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多区域互联电网联络线功率控制的性能评价方法

文档序号:6537733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应多区域互联电网联络线功率控制的性能评价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多区域互联电网联络线功率控制的性能评价方法,对于任意一个通过某条特高压联络线互联的区域电网,分解为N区域树形结构互联电网模型,并通过分析该互联电网某处发生功率扰动时各控制区对联络线上的功率波动的影响,得出互联电网中任一控制区对任一条联络线的功率波动责任,在确定互联电网的各条联络线控制目标后,得出该互联电网中的某一控制区对联络线的控制责任,并据此计算用于联络线控制评价的T1、T2指标进行评价,有效区分各控制区对联络线功率波动应承担的责任和所做的贡献,制定合理评价各区域控制性能的评价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专利说明】一种适应多区域互联电网联络线功率控制的性能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应多区域互联电网联络线功率控制的性能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互联电网中任何地方发生的发电和负荷的有功扰动都会对联络线输送功率产生影响,功率波动跟联络线两端的电网容量和频率特性等因素有关。未来我国电网的规划以发展晋陕蒙宁煤电基地和西南水电开发为契机,在华北与华中电网率先建设贯通南北的IOOOkV交流通道的基础上,再将华北一华中同步电网通过特高压交流与华东电网相连,形成联结晋陕蒙宁煤电基地、西南水电基地和华北、华中、华东负荷中心的特高压同步电网。因此,电网结构和运行特性发生了较大变化,研究有效抑制多区域互联电网特高压联络线波动的功率控制策略,制定可以合理评价各区域控制性能的评价方法,是未来“三华”互联电网调度运行面临的新课题。
[0003]为了提高“三华”特高压互联电网联络线功率波动的控制效果,需要研究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控制性能评价指标,国内学者提出了联络线功率控制性能评价标准,并称之为T(Tie-line)标准,包括Tl标准和T2标准,该标准中提出的以特高压联络线功率为控制目标的性能评价指标(称之为“责任度”),可有效评价华北、华中两控制区对特高压联络线功率波动应承担的责任和所做的贡献。但是该标准制定的前提是以两区域互联电网作为研究对象,在“三华”电网互联后并不具有适用性,研究多区域互联电网特高压联络线功率波动的控制方法与各区域控制性能评价方法,对于未来“三华”电网的频率安全与功率稳定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传统的联络线功率控制性能评价标准,只能以两区域互联电网作为研究对象,在“三华”电网互联后并不具有适用性,抑制了研究多区域互联电网特高压联络线波动的功率控制策略,无法制定合理评价各区域控制性能的评价方法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适应多区域互联电网联络线功率控制的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1),对任意通过联络线的互联电网,分解为N个区域的树形结构互联电网模型,以任意一条联络线Tj,将该互联电网分为互不相连的独立的两部分电网,分别为联络线Tj的送端电网和受端电网,送端电网包括区域I?j,受端电网包括区域j+Ι?N ;
[0008]步骤(2),根据公式(1),计算联络线Tj上的有功功率波动APTj,
【权利要求】
1.一种适应多区域互联电网联络线功率控制的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任意通过联络线的互联电网,分解为N个区域的树形结构互联电网模型,以任意一条联络线Tj,将该互联电网分为互不相连的独立的两部分电网,分别为联络线Tj的送端电网和受端电网,送端电网包括区域I~j,受端电网包括区域j+Ι~N ; 步骤(2),根据公式(1),计算联络线Tj上的有功功率波动APTj,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多区域互联电网联络线功率控制的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计算其对联络线Tj的T1、T2指标的过程如下, (1)Tl指标的计算 根据公式(5)和公式(6),计算Tl指标,
Tli= (2-CFj) X 100% (5) 其中,CFi称为一致性因子,各时段CFi的统计,根据公式(6)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适应多区域互联电网联络线功率控制的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判断该控制区i的控制是否满足要求的过程为,当Tl > 200%,在考核周期内,控制区i对抑制联络线功率波动有贡献;当100% < Tl < 200%,在考核周期内,控制区i对联络线功率波动有责任,但其责任未超过允许的程度;当Tl ( 100%,在考核周期内,控制区i对联络线功率波动有责任,其责任超过了所允许的范围;若12指标大于等于考核门槛值,在考核周期内,控制区i对联络线的控制满足要求,否则不满足控制要求。
【文档编号】G06F19/00GK103823968SQ201410050880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31日
【发明者】滕贤亮, 高宗和, 郝越, 吴继平, 徐健翔, 徐田, 范青, 彭栋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电力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