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防体系监察对象构建与管理模型化方法

文档序号:6515427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惩防体系监察对象构建与管理模型化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惩防体系监察对象构建与管理模型化方法,属于计算机应用领域。该方法对国家惩防体系建设规划中涉及的监察业务内容进行梳理,并根据梳理的内容进行信息化系统建模,依赖监察规则引擎驱动,实现对被监察对象指标化监控,同时对其监察数据进行的泛化和网化处理,实现对监察对象综合分析及研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方法解决了政府行政权力运行系统、政务业务运行系统等多系统数据的采集、监控的问题,使被监察对象在其监察范围内的行为都纳入监察规则引擎来处理,并通过对监察数据的后期处理,解决了被监察对象与违规、违法信息的关联分析问题。
【专利说明】 惩防体系监察对象构建与管理模型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应用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惩防体系监察对象构建与管理模型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惩防体系建设过程中,发现政府工作人员的腐败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I以运作效能低下为表现特点的不作为腐败。
[0003]所谓不作为腐败就是指党员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具其权而不尽其责的腐败问题。我们总结这类问题主要体现在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不按规定时间完成办件、对群众咨询态度恶劣、该反馈的不及时反馈等方面的问题。
[0004]I以滥用权力为表现特点的权力腐败。
[0005]所谓权力腐败它特指权力的蜕变,即权力主体滥用权力或者偏离公共职责,借职务之便获取个人的特殊利益,从而使国家政治生活发生病态变化的过程。我们总结这类问题,主要体现在腐败分子生活作风,财产状况、领导管理方式上会提前暴露一些问题。
[0006]在当前信息社会,传统的纪检监察工作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网络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所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对政府腐败问题进行辅助监察成为一种新的工作方式和模式,比如各地建设行政权力电子监察、阳光权力运行系统、行政审批点子监察等。
[0007]传统的监察多利用单一方式设置监察点进行监控,如超过预警伐值,则系统自动报警。这种监控方式虽能够对某些腐败问题,比如行政权力的运行效率和审批速度问题进行很好的监控,但对于一些领导干部腐败问题往往通过这种方式很难起到预防的效果,有些腐败干部在被查处之前,就有很多预兆,例如:在其名下或直系亲属名下有多套房产,在互联网上有很多匿名投诉,信访举报部门收到很多对其部门和本人投诉,家属都移居国外等。这些方面如果只从独立的监察指标,计算机是很难发现问题的,只有通过对各种表象的系统分析才能很好的作出研判。同时,传统的监察技术不能够有效处理部门职责、法律法规、被监察部门接入、监察规则的合理关联与有机统一的体系化管理问题。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惩防体系监察对象构建与管理模型化方法。利用该惩防体系监察对象构建与管理模型化方法,能够解决政府政务业务运行系统等多系统数据的采集、监控的问题,使被监察对象在其监察范围内的行为都纳入监察规则引擎来处理,并通过对监察数据的后期处理,解决了被监察对象与违规、违法信息的关联分析问题。
[0009]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惩防体系监察对象构建与管理模型化方法,其特点是该方法对国家惩防体系建设规划中涉及的监察业务内容进行信息化系统建模,依赖监察规则引擎驱动,实现对被监察对象指标化、多维度监控,同时对其监察数据进行的泛化和网化处理,实现对监察对象综合分析及研判。
[0010]所述监察对象的基本属性为主体、范围、程序及规则,该方法按照上述基本属性对监察对象抽象和信息化建模。
[0011]所述主体属性信息主要包括:部门职责、岗位职责、人员职责;
所述范围属性主要包括:部门接入范围、事项接入范围、业务接入范围;
所述程序属性主要包括: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管理流程;
所述规则属性主要包括:规则定义、指标设计、规则引擎、指标监控。
[0012]对监察对象进行接入管理,管理内容包括部门接入、事项接入及业务接入,通过接入管理,我们很好解决接入内容在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的有机结合,方便整个惩防体系监察内容的增删维护。
[0013]所述监察规则包括规则定义、指标设计、规则引擎、指标监控及对监察点数据进行泛化和网化处理,以解决系统对被监察对象的研判预警的灵敏度和准确性问题。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惩防体系监察对象构建与管理模型化方法具有以下突出地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惩防体系信息化建模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惩防体系的体系化建设,并为后期扩展提供技术和管理支撑;
