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站客流联动管控方法

文档序号:6527016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站客流联动管控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站客流联动管控方法,包括:实时检测计算站台的乘客数量以及换乘通道的乘客数量;计算换乘通道、站台可容纳乘客剩余量以及二者的差值;计算各个关联非换乘站的联动限流综合指数限流后应减少乘客数量;根据站台可容纳乘客剩余量调节换乘站进入站台的乘客数量,此时站台的乘客数量仍大于站台可容纳乘客数量,则根据联动限流综合指数启动联动限流措施,以达到限流目的。本方案通过实时检测换乘站站台和换乘通道的乘客数量以及可容纳乘客的剩余量作为参数,算法准确科学;针对关联的非换乘站进行联动限流控制措施,以换乘站本地限流和关联非换乘站限流相结合进行联动管控限流,限流手段系统全面,时效性高,能及时排除车站拥挤现象。
【专利说明】一种车站客流联动管控方法【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站客流联动管控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面向换乘站的客流联动管控方法,属于交通管理自动控制【技术领域】。【背景技术】
[0002]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换乘站的数量越来越多,其作用在整个轨道交通网络中也更为重要,线路间的换乘日益频繁,在客流高峰期,容易形成换乘站客流拥挤的局面,降低了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安全隐患,对日常客流运营组织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此情形下,针对换乘站的大客流制定必要的限流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0003]例如,地铁限流是地铁运营方为了避免大客流对线路或路网造成过大压力而采取的一种短期应对措施,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控制客流分布,降低运输压力与事故风险,从而保障地铁安全。地铁限流的主要手段包括关闭售票机、闸机、设置栏杆、关闭出入口、关闭换乘通道、关闭车站等。另外在一些大型的客运站、枢纽客运站都存在客流拥挤等现象。
[0004]在限流方面,换乘站或枢纽站具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为:(I)换乘站内部换乘客流是造成客流拥挤的重要来源之一;(2)换乘站不同线路站台一通道一站台的结构形式决定了其限流措施与普通站点的限流措施存在差异;(3)换乘站的限流有必要和其他相关站点的限流统一考虑。
[0005]而就目前的研究及现有技术而言,针对车站客流量的统计是基于购票数或检票数量来控制,由于进站时间的不同难以精确统计站台和站厅的乘客数量,而换乘站是基于站台一通道一站台的线路形式,无法统计从换乘通道进入站厅或站台的乘客数量,计算方法不科学,难以做到科学合理的限流,同时限流时间段及限流手段粗放,限流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方法措施多凭经验人为进行确定,缺乏系统性自动化限流措施。

【发明内容】

[0006]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统计车站乘客数量的方法不合理,没有统计换乘车站的换乘人数,计算方法不科学导致的限流手段和限流时间粗放,多凭人为经验进行确定,缺乏系统性自动化限流措施,从而提出一种车站客流联动管控方法。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车站客流联动管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实时检测计算站台的乘客数量以及换乘通道的乘客数量;
[0010]根据所述站台的乘客数量计算站台可容纳乘客剩余量,根据所述换乘通道的乘客数量计算换乘通道可容纳乘客剩余量以及换乘通道可容纳乘客剩余量与站台可容纳乘客剩余量的差值;
[0011]确定与换乘站关联的相关线路,并对所述相关线路的客流OD进行分析统计,计算各个关联非换乘站的联动限流综合指数;
[0012]根据所述站台可容纳乘客剩余量调节换乘站进入站台的乘客数量,根据所述站台可容纳乘客剩余量调节本站进入站台的乘客数量时站台的乘客数量仍大于站台可容纳乘客数量,根据所述换乘通道可容纳乘客剩余量与站台可容纳乘客剩余量的差值计算车厢内客车到换乘站时车厢内的乘客减少量;根据联动限流综合指数和车厢内乘客实际减少量与所述乘客减少量的关系启动联动限流措施,进一步调节各个关联非换乘站的进入站台乘客数量,以达到限流的目的。
[0013]所述站台的乘客数量计算方法为:
【权利要求】
1.一种车站客流联动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实时检测计算站台的乘客数量以及换乘通道的乘客数量; 根据所述站台的乘客数量计算站台可容纳乘客剩余量,根据所述换乘通道的乘客数量计算换乘通道可容纳乘客剩余量以及换乘通道可容纳乘客剩余量与站台可容纳乘客剩余量的差值; 确定与换乘站关联的相关线路,并对所述相关线路的客流OD进行分析统计,计算各个关联非换乘站的联动限流综合指数; 根据所述站台可容纳乘客剩余量调节换乘站进入站台的乘客数量,根据所述站台可容纳乘客剩余量调节本站进入站台的乘客数量时站台的乘客数量仍大于站台可容纳乘客数量,根据所述换乘通道可容纳乘客剩余量与站台可容纳乘客剩余量的差值计算车厢内客车到换乘站时车厢内的乘客减少量;根据联动限流综合指数和车厢内乘客实际减少量与所述乘客减少量的关系启动联动限流措施,进一步调节各个关联非换乘站的进入站台乘客数量,以达到限流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站客流联动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台的乘客数量计算方法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站客流联动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乘通道的乘客数量的计算方法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站客流联动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台可容纳乘客剩余量的计算方法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车站客流联动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乘通道可容纳乘客剩余量的计算方法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5所述的车站客流联动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乘通道可容纳乘客剩余量与站台可容纳乘客剩余量的差值的计算方法为: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车站客流联动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换乘站关联的相关线路,并对所述相关线路的客流OD进行分析,计算各个关联非换乘站的联动限流综合指数的过程为: 确定与换乘站相关联的线路集合,对每一条所述相关线路的客流OD进行分析,并统计与换乘站相关联的相关线路中关联非换乘站息; 所述各个关联非换乘站的联动限流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为:
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车站客流联动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站台可容纳乘客剩余量调节本站进入站台的乘客数量的过程为:通过控制进入站厅的每个通道的乘客数量,使其满足

9.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车站客流联动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换乘通道可容纳乘客剩余量与站台可容纳乘客剩余量的差值计算车厢内客车到换乘站时车厢内的乘客减少量的方法为, 首先检测计算限流前客车到换乘站时车厢内的乘客数量Sc3,统计车厢内在换乘站换乘的乘客数量S。,,h。,则换乘乘客比例为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车站客流联动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联动限流综合指数和车厢内乘客实际减少量与所述乘客减少量的关系启动联动限流措施,进一步调节各个关联非换乘站的进入站台乘客数量的过程为: 分别关闭每个关联非换乘站的一个进入通道,判断客车到换乘站时车厢内的乘客实际减少量是否大于Aqhc;/ph。; 如果所述乘客实际减少量大于△ qhc;/ph。,则根据所述各个关联非换乘站的联动限流综合指数大小,将所述联动限流综合指数小的关联非换乘站的进入通道增加一个,判断所述乘客实际减少量是否大于AqhcZPhc^若所述乘客实际减少量仍大于AqhcZphc^继续根据所述各个关联非换乘站的联动限流综合指数从小到大增加一个换乘通道; 如果所述乘客实际减少量小于△ qhc;/ph。,则根据所述各个关联非换乘站的联动限流综合指数大小,将所述联动限流综合指数大的关联非换乘站进入通道减少一个,判断所述乘客实际减少量是否小于AqhcZPhc^若所述乘客实际减少量仍小于AqhcZphc^继续根据所述各个关联非换乘站的联动限流综合指数从大到小减少一个换乘通道。
【文档编号】G06Q10/06GK103679399SQ201310752366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1日
【发明者】刘小明, 李正熙, 李颖宏, 周慧娟 申请人:北方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