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顺应性推拉连接片的可插拔数据通信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24444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具有顺应性推拉连接片的可插拔数据通信模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顺应性推拉连接片的可插拔数据通信模块。数据通信模块连接片沿离轴方向具充分顺应性使得其能够耐受由在此些离轴方向上的力造成的损坏,但沿其纵向轴的方向仍具充分刚性,使得一个人可分别通过推动及拉动所述连接片而将数据通信模块插入到匣笼中及将其从匣笼中抽出。
【专利说明】具有顺应性推拉连接片的可插拔数据通信模块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通信系统,且特定来说涉及一种具有顺应性推拉连接片的可插拔数据通信模块。
【背景技术】
[0002]在数据通信系统中,将数据通信模块中的接口电子设备及其它接口元件模块化通常是有用的。举例来说,在光学数据通信系统中,光电子收发器模块可包括光源(例如激光器)及光检测器(例如光电二极管),且还可包括与激光器及光电二极管相关联的驱动器及接收器电路。为使用此种光电子收发器模块,将光纤电缆插入到模块中的端口中。此种模块还包括可耦合到外部电子系统的电触点。
[0003]数据通信模块的另一实例是以太网收发器模块。为使用以太网收发器模块,将可具有电连接器而非光学连接器的以太网电缆插入到模块中的端口中。模块可包括信号调节电子设备。此种模块还包括可耦合到外部电子系统的电触点。
[0004]一些数据通信模块经配置以插入到匣笼中或其它容座中。在此项技术中通常称作小外观尺寸可插拔式(SFP)的标准数据通信模块配置包括具有大体矩形轮廓的细长壳体。SFP模块可插入到具有凹槽阵列的匣笼的前面板中的此种凹槽中。模块的前端包括将模块闩锁于匣笼中的机构。所述机构通常包含模块壳体上的销及匣笼上的卡子。当用户将模块推动或插入到匣笼中时,销啮合卡子中的开口以将模块闩锁于匣笼中适当位置处。为将模块从匣笼释放或松开,用户轻按模块上的枢转手柄或以其它方式移动模块上的机构以致使销与卡子彼此解啮合。由于手柄或其它用户操作的机构更直接地卷入于将模块从匣笼解锁而非将模块闩锁于匣笼中,因此所述机构作为整体通常称作“解锁机构”。
[0005]在一些模块中,手柄可用作在模块已被解锁之后将模块从匣笼中拔出的把手。然后,在其中许多模块插入到匣笼中从而形成密集阵列的实例中,可难以抓住手柄或以其它方式抓住模块的一部分以将其从匣笼中拔出。为解决此可能问题,可给模块提供从模块的前端延伸的细长把手或连接片。用户可容易地抓住连接片以更容易地将模块从匣笼中拔出。
[0006]已提出提供用户不仅可拉动以将模块从匣笼中拔出而且用户可推动以将模块插入到匣笼中的连接片。提供此种推拉连接片产生挑战性。用户可拉动(沿轴的方向)以将模块拔出的上文所描述细长类型的连接片通常由响应于沿除沿着轴以外的方向施加的力而弯曲或挠曲的柔性或顺应性塑料制作。举例来说,如果向连接片施加向下或向上力,那么连接片挠曲,就像如果(举例来说)当此人正尝试够到另一模块的连接片时此人的手或手臂无意中擦碰到连接片那么可能出现的情形。由于数个原因相信连接片为柔性是重要的。首先,刚性连接片将易于遭受由于此些离轴力所致的折断或类似损坏。类似地,如果一个人尝试仅通过模块的刚性连接片来握持模块从而需要连接片支撑模块的整个重量,那么其连接片将需要足够强硬以能够耐受折断或类似损坏。其次,刚性连接片可以可无意中将模块从匣笼中取出的方式传输此些离轴力。第三,刚性连接片可以可损坏匣笼的方式将此些离轴力传输到匣笼。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包括连接片的数据通信模块,所述连接片沿离轴方向具充分顺应性使得其能够耐受来自沿此些离轴方向的力的损坏,但沿模块纵向轴的方向具充分刚性使得一个人可分别通过推动及拉动所述连接片而将所述模块插入到匣笼中及将其从匣笼中抽出。
