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开口的服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96695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侧开口的服务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服务器,特别有关于一种双侧开口的服务器。
背景技术
为满足大量电子数据的存取需求,现今的服务器是在一个机壳内容置多个叠置的托盘。各托盘内装载存储组件,且每个托盘可以独立抽取安装,因此,在维护上较为方便,且对于日后系统的扩充与升级也容易应变。然而,现有的服务器规格众多,其原因在于不同使用环境及不同系统需求下的服务器规格各不相同。因此,业内人士通常需针对使用者的不同要求而提供客制化的服务器,如服务器的开口及托盘的数量与插设位置等。由于不同配置方式的服务器通常需要配置不同规格的机壳和托盘,为了制作不同规格的机壳和托盘,开发时间势必延长,导致成本大幅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侧开口的服务器,该服务器的托盘容置区的两个端口都为完全开口,能够提供存储单元自任意一个端口抽取的设计选择,并能够将输入/输出端口设置在其中一个端口处,借此缩短开发时间并降低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侧开口的服务器,该服务器包括壳体、分隔板、两个以上电源插槽及至少一个存储单元。机壳包含底板及自该底板的侧边垂直延伸的两个侧板,所述底板及所述两个侧板围设成容置空间;分隔板立设在所述两个侧板之间并将所述容置空间区隔为并列的两个托盘容置区,各该托盘容置区设置有两个以上轨道,且所述托盘容置区的一端为第一端口,另一端为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及所述第二端口分别为完全开口 ;电源插槽设置在所述第二端口处,所述电源插槽分别对应设置在各所述托盘容置区的同一位置;存储单元包含托盘、设置在该托盘上的主板及电性连接该主板的存储组件,且所述托盘设置有卡固结构,所述托盘自所述第一端口插入所述托盘容置区,并沿着所述轨道而延伸置于相对的所述第二端口处,且所述存储单元电性连接对应的所述电源插槽,并通过所述卡固结构固定在所述托盘容置区内。进一步地,所述轨道呈对称设置,且间隔排列在所述两个侧板的内壁面及所述分隔板的两个侧面上。进一步地,所述卡固结构设置在所述托盘的侧边,所述卡固结构包含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槽及可定位在该第一定位槽中的拉板,所述第一定位槽设置在所述侧板上,所述拉板设置在所述托盘的内壁面。进一步地,所述拉板包含定位片、连接该定位片的挠性拉环、穿设该定位片的枢轴及固定在该定位片上的凸柱,所述枢轴结合于所述托盘的侧壁面,所述托盘的侧壁面设有开槽,所述凸柱穿过所述开槽,在所述第一定位槽中移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槽包含第一扣合孔及连通该第一扣合孔的第一滑槽,所述凸柱沿所述第一滑槽移动并定位在所述第一扣合孔中,所述分隔板的一端在对应所述第一定位槽的位置处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槽。进一步地,所述拉板还具有限位槽及限位柱,该限位柱选择性地定位在所述限位槽的两端,所述拉板还包含弹性臂,该弹性臂位于所述定位片的侧边并弹性抵靠所述托盘的内壁。进一步地,所述挠性拉环的侧面具有凹洼区,该凹洼区中设有贯穿孔。进一步地,所述托盘的一端设置有输入/输出端口,该输入/输出端口电性连接所述主板,所述托盘对应所述输入/输出端口设置有屏蔽片,该屏蔽片对应所述输入/输出端口设有两个以上开槽。进一步地,所述托盘具有电性连接所述主板的电源连接器,该电源连接器插接在所述电源插槽上。进一步地,所述机壳还包括顶板及一组风扇,该顶板罩盖所述容置空间的侧边,该组风扇对应所述存储单元的设置而附挂在所述第二端口处。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机壳的容置空间区隔为两个托盘容置区,托盘容置区的一端为第一端口,另一端为第二端口,存储单元的托盘可自第一端口插入托盘容置区并延伸置于相对的第二端口处。因托盘容置区的两个端口都为完全开口,能够提供存储单元自任意一个端口抽取的设计选择,并能够将输入/输出端口设置在其中一个端口处,借此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服务器,减少机壳模具的开发。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存储单元可视使用需求而插设在托盘容置区,能够减少托盘模具的开发,大幅降低服务器的成本,同时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侧开口的服务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双侧开口的服务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托盘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托盘的局部立体组合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托盘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托盘的平面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机壳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卡固结构的动作示意图(一);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卡固结构的动作示意图(二);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卡固结构的动作示意图(三);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服务器的应用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服务器10机壳100容置空间11底板12侧板13顶板14轨道20分隔板200托盘容置区201第一端口[0033]202第二端口21第二定位槽211第二扣合孔212第二滑槽30电源插槽40存储单元41托盘410开槽411输入/输出端口412屏蔽片4120开槽42主板43存储组件44卡固结构441第一定位槽4411第一扣合孔4412第一滑槽442拉板4420限位槽4421定位片4422挠性拉环44221凹洼区44222贯穿孔4423枢轴4424凸柱4425弹性臂4426限位柱45电源连接器50 风扇`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将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所附附图仅作为参考与说明用途,并非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请参照图1及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双侧开口的服务器的立体示意图及立体分解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双侧开口的服务器1,该服务器I包括机壳10、分隔板20、两个以上电源插槽30及至少一个存储单元40。