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笔记本电脑中的散热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31468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用于笔记本电脑中的散热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中的散热模组,包括散热铜片、传热管、散热鳍片组、风扇和铜片安装支架,铜片安装支架为热浸镀锌钢板冲压而成的矩形板,在矩形板的四个角上各设置有一个沉台,矩形板正面的中部设置有矩形的铜片焊接区,在铜片焊接区的左右居中位置处开有上下贯穿铜片焊接区的条形槽,在条形槽的两侧边上分别设置有翻边,在矩形板的背面上设置有两个分别正对条形槽两端头的传热管焊接区,铜片焊接区、传热管焊接区内各设置有若干条相互平行的压线,在铜片焊接区外设置有环绕铜片焊接区的加强筋,加强筋在两个传热管焊接区的位置处断开。结构简单、强度可靠、安装方便,提高了散热铜片、传热管的焊接稳固性。
【专利说明】用于笔记本电脑中的散热模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中的散热模组。
【背景技术】
[0002]散热模组是笔记本电脑上必不可少的零部件,由散热铜片、传热管、散热鳍片组、风扇和铜片安装支架几部分组成。散热铜片是散热模组中的核心部件,散热铜片安装在CPU下方,通过传热管将CPU的热量导出,再通过散热鳍片散热,在散热模组中还设置有风扇,风扇将外界冷空气与散热鳍片换热,从而实现CPU的降温。
[0003]散热铜片通过焊接固定在铜片安装支架的正面,传热管通过焊接固定在铜片安装支架的背面,现有的散热铜片安装支架普遍存在结构复杂、整体强度不够、安装不方便、散热铜片及传热管在安装支架上焊接不稳固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中的散热模组,使铜片安装支架结构简单、强度可靠、安装方便,并且提高铜片安装支架与散热铜片、传热管的焊接稳固性。
[0005]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中的散热模组,包括散热铜片(I )、传热管(II)、散热鳍片组(III)、风扇(IV)和铜片安装支架(V),关键在于:所述铜片安装支架(V)为热浸镀锌钢板冲压而成的矩形板,在矩形板的四个角上各设置有一个沉台(I ),每个沉台(I)上设置有一个安装孔(Ia),所述矩形板正面的中部设置有矩形的铜片焊接区(2),在铜片焊接区(2)的左右居中位置处开有上下贯穿铜片焊接区(2)的条形槽(3),在条形槽(3)的两侧边上分别设置有与条形槽(3)延伸方向一致并朝向背面的翻边
[4],在所述矩形板的背面上设置有两个分别正对条形槽(3)两端头的矩形的传热管焊接区
[5],所述铜片焊接区(2)、传热管焊接区(5)内各设置有若干条相互平行的压线,在铜片焊接区(2)外设置有一条环绕铜片焊接区(2)的加强筋(6),所述加强筋(6)在两个传热管焊接区(5)的位置处断开,所述散热铜片(I )焊接在铜片焊接区(2)内,所述传热管(II)的一端位于两翻边(4 )之间的条形槽(3 )内,并通过传热管焊接区(5 )焊接在铜片安装支架(V )的背面,传热管(II)的另一端与散热鳍片组(III)、风扇(IV)相连。
[0006]优选为,所述翻边(4)的长度小于条形槽(3)的长度,翻边(4)位于所在条形槽(3)侧边的中部。翻边主要对安装在铜片安装支架背面的传热管限位,传热管刚好位于两个翻边之间,翻边不需要太长便能达到限位的效果,设计时,条形槽的长度小于翻边的长度,主要是为了冲压方便,避免干涉。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08](I)通过将四个安装孔分别设置在铜片安装支架的四个角的沉台上,结合环绕铜片焊接区的加强筋,共同提高了铜片安装支架的整体强度,同时沉台提高了铜片安装支架与CPU的贴合度;[0009](2)散热铜片焊接在铜片安装支架正面,并位于散热铜片焊接区内;传热管焊接在铜片安装支架的背面,并结合两个翻边对传热管限位;设置在铜片焊接区内、热管焊接区内的压线,主要起到助焊的作用,保证了焊接的方便性和可靠性;
[0010](3)整个铜片安装支架采用热浸镀锌钢板冲压而成,整体呈矩形,并通过四个安装孔安装到CPU上,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同时,热浸镀锌钢板具有防锈和助焊效果。
