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和应用程序运行环境转移方法

文档序号:6498601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计算机系统和应用程序运行环境转移方法
【专利摘要】设置在虚拟基础架构上的虚拟上位装置能够利用与应用有关的规定数据。虚拟上位装置(20)设置在虚拟基础架构(30)上。存储系统(40)具有存储与应用程序(11)有关的规定数据的逻辑卷(41、42)。管理装置(50)以虚拟上位装置(20)能够使用与应用程序有关的规定数据的方式在存储系统(40)内准备规定的逻辑卷(43、44),以能够经由虚拟基础架构(30)访问所准备的规定的逻辑卷(43、44)的方式,将虚拟基础架构(30)所具有的通信接口部和存储系统(40)的通信端口部连接,并且,将规定的逻辑卷(43、44)透明地分配到虚拟上位装置(20)。
【专利说明】计算机系统和应用程序运行环境转移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系统和应用程序运行环境转移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已知有在物理计算机上设置有多个为了有效利用计算机而虚拟化的计算机(虚拟计算机)的技术(专利文献I)。在现有技术中,能够使一个物理计算机上的虚拟计算机移动到另一个物理计算机上。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 - 2100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发明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在虚拟计算机和具有虚拟计算机所使用的逻辑卷的存储控制装置之间,设置有用于提供虚拟计算机的虚拟基础架构。虚拟基础架构的结构变更等由控制虚拟基础架构的软件担当。所以,虚拟计算机无法控制虚拟基础架构的物理结构。
[0008]因此,在现有技术中,难以对由虚拟基础架构上的虚拟计算机执行的应用程序自动分配逻辑卷,或使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简单地移动到其他的虚拟计算机。
[0009]此外,在预先进行转移目标或复制目标的计算机和存储控制装置之间的通信路径的设定或使虚拟机起动的情况下,能够通过集群(cluster)管理软件使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移动。但是,在该情况下,事先要进行的操作较多,用户的使用便利性较低。
[0010]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与应用程序有关的规定数据从第一计算机比较简单地转移至作为虚拟计算机构成的第二计算机,能够提高使用便利性的计算机系统和应用程序运行环境转移方法。
[0011 ]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技术方案
[0012]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计算机系统,使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从第一计算机转移到第二计算机,第二计算机构成为设置在用于提供虚拟计算机的虚拟基础架构上的虚拟计算机,计算机系统包括:存储与应用程序有关的规定数据的存储控制装置;和可通信地与存储控制装置和第一计算机以及第二计算机连接,对存储控制装置和第一计算机以及第二计算机进行管理的管理计算机,管理计算机执行如下步骤:在存储控制装置内准备存储规定数据的规定的逻辑卷的卷准备步骤,使得第二计算机能够使用与应用程序有关的规定数据;将虚拟基础架构具有的通信接口部和存储控制装置具有的、与规定的逻辑卷对应的通信端口部可通信地连接,使得能够经由虚拟基础架构访问准备于存储控制装置内的规定的逻辑卷的连接步骤;和将规定的逻辑卷透明地分配给第二计算机的分配步骤。
[0013]也可以是,在卷准备步骤中,在将第一计算机具有的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复制到第二计算机上的情况下,在存储控制装置内生成存储与应用程序有关的规定数据的逻辑卷的复制卷,由此,可以在存储控制装置内准备规定的逻辑卷,在使第一计算机具有的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从第一计算机移动到第二计算机的情况下,从第一计算机卸载存储与应用程序有关的规定数据的逻辑卷,由此,在存储控制装置内准备规定的逻辑卷。
[0014]在连接步骤中,第二计算机根据来自管理计算机的指示,从虚拟基础架构获取用于识别通信接口部的通信接口识别信息,并将所获取的通信接口识别信息发送到管理计算机,管理计算机能够对存储控制装置进行指示,使得将从第二计算机接收的通信接口识别信息分配至与规定的逻辑卷对应的通信端口部。
[0015]本发明也能够表现为用于使应用程序运行环境转移的方法或计算机程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从物理上位装置向虚拟上位装置复制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的情形的说明图。
[0017]图2是表示使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从物理上位装置转移到虚拟上位装置的情形的说明图。
[0018]图3是表示使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从虚拟上位装置转移到其他的虚拟上位装置的情形的说明图。
[0019]图4是管理装置的硬件结构图。
[0020]图5是物理上位装置的硬件结构图。
[0021]图6是虚拟上位装置的硬件结构图。
[0022]图7是虚拟基础架构的硬件结构图。
[0023]图8是存储系统的硬件结构图。
[0024]图9是计算机系统的软件结构图。
[0025]图10是表示用于从物理上位装置向虚拟上位装置复制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的系统整体的动作的动作说明图。
[0026]图11是表示用于从物理上位装置向虚拟上位装置转移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的系统整体的动作的动作说明图。
[0027]图12是表示使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从一个虚拟上位装置转移到另一个虚拟上位装置的系统整体的动作的动作说明图。
[0028]图13是表示指定复制目标盘的处理的详细的流程图。
[0029]图14是管理复制源盘的信息的复制源盘信息的结构图。
[0030]图15是表示复制目标盘的信息的复制目标盘信息的结构图。
[0031]图16是表示指定转移目标盘的处理的详细的流程图。
[0032]图17是管理转移源盘的信息的转移源盘信息的结构图。
[0033]图18是表示转移目标盘的信息的转移目标盘信息的结构图。
[0034]图19是表示获取复制源盘的信息或者转移目标盘的信息的处理的流程图。
[0035]图20是表示获取能够利用的资源的处理的流程图。
[0036]图21是表示确认作为复制目标盘指定的信息是否正确的处理的流程图。
[0037]图22是表示确认作为转移目标盘指定的信息是否正确的处理的流程图。
[0038]图23是表示对复制目标的虚拟上位装置分配复制目标盘的处理的流程图。
[0039]图24是表示发出用于从转移目标的上位装置卸除转移对象盘的指示的处理的流程图。
[0040]图25是第二实施例涉及的、具有利用一个虚拟基础架构统一管理装置对多个虚拟基础架构进行管理的结构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图。
[0041]图26是计算机系统的软件结构图。
[0042]图27是第3实施例涉及的、将规定的逻辑卷从一个存储系统远程复制到另一个存储系统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图。
