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附结构以及电子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94765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锁附结构以及电子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附结构以及组件,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此锁附结构组装的电子组件。
背景技术
由于笔记本电脑(notebook computer)具有与一般台式电脑相同的功能,再加上轻薄化的设计让使用者方便携带,使得笔记本电脑已经成为某些使用者不可或缺的随身工具。—般来说,笔记本电脑的额外构件(例如电池或扩充座)多以螺锁的方式加以固定至装置本体。当使用者以手动旋入螺丝时,因看不到装置本体的孔洞而无法进行对位,使得螺丝的前端容易刮伤或磨损装置本体表面,而造成装置本体表面的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锁附结构,其能保护装置本体的表面不会刮伤或磨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组件,其藉由锁附结构而得以保护装置本体的外观。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锁附结构,适于将一装置本体与一构件组装在一起。锁附结构包括一螺头、一螺柱以及一弹性件。螺柱连接螺头。螺柱具有一嵌入部。弹性件包覆于嵌入部。弹性件的硬度适于小于装置本体的硬度。螺柱穿设构件与装置本体的一开口,以使构件固定至装置本体。本实用新型另提出一种电子组件,包括一装置本体、一构件以及一锁附结构。装置本体具有一开口。锁附结构包括一螺头、一螺柱以及一弹性件。螺柱连接螺头。螺柱具有一嵌入部。弹性件包覆于嵌入部。弹性件的硬度小于装置本体的硬度。螺柱穿设构件与装置本体的开口,以使构件固定至装置本体。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锁附结构藉由在其嵌入部处包覆弹性件,而使锁附结构在即使看不到装置本体且误触到装置本体的表面的情形下,仍不会造成装置本体的表面刮伤或磨损,进而有效保护装置本体的外观。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组件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电子组件的组装示意图。图3是图1的锁附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图1的锁附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图1的锁附结构的剖面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20:电子组件50:装置本体[0017]52:开口60:构件62:组装口100:锁附结构110:螺头120:螺柱122:嵌入部124:螺纹部130:弹性件140:稱接柱H1、H2、H3:外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示作详细说明如下。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组件的示意图,用以描述电子组件结合之前的状态。图2为图1的电子组件的组装示意图。请参考图1与图2,本实施例的电子组件20包括一装置本体50、一构件60以及一锁附结构100。装置本体50,例如为一笔记本电脑,其具有一开口 52。构件60,例如为一电池组件或者扩充座,其具有一组装口 62,其中构件60透过锁附结构100锁入至装置本体50。在此并不限制装置本体50与构件60的形式。在其它未绘制的实施例中,任何用于拆装两机体的结构,都可适用本实施例的锁附结构100。图3是图1的锁附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图1的锁附结构的示意图。为使图示较为清楚,图3与图4是以不同视角绘制。请参考图2至图4,锁附结构100包括一螺头110、一螺柱120以及一弹性件130。在本实施例中,螺头110为一圆盘状构造,其可藉由手部去转动。在其它未绘制的实施例中,螺头110的表面可形成一十字形或一字形的凹槽,其可与拆解工具结合,以便使用一般的十字或一字螺丝起子来拆装。在本实施例中,螺柱120连接螺头110。螺柱120具有一嵌入部122。弹性件130包覆于嵌入部122。螺柱120穿设构件60的组装口 62与装置本体50的开口 52,以使构件60固定至装置本体50。在上述配置方式之下,锁附结构100藉由在其嵌入部122处包覆弹性件130,且弹性件130的硬度小于装置本体50的硬度,也就是使锁附结构100在即使看不到装置本体50且误触到装置本体50的表面的情形下,仍不会造成装置本体50的表面刮伤或磨损,进而有效保护装置本体50的外观。在本实施例中,锁附结构100的螺头110以及螺柱120是采用金属材质制成,而弹性件130采用软性材质制成,以使此弹性件130的硬度小于装置本体50的硬度。因此,弹性件130具有缓冲的特性,以确保锁附结构100组装对位时,来避免装置本体50的表面刮伤或磨损的问题。此外,为了形成所述具弹性的弹性件13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例如双料射出成型技术(dual-material injection molding technique)来制作弹性件130,使其能完美结合两种不同材质(即上述金属所制成的螺头110及螺柱120与软性材质所制成的弹性件130)的部分。在另一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藉由例如黏贴方式而将弹性件130黏附在嵌入部122。在再一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可以采用例如电镀等涂布(coating)的方式来形成弹性件130。图5是图1的锁附结构的剖面图。请参考图5,在本实施例中,螺头110的尺寸是指圆盘的外径H1,其大于螺柱120的外径H2,且螺柱120的外径H2约小于组装口 62的孔径,以使螺柱120通过组装口 62。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螺头110也可以是一六角螺头或其它构造,只要螺头110的尺寸大于组装口 62的孔径而无法通过组装口 62即可。另外,螺柱120更具有一螺纹部124以及一耦接柱140。耦接柱140连接在螺头110与螺纹部124之间且形成一段差结构。螺纹部124用以结合将要锁固的零组件,例如本实施例的装置本体50。螺纹部124的长度则以能锁固装置本体50或其它壳体为原则。需说明的是,由于弹性件130并没有螺纹,所以,本实施例的弹性件130的外径H3约小于螺纹部124的外径H2,以确保螺纹部124与装置本体50的开口 52内壁的螺纹相互结合,使锁附结构100得以锁入至装置本体50的开口 52内。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锁附结构藉由在其嵌入部处包覆弹性件,而使锁附结构在即使看不到装置本体且误触到装置本体的表面的情形下,仍不会造成装置本体的表面刮伤或磨损,进而有效保护装置本体的外观。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能作些许的变动与修改,所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界定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锁附结构,适于将一装置本体与一构件组装在一起,其特征在于,该锁附结构包括: 一螺头; 一螺柱,连接该螺头,该螺柱具有一嵌入部;以及 一弹性件,包覆于该嵌入部,该弹性件的硬度小于该装置本体的硬度,其中该螺柱穿设该构件与该装置本体的一开口,以使该构件固定至该装置本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螺柱还具有一螺纹部,该弹性件的外径小于该螺纹部的外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耦接柱,其中该耦接柱为连接在该螺头与该螺纹部之间的一段差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螺头的外径大于该螺柱的外径。
5.一种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装置本体,具有一开口 ; 一构件;以及 一锁附结构,包括: 一螺头; 一螺柱,连接该螺头,该螺柱具有一嵌入部;以及 一弹性件,包覆于该嵌入部,该弹性件的硬度小于该装置本体的硬度,其中该螺柱穿设该构件与该装置本体的该开口,以使该构件固定至该装置本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螺柱还具有一螺纹部,该弹性件的外径小于该螺纹部的外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耦接柱,其中该耦接柱为连接在该螺头与该螺纹部之间的一段差结构。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螺头的外径大于该螺柱的外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锁附结构,适于将一装置本体与一构件组装在一起,以及由此锁附结构组装的一种电子组件。该锁附结构包括一螺头、一螺柱以及一弹性件。螺柱连接螺头。螺柱具有一嵌入部。弹性件包覆于嵌入部。弹性件的硬度小于装置本体的硬度。螺柱穿设构件与装置本体的一开口,以使构件固定至装置本体。本实用新型的锁附结构在即使看不到装置本体且误触到装置本体的表面的情形下,仍不会造成装置本体的表面刮伤或磨损,进而有效保护装置本体的外观。
文档编号G06F1/16GK202995538SQ20122058705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8日
发明者黄奕达, 凌正南, 陈宪为, 陈俊义 申请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