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6519154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该电子设备能够防止电池的过充电和过放电。该电子设备能够以正常模式和电力消耗较少的第一省电模式进行工作。在所述第一省电模式中电池供给电力,直到电池剩余容量达到第一阈值为止。充电单元在所述正常模式中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在进行向着所述第一省电模式的转变时所述电池剩余容量小于比所述第一阈值大的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从而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直到所述电池剩余容量达到所述第二阈值为止、并且进行向着所述第一省电模式的转变。
【专利说明】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能够以省电模式进行工作的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有控制方法用的控制程序的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0002]在近来的如图像形成设备那样的电子设备中,功能的数量增加并且这些功能变得高功能化,从而趋于使最大电力消耗增加。由于经由一条电源线路能够供给的电力有限,因此提出了用于从与电源并联连接的电池临时供给不足电力的方法(例如,参见日本特开2007-5944(JP2007-5944A))。
[0003]另一方面,除了正常模式以外,这种图像形成设备还配备有省电工作模式。在该设备不进行诸如打印等的工作的情况下,该设备转变为省电工作模式并且以低电力消耗进行工作。例如,该设备在打印之间的间隔期间进入一个省电工作模式。该设备频繁地进入该省电工作模式并且频繁地恢复为正常模式。此外,该设备在周末等进入另一省电工作模式。在该省电工作模式中,该设备以超低电力消耗状态长时间工作。
[0004]使用电池的电子设备需要避免电池的过放电和过充电。然而,在以省电工作模式使用该设备的情况下,除非对充放电进行适当控制,否则该设备长时间保持过充电状态或者保持处于过放电状态。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省电模式进行工作的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有该控制方法用的控制程序的存储介质,其能够进行控制以防止电池的过充电和过放电。
[0006]因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能够以正常模式和与所述正常模式相比电力消耗较少的第一省电模式进行工作,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池,用于在所述第一省电模式中供给电力,直到电池剩余容量达到第一阈值为止;充电单元,用于在所述正常模式中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以及控制单元,用于在进行向着所述第一省电模式的转变时所述电池剩余容量小于比所述第一阈值大的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从而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直到所述电池剩余容量达到所述第二阈值为止、并且进行向着所述第一省电模式的转变。
[0007]因此,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能够以正常模式和与所述正常模式相比电力消耗较少的第二省电模式进行工作,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池,用于在所述第二省电模式中供给电力;充电单元,用于在所述正常模式中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直到电池剩余容量达到第三阈值为止;以及控制单元,用于在进行向着所述第二省电模式的转变时,进行控制,从而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直到所述电池剩余容量达到比所述第三阈值大的第四阈值为止、并且进行向着所述第二省电模式的转变。
[0008]因此,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以正常模式和与所述正常模式相比电力消耗较少的第一省电模式进行工作,并且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电池,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一省电模式中从所述电池供给电力,直到电池剩余容量达到第一阈值为止;在所述正常模式中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以及在进行向着所述第一省电模式的转变时所述电池剩余容量小于比所述第一阈值大的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从而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直到所述电池剩余容量达到所述第二阈值为止、并且进行向着所述第一省电模式的转变。