[0043]图28是表示获取与远程复制目标的存储系统对应的虚拟计算机能够利用的资源的处理的流程图。
[0044]图29是表示确认作为远程复制目标指定的盘的信息是否正确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本实施方式仅是用于实现本发明的一个例子,应注意并不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在本实施方式公开的多个特征,能够各种组合。
[0046]本实施方式的计算机系统,如以下详细所述那样,在存储控制装置内准备存储规定数据的规定的逻辑卷,使得第二计算机能够使用与应用程序有关的规定数据。并且,计算机系统能够与虚拟基础架构具有的通信接口部和存储控制装置具有的、与规定的逻辑卷对应的通信端口部通信,使得能够经由虚拟基础架构访问在存储控制装置内所准备的规定的逻辑卷。并且,计算机系统将规定的逻辑卷透明地分配给第二计算机。
[0047]实施例1
[0048]参照图1?图24对第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应用程序运行环境从物理上位装置向虚拟上位装置的复制、应用程序运行环境从物理上位装置向虚拟上位装置的转移、和应用程序运行环境从虚拟上位装置向其他的虚拟上位装置的转移。在第一实施例中,复制源或者作为转移源的上位装置和复制目标或者作为转移目标的上位装置使用共用的存储系统。
[0049]图1是从物理上位装置向虚拟上位装置复制应用程序运行环境的计算机系统的一个例子。计算机系统例如具有物理上位装置10、虚拟上位装置20以及虚拟基础架构30、存储系统40和管理装置50。
[0050]作为“第一计算机”的例子的物理上位装置10构成为物理计算机。物理上位装置10的硬件结构在图5中后述。在物理上位装置10上,例如,应用程序(图中APP) 11、由应用程序11使用的数据库12和操作系统13动作。作为应用程序11例如能够列举顾客管理程序、经营管理程序、人事评价程序的各种业务程序。
[0051]作为“第二计算机”的例子的虚拟上位装置20构成为虚拟计算机。作为物理计算机而构成的虚拟基础架构30具有虚拟基础架构软件31,在虚拟基础架构软件上构建虚拟上位装置20。虚拟上位装置20具有从物理上位装置10复制的应用程序21以及数据库22和操作系统(客户机OS) 23。应用程序21是将物理上位装置10的应用程序11复制而得到的,数据库22是将物理上位装置10的数据库12复制而得到的。
[0052]虚拟基础架构30是如上述方式设置有虚拟上位装置20的物理环境,具有用于管理虚拟上位装置20的虚拟基础架构软件31。此外,在图1中,表示一个虚拟基础架构30,表示在一个虚拟基础架构30上设置一个虚拟上位装置20的情况。实际上,能够在计算机系统中设置多个虚拟基础架构30,能够在各虚拟基础架构30中分别各自设置多个虚拟上位装置20。
[0053]作为“存储控制装置”的存储系统40经由数据I/O (Input/Output,输入/输出)用的通信网络CN2与物理上位装置10以及虚拟基础架构30连接。存储系统40包括:用于存储应用程序11、21的程序数据的逻辑卷41 ;和用于存储数据库12、22的数据的逻辑卷42。并且,在存储系统40中生成逻辑卷41的复制卷43和逻辑卷42的复制卷44。
[0054]应用程序11的程序数据以及由应用程序11使用的数据库12的数据为“规定数据”的例子。存储程序数据的逻辑卷41和存储数据的逻辑卷42为“规定的逻辑卷”或者“复制源卷”的例子。
[0055]作为“管理计算机”的例子的管理装置50经由管理用通信网络CNl分别与物理上位装置10、虚拟上位装置20和存储系统40连接。管理装置50是用于控制应用程序运行环境从一个计算机(物理上位装置10)向另一个虚拟计算机(虚拟上位装置20)的复制或者转移的计算机。
[0056]管理用通信网络CN2例如构成为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管理用通信网络CN2和数据I/O用通信网络CNl可以为不同的通信网络,也可以为共通的通信网络。
[005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能够使在物理上位装置10上运行的应用程序11以及数据库12复制或者转移到虚拟上位装置20。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是用于供应用程序11运行的环境,有时称为应用程序运行环境。
[0058]复制是指,使在复制源的上位装置10执行的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也形成在复制目标的上位装置20。在复制后,在复制源的上位装置10和复制目标的上位装置20能够各自执行相同的应用程序。
[0059]所以,例如,若在作为所谓的云服务而已知的虚拟上位装置20上形成正式使用的数据12和正式的应用程序11,就能够在与正式环境相同的环境下进行开发、试验、研修等。所以,在本计算机系统中,能够提高程序开发、故障排除、研修等的操作效率。另外,当将正式使用的应用程序11以及数据库12复制到远程位置的数据中心内的上位装置时,能够提高灾难复原性能。
[0060]在使应用程序运行环境从物理上位装置10复制到虚拟上位装置20的情况下,如上所述,生成存储应用程序的数据的逻辑卷41的复制卷43。并且,生成逻辑卷42的复制卷44,该逻辑卷42存储应用程序使用的数据库的数据。而且,使那些复制卷43、44与虚拟基础架构30连接,经由虚拟基础架构30透明地分配给虚拟上位装置20。
[0061]透明地分配是指,以虚拟上位装置20能够不意识到虚拟基础架构30而直接访问逻辑卷43、44的方式分配逻辑卷。有时将透明地分配的逻辑卷称为透明分配盘。
[0062]作为透明分配盘的一个例子能够列举美国微软公司提供的虚拟化功能的Hyper-V具有的直通盘(Path-through Disk)。在直通盘中,将物理盘以卷单位直接分配给虚拟上位装置20。所以,虚拟上位装置20能够比较快速地访问逻辑卷读写数据。对此,也已知虚拟基础架构的OS(主机OS)接收从虚拟上位装置20发出的I/O请求以及指令来替代虚拟上位装置20执行,转换执行结果并提供给虚拟上位装置的方法。在该方法中,虚拟上位装置20经由虚拟基础架构30的主机OS访问物理盘,因此,系统开销变大。
[0063]在使逻辑卷与虚拟基础架构连接的情况下,使分配给虚拟基础架构具有的HBA(Host Bus Adapter,主机总线适配器)的WWN(World Wide Name,全球名称)与逻辑卷的LUN(Logical Unit Number,逻辑单元号)对应。S卩,在对该LUN定义许可来自哪个主机访问的访问控制列表,记载虚拟基础架构的WWN。由此,能够经由虚拟基础架构的HBA访问逻辑卷。将以如上述方式仅具有特定的WWN的HBA能够访问逻辑卷的方式进行控制称为LUN遮蔽技术。此外,替代WffN也可以使用MAC (Media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地址等其他的物理地址。
[0064]图2表示使应用程序运行环境从物理上位装置10转移到虚拟上位装置20的情形。在此,应用程序运行环境的转移是指,使在转移源的上位装置可移动的应用程序运行环境完全转移至转移目标的上位装置,在转移源的上位装置不残留应用程序运行环境。
[0065]在成为转移源的物理上位装置10中,对存储应用程序11的数据的逻辑卷41和存储数据库12的数据的逻辑卷42进行卸载。而且,使这些逻辑卷41、42与虚拟基础架构30连接,经由虚拟基础架构30透明地分配到虚拟上位装置20。
[0066]通过使在转移源的上位装置10中运行的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11的一部或者全部转移到转移目标的上位装置20,能够减轻转移源的上位装置10的负荷。
[0067]图3表示使应用程序运行环境从作为“第一计算机”的虚拟上位装置20A转移到作为“第二计算机”的其他的虚拟上位装置20B的情形。转移源的上位装置20A和转移目标的上位装置20B —起构成为虚拟计算机(虚拟机)。
[0068]转移源的虚拟上位装置20A设置在虚拟基础架构30A上,由虚拟基础架构软件31A管理。转移源的虚拟上位装置20A具有应用程序21A、数据库22A和操作系统23A。同样,转移目标的虚拟上位装置20B也设置在虚拟基础架构30B上,由虚拟基础架构软件31B管理。转移目标的虚拟上位装置20B具有应用程序21B、数据库22B和操作系统23B。