[0008]在示范性实施例中,所述数据通信模块包括:模块电子设备,其经配置以处理数据通信信号;模块壳体;以及细长连接片,其具有以枢转方式安装到所述模块壳体的第一端的一端。所述模块壳体具有沿纵向轴的方向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细长的细长矩形形状。所述模块壳体的所述第一端具有用于接纳信号电缆的模块端口。所述模块壳体的所述第二端具有电触点。所述模块电子设备在所述模块端口与所述电触点之间提供用于数据通信信号的处理路径。所述细长连接片具有可与所述模块壳体的壳体掣子元件啮合的连接片掣子元件。所述连接片掣子元件可与所述壳体掣子元件啮合以沿平行于所述模块壳体的所述纵向轴的定向固持所述细长连接片,且可响应于离轴力而解啮合。所述掣子啮合因此准许所述细长连接片响应于离轴力而枢转离开平行于所述模块壳体的所述纵向轴的所述定向。
[0009]在另一示范性实施例中,所述数据通信模块包括:模块电子设备,其经配置以处理数据通信信号;模块壳体;以及细长连接片,其具有沿着第一轴的至少第一区段及邻近于所述第一区段的第二区段。所述模块壳体具有沿第一轴的方向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细长的细长矩形形状。所述模块壳体的所述第一端具有用于接纳信号电缆的模块端口。所述模块壳体的所述第二端具有电触点。所述模块电子设备在所述模块端口与所述电触点之间提供用于数据通信信号的处理路径。所述第一区段具有在附接区处固定地附接到所述模块壳体的所述第一端的第一区段第一端。所述细长连接片的所述第一区段具有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的第二轴从所述附接区移位的第一区段第二端。所述细长连接片的所述第二区段具有在所述第一区段与所述第二区段之间的有弹性柔性铰链处固定地连接到所述第一区段第二端的第二区段第一端。所述第二区段具有沿着所述第二轴从所述有弹性柔性铰链移位的第二区段第二端。所述有弹性柔性铰链界定所述第一区段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区段的一部分之间的锐角。
[0010]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审阅以下图及详细说明之后将明了或将变得明了其它系统、方法、特征及优点。打算将所有此些额外系统、方法、特征及优点包括在此说明内,且归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内,且由所附权利要求书保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参照以下图式可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所述图式中的组件未必是按比例的,而重点放在清晰地图解说明本发明的原理上。
[0012]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数据通信模块的透视图。
[0013]图2是图1的一部分的放大。
[0014]图3是展示图1的数据通信模块的连接片的枢转动作的侧立面图。
[0015]图4是图1的数据通信模块的连接片的侧立面图。[0016]图5是图1的数据通信模块的连接片的俯视透视图。
[0017]图6是图1的数据通信模块的连接片的仰视透视图。
[0018]图7是图1的数据通信模块的俯视透视图,其中盖的一部分被移除以显露内部。
[0019]图8是图1的数据通信模块的仰视透视图。
[0020]图9是图1的数据通信模块的向前部分的仰视透视图。
[0021]图10是图1的数据通信模块的向前部分的端立面图。
[0022]图11是在图7的线A-A上截取的图7的区的部分剖面图,其展示由掣子机构沿水平定向固持的连接片。
[0023]图12是在图7的线A-A上截取的图7的区的部分剖面图,其展示由掣子机构释放且向下枢转的连接片。
[0024]图13是在图7的线A-A上截取的图7的区的部分剖面图,其展示由掣子机构释放且向上枢转的连接片。
[0025]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另一数据通信模块的透视图。
[0026]图15是图14的数据通信模块的向前部分的侧立面图。
[0027]图16是图14的数据通信模块的连接片的侧立面图,其展示连接片响应于沿横向于模块纵向轴的若干方向的力而沿横向于模块纵向轴的方向的挠曲。