[0009]因此,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以正常模式和与所述正常模式相比电力消耗较少的第二省电模式进行工作,并且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电池,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二省电模式中从所述电池供给电力;在所述正常模式中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直到电池剩余容量达到第三阈值为止;在进行向着所述第二省电模式的转变时,进行控制,从而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直到所述电池剩余容量达到比所述第三阈值大的第四阈值为止、并且进行向着所述第二省电模式的转变。
[0010]因此,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存储有控制程序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控制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根据第三方面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0011]因此,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存储有控制程序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控制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根据第四方面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0012]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省电模式进行工作的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有该控制方法用的控制程序的存储介质,其能够进行控制以防止电池的过充电和过放电。
[0013]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结构的框图。
[0015]图2是示意性示出图1所示的电源单元和蓄电单元的结构的框图。
[0016]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系统控制器所执行的充电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0017]图4是示出图1所示的系统控制器所执行的充放电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0018]图5是示出根据图4所示的处理中的步骤S405的分支而改变的电池剩余容量与工作阈值和转变阈值之间的关系的图。
[0019]图6是示出根据图4所示的处理中的步骤S417的分支而改变的电池剩余容量与工作阈值和转变阈值之间的关系的图。
[0020]图7是示出图1所示的系统控制器所执行的过放电防止充放电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0021]图8是示出执行过放电防止充放电控制处理时的电池剩余容量与工作阈值和转变阈值之间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实施例说明图像形成设备作为本发明的电子设备。
[0023]图1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00的结构的框图。
[0024]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设备100包括系统控制器101、显示单元102、打印单元103、电源单元104和蓄电单元105。[0025]系统控制器101包括CPU110、RAM111、外围I/O控制器112、电源控制器113、信息存储单元114和通信控制单元115。
[0026]CPUllO作为系统控制器101的中枢对图像形成设备100整体的操作进行控制。RAMl 11是连接至CPUl 10的易失性存储器,存储使CPUl 10工作所需的软件,并且存储形成图像所用的数据。
[0027]外围I/O控制器112连接至CPU110,并且根据CPUllO的指示来控制所连接的外围装置。电源控制器113连接至外围I/O控制器112,并且控制图像形成设备100整体的电力供给。
[0028]信息存储单元114连接至外围I/O控制器112,并且存储CPUllO所使用的软件等。通信控制单元115连接至外围I/O控制器112,并且经由LAN连接至外部计算机108。
[0029]显示单元102连接至外围I/O控制器112,并且将CPUllO所生成的显示数据显示在IXD面板(未示出)上。打印单元103连接至外围I/O控制器112,接收CPUllO所生成的打印数据,并且将该打印数据打印在薄片上。
[0030]电源单元104经由插入口 106连接至AC电源。电源单元104连接至电源控制器113,根据电源控制器113的指示向图像形成设备100整体供给电力,并且还起改变供给系统的作用。
[0031]蓄电单元105电连接至电源单元104,利用从电源单元104接收到的电力进行充电,并且使充电后的电力放电以将该电力供给至电源单元104。
[0032]此外,蓄电单元105也与电源控制器113相连接,并且向电源控制器113通知自身的状况。电源开关107连接至电源控制器113,并且用作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主开关。
[0033]图像形成设备100配备有与正常模式(正常工作模式)相比电力消耗较少的两个省电模式(省电工作模式)。第一省电模式仅切断向着显示单元102和打印单元103的电力供给,并且表示为休眠。