[0069]使用图4?图8对各装置10、20、30、40、50的硬件结构的例子进行说明。首先使用图4说明管理装置50的硬件结构。管理装置50例如具有微处理器500、存储器510、输入装置520、显示装置530、盘540和管理接口 550。
[0070]存储器510存储有在图9中后述的用于实现用户接口模块P50、管理模块P51以及存储控制模块P52等的管理装置50的功能的各种程序、和设备驱动器以及操作系统等。微处理器500通过适当读取存储于存储器510的各种程序并对其进行执行,来实现后述的各功能。
[0071]输入装置520是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的指示等的装置。作为输入装置520例如能够列举键盘、鼠标、触摸面板、声音输入设备、姿态检测装置、脑电波检测装置等。显示装置530是用于从管理装置50对用户提供信息的装置。作为显示装置530例如能够列举显示装置、打印装置、声音输出装置等。
[0072]作为辅助存储装置的盘540例如由硬盘驱动器、闪存器件等容量较大的可重写的存储装置结构。管理接口 550是用于经由管理用通信网络CNl与各上位装置以及存储系统40通信的通信电路以及通信软件。
[0073]使用图5对物理上位装置10的硬件结构进行说明。物理上位装置10例如具有微处理器100、存储器110、输入装置120、显示装置130、盘140、管理接口 150和盘接口 160。
[0074]存储器110中存储有操作系统等。微处理器100经由盘接口 160从可访问的逻辑卷读入应用程序11等,并在OS上对其进行执行。对于输入装置120、显示装置130、盘140、管理接口 150,与在管理装置50中述说的结构520、530、540、550相同,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
[0075]盘接口 160是用于经由数据I/O用通信网络CN2访问存储系统40内的逻辑卷的通信电路以及通信软件。作为盘接口 160例如能够列举FC(Fibre Channel,光纤信道)接口、ISCSI (Internet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 )接口等。
[0076]参照图6对虚拟上位装置20的硬件结构(虚拟的硬件)进行说明。虚拟基础架构30具有的物理结构(图7)相对于设置在虚拟基础架构30上的各虚拟上位装置20虚拟地分配。
[0077]虚拟上位装置20例如虚拟地具备微处理器200、存储器210、输入装置220、显示装置230、盘240、管理接口 250和盘接口 260。存储器210收纳有客户机OS以及后述的主库(host library)模块P20等。微处理器200经由盘接口 260从可访问的逻辑卷读取并执行应用程序21等。
[0078]对于输入装置220、显示装置230、盘240、管理接口 250、盘接口 260,与在物理上位装置10中述说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存储系统40内的逻辑卷经由虚拟基础架构30透明地分配给虚拟上位装置20。
[0079]使用图7对虚拟基础架构30的硬件结构进行说明。虚拟基础架构30是用于使管理虚拟上位装置20的虚拟基础架构软件31动作的物理计算机,具有微处理器300、存储器310、输入装置320、显示装置330、盘340、管理接口 350、盘接口 360。
[0080]存储器310收纳有虚拟基础架构软件31以及后述的虚拟基础架构控制模块P30等。微处理器300从存储器310读取并执行程序,实现作为虚拟基础架构的功能。
[0081]此外,对于输入装置320、显示装置330、盘340、管理接口 350、盘接口 360,与图6同样省略说明。盘接口 360具有的WffN等的物理地址与存储系统40内的逻辑卷的LUN对应。
[0082]参照图8对存储系统40的硬件结构进彳丁说明。存储系统40大体分为控制存储系统40的动作的控制器400和存储数据的存储装置480。
[0083]控制器400例如具有主接口部410、盘控制部420和微处理器部430、高速缓冲存储器440、共有存储器450和管理接口部460,这些各部410?460通过开关电路470连接。
[0084]主接口部410担当与上位装置(物理上位装置、虚拟上位装置)的通信。主接口部410具有多个通信端口 411,各通信端口 411能够各自连接不同的上位装置。通信端口411与逻辑卷482的LUN对应。所以,上位装置能够经由HBA、数据I/O用通信网络CN2、通信端口 411访问所期望的逻辑卷482。
[0085]盘控制部420控制对各存储装置480输入输出数据、管理各存储装置480的状态。微处理器部430通过读取并执行控制程序P40 (图9),来控制控制器400的动作。另外,微处理器部430经由管理接口部460与管理装置50之间通信。
[0086]高速缓冲存储器440暂时存储从上位装置接收的数据,或暂时存储从逻辑卷482读出的数据。共有存储器450存储用于对存储系统40进行管理的管理信息以及控制信息。例如,共有存储器450存储有用于管理逻辑卷482的结构的信息、用于管理通信端口的信息、访问控制列表等。这些信息中必要的一部分也被复制到主接口部410等。
[0087]管理接口部460经由管理用通信网络CNl与管理装置50通信。
[0088]存储系统40具有多个存储装置480。存储装置480和控制器400可以设置在相同壳体内,也可以分别设置不同的壳体内。作为存储装置480能够利用例如硬盘器件、半导体存储器件、光盘器件、光磁盘器件等的可重写数据的各种存储装置。
[0089]在使用硬盘器件作为存储装置的情况下,例如能够使用FC(Fibre Channel)盘、SCSI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盘、SATA 盘、ATA(AT Attachment)盘、SAS(Serial Attached SCSI)盘等。另外,也能够使用例如闪存、FeRAM(FerroelectricRandom Access Memory) > MRAM(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相变存储器(Ovonic Unified Memory)、RRAM(注册商标)等各种存储装置。并且,例如,可以为如闪存器件和硬盘器件那样同时存在种类不同的存储装置。
[0090]通过将一个或者多个存储装置480具有的物理存储区域集中为一个,形成作为物理存储装置的 RAID (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组 481。使用 RAID 组 481具有的物理存储区域,能够形成固定大小(size)或者任意大小的逻辑卷482。逻辑卷(逻辑单元)482经由其LUN与规定的通信端口 411连接,经由通信端口 411分配给HBA。
[0091]此外,图4?图8所示的硬件结构为一个例子,本发明不限于图示的结构。例如,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将存储系统40的控制器400和各存储装置480收纳于不同的壳体,将控制器400的功能设置在路由器或者交换式集线器等的开关装置内。另外,可以采用将管理装置50设置在物理上位装置10内的结构。
[0092]使用图9对计算机系统的软件构成的概要进行说明。管理装置50例如具有用户接口模块P50、管理模块P51和存储控制模块P52。
[0093]用户接口模块P50具有用于使用输入装置520以及显示装置530与用户之间交换信息的功能。管理模块P51具有统一管理管理装置50的动作的功能。存储控制模块P52通过对存储系统40的控制器400给予指示,用于控制存储系统40的动作的功能。
[0094]物理上位装置10具有主库P10。虚拟上位装置20也具有主库P20。主库P10、P20是用于提供作为上位装置的各种功能的程序部品组。
[0095]虚拟基础架构30具有虚拟基础架构控制模块P30。如后述的方式,虚拟基础架构控制模块P30根据来自主库P20的指示,控制虚拟基础架构30的物理结构。虚拟基础架构控制模块P30使所指示的逻辑卷482附属于虚拟基础架构30的HBA (盘接口 360),使附属于HBA的逻辑卷482分离。
[0096]存储系统40具有用于控制存储系统40的存储控制程序P40。存储控制程序P40能够根据来自管理装置50的存储控制模块P52的指示进行动作。存储控制程序P40进行例如逻辑卷的生成、逻辑卷的删除、数据从一个逻辑卷向另一个逻辑卷的复制。并且,存储控制程序P40使WffN与逻辑卷的LUN建立对应,或管理具有多个逻辑卷的池或者卷组。