该分隔板20结合在该机壳10内,这些电源插槽30及该存储单元40设置在该机壳10及该分隔板20形成的空间内。该机壳10包含底板11、顶板13及自该底板11的侧边垂直延伸的两个侧板12。该底板11及该两个侧板12围设成容置空间100,该顶板13罩盖该容置空间100的侧边。该分隔板20立设在该两个侧板12之间并将该容置空间100区隔为并列的两个托盘容置区200。各该托盘容置区200设置有两个以上轨道14,且该托盘容置区200的一端为第一端口 201,另一端为第二端口 202。其中,第一端口 201及该第二端口 202的开口大小相等,且该第一端口 201及该第二端口 202分别为完全开口。即该第一端口 201及该第二端口 202处未设置有任何遮蔽物,如风扇或屏蔽挡片等。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这些轨道14呈对称设置,且间隔排列在该两个侧板12的内壁面及该分隔板20的两个侧面上。较佳地,该两个侧板12及该分隔板20的前后两侧都设置有两个以上轨道14,以供该存储单元40在其上移动。这些电源插槽30设置在该第二端口 202处,且这些电源插槽30分别对应设置在各该托盘容置区200的同一位置。依此方式设置,该存储单元40可任意插设在该两个托盘容置区200的其中一区,以利于使用者依使用需求而更换该存储单元40的插设位置。要说明的是,当该存储单元40自该第一端口 201插入该托盘容置区200时,这些电源插槽30设置在第二端口 202处。相对地,当该存储单元40自该第二端口 202插入该托盘容置区200时,这些电源插槽30设置在第一端口 201处。[0055]该存储单元40包含托盘41、设置在该托盘41上的主板42及电性连接该主板42的存储组件43,且该托盘41的一侧设置有卡固结构44。该托盘41自该第一端口 201插入该托盘容置区200,并沿着这些轨道14延伸置于相对的该第二端口 202处。更详细地说,当该托盘41自该第一端口 201插入该托盘容置区200时,该托盘41的末端会置于第二端口 202处。同理,当该托盘41自该第二端口 202插入该托盘容置区200时,该托盘41的末端会置于第一端口 201处。另外,当该存储单元40插入该托盘容置区200后,该存储单元40会电性连接对应的该电源插槽30,并通过该卡固结构44固定在该托盘容置区200内。请参照图3至图6,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托盘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托盘的局部立体组合示意图、托盘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及托盘的平面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卡固结构44设置于该托盘41的侧边(请另外参阅图1)。该卡固结构44包含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槽441及可定位在该第一定位槽441中的拉板442。较佳地,该第一定位槽441设置在该侧板12上,该拉板442设置于该托盘41的内壁面。另外,该拉板442包含定位片4421、连接该定位片4421的挠性拉环4422、穿设该定位片4421的枢轴4423、固定在该定位片4421上的凸柱4424及弹性臂4425。在本实施例中,该枢轴4423结合于该托盘41的侧壁面,以作为该拉板442的旋转支点。此外,该托盘41的侧壁面设有开槽410,该凸柱4424穿过该开槽410,在该第一定位槽441中移动(该凸柱4424及该第一定位槽441的定位方式于后详述)。该弹性臂4425位于该定位片4421的侧边并弹性抵靠该托盘41的内壁。另外,该拉板442还具有限位槽4420及限位柱4426。当该拉板442旋转时,该限位柱4426即选择性地定位在该限位槽4420的两端,用于防止该拉板442过度旋转。另外就该挠性拉环4422的结构做更详细的说明。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挠性拉环4422的侧面具有凹洼区44221,该凹洼区44221中设有贯穿孔44222。由于挠性拉环4422具有可弹性变形的特性,因此,当两个存储单元40并列插接时,两个托盘41的挠性拉环4422会重叠,此时,使用者可将其中一个挠性拉环4422稍微扳动来分离重叠的挠性拉环4422,以利于使用者将双指分别扣入托盘41的挠性拉环4422,并将存储单兀40抽出。请另外参照图6,本实施例中,该托盘41具有电性连接该主板42的电源连接器45,当该存储单元40出入该托盘容置区200时,该电源连接器45插接在该电源插槽30上(请参阅图2)。此外,该托盘41的一端设置有输入/输出端口 411,该输入/输出端口 411电性连接该主板42,因此,该托盘41会对应该输入/输出端口 411设置有屏蔽片412,该屏蔽片412会对应这些输入/输出端口 411设有两个以上开槽4120(请另外参阅图3)。请参照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机壳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定位槽441设置在该侧板12的一端。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槽441位于侧板12靠近该第一端口 201的一端。该第一定位槽441包含第一扣合孔4411及连通该第一扣合孔4411的第一滑槽4412。另外,该分隔板20的一端在对应该第一定位槽441的位置处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槽21,该第二定位槽21包含第二扣合孔211及连通该第二扣合孔211的第二滑槽212。值得注意的是,该第二扣合孔211的位置与该第一扣合孔4411的位置等高,该第二滑槽212的开设长度略短于该第一滑槽4412。[0065]请再参照图8至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卡固结构的动作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卡固结构44锁固时,该拉板442的凸柱4424穿过该开槽410,并定位在该第一定位槽441的第一扣合孔4411中,借此使存储单元40通过该卡固结构44而固定在该托盘容置区200内。