[0034]第二省电模式在用户使电源开关107变为OFF(断开)的情况下发生,并且表示为快速关断(quick-off)。在该快速关断中,仅向图1中加阴影的各装置(通信控制单元115、RAM111、外围I/O控制器112、电源控制器113和蓄电单元105)供给电力。
[0035]休眠是假定从正常工作模式频繁地转变至的省电工作模式。在第一省电模式中,尽管电力消耗高,但可以进行向着第一省电模式快速转变和向着正常工作模式快速恢复。
[0036]另一方面,快速关断是假定如周末那样长时间保持省电工作模式下的工作的省电工作模式。尽管无法进行向着第二省电模式的快速转变和向着正常工作模式的快速恢复,但与休眠相比,电力消耗可以更小。
[0037]图2是示意性示出图1所示的电源单元104和蓄电单元105的结构的框图。
[0038]如图2所示,电源单元104包括常规电源生成单元120、省电电源生成单元121、充电系统继电器122、常规电源系统继电器123和省电系统继电器124。
[0039]常规电源生成单元120生成图像形成设备100在正常工作期间使用的电力。常规电源生成单元120将该电力经由常规电源系统继电器123供给至系统控制器101、打印单元103 等。
[0040]省电电源生成单元121生成省电工作模式中所使用的电力。此外,省电电源生成单元121将该电力经由省电系统继电器124供给至诸如外围I/O控制器112和电源控制器113等的即使在省电工作模式中也继续工作的各单元。
[0041]蓄电单元105包括:电池126,用于储存电能;以及电池控制IC125,用于监视储存在电池126中的电能并且切换充放电系统。
[0042]电池126可以在以休眠和快速关断进行工作期间供给电力。电池控制IC125经由充电系统继电器122与常规电源生成单元120相连接,并且利用来自常规电源生成单元120的电力对电池126进行充电。此外,电池控制IC125还与省电电源系统相连接,并且使储存在电池126中的电力放电至该省电电源系统。
[0043]根据来自与电池控制IC125相连接的电源控制器113的指示来控制这些充放电系统。电源控制器113可以经由电池控制IC125监视当前储存在蓄电单元105中的电能,并且还可以切换充电系统继电器122、常规电源系统继电器123和省电系统继电器124。在省电工作模式中,从蓄电单元105尽可能多地供给电力,从而减少经由插入口 106所输入的电力。然而,在电池126的电池剩余容量减少的情况下,在以休眠进行工作期间对电池126进行充电。另一方面,在电池126的电池剩余容量减少的情况下,在以快速关断进行工作期间,不进行充电而是使该设备关机。
[0044]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系统控制器101所执行的充电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应当注意,在后面将说明的图4和图7所示的充放电控制处理中调用并执行图3所示的充电处理。
[0045]如图3所示,CPUl 10首先向电源控制器113询问蓄电单元105的电池剩余容量(步骤S301)。然后,电源控制器113向电池控制IC125询问该电池剩余容量(步骤S302)。
[0046]接着,电源控制器113从电池控制IC125接收到电池剩余容量应答(步骤S303),并且CPUllO从电源控制器113接收到该电池剩余容量应答(步骤S305)。由此,CPUl 10获得蓄电单元105的剩余容量。
[0047]接着,CPUllO判断电池剩余容量是否小于充电阈值(步骤S307)。该充电阈值表示蓄电单元105中充电后的电能,并且根据工作模式而被设置为不同的值。
[0048]在步骤S307的判断结果表明电池剩余容量小于充电阈值的情况下(步骤S307中为“是”),CPU110指示电源控制器113进行充电(步骤S311),电源控制器113使充电系统继电器122变为ON (接通)(步骤S313),并且该处理返回至步骤S301。
[0049]另一方面,在步骤S307的判断结果表明电池剩余容量不小于充电阈值的情况下(步骤S307中为“否”),CPUllO指示电源控制器113停止充电(步骤S321),并且电源控制器113从CPUllO接收到充电停止指示(步骤S323)。
[0050]然后,电源控制器113使充电系统继电器122变为OFF (步骤S325),并且该处理结束。
[0051]因而,在蓄电单元105的剩余容量小于所设置的充电阈值的情况下,继续向着蓄电单元105的充电。在蓄电单元105的剩余容量超过充电阈值的情况下,停止该充电。
[0052]图4是示出图1所示的系统控制器101所执行的充放电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0053]如图4所示,图像形成设备100将假定正常工作的默认充电阈值作为工作阈值(出厂默认阈值)存储在R0M(未示出)中。CPUllO在正常工作期间将充电阈值设置为工作阈值(步骤S400)。
[0054]接着,CPUl 10执行图3所示的充电处理以对蓄电单元105进行充电(步骤S401)。上述步骤S401对应于在正常工作模式时对电池126进行充电、直到电池126的电池剩余容量达到工作阈值为止的充电单元。
[0055]在充电处理完成的情况下,CPUllO判断是否给出向着省电工作模式的转变指示(步骤S403)。在步骤S403的判断结果表明没有给出向着省电工作模式的转变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403中为“否”),该处理返回至步骤S401。
[0056]另一方面,在步骤S403的判断结果表明给出了向着省电工作模式的转变指示的情况下(步骤S403中为“是”),CPU110判断该转变指示所指定的省电工作模式是否是快速关断(步骤S405)。
[0057]在步骤S405的判断结果表明该转变指示所指定的省电工作模式不是快速关断的情况下(步骤S405中为“否”),CPU110向电源控制器113询问电池剩余容量(步骤S411),并且电源控制器113向电池控制IC125询问电池剩余容量(步骤S412)。
