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子商务系统的对账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02207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电子商务系统的对账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商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电子商务系统的对账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不同系统之间存在账务处理的时候,系统之间传输对账信息常常会因为网络原因而失败,从而导致两个系统之间的账务存在差异,目前解决这种差异的主要方式是进行对账处理。现有的对账处理方法如下:I)第一账务处理系统根据当日的处理账户信息生成账单文件,将所述账单文件存储至账单文件存储区;2)接收第二账务处理系统在固定时间点发出的对账请求,然后从账单文件存储区中读出账单文件,并发送给第二账务处理系统进行对账工作。上述步骤2的触发频率一般是每天一次,我们称之为“日终对账”。通过上述对账方案,可以确保两个账务处理系统之间的账务的一致性,但是上述对账方案对于系统性能和客户的使用体验存在较大影响。示例性的,现有的技术方案应用于客户体验要求较高且交易量巨大的系统(如电子商务系统)时,存在以下问题:I:电子商务系统中客户对于系统响应时间的要求较高,如果进行日终对账,当由于网络原因或其他原因导致系统交互失败时,客户涉及账务的操作将无法得到系统正确的反馈,形成较差的客户体验。例如某个客户购买商品付款以后,如果因为网络原因造成系统对账失败,则需要一个会计日(进行日终对账)以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这对于目前竞争激烈的电子商务系统来说无疑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2:电子商务系统中交易量较大,进行日终对账将会在短时间内对系统的性能(如数据库性能、应用程序服务器(APP server)性能等)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例如,造成应用服务器响应速度过慢或文件服务器传输阻塞等),从而影响系统对外提供正常的客户服务。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商务系统的对账方法和系统,减轻了对账系统进行对账处理时的压力,提高了对账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客户体验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商务系统的对账方法,包括:第一账务处理系统实时接收第二账务处理系统发送的对账请求并在接收到所述对账请求后,根据当前时间段的对账清单生成第一账单文件;所述第一账务处理系统将所述第一账单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账务处理系统以便进行对账处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电子商务系统的对账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账务处理系统和第二账务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账务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实时接收所述第二账务处理系统发送的对账请求;账单文件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当前时间段的对账清单生成第一账单文件;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账务处理系统发送所述第一账单文件;所述第二账务处理系统包括: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账务处理系统发送所述对账请求;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账单文件;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账单文件进行对账处理。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电子商务系统的对账方法和系统,由第一账务处理系统实时接收第二账务处理系统发送的对账请求,然后生成和发送第一账单文件,不会在短时间内对系统性能产生较大影响,从而保证了系统能对外提供正常的客户服务;通过同时发送所述第一账单文件和第二账单文件,或者,通过重复获取所述第一账单文件,可以提闻对账成功率;能有效提闻客户体验性。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电子商务系统的对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电子商务系统的对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电子商务系统的对账系统的方块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电子商务系统的对账系统的方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电子商务系统的对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100:第一账务处理系统实时接收第二账务处理系统发送的对账请求并在接收到所述对账请求后,根据当前时间段的对账清单生成第一账单文件,例如:从数据库中读取所述当前时间段的对账清单然后生成XML格式的所述第一账单文件。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每隔多长时间(即每隔多大的时间段)生成一次账单文件可以灵活设置;对账清单可以通过文件名来标识其属于哪个时间段的对账清单,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其中,第一账务处理系统可以提供用于实时接收所述对账请求的接口。在本实施例的100中,通过实时接收对账请求,可以灵活提高对账频率。其中,第一账务处理系统实时接收第二账务处理系统发送的对账请求的频率可以自主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102:所述第一账务处理系统将所述第一账单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账务处理系统以便进行对账处理。例如,所述第一账务处理系统通过HTTP协议将所述第一账单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账务处理系统以便进行对账处理。