[0097]此外,在图8中,对一般的逻辑卷标注附图标记482,但在下面,为了使复制源卷、复制目标卷、转移源卷等明确,有时使用在图1?图3所示的附图标记进行说明。
[0098]使用图10?图24对计算机系统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0表示从物理上位装置10向虚拟上位装置20复制应用程序运行环境时(图1)的整体动作。图10所示的各处理的详细在另外的附图中在后文述说。此外,在图中,有时将主库略称为库、将用户接口模块略称为用户I/F、将管理模块略称为管理、将存储控制模块略称为存储或者存储控制、将虚拟基础架构控制模块略称为VC或者虚拟基础架构控制。
[0099]在图10中,首先,最初用户使用用户接口模块P50指定复制目标盘(复制目标卷)(SlO)。当用户的指定确定时,从用户接口模块P50输出用于使应用程序运行环境的复制处理开始的指示(Sll)。
[0100]管理模块P51接收来自用户接口模块P50的开始指示时,对存储控制模块P52指示卷复制的开始(S12)。
[0101]存储控制模块P52对存储系统40指示生成逻辑卷的复制(S13)。接收了该复制生成指示的存储系统40生成所指定的逻辑卷41、42的复制卷43、44,将生成完成的意思报告给存储控制模块P52。存储控制模块P52将复制卷43、44的生成完成的意思通知给管理模块 P51。
[0102]当确认复制卷已生成时,管理模块P51指示开始用于将复制卷分分配给作为复制目标的虚拟上位装置20的处理(S14)。从管理模块P51发出盘分配指示时(S14),复制目标的虚拟上位装置20的主库P20对虚拟基础架构控制模块P30询问设定于虚拟基础架构30具有的HBA的WffN(S15)。虚拟基础架构控制模块P30接收该询问后,将虚拟基础架构30具有的WffN答复至虚拟上位装置20的主库P20 (S16)。
[0103]得知虚拟基础架构30具有的WffN的主库P20对管理装置50的存储控制模块P52指示将复制卷43、44分配到虚拟基础架构30 (S17)。存储控制模块P52接收来自主库P20的分配指示时,对存储系统40给予分配指示(S18)。接收了该分配指示的存储系统40进行设定以使复制卷43、44的LUN和虚拟基础架构30的WffN对应,且使得虚拟基础架构30的HBA360经由通信网络CN2以及通信端口 411能够访问复制卷43、44。
[0104]虚拟上位装置20的主库P20在确认复制卷43、44分配到虚拟基础架构30的WffN时,使用于识别盘的处理开始(S19)。虚拟基础架构控制模块P30接收来自主库P20的识别开始指示时,执行用于识别分配到虚拟基础架构30的盘(复制卷)的发现处理等(S20)。
[0105]虚拟基础架构控制模块P30发现复制卷43、44时,以这些复制卷43、44为透明分配盘分配到虚拟上位装置20(S21)。如上所述,虚拟上位装置20能够不经由虚拟基础架构30内的硬件模拟器等而直接使用透明分配盘(复制卷)。
[0106]主库P20将透明分配的盘(在此为复制卷43、44)装载到虚拟上位装置20 (S22)。主库P20将复制卷的装载成功的意思报告给管理模块P51。
[0107]管理模块P51接收装载成功的报告时,使盘分配指示的处理正常结束(S23)。此夕卜,至上述的步骤S14?S23为止的处理的详细在图23中后述。
[0108]图11表示使应用程序运行环境从物理上位装置10转移到虚拟上位装置20时(图2)的整体动作。
[0109]用户经由用户接口模块P50对于转移对象盘和转移目标进行指定(S30)。在图中,有时将对于转移对象以及转移目标进行指定简称为转移目标指定。在此,转移对象盘在图2的例子中为逻辑卷41、42
[0110]当用户的指定确定时,用户接口模块P50对管理模块P51指示处理开始(S31)。管理模块P51对转移源的物理上位装置10的主库PlO指示卸载作为转移对象盘的逻辑卷41、42(S32)。
[0111]主库PlO接收来自管理模块P51的指示时,将所指定的盘41、42从物理上位装置10卸载(S33)。接着,主库PlO对存储控制模块P52指示将逻辑卷41、42从物理上位装置10 卸除(S34)。
[0112]存储控制模块P52接收来自主库PlO的指示时,对存储系统40指示删除转移对象的逻辑卷41、42和转移源的物理上位装置10的WffN的对应(S35)。即,从转移对象的逻辑卷41、42的访问控制列表删除转移源的物理上位装置10的WWN。
[0113]从物理上位装置10卸载的逻辑卷41、42按照在图10中述说的方法,透明地分配到转移目标的虚拟上位装置20 (S36)。步骤S36的内容与图10所示的步骤S14?S22相同。当转移对象的逻辑卷41、42被透明地分配到虚拟上位装置20时,图11所示的转移处理正常结束(S37)。
[0114]图12表示使应用程序运行环境从一个虚拟上位装置20A转移到另一个虚拟上位装置20B时(图3)的整体动作。
[0115]用户经由用户接口模块P50对于转移对象盘和转移目标进行指定(S40)。当用户的指定确定时,用户接口模块P50对管理模块P51指示处理开始(S41)。管理模块P51对转移源的虚拟上位装置20A的主库P20A指示卸载作为转移对象盘的逻辑卷41、42(S42)。
[0116]转移源虚拟上位装置20A的主库P20A接收来自管理模块P51的指示时,将所指定的盘41、42从虚拟上位装置20A卸载(S43)。并且,主库P20A对虚拟基础架构30的虚拟基础架构控制模块P30A指示盘41、42的卸除(S44)。
[0117]虚拟基础架构控制模块P30A将透明地分配至虚拟上位装置20A的盘41、42从虚拟上位装置20A卸除(S45),将卸除完成的意思报告给主库P20A。
[0118]主库P20A相对于虚拟基础架构控制模块P30A关于与转移对象的逻辑卷41、42连接的WffN进行询问(S46)。虚拟基础架构控制模块P30A关于与逻辑卷41、42连接的WffN答复给主库P20A(S47)。
[0119]主库P20A对管理装置50的存储控制模块P52指示删除逻辑卷41、42的LUN和虚拟基础架构30A的WffN的对应(S48)。
[0120]接收了该指示的存储控制模块P52对存储系统40进行指示,使得从关于转移对象的逻辑卷41、42的访问控制列表删除转移源的虚拟上位装置20A的WffN(S49)。
[0121]从虚拟上位装置20A卸载的逻辑卷41、42按照图10的方法,透明地分配至转移目标的虚拟上位装置20B(S50)。步骤S50的内容与图10所示的步骤S14?S22相同。转移对象的逻辑卷41、42被透明地分配至虚拟上位装置20B时,图12所示的转移处理正常结束(S51)。
[0122]图13是表示图10中的复制目标盘指定处理(SlO)的详细的流程图。例如,根据来自用户的指示,用户接口模块P50对管理模块P51请求复制源盘信息的发送(S100)。管理模块P51从复制源的主库PlO获取关于复制源盘的信息,作为图14所示的复制源盘信息TlO发送至用户接口模块P50 (SlOl)。用户接口模块P50将从管理模块P51接收的复制源盘信息TlO显示于显示装置530(S102)。步骤SlOl的详细在图19中后述。
[0123]使用图14对复制源盘信息TlO的结构例进行说明。表示关于复制源盘(复制源卷)的各种属性的复制源盘信息TlO例如具有装载点C100、卷组信息C101、存储序列号C102、存储卷信息C103。
[0124]装载点ClOO是表示复制源盘装载在复制源的上位装置的部位的信息。卷组信息ClOl是用于确定复制源盘所属的卷组的信息。
[0125]以相互关联的多个逻辑卷为一个卷组事先登记,由此能够以卷组单位执行卷复制或使卷转移。在卷组编号ClOl设定“一”的情况下,表示复制源盘不属于卷组。
[0126]存储序列号C102为特定复制源盘存在的存储系统40的信息。图示的计算机系统仅具有一个存储系统40,但实际上能够具有多个存储系统40。
[0127]存储卷信息(图中、存储LU信息)C103为由存储序列号C102特定的存储系统40内的、复制源盘的识别编号。
[0128]返回图13。用户接口模块P50对管理模块P51请求发送复制目标的上位装置能够利用的资源(逻辑卷)的一览(S103)。管理模块P51从复制目标的虚拟上位装置获取关于能够利用的资源的信息,并发送到用户接口模块P50 (S104)。用户接口模块P50将在复制目标的虚拟上位装置能够利用的资源的一览显示于显示装置530(S105)。资源一览信息的图示省略,但是,例如用于特定复制目标的虚拟上位装置能够利用的逻辑卷的信息包含于资源一览信息。