[0058]接着,电源控制器113从电池控制IC125接收到电池剩余容量应答(步骤S413),并且CPUllO从电源控制器113接收到电池剩余容量应答(步骤S415)。
[0059]接着,CPUllO判断电池剩余容量是否为转变阈值以下(步骤S417)。该转变阈值是使得能够转变为休眠的蓄电单元105的电池剩余容量的下限,并且是预先定义的。
[0060]在步骤S417的判断结果表明电池剩余容量为转变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417中为“是”),CPUllO将充电阈值设置为转变阈值(步骤S431)从而防止由于休眠时的连续放电而导致过放电,执行图3所示的充电处理(步骤S433),并且使该处理返回至步骤S411。
[0061]上述步骤S417、S431和S433对应于如下的第一转变控制单元,其中在从正常工作模式向着休眠转变时,在电池126的电池剩余容量小于比工作阈值小的转变阈值的情况下,该第一转变控制单元在对电池126进行充电直到电池剩余容量达到该转变阈值为止之后,使该设备转变为休眠。
[0062]另一方面,在步骤S417的判断结果表明电池剩余容量不为转变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417中为“否”),CPUllO使该设备转变为休眠(步骤S441),并且结束该处理。上述步骤S417和S441对应于如下的第二转变控制单元,其中在从正常工作模式向着休眠转变时,在电池126的电池剩余容量大于转变阈值的情况下,该第二转变控制单元使该设备原样转变为休眠。
[0063]在步骤S405的判断结果表明该转变指示所指定的省电工作模式为快速关断的情况下(步骤S405中为“是”),CPUllO将充电阈值设置为满充电区域的下限(步骤S421),并且执行图3所示的充电处理(步骤S423)。
[0064]然后,CPUllO使该设备转变为快速关断(步骤S425),并且结束该处理。上述步骤S405、S421、S423和S425对应于如下的第三转变控制单元,其中在从正常工作模式向着快速关断转变时,该第三转变控制单元在电池126充电至大于工作阈值且低于满充电的电池剩余容量之后,使该设备转变为快速关断。
[0065]图5是示出根据图4所示的处理中的步骤S405的分支而改变的电池剩余容量与工作阈值和转变阈值之间的关系的图。
[0066]在图5中,例如,工作阈值应为80%,并且转变阈值应为40%。实线表示向着休眠的转变(步骤S405中为“否”)的情况,并且虚线表示向着快速关断的转变(步骤S405中为“是”)的情况。纵轴表示剩余容量并且横轴表示时间。应当注意,工作阈值和转变阈值是基于实验结果或用户所进行的设置而预先定义的,从而足以进行休眠和快速关断时的操作。
[0067]通过执行步骤S401的充电处理,预先已对蓄电单元105进行了充电,直至电池剩余容量达到工作阈值为止。在时间点T处,CPUllO判断为进行向着省电工作模式的转变,并且进行针对步骤S405的处理。
[0068]在要转变的省电工作模式是休眠的情况下(步骤S405中为“否”),图像形成设备100立即转变为休眠,并且由于蓄电单元105放电,因此电池剩余容量从A点起减少。
[0069]在B点处该设备恢复为正常工作模式的情况下,由于通过充电处理开始向着蓄电单元105的充电,因此电池剩余容量增加。然而,由于充电阈值是工作阈值,因此如由C点处的值所示,电池剩余容量没有超过工作阈值。
[0070]由于假定处于休眠的该设备在短时间内恢复为正常工作模式,因此电池剩余容量重复进行如图5的实线那样的工作阈值附近的增减。
[0071]另一方面,在要转变的省电工作模式是快速关断的情况下,CPUllO尝试将蓄电单元105充电为接近满充电,从而使蓄电单元105进行长时间的电力供给。
[0072]因此,充电阈值上升为满充电区域的下限,并且对电池进行充电直至达到D点为止。然后,由于该设备转变为快速关断的省电工作模式,因此电池剩余容量继续逐渐减少。因而,满充电区域的下限大于工作阈值,并且小于满充电。
[0073]图6是示出根据图4所示的处理中的步骤S417的分支而改变的电池剩余容量与工作阈值和转变阈值之间的关系的图。
[0074]在图6中,实线表示电池剩余容量大于转变阈值(步骤S417中为“否”)的情况,并且虚线表示电池剩余容量小于转变阈值(步骤S417中为“是”)的情况。此外,与图5相同,例如,工作阈值应为80%,并且转变阈值应为40%。纵轴表示剩余容量并且横轴表示时间。
[0075]电池剩余容量大于转变阈值的情况与图5的休眠的情况相同。
[0076]另一方面,在电池剩余容量为转变阈值以下(E点)的情况下,即使在时间点T处判断为进行向着省电工作模式的转变,CPUllO也将充电阈值设置为转变阈值并且开始充电。
[0077]结果,电池剩余容量增加至F点。由于在F点处电池剩余容量变得大于转变阈值,因此图像形成设备100转变为休眠,并且电池剩余容量不断减少。
[0078]然后,在G点处该设备恢复为正常工作模式的情况下,通过充电处理来重新开始充电。在电池剩余容量增加至H点时,应再次进行向着省电工作模式的转变。
[0079]此时,由于H点处的电池剩余容量大于转变阈值,因此步骤S417的判断结果为“否”,并且该设备立即转变为休眠。
[0080]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作为向着蓄电单元105的充电上限的充电阈值根据要转变的省电工作模式而改变,从而使得能够进行各省电工作模式所需的可供给电能的充电。
[0081]这样满足了由于预先进行了充电而立即转变为休眠的要求。此外,即使在蓄电单元105的电池剩余容量不足的情况下,由于通过设置转变阈值仅进行所需最小限度的充电,因此该设备也尽快转变为休眠。
[0082]即使在任意情况下,也可以对能够以省电工作模式进行工作的电子设备进行控制,以使得电池不会被过充电和过放电。结果,由于没有必要为了留有余量而增大电池容量,因此降低了成本。