[0028]图17是图14的数据通信模块的连接片的侧立面图,其展示连接片响应于沿模块纵向轴的方向的“推动”力的压缩。
[0029]图18是图14的数据通信模块的连接片的侧立面图,其展示连接片响应于沿模块纵向轴的方向的“拉动”力的压缩。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如图1中所图解说明,在本发明的说明性或示范性实施例中,数据通信模块10包括壳体12及附接到壳体12的第一端的连接片14。壳体12来自通常称作小外观尺寸可插拔式(SFP)的壳体配置家族,其由细长形状及大体矩形轮廓部分地表征。如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很好地了解,此种SFP模块的第二端可插入到与外部电子系统(例如,切换系统或处理系统)相关联的匣笼(未展不)中。壳体12沿其纵向轴16的方向在其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细长。
[0031]图1的一部分的放大18展示于图2中。如图2中更清楚地展示,销20延伸穿过壳体12的第一端中的三个孔22、24及26中的一者。销20还延伸穿过连接片14且允许连接片14相对于壳体12移动。掣子机构(下文描述)沿图3中的实线所展示的定向固持连接片14。沿此定向,连接片14平行于纵向轴16(图1)。响应于沿从纵向轴16倾斜的方向(为方便起见在本文中称作“离轴”方向)的力(由图3中的箭头指示),掣子机构释放其对连接片14的固持以允许连接片14枢转到例如以图3中的虚线所展示的位置的位置。纵向轴16在具有互相垂直的X轴、Y轴及Z轴的参考或坐标系统中可称作X轴。
[0032]如图4到6中所图解说明,连接片14的第一端具有销20(图2)延伸穿过的孔28。连接片14的第一端还包括沟槽形连接片掣子元件30。连接片掣子元件30具有沿Y轴方向延伸的沟槽32及壁34。壁34与X轴成倾斜角度α (图4)离开沟槽32的底部而延伸。
[0033]如图7中所图解说明,壳体12内的印刷电路板36在印刷电路板36上的电接触垫38与光学端口 40之间提供信号处理路径。如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很好地了解,光纤电缆(未展不)可插入到壳体12的第一端处的光学端口 40中。安装于印刷电路板36上且含有光电子转换装置及光学元件的光电子模块42将电信号转换成光学信号且将光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数据通信模块10经由光学端口 40传递光学信号且经由电接触垫38传递电信号。
[0034]连接片14的连接片掣子元件30(图8)配合于壳体12的第一端中的凹部43 (图10)中。如图9到10中所图解说明,隆脊形壳体掣子元件44在凹部43内从壳体12的壁凸出。壳体掣子元件44具有与连接片掣子元件30的形状实质上互补的形状。因此,壳体掣子元件44具有隆脊46,隆脊46侧翼是以与上文所描述的角度α (图4)相同的倾斜角度(图9到10中未指示)离开隆脊46而延伸的壁48。
[0035]连接片掣子元件30界定凸轮随动件,且壳体掣子元件44界定凸轮。当连接片掣子元件30安置于壳体掣子元件44内时,壳体掣子元件44的隆脊46安置于连接片掣子元件30的沟槽32内,且壳体掣子元件44的壁48接触连接片掣子元件30的壁34。如图11中所图解说明,当连接片掣子元件30安置于壳体掣子元件44内(即,啮合壳体掣子元件44)时,此掣子啮合沿平行于纵向轴16的定向固持连接片14。在其中对连接片14施加实质上沿负Z轴方向的力(由图12中的箭头指示)的实例中,掣子啮合响应于此种力而解啮合(从图11中所展示的经啮合状态)。此解啮合由于壳体掣子元件44的隆脊46 (图9到10)在沟槽32内移位且以可形成凸轮的方式抵靠连接片掣子元件30的两个壁34中的一者滑动或啮合所述一者而发生。此凸轮动作将连接片掣子元件30从壳体掣子元件44打开或解啮合,从而允许连接片14向下枢转(即,绕对应于Y轴的轴枢转,其中连接片14的大部分实质上沿负Z轴方向移位)。为使连接片14返回到图11中所展示的状态,一个人捏住连接片14且使其向上枢转(即,实质上沿正Z轴方向施加力),从而致使壳体掣子元件44与连接片掣子元件30彼此重新啮合。
