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散热机箱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95852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尘散热机箱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防尘散热机箱模块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及精密电路机箱领域,具体是一种防尘散热机箱模块。技术背景[0002]计算机机箱或者精密电路主要起到保护内部元件如CPU、主板、显卡、硬盘等的作用,但是,为了满足正常运行,需要散去发热元件所产生的热量。因此,现阶段的电脑机箱在起到保护内部元件作用的同时,也要求其能够具备一定的散热性能。[0003]现有市场上存在一些具备良好散热性能的计算机机箱,其是在机箱侧板上安装有风扇,风扇启动后,使得机箱内的热空气与外界常温空气进行对流置换,以避免内部发热元件热量聚集。此外,风扇的外部安装有保护网以避免外部杂物对风扇造成损坏,或者从风扇的间隙进入机箱内部。这种结构的计算机机箱,虽然可以实现一定的散热效果,但是其不能避免灰尘进入机箱内部,而进入计算机的灰尘会对计算机机箱的内部元件造成损坏,降低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即使加装了大功率的风扇,机箱内进气量增大,往往会导致灰尘更多。[0004]现有的计算机机箱在解决防尘和散热方面不能兼顾,不能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加装的防尘组件或者具有良好防尘效果的机箱往往价钱昂贵。实用新型内容[0005]为了解决现的计算机及精密电路机箱不能解决防尘和降温的双重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尘散热机箱模块,可以有效的解决计算机或者精密电路机箱内散热及防尘不能兼顾的问题,同时,也能方便的安装、拆卸及维护。[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尘散热机箱模块,包括一个两端开口的进风通道本体、至少一个风扇、至少两组隔板,其特征在于:进风通道的吸风口或/和出风口至少设置一个风扇,在进风通道内设置不少于两片的隔板,隔板设置有通风口,相邻隔板上的通风口不直接对应、交错设置。[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尘散热机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采用吸尘或者粘附灰尘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尘散热机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安置于进风通道本体内。[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尘散热机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通风口截面积不超过进风通道本体截面积的35%。[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尘散热机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采用平面隔板或锥形隔板。[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尘散热机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采用轴流式或者吸气口风扇。[00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七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尘散热机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口风扇采用低风压大风量的风扇。[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八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尘散热机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通风口截面积不超过进风通本体道截面积的15%。[001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以产生紊流效应的进风模块,包括一个两端开口的进风通道、至少一个风扇、至少两组隔板。进风通道的吸风口或/和出风口至少设置一个风扇,在进风通道内设置不少于两片的隔板,最靠近两端的隔板起到压缩空气或者膨胀空气的作用,隔板设置有通风口,相邻隔板上的通风口不直接对应、交错设置,气流通过通风口时在边缘产生紊流效应,交错设置的通风口使压缩后的气流有一定的时间保持紊流状态,气流在经过起膨胀作用的隔板后进行沉淀。通过紊流和沉淀空气,本进风通道模块能够达到非常好的除尘和散热效果。机箱安装本防尘散热机箱模块后,机箱内空气气压相对于外界保持正压,灰尘不易从其它出口进入,有效保持了机箱内的清洁。[0015]本实用新型的隔板可以采用吸尘或者粘附灰尘性能良好的材料制作,隔板可以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进风通道内,易于清洗、更换。隔板上通风口截面积一般情况下不超过进风通道截面积的35%,通风口优选采用若干个圆孔。进风通道两端安装的风扇可以采用轴流式或者离心式,进风通道进气口的风扇最好采用大风量低风压的风扇。