另一方面,该卡固结构44可以脱离定位,以利于取出该存储单元40。请参照图9及图10,欲取出该存储单元40时,先将该挠性拉环4422向下旋压,该拉板442会以该枢轴4423为支点向下旋转。此时,该拉板442会带动该凸柱4424脱离该第一扣合孔4411的定位。接着再拉动该拉板442,该凸柱4424沿着该第一滑槽4412向外移动,借此取出该存储单元40。同理,当使用者推入该存储单元40时,该凸柱4424会先沿着该第一滑槽4412向内移动,接着通过该弹性臂4425的弹力推抵而使该凸柱4424向上定位在该第一扣合孔4411中,借此定位存储单元40。请另外参照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服务器的应用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服务器I也可另外设置一组风扇50。该组风扇50对应该存储单元40的设置而附挂在该第二端口202处(本实施例设置在第二端口 202处),实际实施时可不设置该组风扇5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其它任何等效变换均应属于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双侧开口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该服务器包括: 机壳,包含底板及自该底板的侧边垂直延伸的两个侧板,所述底板及所述两个侧板围设成容置空间; 分隔板,立设在所述两个侧板之间并将所述容置空间区隔为并列的两个托盘容置区,各该托盘容置区设置有两个以上轨道,且所述托盘容置区的一端为第一端口,另一端为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及所述第二端口分别为完全开口; 两个以上电源插槽,设置在所述第二端口处,所述电源插槽分别对应设置在各所述托盘容置区的同一位置;以及 至少一个存储单元,包含托盘、设置在该托盘上的主板及电性连接该主板的存储组件,且所述托盘设置有卡固结构,所述托盘自所述第一端口插入所述托盘容置区,并沿着所述轨道而延伸置于相对的所述第二端口处,且所述存储单元电性连接对应的所述电源插槽,并通过所述卡固结构固定在所述托盘容置区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开口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呈对称设置,且间隔排列在所述两个侧板的内壁面及所述分隔板的两个侧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开口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固结构设置在所述托盘的侧边,所述卡固结构包含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槽及可定位在该第一定位槽中的拉板,所述第一定位槽设置在所述侧板上,所述拉板设置在所述托盘的内壁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侧开口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板包含定位片、连接该定位片的挠性拉环、穿设该定位片的枢轴及固定在该定位片上的凸柱,所述枢轴结合于所述托盘的侧壁面,所述托盘的侧壁面设有开槽,所述凸柱穿过所述开槽,在所述第一定位槽中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侧开口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包含第一扣合孔及连通该第一扣合孔的第一滑槽,所述凸柱沿所述第一滑槽移动并定位在所述第一扣合孔中,所述分隔板的一端在对应所述第一定位槽的位置处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槽。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侧开口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板还具有限位槽及限位柱,该限位柱选择性地定位在所述限位槽的两端,所述拉板还包含弹性臂,该弹性臂位于所述定位片的侧边并弹性抵靠所述托盘的内壁。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侧开口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性拉环的侧面具有凹洼区,该凹洼区中设有贯穿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开口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的一端设置有输入/输出端口,该输入/输出端口电性连接所述主板,所述托盘对应所述输入/输出端口设置有屏蔽片,该屏蔽片对应所述输入/输出端口设有两个以上开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开口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具有电性连接所述主板的电源连接器,该电源连接器插接在所述电源插槽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开口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还包括顶板及一组风扇,该顶板罩盖所述容置空间的侧边,该组风扇对应所述存储单元的设置而附挂在所述第二端口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双侧开口的服务器,该服务器包括壳体、分隔板、电源插槽及存储单元。壳体具有容置空间,分隔板将容置空间区隔为并列的两个托盘容置区,托盘容置区的一端为第一端口,另一端为第二端口,电源插槽分别对应设置在各托盘容置区的同一位置,存储单元包含托盘、主板及存储组件,托盘设置有卡固结构,托盘自第一端口插入托盘容置区,并延伸置于相对的第二端口处,且存储单元电性连接电源插槽,并通过卡固结构固定在托盘容置区内。据此完成双侧开口的服务器,以缩短开发时并降低成本。
文档编号G06F1/18GK203038181SQ20122073401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7日
发明者林德璋, 郑传耀 申请人:美超微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