(二)该技术解决了过去仅依靠监察指标来获取监察数据的单一性问题和不全面的问题,而我们的方法可以把权力划分为四大属性,根据四大属性,解决监察点的问题,同时根据四大属性实现某一数据的泛化和网化,所谓泛化,即当某项监察点发生疑点后,系统可以对其类似指标进行检查,看其是否也发生疑点,从而定义其被监察对象违法、违规行为的疑似程度。所谓网化,就是对被监察对象的相关监察数据进行关联,全面掌控被监察对象。
[0015]【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附图1为本发明惩防体系监察对象构建与管理模型化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惩防体系监察对象构建与管理模型化方法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0018]实施例:
如附图1所示,该方法技术实现方案如下:
(一)把被监控对象的业务进行行数字化建模
经过对政府业务惩防体系信息梳理,我们把惩防体系中被监察对象用四个基本属性(主体、范围、程序、规则)信息来表示,这四类属性信息又分为若干可量化的子属性,这样就便于后期对这些信息进行计算机处理。
[0019](二)安装并配置采集终端软件
针对不同的惩防体系要求,对各部门的被监察对象的业务系统安装并配置采集终端软件。采集终端软件应支持各类技术体系、操作系统、数据库环境。
[0020](三)通过计算机网络建立被监察对象采集终端与惩防体系中心监控服务器的连接
各采集终端通过政务内网或外网,建立采集终端与惩防体系中心监控服务器的连接,并测试连通正常。
[0021 ](四)在惩防体系中心监控服务器上建立监控数据采集规则,并发布到各采集终端软件
中心监控服务器根据不同监控对象设置不同的监控规则,用XML形式生成规则文件,并发布到各采集终端软件,通过规则驱动采集终端,采集相关数据。
[0022](五)采集、存储、封装、传输被监控对象数据
采集终端对被监察对象系统数据按照数据采集规则进行采集后进行存储,然后对数据进行打包、封装、加密后传输到中心监控服务器上。
[0023](六)根据设定的预警指标,对采集的过程和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及研判
对不同业务系统、不同的责任部门、责任人设定不同的预警指标,在全面收集被监察对象各类行政效能、廉政风险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数据的整理、加工,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运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分析被监察对象产生腐败的可能性,判断各种指标和因素是否突破了预警临界值,通过预警准则决定是否发出警报,发出何种警级的警报以及用什么方式发出警报。
【权利要求】
1.惩防体系监察对象构建与管理模型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对国家惩防体系建设规划中涉及的监察业务内容进行信息化系统建模,依赖监察规则引擎驱动,实现对被监察对象指标化、多维度监控,同时对其监察数据进行的泛化和网化处理,实现对监察对象综合分析及研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惩防体系监察对象构建与管理模型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察对象的基本属性为主体、范围、程序及规则,该方法按照上述基本属性对监察对象抽象和信息化建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惩防体系监察对象构建与管理模型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属性信息主要包括:部门职责、岗位职责、人员职责; 所述范围属性主要包括:部门接入范围、事项接入范围、业务接入范围; 所述程序属性主要包括: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管理流程; 所述规则属性主要包括:规则定义、指标设计、规则引擎、指标监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惩防体系监察对象构建与管理模型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监察对象进行接入管理,管理内容包括部门接入、事项接入及业务接入,通过接入管理,我们很好解决接入内容在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的有机结合,方便整个惩防体系监察内容的增删维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惩防体系监察对象构建与管理模型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察规则包括规则定义、指标设计、规则引擎、指标监控及对监察点数据进行泛化和网化处理,以解决系统对被监察对象的研判预警的灵敏度和准确性问题。
【文档编号】G06Q10/06GK103530730SQ201310481183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5日
【发明者】于皓, 张峰, 张晓磊 申请人:山东浪潮齐鲁软件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