[0036]在图12中注意,当连接片14向上枢转而脱离掣子啮合时,销20沿朝向孔26 (图2)的方向稍微移位出孔22(图2)。孔22通过容许销20的小通道或狭缝连接到孔24及26,销20具有大于所述狭槽的直径。由于其中形成有孔22到26的壳体12的部分的材料由稍微可变形的材料(例如,半刚性塑料)制作,因此所述狭槽由于凸轮动作而稍微变形以适应销20的位移。
[0037]同样,在其中对连接片14施加实质上沿正Z轴方向的力(由图13中的箭头指示)的实例中,掣子啮合响应于此种力而(从图11中所展示的经啮合状态)解啮合。此解啮合由于壳体掣子元件44的隆脊46 (图9到10)在沟槽32内移位且以可形成凸轮的方式抵靠连接片掣子元件30的两个壁34中的另一者滑动或啮合所述另一者而发生。此凸轮动作同样将连接片掣子元件30从壳体掣子元件44打开或解啮合,从而允许连接片14向上枢转(即,绕对应于Y轴的轴枢转,其中连接片14的大部分实质上沿正Z轴方向移位)。为使连接片14返回到图11中所展示的状态,一个人捏住连接片14且使其向下枢转(即,实质上沿负Z轴方向施加力),从而致使壳体掣子元件44与连接片掣子元件30彼此重新啮合。
[0038]一个人可使用连接片14将数据通信模块10插入到匣笼(未展示)中及从匣笼中抽出数据通信模块10。具体来说,一个人可捏住连接片14且施加“拉动”力,即,沿负X轴的方向,直到将数据通信模块10从匣笼中抽出为止。此种拉动力不会致使上文所描述的掣子啮合解啮合。类似地,一个人可捏住连接片14且施加“推动”力,即,沿负X轴的方向,直到将数据通信模块10安置于匣笼内为止。此种推动力不会致使上文所描述的掣子啮合解
口四合。
[0039]如图14到15中所图解说明,在本发明的另一说明性或示范性实施例中,数据通信模块50包括壳体52及附接到壳体52的第一端的连接片54。连接片54沿对应于数据通信模块50的纵向轴56的方向为细长的。壳体52类似于上文关于图1到13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壳体12。此外,壳体52内的电子及光电子兀件类似于上文关于前一实施例所描述的电子及光电子元件。因此,此些元件提供壳体52的第二端处的电接触垫(未展示)与壳体52的第一端处的光学端口 58之间的信号处理路径。数据通信模块52将光学信号转换到电信号且反之亦然,且另外以与上文关于前一实施例所描述的方式类似的方式关于此些信号的传递而操作。
[0040]如图15中所图解说明,连接片54包括第一区段60及第二区段62。第一区段60与第二区段62在其占据沿着纵向轴56的邻近区的意义上是彼此邻近的。注意,纵向轴56沿具有互相垂直的X轴、Y轴及Z轴的坐标系统的X轴的方向而定向。第一区段60的第一端64经由销66附接到壳体52的第一端处的区。第一区段60具有实质上平面或连接片形状。第一区段60的第二端68沿Z轴方向从第一端64位移(“D1”)。因此,第一区段60的第一端64与第二端68之间存在第一弯曲部70。可进一步注意,第一区段60包括第一部分72及第二部分74。第一区段60的第一部分72具有实质上平面或连接片形状且在销66处的附接区与第一弯曲部70处的中间区之间实质上平行于X轴而定向。第一区段60的第二部分74在第一区段60的此中间区与第二端68之间以在大约O度与30度之间的角度76而定向。也就是说,在所述示范性实施例中,中间区由具有在大约O度与30度之间的角度的第一弯曲部70表征。
[0041]第二区段62在第一区段60的第二端68处接合第一区段60。第一区段60与第二区段62之间的接合部包含有弹性柔性铰链78。连接片54可由单片所模制塑料制作,有弹性柔性铰链78模制到其中。`
[0042]第二区段62包括:第一部分84,其具有实质上平面或连接片形状(在X-Y平面中)且实质上平行于X轴而定向;以及第二部分86。第二区段62的第一部分84用作用于以下文所描述的方式插入及抽出数据通信模块50的把手。第二部分86连接第一部分84与有弹性柔性铰链78。第一部分84沿Z轴方向从有弹性柔性铰链78的位移(“D2”)大约等于位移Dl。换句话说,第二区段62的第一部分84与第一区段60的第一部分72实质上共面。