[0083]上述的图4所示的充放电控制处理是以蓄电单元105没有进入过放电状态为前提的。
[0084]然而,在以省电工作模式进行工作的时间段实际长于设计值的情况下,图4所示的控制可能无法防止设备进入过放电状态。因此,在该设备正以省电工作模式进行工作的情况下,期望定期地执行图7所示的过放电防止充放电控制处理。
[0085]图7是示出图1所示的系统控制器101所执行的过放电防止充放电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0086]在图7中,图像形成设备100应以省电工作模式进行工作。电源控制器113向电池控制IC125询问电池剩余容量(步骤S701),并且接收到电池剩余容量应答(步骤S703)。
[0087]接着,电源控制器113基于所接收到的电池剩余容量来判断电池126是否将进入过放电状态(步骤S705)。这里,在电池剩余容量处于为了防止电池126进入过放电状态而预先定义的过放电阈值以下的情况下,电源控制器113判断为电池126将进入过放电状态。在步骤S705的判断结果表明电池126没有进入过放电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705中为“否”),该处理返回至步骤S701。
[0088]另一方面,在步骤S705的判断结果表明电池126将进入过放电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705中为“是”),电源控制器113判断工作中的省电工作模式是否是休眠(步骤S709)。
[0089]在步骤S709的判断结果表明省电工作模式是休眠的情况下(步骤S709中为“是”),电源控制器113将充电阈值设置为转变阈值(步骤S721)。
[0090]然后,电源控制器113使充电系统继电器122变为ON (步骤S723),进行图3所示的充电处理(步骤S725),并且使处理返回至步骤S701。因而,在以休眠进行工作期间电池126的电池剩余容量变成为了防止电池126进入过放电状态而预先定义的过放电阈值的情况下,对电池126进行充电直到电池剩余容量达到转变阈值为止。将参考图8来说明该过放电阈值。
[0091]另一方面,在步骤S709的判断结果表明省电工作模式不是休眠的情况下(步骤S709中为“否”),电源控制器113指示电池控制IC125停止放电(步骤S731)。
[0092]然后,电池控制IC125停止放电(步骤S733),并且结束该处理。因而,在以快速关断进行工作期间电池126的电池剩余容量变为过放电阈值的情况下,停止来自电池126的放电。
[0093]图8是示出在执行过放电防止充放电控制处理时的电池剩余容量与工作阈值和转变阈值之间的关系的图。
[0094]在图8中,实线表示向着休眠的转变(步骤S709中为“是”)的情况,并且虚线表示向着快速关断的转变(步骤S709中为“否”)的情况。此外,与图5相同,例如,工作阈值应为80%,并且转变阈值应为40%。纵轴表示剩余容量并且横轴表示时间。
[0095]首先,将说明休眠的情况。该设备在K点处进入休眠,并且电池剩余容量逐渐减少直到到达L点为止。如图8所示,L点处的电池剩余容量是作为与过放电区域的边界的过放电阈值。
[0096]在正监视电池剩余容量的电源控制器113判断为电池剩余容量达到过放电区域的情况下,电源控制器113使充电系统继电器122变为ON以开始充电。
[0097]由于此时充电阈值已改变为转变阈值,因此在M点处结束充电,并且蓄电单元105开始放电。然后,在N点处电池剩余容量再次达到过放电区域的情况下,蓄电单元105开始充电,直到电池剩余容量达到转变阈值为止。在P点处结束充电,并且剩余容量因放电而减少。因而,通过重复充放电以使得剩余容量在过放电区域和转变阈值之间改变来继续休眠时的工作。在Q点处工作模式将切换为正常工作模式的情况下,对电池进行充电直到剩余容量达到工作阈值为止。
[0098]接着,将说明快速关断的情况。该设备在K点处转变为快速关断,并且电池剩余容量逐渐减少并且到达R点。
[0099]在正监视电池剩余容量的电源控制器113判断为电池剩余容量达到过放电区域的情况下,电源控制器113指示电池控制IC125停止放电。结果,电池剩余容量维持为过放电区域的上限。
[0100]如上所述,在蓄电单元105放电并且达到过放电状态的情况下,根据图8的过放电防止充放电控制处理来对电池进行临时充电并且继续休眠。由于对电池进行充电直到剩余容量恰好达到转变阈值为止,因此该设备在最少限度的时间内恢复为休眠。结果,可以在使充电的电力消耗的增加最小的同时继续休眠。
[0101]另一方面,在省电工作模式为快速关断的情况下,停止放电。由于快速关断被设计成使得需要较长时间来从省电工作模式恢复,因此代替从省电工作模式恢复,该设备下次将通过冷启动恢复为正常工作模式。
[0102]即使在任意的省电工作模式中,该设备也可以在不会使电池陷入过放电状态的情况下在设计范围内进行工作。
[0103]上述实施例满足包括休眠和快速关断这两个省电工作模式中的要求,并且使得能够进行控制以使得电池不会被过充电和过放电。结果,由于没有必要为了留有余量而增加电池容量,因此降低了成本。
[0104]其它实施例
[0105]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器装置上的程序以进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或者CPU或MPU等装置)和通过下面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各方面,其中,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通过例如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器装置上的程序以进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来进行上述方法的各步骤。由于该原因,例如经由网络或者通过用作存储器装置的各种类型的记录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将该程序提供给计算机。