[0129]用户从提示的资源一览之中选择作为复制目标使用的逻辑卷,指定其装载点等(S106)。管理模块P51确认由用户指定的复制目标盘信息是否适合(S107),并将确认结果(判定结果)返回用户接口模块P50。用户接口模块P50将从管理模块P51接收的确认结果显示于显示装置530 (S108)。
[0130]图15表示在步骤S106中由用户指定的复制目标盘信息Tll的结构例。复制目标盘信息Tl I例如包含复制目标装载点Cl 10、复制目标卷组信息Cl 11、存储序列号Cl 12、复制目标新卷资源Cl 13和复制目标存储卷信息Cl 14。
[0131]复制目标装载点CllO表示在复制目标的虚拟上位装置装载复制卷的点。复制目标卷组信息Clll是特定复制卷所属的卷组的信息。存储序列号C112是用于特定复制卷所存在的存储系统40的信息。复制目标新卷资源C113是表示在复制目标的虚拟上位装置使用的存储系统40中、使用哪个池生成新卷的信息。复制目标存储卷信息C114是用于在存储系统40中特定复制卷的信息。
[0132]图16是在图11中的步骤S30以及图12中的步骤S40表示的转移目标盘指定处理的流程图。
[0133]用户接口模块P50对管理模块P51请求发送关于装载于转移源的上位装置的转移对象卷的信息(S300)。管理模块P51从转移源的上位装置获取关于转移对象卷的信息,作为图17所示的转移源盘信息T12发送到用户接口模块P50(S301)。用户接口模块P50将从管理模块P51接收的转移源盘信息T12显示于显示装置530 (S302)。
[0134]使用图17对转移源盘信息T12的例子进行说明。转移源盘信息T12例如包括装载点C120、卷组信息C121、存储序列号C122和存储卷信息C123。
[0135]装载点C120表示转移对象卷装载于转移源的上位装置的点。卷组信息C121是特定转移对象卷所属的卷组的信息。存储序列号C122是特定休息的对象卷所存在的存储系统40的信息。存储卷信息C123是在存储系统40内识别转移对象卷的信息。
[0136]返回图16。用户接口模块P50对管理模块P51请求确认由用户指定的转移目标盘信息是否适合(S306)。管理模块P51接收图18所示的转移目标盘信息T13时,确认其内容是否适合(S307),并将确认结果返回用户接口模块P50。用户接口模块P50将从管理模块P51接收的确认结果显示于显示装置530(S308)。
[0137]使用图18对转移目标盘信息T13的例子进行说明。转移目标盘信息T13能够具有例如转移目标装载点C130、转移目标卷组信息C131、存储序列号C132和存储卷信息C133。
[0138]转移目标装载点C130表示转移目标的虚拟上位装置上的转移对象卷的装载点。转移目标卷组信息C131是特定转移对象卷所属的卷组的信息。存储序列号C132是用于特定转移对象卷所存在的存储系统40的信息。存储卷信息C133是用于在存储系统40中特定转移对象卷的信息。
[0139]此外,本实施例中,使相同的存储系统40内的转移对象卷从转移源的上位装置转移到转移目标的虚拟上位装置。而且,不限于此,当使用后述的远程复制技术时,能够将一个存储系统内的转移对象卷远程复制到另一个存储系统内。在远程复制完成后,只要删除转移源的存储系统内的转移对象卷,就能够使卷在不同的存储系统间转移。
[0140]图19是获取图13的步骤SlOl以及图16的步骤S301所示的盘信息的处理的流程图。
[0141]管理模块P51使获取盘信息(T10、T12)的处理开始时(S101、S 301),相对于复制源的上位装置或者转移源的上位装置的主库模块询问信息(S1010)。将复制源的上位装置或者转移源的上位装置称为作为本处理的对象的上位装置(对象上位装置)。将复制源卷或者转移对象卷称为对象卷。
[0142]对象上位装置的主库模块接收来自管理模块Ρ51的指示(询问请求)时(SlOll),首先,最初获取对象卷的装载点信息(S1012),接着,获取对象卷所属的主机组信息
(51013)。并且,对象上位装置的主库模块获取用于特定设置对象卷的存储系统40的信息
(51014),获取存储卷信息(S1015)。
[0143]对象上位装置的主库模块将在步骤S1012?S1015中获取的信息发送到管理模块Ρ51 (S1016)。管理模块Ρ51从主库模块获取信息,进行存储(S1017)。
[0144]此外,步骤S1012?S1015仅反复进行对象上位装置具有的对象卷的数量。在对象上位装置为虚拟上位装置20的情况下,主库模块Ρ20能够经由虚拟基础架构控制模块Ρ30从虚拟基础架构30获取所必要的信息。
[0145]图20是表示图13的步骤S104的详细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以复制目标的上位装置以及转移目标的上位装置均为虚拟上位装置20的情况为中心进行说明。所以,在以下的说明中,对象上位装置成为虚拟上位装置20(或者20Β),在对象上位装置进行动作的主库模块成为主库模块Ρ20(或者Ρ20Β)。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在物理上位装置10进行动作的主库模块PlO和在虚拟上位装置20上进行动作的主库模块Ρ20构成为相同的模块。所以,如以下述说的方式,具有判定主库模块进行动作的环境是否为虚拟环境(虚拟上位装置)的步骤。
[0146]管理模块Ρ51开始获取资源一览的处理时(S104),相对于应获取资源一览的上位装置(对象上位装置)的主库模块询问主机WWN(S1040)。主机WffN如上所述为上位装置所有的WWN。
[0147]对象上位装置的主库模块接收来自管理模块Ρ51的询问请求时,判定该计算机是否为虚拟环境(S1041)。即,判定对象上位装置为物理上位装置还是为虚拟上位装置。
[0148]在该计算机为虚拟上位装置20的情况下,图20所示的主库模块为主库模块P20。主库模块P20对虚拟基础架构控制模块P30请求获取并发送主机WWN(S1041:是)。虚拟基础架构控制模块P30A使主机WffN的一览返回至主库模块P20 (S1042)。
[0149]对此,在该计算机为物理上位装置10的情况下,图20所示的主库模块为主库模块PlO。主库模块PlO获取主机WffN的一览(S1043)。
[0150]无论在物理上位装置的情况下还是在虚拟上位装置的情况下,主库模块均将主机WffN的一览发送到管理模块P51 (S1044)。管理模块P51从主库模块接收主机WffN —览(S1045)。
[0151]管理模块P51对存储控制模块P52委托从主库模块接收到的主机WffN是否正与存储系统40连接的连接确认(S1046)。
[0152]存储控制模块P52核对与存储系统40的通信端口连接的HBA具有的WffN的一览和从管理模块P51接收的主机WffN的一览(S1047),将其核对结果发送到管理模块P51(S1048)。
[0153]管理模块P51从存储控制模块P52接收核对结果(S1049),判定主机WffN是否正与存储系统40连接、即能否使用具有主机WffN的HBA访问存储系统40 (S104A)。
[0154]在判定主机WffN没有与存储系统40连接的情况下(S104A:是),对象上位装置完全不具有能够利用的资源,使本处理异常结束。
[0155]在主机WffN—览所记载的主机WffN中任一者正与存储系统40连接的情况下(S104A:否),管理模块P51对存储控制模块P52询问主机WffN能够利用的资源(逻辑卷)(S104B)。
[0156]存储控制模块P52检测正与存储系统40连接的主机WffN能够利用的资源。S卩,存储控制模块P52经由与该主机WffN建立着对应的通信端口 411检测全部能够利用的逻辑卷,将这些逻辑卷的信息作为能够利用的资源一览发送到管理模块P51(S104C)。管理模块P51从存储控制模块P52接收并存储能够利用的资源一览(S104D),使本处理正常结束。
[0157]图21是表示图13的步骤S107的详细的流程图。管理模块P51开始确认由用户指定的复制目标盘信息Tll(图15)的内容是否适合的处理时(S107),对复制目标的虚拟上位装置20的主库模块P20询问(S1070)。
[0158]主库模块P20确认从管理模块P51接收的复制目标盘信息Tll的装载点以及卷组信息等能否利用,将其确认结果发送到管理模块P51(S1071)。例如,在已被使用的装载点被设定为复制目标盘信息Tll的装载点CllO的情况下,能够判定成该设定内容为不适合。在选择了能够利用的装载点的情况下,能够判定成该设定内容为适合。