[001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强度可靠、安装方便等特点,并且提高了铜片安装支架与散热铜片、传热管的焊接稳固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中铜片安装支架的正视图。
[0014]图3是图2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6]如图1所示用于笔记本电脑中的散热模组,由散热铜片1、传热管I1、散热鳍片组II1、风扇IV和铜片安装支架V五部分组成。散热铜片I通过焊接固定在铜片安装支架V的正面,传热管II通过焊接固定在铜片安装支架V的背面,散热铜片I是散热模组的核心部件,散热铜片I安装在CPU (图中未示出)下方,通过传热管II将CPU的热量导出,再通过散热鳍片组III散热,风扇IV将外界冷空气与散热鳍片组III换热,从而实现CPU的降温。以上所述与传统的结构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0017]区别在于:图2—图3所示为铜片安装支架V,为热浸镀锌钢板(材料代号为SGCC)冲压而成的矩形板。在矩形板的四个角上各设置有一个沉台1,每个沉台I上设置有一个安装孔la,铜片安装支架V通过四个安装孔Ia安装到CPU上。结合图1所示,矩形板分为正面和背面,安装散热铜片I的一侧为正面,另一侧为背面。在矩形板正面的中部设置有矩形的铜片焊接区2,铜片焊接区2的形状与散热铜片I的形状一致,散热铜片I刚好置于铜片焊接区2内。在铜片焊接区2的左右居中位置处开有上下贯穿铜片焊接区2的条形槽3,条形槽3将铜片焊接区2分割成两部分,传热管II刚好置于条形槽3内。在条形槽3的两侧边上分别设置有与条形槽3延伸方向一致并朝向背面的翻边4,翻边4对传热管II限位。在矩形板的背面上设置有两个矩形的传热管焊接区5,两个矩形的传热管焊接区5分别正对条形槽3的两个端头。铜片焊接区2、传热管焊接区5内各设置有若干条相互平行的压线,便于焊接。在铜片焊接区2外设置有一条环绕铜片焊接区2的加强筋6,加强筋6在两个传热管焊接区5的位置处断开,从而形成两条加强筋。加强筋6避开条形槽3的两端设置,以避免与传热管II干涉。
[0018]散热铜片I焊接在铜片焊接区2内,传热管II的一端位于两翻边4之间的条形槽3内,并通过传热管焊接区5焊接在铜片安装支架V的背面,传热管II的另一端与散热鳍片组II1、风扇IV相连。
[0019]铜片焊接区2与传热管焊接区5内的压线方向可以是一致或相互垂直,但为了便于加工压线,最好采用方向一致的压线。 [0020] 最好是,翻边4的长度小于条形槽3的长度,翻边4位于所在条形槽3侧边的中部。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中的散热模组,包括散热铜片(I )、传热管(II)、散热鳍片组(III)、风扇(IV)和铜片安装支架(V),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片安装支架(V)为热浸镀锌钢板冲压而成的矩形板,在矩形板的四个角上各设置有一个沉台(I ),每个沉台(I)上设置有一个安装孔(la),所述矩形板正面的中部设置有矩形的铜片焊接区(2),在铜片焊接区(2)的左右居中位置处开有上下贯穿铜片焊接区(2)的条形槽(3),在条形槽(3)的两侧边上分别设置有与条形槽(3)延伸方向一致并朝向背面的翻边(4),在所述矩形板的背面上设置有两个分别正对条形槽(3)两端头的矩形的传热管焊接区(5),所述铜片焊接区(2)、传热管焊接区(5)内各设置有若干条相互平行的压线,在铜片焊接区(2)外设置有一条环绕铜片焊接区(2)的加强筋(6),所述加强筋(6)在两个传热管焊接区(5)的位置处断开,所述散热铜片(I )焊接在铜片焊接区(2)内,所述传热管(II)的一端位于两翻边(4)之间的条形槽(3)内,并通过传热管焊接区(5)焊接在铜片安装支架(V)的背面,传热管(II)的另一端与散热鳍片组(III)、风扇(IV)相连。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笔记本电脑中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4)的长度小于条形槽(3)的长度,翻边(4)位于所在条形槽(3)侧边的中部。
【文档编号】G06F1/20GK203706083SQ201320802198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8日
【发明者】项彬 申请人:重庆侨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