[0106]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倉泛。
[0107]本申请要求2012年11月1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2-251263的优先权,在此通过引用包含其全部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设备,其能够以正常模式和与所述正常模式相比电力消耗较少的第一省电模式进行工作,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电池,用于在所述第一省电模式中供给电力,直到电池剩余容量达到第一阈值为止; 充电单元,用于在所述正常模式中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在进行向着所述第一省电模式的转变时所述电池剩余容量小于比所述第一阈值大的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从而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直到所述电池剩余容量达到所述第二阈值为止、并且进行向着所述第一省电模式的转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在进行向着所述第一省电模式的转变时所述电池剩余容量大于所述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从而立即进行向着所述第一省电模式的转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在所述第一省电模式中所述电池剩余容量达到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从而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直到所述电池剩余容量达到所述第二阈值为止。
4.一种电子设备,其能够以正常模式和与所述正常模式相比电力消耗较少的第二省电模式进行工作,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电池,用于在所述第二省电模式中供给电力; 充电单元,用于在所述正常模式中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直到电池剩余容量达到第三阈值为止;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在进行向着所述第二省电模式的转变时,进行控制,从而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直到所述电池剩余容量达到比所述第三阈值大的第四阈值为止、并且进行向着所述第二省电模式的转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在所述第二省电模式中所述电池剩余容量达到比所述第三阈值小的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从而停止从所述电池放电。
6.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以正常模式和与所述正常模式相比电力消耗较少的第一省电模式进行工作,并且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电池,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省电模式中从所述电池供给电力,直到电池剩余容量达到第一阈值为止; 在所述正常模式中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以及 在进行向着所述第一省电模式的转变时所述电池剩余容量小于比所述第一阈值大的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从而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直到所述电池剩余容量达到所述第二阈值为止、并且进行向着所述第一省电模式的转变。
7.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以正常模式和与所述正常模式相比电力消耗较少的第二省电模式进行工作,并且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电池,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二省电模式中从所述电池供给电力; 在所述正常模式中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直到电池剩余容量达到第三阈值为止; 在进行向着所述第二省电模式的转变时,进行控制,从而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直到所述电池剩余容量达到比所述第三阈值大的第四阈值为止、并且进行向着所述第二省电模式的转 变。
【文档编号】G06F1/32GK103823542SQ201310573181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5日
【发明者】浅野浩平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