[0159]管理模块P51接收基于主库模块P20的确认结果时(S1072),判定用户指定的复制目标盘信息Tll能否利用(设定内容是否适合)(S1073)。在判定为无法利用的情况下(S1073:否),使本处理异常结束。
[0160]在判定复制目标盘信息Tll能够利用的情况下(S1073:是),管理模块P51对存储控制模块P52询问复制目标的虚拟上位装置20所使用的存储系统40内是否具有空置资源(未使用卷)(S1074)。
[0161]存储控制模块P52确认在复制目标的虚拟上位装置20所使用的存储系统40内是否具有空置资源,并将其确认结果发送到管理模块P51 (S1075)。
[0162]管理模块P51比较复制对象卷(复制源卷)的大小和空置资源的大小,判定空置资源的大小是否大于复制对象卷的大小(S1076)。在判定为空置资源的大小小于等于复制对象卷的大小的情况下(S1076:否),无法在复制目标生成卷,因此,使本处理异常结束。在判定为空置资源的大小大于复制对象卷的大小的情况下(S1076:是),判定为复制目标盘信息Tll的内容没有问题,使本处理正常结束。
[0163]图22表示图16的步骤S307的详细。管理模块P51开始用于确认由用户指定的转移目标盘信息T12(图17)的内容是否适合的处理时(S307),对转移目标的虚拟上位装置20的主库模块Ρ20询问主机WWN(S3070)。
[0164]主库模块P20判定该计算机是否在虚拟环境下(S3071)。在主库模块P20所存在的计算机为虚拟上位装置20时(S3071:是),主库模块P20对虚拟基础架构控制模块P30委托主机WffN的获取(S3072)。
[0165]虚拟基础架构控制模块P30获取虚拟基础架构30具有的WffN (主机WffN)并发送到主库模块(S3072)。在主库模块设置在物理上位装置时(S3071:否),主库模块(此时,为主库模块P10)获取主机WWN的一览(S3073)。主库模块位于物理上位装置上和位于虚拟上位装置上时,主库模块将主机WWN的一览发送到管理模块P51 (S3074)。
[0166]管理模块P51从主库模块接收主机WffN的一览时(S3075),对存储控制模块P52委托主机WffN是否正与存储系统40连接的确认(S3076)。
[0167]存储控制模块P52核对从管理模块P51接收的主机WffN的一览和正与存储系统40连接的WffN的一览(S3077),将其核对结果发送到管理模块P51 (S3078)。
[0168]管理模块P51从存储控制模块P52接收到核对结果时(S3079),判定主机WffN—览记载的任一主机WffN是否正与存储系统40连接(S307A)。
[0169]在判定任一主机WffN均没有与存储系统40连接的情况下(S307A:否)、即经由主机WffN无法访问存储系统40的情况下,使本处理异常结束。这是因为:转移目标盘信息T12的设定内容错误,基于此无法转移应用程序运行环境。
[0170]在判定为记载于主机WffN —览的主机WffN中任一者正与存储系统40连接的情况下(S307A),管理模块P51对主库模块询问转移目标盘信息T12的内容是否适合(S307B)。
[0171]主库模块确认设定于转移目标盘信息T12的装载点以及卷组信息等能否利用,将其确认结果发送到管理模块P51 (S307C)。
[0172]管理模块P51从主库模块接收确认结果时(S307D),判定能否利用转移目标的虚拟上位装置20以及存储系统40(S307E)。在判定为能够利用的情况下(S307E:是),本处理正常结束。在判定为无法利用的情况下(S307E:否),本处理异常结束。
[0173]图23是表示在图10的步骤S14?S23中所示的一系列处理的详细的流程图。在此,使步骤S14代表步骤S14?S23的一系列处理进行说明。管理模块P51开始盘分配处理时(S14),对分配对象的上位装置的主库模块指示盘分配处理的执行(S140)。
[0174]主库模块接收来自管理模块P51的指示时,确认该计算机是否位于虚拟环境(S141)。在主库模块设置于虚拟上位装置20的情况下(S141:是),主库模块(此时为主库模块P20)对虚拟基础架构控制模块P30请求主机WffN的获取(S142)。
[0175]在主库模块设置于物理上位装置10的情况下(S141:否),主库模块(此时为主库模块P10)获取主机WWN(S143)。
[0176]然后,主库模块对存储控制模块P52指示对所获取的主机WffN分配分配对象的卷(S144)。将记载于主机WffN—览的主机WffN中、作为分配对象选择的主机WffN称为对象WWN。
[0177]存储控制模块P52接收来自主库模块的分配指示时,检索正与对象WffN连接的通信端口 411 (S145)。存储控制模块P52对存储系统40指示对所发现的通信端口 411分配对象卷(S146)。接收该指示的存储系统40将对象卷连接到对象WffN所连接的通信端口 411。即,存储系统40使对象卷的LUN与该通信端口 411建立对应,并且,对对象卷的访问控制列表登记对象WWN。
[0178]存储控制模块P52在确认对象WffN和对象卷的连接后,再次判定该计算机是否是虚拟上位装置(S147)。在为虚拟上位装置20的情况下(S147:是),主库模块指示对虚拟基础架构控制模块P30透明地分配盘。
[0179]虚拟基础架构控制模块P30获取用于生成透明盘的锁定(S148)。在一个虚拟基础架构30上能够设置多个虚拟上位装置20,主库P20并列动作。所以,在因来自某主库的指示分配透明盘之前,有可能因来自其他的主库的另外的指示将透明盘分配到其他的虚拟上位装置。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在虚拟上位装置20中透明地分配对象卷时,获取锁定。
[0180]虚拟基础架构控制模块P30例如再次扫描盘的处理等那样,执行用于检测盘(对象卷)的处理(S149)。虚拟基础架构控制模块P30将在步骤S149中检测出的盘透明地分配到对象的虚拟上位装置20 (S14A)。之后,虚拟基础架构控制模块P30解除在步骤S148中获取的锁定(S14B)。
[0181]该计算机不是虚拟上位装置20而是物理上位装置10的情况下(S147:否),主库模块执行上述的再扫描处理等来检测盘,将检测出的盘装载在物理上位装置10。
[0182]主库模块确认已经对对象上位装置分配对象盘(对象卷)。主库模块在对象盘属于卷组的情况下,将其卷组输入,执行属于其卷组的其他盘的装载处理(S14D)。由此,最终具有关联性的多个卷一并分配给对象上位装置。
[0183]图24是表示图12的步骤S32?S34的一系列处理、或者图13的步骤S42?S49的一系列处理的流程图。在此,使步骤S32代表将盘从上位装置卸除的一系列处理来进行说明。
[0184]管理模块P51开始卸载处理时(S32),对装载着卸载对象的盘的上位装置的主库模块指示卸除对象盘(S320)。
[0185]主库模块接收来自管理模块P51的指示时,输出卷组,将对象盘卸载(S321)。接着,主库模块判定该计算机是否为虚拟上位装置20 (S322)。在判定为虚拟上位装置20的情况下(S322:是),主库模块指示解除透明地分配给虚拟基础架构控制模块P30的盘的分配。
[0186]虚拟基础架构控制模块P30接收来自主库模块的指示,将对象盘的透明分配解除(S323)。在确认了对象盘的分配已被解除的主库模块,再次判定该计算机是否是虚拟上位装置 20(S324)。
[0187]在判定为虚拟上位装置20的情况下(S324:是),主库模块对虚拟基础架构控制模块P30指示关于解除了分配的盘被其他虚拟上位装置的利用状况。接收了该指示的虚拟基础架构控制模块P30确认其他虚拟上位装置20是否正利用解除了分配的盘,将其确认结果报告给主库模块(S325)。
[0188]主库模块基于来自虚拟基础架构控制模块P30的确认结果,判定其他虚拟上位装置是否正使用卸载了的盘(透明地分配给虚拟上位装置的盘)(S326)。
[0189]在共同使用中时(S326:是),主库模块不再进行处理,对管理模块P51报告卸载处理完成的意思。管理模块P51接收该报告(S32C),使本处理正常结束。由于其他虚拟上位装置20正在使用,因此,无法断开虚拟基础架构30和存储系统40的逻辑卷(卸载对象盘)的连接。
[0190]在卸载的盘没有被其他虚拟上位装置20使用的情况下(S326:否),主库模块再次判定该计算机是否为虚拟上位装置20 (S327)。
[0191]在判定为虚拟上位装置20的情况下(S327:是),主库模块对虚拟基础架构控制模块P30委托与卸载后的盘建立了关联的主机WffN的获取。虚拟基础架构控制模块P30获取主机WffN并发送到主库模块(S328)。在判定为不是虚拟上位装置20的情况下(S327:否),主库模块获取与卸载的盘相关联的主机WWN (S329)。