其中,所述第一账务处理系统可以提供用于通过HTTP协议向所述第二账务处理系统发送XML格式的所述第一账单文件的接口,所述第二账务处理系统可以提供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账单文件的接口。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对账方法,通过提高对账频率,分散了系统进行对账处理的压力,保证了系统能对外提供正常的客户服务,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提高了用户体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接收到所述对账请求后才会生成所述第一账单文件并将所述第一账单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账务处理系统,而不是像现有技术那样提前生成账单文件并将其存储在账单文件存储区,因此,本实施例在提高对账频率的同时,不会出现账单文件过多进而导致占用较大存储空间的问题,能有效节省系统存储空间。而现有技术如果单纯的提高对账频率,会导致账单文件存储区占用过大的存储空间,进而造成系统资源浪费。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为了提高对账成功率,提供了一种回退发送机制,包括:在102中,在将所述第一账单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账务处理系统的同时,所述第一账务处理系统还将第二账单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账务处理系统,所述第二账单文件由所述第一账务处理系统根据所述当前时间段的上一个时间段的对账清单生成(即:第二账务处理系统每一次获取最新对账文件时,都获取当前时间段的账单文件和上一个时间段的账单文件)。采用上述回退发送机制,适用于网络经常出现故障的情景。此外,回退发送机制可以和日终对账机制结合使用,以进一步确保对账成功。或者,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为了提高对账成功率,还提供了一种账单文件重发机制。参照图2,此时所述对账方法除了包括100和102外,还包括:104:如果对账处理失败,则所述第二账务处理系统向所述第一账务处理系统发送请求以重新获取所述第一账单文件。对账处理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当第一账务处理系统采用HTTP协议向第二账务处理系统传送XML文件时,XML文件的结构格式错误会使得第二账务处理系统无法成功解析这个XML文件,进而导致对账处理失败。当然,还可以包括其他原因,例如网络故障等,对此不一一列举。所述第二账务处理系统可以通过以下步骤重新获取所述第一账单文件:a:所述第二账务处理系统向所述第一账务处理系统请求失败时间段(即所述当前时间段)的账单文件(即所述第一账单文件);b:所述第一账务处理系统根据所述失败时间段的对账清单生成所述第一账单文件并将其发送至所述第二账务处理系统以便进行对账处理。当然,在本实现方式的100中,也可以将所述第一账单文件存储一段时间,以便于在上述b中直接将所述第一账单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账务处理系统,而无需再次生成所述第一账单文件。采用上述重发机制,适用于网络偶尔出现问题的情景,在这种情景下,只需要较少次数的重发即可成功对账。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电子商务系统的对账系统的方块示意图,参照图3,所述对账系统包括第一账务处理系统31和第二账务处理系统32,其中,所述第一账务处理系统31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311:用于实时接收所述第二账务处理系统32发送的对账请求。账单文件生成模块312:用于根据当前时间段的对账清单生成第一账单文件。例如,在所述第一接收模块311接收到所述对账请求后,从数据库中读取所述当前时间段的对账清单,生成XML格式的所述第一账单文件。第一发送模块313:用于向所述第二账务处理系统32发送所述第一账单文件。例如,通过HTTP协议向所述第二账务处理系统32发送所述第一账单文件。所述第二账务处理系统32包括:第二发送模块321:用于向所述第一账务处理系统31发送所述对账请求。第二接收模块322: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账单文件。第一处理模块32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账单文件进行对账处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对账系统能够通过提高对账频率,分散对账系统进行对账处理的压力,保证了系统能对外提供正常的客户服务,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提高了客户体验性。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接收到所述对账请求后才会生成所述第一账单文件并将所述第一账单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账务处理系统,而不是像现有技术那样提前生成账单文件并将其存储在账单文件存储区,因此,本实施例在提高对账频率的同时,不会出现账单文件过多进而导致占用较大存储空间的问题,能有效节省系统存储空间。而现有技术如果单纯的提高对账频率,会导致账单文件存储区占用过大的存储空间,造成系统资源浪费。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在网络经常出现故障的情景中,为了提高对账成功率,所述第一发送模块313还可用于执行回退发送处理,即:在发送所述第一账单文件的同时,向所述第二账务处理系统发送第二账单文件,所述第二账单文件由所述第一账务处理系统31 (例如,由所述账单文件生成模块312)根据所述当前时间段的上一个时间段的对账清单生成。此外,回退发送处理可以和日终对账机制结合使用,以进一步确保对账成功。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用于电子商务系统的对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4,所述对账系统包括第一账务处理系统31 (请参照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说明)和第二账务处理系统42,其中:第二账务处理系统42除了包括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二发送模块321、第二接收模块322和第一处理模块323外,还包括第二处理模块424,用于在所述第一处理模块323对账处理失败时,重新获取所述第一账单文件。