[0043]第二区段62的第二部分86相对于X轴以锐角80(θ)定向。也就是说,有弹性柔性铰链78的弯曲界定锐角80 ( Θ )。由于下文所论述的原因,第二区段62的第二部分86远比第一区段60的第二部分74更具柔性。也就是说,第二部分86的弹簧常数k2远大于第二部分74的弹簧常数kl。如在此项技术中很好地了解,细长部件的弹簧常数主要由所述部件的长度及其厚度决定。优选地,对于在约5度与30度之间的角度80( Θ ),k2可在k2的约1.5倍与1^2的10倍之间。此外,对于在约5度与30度之间的角度80(θ),第二区段62的第二部分86优选地比第一区段60的第二部分74长约1.5倍与三倍之间。第二部分86与第二部分74的长度的比连同角度80是重要的,因为其促进下文所描述的推拉连接片功倉泛。
[0044]再次参照图14,第一区段60的第二部分74包含沿Y轴方向彼此间隔开的两个细长平行部件。注意,有弹性柔性铰链78包含两个铰链部分,每一铰链部分对应于两个细长平行部件中的一者。还注意,第二区段62的第二部分86类似地包含沿Y轴方向彼此间隔开的两个细长平行部件。尽管出于清晰的目的而未展示,但隔开的平行部件界定光纤电缆可延伸穿过的开口。注意,角度80( Θ )及第二部分86与第二部分74的长度的比对于此种光纤电缆是否可在不损害下文所描述的推拉连接片功能的情况下延伸穿过上文所提及的开口是重要的。
[0045]如图16中所图解说明,响应于沿离轴方向(例如,实质上横向于X轴的所图解说明的方向)对第二区段62施加的力(由箭头指示),第二区段62以弹性方式挠曲。第二区段62由于弹簧常数kl对于在约5度到30度的上文所提及范围内的角度80 ( Θ )实质上小于弹簧常数k2而挠曲。因此,在其中(举例来说)一个人的手无意中沿离轴方向擦碰到第二区段62的实例中,第二区段62不会被损坏而是无害地挠曲。注意,在其中选择非常小的角度80(θ)的实施例中,此挠曲动作比在其中选择较大角度80(θ)的实施例中大。然而,应选择足够大的角度80(θ)以提供此挠曲动作(即,响应于离轴力的挠曲以能够耐受损坏)与响应于沿X轴方向的推动或拉动力的下文所描述推拉连接片功能之间的平衡。
[0046]还可注意,第二部分74及86的上文所提及细长平行部件界定响应于在Υ_Ζ平面中的扭力而弹性挠曲(扭曲)的开放框架结构。因此,第一区段60及第二区段62的部分响应于此些扭力而弹性扭曲。由于第一区段及第二区段62是有弹性的(尤其是有弹性柔性铰链78),因此所述力一被移除其便弹性返回到以实线展示的未挠曲位置。因此,连接片54在其遭受扭力的情况下也能够耐受损坏。
[0047]与图16中所指示的柔性相比,当沿X轴方向对第二区段62施加力时,如图17(“推动”力)及图18( “拉动”力)中所图解说明,第二区段62有利地以更坚硬且不挠曲的方式作出响应。第二区段62响应于沿X轴方向的力而能够耐受沿X轴方向的挠曲,因为弹簧常数kl对于在约5度到30度的上文所提及范围内的角度80(θ)远小于弹簧常数k2。在此组参数内,第二部分86以压曲模式而非弯曲模式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响应于沿X轴方向的力,第二部分86的表现更像刚杆而非有弹力或柔性杆。因此,相对坚硬的第二部分86沿X轴方向传输力,因此致使数据通信模块50移动或移位。
[0048]为将数据通信模块50插入到匣笼(未展示)的凹槽中,一个人首先将数据通信模块50的向前端放置于匣笼的开口中。此人接着可使用连接片54来将数据通信模块50进一步推动到匣笼凹槽中。更具体来说,如图17中所图解说明,一个人可捏住连接片54的第二区段62的区且施加“推动”力,即,沿正X轴的方向。首先,数据通信模块50由于抵靠匣笼凹槽壁(未展示)的摩擦而抵抗移动。因此在首先施加推动力之后数据通信模块50立刻继续抵抗移动,且连接片54稍微挠曲,如以虚线所指示。然而,一旦经由连接片54传输到数据通信模块50的壳体52的推动力克服摩擦力,那么数据通信模块50开始移动(例如,进一步滑动到匣笼凹槽中)。连接片54的部分(例如,其有弹性柔性铰链78 (图15))的弹性致使所述力一被移除连接片54便返回到以实线展示的未挠曲或静止位置。
[0049]类似地,如图18中所图解说明,一个人可捏住连接片54的第二区段62的区且施力口“拉动”力,即,沿负X轴的方向。首先,数据通信模块50由于将其固持在适当位置处(例如,在匣笼凹槽中)的摩擦力而抵抗移动。因此在首先施加拉动力之后数据通信模块50立刻继续抵抗移动,且连接片54稍微挠曲,如以虚线所指示。然而,一旦经由连接片54传输到数据通信模块50的壳体52的拉动力克服摩擦力,那么数据通信模块50开始移动(例如,进一步滑动出匣笼凹槽)。连接片54的部分(例如,其有弹性柔性铰链78 (图15))的弹性致使所述力一被移除连接片54便返回到以实线展示的未挠曲或静止位置。
