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珍稀动物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90398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Rfid珍稀动物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射频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RFID珍稀动物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于人类长期经济活动的影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利用,如森林的砍伐、草原湿地的开垦,人口密度的增加,以及乱捕滥猎等,导致野生动物栖息地丧失,数量大幅度下降,许多物种分布区不断退缩,或者形成严重的岛屿化和片断,使好多动物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灭绝了。看到动物的种类越来越少,人们就重视对珍稀动物的保护。就把一些珍贵动物放到一个相当封闭或容易管理的地方。这样相对减少不利环境对动物的屠杀。但就能否对珍稀动物进行保护呢?因为动物有先天的野性,不可能就一直呆在一个地方。要是在没有管理的时候动物就可能走出这这个区域了?还有动物之间是否在相互残杀等问题。现在有动物管理装置的相关专利,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0620039523. 8,申请日为2006-2-17,名称为“畜牧业用长距离读写无源电子标签”的实用新型专利,其技术方案为一种畜牧业用长距离读写无源电子标签,它包括外壳、RFID芯片、磁棒天线、避震密封材料、谐振电容,所述的RFID芯片、磁棒天线、谐振电容设在外壳内,所述的避震密封材料填充在上述RFID芯片、磁棒天线、谐振电容周围的空间内。上述专利虽然能实现长距离读写信息,但是由于其没有读卡器,所以在应用于动物管理时,如果只使用电子标签而没有读卡器,则起不到系统化管理珍稀动物的目的。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的珍稀动物管理系统存在无法系统化的对动物进行识别和管理的问题,现在特别提出一种能够对珍稀进行系统管理和识别的RFID珍稀动物识别系统。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RFID珍稀动物识别系统,包括有源感应卡,所述有源感应卡佩戴在动物身体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读卡器,有源感应卡通过无线信号与读卡器信号连通,所述读卡器通过电缆线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通过串口数据线与动物管理终端相连。所述有源感应卡为2. 4G有源感应卡。所述有源感应卡为圆形。所述读卡器为2. 4G读卡器。所述读卡器型号为ML-M2000。 所述控制器为控制读卡器的设备。所述动物管理终端为PC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读卡器的阅读距离在10米以内轻松实现。可以根据不同地点的实际情况,设定
读卡距离。[0015]2、运行稳定有源卡阅读距离稳定,不易受周边环境影响。使用频道隔离技术,多个设备互不干扰。3、有源感应卡的移动时速可达200公里/小时。有源感应卡在环境温度-40°C _85°C内能完全正常运行(MTBF彡70000小时),可以有效抵抗恶劣环境下空气中的高粉尘和污染物以及阴雨等环境下,能够保证设备正常使用。4、有源感应卡使用寿命长,平均成本低,并且对人体安全、更健康,无辐射损害。可配置微波模块工作方式,发射功率可调。5、所述2. 4G有源感应卡在继承了老式植入标签的优 点的基础上结合了最新电子标签技术,可真正提升管理效率、执法力度,能广泛应用于城市宠物管理、野生动物追踪等。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有源感应卡1,读卡器2,电缆线3,控制器4,串口数据线5,动物管理终端6。
具体实施方式
—种RFID珍稀动物识别系统,包括有源感应卡,所述有源感应卡佩戴在动物身体上,还包括有读卡器,有源感应卡通过无线信号与读卡器信号连通,所述读卡器通过电缆线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通过串口数据线与动物管理终端相连。所述有源感应卡为2. 4G有源感应卡。所述有源感应卡为圆形。所述读卡器为2. 4G读卡器。所述读卡器型号为ML-M2000。所述控制器为控制读卡器的设备,现有的读卡器控制器都均能应用于此,所述动物管理终端为PC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带有有源感应卡的动物到读卡区内,读卡器自动读取标签的信息,将收到信息传给控制器,控制器再将信息传给动物管理终端,动物管理终端就会发出指令报警,这时动物管理终端报警,这样工作人员就知道发有事情发生,就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标签采用有源感应卡制作的标签卡,形状做成圆形的,就是带在动物的脖子上。读卡器可以读取的距离是2-80M并且距离是可以调的。安装有容易出入的地方,实现对标签信息的读取。有源感应卡有源感应卡为唯一身份的有源电子标签,其主要技术性能如下识别距离最远80米(与2. 45G读卡器模块,空气中);工作频段2. 4 — 2. 45G ;接收灵敏度-80 dbm -90 dbm;存储空间16M;期望电池寿命>6年,实际电池寿命>2年。电池电量过低时自动报警;掉电保存期10年以上;工作温度-40°C +80°C;保存温度-60°C +80°C ;抗电磁干扰10V/m 0.1 IOOOMHz AM调幅电磁波;震动10 2000Hz 15g三个轴;自由跌落1500_混凝土地面,每个面各两次2. 4G读卡器主要技术性能如下识别速度100个标签/秒(仅限ID号);防碰撞处理200个标签同时读取;识别距离最远80米(与ML-T80/ML-T60系列标签,空气中);工作频段2.4 — 2.45G ;输出功率彡3 dBm (可软件调整);微波通讯检错CRC16循环冗余校验;天线极化定向/全向;电源+3. OV 3. 6VDC ;通讯接口 RS232/485波特率9600-19200 ;工作温度_40°C +80°C ;保存温度_60°C +80°C ;可靠性MTBF彡70000小时;控制器控制读卡器。考勤中心通过电脑和软件系统组成。从而实现对动物和监控。动物管理终端包括有管理后台服务器和各个监 控管理PC机。
权利要求1.一种RFID珍稀动物识别系统,包括有源感应卡(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读卡器 (2),有源感应卡(I)通过无线信号与读卡器(2)信号连通,所述读卡器(2)通过电缆线(3) 与控制器(4)相连,控制器(4)通过串口数据线(5 )与动物管理终端相连(6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珍稀动物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感应卡(I) 为2. 4G有源感应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RFID珍稀动物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感应卡(I) 为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RFID珍稀动物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卡器(2)为2.4G读卡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RFID珍稀动物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卡器(2)型号为 ML-M20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珍稀动物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物管理终端 (6)为PC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射频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RFID珍稀动物识别系统,包括有源感应卡,所述有源感应卡佩戴在动物身体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读卡器,有源感应卡通过无线信号与读卡器信号连通,所述读卡器通过电缆线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通过串口数据线与动物管理终端相连。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读卡器的阅读距离在10米以内轻松实现。可以根据不同地点的实际情况,设定读卡距离;运行稳定有源卡阅读距离稳定,不易受周边环境影响。使用频道隔离技术,多个设备互不干扰。
文档编号G06K7/10GK202838361SQ20122025255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1日
发明者李凌峰 申请人:四川研成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