示例性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重新获取所述第一账单文件:a:所述第二账务处理系统42向所述第一账务处理系统31请求失败时间段(即所述当前时间段)的账单文件(即所述第一账单文件);b:所述第一账务处理系统31根据所述失败时间段的对账清单生成所述第一账单文件并将其发送至所述第二账务处理系统42以便进行对账处理。当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账务处理系统31还可以包括临时存储模块,用于临时存储所述账单文件生成模块312生成的第一账单文件,以便于在上述b中直接将所述第一账单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账务处理系统42。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对账系统适用于网络偶尔出现问题的情景,在这种情景下,只需要较少次数的重发所述第一账单文件即可成功对账。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结合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全部通过硬件来实施。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背景技术做出贡献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0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教导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所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电子商务系统的对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账务处理系统实时接收第二账务处理系统发送的对账请求并在接收到所述对账请求后,根据当前时间段的对账清单生成第一账单文件; 所述第一账务处理系统将所述第一账单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账务处理系统以便进行对账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时间段的对账清单生成第一账单文件包括: 从数据库中读取所述当前时间段的对账清单,生成XML格式的所述第一账单文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账务处理系统通过HTTP协议将所述第一账单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账务处理系统。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一账单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账务处理系统的同时,所述第一账务处理系统还将第二账单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账务处理系统,所述第二账单文件由所述第一账务处理系统根据所述当前时间段的上一个时间段的对账清单生成。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对账处理失败,则所述第二账务处理系统向所述第一账务处理系统发送请求以重新获取所述第一账单文件。
6.一种用于电子商务系统的对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账务处理系统和第二账务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账务处理系统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实时接收所述第二账务处理系统发送的对账请求; 账单文件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当前时间段的对账清单生成第一账单文件;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账务处理系统发送所述第一账单文件; 所述第二账务处理系统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账务处理系统发送所述对账请求;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账单文件;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账单文件进行对账处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账单文件生成模块从数据库中读取所述当前时间段的对账清单,生成XML格式的所述第一账单文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通过HTTP协议向所述第二账务处理系统发送所述第一账单文件。
9.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在发送所述第一账单文件的同时,向所述第二账务处理系统发送第二账单文件,所述第二账单文件由所述第一账务处理系统根据所述当前时间段的上一个时间段的对账清单生成。
10.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账务处理系统还包括: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对账处理失败时,重新获取所述第一账单文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子商务系统的对账方法和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第一账务处理系统实时接收第二账务处理系统发送的对账请求并在接收到所述对账请求后,根据当前时间段的对账清单生成第一账单文件;所述第一账务处理系统将所述第一账单文件发送至所述第二账务处理系统以便进行对账处理。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电子商务系统的对账方法和系统,不会在短时间内对系统性能产生较大影响,保证系统能对外提供正常的客户服务,还能够通过账单文件重发机制或回退发送机制提高对账成功率,提高客户体验性。
文档编号G06Q40/00GK103177368SQ20131013681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9日
发明者程浩, 杨杰, 周振, 王伟, 陆祺, 张兴强, 季宜锋, 章梦, 吴定健, 邓小茜 申请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