[0016]本防尘散热机箱模块一般安装在机箱常用位置的靠下位置,主要是考虑机箱其它出风口尤其是顶部出风口可以有效的散去机箱的热量,安装于靠下位置同时可以有效的吸入冷空气,加强散热效果。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安装于机箱内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在图1、2中,I一进风通道模块本体、2—风扇A、3—风扇B、4一隔板A、5—隔板B、6一A通风口、7—B通风口、8—电脑机箱;[0021]图3中,11一进风通道模块本体、12一风扇C、13一风扇D、14一隔板C、15一隔板D、16—隔板E、17—C通风口、18 — D通风口、19一E通风口。[0022]实施例一:[0023]如图1、图2所示,进风通道模块本体(I)采用长方形外壳,风扇A (2)和风扇B(3)分别位于进风通道模块本体(I)的吸风口和出风口,隔板A (4)和隔板B (5)倾斜安置于进风通道模块本体(I)内,隔板A (4)上开有A通风口(6),隔板B (5)上开有B通风口(7);A通风口(6)与B通风口(7)为若干个圆形小孔组成,A通风口(6)与B通风口(7)不直接对应,整体成交错分布,A通风口(6)与B通风口(7)在竖直方向的截面积占进风通道模块本体(I)截面积的15% ;[0024]隔板A (4)和隔板B (5)为吸附灰尘性能较强的海绵板,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进风通道模块本体(I)内,进风通道模块本体(I)侧壁可打开,方便隔板的拆卸和安装;[0025]风扇A (2)和风扇B (3)均采用轴流式风扇;如图2,进风通道模块本体(I)吸风口朝上安装于机箱(8)底部,风扇B (3)位于底部未标出,机箱底部需开口。[0026]实施例二:[0027]如图3所示,进风通道模块本体(11)采用圆柱形外壳,风扇C (12)和风扇D (13)分别位于进风通道模块本体(11)的吸风口和出风口,隔板C (14)、隔板D (15)、隔板E (16)为圆锥形,安置于进风通道模块本体(I)内,锥形轴心与圆柱形外壳轴心重叠;[0028]隔板C (14)、隔板D (15)、隔板E (16)上分别开有C通风口( 17)、D通风口( 18)、E通风口(19),C通风口(17)、E通风口(19)设置在锥形隔板顶端,通风口形状为圆形,D通风口(18)设置在锥形隔板低端,通风口形状为圆形若干个连续的细小圆孔;,D通风口(18)与两侧的隔板上的开孔不直接对应,整体成交错分布,C通风口( 17)、D通风口( 18)、E通风口(19)在竖直方向的截面积分别占进风通道模块本体(11)截面积的7%、13%、7% ;[0029]隔板C (14)、隔板D (15)、隔板E (16)为略有弹性的硬质材料,双面各贴有粘附灰尘性能较强的粘性板,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进风通道模块本体(I)内,进风通道模块本体(I)两端风扇可拆卸,方便隔板的拆卸和安装。[0030]在此说明书中,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权利要求1.一种防尘散热机箱模块,包括一个两端开口的进风通道本体、至少一个风扇、至少两组隔板,其特征在于:进风通道的吸风口或/和出风口至少设置一个风扇,在进风通道内设置不少于两片的隔板,隔板设置有通风口,相邻隔板上的通风口不直接对应,交错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散热机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采用吸尘或者粘附灰尘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散热机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安置于进风通道本体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散热机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通风口截面积不超过进风通道本体截面积的3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散热机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采用平面隔板或锥形隔板。
6.如权利要求1一5其中之一所述的防尘散热机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米用轴流式或者离心式风扇。
7.如权利要求1一5其中之一所述的防尘散热机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口风扇采用低风压大风量的风扇。
8.如权利要求1一5其中之一所述的防尘散热机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通风口截面积不超过进风通本体道截面积的1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尘散热机箱模块,可以有效的解决计算机或者精密电路机箱内散热及防尘不能兼顾的问题,同时,也能方便的安装、拆卸及维护。防尘散热机箱模块,包括一个两端开口的进风通道、至少一个风扇、至少两组隔板。进风通道的吸风口或/和出风口至少设置一个风扇,在进风通道内设置不少于两片的隔板,最靠近两端的隔板起到压缩空气或者膨胀空气的作用,隔板设置有通风口,相邻隔板上的通风口不直接对应、交错设置。通过紊流和沉淀空气,本进风通道模块能够达到非常好的除尘和散热效果。
文档编号G06F1/20GK202956719SQ20122066747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6日
发明者万方 申请人:万方, 景德镇陶瓷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