[0050]总而言之,上文所描述的示范性数据通信模块10 (图1到13)及50 (图14到18)的相应连接片14及54沿离轴方向具充分顺应性(B卩,柔性、可弯曲等)使得其能够耐受沿此些离轴方向的力的损坏,但沿其纵向轴的方向具充分刚性使得一个人可分别通过推动及拉动连接片14及54而将数据通信模块10及50插入到匣笼中及将其从匣笼中抽出。
[0051]上文已描述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说明性实施例。然而,应了解,本发明由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且不限于所描述的特定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数据通信模块,其包含: 模块电子设备,其经配置以处理数据通信信号; 模块壳体,所述模块壳体具有沿纵向轴的方向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细长的细长矩形形状,所述模块壳体的所述第一端具有用于接纳信号电缆的模块端口,所述模块壳体的所述第二端具有电触点,所述模块电子设备在所述模块端口与所述电触点之间提供用于所述数据通信信号的处理路径;及 细长连接片,其具有以枢转方式安装到所述模块壳体的所述第一端的一端,所述连接片具有可与所述模块壳体的壳体掣子元件啮合的连接片掣子元件,所述连接片掣子元件可与所述壳体掣子元件啮合以沿平行于所述模块壳体的所述纵向轴的定向固持所述细长连接片,且可响应于离轴力而解啮合以准许所述细长连接片枢转离开平行于所述模块壳体的所述纵向轴的所述定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通信模块,其中所述连接片掣子元件包含所述细长连接片的一端中的凸轮随动件,且所述壳体掣子元件包含从所述模块壳体延伸的凸轮,且当所述细长连接片处于平行于所述纵向轴的定向时,所述凸轮延伸到所述凸轮随动件中的凹部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通信模块,其中所述凸轮随动件中的所述凹部包含具有与所述纵向轴成倾斜角度的两个壁的沟槽,所述凸轮包含具有与所述沟槽的形状实质上互补的形状的隆脊,且所述隆脊在所述沟槽内移动并响应于沿第一方向的离轴力而以可形成凸轮的方式啮合所述两个壁中的第一者且响应于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实质上相反的第二方向的离轴力而以可形成凸轮的方式啮合所述两个壁中的第二者。
4.一种数据通信模块,其包含: 模块电子设备,其经配置以处理数据通信信号; 模块壳体, 所述模块壳体具有沿第一轴的方向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细长的细长矩形形状,所述模块壳体的所述第一端具有用于接纳信号电缆的模块端口,所述模块壳体的所述第二端具有电触点,所述模块电子设备在所述模块端口与所述电触点之间提供用于所述数据通信信号的处理路径;以及 细长连接片,其具有沿着所述第一轴的至少第一区段及邻近于所述第一区段的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具有在附接区处固定地附接到所述模块壳体的所述第一端的第一区段第一端,所述第一区段具有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的第二轴从所述附接区移位的第一区段第二端,所述第二区段具有在所述第一区段与所述第二区段之间的有弹性柔性铰链处固定地连接到所述第一区段第二端的第二区段第一端,所述第二区段具有沿着所述第二轴从所述有弹性柔性铰链移位的第二区段第二端,所述有弹性柔性铰链界定所述第一区段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区段的一部分之间的锐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通信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区段包含: 