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人像实时联网监控应用模式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93807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动态人像实时联网监控应用模式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人像实时联网监控应用模式的系统,包括第一级前端社会单位应用系统和第二级后台公安应用系统以及第三次人工比对,人像采集和检测的输出端通过人像检索后进行第一次人像机器识别比对,符合相似度的人像自动上传至第二级后台公安应用系统,第一级前端社会单位应用系统中的符合相似度的人像自动上传的人像经过公安局信息管控平台二次机器比对识别,经过比对后符合相似度人像进行第三次人工比对,对比对后的人像数据进行人工确认。本发明的动态人像实时联网监控应用模式的系统,采用此系统能够大幅降低政府实际投入的成本,其能够达到实时联网监控的效果。
【专利说明】动态人像实时联网监控应用模式的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人像识别的领域,尤其是一种动态人像实时联网监控应用模式的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动态人像识别是一项科技含量较高的基于计算机应用的“智能识别”技术,它有别于目前已有的诸如人像考勤、门禁管理等“静态人像识别”技术的应用产品,其核心是在不干涉被识别人的行为自由前提下,实现对人像数据库中特定人员的识别锁钉,是人像识别产品能够应用到公共安全管理领域的一个必须的法律前提,也是能够达成实际应用成效的技术保障条件。
[0003]“动态人像识别”技术相对于“静态人像识别”技术而言,不仅仅是表象所见的对识别状态的差异性改变,最根本的是前者相比后者,在技术开发和应用设计方面增加了巨大的技术难度。具体来讲,就是静态人像识别,只要在算法上解决了人像面部的精确取点和识别时机械静止的“模型高度匹配重构”问题,就能够获得较好的识别效果;而动态人像识另IJ,则必须要有效的解决了人像一定幅度的上、下、左、右偏转角度,一定光照条件变化的环境适应,人脸表情的夸张变化等等数百项与人像识别精度和人像识别误报控制之间难以两全调和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后,才能够达到“动态”条件下人像识别的技术要求。我们通过技术创新较好地解决了相关技术难点问题。
[0004]目前,各级地方政府已经投入巨资,建成了覆盖大中城市主要公共区域的“天网”视频监控系统,而城市中广大的社会单位,特别是公安特行和重点管理单位内部电子监控系统的建设覆盖面也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这些视频监控资源的基础建设,已经为公共安全领域,应用包括人像识别在内的“计算机视觉技术”产品,去提升相关方面的公安工作能力,打下了良好的硬件平台基础。在具体应用中,也许只需要前期天网工程十分之一或几分之一的投入,就即可以将天网工程中有关的视频监控点提升为街面人像识别监控系统;同时还可以将相关社会单位逐步纳入组建成为遍布城区的人像识别治安管理系统,最终使各级公安局要搜寻查找的公共安全特定人员无处藏身!并且全社会的视频监控建设还将呈现继续加速态势。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动态人像实时联网监控应用模式的系统。
[000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态人像实时联网监控应用模式的系统,包括第一级前端社会单位应用系统和第二级后台公安应用系统以及第三次人工比对,第一级前端社会单位应用系统包括人像采集和检测、人像检索和第一次人像机器识别比对,人像采集和检测的输出端通过人像检索后进行第一次人像机器识别比对,符合相似度的人像自动上传至第二级后台公安应用系统,第一级和第二级之间由电信公网和公安内网分别连接,网关隔离,以此形成对社会单位相对独立的电子监控资源的组网识别监控,即可自上而下由全国性推行的大规模组网建设,也可从最小应用单位的县、市一级搭积木一样逐层向上直至全省、全国实现联网监控推行的组网建设,第二级后台公安应用系统包括公安局信息管控平台二次机器比对识别以及与公安局信息管控平台二次机器比对识别相连接的黑名单库制作和信息远程发布、管理,第一级前端社会单位应用系统中的符合相似度的人像自动上传的人像经过公安局信息管控平台二次机器比对识别,经过比对后符合相似度人像进行第三次人工比对,对比对后的人像数据进行人工确认。
[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动态人像实时联网监控应用模式的系统,采用此系统能够大幅降低政府实际投入的成本,其能够达到实时联网监控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09]图1是本发明的动态人像实时联网监控应用模式的系统的结构框图。
[0010]图中1.人像采集和检测,2.人像检索,3.第一次人像机器识别比对,4.公安局信息管控平台二次机器比对识别,5.黑名单库制作和信息远程发布、管理。
【具体实施方式】
[0011]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0012]如图1所示的动态人像实时联网监控应用模式的系统,包括第一级前端社会单位应用系统和第二级后台公安应用系统以及第三次人工比对,第一级前端社会单位应用系统包括人像采集和检测1、人像检索2和第一次人像机器识别比对3,人像采集和检测I的输出端通过人像检索2后进行第一次人像机器识别比对3,符合相似度的人像自动上传至第二级后台公安应用系统,第二级后台公安应用系统包括公安局信息管控平台二次机器比对识别4以及与公安局信息管控平台二次机器比对识别4相连接的黑名单库制作和信息远程发布、管理5,第一级前端社会单位应用系统中的符合相似度的人像自动上传的人像经过公安局信息管控平台二次机器比对识别4,经过比对后符合相似度人像进行第三次人工比对,对比对后的人像数据进行人工确认。
[0013]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动态人像实时联网监控应用模式的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第一级前端社会单位应用系统和第二级后台公安应用系统以及第三次人工比对,第一级前端社会单位应用系统包括人像采集和检测(1)、人像检索(2)和第一次人像机器识别比对(3),人像采集和检测(1)的输出端通过人像检索(2)后进行第一次人像机器识别比对(3),符合相似度的人像自动上传至第二级后台公安应用系统,第二级后台公安应用系统包括公安局信息管控平台二次机器比对识别(4)以及与公安局信息管控平台二次机器比对识别(4)相连接的黑名单库制作和信息远程发布、管理(5),第一级前端社会单位应用系统中的符合相似度的人像自动上传的人像经过公安局信息管控平台二次机器比对识别(4),经过比对后符合相似度人像进行第三次人工比对,对比对后的人像数据进行人工确认。
【文档编号】G06K9/00GK103902957SQ201210578233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7日
【发明者】屈景春, 吴军 申请人:重庆凯泽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