[0192]主库模块对存储控制模块P52指示从对象主机WffN卸除存储系统40内的逻辑卷(卸载了的盘)(S32A)。
[0193]存储控制模块P52解除所指示的逻辑卷的LUN和对象主机WffN的对应关系(S32B)。即,从所指示的逻辑卷的访问控制列表删除对象主机WWN。之后,主库模块将解除了分配处理的意思报告给管理模块P51。管理模块P51接收该报告(S32C),使本处理正常结束。
[0194]根据如上述方式构成的本实施例,能够使应用程序运行环境比较容易且自动地从物理上位装置10复制或者转移到虚拟上位装置20或者从虚拟上位装置20A复制或者转移到虚拟上位装置20B。
[0195]实施例2
[0196]使用图25以及图26对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相当于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因此,以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为中心进行说明。如图25的系统结构图所示,本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具有对多个虚拟基础架构30进行统一管理的虚拟基础架构统一管理装置60。图25表示具有多个虚拟上位装置20A、20B的计算机系统的例子。图26表示具有物理上位装置10和虚拟上位装置20的计算机系统的例子。
[0197]如图26的软件结构图所示,虚拟基础架构统一管理装置60具有虚拟基础架构控制模块P60。与第一实施例不同,虚拟基础架构30不具有虚拟基础架构控制模块P30。虚拟基础架构30由虚拟基础架构统一管理装置60内的虚拟基础架构控制模块P60管理。虚拟基础架构控制模块P60至少具有从管理下的虚拟基础架构30获取WffN (主机WffN)的功能和在管理下的虚拟基础架构30中生成或解除透明分配盘的功能。
[0198]如上述方式构成的本实施例也起到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并且,本实施例中,在虚拟基础架构统一管理装置60内设置虚拟基础架构控制模块P60,在管理下的各虚拟基础架构30中统一进行透明分配盘的生成等,因此,不需要在各虚拟基础架构30搭载虚拟基础架构控制模块P30。所以,在具有多个虚拟基础架构30的数据中心那样的计算机系统中,能够使系统结构简化,也能够提闻保养作业的效率。
[0199]实施例3
[0200]使用图27?图29对第3实施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对使用远程复制的例子进行说明。图27是本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的整体结构图。计算机系统具有多个存储系统40A、40B。一个存储系统40A用于一个上位装置10,另一个存储系统40B用于另一个上位装置20。也可以将一个存储系统40A称为第一存储系统,将另一个存储系统40B称为第二存储系统。
[0201]在使应用程序运行环境从一个上位装置10复制或者转移到另一个上位装置20的情况下,将一个存储系统40A内的逻辑卷41、42的数据远程复制到另一个存储系统40B内的空置逻辑卷43、44。
[0202]上位装置10以及存储系统40A和上位装置20以及存储系统40B能够设置在物理上相远离的部位。由此,例如,能够从正式环境(上位装置10,存储系统40A)所设置的本地站点远离的远程站点中,构建与正式环境相同的环境。
[0203]使用图28对从远程复制目标的上位装置获取能够利用的资源的一览的处理S104 (RC)进行说明。图28的处理具有与在图20中述说的处理共通的步骤S1040?S104D。并且,图28的处理在步骤S1047和步骤S1048之间具有新的步骤S104E。
[0204]在本实施例中,在确认远程复制目标的虚拟上位装置20B的主机WffN正与远程复制目标的存储系统40B连接后(S1047),确认远程复制源的存储系统40A和远程复制目标的存储系统40B是否可通信地连接(S104E)。即,确认能否从远程复制源存储系统40A远程复制到远程复制目标存储系统40B。
[0205]使用图29对确认由用户指定的转移目标盘信息T12的设定内容是否适合的处理S307 (RC)进行说明。图29的处理具有与在图22中述说的处理共通的步骤S3070?S307D。并且,图29的处理在步骤S3077和步骤S3078之间具有新的步骤S307E。
[0206]与在图28中述说相同地,在确认远程复制目标的虚拟上位装置20B的主机WffN正与远程复制目标的存储系统40B连接后(S3077),确认远程复制源的存储系统40A和远程复制目标的存储系统40B是否正以能够远程复制的方式连接(S307E)。
[0207]如上述方式构成的本实施例也起到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并且,本实施例中,使用远程复制,因此,能够使一个上位装置的应用程序运行环境复制或者转移到远程的另一个上位装置,使用便利性提高。
[0208]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例。这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追加和变更等。例如,上述本发明的技术特征,能够适当结合实施。
[0209]附图标记说明
[0210]10:物理上位装置;11:应用程序;12:数据库;20、20A、20B:虚拟上位装置;21:应用程序;22:数据库;30、30A、30B:虚拟基础架构;40、40A、40B:存储系统;41、42、43、44:逻辑卷;50:管理装置;P50:用户接口模块;P51:管理模块;P52:存储控制模块、P10、P20、P20A.P20B:主库模块;P30、P30A、P30B、P60:虚拟基础架构控制模块。
【权利要求】
1.一种计算机系统,使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从第一计算机转移到第二计算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计算机作为设置在用于提供虚拟计算机的虚拟基础架构上的虚拟计算机而构成, 所述计算机系统包括: 存储与所述应用程序有关的规定数据的存储控制装置;和 管理计算机,其可通信地与所述存储控制装置、所述第一计算机以及所述第二计算机连接,对所述存储控制装置、所述第一计算机以及所述第二计算机进行管理, 所述管理计算机执行如下步骤: 卷准备步骤,在所述存储控制装置内准备存储所述规定数据的规定的逻辑卷,使得所述第二计算机能够使用与所述应用程序有关的所述规定数据; 连接步骤,将所述虚拟基础架构具有的通信接口部和所述存储控制装置具有的、与所述规定的逻辑卷对应的通信端口部可通信地连接,使得能够经由所述虚拟基础架构访问在所述存储控制装置内准备的所述规定的逻辑卷;和 分配步骤,将所述规定的逻辑卷透明地分配给所述第二计算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卷准备步骤中, 在要将所述第一计算机具有的所述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复制到所述第二计算机上的情况下,在所述存储控制装置内生成存储与所述应用程序有关的所述规定数据的逻辑卷的复制卷,由此,在所述存储控制装置内准备所述规定的逻辑卷, 在要使所述第一计算机具有的所述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从所述第一计算机移动到所述第二计算机的情况下,将存储与所述应用程序有关的所述规定数据的逻辑卷从所述第一计算机卸载,由此,在所述存储控制装置内准备所述规定的逻辑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接步骤中, 所述第二计算机根据来自所述管理计算机的指示,从所述虚拟基础架构获取用于识别所述通信接口部的通信接口识别信息,并将所获取的所述通信接口识别信息发送到所述管理计算机, 所述管理计算机对所述存储控制装置进行指示,使得将从所述第二计算机接收的所述通信接口识别信息分配给与所述规定的逻辑卷对应的所述通信端口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分配步骤中, 所述虚拟基础架构获取用于将经由所述通信接口部与所述虚拟基础架构连接的所述规定的逻辑卷分配给所述第二计算机的锁定, 执行用于发现与所述虚拟基础架构连接的所述规定的逻辑卷的发现处理, 将通过所述发现处理发现的所述规定的逻辑卷经由所述虚拟基础架构透明地分配给所述第二计算机, 之后解除所述锁定。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计算机和所述第二计算机经由通信网络与所述存储控制装置连接, 在所述卷准备步骤中,在要将所述第一计算机具有的所述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复制到所述第二计算机上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计算机经由所述通信网络访问所述规定的逻辑卷,所述第二计算机经由所述虚拟基础架构以及所述通信网络访问所述复制卷。
