第四应用不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从所述第三状态切换至所述第四状态,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第三组件和第四组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从所述第三组件和所述第四组件具有第三相对位置关系切换至所述第三组件和所述第四组件具有第四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三相对位置关系和所述第四相对位置关系不同;或者,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从所述第三状态切换至显示结果不同的第四状态。
13.—种控制设备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具有相对位置关系,所述 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检测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由第五相对位置关系切换到第六相对位置关系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五状态切换至第六状态; 其中,所述第五相对位置关系与所述第六相对位置关系不同,所述第五状态和所述第六状态不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五状态切换至第六状态,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从显示第五应用运行的结果切换至显示第六应用运行的结果,所述第五应用和所述第六应用不同;或者,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三输入模式切换至第四输入模式,所述第三输入模式与所述第四输入模式不同。
15.一种控制设备状态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具有数据通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至少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不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获取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操作; 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操作满足预定条件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并生成切换指令;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数据通路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所述切换指令; 其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有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所述第三状态和所述第四状态不同,所述切换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三状态切换至所述第四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具有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和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关系不同; 所述处理模块包括: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操作是否将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的相对位置关系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切换至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关系;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的结果为是时,将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并生成所述切换指令。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件具有第一部分,所述第二组件具有开口,所述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可沿与所述第二组件的开口的端面垂直的方向运动; 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为所述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的端面和所述第二组件的开口的端面具有第一中心距离; 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为所述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的端面和所述第二组件的开口的端面具有第二中心距离; 所述第一中心距离与所述第二中心距离不同。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的端面和所述第二组件的开口的端面的中心距离为所述第一中心距离和所述第二中心距离中的一个时,所述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为工作状态;当所述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的端面和所述第二组件的开口的端面的中心距离为所述第一中心距离和所述第二中心距离中的另一个时,所述第一组件的第一部分为非工作状态; 在所述第一部分的工作状态下,当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触时,所述第一部分被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感应,以形成对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输入。
19.根据权利要求1 5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操作是否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由第三功耗切换至第四功耗,或者,从显示第三应用运行的结果切换至显示第四应用运行的结果;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的结果为是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并生成切换指令; 其中,所述第三功耗和所述第四功耗不同,所述第三应用与所述第四应用不同。
20.一种控制设备状态的第二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第一电子设备具有数据通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有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所述第三状态和所述第四状态不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数据通路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切换指令,所述切换指令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一操作满足预定条件时生成的; 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切换指令,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三状态切换至所述第四状态; 其中,所述预定条件还用于当所述第一操作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不同。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第二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模块包括: 第一切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从第一功耗切换至第二功耗,所述第一功耗和所述第二功耗不同;或者, 第二切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从显示第一应用运行的结果切换至显示第二应用运行的结果,所述第一应用和所述第二应用不同;或者, 第三切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从第一输入模式切换至第二输入模式,所述第一输入模式与所述第二输入模式不同。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第二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一状态为非输入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输入状态时,所述第二功耗大于所述第一功耗,或者,所述第二应用为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输入的应用。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第二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满足所述预定条件为:所述第一操作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由第三功耗切换至第四功耗,或者,所述第一操作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从显示第三应用运行的结果切换至显示第四应用运行的结果;所述第三功耗和所述第四功耗不同,所述第三应用与所述第四应用不同; 所述切换模块包括: 第四切换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第三组件和第四组件时,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从所述第三组件和所述第四组件具有第三相对位置关系切换至所述第三组件和所述第四组件具有第四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三相对位置关系和所述第四相对位置关系不同;或者, 第五切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切换指令,从所述第三状态切换至显示结果不同的第四状态。
24.一种控制设备状态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具有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切换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由第五相对·位置关系切换到第六相对位置关系时,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五状态切换至第六状态; 其中,所述第五相对位置关系与所述第六相对位置关系不同,所述第五状态和所述第六状态不同。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模块用于: 从显示第五应用运行的结果切换至显示第六应用运行的结果,所述第五应用和所述第六应用不同;或者, 从第三输入模式切换至第四输入模式,所述第三输入模式与所述第四输入模式不同。
26.—种控制设备状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5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和如权利要求20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二电子设备。
【文档编号】G06F3/0487GK103853444SQ201210511366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日
【发明者】柯海滨 申请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