第一部分,其在所述附接区与中间区之间实质上平行于所述第一轴而定向;以及 第二部分,其在所述中间区与所述有弹性柔性铰链之间以在大约O度与30度之间的角度定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通信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区段的所述第二部分包含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的轴上彼此间隔开的第一与第二细长平行部件,且所述有弹性柔性铰链包含所述第一细长部件的第一铰链部分及所述第二细长部件的第二铰链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通信模块,其中所述第二区段包含: 把手,其具有沿由所述第一轴及实质上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的第二轴界定的平面定向的实质上平面形状;以及 所述第一及第二细长平行部件的在所述把手与所述有弹性柔性铰链之间延伸的部分。
8.一种用于使用数据通信模块的方法,所述数据通信模块包含:模块电子设备,其经配置以处理数据通信信号;模块壳体;以及细长连接片,其具有以枢转方式安装到所述模块壳体的第一端的一端,所述模块壳体具有沿纵向轴的方向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细长的细长矩形形状,所述模块壳体的所述第一端具有用于接纳信号电缆的模块端口,所述模块壳体的所述第二端具有电触点,所述模块电子设备在所述模块端口与所述电触点之间提供用于所述数据通信信号的处理路径,所述细长连接片具有可与所述模块壳体的壳体掣子元件啮合的连接片掣子元件,所述连接片掣子元件可与所述壳体掣子元件啮合以沿平行于所述模块壳体的所述纵向轴的定向固持所述细长连接片,且可响应于离轴力而解啮合以准许所述细长连接片枢转离开平行于所述模块壳体的所述纵向轴的所述定向,所述方法包含: 沿对应于所述第一轴的方向向所述细长连接片施加力,直到所述数据通信模块响应于所述力而移位,而不使所述细长连接片枢转为止;以及 沿横向于所述第一轴的方向向所述细长连接片施加力,直到所述连接片掣子元件从所述壳体掣子元件解啮合且所述细长连接片枢转离开平行于所述纵向的定向为止。
9.一种用于使用数据通信模块的方法,所述数据通信模块包含:模块电子设备,其经配置以处理数据通信信号;模块壳体;以及细长连接片,其具有沿着第一轴的至少第一区段及邻近于所述第一区段的第二区段,所述模块壳体具有沿第一轴的方向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细长的细长矩形形状,所述模块壳体的所述第一端具有用于接纳信号电缆的模块端口,所述模块壳体的所述第二`端具有电触点,所述模块电子设备在所述模块端口与所述电触点之间提供用于所述数据通信信号的处理路径,所述细长连接片的所述第一区段具有在附接区处固定地附接到所述模块壳体的所述第一端的第一区段第一端,所述第一区段具有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的第二轴从所述附接区移位的第一区段第二端,所述第二区段具有在所述第一区段与所述第二区段之间的有弹性柔性铰链处固定地连接到所述第一区段第二端的第二区段第一端,所述第二区段具有沿着所述第二轴从所述有弹性柔性铰链移位的第二区段第二端,所述有弹性柔性铰链界定所述第一区段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区段的一部分之间的锐角,所述方法包含: 沿对应于所述第一轴的方向向所述细长连接片施加力,直到所述数据通信模块响应于所述力移位比所述细长连接片响应于所述力而沿着所述第一轴变形的量大的量为止;以及 沿横向于所述第一轴的方向向所述细长连接片施加力,直到所述细长连接片沿横向于所述第一轴的所述方向挠曲为止。
【文档编号】G06F13/40GK103870427SQ201310701325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8日
【发明者】罗伯特·伊 申请人:安华高科技通用Ip(新加坡)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