6.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计算机经由通信网络与存储所述规定数据的存储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计算机经由所述虚拟基础架构以及所述通信网络与其他存储控制装置连接, 在所述卷准备步骤中,在要将所述第一计算机具有的所述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复制到所述第二计算机上的情况下,在确认了与所述第一计算机连接的所述存储控制装置具有的所述规定的逻辑卷和与所述第二计算机连接的所述其他存储控制装置具有的其他逻辑卷之间能够远程复制后,将所述规定的逻辑卷的数据远程复制到所述其他逻辑卷,由此生成所述复制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计算机在所述卷准备步骤之前执行指定步骤, 在所述指定步骤中, 在要将所述第一计算机具有的所述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复制到所述第二计算机上的情况下, 从所述第一计算机获取与所述第一计算机所使用的逻辑卷有关的信息,作为复制源卷候选的信息提示给用户, 从所述第二计算机获取用于识别所述第二计算机能够使用的所述通信接口部的通信接口识别息, 示出所述通信接口识别信息来询问所述存储控制装置,由此,判断有无与所述通信接口识别信息对应的通信端口部, 在判断为具有与所述通信接口识别信息对应的所述通信端口部的情况下,从所述存储控制装置获取与所述通信端口部建立了对应的逻辑卷的一览,作为复制目标卷候选的信息提示给用户, 示出用于识别由用户从所述复制目标候选的信息中选择出的复制目标卷的信息来询问所述存储控制装置,由此,判断能否使用所选择的复制目标卷, 在判断为能够使用所述复制目标卷的情况下,使用于识别由用户从所述复制源卷的信息中选择的所述规定的逻辑卷的信息和用于识别判断为能够使用的所述复制目标卷的信息建立对应并交付到所述卷准备步骤。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计算机在所述卷准备步骤之前执行指定步骤, 在所述指定步骤中, 在要使所述第一计算机具有的所述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从所述第一计算机移动到所述第二计算机的情况下, 从所述第一计算机获取与所述第一计算机使用的逻辑卷有关的信息,作为转移源卷候选的信息提示给用户, 获取由用户指定的转移目标卷的信息, 从所述第二计算机获取用于识别所述第二计算机能够使用的所述通信接口部的通信接n f目息, 示出所述通信接口识别信息来询问所述存储控制装置,由此,判断有无与所述通信接口识别信息对应的通信端口部, 在判断为具有与所述通信接口识别信息对应的所述通信端口部的情况下,判断由用户指定的所述转移目标卷是否正与所述通信端口部连接且能否使用, 在判断为所述转移目标卷正与所述通信端口部连接且能够使用的情况下,使用于识别由用户从所述转移源卷的候选中选择的所述规定的逻辑卷的信息和用于识别所述转移目标卷的信息建立对应并交付到所述卷准备步骤。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计算机在所述卷准备步骤之前执行指定步骤, 在所述指定步骤中, 在要将所述第一计算机具有的所述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远程复制到所述第二计算机上的情况下, 从所述第一计算机获取与所述第一计算机使用的逻辑卷有关的信息,作为远程复制源卷候选的信息提示给用户, 从所述第二计算机获取用于识别所述第二计算机能够使用的所述通信接口部的通信接口识别息, 示出所述通信接口识别信息来询问所述其他存储控制装置,由此,判断有无与所述通信接口识别信息对应的通信端口部, 在判断为具有与所述通信接口识别信息对应的所述通信端口部的情况下,判断在所述第一计算机所使用的所述存储控制装置和所述第二计算机所使用的所述其他存储控制装置之间能否远程复制, 在判断为在所述存储控制装置和所述其他存储控制装置之间能够远程复制的情况下,从所述存储控制装置获取与所述其他存储控制装置的所述通信端口部建立了对应的所述其他逻辑卷的一览,作为远程复制目标卷候选的信息提示给用户, 示出用于识别由用户从所述远程复制目标候选的信息中选择的所述其他逻辑卷的信息来询问所述其他存储控制装置,由此,判断能否将所选择的所述其他逻辑卷用作远程复制目标卷, 在判断为能够将所述其他逻辑卷用作所述远程复制目标卷的情况下,使用于识别由用户从所述远程复制源卷的信息中选择的所述规定的逻辑卷的信息和用于识别判断为能够使用的所述远程复制目标卷的信息建立对应并交付到所述卷准备步骤。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计算机和所述第二计算机具有通过与所述管理计算机通信来控制逻辑卷的分配的分配控制部, 所述分配控制部在对于能够利用的通信接口部接收到询问的情况下,判断本计算机为物理计算机还是虚拟计算机, 在判断为本计算机为所述物理计算机的情况下,获取用于识别通信接口部的信息并发送到所述管理计算机, 在判断为本计算机为所述虚拟计算机的情况下,从所述虚拟基础架构获取用于识别所述通信接口部的信息并发送到所述管理计算机。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分配步骤中,将与所述规定的逻辑卷连接的所述通信接口部作为虚拟的通信接口部与所述第二计算机连接,由此将所述规定的逻辑卷透明地分配给所述第二计算机。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用于控制所述虚拟基础架构的虚拟基础架构控制部设置在与所述虚拟基础架构不同的物理计算机上,所述管理计算机通过与所述虚拟基础架构控制部通信,来执行所述连接步骤和所述分配步骤。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数据包括所述应用程序的程序数据和由所述应用程序使用的应用数据。
14.一种应用程序运行环境转移方法,用于使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从第一计算机转移到第二计算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计算机作为设置在用于提供虚拟计算机的虚拟基础架构上的虚拟计算机而构成, 具有存储与所述应用程序有关的规定数据的存储控制装置, 在所述存储控制装置内准备存储所述规定数据的规定的逻辑卷,使得所述第二计算机能够使用所述规定数据, 可通信地连接所述虚拟基础架构具有的通信接口部和所述存储控制装置具有的、与所述规定的逻辑卷对应的通信端口部,使得能够经由所述虚拟基础架构访问在所述存储控制装置内准备的所述规定的逻辑卷, 将所述规定的逻辑卷透明地分配给所述第二计算机。
【文档编号】G06F9/46GK104272281SQ201280072959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5日
【发明者】三木健一, 石崎太郎, 吉冈慎一郎, 田畑谦三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